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都拉圖作為達延汗巴圖蒙克最為信任的萬夫長,二十年來跟隨巴圖蒙克東征西討,積功升任萬夫長。
此次達延汗意圖一舉摧毀“戰力較強”的明軍寧夏鎮,一共出動了四個萬人隊。其他三個萬人隊全都在寧夏鎮的北邊牆處吸引寧夏鎮的明軍大部,而滿都拉圖則一直護衛在巴圖蒙克的汗帳周圍。其主要意圖則是作為達延汗的撒手鐧,在關鍵時刻一舉殺入寧夏鎮的腹地,破壞寧夏鎮的基礎全力摧毀寧夏鎮的戰力。
如今滿都拉圖已經完成了護衛巴圖蒙克的任務,正帶著大軍前往河套草原的腹地,準備在適當的時候,給寧夏明軍一記刻骨銘心的重拳。
可是如今滿都拉圖帶著自己直屬的部屬才剛剛向南推進了不到六十裏,就先是發現了明軍的偵騎,接著又發現了數千的明軍騎兵。
滿都拉圖看著單膝跪倒在地的那日鬆百戶,沉著臉色問道:“那日鬆,南邊的明軍有多少人?究竟是寧夏鎮的何部人馬?”
“這一一”
聽到萬夫長的問話,那日鬆臉色微變,當時看到大隊明騎的時候,那日鬆腦子一懵根本就沒有看清明騎究竟又多少,隻是憑著感覺得知絕對在兩千以上。
如今聽到萬夫長的問話,那日鬆一時間無法迴答,最後隻好推測的說道:“明騎大約有三千騎,看旗號上打著是一個張字的大旗,另外屬下覺得南來的明騎應該全都是精銳。”
滿都拉圖並沒有對那日鬆所說的“明軍精銳”感興趣,反而奇怪的問道:“旗號上打著的是張姓?你可有看錯?”
滿都拉圖早已從達延汗巴圖蒙克哪裏得知,寧夏鎮總兵及五大遊擊將軍的姓名,根本就沒有個姓張的。
聽到萬夫長再次問話,那日鬆用力的點點頭:“萬夫長,我絕對不會看錯的,明軍的將旗上絕對是個張字。”
明軍的將旗那日鬆是絕對沒有看錯,因為當時那日鬆第一眼看到明騎的時候,最先印入那日鬆眼簾的就是那個上書張字的大旗。
看到那日鬆如此肯定的迴答,滿都拉圖選擇相信了那日鬆的話,然後便讓那日鬆離開了。那日鬆從滿都拉圖身旁離開後,衣襟內的後背上,早已變得汗水淋淋。
“朝魯!”
那日鬆離開滿都拉圖身旁之後,立馬找到自己的小舅子朝魯問道:“朝魯,你還記得咱們碰到的明騎有多少人嗎?”
聽到那日鬆的問話,朝魯一頭霧水的答道:“姐夫我不知道啊!”
聽到小舅子的答話,那日鬆不滿意的瞪著雙眼,伸手拍了朝魯的後腦勺一巴掌問道:“咳,連明騎有多少人你也不知道,你知道個啥?”
“姐夫,我啥也不知道,我又不識數。”
朝魯鬱悶的摸著自己被打疼的後腦勺,自己就是不知道嘛!當初要不是姐夫那日鬆說當偵騎的勇士錢財多,自己都不可能前來當偵騎。按照朝魯自己的本意,他隻想當個普通的牧民,放羊趕牛,那才是人過的日子……
那日鬆在朝魯這裏沒有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便前去詢問跟自己一同逃迴來的其他五人,可是其他五人全都告訴那日鬆,明軍騎兵大約是在五千人上下。其他五人的答案讓那日鬆頓時感到黑雲壓頂一般的壓力!
五千!明騎有五千!自己碰到的明騎怎麽會有五千呢?
那日鬆一想到自己竟然告訴萬夫長一個假情報,頓時就想死的心情都有了。自己告訴萬夫長明騎有三千人,結果明騎卻有五千人,這麽大的人數差距,簡直就是個不可饒恕的錯誤!
