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它叫馬鈴薯,但我們這裏土話就叫山藥蛋,請允許作者任性一把。)


    山藥蛋的學名叫馬鈴薯,此外還可以叫地蛋、洋芋、芋頭、土豆等等。產地在後世的南美洲秘魯南部地區。是在世界大航海之後,由歐洲人傳到歐洲在傳至亞洲來的。雖然在大明中後期的時候就開始有人小麵積的種植,但真正的大規模大麵積種植的曆史,是在偽清搶奪中華大地的正統之後。


    山藥蛋口味純正,除了能提供給人體足夠的糖分以外,還富含蛋白,其蛋白的質量要比大豆的還要好,是最是接近動物蛋白的一種食物。


    在後世,山藥蛋因其營養價值高、適應力強、產量大,是全球第三大重要的糧食作物,僅次於小麥和玉米。在二十一世紀的第十五個年頭的時候,華國政府更啟動了馬鈴薯主糧化戰略,進一步把馬鈴薯加工成饅頭、麵條、米粉等食物,讓馬鈴薯成為即稻米、小麥、玉米外的又一主糧。


    讓張延齡最為高興的是,山藥蛋屬於高產作物,在後世科學化管理的山藥蛋畝產能達到萬斤左右,在後世同樣的土地上的產出,足足是小麥高粱粟米的五倍以上。現如今,就算沒有後世那樣的科學化管理,但想來畝產兩千斤還是不成問題的。


    而且,山藥蛋對土地的肥沃貧瘠要求並不大,即使是少水貧瘠的沙地上也同樣能夠種植,並且產量同樣不低。後世被一些偽曆史學者稱為“康乾盛世”的滿清,也正是靠著山藥蛋跟同樣高產的玉米才得以形成的。


    不管怎麽說,這堆長滿長芽的山藥蛋的出現,讓張延齡的內心之中變的喜悅之情無以言表。張延齡也顧不得研究這堆山藥蛋,究竟是從何而來,忙命人找來農夫,準備將這堆山藥蛋種植起來。(誰還記得這堆山藥蛋哪裏來的?前文有過伏筆滴)


    負責種植的老農很快就被人請來,但是老農看著一堆長著長牙的莖塊不由的滿頭霧水。山藥蛋這種作物他還是第一次見到。


    老農看著一堆不認識的作物壯著膽子向張延齡問道:“參將大人,這些作物老農實在是不認識,不知道該如何耕做,請大人明示?”


    老農的問題,可是把張延齡給問住了。後世的張延齡並不是農家子弟出身,雖然家裏也有農村的親戚,每逢暑假也會前去農村走走親戚。但是張延齡並沒有種過地。


    麵對老農的問題,張延齡不確定的迴答道:“你迴去將這些發芽的山藥蛋,按著長芽的地方一個一個的切開,埋在土裏就行了。”


    聽到張延齡的說法,老農點點頭然後抱著一大筐的山藥蛋走了。看著老農抱著山藥蛋筐子離去,張延齡不禁懷疑這些山藥蛋究竟能不能種出來?


    張延齡不知道的是,山藥蛋的確是由塊莖繁殖的作物,而且山藥蛋生性喜冷涼,是喜歡低溫的作物,正好符合寧夏鎮的氣候條件。隻要老農將土地鬆的足夠鬆軟,耕種成活絕對沒有問題。


    而且山藥蛋可入藥,其性平味甘可以治胃痛、痄肋、癰腫等疾病,因而才有“山藥蛋”之名。在後世,甚至還有一些酒廠試圖將馬鈴薯製式酒水,可惜做出來的酒水味澀,並不是好喝,因而才沒有流傳開來,反倒是由它的親戚紅薯做的酒水早已就流通上市了,是一種叫地瓜酒的黃酒!


    打發走老農,張延齡想象著秋季山藥蛋大豐收的情景,如果真的有了足夠多的山藥蛋,張延齡就可以吃上久違的炒土豆跟燒土豆條了!


    不提張延齡在看到山藥蛋之後的喜悅。隨著草原上冰雪的消融,將汗帳駐紮在威寧海的達延汗巴圖蒙克,再次開始了自己的征伐之途。


    由於,年前在寧夏鎮的大敗,巴圖蒙克在漠南草原上的聲威大跌。導致原本就不服從達延汗管製的火篩部、亦思馬因部以及亦火剌部三部開始再次對抗達延汗,連帶著許多中小型部落也跟三大部落著巴圖蒙克陰奉陽違起來。


    火篩部、亦思馬因部以及亦火剌部這三大部落,巴圖蒙克一時間還奈何不得。但是其它跟風的中小部落,巴圖蒙克卻不想放過。因而才有巴圖蒙克一開春就開始在草原上四處征討不服的舉動。


    安靜了一個冬天的草原,再次變得兵慌馬亂起來。戰敗的草原牧民要麽並入達延汗巴圖蒙克麾下,要麽並入火篩部、亦思馬因部以及亦火剌部三部之中,還有一些則是悄悄南下,企圖內附明朝,做一個大明製下的耕種之民……


    隨著弘治十年四月份的到來,懷胎十月的蘇小小終於迎來分娩。跟天下所有男人一樣,張延齡帶著親隨馬雲在露天的院子裏等待著蘇小小的分娩。


    聽著室內蘇小小一聲賽過一聲的嘶吼,張延齡也是聽著一陣陣的揪心。怎麽會這麽長時間還沒有生出來呢?


    張延齡都已經在室外等了四個多時辰了,從白天等到了黑夜,卻一直沒能等到蘇小小生出寶寶聲音。著急的張延齡忙派丫鬟前去詢問穩婆蘇小小何還沒有生產的原因?穩婆告訴張延齡,女人生孩子一般在五個時辰到十二個時辰以上才能生出來。(我查資料了:這個是真的)


    張延齡聽到穩婆的迴答,不禁一臉的懵逼。是不是真的啊?!怎麽後世就沒有聽說誰家生孩子用了那麽長的時間?該不會是難產吧?啊,呸!


    張延齡忙把自己腦海裏不好的念頭甩出去,不就是生孩子的時間用的長點麽?自己這是瞎想些什麽!


    可惜,俗話說的好:好的不靈壞的靈。墨菲定律也說過如果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種選擇方式將導致災難,則必定有人會做出這種選擇。簡單一點就是說:如果你擔心某種情況發生,那麽它就更有可能發生。


    果然,就在張延齡在室外緊張的擔心蘇小小難產的時候,穩婆慌慌張張的跑了出來。穩婆一口氣跑到張延齡身旁後,然後慌張的向張延齡輕聲說道:“參將大人,夫人現在的狀態可能有些不好。”


    “怎麽迴事兒?”


    本來就擔心蘇小小生孩子的張延齡在聽到穩婆的話,頓時心裏產生一絲不好的預感。


    穩婆看到張延齡銳利的目光看過來,更加慌張的說道:“大人,夫人,夫人她難,難產了。”


    聽到穩婆的話,張延齡一把抓住穩婆的領子,厲聲的喝問道:“究竟是怎麽迴事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之勳戚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陳八十三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陳八十三郎並收藏大明之勳戚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