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比猝不及防,就弄丟了的宛州,豫州的失守,完全能被人接受並理解的。
畢竟,兩州都那個局勢,幾乎算是跌落穀底了,戰敗失城什麽的……根本不算什麽大事……個屁啊??
豫州將領和孟家根本承受不了好嗎??
二十多萬豫州軍啊!!幾個月打下來,讓姚家軍一群娘們打出屎來不說,還損失了大半兵力,惶惶剩下不足十萬人,縮居徐州……他們丟了整整一個州啊!!
宛州、豫州接連沒了,他們的地盤,餘下已然不足三分之一。
徐州的麵積——三州裏它最小的,人口最少了。
明明幾年前還好好的啊!豫親王治下有三州勢力,權傾一方,他們是大晉皇位的最佳爭奪者,什麽姚家女、黃家賊,不過碩鼠之輩,根本沒被他們放在眼裏,自家主公唯一的擔憂,就是怎麽明正言順登上皇位,不被史書稱為竊國賊……如何,還沒幾年功夫啊,他們就到這個地步呢?
地盤讓人家搶了三分之二,龜縮小小徐州,豫州軍們……
好慌啊~~
怎麽辦?好像沒有翻盤的希望啦!
軍心惶惶不說,連百姓們都開始生了亂相,講真的,多虧這些年來孟家辛苦‘普及’,姚家軍在三州,尤其是徐州,幾乎就是能飛天的惡人,平地生的魔鬼,滿天下的找,都沒有比他們更暴.虐的存在。姚千枝更別提了,完全萬夫不擋、萬惡不赦,就是嚼人肉、喝人血的‘妖鬼’。
孟家傳這些言論,說白了就是想收攏民心,整臭姚家名聲,然而如今這處境……
算是坐了蠟了!
百姓們聽慣了姚家軍的‘惡名’和‘霸道’,根本生不出什麽反抗心思,不管孟家和豫州軍怎麽努力,如何想跟他們‘同仇敵愾’,百姓們就是如若未聞……
說實話,麵對被孟家‘普及’的,如同魔鬼般無敵的姚家軍,他們是真不敢‘軍民同心’啊!
且,拜孟家所賜,徐州是整個大晉風氣最保守的地方,女子——無論年紀大小,但凡家裏有點條件的,那就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就連田間農戶家的女兒,都守著‘三從四德’,基本是沒有任何戰鬥力的。像旁的地方……姚千枝打宛州幾城的時候,那裏的婦人們哪怕不能戰鬥,卻還多多少少能分擔點兒後勤工作,幫著抬抬扛扛,洗衣做飯什麽的,但徐州嘛……
沒有一個女人能出頭。
全都瑟縮家中,根本不敢,亦不能站出來守護家鄉。
本就是殘軍敗將,心裏就夠亂了,治下百姓們還不支持他們,亂的亂,跑的亂,鬧事的鬧事兒……偏偏,占百姓數量一半的女人們,一個都用不了不說,還頻頻‘被’生亂,或俘或劫或強,三天兩頭鬧出人命——沒辦法,遇兵禍而民間大亂,吃虧的基本都是女人,這是哪裏都改變不了的事實……
治下百姓遇難,肯定不能不管,兵力自然被牽扯,豫州軍和孟家,那是屋漏偏逢連夜雨,簡直黴透腔兒了。
一方勢力裏要沒個領頭人,就如同馬群中沒有頭馬,根本不知去向何方?往哪裏奔?而豫州軍和孟家呢,還誰都不服誰,爭不出高低強弱,就那麽僵僵著,硬把楚敦那六歲的嫡長子推出來穩定軍心……
那特麽哪穩定的了啊?
