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全讓兵丁抓走下了大獄,女人們跟趕鴨子般的被圈在姚府,關了一天半,都沒反應過來,隻顧著花銀子拚命打聽,偶爾得到些亂轟轟,不知真假的消息——這家砍頭了,那家抄家了。嚇的如驚弓之鳥一般,好不容易,姚家事小隻是抄家流放,沒損了人命,氣沒倒出一口呢,來了群‘打砸搶’。
犯官的女眷——真被怎麽著了,哪個會多事會管?姚千蕊雖然隻是古代小妞兒的堂妹,姚千枝穿來兩個月都沒見過幾迴,但一個才十三歲的小姑娘,真在她眼前被糟蹋了……
姚千枝哪能受這個氣,肯定是要出手的。
當然,她這番表現很明顯跟古代小妞的風格不一樣,不過……古代貴族千金跟抄家流放女犯根本就是兩個概念,行為準則當然不同。
流放嘛——扛枷帶鎖的男人,嬌滴滴沒受過苦的女人要一起靠著雙腳走上千裏地,以罪人的身份去陌生的地方重新安家,姚千枝覺得,她還是恢複原本的風格比較好。
起碼適應環境。
“唉,家裏雖遭了難,好在沒鬧出人命,孩子也比以前成長不少。”一旁,季老夫人最先恢複冷靜,“千枝是好的,幹練果決,利落幹淨。千蔓也好,沉穩冷靜,當得起大事。”她先讚了兩個孫女,這才憐惜的把姚千蕊抱在懷裏,“千蕊受了苦,可一直都忍著,不哭不鬧,沒壞了事兒,真是好孩子!!”
得了這一句,一直呆懵著的姚千蕊才細細碎碎的哭起來。
見小孫女哭出聲來,季老夫人在心裏鬆了口氣,將姚千蕊推到宋氏懷裏,她道:“老四媳婦,仔細看著你閨女,剩下的都按千枝的吩咐,細細找一遍,不拘貴賤,隻把那好拿又細小的東西藏起來,流放路上千裏之遙,指不定什麽時候就用上了。”
“知道了,娘/祖母。”姚家女眷們齊齊應了一聲,各自散開,裏間外間,抬衣挪櫃,小心翼翼的翻找起來。
輕手輕腳的,還不敢弄出聲響,生怕引得外麵官差注意。
跟姚家這群翻箱倒櫃,經常磕著碰著,偶爾還唿痛一聲的女人不一樣,姚千枝的動作明顯利落熟練的多,不到一刻鍾的功夫,各種零零碎碎的小東西都被她翻出來。不過西偏院本就是個荒廢的院子,充做仆婦洗衣之地,翻的在仔細,也確實沒多少值得一用的東西。
掀了半塊地磚,姚千枝在個耗子洞裏找到了一包大概十多顆半兩重的小銀稞子,不知是哪個仆婦藏的私房兒。又在個廢簍子裏找見半截火折子,也揣進了懷裏。
姚府本就不是高門大戶,罪名來得也突兀,讓關起來的時候,女眷們都穿著最家常的衣裳,首飾亦戴的普通,被圈起來那會兒,大部分還塞給守門官打聽消息了,如今聚在一起,不過剩下三根素金釵,幾個金瓜子,兩個金鎖圈兒,並季老夫人的檀木佛珠,以及一個摔成三截的玉鐲。
玉料兒還挺好,可惜摔的太碎了。
女人們算著分了分,每人一部分各自藏起來,姚千枝暗自捏了捏她自穿越後,就一直貼身墜在肚兜裏的一塊玉墜和半包金豆子……
玉墜是溫玉,雕工精致,乃是古代小妞兒周歲時外祖父給的,金豆子則是年節時長輩賞下來,讓姚千枝藏起一半,貼身帶著。
到不是防著什麽,而是她在現代戰亂地區生活時養成的習慣——最值錢的家產隨身攜帶,方便跑路。
正經官差辦事果然利落,不過半個時辰的功夫,雲止就帶著人把姚府抄了個老底朝天,所有家產均都入冊,貼上大封條。輕聲叩門,他將姚家女眷們叫出來,“諸位夫人,請隨雲某來,姚家諸君現已在城外驛站等你們了。”
姚家人是判的全家流放晉江城,大案子下的小雜魚,還是皇帝親自下令,肯定要立刻啟程的。
“多謝雲都尉。”終於能見著丈夫/父親,哪怕是流放,姚家人都不由喜極而泣。
“諸位隨雲某來。”姚府在燕京內城,離外城驛距離不算近,雲止是個體貼的人,見姚家女眷們折騰了幾天,個個臉色慘白,形容憔悴,便開恩在戶部挪運的馬車裏均了一輛,將姚家人安排在上頭。
‘啪啪’幾聲脆響,官差揚鞭,俊馬嘶鳴,“坐好了~~~”有人高喊一聲。
馬車晃動著駛動,姚家人擠在車廂裏或跪或坐,呆怔怔的默默無語。
