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牛羊,屬下看到許多的牛和羊,”
本來跪在地上等死的胡長刀突然大聲的喊起來:“總製大人,我想起來了,屬下帶人衝上小土坡的時候,最先看到的是無邊無際的牛群跟羊群!”
王越本來對胡長刀是不是真的有偵查到韃袒人的機密並不抱希望,但是突然聽到胡長刀的大喊聲後,不由的微微皺眉:“你說你看到無邊無際的牛群跟羊群?”
“沒錯,總製大人,屬下當時的確看到無邊無際的牛群跟羊群,而且當時有許多韃袒人正圍著牛羊在做些什麽?可惜當時屬下的注意力全都在衝過來的韃袒騎兵身上,並沒有注意到韃袒人究竟在對牛羊做什麽事情。”
胡長刀越說越自信,覺得自己可能是真的發現了什麽了不得了的情報。因為胡長刀看到,隨著自己的話語,總製大人的臉色越來越難看。總製大人的臉色難看,就說明自己看到的那群牛羊,對總製大人而言是有用的!
聽到胡長刀所描述的情形,在結合剛才汪直汪太監親自取迴的情報,王越終於肯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韃袒人集合了那麽多的牛羊,八成是想要效仿戰國時期的齊國田單擺一場“火牛陣”。
火牛陣是戰國齊將田單發明的戰術。燕昭王時,燕將樂毅破齊,田單堅守即墨。公元前279年,燕惠王即位,恐樂毅功高蓋主,便臨陣換將。於是田單向燕軍詐降,使之麻痹,又於夜間用牛千餘頭,牛角上縛上兵刃,尾上縛葦灌油,以火點燃,猛衝燕軍,並以五千勇士隨後衝殺,大敗燕軍。田單乘勝連克七十餘城。此後,在中國的曆史上多次出現過類似“火牛陣”的戰法,期間或勝或敗,但總的來說,都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戰術。
不過,王越雖然對“火牛陣”有所擔心,但並不真的擔心韃袒人的“火牛陣”。因為火牛陣要想取的戰果,必須要有一個可行的先決條件,那就是:必須要出其不意!
可是如今,王越已經知道了韃袒人會用火牛陣這種古老的戰術,那麽“火牛陣”這一方法就失去了“出其不意”的價值,也就注定了不會給明軍造成太大的傷害了。
不過,不管“火牛陣”是不是真的有用,胡長刀都算是從側麵偵查到了這一情報,因而王越便免除了胡長刀的死罪。但是不管怎麽麽說,胡長刀畢竟是因為自己的莽撞行事,導致三千騎兵幾乎全軍覆沒,因而王越仍舊讓人打了胡長刀五十大板,然後讓其迴歸本隊繼續帶罪立功!
處理了胡長刀的事情,王越嘟囔著老臉衝汪直說道:“老閹貨,這下你滿意了。”
“滿意,滿意,”
汪直仿佛沒有看到王越那張臭臉一樣,得意洋洋的說道:“雜家就喜歡像胡長刀那樣的血勇漢子,怎麽能讓你給雜家砍了!不過這一次算雜家欠你個人情。”
“你個老閹貨,不要得了便宜還賣乖,就胡長刀那個蠢貨,真不知道你看上他哪一點了。老夫要不是看著你親自深入威寧海,拿迴的第一手的情報的麵子上,老夫真想一刀砍了胡長刀那個殺才!”
