到了甘州,馬車進了衙門。


    捕頭馬方看見上官雲氣宇軒昂,知道來者不凡。


    “請問閣下是?”馬方行禮。


    上官雲騎在馬上,不給他還禮,冷冷說,“把你們刺史叫出來。”


    在李家莊那麽客氣是因為李世民給李盛唐麵子,到了外麵可不一樣;


    她是從四品的武將,馬快這樣的不入流小吏,還不配上官雲客氣還禮;


    馬方眼力勁十足,見了上官雲這樣的作派,哪敢怠慢,連忙進了後衙。


    “太守大人,可能是京城來人了。”馬方說。


    “終究還是來了。”


    刺史硬著頭皮,穿了官服,匆忙出來迎接。


    “甘州刺史竇建祥拜見上官。”刺史拱手行禮。


    他說的上官不是上官雲,而是指上麵的官員


    他不知道車裏是誰,所以籠統地喊上官,就跟現在喊領導一個意思。


    車夫掀開簾子,張玄素拉著狄仁傑下車。


    他的老仆介紹,“這位是禦史中丞張玄素張大人。”


    唐朝上州刺史屬於從三品,中州刺史屬於正四品,下州刺史屬於正四品下。


    甘州,即今之張掖,為中州,刺史是正四品,而禦史中丞,是從三品朝官。


    所以,甘州刺史竇建祥的官位比禦史中丞張玄素低了一級。


    竇建祥心裏有數,非常客氣,拱手行禮,“不知禦史中丞大人駕到,未曾遠迎,該死該死。”


    張玄素不是作威作福的人,擺擺手說,“此次本禦史特來查案子,不想大張旗鼓,不關你事,到後衙說話吧。”


    “是。”


    竇建祥慌忙引路,帶著張玄素和狄仁傑、上官雲進了後衙,車夫和仆人下去歇息。


    在後衙坐下,刺史陪著,張玄素和狄仁傑坐在上頭。


    刺史心中驚訝,不知道這個孩子是什麽人,居然能跟禦史中丞坐一起。


    怕不是京城的皇子吧?


    可也不對啊,京城的皇子怎麽會到這裏來?


    張玄素喝了口茶,單刀直入,說“竇刺史,本禦史這次來,是為了楊岌貪汙庫銀案,你要如實迴答。”


    果然是這事情,上次到大理寺和刑部去過,大理寺卿和刑部侍郎要他坐實楊岌貪汙。


    竇建祥當時說了不少模棱兩可的話,沒想到禦史中丞就下來了。


    竇建祥背後出了一層冷汗。


    “大人請問,卑職一定如實迴答。”竇建祥兩腿打抖。


    狄仁傑看了看刺史的腿,不動聲色,上官雲佩服狄仁傑泰然處之的樣子。


    一個五歲孩童,居然有如此氣勢,難怪李盛唐說他是未來宰相,李家莊怎麽都是強到變態的人?


    張玄素搖頭,指著狄仁傑說,“不是老夫問,是他問。”


    竇建祥抬頭看著狄仁傑幼稚的樣子,以為自己聽錯了,“啊?就這個孩子。”


    “沒錯,是我問!竇刺史,我問你的所有話,你要如實迴答。”狄仁傑說。


    一副審訊犯人的架勢,堂堂一府刺史竇建祥,居然被狄仁傑鎮住了,這個孩子,有宰相資質啊!


    “卑職,遵命!”竇建祥拱手行禮。


    “關於庫銀被盜一案,有抓到盜竊之人沒?”狄仁傑問。


    此案隻說是楊岌接收了銀庫後,發現短少八百五十萬兩鎮庫銀,至於這庫銀是如何短少的沒人知道;


    八百五十萬兩鎮庫銀,可不是小數目,僅盛裝就要有不少箱子,堆在一起怕不有如小山一般。


    那麽問題來了,這麽大體積的物件,是如何偷運出倉庫的?


    竇建祥說,“沒有,隻是巡察禦史崔誌林,來了後,要查庫房,才發現短少,沒有其他證據。”


    狄仁傑想了想,問,“當時一起查驗的馬快可是剛才門外的那個?”


    竇建祥迴道,“是,他叫馬方,本縣的馬快捕頭,在衙門幹了三十年了。”


    三十年,是一個老捕快,經驗豐富。


    狄仁傑點點頭,“把馬方叫進來。”


    竇建祥馬上喊馬方進來。


    “馬方拜見大人。”


    馬方很怕朝廷報複,誣陷正三品的官員,他一個小小捕頭,隨時可能人頭落地。


    “馬方,那天點驗庫銀之時,你可在現場?”狄仁傑問。


    馬方被問得一愣,怎麽是一個五歲的孩子問案?


    馬方看了一眼刺史,竇建祥使個眼色,讓他好好說。


    “是,卑職在。”馬方說。


    “好,倉庫守衛有多少人?”狄仁傑問。


    “十五人,分三班。”馬方迴答。


    “這些人有否盜竊嫌疑?”狄仁傑問。


    馬方搖頭,“不會,這些人是皇帝派來的玄甲軍,每三年定期輪換,忠心沒問題。”


    狄仁傑琢磨了一會兒,再問,“發現庫銀少了後,你都采取了什麽探查措施?”