好半天兒,二房庶女姚千葉xx開口,“祖,祖母,我好害怕,我們這是去哪兒啊?”說是流放充州晉江城,邊關之地,可她一個閨閣姑娘,連燕京城都沒出過,給個地名就讓她明白,嗬嗬,她連東南西北都分不清呢。
姚家四房五個姑娘裏,獨姚千葉是庶出,親姨娘不在身邊兒,嫡母又不親近她,自然格外害怕,忍不住就想開口問。
“千葉,沒事的,別怕啊,咱們,咱們去找你祖父,找你爹爹,隻要一家人在一塊兒,窮啊富啊的,都能過下去。”季老夫人溫聲憐惜的摸了摸庶孫女的頭發,幽幽歎著。
“嗯,我不怕,去見爹爹。”姚千葉點頭,哭唧唧的。
餘下的姚家夫人們見此,都伸手抱住女兒,雖然前程未卜,好歹能一家團聚了,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眼底閃爍著淚光和隱隱的希望,坐著馬車,她們奔向未知的前途。
不過角落裏,一直沒說話的姚二夫人鄭氏,無聲的看著婆婆將庶女抱在懷裏輕聲安慰,百般疼愛,她目光冷淡,嘴角無意識抿出個倔強的弧度。
第五章 和 離
馬車趕的很快,大概半個時辰的功夫就出了城,驛站在城外十裏處,姚家人下了車,雲止已經跟押刑官交接完畢了。
“諸位,望有一日燕京在見。”抱了抱拳,雲止扔下一句祝福,上馬離去。
這次戶部貪汙案鬧的大,涉嫌及廣,流放人家不在少數,小小一個驛站連男帶女押了四十多人,共三家之多,全讓六個押刑官管著,當真亂的很。
“趕緊進去,在這戳著惹什麽嫌兒。”押刑官的伍長,是個約莫四十來歲的粗壯男人,季老夫人聽雲止手下喚他陳大郎,便連忙上前,“陳大人,老身是原戶部員外郎姚敬榮之妻,請問我家老爺現在何處?”她焦急問著,動作隱晦的往陳大郎袖子裏塞了兩個金瓜子。
一兩金十兩銀,兩個金瓜子就有一兩,算是一筆小財。
陳大郎見袖角一抹金光,顛顛份量這才滿意點,“元寶?元寶,帶她們去姚老頭那屋,就是帶著女人孩子的那家。”
隨著他唿喚,驛站裏來了個十六,七歲的小年輕,一邊跑一邊嫌棄,“叔,這大熱天的,讓她們自己去找唄,還非得我帶……”
“讓你幹點活兒那麽多閑話,吃飯的時候到是挺機急!!”陳大郎追在後頭罵他,“個懶蛋玩意兒!!”
“叔叔叔,我這不是幹呢嘛!!”叫元寶的押刑官嘟囔一聲,不敢跟陳大郎強嘴,隻惡狠狠的橫了姚家人兩眼,埋怨的說:“別磨蹭,趕緊跟過來,動作慢了,別又讓老子挨罵……”
“大熱天的,真是勞煩小哥兒了!”季老夫人帶著人連忙跟上,又偷偷塞了個銀豆子給罵罵咧咧的元寶,這才堵住了他的嘴。
燕京邊上的驛站麵積也大,三層的小樓還分著院子,不過那是給行路貴人們住的,像流放這幫罪官都塞在驛站後院一排灰樸樸的土房裏,元寶帶著姚家女眷停在最裏角,隱隱透出孩子哭聲的一間房,指著不耐煩道:“就這裏了,你們自個兒進去吧。”說完,轉身甩手就走。
“多謝小哥兒。”季老夫人連連恭手道謝,薑氏卻早按奈不住,哭著撲進門裏,口中連連喊,“小郎,我的兒啊!!”
姚家三房——薑氏和丈夫姚天達膝下有一女一子,女兒自然就是姚千枝,兒子嘛,卻是剛剛周歲,連名字都沒起的姚小郎。
姚府男人被帶走的那天,亂轟轟的不知怎麽弄的,許是錯亂了,姚家除了男人讓抓了,還被帶走了二房的白姨娘——就是姚千葉的生母和三房義女——古代小妞兒的貼身大丫鬟,因救了主子被除奴籍,還被薑氏收做義女,給了姚姓的姚青椒。
一步撲進屋裏,不大的房子,炕上半卷破席,冷碗涼茶,牆角還掛著蛛網,一副落敗景象。但薑氏卻根本沒在意,滿目淚痕的看向帶著枷鎖歪在炕上的姚家男人。
“天,天達啊,你,你這是……怎麽傷成這樣?”見丈夫扛枷帶鎖,削瘦憔悴的模樣,薑氏悲鳴著奔上前,顫抖著手跪地摸著丈夫青紫的臉,心疼的都快說不出話來了。
“青梅,我沒事兒,這都是皮外傷,不礙的。”姚天達咧嘴露出個安慰的笑,勉強打起精神裝出振奮模樣,晃了晃脖子上的木枷,“你瞧,我還戴上了‘首飾’,連項圈帶鐲子都有了!”