都不說士兵如何了,單言百姓們,想想前程、未來、性命、家眷……俱都交付在個六歲娃娃手裏,而敵方是虎視眈眈,強如山嶽般的姚家軍……
整個徐州都不好了。
月餘間,都不提人命案了,光民間發生的大亂——千人以上械鬥就不下十場,且,豫州軍和孟家私衛還頻頻起衝突,有一迴都當麵馬,對麵槍懟上,都快打起來了……
完全亂成一團。
麵對如此情況,唐王妃終於出麵了。
——
讓姚家軍從豫州攆狗似的攆出來,孟家其實都把唐王妃忘幹淨了,根本沒想稍上她,幸而豫州將領們並沒把‘主母’漏下,且,還有招娣和胡逆暗中相助,她到是平平安安到了徐州。
出乎所有人意料,她並沒用王妃——嫡祖母身份把住庶長孫,用來穩固地位,而是非常幹脆的將幾個庶孫都‘還’給了孟側妃,或者說孟家。隨後,便別府另居,過起了閉門‘守夫孝’的清靜生活。
不像旁處,‘幼主’臨朝,‘太後’還能垂簾聽政,徐州是絕對沒這說法的,孟側妃先失愛女,後沒二子,整個人憔悴的不成人形,幾度重病垂危,然,哪怕如此,她也不過得到個小孫女承歡膝下,其餘三個孫兒——楚敦嫡長、庶幼,敦玫庶長——她是碰都碰不著。
她是側妃,是庶祖母,晨昏定醒什麽的,她沒那待遇。
而人家孟王妃‘全心守孝’,早說了不講究這個……
孟側妃晚年喪女喪子,連受打擊,還連個精神寄托都沒有——雖然小孫女在手,但,她得不到安全感——這還罷了,偏偏,都這個歲數,這個身份了,她竟又混迴嫡母身邊,開始過起了謹小慎微,顫膽心涼的庶女生涯……
這日子過的,真是一言難盡了。
反正,唐王妃已經打聽不到她的消息,她仿佛……已經消失在了孟家似海如淵般的茫茫後宅裏。
宿敵‘無聲無息’的受苦,這很讓唐王妃振奮,如同潛伏密林的野獸般,她默默等待著局勢越來越差,孟家和豫州軍的矛盾越來越深,兩方頻頻內鬥,眼見就要到火拚的地步,她就準備動手了。
喚身邊舊仆出府,她特意撇開了孟家,把豫州一係重要將領們深夜請進內宅,直言有‘要事’約他們相商。
“王妃娘娘,有何事喚末將等人?”這大半夜的,孤男寡女,哪怕唐王妃一約就八、九個人,豫州將領們還是有點膽顫兒。
都是三州本地人,大半夜‘私會’守寡主母什麽的,好說不好聽啊!
說真的,唐王妃不好好給王爺守孝,深更半夜,平白無故把他們叫來。對此,豫州將領們是不大看得慣,多少覺得她有點‘不守婦道’的,不過,礙於這麽多年來,唐王妃這主母當真是不錯,輔助豫親王治下,很是施過不少恩惠,她既主動開口了,這麵子,豫親將領們是得給的。
不管多不情願,他們都來了。
態度,還都挺恭敬。
進府門,將領麵麵相覷,不明所以著被丫鬟領路引進內宅,見得唐王妃的麵兒,他們均都抱拳施禮,張嘴就問。
“所謂要事,是為何故?”
啥事趕緊說,說完他們就走,否則,萬一讓人堵住,這說不出清楚啊!!
“不錯,王妃有話請直講……”
“若有吩咐,在不敢辭。”
語出紛紛,他們如此表示。
態度嘛,到是很真誠,但有含金程度有多少,那就有待商榷了~
穩坐太師椅,唐王妃看著屋裏一群人,心中默默歎了口氣。
豫親王治下三州,勢力混雜一起,孟家出文人、孟家出武將,兩相算是勢均力敵,而豫州軍和其將領們,則是豫親王的鐵杆心腹……
畢竟,槍杆出政權,這是從古至今,海枯石爛都不能改變的‘真理’。
戰事期間,文武之間……那個武力差別實在太大,本來孟家都服軟了,然而,隨著唐家歸降的消息傳來,豫州軍裏的唐姓‘遺將’們被排擠出來,豫州武將方麵的勢力大減,且,姚家軍步步逼近,把他們打的丟盔棄甲,損失慘重,甚至隻能縮居徐州,一應後勤——吃喝拉撒睡,都需要孟家提供。
且,孟家是設有私軍的,雖然確比不得豫州軍‘專業’,但並非毫無抵抗爭鬥之力……這等局麵下,據唐王妃所知,徐州的文武爭鬥之間,孟家人已經開始隱隱占上風,想要壓服豫州將領們了。
畢竟,他們腳下的土地,終歸是孟家的地盤。
“諸君……”瞧著這眼前這八、九個,算是豫州一係最頂尖,且,都受過她恩惠的將領,唐王妃拄著拐杖,緩緩開口,“近日,唐謫將軍曾多次上門尋老身,言辭切切,欲送我避難,言在無力相護……軍中局勢,已到如此地步了嗎?”
