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節
當朕有了讀心術發現所有人都在騙朕! 作者:梟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她愣了愣:“要如何解釋,我一介從未見識過民生疾苦的內宅女子,會懂得這般的防疫之法呢?”
趙禹宸抬起頭,似乎早有準備的模樣的笑道:“你忘了?我早已說過,天象有變,帝星暗淡,你是唯一可平息這天象的國之貴人。”
唔,借助於神鬼玄學之說,這倒的確是個辦法。
無論成與不成,趙禹宸有這份心,蘇明珠便覺著已然殊為不易,因著這緣故,她便又開口問道:“陛下這般信任我,當真是因為在摘星台上,相信了我什麽上輩子之說?”
趙禹宸想了想,知道自己不給個解釋,明珠終究不會放心,想了想之後,因著他如今早已沒了讀心術,他便也索性不在再提起,隻開口道:“是,電閃雷鳴之時,朕眼前看到了一些從未見過的異世之景。”
說著,他挑著自己印象深刻的畫麵與明珠說了幾個。
蘇明珠一句句聽著,便也當真忍不住的瞪大了眼睛。
”這些,可就是你上一世所在之地?”說罷之後,趙禹宸抬眸與她確認道。
蘇明珠仍舊忍不住的滿麵震驚,愣了半晌,她方才好不容易的愣愣開了口:“你見著那些,就這般信了……難道,你不懷疑撞見了邪祟,亦或者我是妖邪一類?”
聽著這話,趙禹宸倒當真有些詫異了起來,莫名道:“你我自小相識,旁人且罷了,可你是明珠啊,我為何會疑心你?自然是會相信的。”
蘇明珠聞言咬了咬唇,心下一時間竟說不出自己是什麽滋味。
他這話說的沒錯,不論是好是壞,趙禹宸的確待她從未蓄意隱瞞欺騙過,相較之下,倒是她心中總是顧慮重重,失了原本的坦誠。
“怎麽了?在想什麽?”看著明珠出神,趙禹宸便又忍不住問道。
“無事。”蘇明珠忽的迴過神來,深吸一口氣,便又索性開口道:“我又想起一件事!”
“什麽?”
蘇明珠說的清楚利落:“天花出痘,這病其實有根治之法,得過一次天花的人便不會得第二次,隻是叫人出痘太過危險,並不可信,但是牛的身上也會出痘,將牛痘傳給人身上,隻要身體健壯的,很快就會痊愈,從此之後就再也不會得天花。我隻知道這些,更多的,還是需找大夫來活體試驗。”
趙禹宸張了嘴,半晌,方才緩緩打倒吸了一口涼氣:“明珠,此事若能成,世間隻怕再不會供奉痘神娘娘,隻會供奉祭拜你了!”
蘇明珠搖搖頭,便放了手裏的清茶站起了身:“時候不早,我也該迴了。”
趙禹宸聞言一愣:“這個時辰,日頭正大著,你用過了膳,也該歇息了,舫中還算幹淨,若不然,你且先睡一覺,等日頭過去了再迴?”
說著,趙禹宸又扭頭不易察覺的看了一眼一旁的棋盤,他原本打算的好好的,兩人一起用過午膳,他等著明珠午睡醒來,再手談幾局,順帶還能再與她閑談說笑,與他們兩小無猜的幼時一般。
但蘇明珠卻隻是搖了搖頭,低頭道:“不妨事,我迴去抱月峰上再歇息也來的及。”
“那朕過兩日再來接你!”趙禹宸一著急,一句話便脫口而出,連自稱也忘記了,說罷之後,看著蘇明珠麵帶詫異,想了想後,便連忙又補充一句:“防疫之事,還有你說的種痘之法,我迴去尋了人先辦著,隻是說不得有什麽不懂的,還是需來再問問你才是!”
聽了這個理由,蘇明珠猶豫一瞬,便也點了點頭。
見狀,趙禹宸這才鬆了一口氣,起身送她下了樓,立在船邊,看著她上了小船之後,低了頭,沉沉的道:“你一路當心些。”
許是這一中午的相處都很是隨意的緣故,這樣的趙禹宸,一時之間竟叫蘇明珠忘記了他的皇帝身份,這麽瞧去,還與曾經與她玩過一日,最後不得不戀戀不舍的迴宮的小趙禹宸一樣,顯得格外落寞似的。
迴過神後,蘇明珠搖了搖頭,將這錯覺甩出了腦袋,隻雙手合十低了低頭,便轉身躲進了船艙裏去。
第92章
“哦,白蘭,河清法師可在?”
聽見這道熟悉的聲音,屋內的蘇明珠起身支起了木窗,探頭瞧出去,便是一笑:“方姑娘?等了你許久,我還當你說到了翠微宮之後,便尋空過來瞧我是誆人的呢!”