“你這個不正經的,都這時候了還說這般的話。”薑氏哭不下去了,輕扭丈夫了一把,姚天達又忙著轉移話題,“青梅,你快去看看小郎,這幾天在大獄裏,他可跟著我們受苦了。”
“小郎!”提起兒子,薑氏拋下心疼站起身,左右一望,就見二伯家白姨娘正抱著孩子恭敬上前,“三夫人,這幾日奴一直抱著五少爺,獄裏雖亂,好歹沒嚇著。”
薑氏哪顧得她說什麽,連忙伸手抱過孩子,姚小郎才過周歲,話都說不利落,聞著親娘的味道,隻會‘哇哇’的放聲哭,薑氏上下摸索著孩子,見他穿的厚實,裹著白姨娘的衣裳,臉頰上奶膘兒退了些,精神到還好,吊著的心鬆了下來,她一邊哄孩子,一邊對白姨娘道謝,“真是,這迴多虧了你……”
被抓進大牢的女眷隻有白姨娘和姚青椒兩人,姚青椒跟姚千枝差不多,十三,四歲的小姑娘,在照顧孩子上頭哪有白姨娘這等生了兩胎的婦人利索。
“不敢不敢,都是奴應份的。”白姨娘連連推辭,欲言又止,“三夫人,您既到了,是不是二小姐也一塊兒……”
姚家二房有一子兩女,二小姐姚千葉和小三郎姚明軒都是白姨娘所出。姚明軒是男人,自然跟著姚家男丁被關進大牢,如今正在屋裏。而姚千葉,一個女孩家家身邊隻有嫡母,亂轟轟的抄家……白姨娘真是生怕她有事兒。
不過,沒等薑氏迴答,外頭姚家女眷們已經一個個連串兒的跟進來,以季老夫人為首,一聲悲泣,“老爺啊!!”撲到姚老爺子跟前,姚家女眷們‘兒’一聲,‘夫’一聲的全奔過來了。
窄窄一副土炕上,女人們圍著帶枷的男人,以每房為例,分成了五堆兒,同時放著悲聲,那動靜兒簡直響徹雲霄,嚇得在院子裏閑逛的押刑官直罵娘。
片刻,還是姚老爺子最先平複下來,收了淚,他環視著滿堂兒孫,“總算不幸中的大幸,一個都沒少!”他輕歎,語氣帶著慶幸。
姚老爺子——姚敬榮是農戶出身,一路苦讀至舉人,得妻族相助,才有銀進京趕考。三十歲中進士,二榜一百四十六名,辛苦三十餘年,才得了從五品的官職……在寒門子中,姚敬榮算是不錯的。
少帝年幼,保皇派和外戚爭鬥厲害,姚敬榮不是沒察覺,隻他自覺官卑位小,且膝下四子尚未成材,隻老三一人中了個舉人,孫輩又年幼,剛剛開始科舉,姚家還需要他站在朝堂裏幫扶,這才心存僥幸未曾告老,誰知戶部一場風浪,他這小雜魚就讓打下來了!
“唉,貪心不足呐。”姚敬榮長歎一聲。
“爹,都怪我們不爭氣,立不起來,要不是為了幫扶我們,您這麽大年紀了,何必遭這樣的罪?”早告老,早沒事了!!姚敬榮長子姚天從一臉慚愧,自責不已。
姚敬榮和季氏膝下有四子,長子姚天從,次子姚天禮,季氏生他們之時,姚敬榮隻是個童生,家境頗艱難,學業上就擔誤了,姚天從性格憨厚老實,打小物農,姚天禮體格健壯,天生力大便學了武,給鏢行做學工,當了幾年鏢師。
三子姚天達,是姚敬榮幾個兒子裏最有讀書天份的一個,身上背著舉人功名,幼子姚天賜,卻是夫妻倆收下的養子,在經商上頗有些天賦。
四個兒子都說不上出色,孫輩也沒有天賦異稟之人,不過平平,姚敬榮才拖著殘老之軀掙紮朝堂,落下這端禍事。姚天從身為長子,眼見老父受苦,弟弟遭難,兒侄輩前程盡毀,哪能不心疼?