唐謫——乃是豫州軍裏,唐家‘遺將’的領頭人,亦是唐王妃的堂侄子。
“這,這……娘娘,這外頭大事,您就別插手了。”一旁,就有將領皺起眉頭,看神色,頗有幾分不耐煩。
若他早得知,今日唐王妃傳他們來是因為這事兒,他根本不會出現的。
娘們家家的,好生守孝就是了,行軍打仗的行當,她能懂什麽?就是想解釋她都未必能聽得明白,問什麽問?
這將領沉著臉,表情很有些惱羞成怒的意思。
畢竟,做為豫州知名武將,都把麾下大軍帶那成樣兒——讓姚家軍打成狗了,還被問到當麵,他很難不羞憤。
“娘娘,眼下局勢確實不好,但是,屬下等人定會竭盡全力保護您的安危,請您莫要擔憂,高坐便是。”有粗魯不文的,自然就有溫和體貼的。
“唐謫他……唉,娘娘,今日沒有外人,我等俱都受過您的大恩,便也說句實話,咱們處境確實不好,姚家軍兇狠,不定什麽就打過來,孟家那些酸儒畜生也沒安好心,把著小公子們不鬆手,憋壞拚命打壓咱們,就想讓咱們服軟,他姥姥,想的到美……”
“世子爺沒的早,幾位小公子都歸了孟家那側妃,娘娘您……唉,要是真有退路,唐謫能給您找個好地方,您就走吧。”說這話的,是個受過唐王妃大恩——被她救過父母性命的人。
掏心窩子,這人說了實話,而他這言論一出,屋裏瞬間寂靜如塵。
畢竟,他話裏那意思,簡直坦白的讓人發指,就是擺明了沒自信能打贏姚家軍,肯定吃敗仗,沒好結果,讓唐王妃有路子就快跑呢。
“你!你!宋征!你怎麽能漲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姚家軍就是娘們兵,她們,她們……”先頭懟了唐王妃那將領突然爆發,暴跳如雷,他破口大罵,“你個窩囊廢,沒種的東西,讓娘們給嚇著了,你怎麽不鑽迴你娘褲檔裏窩著……”
“我是想鑽,就是沒臉。”宋征特別平靜,著看臉紅脖子粗的同燎,他歎息著,“好,你厲害,你不怕娘們,你有種,你……打過人家嗎?”
“說的這麽能耐,不還是被娘們兵攆狗一樣,攆出來了嗎?”
一句話落地,如同炸雷般,瞬間把屋裏所有人的臉皮,扒了個一幹二淨。
作者有話要說: 雖然一點都不萌,但還是轉著圈兒,撒著花花謝謝小天使們的支持~~~
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吾道不孤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高舉盾冬大旗 60瓶;z 28瓶;青色山風 20瓶;藍藍、onthefirstday、像憐 10瓶;rain383 5瓶;杏花天影 3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一百六十四章 (修改)
宋征這話太犀利了, 刹時,屋裏像被按了靜音似的, 瞬間鴉雀無聲。
豫州武將們麵麵相覷, 俱都滿臉脹紅, 額間青筋暴出,怒目圓瞪, 他們捏著拳頭, 眼看都要暴起打人了, 然而, 偏偏理智還是控製了他們。
哪怕那位懟了唐王妃,性格最粗魯暴燥的, 都隻是瞪著幾乎快滴血的眼睛,拚命克製住想殺人的衝動。
畢竟, 他們就算是武將, 就算兇惡野蠻,然而, 他們終歸還是講理的。
宋征所言,哪怕聽著在刺耳, 他們都必須得承認,人家說的是對的。
他們一句話都反駁不出來。
對武將們來說, 打不過人家,那就萬事皆休。不管嘴上說的多厲害,但是,姚家軍贏了他們, 還贏的那麽徹底,他們心裏,隱隱是有些服氣的。
唐王妃做了那麽多年豫州主母,受過她恩惠的人多如牛毛,能被她深夜叫到宅子裏——而且還真的一叫都來了的將領,俱都是她精心挑選出來,人品性格算不錯的,姚家軍將他們打成這樣,他們惱怒歸惱怒,但不會不承認人家的能耐。
就算粗魯如懟了唐王妃和宋征的白將軍,在唐王妃受楚曲裳搓磨,對外‘稱病’那會兒,都曾經派家眷來探望,私下給送過東西。
對一個六十多歲,眼看半點用處都沒有,娘家還歸降敵方的主母來說,他們算是厚道了。
“宋征,你特娘的!!”白將軍鐵拳緊握,都快攥出血來了,呲著牙咧著嘴,他滿麵猙獰的衝上前,“你咋不盼著點兒好,竟說喪氣話,還敢竄當娘娘離開!”