在免去胡長刀死罪的這件事情上,從表麵上看,是因為胡長刀發現“無邊無際的牛羊”,因而才被王越免除了砍頭的罪名。而實際上,胡長刀之所以被免除了死罪,其實是汪直用他帶來的情報,替胡長刀抵了死罪。
不提胡長刀死裏逃生,活著離開了王越的帥帳,單說仍舊留在大帳中的王越跟汪直兩人。
作為此次出兵草原的一把手跟二把手,王越跟汪直兩人,對此次出兵草原的戰事,已經感到深深的壓力。
當初“偷襲威寧海”的計劃在京師泄露之後,兩人之所以沒有駁迴內閣的出兵文書,是有原因的。
作為三邊總製的王越,完全是為了一改自己給人以“偷襲取勝”的名聲,立誌在這一仗打出自己“大明戰神”的威風來;而汪直之所以也沒有反對,是因為汪直汪太監認為:駐紮威寧海的韃袒小王子巴圖蒙克,在得到明軍大軍討伐的消息之後,八成會拔營而走,暫避明軍的鋒芒。
因為,按照汪直以往收集到的有關巴圖蒙克的情報來看,韃袒小王子巴圖蒙克是一位頗知進退的睿智青年。因而在汪直的推測中:若是達延汗巴圖蒙克聽到明軍大軍前來征討之後,一定會拔營而走,已便躲避明軍的鋒芒。而巴圖蒙克若是拔營而走的話,王老頭隻要帶著大軍抵達威寧海後,在韃袒人的汗帳處駐紮幾天,便可以完美的結束此次出兵威寧海的戰事了。
這樣,王越滿足了他“戰神”願望(達延汗給嚇走了);隨同出征的眾將士馬踏韃袒汗帳的駐地,人人有功個個有賞;遠在京師的內閣大學士們得到一個運籌帷幄的美名;當今陛下得到一次在位期間“大勝韃袒人”的武勳;大明的百姓則得到“我是天朝上國之民”的虛榮心……
可惜,從明軍踏上草原之後,韃袒人,準確的說是韃袒小王子巴圖蒙克的所有舉措,卻全都出乎汪直的預料之外。
本來“應該躲避明軍鋒芒”的巴圖蒙克,並沒有撤走,反而開始有計劃有預謀的屏蔽了明軍前進方向的情報;接著,韃袒人巴圖蒙克招迴直屬汗帳的五個萬人隊;並且動員麾下的眾牧民參與對明軍的打擊,甚至還收購牧民手裏的牛羊……
汪直在明軍步入草原第一天,發現草原中的情況出乎自己的預料之後,便立即離開明軍大營,跟二十多年前便安插在巴圖蒙克身旁的“暗諜”見了一麵。
可惜,暗諜地位低微,並不知道巴圖蒙克具體的作戰計劃,僅僅告訴汪直:達延汗巴圖蒙克正集合大軍意圖跟明軍“決戰”,以及韃袒人欲行“火牛陣”的猜測。
當汪直得到巴圖蒙克欲戰的消息後,簡直都要懵了:不應該是這樣子的呀!
不得不說,當年叱詫整個大明的汪直汪太監有一些老了。而且找到自己大哥紀舉人(汪橫)及紀綠衣的汪直,內心也變得柔弱了不少。因而才會有汪直將即將被王越砍頭的胡長刀救下來的事情。
得到最新情報的王越跟汪直全都明白,這場征討韃袒人的出兵草原的計劃,已經變成了一場真的的戰鬥。而且,不管是作為主帥的王越,還是作為監軍的汪直全都能感覺到:戰爭即將打響!
本來跪在地上等死的胡長刀突然大聲的喊起來:“總製大人,我想起來了,屬下帶人衝上小土坡的時候,最先看到的是無邊無際的牛群跟羊群!”
王越本來對胡長刀是不是真的有偵查到韃袒人的機密並不抱希望,但是突然聽到胡長刀的大喊聲後,不由的微微皺眉:“你說你看到無邊無際的牛群跟羊群?”
“沒錯,總製大人,屬下當時的確看到無邊無際的牛群跟羊群,而且當時有許多韃袒人正圍著牛羊在做些什麽?可惜當時屬下的注意力全都在衝過來的韃袒騎兵身上,並沒有注意到韃袒人究竟在對牛羊做什麽事情。”
胡長刀越說越自信,覺得自己可能是真的發現了什麽了不得了的情報。因為胡長刀看到,隨著自己的話語,總製大人的臉色越來越難看。總製大人的臉色難看,就說明自己看到的那群牛羊,對總製大人而言是有用的!
聽到胡長刀所描述的情形,在結合剛才汪直汪太監親自取迴的情報,王越終於肯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韃袒人集合了那麽多的牛羊,八成是想要效仿戰國時期的齊國田單擺一場“火牛陣”。
火牛陣是戰國齊將田單發明的戰術。燕昭王時,燕將樂毅破齊,田單堅守即墨。公元前279年,燕惠王即位,恐樂毅功高蓋主,便臨陣換將。於是田單向燕軍詐降,使之麻痹,又於夜間用牛千餘頭,牛角上縛上兵刃,尾上縛葦灌油,以火點燃,猛衝燕軍,並以五千勇士隨後衝殺,大敗燕軍。田單乘勝連克七十餘城。此後,在中國的曆史上多次出現過類似“火牛陣”的戰法,期間或勝或敗,但總的來說,都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戰術。
不過,王越雖然對“火牛陣”有所擔心,但並不真的擔心韃袒人的“火牛陣”。因為火牛陣要想取的戰果,必須要有一個可行的先決條件,那就是:必須要出其不意!