“怪不得你,是我貪心太過,存了僥望。”姚敬榮怎會不懂長子之意,隻歎了一聲,望著滿堂枷鎖在身,疲憊憔悴,茫然不知前路的兒孫們,心中不由蒼惶。
“聞櫻,你嫁我已四十餘年,吃過半生苦頭,熬了歲月艱難,好不容易享了幾年福……歲已至此,卻要遭背井流放之苦,是我對不起你啊!”看著滿麵擔憂望著他的老妻,姚敬榮忍不住老淚縱橫。
“說這做甚,平安便好了。”季老夫人輕笑,麵上皺紋橫出,露出久經歲月的寬容。
經曆磨難霍亂,姚家人終於一家團圓,哪怕即將麵對的未來——恐怕不會太過美好,到也沒人害怕,對比後院旁處屋舍傳出的痛哭和叫罵,姚家氣氛罕見溫馨,姚千枝對此到是樂見其觀,畢竟在陌生的時代裏,又是流放這般境地,有如此家人,總比拖後腿的強。
微微啟唇,她張口想問問晉江城的情況,她穿來兩月,隻是初初摸清了姚家底細,大晉地圖都沒看過一張呢,充州的晉江城,她除了知曉是臨近邊防,居天險加庸關之後,時時有胡人臨城之危外,剩下的,就什麽都不知道了。
他們是罪犯,被流放的,短時間內想離開晉江城,恐怕不太可能,姚千枝自然要打聽清楚那裏的情況。
隻是,剛剛開口,話還沒出唇邊兒呢,外間就有滿是不耐煩的高聲叫喊,“姚家人,有人找你們!!”那動靜帶著些青澀,仿佛是方才帶路叫‘元寶’的人。
“是誰?”姚敬榮略顯詫異,這等時節,竟還有人敢沾他們?
掙紮著想要起來,隻是他到底年邁,在獄中受了苦,身上還扛著十多斤的大枷,動作哪會靈敏?還未等他離炕,破舊木門‘刷’的一響,有三人推門進屋。為的首乃是個四十歲上下,麵白微須,身形瘦高的男人。
“鄭大兄!”
“親家?”
姚家人紛紛低喚,見相公行動不便,季老夫人便趕緊起身,望著來人滿麵笑意,“原來是鄭家大侄,怎勞煩你走動?親家身體還好?是擔心女兒和外孫吧,淑媛,千朵,快快過來見過你兄長舅舅……”
鄭淑媛乃是姚家二房夫人,姚千朵則是她膝下唯一嫡女。
“勞姚伯母惦記,家父家母並不無適之處。”鄭大兄抱拳行禮,隨後便滿麵肅穆的道:“今日小侄來此,並無他意,隻求姚伯父姚伯母寬仁,容小侄接三妹迴府。”
“接淑媛迴府?”季老夫人心下一沉,“賢侄這是何意?”她下意識的望了眼臉色微白的二兒。
“求天禮手書一封,放三妹和離歸家,以安老父老母之心。”鄭大兄斂眉垂首,一躬到地。
第六章 棄 女
姚敬榮膝下四子,長子娶妻時家中尚貧,李氏妮兒不過是個商戶之女,為人溫厚略軟弱,跟憨直孝順的姚天從很是相配,兩人生一子一女,這麽多年沒紅過臉兒。
三子天達娶了恩師之女薑青梅,兩人恩愛非常,可惜子嗣緣不豐,膝下隻有一女千枝,求醫問藥多年,才又得了姚小郎,如今將將周歲。
四子天賜是養子,迎了鄉紳——說白就是大地主之女宋大蘭,夫妻倆一精明能幹,一堅韌和善,算是互補,膝下一女一子,亦是舉案其眉。
唯有二子天禮,素厭文喜武,愛耍槍弄棒,卻偏偏得姚敬榮上峰保媒,迎了翰林院編修家的三女鄭淑媛,此女相貌平平,額間有一指寬寸長,幼時摔傷留下的疤,因此過雙十年華尚未出閣,就便宜了姚天禮。
然而,鄭淑媛學問人家的女兒,愛渾毫潑墨,出口成章,而姚天達大字不識一籮筐,連‘四書’是哪四本都不知道,兩人哪有共同語言?夫妻感情很是平平,膝下除嫡女千朵外在無所出。這就算了,偏姚天達還納了昔日教他武術的鏢師白老頭的女兒做良妾,白姨娘肚皮還爭氣,生了一子明軒,一女千葉……
二房唯一的男丁是姨娘生的,鄭淑媛心中滋味可想一般,夫妻更是‘相敬如冰’了。
“和離?賢侄此話當真嗎?”鄭大兄一言算是驚散四座,姚敬榮勉強支起身子,神色沒變,語氣卻淡了不少,“令尊令堂亦是此意?”
“姚伯父,小侄知曉此時談論這事,確實無狀,但自貴府出事,家母便臥床不起,日夜垂淚,昨日昏撅時還不忘低喚三妹名字……”鄭大兄目中含淚,滿麵羞慚。
若他家跟姚府結親不久,此時接迴三妹尚說得過去,可如今……嫁都嫁了二十多年,女兒都眼看能成親的歲數,姚府落難,他們便要接迴早嫁之婦,實在是……
經不起人講究!!
“令慈舔犢之情,我家不是不能理解,但此事……”姚敬榮麵色沉重,好半晌兒才歎了口氣,“還需天禮夫妻決定。”
剛剛落難,親家就上門和離,姚敬榮不是不生氣,隻他到底是心胸開闊之人,姚家前程艱難,兒媳若真有意求去,他怎好留人受苦?