“擦,這兵荒馬亂的,她一個婦道人家,你讓她往哪跑?唐家已經那德行了,就唐謫那小白臉子,他能護住娘娘嗎?”
“唐家本來就已經軟囊踹……咳咳,投了那邊了,萬一讓孟家那群狗發現娘娘要逃,他們能放過?”他粗聲嚷著,“娘娘是小公子的嫡祖母,名份在那擺著,他們怕是正愁找不著理由‘處理’娘娘,你還給送過去一個?”
“你別不是讓孟家狗給收賣了,要坑娘娘吧?”
就算是武將,能混到頂尖兒位置的,就沒有一個是傻子,感覺今天氣氛有些不對,白將軍眉頭一挑,衝著宋征咆哮起來,但是眼角餘光,卻時刻觀察著唐王妃的舉動。
被噴的滿麵吐沫,宋征拿手一抹,視若無睹。
宋征在前,白將軍在後,兩人‘攜手’把窗戶紙兒給捅破了——不拘是豫州軍的現狀,還是唐王妃的處境——都窘迫難堪的進退維穀,向前往,條條大路俱堵死,根本沒有絲毫出路。
相比猝不及防,就弄丟了的宛州,豫州的失守,完全能被人接受並理解的。
畢竟,兩州都那個局勢,幾乎算是跌落穀底了,戰敗失城什麽的……根本不算什麽大事……個屁啊??
豫州將領和孟家根本承受不了好嗎??
二十多萬豫州軍啊!!幾個月打下來,讓姚家軍一群娘們打出屎來不說,還損失了大半兵力,惶惶剩下不足十萬人,縮居徐州……他們丟了整整一個州啊!!
宛州、豫州接連沒了,他們的地盤,餘下已然不足三分之一。
徐州的麵積——三州裏它最小的,人口最少了。
明明幾年前還好好的啊!豫親王治下有三州勢力,權傾一方,他們是大晉皇位的最佳爭奪者,什麽姚家女、黃家賊,不過碩鼠之輩,根本沒被他們放在眼裏,自家主公唯一的擔憂,就是怎麽明正言順登上皇位,不被史書稱為竊國賊……如何,還沒幾年功夫啊,他們就到這個地步呢?
地盤讓人家搶了三分之二,龜縮小小徐州,豫州軍們……
好慌啊~~
怎麽辦?好像沒有翻盤的希望啦!
軍心惶惶不說,連百姓們都開始生了亂相,講真的,多虧這些年來孟家辛苦‘普及’,姚家軍在三州,尤其是徐州,幾乎就是能飛天的惡人,平地生的魔鬼,滿天下的找,都沒有比他們更暴.虐的存在。姚千枝更別提了,完全萬夫不擋、萬惡不赦,就是嚼人肉、喝人血的‘妖鬼’。
孟家傳這些言論,說白了就是想收攏民心,整臭姚家名聲,然而如今這處境……
算是坐了蠟了!
百姓們聽慣了姚家軍的‘惡名’和‘霸道’,根本生不出什麽反抗心思,不管孟家和豫州軍怎麽努力,如何想跟他們‘同仇敵愾’,百姓們就是如若未聞……
說實話,麵對被孟家‘普及’的,如同魔鬼般無敵的姚家軍,他們是真不敢‘軍民同心’啊!