一聲鵝黃羅裙的方蕙心手裏提著一方小竹籃,溫溫婉婉的,解釋道:“原是要早來的,隻是與太後娘娘聽聞之後,便囑咐我多等了兩日,等著這小狐狸斷了奶之後,一並帶來給您瞧瞧。”
“娘娘說了,原本說好的,待白狐產了子,便送給您一隻,隻是如今您在這庵堂裏住著,又怕給您送來也是平添麻煩,便吩咐我先帶來給您看一眼,您若是喜歡,娘娘便尋了人在庵裏照料著,素日裏有人照應,也不至於再給您添麻煩。”
說著,方蕙心便將手上的墊著軟布的竹籃子放到了窗沿上,蘇明珠聞言低頭瞧了瞧,果然,是剛剛出生不久的小狐狸,白白細細的軟毛像是剛長出來不久,在角落處團成了小小的一團,乍一瞧倒有些像是狗崽子似的,十分的可憐可愛。
蘇明珠見狀,小心翼翼的在小狐狸抬起的,軟乎乎的腦門上戳了一指頭,狐狸便哀哀的叫了兩聲,四肢一軟,便又趴了下去。
蘇明珠瞧著便是一笑:“怎的叫起來也像是小狗?”
“可不是。”方蕙心也是忍不住的笑了起來,目光中不同於之前浮於表麵的規矩有禮,而是露出了發自內心的柔軟神色:“你瞧,毛絨絨,當真是可憐見的。”
蘇明珠看她這模樣,想了想便索性開口道:“我倒是也瞧著它可愛,隻是我這性子,素來對這活物沒什麽心思,隻隨便瞧個熱鬧還好,真叫我養著,卻是可惜了,方姑娘若是喜歡,倒不如便由你帶迴去,這可憐見的小東西,若能叫你養起來,就也是它的福氣了。”
方蕙心聞言眨眨眼,麵上便遮掩不住的露出了幾分心動的模樣,隻是以她的性情教養,也不是那般旁人一給,她便能大咧咧直接收了的,當下頓了頓,便要開口謙讓。
蘇明珠一眼瞧見,不待她開口便立即攔了,歪了頭徑直道:“且罷!我這人,從前在京中便沒什麽朋友,如今到了這皇覺庵裏,就更是人人避之不及的,唯有你一個,與我投緣,還常常來與我說話,隻看著這事上,我心下便拿你當半個知交看的,你若是也瞧得起我,便莫要與我說那些虛詞,利落收下,你若是再與我客氣,索性啊,這狐狸我也不給你了,幹脆退給太後娘娘,叫你領娘娘的賞去!”
方蕙心素來心細如發,處事八麵玲瓏,但她空活十幾載,卻還當真沒有見過像蘇明珠這般坦然直率的行事,當下也是一愣,迴過神後,便也低頭含笑,站起身,便朝她福了一禮:“您既是這樣說,當叫我無顏了,實不相瞞,我私心裏也是當真心愛這狐狸,您肯割愛,當真是再好不過的。”
聽著這話,蘇明珠也是一笑,抬頭看了看天色,便繼續道:“原本是該留你用膳的,隻是一來,我這著實沒什麽好茶飯,二來,再過一個時辰,我還有事要出門去,今兒個,便隻能留你用一盞粗茶湊數了,你可莫嫌棄。”
所謂有事出門,是因著今日又到了趙禹宸與她約好,在水上相見的日子。
上月,蘇明珠在船上給了趙禹宸她迴憶出的防疫之法,之後,趙禹宸又借著隨州疫情,與天花種痘的事,與她又約了三五次,上一次是三日前,臨走之時,趙禹宸又提起了他湊巧翻出了一本殘局譜,有幾幅殘局,瞧著卻是十分的有趣,隻是不知道以她的棋藝,能否另辟蹊徑,尋出一條活路來。
蘇明珠上輩子因著身體的緣故,為了磨她的性子,家裏是特意叫她尋了十餘年的棋的,她對棋藝上雖沒有真正的深入鑽研,但她卻十分愛尋那些傳下的珍瓏棋局一步步去看,她自個大多都想不出,高人有解的,她徑直去看過了,連連讚歎這峰迴路轉,若是暫且還無解的,也隻是看過就罷,但也並不強求在意。
因著這個愛好,她的棋藝雖然與大燾真正的國手們遠遠不及,但思路與眼界卻可以稱得上是這世間獨一份,算得上是屈指可數——最起碼,趙禹宸這幾次與她手談,便一次都沒能贏過。
也正是因著這緣故,趙禹宸許是不甘心,才又提起這殘局圖來,約她三日後再見。
自打出宮之後,趙禹宸瞧著便當真與在宮裏時天上地下,再不相同,加上之前這幾次的見麵,也的確是並無丁點不快,從吃食住行,到閑談說話,都是十分的舒服和諧,當真又重新有了些重迴幼時相處的感覺。