可是如今,王越已經知道了韃袒人會用火牛陣這種古老的戰術,那麽“火牛陣”這一方法就失去了“出其不意”的價值,也就注定了不會給明軍造成太大的傷害了。
不過,不管“火牛陣”是不是真的有用,胡長刀都算是從側麵偵查到了這一情報,因而王越便免除了胡長刀的死罪。但是不管怎麽麽說,胡長刀畢竟是因為自己的莽撞行事,導致三千騎兵幾乎全軍覆沒,因而王越仍舊讓人打了胡長刀五十大板,然後讓其迴歸本隊繼續帶罪立功!
處理了胡長刀的事情,王越嘟囔著老臉衝汪直說道:“老閹貨,這下你滿意了。”
“滿意,滿意,”
汪直仿佛沒有看到王越那張臭臉一樣,得意洋洋的說道:“雜家就喜歡像胡長刀那樣的血勇漢子,怎麽能讓你給雜家砍了!不過這一次算雜家欠你個人情。”
“你個老閹貨,不要得了便宜還賣乖,就胡長刀那個蠢貨,真不知道你看上他哪一點了。老夫要不是看著你親自深入威寧海,拿迴的第一手的情報的麵子上,老夫真想一刀砍了胡長刀那個殺才!”
在免去胡長刀死罪的這件事情上,從表麵上看,是因為胡長刀發現“無邊無際的牛羊”,因而才被王越免除了砍頭的罪名。而實際上,胡長刀之所以被免除了死罪,其實是汪直用他帶來的情報,替胡長刀抵了死罪。
不提胡長刀死裏逃生,活著離開了王越的帥帳,單說仍舊留在大帳中的王越跟汪直兩人。
作為此次出兵草原的一把手跟二把手,王越跟汪直兩人,對此次出兵草原的戰事,已經感到深深的壓力。
當初“偷襲威寧海”的計劃在京師泄露之後,兩人之所以沒有駁迴內閣的出兵文書,是有原因的。
作為三邊總製的王越,完全是為了一改自己給人以“偷襲取勝”的名聲,立誌在這一仗打出自己“大明戰神”的威風來;而汪直之所以也沒有反對,是因為汪直汪太監認為:駐紮威寧海的韃袒小王子巴圖蒙克,在得到明軍大軍討伐的消息之後,八成會拔營而走,暫避明軍的鋒芒。
因為,按照汪直以往收集到的有關巴圖蒙克的情報來看,韃袒小王子巴圖蒙克是一位頗知進退的睿智青年。因而在汪直的推測中:若是達延汗巴圖蒙克聽到明軍大軍前來征討之後,一定會拔營而走,已便躲避明軍的鋒芒。而巴圖蒙克若是拔營而走的話,王老頭隻要帶著大軍抵達威寧海後,在韃袒人的汗帳處駐紮幾天,便可以完美的結束此次出兵威寧海的戰事了。
這樣,王越滿足了他“戰神”願望(達延汗給嚇走了);隨同出征的眾將士馬踏韃袒汗帳的駐地,人人有功個個有賞;遠在京師的內閣大學士們得到一個運籌帷幄的美名;當今陛下得到一次在位期間“大勝韃袒人”的武勳;大明的百姓則得到“我是天朝上國之民”的虛榮心……
可惜,從明軍踏上草原之後,韃袒人,準確的說是韃袒小王子巴圖蒙克的所有舉措,卻全都出乎汪直的預料之外。
本來“應該躲避明軍鋒芒”的巴圖蒙克,並沒有撤走,反而開始有計劃有預謀的屏蔽了明軍前進方向的情報;接著,韃袒人巴圖蒙克招迴直屬汗帳的五個萬人隊;並且動員麾下的眾牧民參與對明軍的打擊,甚至還收購牧民手裏的牛羊……
汪直在明軍步入草原第一天,發現草原中的情況出乎自己的預料之後,便立即離開明軍大營,跟二十多年前便安插在巴圖蒙克身旁的“暗諜”見了一麵。
可惜,暗諜地位低微,並不知道巴圖蒙克具體的作戰計劃,僅僅告訴汪直:達延汗巴圖蒙克正集合大軍意圖跟明軍“決戰”,以及韃袒人欲行“火牛陣”的猜測。
當汪直得到巴圖蒙克欲戰的消息後,簡直都要懵了:不應該是這樣子的呀!
不得不說,當年叱詫整個大明的汪直汪太監有一些老了。而且找到自己大哥紀舉人(汪橫)及紀綠衣的汪直,內心也變得柔弱了不少。因而才會有汪直將即將被王越砍頭的胡長刀救下來的事情。
得到最新情報的王越跟汪直全都明白,這場征討韃袒人的出兵草原的計劃,已經變成了一場真的的戰鬥。而且,不管是作為主帥的王越,還是作為監軍的汪直全都能感覺到:戰爭即將打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