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麽,鬆州這邊,現在怎麽準備呢?”李世民又請教道。


    李盛唐又歎口氣笑言。


    “我跟你講啊,原本這鬆州之戰呢,初戰甘鬆嶺,結果唐軍受挫,鬆州都督韓威未能守住甘鬆嶺;


    因而向東南撤退,退守鬆州城。


    後來呢,牛進達到了鬆州,雙方戰於鬆州城下,牛進達的先鋒部隊就以奇襲的方式取得了勝利;


    雖然顯示了我大唐兵馬強悍的戰鬥力,從氣勢上壓倒了吐蕃,吐蕃後來也退軍了;


    但卻隻取得了斬首千餘級的戰果,沒有傷到吐蕃的根本。”


    說到了這裏,李盛唐又歎口氣不說了。


    李世民急得都想站起來,急急追問,“現在呢,現在怎麽打?”


    李盛唐這才又鄭重地說。


    “但是我來了, 這一仗就不能這樣打,要來一拳狠的,把他狠狠地打痛!


    其實呢很簡單,我跟你說啊,他不是要和親麽,你讓李二直接把這個吐蕃使團趕出大唐;


    記住是直接趕出大唐,這是第一步,叫激怒瘋狗。


    為什麽要這樣做呢?


    一是防止他們在大唐埋下暗樁刺探到我大唐的軍事動向;


    二呢,是為了激怒他們,趕走了使團,才能激怒鬆讚幹布,於是他就氣急敗壞地去進犯鬆州了。


    那麽大約十五天至十八天之後,棄宗弄讚會親自率領二十萬大軍去進犯鬆州;


    記住,這個時候他還沒有到達鬆州附近。


    讓那李二先命那鬆州都督韓威,加強戒備,不要在甘鬆嶺交戰,讓他退守鬆州,把鬆讚幹布引進來。


    這是第二步,引狗入圈。


    第三步痛打瘋狗。


    待牛進達所部進駐鬆州後,頑強守城,大量殲滅敵有生力量於城下。


    但是前提條件是先運送大量箭支進鬆州,以支持守城。


    第四步,吐蕃人到達在鬆州時,大營紮營情況是這樣的;


    鬆州城前太狹窄,住不了太多兵馬,他們紮了兩個大營,


    一個在西南川主寺,在川主寺駐守的是鬆讚幹布的中軍大營,他們沒有後軍,因為想不到大唐~軍隊,會從後麵進攻。


    一個在東北,是他們的前軍,在鬆州城前麵的山穀中。


    鬆州城前狹窄,無法紮大營,所以,他們的前鋒大營,是在鬆州城外那條通往川主寺的大路、靠近鬆州城的山穀裏。


    另外,要多帶些手~榴~彈,騎兵與手~榴~彈是絕配,當然夜間偷襲,肯定是火攻了,你說是不是?


    還有啊,在鬆州守城時,先用箭支,不能用手~榴~彈,別把鬆讚幹布嚇跑了,總攻時候再用手~榴~彈。


    這樣打個五六天殺傷幾萬人,牛進達也有充足的時間,秘密帶領三萬兵馬出城繞道埋伏於鬆州城西南。


    那邊都是大山,從山穀裏繞道西南,隱密的狠。


    雙方約好,某一天夜裏,同時兩麵發起總攻,一舉消滅吐蕃大半敵軍,這就是第五步,叫關門打狗。


    我跟你講啊,你一定要記住,鬆州城前麵,吐蕃能撤離的道路隻有川主寺一條大道;


    隻是從這個方向走,除了川主寺方向一條大道,其他方向都是高山間的小路,還有大江。


    如果增援的牛進達從西南方向進攻,韓威再從城裏向外反攻,兩麵夾擊,吐蕃人能走的,隻有翻過大山,或者渡過岷江。


    大山異常險峻,大隊人馬不可能快速翻過去;


    岷江此時因各處春暖融雪,水流正大,想從水流湍急的河道中過去,難度太大。


    這一仗就有可能將吐蕃人全殲在鬆州城南。”


    李世唐這次也不賣關子,絮絮叨叨一口氣,把如何把吐蕃打痛、打狠,全說了出來。


    李世民騰地一下子站了起來,他興奮啊;


    這不就意味著能把鬆讚幹布幹死在鬆州城下,吐蕃幾十年,都緩不過勁來了!


    “但是,”李盛唐跟著來了一個神轉折。


    “不要小看了吐蕃人的智慧,雖然岷江難渡。


    但是鬆讚幹布仍有辦法渡河逃出生天,最後他們是人抬著木輦過的河。


    並且由於是在夜晚火攻,又是在大山裏,吐蕃人潰散掉不少,全殲太難。”


    聽到這裏,李世民佩服的五體投地,無比激動,很想跪下向麵前的神祗頂禮膜拜;


    這一場新的鬆州之戰,李盛唐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切如同親見。


    如果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再打不贏,那他也不是李世民了!


    但是他一迴味,又覺得鬆讚幹布仍有辦法渡河逃出,有點可惜,能把鬆讚幹布留在鬆州城下,多好!


    李世民又問,“那,就沒辦法把鬆讚幹布留下嗎?”


    李世唐搖頭,“沒辦法,主要是他陽壽未盡,沒到該死的時候。”


    李世民聽的頭皮發麻,我勒個草,你還能斷陰陽?