再加上,蘇明珠在這抱月峰反正也是無聊,聞言便也應了,算算天色,差不多也就一個時辰,等著日頭下去些,便該動身下山去。
方蕙心自然不會嫌棄,兩人出了屋,便一並在院內尋了一處空地,將還不太會走路的小狐狸放到了地上,叫它搖頭晃腦的閑逛著,她們兩個,則相對著捧了一盞清茶,一麵笑嗬嗬的瞧著地上的小狐狸,一麵說著些閑話。
“河清,你日後便當真打算在這抱月峰上虛度一世不成嗎?”方蕙心伸出一根指頭,逗弄著地上的小狐狸,一麵便閑聊一般的隨口提道。
蘇明珠聞言一頓,她的打算,是且先在這皇覺庵裏住上三五年,等著風聲過去,宮中京城,也都再無人注意到她這麽一號人之後,她便可以意外“逝世,”之後隱姓埋名,或去西北投靠大哥大嫂,或是與父母再做打算,便都總能重迴自由身,廣闊天地,總是能尋著事幹的。
隻是她雖然對方姑娘有些好感,但到底還沒到可以將所有事都能坦誠相告的份上,這些事,卻是不好和方蕙心提起,因此便隻是沉默。
方蕙心等了等,便又繼續開口道:“您也知道,我進宮來太後膝下服侍,實則,家裏是打著叫我入宮的打算的。”
蘇明珠挑了挑眉,沉默的等了一陣,便又聽著方蕙心繼續道:“實不相瞞,剛進宮時,我私心裏……也是有過這樣的心思的,畢竟,我家中人多口雜,又有諸多不好提及的陰私,我便是不進宮,家裏在外頭給我尋的親事,也必定不會是四角俱全的,必然也有旁的差處……”
“若是如此,我一口氣便想著,比起家裏給我尋的庸碌俗人,倒還不如索性入宮,進了天地間最尊貴的所在,拚了一拚,說不得,還要比外頭來的強些。”
蘇明珠聽著,隻是靜靜點了點頭,方蕙心這麽想,的確也是無可厚非,實在是這大燾,能給女子走的路,都隻有這麽窄窄的一道,旁的便都封的嚴嚴實實,若要上進,便隻能順著這一條道勤勤懇懇的往上爬下去。
這般說起來,她還當真算是十分幸運的,雖然到了大燾,但卻遇上了爹娘這般開明的父母,蘇家也有能護住她的權勢,再加上遇上了趙禹宸,也算是難得的仁德君王,當真是天時地利人和都趕上了,才能叫她這般順利的出了宮,獨善其身。
若不然,她此刻隻怕早已老老實實的認命,在宮中彎下了膝蓋與脊梁,借著她與趙禹宸幼時的情分,與董淇舒爭鋒相對,處心積慮,求那中宮皇後之位,再早早生下嫡子,站穩腳跟。
這且還不算晚,即便她當真壓下了董淑妃,之後還會有大大小小的一串新人,要她一個個的盯著,便連這方蕙心,這般的家世心計,又抱著這樣的決心入宮,說不得,也得是她小心翼翼,必須要處處提防的心腹之患,若是萬一站到了對立麵,她還當真不知道能走到哪一步去!
一想到這,蘇明珠歎息慶幸之餘,又不禁覺著好笑,想了想,便開口安慰道:“你想的也對,太後是個慈愛的,陛下也是個好相處的,你這般的出身容貌,又是這般隨分從時的性情行事,日後入了宮,想來也必不會差。”
方蕙心聞言,卻是頓了頓,扭過身來,看著她,麵上露出了幾分莫名,麵色微妙道:“我原先是這般想的,可是進宮見過了陛下之後,卻是立即便改了主意。”
“為什麽?”蘇明珠倒是一愣,滿麵詫異。
難不成趙禹宸這小子太過不堪,叫方姑娘一見之下,都寧願出宮去找外頭的那些有旁的短板的,也不樂意進宮來了?不該吧?以大燾來說,趙禹宸應該應該算是十分不錯的啊!
“若是旁的且罷了,可我若是進宮,硬是插進一對有情人中間,豈不是太過討人嫌了?”方蕙心看著她的麵色,便又像是有些想笑似的模樣,竟又認真的雙手合十,開口調笑道:“阿彌陀佛,罪過罪過!”
蘇明珠這才迴過神,“哈”了一聲,抬手去按住了方蕙心的裝模作樣:“好啊,我還當你是個好人!原來也都是假的!”
“好了好了,我錯了!”