尤其是,二媳連個兒子都未有,又跟天禮情意冷淡,就算他能用輩份強留?但……留有何用啊?不過徒惹怨懟罷了。
隻是,可憐了他那孫女兒!
犯官的女眷——真被怎麽著了,哪個會多事會管?姚千蕊雖然隻是古代小妞兒的堂妹,姚千枝穿來兩個月都沒見過幾迴,但一個才十三歲的小姑娘,真在她眼前被糟蹋了……
姚千枝哪能受這個氣,肯定是要出手的。
當然,她這番表現很明顯跟古代小妞的風格不一樣,不過……古代貴族千金跟抄家流放女犯根本就是兩個概念,行為準則當然不同。
流放嘛——扛枷帶鎖的男人,嬌滴滴沒受過苦的女人要一起靠著雙腳走上千裏地,以罪人的身份去陌生的地方重新安家,姚千枝覺得,她還是恢複原本的風格比較好。
起碼適應環境。
“唉,家裏雖遭了難,好在沒鬧出人命,孩子也比以前成長不少。”一旁,季老夫人最先恢複冷靜,“千枝是好的,幹練果決,利落幹淨。千蔓也好,沉穩冷靜,當得起大事。”她先讚了兩個孫女,這才憐惜的把姚千蕊抱在懷裏,“千蕊受了苦,可一直都忍著,不哭不鬧,沒壞了事兒,真是好孩子!!”
得了這一句,一直呆懵著的姚千蕊才細細碎碎的哭起來。
見小孫女哭出聲來,季老夫人在心裏鬆了口氣,將姚千蕊推到宋氏懷裏,她道:“老四媳婦,仔細看著你閨女,剩下的都按千枝的吩咐,細細找一遍,不拘貴賤,隻把那好拿又細小的東西藏起來,流放路上千裏之遙,指不定什麽時候就用上了。”
“知道了,娘/祖母。”姚家女眷們齊齊應了一聲,各自散開,裏間外間,抬衣挪櫃,小心翼翼的翻找起來。
輕手輕腳的,還不敢弄出聲響,生怕引得外麵官差注意。
跟姚家這群翻箱倒櫃,經常磕著碰著,偶爾還唿痛一聲的女人不一樣,姚千枝的動作明顯利落熟練的多,不到一刻鍾的功夫,各種零零碎碎的小東西都被她翻出來。不過西偏院本就是個荒廢的院子,充做仆婦洗衣之地,翻的在仔細,也確實沒多少值得一用的東西。
掀了半塊地磚,姚千枝在個耗子洞裏找到了一包大概十多顆半兩重的小銀稞子,不知是哪個仆婦藏的私房兒。又在個廢簍子裏找見半截火折子,也揣進了懷裏。
姚府本就不是高門大戶,罪名來得也突兀,讓關起來的時候,女眷們都穿著最家常的衣裳,首飾亦戴的普通,被圈起來那會兒,大部分還塞給守門官打聽消息了,如今聚在一起,不過剩下三根素金釵,幾個金瓜子,兩個金鎖圈兒,並季老夫人的檀木佛珠,以及一個摔成三截的玉鐲。
玉料兒還挺好,可惜摔的太碎了。
女人們算著分了分,每人一部分各自藏起來,姚千枝暗自捏了捏她自穿越後,就一直貼身墜在肚兜裏的一塊玉墜和半包金豆子……
玉墜是溫玉,雕工精致,乃是古代小妞兒周歲時外祖父給的,金豆子則是年節時長輩賞下來,讓姚千枝藏起一半,貼身帶著。
到不是防著什麽,而是她在現代戰亂地區生活時養成的習慣——最值錢的家產隨身攜帶,方便跑路。
正經官差辦事果然利落,不過半個時辰的功夫,雲止就帶著人把姚府抄了個老底朝天,所有家產均都入冊,貼上大封條。輕聲叩門,他將姚家女眷們叫出來,“諸位夫人,請隨雲某來,姚家諸君現已在城外驛站等你們了。”
姚家人是判的全家流放晉江城,大案子下的小雜魚,還是皇帝親自下令,肯定要立刻啟程的。
“多謝雲都尉。”終於能見著丈夫/父親,哪怕是流放,姚家人都不由喜極而泣。
“諸位隨雲某來。”姚府在燕京內城,離外城驛距離不算近,雲止是個體貼的人,見姚家女眷們折騰了幾天,個個臉色慘白,形容憔悴,便開恩在戶部挪運的馬車裏均了一輛,將姚家人安排在上頭。
‘啪啪’幾聲脆響,官差揚鞭,俊馬嘶鳴,“坐好了~~~”有人高喊一聲。
馬車晃動著駛動,姚家人擠在車廂裏或跪或坐,呆怔怔的默默無語。
好半天兒,二房庶女姚千葉xx開口,“祖,祖母,我好害怕,我們這是去哪兒啊?”說是流放充州晉江城,邊關之地,可她一個閨閣姑娘,連燕京城都沒出過,給個地名就讓她明白,嗬嗬,她連東南西北都分不清呢。