    這也太荒唐了吧!


    但是,千千萬萬不能作李盛唐的敵人,這小子太毒,竟然能讓鬆讚幹布什麽時候死,就什麽時候死!


    “賢弟真是深謀遠慮啊。”李世民感歎。


    如果不是李盛唐告訴了他,誰能想到百年後的事情?


    誰又能想到一戰就能傷及吐蕃根本,傻大膽軍神李靖也不敢這樣想啊!


    在李盛唐麵前,朝中那些大臣啥都不是,給他提鞋的資格都不夠。


    錢姬敲門進來,說,“公子,李掌櫃,吃飯了。”


    長樂蹦起來,第一個衝出了房間,“吃飯嘍。”


    她正在長身體的時候,吃得多,容易餓,恐怕早就餓了。


    “走吧,我也餓了。”李盛唐笑言。


    李世民跟著去吃飯。


    ……


    迴到皇宮,李世民在禦書房坐下。


    長孫皇後問長樂怎麽樣。


    “她呀,這個死丫頭,女大不中留,完全成了李盛唐的童養媳。”


    李世民笑罵,但跟著又說,“長高了,跟你差不多。”


    “才幾天沒見而已,就這麽高了?”長孫皇後驚訝。


    “這丫頭在莊子裏李盛唐天天給他喝什麽牛奶,個子長得快。”李世民說。


    說起牛奶,他還有點迴味,那種奶香味,真好喝!


    “啊,怎麽讓長樂喝那種東西?”長孫皇後還以為是窮人喝的


    “觀音婢,朕開始也是這麽以為,可是喝了以後啊,好喝、真的好喝!


    朕打算下次把稚奴帶過去,寄養在李家莊,他身子骨不好,跟著李盛唐剛好;


    李盛唐說,他的那個牛奶是特殊秘方,對小孩子長身體,有促進。”李世民無恥地笑言。


    李治,乳名稚奴,生來體弱,今年五歲,這牛奶可不就是正對李治的勁。


    長孫皇後笑言,“陛下,您這是把李盛唐當保姆了。”


    “我方才跟他提了一嘴,這小子不答應,不過,他不答應沒用;


    朕帶過去了,就讓稚奴認他做幹爹,不怕他不收!”


    李世民狡詐地笑。


    “稚奴還太小,怕說漏嘴,還是過些時候。”


    長孫皇後擔心李治年紀小,萬一說漏嘴,那就隻能攤牌了。


    “對,朕也擔心這個。”李世民笑言


    聊了會兒家常,長孫皇後問吐蕃的事情,李盛唐如何說。


    李世民說,“好在去了李家莊,否則就釀成大錯了。”


    長孫皇後問為何,李世民將李盛唐的話一五一十都說了,嚇得長孫皇後出一身冷汗。


    “好險啊!”長孫皇後驚唿。


    “嗯,宣李道宗進來問問。”


    長孫皇後退出禦書房,李世民將李道宗宣進宮裏。


    “微臣拜見陛下。”李道宗拱手行禮。


    “好了,都是自家兄弟,別客氣了。”


    李世民讓李道宗坐在自己旁邊,李道宗是李淵的堂侄,和李世民是堂兄弟。


    “陛下宣微臣進來,可是為了下嫁之事?”李道宗猜到了。


    這麽晚了還找他,肯定是這個事情。


    “沒錯,今日朝堂上皇弟說讓侄女下嫁吐蕃,為兄心裏過意不去。”李世民歎息道。


    “丫頭是皇親,豈能不為大唐出點力?”


    李道宗其實也不想呀,誰家的女兒不是親生的,嫁出去後,一輩子迴不來,多苦!


    “皇弟,為兄問你,朕這侄女是不是精通農耕、織布、醫術、兵法?”李世民問。


    李道宗吃了一驚,迴道,“確實如此,我這女兒和平常女子不同,最喜歡這些東西。


    她平日裏不在府上待著,卻喜歡去田間地頭找老農聊天,喜歡在校場看練兵。”


    李世民聽了,臉色驟變,一言不發。


    李道宗驚恐,拜倒於地。


    “陛下恕罪,微臣不是有意隱瞞,隻是小女個人愛好,所以未曾和陛下提起,絕非有意欺瞞聖上。”


    他以為李世民在為這些小事生氣。


    李道宗此時非常驚訝,這些小事李世民怎麽會知道呢?


    而且他女兒在任城,離長安城那麽遠,並且李世民也從未見過。


    “哦,起來吧,不關你事。”


    李世民心髒怦怦跳,李盛唐又說對了!


    李世民沒有見過任城郡公主,隻在分封的時候知道名字而已;


    李盛唐更不可能見過,他卻知道她精通農耕織布兵法醫術!


    嘖!


    說他是算命的遠遠不夠,這豈止是算命,他還能斷陰陽呢。


    “好了,沒事了,你退下吧。”李世民說。


    李道宗莫名其妙,不知道李世民為何這個表情,難道是我哪裏做錯了麽,陛下不肯指出?


    “微臣告退。”


    李道宗退出了太極殿,一路上心情忐忑!


    最是無情帝王家,如果李道宗做了什麽錯事,搞不好就是抄家;


    親兄弟李建成都可以殺,他一個堂兄弟,估計眨都不眨眼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從鹹魚開始無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唐謫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唐謫仙並收藏大唐:從鹹魚開始無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