方蕙心也是忍不住的笑出聲來,一麵躲著,一麵連連討饒,過了半晌,方才認真說道:“河清,這話我卻當真並非玩笑,我雖不知你和陛下出了什麽事,又到底為何出宮,但自你離宮之後,陛下大病一場,自此再無笑顏,身為九五之尊,又為著你不惜提及國祚,清心寡欲,莫說秀女妃嬪,便是連侍寢宮女都再不召幸一個。”
蘇明珠聽到這,張口還要反駁,方蕙心便又口下不停的繼續道:“實不相瞞,我出宮之前,太後娘娘,曾有意叫我去為陛下送膳,我到了乾德殿後,陛下對我不假辭色,但看向放在案頭的一對兒泥人時卻是怔怔出神,既喜既憂,我退下之後去魏安魏總管打聽了,那一對兒泥人,乃是你與陛下幼時親手所捏,自你出宮之後,陛下便從昭陽宮中帶了出來,一刻不曾離身。”
如果說蘇明珠之前還能不怎麽在意的話,直到聽到了泥人這事,她一時間,便竟當真沉默了下來。
“陛下……當真如此?”半晌,蘇明珠才慢慢開口道。
方蕙心斷然開口:“絕無一字虛言!”說罷,她俯下身去,將地上的小白狐狸重新抱迴了竹籃裏,便又最後說道:“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這事,本不該我多說的,隻是…向來真情難求,我冷眼瞧著,卻總覺著可惜,陛下可惜,河清你也可惜。”
說罷這個,方蕙心便也不再多言,一碗麥茶喝罷,瞧著時辰不早,便也帶了狐狸,起身告了辭。
直到方蕙心走遠,坐在葫蘆架下的蘇明珠都還有些迴不過神來,她也並非,之前是有諸多正事在前,她也未曾細想罷了,如今叫方蕙心這麽一說,她便也覺察出了,趙禹宸這一個多月來,連連叫她去水上見麵,除了國家大事之外,似乎也是的確還存了些旁的意思。
隻是,蘇明珠細細思量之後,卻並不覺著這算什麽割舍不下的“真情,”她與趙禹宸,細算起來,也不過就是小時候不到一年的情分罷了,之後又經過了這麽多年時光世事消磨,甚至於她最後還這般不識好歹的辭去了後位離宮出家,趙禹宸便是之前對她有幾分情意,也該叫她這般“無情無心”的行徑毀了個幹淨。
想到這,蘇明珠搖了搖頭,自個給出了一個解釋之後,便不再叫自己再往深處想下去,咬了咬牙之後,便打算了今日這見麵一定得是最後一次,往後再不能再這麽在畫舫裏閑話說笑了。
隔得遠,不再見麵之後,時候久了,不論什麽感情,也終歸是要淡了的。
不論是趙禹辰,還是她自個。
隻是,蘇明珠按著定好的時辰到了山下水邊之後,卻並沒有見著來接她的小船。
初時她還不以為意,想著中間出了什麽差池,亦或者宮人們耽擱了也是有的,便隻是在水邊尋了一塊大青石坐下慢慢等著。
但眼看著日頭一點點的西移,約莫著少說也過去了一個多時辰,水麵上卻還是一派風平浪靜,連個人影都無,蘇明珠便當真有些詫異了起來。
以趙禹宸的習慣,即便今天當真有事來不了,也應該會派人過來告她一聲的,這麽一聲不吭的,連個信兒都沒有,實在是有些不對勁。
隻是心下便是再覺著奇怪,她也總不能就這麽沒完沒了的等下去,瞧了瞧天色,起身正準備迴去,偶然一迴頭,卻瞧見了一方小黑點。
蘇明珠即將離去的步子便是一頓,她站起身,抬手遮簾細細的看了看,果然,當真是一方小船。
看見了船,蘇明珠立在原地重新等了半刻鍾,那船便終於停到了她的眼前。隻是船上下來的卻並非是魏安,而是一個格外年輕的小內監。
這人蘇明珠也認識,也是乾德殿裏當差的宮人,與魏安是同鄉,算是魏安半個小徒弟,似乎是叫做喜樂的。
“小人見過娘娘!”喜樂跳下船後,不顧水邊泥濘,便立即跪地行了一禮,蘇明珠叫起之後,還沒能開口,喜樂便立即開口抬頭道:“陛下行宮遇刺,派了小人來稟您一聲。”
“遇刺!”蘇明珠倒吸了一口涼氣:“怎麽迴事?陛下龍體如何?”
“事關重大,內情小人也不清楚,隻是師父叫小人與您說一句話。”喜樂說罷,便壓低了聲音又繼續道:“刺客似是西北而來,您諸事小心。”
西北?
蘇家!
蘇明珠手心猛然一顫。
第93章
“賢弟且坐!”
粱王府內,一身寬袍緩帶的梁王隻著木屐行於階下,打著哈欠將李明理迎了進來。
一身青衫的李明理抬手為禮,說的客氣且疏遠:“見過王爺。”
“賢弟不必多禮。”梁王殷勤抬手,將李明理讓到了廊下後院的竹席之上,麵上微微帶著笑,卻又格外歎息的搖了頭:“賢弟當真是許久不來了,若非昨日本王派人去請,隻怕今日,你我都不得一見啊!”