姚家四房五個姑娘裏,獨姚千葉是庶出,親姨娘不在身邊兒,嫡母又不親近她,自然格外害怕,忍不住就想開口問。
“千葉,沒事的,別怕啊,咱們,咱們去找你祖父,找你爹爹,隻要一家人在一塊兒,窮啊富啊的,都能過下去。”季老夫人溫聲憐惜的摸了摸庶孫女的頭發,幽幽歎著。
“嗯,我不怕,去見爹爹。”姚千葉點頭,哭唧唧的。
餘下的姚家夫人們見此,都伸手抱住女兒,雖然前程未卜,好歹能一家團聚了,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眼底閃爍著淚光和隱隱的希望,坐著馬車,她們奔向未知的前途。
不過角落裏,一直沒說話的姚二夫人鄭氏,無聲的看著婆婆將庶女抱在懷裏輕聲安慰,百般疼愛,她目光冷淡,嘴角無意識抿出個倔強的弧度。
第五章 和 離
馬車趕的很快,大概半個時辰的功夫就出了城,驛站在城外十裏處,姚家人下了車,雲止已經跟押刑官交接完畢了。
“諸位,望有一日燕京在見。”抱了抱拳,雲止扔下一句祝福,上馬離去。
這次戶部貪汙案鬧的大,涉嫌及廣,流放人家不在少數,小小一個驛站連男帶女押了四十多人,共三家之多,全讓六個押刑官管著,當真亂的很。
“趕緊進去,在這戳著惹什麽嫌兒。”押刑官的伍長,是個約莫四十來歲的粗壯男人,季老夫人聽雲止手下喚他陳大郎,便連忙上前,“陳大人,老身是原戶部員外郎姚敬榮之妻,請問我家老爺現在何處?”她焦急問著,動作隱晦的往陳大郎袖子裏塞了兩個金瓜子。
一兩金十兩銀,兩個金瓜子就有一兩,算是一筆小財。
陳大郎見袖角一抹金光,顛顛份量這才滿意點,“元寶?元寶,帶她們去姚老頭那屋,就是帶著女人孩子的那家。”
隨著他唿喚,驛站裏來了個十六,七歲的小年輕,一邊跑一邊嫌棄,“叔,這大熱天的,讓她們自己去找唄,還非得我帶……”
“讓你幹點活兒那麽多閑話,吃飯的時候到是挺機急!!”陳大郎追在後頭罵他,“個懶蛋玩意兒!!”
“叔叔叔,我這不是幹呢嘛!!”叫元寶的押刑官嘟囔一聲,不敢跟陳大郎強嘴,隻惡狠狠的橫了姚家人兩眼,埋怨的說:“別磨蹭,趕緊跟過來,動作慢了,別又讓老子挨罵……”
“大熱天的,真是勞煩小哥兒了!”季老夫人帶著人連忙跟上,又偷偷塞了個銀豆子給罵罵咧咧的元寶,這才堵住了他的嘴。
燕京邊上的驛站麵積也大,三層的小樓還分著院子,不過那是給行路貴人們住的,像流放這幫罪官都塞在驛站後院一排灰樸樸的土房裏,元寶帶著姚家女眷停在最裏角,隱隱透出孩子哭聲的一間房,指著不耐煩道:“就這裏了,你們自個兒進去吧。”說完,轉身甩手就走。
“多謝小哥兒。”季老夫人連連恭手道謝,薑氏卻早按奈不住,哭著撲進門裏,口中連連喊,“小郎,我的兒啊!!”
姚家三房——薑氏和丈夫姚天達膝下有一女一子,女兒自然就是姚千枝,兒子嘛,卻是剛剛周歲,連名字都沒起的姚小郎。
姚府男人被帶走的那天,亂轟轟的不知怎麽弄的,許是錯亂了,姚家除了男人讓抓了,還被帶走了二房的白姨娘——就是姚千葉的生母和三房義女——古代小妞兒的貼身大丫鬟,因救了主子被除奴籍,還被薑氏收做義女,給了姚姓的姚青椒。
一步撲進屋裏,不大的房子,炕上半卷破席,冷碗涼茶,牆角還掛著蛛網,一副落敗景象。但薑氏卻根本沒在意,滿目淚痕的看向帶著枷鎖歪在炕上的姚家男人。
“天,天達啊,你,你這是……怎麽傷成這樣?”見丈夫扛枷帶鎖,削瘦憔悴的模樣,薑氏悲鳴著奔上前,顫抖著手跪地摸著丈夫青紫的臉,心疼的都快說不出話來了。
“青梅,我沒事兒,這都是皮外傷,不礙的。”姚天達咧嘴露出個安慰的笑,勉強打起精神裝出振奮模樣,晃了晃脖子上的木枷,“你瞧,我還戴上了‘首飾’,連項圈帶鐲子都有了!”