    馬方想了想,組織措詞,“當時,我第一反應是不是有密道?因為這麽大的量,想從大門偷運出去,是不可能的。”


    “那你發現了密道沒有?”


    馬方再次搖頭,“沒有,我令手下仔細探查了整個庫房內外,包括庫房外一裏方圓內,都沒有發現任何土方的痕跡。”


    狄仁傑似乎是想到了什麽,問,“每次當白銀搬入庫房後,是否有人再次點看?”


    馬方搖頭道:“這庫房,除非朝庭需要調用銀兩,要不然往日裏是不準人隨意查詢的。”


    狄仁傑立馬說道:“也就是說,庫銀一旦被搬入國庫之中,所有人包括刺史、大將軍在內,都看不到裏麵的情況,即便有竊賊進入其中。”


    馬方道:“是這樣,不過理論上不可能有竊賊進入其中,因為裏麵機關眾多,還有陣法,兩者都極其厲害,一旦有人進入,便會立馬啟動警報,通知那些頂尖高手。”


    狄仁傑驚歎道:“若照你這般說法,那有沒有可能,有人盜取了機關圖和陣法圖紙,甚至將其破解了,最終進入了裏麵,然後等下一次庫兵搬運庫銀的時候,再……”


    說到一半,狄仁傑突然說不下去了。


    因為即便是有人獲得了機關圖紙和陣法圖紙,且巧妙的進入了庫房,將銀子拿到手。


    可是這銀子依舊還是運不出去!


    狄仁傑詢問道,“以前庫兵搬運庫銀的時候,陣法或機關會撤去嗎?”


    馬方說,“會的,這樣是為了避免傷害到那些庫兵,畢竟大多數庫兵都是普通人,可抵擋不住這麽強悍的攻擊。”


    狄仁傑突然說道,“既然平日裏無人能進入庫房中查看,那庫銀丟失的情況,是怎麽被發現的?


    難不成是那禦史一來就指明要查看庫房,他不會這麽笨吧?”


    馬方說:“是因為有個新來的庫兵,非常貪婪。


    他在銀子入庫過秤的時候趁旁人不注意,瞞報了四袋銀子,共4100兩。


    但是等到他想把這四袋銀子夾帶出去的時候,卻被其他的庫兵發現了。


    其他庫兵以告官相威脅,想要從那個新庫兵手中分到一些銀兩,那新庫兵不願意。


    因此那些沒分到錢的庫兵們非常不爽,去衙門把新庫兵一家人給告了。”


    張玄素愕然問:“新庫兵一家人?”


    馬方點頭:“因為新庫兵的叔叔是一個商賈。


    新庫兵瞞報的入庫錢,就是他們家為了買庫兵名額支出的數額,要不然新庫兵也不會要虛報4100兩。


    所以新庫兵自然是不願意這將錢分給別人。”


    原來如此,庫兵是一個肥差,很多人都想幹這份工作。


    不過,想要獲得這份工作可不容易,不拿個幾千兩銀子去賄賂管事的人根本進不了。


    竇建祥感歎道:“是啊,當本官知道此事的時候,便想到這類事情,以前或許也有過。


    正好巡察禦史崔誌林來巡察,本官建議他進入庫房查驗,這一查,直接不見了八百五十萬兩。”


    狄仁傑突然麵露微笑,向竇刺史點頭,“竇刺史是個經驗豐富的好官。”


    竇刺史心中稍安、謙虛笑笑。


    狄仁傑又問馬方,“那麽,這個新庫兵與他賄賂的管事,如今何在?”


    馬方答,“這兩人都已被關押,等楊岌秋後問斬,一並發落。”


    狄仁傑道,“好,你要負責把這兩人看好,不得出現差池。”


    “諾!卑職遵命。”馬方抱拳行禮。


    “好,馬方,把那新庫兵帶來。”狄仁傑拔出簽子丟在地上。


    “遵命。”馬方再次抱拳行禮。


    過了一會兒,新庫兵被帶到,狄仁傑讓刺史和馬方退下。


    隻有張玄素和狄仁傑、上官雲,還有一個從鄯州借調的老捕快曹盛源四個人在。


    狄仁傑坐在中間,對老捕快曹盛源道,“老曹把他衣服脫光,你好好查查他的身體。”


    上官雲是女的,聽說要扒光人犯衣服,朝狄仁傑啐了一口,出去了。


    老捕快曹盛源上前,令新庫兵脫光衣物,上前仔細檢查起他的穀道。


    檢查畢,向狄仁傑點頭,並伸大拇指以示誇讚。


    因為小英之前與他探討過各種可能性,這一種可能性是最大的。


    但張玄素卻看得莫其妙,不知何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從鹹魚開始無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唐謫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唐謫仙並收藏大唐:從鹹魚開始無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