趙禹宸抬起頭,似乎早有準備的模樣的笑道:“你忘了?我早已說過,天象有變,帝星暗淡,你是唯一可平息這天象的國之貴人。”
唔,借助於神鬼玄學之說,這倒的確是個辦法。
無論成與不成,趙禹宸有這份心,蘇明珠便覺著已然殊為不易,因著這緣故,她便又開口問道:“陛下這般信任我,當真是因為在摘星台上,相信了我什麽上輩子之說?”
趙禹宸想了想,知道自己不給個解釋,明珠終究不會放心,想了想之後,因著他如今早已沒了讀心術,他便也索性不在再提起,隻開口道:“是,電閃雷鳴之時,朕眼前看到了一些從未見過的異世之景。”
說著,他挑著自己印象深刻的畫麵與明珠說了幾個。
蘇明珠一句句聽著,便也當真忍不住的瞪大了眼睛。
”這些,可就是你上一世所在之地?”說罷之後,趙禹宸抬眸與她確認道。
蘇明珠仍舊忍不住的滿麵震驚,愣了半晌,她方才好不容易的愣愣開了口:“你見著那些,就這般信了……難道,你不懷疑撞見了邪祟,亦或者我是妖邪一類?”
聽著這話,趙禹宸倒當真有些詫異了起來,莫名道:“你我自小相識,旁人且罷了,可你是明珠啊,我為何會疑心你?自然是會相信的。”
蘇明珠聞言咬了咬唇,心下一時間竟說不出自己是什麽滋味。
他這話說的沒錯,不論是好是壞,趙禹宸的確待她從未蓄意隱瞞欺騙過,相較之下,倒是她心中總是顧慮重重,失了原本的坦誠。
“怎麽了?在想什麽?”看著明珠出神,趙禹宸便又忍不住問道。
“無事。”蘇明珠忽的迴過神來,深吸一口氣,便又索性開口道:“我又想起一件事!”
“什麽?”
蘇明珠說的清楚利落:“天花出痘,這病其實有根治之法,得過一次天花的人便不會得第二次,隻是叫人出痘太過危險,並不可信,但是牛的身上也會出痘,將牛痘傳給人身上,隻要身體健壯的,很快就會痊愈,從此之後就再也不會得天花。我隻知道這些,更多的,還是需找大夫來活體試驗。”
趙禹宸張了嘴,半晌,方才緩緩打倒吸了一口涼氣:“明珠,此事若能成,世間隻怕再不會供奉痘神娘娘,隻會供奉祭拜你了!”
蘇明珠搖搖頭,便放了手裏的清茶站起了身:“時候不早,我也該迴了。”
趙禹宸聞言一愣:“這個時辰,日頭正大著,你用過了膳,也該歇息了,舫中還算幹淨,若不然,你且先睡一覺,等日頭過去了再迴?”
說著,趙禹宸又扭頭不易察覺的看了一眼一旁的棋盤,他原本打算的好好的,兩人一起用過午膳,他等著明珠午睡醒來,再手談幾局,順帶還能再與她閑談說笑,與他們兩小無猜的幼時一般。
但蘇明珠卻隻是搖了搖頭,低頭道:“不妨事,我迴去抱月峰上再歇息也來的及。”
“那朕過兩日再來接你!”趙禹宸一著急,一句話便脫口而出,連自稱也忘記了,說罷之後,看著蘇明珠麵帶詫異,想了想後,便連忙又補充一句:“防疫之事,還有你說的種痘之法,我迴去尋了人先辦著,隻是說不得有什麽不懂的,還是需來再問問你才是!”
聽了這個理由,蘇明珠猶豫一瞬,便也點了點頭。
見狀,趙禹宸這才鬆了一口氣,起身送她下了樓,立在船邊,看著她上了小船之後,低了頭,沉沉的道:“你一路當心些。”
許是這一中午的相處都很是隨意的緣故,這樣的趙禹宸,一時之間竟叫蘇明珠忘記了他的皇帝身份,這麽瞧去,還與曾經與她玩過一日,最後不得不戀戀不舍的迴宮的小趙禹宸一樣,顯得格外落寞似的。
迴過神後,蘇明珠搖了搖頭,將這錯覺甩出了腦袋,隻雙手合十低了低頭,便轉身躲進了船艙裏去。
第92章
“哦,白蘭,河清法師可在?”
聽見這道熟悉的聲音,屋內的蘇明珠起身支起了木窗,探頭瞧出去,便是一笑:“方姑娘?等了你許久,我還當你說到了翠微宮之後,便尋空過來瞧我是誆人的呢!”