“你這個不正經的,都這時候了還說這般的話。”薑氏哭不下去了,輕扭丈夫了一把,姚天達又忙著轉移話題,“青梅,你快去看看小郎,這幾天在大獄裏,他可跟著我們受苦了。”
“小郎!”提起兒子,薑氏拋下心疼站起身,左右一望,就見二伯家白姨娘正抱著孩子恭敬上前,“三夫人,這幾日奴一直抱著五少爺,獄裏雖亂,好歹沒嚇著。”
薑氏哪顧得她說什麽,連忙伸手抱過孩子,姚小郎才過周歲,話都說不利落,聞著親娘的味道,隻會‘哇哇’的放聲哭,薑氏上下摸索著孩子,見他穿的厚實,裹著白姨娘的衣裳,臉頰上奶膘兒退了些,精神到還好,吊著的心鬆了下來,她一邊哄孩子,一邊對白姨娘道謝,“真是,這迴多虧了你……”
被抓進大牢的女眷隻有白姨娘和姚青椒兩人,姚青椒跟姚千枝差不多,十三,四歲的小姑娘,在照顧孩子上頭哪有白姨娘這等生了兩胎的婦人利索。
“不敢不敢,都是奴應份的。”白姨娘連連推辭,欲言又止,“三夫人,您既到了,是不是二小姐也一塊兒……”
姚家二房有一子兩女,二小姐姚千葉和小三郎姚明軒都是白姨娘所出。姚明軒是男人,自然跟著姚家男丁被關進大牢,如今正在屋裏。而姚千葉,一個女孩家家身邊隻有嫡母,亂轟轟的抄家……白姨娘真是生怕她有事兒。
不過,沒等薑氏迴答,外頭姚家女眷們已經一個個連串兒的跟進來,以季老夫人為首,一聲悲泣,“老爺啊!!”撲到姚老爺子跟前,姚家女眷們‘兒’一聲,‘夫’一聲的全奔過來了。
窄窄一副土炕上,女人們圍著帶枷的男人,以每房為例,分成了五堆兒,同時放著悲聲,那動靜兒簡直響徹雲霄,嚇得在院子裏閑逛的押刑官直罵娘。
片刻,還是姚老爺子最先平複下來,收了淚,他環視著滿堂兒孫,“總算不幸中的大幸,一個都沒少!”他輕歎,語氣帶著慶幸。
姚老爺子——姚敬榮是農戶出身,一路苦讀至舉人,得妻族相助,才有銀進京趕考。三十歲中進士,二榜一百四十六名,辛苦三十餘年,才得了從五品的官職……在寒門子中,姚敬榮算是不錯的。
少帝年幼,保皇派和外戚爭鬥厲害,姚敬榮不是沒察覺,隻他自覺官卑位小,且膝下四子尚未成材,隻老三一人中了個舉人,孫輩又年幼,剛剛開始科舉,姚家還需要他站在朝堂裏幫扶,這才心存僥幸未曾告老,誰知戶部一場風浪,他這小雜魚就讓打下來了!
“唉,貪心不足呐。”姚敬榮長歎一聲。
“爹,都怪我們不爭氣,立不起來,要不是為了幫扶我們,您這麽大年紀了,何必遭這樣的罪?”早告老,早沒事了!!姚敬榮長子姚天從一臉慚愧,自責不已。
姚敬榮和季氏膝下有四子,長子姚天從,次子姚天禮,季氏生他們之時,姚敬榮隻是個童生,家境頗艱難,學業上就擔誤了,姚天從性格憨厚老實,打小物農,姚天禮體格健壯,天生力大便學了武,給鏢行做學工,當了幾年鏢師。
三子姚天達,是姚敬榮幾個兒子裏最有讀書天份的一個,身上背著舉人功名,幼子姚天賜,卻是夫妻倆收下的養子,在經商上頗有些天賦。
四個兒子都說不上出色,孫輩也沒有天賦異稟之人,不過平平,姚敬榮才拖著殘老之軀掙紮朝堂,落下這端禍事。姚天從身為長子,眼見老父受苦,弟弟遭難,兒侄輩前程盡毀,哪能不心疼?