且,拜孟家所賜,徐州是整個大晉風氣最保守的地方,女子——無論年紀大小,但凡家裏有點條件的,那就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就連田間農戶家的女兒,都守著‘三從四德’,基本是沒有任何戰鬥力的。像旁的地方……姚千枝打宛州幾城的時候,那裏的婦人們哪怕不能戰鬥,卻還多多少少能分擔點兒後勤工作,幫著抬抬扛扛,洗衣做飯什麽的,但徐州嘛……
沒有一個女人能出頭。
全都瑟縮家中,根本不敢,亦不能站出來守護家鄉。
本就是殘軍敗將,心裏就夠亂了,治下百姓們還不支持他們,亂的亂,跑的亂,鬧事的鬧事兒……偏偏,占百姓數量一半的女人們,一個都用不了不說,還頻頻‘被’生亂,或俘或劫或強,三天兩頭鬧出人命——沒辦法,遇兵禍而民間大亂,吃虧的基本都是女人,這是哪裏都改變不了的事實……
治下百姓遇難,肯定不能不管,兵力自然被牽扯,豫州軍和孟家,那是屋漏偏逢連夜雨,簡直黴透腔兒了。
一方勢力裏要沒個領頭人,就如同馬群中沒有頭馬,根本不知去向何方?往哪裏奔?而豫州軍和孟家呢,還誰都不服誰,爭不出高低強弱,就那麽僵僵著,硬把楚敦那六歲的嫡長子推出來穩定軍心……
那特麽哪穩定的了啊?
都不說士兵如何了,單言百姓們,想想前程、未來、性命、家眷……俱都交付在個六歲娃娃手裏,而敵方是虎視眈眈,強如山嶽般的姚家軍……
整個徐州都不好了。
月餘間,都不提人命案了,光民間發生的大亂——千人以上械鬥就不下十場,且,豫州軍和孟家私衛還頻頻起衝突,有一迴都當麵馬,對麵槍懟上,都快打起來了……
完全亂成一團。
麵對如此情況,唐王妃終於出麵了。
——
讓姚家軍從豫州攆狗似的攆出來,孟家其實都把唐王妃忘幹淨了,根本沒想稍上她,幸而豫州將領們並沒把‘主母’漏下,且,還有招娣和胡逆暗中相助,她到是平平安安到了徐州。
出乎所有人意料,她並沒用王妃——嫡祖母身份把住庶長孫,用來穩固地位,而是非常幹脆的將幾個庶孫都‘還’給了孟側妃,或者說孟家。隨後,便別府另居,過起了閉門‘守夫孝’的清靜生活。
不像旁處,‘幼主’臨朝,‘太後’還能垂簾聽政,徐州是絕對沒這說法的,孟側妃先失愛女,後沒二子,整個人憔悴的不成人形,幾度重病垂危,然,哪怕如此,她也不過得到個小孫女承歡膝下,其餘三個孫兒——楚敦嫡長、庶幼,敦玫庶長——她是碰都碰不著。
她是側妃,是庶祖母,晨昏定醒什麽的,她沒那待遇。
而人家孟王妃‘全心守孝’,早說了不講究這個……
孟側妃晚年喪女喪子,連受打擊,還連個精神寄托都沒有——雖然小孫女在手,但,她得不到安全感——這還罷了,偏偏,都這個歲數,這個身份了,她竟又混迴嫡母身邊,開始過起了謹小慎微,顫膽心涼的庶女生涯……
這日子過的,真是一言難盡了。
反正,唐王妃已經打聽不到她的消息,她仿佛……已經消失在了孟家似海如淵般的茫茫後宅裏。
宿敵‘無聲無息’的受苦,這很讓唐王妃振奮,如同潛伏密林的野獸般,她默默等待著局勢越來越差,孟家和豫州軍的矛盾越來越深,兩方頻頻內鬥,眼見就要到火拚的地步,她就準備動手了。
喚身邊舊仆出府,她特意撇開了孟家,把豫州一係重要將領們深夜請進內宅,直言有‘要事’約他們相商。
“王妃娘娘,有何事喚末將等人?”這大半夜的,孤男寡女,哪怕唐王妃一約就八、九個人,豫州將領們還是有點膽顫兒。
都是三州本地人,大半夜‘私會’守寡主母什麽的,好說不好聽啊!