一聲鵝黃羅裙的方蕙心手裏提著一方小竹籃,溫溫婉婉的,解釋道:“原是要早來的,隻是與太後娘娘聽聞之後,便囑咐我多等了兩日,等著這小狐狸斷了奶之後,一並帶來給您瞧瞧。”
“娘娘說了,原本說好的,待白狐產了子,便送給您一隻,隻是如今您在這庵堂裏住著,又怕給您送來也是平添麻煩,便吩咐我先帶來給您看一眼,您若是喜歡,娘娘便尋了人在庵裏照料著,素日裏有人照應,也不至於再給您添麻煩。”
說著,方蕙心便將手上的墊著軟布的竹籃子放到了窗沿上,蘇明珠聞言低頭瞧了瞧,果然,是剛剛出生不久的小狐狸,白白細細的軟毛像是剛長出來不久,在角落處團成了小小的一團,乍一瞧倒有些像是狗崽子似的,十分的可憐可愛。
蘇明珠見狀,小心翼翼的在小狐狸抬起的,軟乎乎的腦門上戳了一指頭,狐狸便哀哀的叫了兩聲,四肢一軟,便又趴了下去。
蘇明珠瞧著便是一笑:“怎的叫起來也像是小狗?”
“可不是。”方蕙心也是忍不住的笑了起來,目光中不同於之前浮於表麵的規矩有禮,而是露出了發自內心的柔軟神色:“你瞧,毛絨絨,當真是可憐見的。”
蘇明珠看她這模樣,想了想便索性開口道:“我倒是也瞧著它可愛,隻是我這性子,素來對這活物沒什麽心思,隻隨便瞧個熱鬧還好,真叫我養著,卻是可惜了,方姑娘若是喜歡,倒不如便由你帶迴去,這可憐見的小東西,若能叫你養起來,就也是它的福氣了。”
方蕙心聞言眨眨眼,麵上便遮掩不住的露出了幾分心動的模樣,隻是以她的性情教養,也不是那般旁人一給,她便能大咧咧直接收了的,當下頓了頓,便要開口謙讓。
蘇明珠一眼瞧見,不待她開口便立即攔了,歪了頭徑直道:“且罷!我這人,從前在京中便沒什麽朋友,如今到了這皇覺庵裏,就更是人人避之不及的,唯有你一個,與我投緣,還常常來與我說話,隻看著這事上,我心下便拿你當半個知交看的,你若是也瞧得起我,便莫要與我說那些虛詞,利落收下,你若是再與我客氣,索性啊,這狐狸我也不給你了,幹脆退給太後娘娘,叫你領娘娘的賞去!”
方蕙心素來心細如發,處事八麵玲瓏,但她空活十幾載,卻還當真沒有見過像蘇明珠這般坦然直率的行事,當下也是一愣,迴過神後,便也低頭含笑,站起身,便朝她福了一禮:“您既是這樣說,當叫我無顏了,實不相瞞,我私心裏也是當真心愛這狐狸,您肯割愛,當真是再好不過的。”
聽著這話,蘇明珠也是一笑,抬頭看了看天色,便繼續道:“原本是該留你用膳的,隻是一來,我這著實沒什麽好茶飯,二來,再過一個時辰,我還有事要出門去,今兒個,便隻能留你用一盞粗茶湊數了,你可莫嫌棄。”
所謂有事出門,是因著今日又到了趙禹宸與她約好,在水上相見的日子。
上月,蘇明珠在船上給了趙禹宸她迴憶出的防疫之法,之後,趙禹宸又借著隨州疫情,與天花種痘的事,與她又約了三五次,上一次是三日前,臨走之時,趙禹宸又提起了他湊巧翻出了一本殘局譜,有幾幅殘局,瞧著卻是十分的有趣,隻是不知道以她的棋藝,能否另辟蹊徑,尋出一條活路來。
蘇明珠上輩子因著身體的緣故,為了磨她的性子,家裏是特意叫她尋了十餘年的棋的,她對棋藝上雖沒有真正的深入鑽研,但她卻十分愛尋那些傳下的珍瓏棋局一步步去看,她自個大多都想不出,高人有解的,她徑直去看過了,連連讚歎這峰迴路轉,若是暫且還無解的,也隻是看過就罷,但也並不強求在意。
因著這個愛好,她的棋藝雖然與大燾真正的國手們遠遠不及,但思路與眼界卻可以稱得上是這世間獨一份,算得上是屈指可數——最起碼,趙禹宸這幾次與她手談,便一次都沒能贏過。
也正是因著這緣故,趙禹宸許是不甘心,才又提起這殘局圖來,約她三日後再見。
自打出宮之後,趙禹宸瞧著便當真與在宮裏時天上地下,再不相同,加上之前這幾次的見麵,也的確是並無丁點不快,從吃食住行,到閑談說話,都是十分的舒服和諧,當真又重新有了些重迴幼時相處的感覺。