“怪不得你,是我貪心太過,存了僥望。”姚敬榮怎會不懂長子之意,隻歎了一聲,望著滿堂枷鎖在身,疲憊憔悴,茫然不知前路的兒孫們,心中不由蒼惶。
“聞櫻,你嫁我已四十餘年,吃過半生苦頭,熬了歲月艱難,好不容易享了幾年福……歲已至此,卻要遭背井流放之苦,是我對不起你啊!”看著滿麵擔憂望著他的老妻,姚敬榮忍不住老淚縱橫。
“說這做甚,平安便好了。”季老夫人輕笑,麵上皺紋橫出,露出久經歲月的寬容。
經曆磨難霍亂,姚家人終於一家團圓,哪怕即將麵對的未來——恐怕不會太過美好,到也沒人害怕,對比後院旁處屋舍傳出的痛哭和叫罵,姚家氣氛罕見溫馨,姚千枝對此到是樂見其觀,畢竟在陌生的時代裏,又是流放這般境地,有如此家人,總比拖後腿的強。
微微啟唇,她張口想問問晉江城的情況,她穿來兩月,隻是初初摸清了姚家底細,大晉地圖都沒看過一張呢,充州的晉江城,她除了知曉是臨近邊防,居天險加庸關之後,時時有胡人臨城之危外,剩下的,就什麽都不知道了。
他們是罪犯,被流放的,短時間內想離開晉江城,恐怕不太可能,姚千枝自然要打聽清楚那裏的情況。
隻是,剛剛開口,話還沒出唇邊兒呢,外間就有滿是不耐煩的高聲叫喊,“姚家人,有人找你們!!”那動靜帶著些青澀,仿佛是方才帶路叫‘元寶’的人。
“是誰?”姚敬榮略顯詫異,這等時節,竟還有人敢沾他們?
掙紮著想要起來,隻是他到底年邁,在獄中受了苦,身上還扛著十多斤的大枷,動作哪會靈敏?還未等他離炕,破舊木門‘刷’的一響,有三人推門進屋。為的首乃是個四十歲上下,麵白微須,身形瘦高的男人。
“鄭大兄!”
“親家?”
姚家人紛紛低喚,見相公行動不便,季老夫人便趕緊起身,望著來人滿麵笑意,“原來是鄭家大侄,怎勞煩你走動?親家身體還好?是擔心女兒和外孫吧,淑媛,千朵,快快過來見過你兄長舅舅……”
鄭淑媛乃是姚家二房夫人,姚千朵則是她膝下唯一嫡女。
“勞姚伯母惦記,家父家母並不無適之處。”鄭大兄抱拳行禮,隨後便滿麵肅穆的道:“今日小侄來此,並無他意,隻求姚伯父姚伯母寬仁,容小侄接三妹迴府。”
“接淑媛迴府?”季老夫人心下一沉,“賢侄這是何意?”她下意識的望了眼臉色微白的二兒。
“求天禮手書一封,放三妹和離歸家,以安老父老母之心。”鄭大兄斂眉垂首,一躬到地。
第六章 棄 女
姚敬榮膝下四子,長子娶妻時家中尚貧,李氏妮兒不過是個商戶之女,為人溫厚略軟弱,跟憨直孝順的姚天從很是相配,兩人生一子一女,這麽多年沒紅過臉兒。
三子天達娶了恩師之女薑青梅,兩人恩愛非常,可惜子嗣緣不豐,膝下隻有一女千枝,求醫問藥多年,才又得了姚小郎,如今將將周歲。
四子天賜是養子,迎了鄉紳——說白就是大地主之女宋大蘭,夫妻倆一精明能幹,一堅韌和善,算是互補,膝下一女一子,亦是舉案其眉。
唯有二子天禮,素厭文喜武,愛耍槍弄棒,卻偏偏得姚敬榮上峰保媒,迎了翰林院編修家的三女鄭淑媛,此女相貌平平,額間有一指寬寸長,幼時摔傷留下的疤,因此過雙十年華尚未出閣,就便宜了姚天禮。
然而,鄭淑媛學問人家的女兒,愛渾毫潑墨,出口成章,而姚天達大字不識一籮筐,連‘四書’是哪四本都不知道,兩人哪有共同語言?夫妻感情很是平平,膝下除嫡女千朵外在無所出。這就算了,偏姚天達還納了昔日教他武術的鏢師白老頭的女兒做良妾,白姨娘肚皮還爭氣,生了一子明軒,一女千葉……
二房唯一的男丁是姨娘生的,鄭淑媛心中滋味可想一般,夫妻更是‘相敬如冰’了。
“和離?賢侄此話當真嗎?”鄭大兄一言算是驚散四座,姚敬榮勉強支起身子,神色沒變,語氣卻淡了不少,“令尊令堂亦是此意?”
“姚伯父,小侄知曉此時談論這事,確實無狀,但自貴府出事,家母便臥床不起,日夜垂淚,昨日昏撅時還不忘低喚三妹名字……”鄭大兄目中含淚,滿麵羞慚。
若他家跟姚府結親不久,此時接迴三妹尚說得過去,可如今……嫁都嫁了二十多年,女兒都眼看能成親的歲數,姚府落難,他們便要接迴早嫁之婦,實在是……
經不起人講究!!
“令慈舔犢之情,我家不是不能理解,但此事……”姚敬榮麵色沉重,好半晌兒才歎了口氣,“還需天禮夫妻決定。”
剛剛落難,親家就上門和離,姚敬榮不是不生氣,隻他到底是心胸開闊之人,姚家前程艱難,兒媳若真有意求去,他怎好留人受苦?
尤其是,二媳連個兒子都未有,又跟天禮情意冷淡,就算他能用輩份強留?但……留有何用啊?不過徒惹怨懟罷了。
隻是,可憐了他那孫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