說真的,唐王妃不好好給王爺守孝,深更半夜,平白無故把他們叫來。對此,豫州將領們是不大看得慣,多少覺得她有點‘不守婦道’的,不過,礙於這麽多年來,唐王妃這主母當真是不錯,輔助豫親王治下,很是施過不少恩惠,她既主動開口了,這麵子,豫親將領們是得給的。
不管多不情願,他們都來了。
態度,還都挺恭敬。
進府門,將領麵麵相覷,不明所以著被丫鬟領路引進內宅,見得唐王妃的麵兒,他們均都抱拳施禮,張嘴就問。
“所謂要事,是為何故?”
啥事趕緊說,說完他們就走,否則,萬一讓人堵住,這說不出清楚啊!!
“不錯,王妃有話請直講……”
“若有吩咐,在不敢辭。”
語出紛紛,他們如此表示。
態度嘛,到是很真誠,但有含金程度有多少,那就有待商榷了~
穩坐太師椅,唐王妃看著屋裏一群人,心中默默歎了口氣。
豫親王治下三州,勢力混雜一起,孟家出文人、孟家出武將,兩相算是勢均力敵,而豫州軍和其將領們,則是豫親王的鐵杆心腹……
畢竟,槍杆出政權,這是從古至今,海枯石爛都不能改變的‘真理’。
戰事期間,文武之間……那個武力差別實在太大,本來孟家都服軟了,然而,隨著唐家歸降的消息傳來,豫州軍裏的唐姓‘遺將’們被排擠出來,豫州武將方麵的勢力大減,且,姚家軍步步逼近,把他們打的丟盔棄甲,損失慘重,甚至隻能縮居徐州,一應後勤——吃喝拉撒睡,都需要孟家提供。
且,孟家是設有私軍的,雖然確比不得豫州軍‘專業’,但並非毫無抵抗爭鬥之力……這等局麵下,據唐王妃所知,徐州的文武爭鬥之間,孟家人已經開始隱隱占上風,想要壓服豫州將領們了。
畢竟,他們腳下的土地,終歸是孟家的地盤。
“諸君……”瞧著這眼前這八、九個,算是豫州一係最頂尖,且,都受過她恩惠的將領,唐王妃拄著拐杖,緩緩開口,“近日,唐謫將軍曾多次上門尋老身,言辭切切,欲送我避難,言在無力相護……軍中局勢,已到如此地步了嗎?”
唐謫——乃是豫州軍裏,唐家‘遺將’的領頭人,亦是唐王妃的堂侄子。
“這,這……娘娘,這外頭大事,您就別插手了。”一旁,就有將領皺起眉頭,看神色,頗有幾分不耐煩。
若他早得知,今日唐王妃傳他們來是因為這事兒,他根本不會出現的。
娘們家家的,好生守孝就是了,行軍打仗的行當,她能懂什麽?就是想解釋她都未必能聽得明白,問什麽問?
這將領沉著臉,表情很有些惱羞成怒的意思。
畢竟,做為豫州知名武將,都把麾下大軍帶那成樣兒——讓姚家軍打成狗了,還被問到當麵,他很難不羞憤。
“娘娘,眼下局勢確實不好,但是,屬下等人定會竭盡全力保護您的安危,請您莫要擔憂,高坐便是。”有粗魯不文的,自然就有溫和體貼的。
“唐謫他……唉,娘娘,今日沒有外人,我等俱都受過您的大恩,便也說句實話,咱們處境確實不好,姚家軍兇狠,不定什麽就打過來,孟家那些酸儒畜生也沒安好心,把著小公子們不鬆手,憋壞拚命打壓咱們,就想讓咱們服軟,他姥姥,想的到美……”
“世子爺沒的早,幾位小公子都歸了孟家那側妃,娘娘您……唉,要是真有退路,唐謫能給您找個好地方,您就走吧。”說這話的,是個受過唐王妃大恩——被她救過父母性命的人。
掏心窩子,這人說了實話,而他這言論一出,屋裏瞬間寂靜如塵。
畢竟,他話裏那意思,簡直坦白的讓人發指,就是擺明了沒自信能打贏姚家軍,肯定吃敗仗,沒好結果,讓唐王妃有路子就快跑呢。
“你!你!宋征!你怎麽能漲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姚家軍就是娘們兵,她們,她們……”先頭懟了唐王妃那將領突然爆發,暴跳如雷,他破口大罵,“你個窩囊廢,沒種的東西,讓娘們給嚇著了,你怎麽不鑽迴你娘褲檔裏窩著……”
“我是想鑽,就是沒臉。”宋征特別平靜,著看臉紅脖子粗的同燎,他歎息著,“好,你厲害,你不怕娘們,你有種,你……打過人家嗎?”