再加上,蘇明珠在這抱月峰反正也是無聊,聞言便也應了,算算天色,差不多也就一個時辰,等著日頭下去些,便該動身下山去。
方蕙心自然不會嫌棄,兩人出了屋,便一並在院內尋了一處空地,將還不太會走路的小狐狸放到了地上,叫它搖頭晃腦的閑逛著,她們兩個,則相對著捧了一盞清茶,一麵笑嗬嗬的瞧著地上的小狐狸,一麵說著些閑話。
“河清,你日後便當真打算在這抱月峰上虛度一世不成嗎?”方蕙心伸出一根指頭,逗弄著地上的小狐狸,一麵便閑聊一般的隨口提道。
蘇明珠聞言一頓,她的打算,是且先在這皇覺庵裏住上三五年,等著風聲過去,宮中京城,也都再無人注意到她這麽一號人之後,她便可以意外“逝世,”之後隱姓埋名,或去西北投靠大哥大嫂,或是與父母再做打算,便都總能重迴自由身,廣闊天地,總是能尋著事幹的。
隻是她雖然對方姑娘有些好感,但到底還沒到可以將所有事都能坦誠相告的份上,這些事,卻是不好和方蕙心提起,因此便隻是沉默。
方蕙心等了等,便又繼續開口道:“您也知道,我進宮來太後膝下服侍,實則,家裏是打著叫我入宮的打算的。”
蘇明珠挑了挑眉,沉默的等了一陣,便又聽著方蕙心繼續道:“實不相瞞,剛進宮時,我私心裏……也是有過這樣的心思的,畢竟,我家中人多口雜,又有諸多不好提及的陰私,我便是不進宮,家裏在外頭給我尋的親事,也必定不會是四角俱全的,必然也有旁的差處……”
“若是如此,我一口氣便想著,比起家裏給我尋的庸碌俗人,倒還不如索性入宮,進了天地間最尊貴的所在,拚了一拚,說不得,還要比外頭來的強些。”
蘇明珠聽著,隻是靜靜點了點頭,方蕙心這麽想,的確也是無可厚非,實在是這大燾,能給女子走的路,都隻有這麽窄窄的一道,旁的便都封的嚴嚴實實,若要上進,便隻能順著這一條道勤勤懇懇的往上爬下去。
這般說起來,她還當真算是十分幸運的,雖然到了大燾,但卻遇上了爹娘這般開明的父母,蘇家也有能護住她的權勢,再加上遇上了趙禹宸,也算是難得的仁德君王,當真是天時地利人和都趕上了,才能叫她這般順利的出了宮,獨善其身。
若不然,她此刻隻怕早已老老實實的認命,在宮中彎下了膝蓋與脊梁,借著她與趙禹宸幼時的情分,與董淇舒爭鋒相對,處心積慮,求那中宮皇後之位,再早早生下嫡子,站穩腳跟。
這且還不算晚,即便她當真壓下了董淑妃,之後還會有大大小小的一串新人,要她一個個的盯著,便連這方蕙心,這般的家世心計,又抱著這樣的決心入宮,說不得,也得是她小心翼翼,必須要處處提防的心腹之患,若是萬一站到了對立麵,她還當真不知道能走到哪一步去!
一想到這,蘇明珠歎息慶幸之餘,又不禁覺著好笑,想了想,便開口安慰道:“你想的也對,太後是個慈愛的,陛下也是個好相處的,你這般的出身容貌,又是這般隨分從時的性情行事,日後入了宮,想來也必不會差。”
方蕙心聞言,卻是頓了頓,扭過身來,看著她,麵上露出了幾分莫名,麵色微妙道:“我原先是這般想的,可是進宮見過了陛下之後,卻是立即便改了主意。”
“為什麽?”蘇明珠倒是一愣,滿麵詫異。
難不成趙禹宸這小子太過不堪,叫方姑娘一見之下,都寧願出宮去找外頭的那些有旁的短板的,也不樂意進宮來了?不該吧?以大燾來說,趙禹宸應該應該算是十分不錯的啊!
“若是旁的且罷了,可我若是進宮,硬是插進一對有情人中間,豈不是太過討人嫌了?”方蕙心看著她的麵色,便又像是有些想笑似的模樣,竟又認真的雙手合十,開口調笑道:“阿彌陀佛,罪過罪過!”
蘇明珠這才迴過神,“哈”了一聲,抬手去按住了方蕙心的裝模作樣:“好啊,我還當你是個好人!原來也都是假的!”
“好了好了,我錯了!”
方蕙心也是忍不住的笑出聲來,一麵躲著,一麵連連討饒,過了半晌,方才認真說道:“河清,這話我卻當真並非玩笑,我雖不知你和陛下出了什麽事,又到底為何出宮,但自你離宮之後,陛下大病一場,自此再無笑顏,身為九五之尊,又為著你不惜提及國祚,清心寡欲,莫說秀女妃嬪,便是連侍寢宮女都再不召幸一個。”
蘇明珠聽到這,張口還要反駁,方蕙心便又口下不停的繼續道:“實不相瞞,我出宮之前,太後娘娘,曾有意叫我去為陛下送膳,我到了乾德殿後,陛下對我不假辭色,但看向放在案頭的一對兒泥人時卻是怔怔出神,既喜既憂,我退下之後去魏安魏總管打聽了,那一對兒泥人,乃是你與陛下幼時親手所捏,自你出宮之後,陛下便從昭陽宮中帶了出來,一刻不曾離身。”
如果說蘇明珠之前還能不怎麽在意的話,直到聽到了泥人這事,她一時間,便竟當真沉默了下來。
“陛下……當真如此?”半晌,蘇明珠才慢慢開口道。
方蕙心斷然開口:“絕無一字虛言!”說罷,她俯下身去,將地上的小白狐狸重新抱迴了竹籃裏,便又最後說道:“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這事,本不該我多說的,隻是…向來真情難求,我冷眼瞧著,卻總覺著可惜,陛下可惜,河清你也可惜。”
說罷這個,方蕙心便也不再多言,一碗麥茶喝罷,瞧著時辰不早,便也帶了狐狸,起身告了辭。
直到方蕙心走遠,坐在葫蘆架下的蘇明珠都還有些迴不過神來,她也並非,之前是有諸多正事在前,她也未曾細想罷了,如今叫方蕙心這麽一說,她便也覺察出了,趙禹宸這一個多月來,連連叫她去水上見麵,除了國家大事之外,似乎也是的確還存了些旁的意思。
隻是,蘇明珠細細思量之後,卻並不覺著這算什麽割舍不下的“真情,”她與趙禹宸,細算起來,也不過就是小時候不到一年的情分罷了,之後又經過了這麽多年時光世事消磨,甚至於她最後還這般不識好歹的辭去了後位離宮出家,趙禹宸便是之前對她有幾分情意,也該叫她這般“無情無心”的行徑毀了個幹淨。
想到這,蘇明珠搖了搖頭,自個給出了一個解釋之後,便不再叫自己再往深處想下去,咬了咬牙之後,便打算了今日這見麵一定得是最後一次,往後再不能再這麽在畫舫裏閑話說笑了。
隔得遠,不再見麵之後,時候久了,不論什麽感情,也終歸是要淡了的。
不論是趙禹辰,還是她自個。
隻是,蘇明珠按著定好的時辰到了山下水邊之後,卻並沒有見著來接她的小船。
初時她還不以為意,想著中間出了什麽差池,亦或者宮人們耽擱了也是有的,便隻是在水邊尋了一塊大青石坐下慢慢等著。
但眼看著日頭一點點的西移,約莫著少說也過去了一個多時辰,水麵上卻還是一派風平浪靜,連個人影都無,蘇明珠便當真有些詫異了起來。
以趙禹宸的習慣,即便今天當真有事來不了,也應該會派人過來告她一聲的,這麽一聲不吭的,連個信兒都沒有,實在是有些不對勁。
隻是心下便是再覺著奇怪,她也總不能就這麽沒完沒了的等下去,瞧了瞧天色,起身正準備迴去,偶然一迴頭,卻瞧見了一方小黑點。
蘇明珠即將離去的步子便是一頓,她站起身,抬手遮簾細細的看了看,果然,當真是一方小船。
看見了船,蘇明珠立在原地重新等了半刻鍾,那船便終於停到了她的眼前。隻是船上下來的卻並非是魏安,而是一個格外年輕的小內監。
這人蘇明珠也認識,也是乾德殿裏當差的宮人,與魏安是同鄉,算是魏安半個小徒弟,似乎是叫做喜樂的。
“小人見過娘娘!”喜樂跳下船後,不顧水邊泥濘,便立即跪地行了一禮,蘇明珠叫起之後,還沒能開口,喜樂便立即開口抬頭道:“陛下行宮遇刺,派了小人來稟您一聲。”
“遇刺!”蘇明珠倒吸了一口涼氣:“怎麽迴事?陛下龍體如何?”
“事關重大,內情小人也不清楚,隻是師父叫小人與您說一句話。”喜樂說罷,便壓低了聲音又繼續道:“刺客似是西北而來,您諸事小心。”
西北?
蘇家!
蘇明珠手心猛然一顫。
第93章
“賢弟且坐!”
粱王府內,一身寬袍緩帶的梁王隻著木屐行於階下,打著哈欠將李明理迎了進來。
一身青衫的李明理抬手為禮,說的客氣且疏遠:“見過王爺。”
“賢弟不必多禮。”梁王殷勤抬手,將李明理讓到了廊下後院的竹席之上,麵上微微帶著笑,卻又格外歎息的搖了頭:“賢弟當真是許久不來了,若非昨日本王派人去請,隻怕今日,你我都不得一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