“說的這麽能耐,不還是被娘們兵攆狗一樣,攆出來了嗎?”
一句話落地,如同炸雷般,瞬間把屋裏所有人的臉皮,扒了個一幹二淨。
作者有話要說: 雖然一點都不萌,但還是轉著圈兒,撒著花花謝謝小天使們的支持~~~
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吾道不孤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高舉盾冬大旗 60瓶;z 28瓶;青色山風 20瓶;藍藍、onthefirstday、像憐 10瓶;rain383 5瓶;杏花天影 3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一百六十四章 (修改)
宋征這話太犀利了, 刹時,屋裏像被按了靜音似的, 瞬間鴉雀無聲。
豫州武將們麵麵相覷, 俱都滿臉脹紅, 額間青筋暴出,怒目圓瞪, 他們捏著拳頭, 眼看都要暴起打人了, 然而, 偏偏理智還是控製了他們。
哪怕那位懟了唐王妃,性格最粗魯暴燥的, 都隻是瞪著幾乎快滴血的眼睛,拚命克製住想殺人的衝動。
畢竟, 他們就算是武將, 就算兇惡野蠻,然而, 他們終歸還是講理的。
宋征所言,哪怕聽著在刺耳, 他們都必須得承認,人家說的是對的。
他們一句話都反駁不出來。
對武將們來說, 打不過人家,那就萬事皆休。不管嘴上說的多厲害,但是,姚家軍贏了他們, 還贏的那麽徹底,他們心裏,隱隱是有些服氣的。
唐王妃做了那麽多年豫州主母,受過她恩惠的人多如牛毛,能被她深夜叫到宅子裏——而且還真的一叫都來了的將領,俱都是她精心挑選出來,人品性格算不錯的,姚家軍將他們打成這樣,他們惱怒歸惱怒,但不會不承認人家的能耐。
就算粗魯如懟了唐王妃和宋征的白將軍,在唐王妃受楚曲裳搓磨,對外‘稱病’那會兒,都曾經派家眷來探望,私下給送過東西。
對一個六十多歲,眼看半點用處都沒有,娘家還歸降敵方的主母來說,他們算是厚道了。
“宋征,你特娘的!!”白將軍鐵拳緊握,都快攥出血來了,呲著牙咧著嘴,他滿麵猙獰的衝上前,“你咋不盼著點兒好,竟說喪氣話,還敢竄當娘娘離開!”
“擦,這兵荒馬亂的,她一個婦道人家,你讓她往哪跑?唐家已經那德行了,就唐謫那小白臉子,他能護住娘娘嗎?”
“唐家本來就已經軟囊踹……咳咳,投了那邊了,萬一讓孟家那群狗發現娘娘要逃,他們能放過?”他粗聲嚷著,“娘娘是小公子的嫡祖母,名份在那擺著,他們怕是正愁找不著理由‘處理’娘娘,你還給送過去一個?”
“你別不是讓孟家狗給收賣了,要坑娘娘吧?”
就算是武將,能混到頂尖兒位置的,就沒有一個是傻子,感覺今天氣氛有些不對,白將軍眉頭一挑,衝著宋征咆哮起來,但是眼角餘光,卻時刻觀察著唐王妃的舉動。
被噴的滿麵吐沫,宋征拿手一抹,視若無睹。
宋征在前,白將軍在後,兩人‘攜手’把窗戶紙兒給捅破了——不拘是豫州軍的現狀,還是唐王妃的處境——都窘迫難堪的進退維穀,向前往,條條大路俱堵死,根本沒有絲毫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