那日鬆幾次想要前去尋找萬夫長滿都拉圖告知自己萬夫長,自己剛才匯報錯了,但是內心中對“謊報軍情”懲罰的恐怖,又讓那日鬆不敢前去向萬夫長承認錯誤。
就這樣,一直到滿都拉圖再次派出偵騎探聽到最新的情報之後,那日鬆連承認錯誤的最後時機也就沒有了。
那日鬆看到新的偵騎從南邊奔至中軍的大旗之下,便知道自己完了。於是,那日鬆在看到萬夫長滿都拉圖向自己的方向看來之後,便立馬悄悄的隱入了眾多的韃袒騎兵之中。
當滿都拉圖聽到前方的明騎足足有五千人之後,真的想把剛剛匯報情報的那日鬆給一刀砍了。可惜,如今戰事將起,滿都拉圖不得不將自己內心的怒火壓製下來。
不過,那日鬆迴稟的情報也不算全都是假的,最起碼南邊領兵的將領的確是姓張,而且的確是一幅將旗。
第二波韃袒人的偵騎看到明軍騎兵的時候,發現南來的明騎已經停止了前進,正在緩緩的展開隊伍,不少的明騎從戰馬上跳了下來,開始整形列隊。
滿都拉圖得到第二批偵騎匯報迴來的情報後,發現自己帶領的蒙古騎兵已經前進到離南來的明騎不到十裏地的地方。
於是,滿都拉圖便沒有再次派出偵騎,而是帶兵直接向南……
滿都拉圖本來還以為會跟明騎來一次對衝,結果卻沒想到明騎已經在原地做好了迎戰的準備,不少的明騎跳下馬背,舉著弓箭火銃向著滿都拉圖進軍的方向,看明軍的樣子似乎準備打一場陣地戰!
……
跟韃袒騎兵那日鬆七人相向而過的明軍騎兵正是謝訥等前出偵查韃袒騎兵情況的明軍偵騎。
當時謝訥在小土包後邊看到似乎無邊無盡的韃袒騎兵的時候,便立馬翻身上馬向南逃去。如此之多的韃袒騎兵,謝訥躲藏的小土包根本就無法藏身,隻要韃袒人的騎兵一到近前必然會發現躲藏在小土包之後的謝訥。更何況,在興武堡明軍前進的前方出現上萬韃袒騎兵的蹤跡,謝訥必須把這個要命的情報趕緊匯報給興武堡的明軍,讓己軍早做準備。因而謝訥立馬轉身而逃的做法是正確的。
謝訥在“南逃”的時候遇到了十餘騎同樣發現了韃袒人萬人隊的同袍,於是眾人便組隊向明軍大軍前進的方向逃去。至於在南歸的路上,碰到幾個落單的韃袒騎兵被自己等人嚇得轉向而逃的事情,並沒有讓南歸的謝訥等人放在心上。
當張延齡得到謝訥等偵騎送來北來的韃袒騎兵足有一個萬人隊之後,便趕忙讓隊伍停了下來。
不管張延齡有多麽自信,也不覺得自己僅僅憑著五千的騎兵就能硬撼韃袒人的一支萬人隊。
於是停止前進原地組織防禦,就是張延齡此時最好的選擇。至於立馬向南逃跑,張延齡就根本沒有想過。不是張延齡不想逃,而是張延齡的知道,一但自己下令“南撤”,就必然會受到韃袒騎兵的追擊。
而本來騎術就差韃袒人一截的興武堡明軍,根本就逃不出韃袒人的追擊,弄不好就是一場大潰敗,而且是全軍覆沒得那種。
此次達延汗意圖一舉摧毀“戰力較強”的明軍寧夏鎮,一共出動了四個萬人隊。其他三個萬人隊全都在寧夏鎮的北邊牆處吸引寧夏鎮的明軍大部,而滿都拉圖則一直護衛在巴圖蒙克的汗帳周圍。其主要意圖則是作為達延汗的撒手鐧,在關鍵時刻一舉殺入寧夏鎮的腹地,破壞寧夏鎮的基礎全力摧毀寧夏鎮的戰力。
如今滿都拉圖已經完成了護衛巴圖蒙克的任務,正帶著大軍前往河套草原的腹地,準備在適當的時候,給寧夏明軍一記刻骨銘心的重拳。
可是如今滿都拉圖帶著自己直屬的部屬才剛剛向南推進了不到六十裏,就先是發現了明軍的偵騎,接著又發現了數千的明軍騎兵。
滿都拉圖看著單膝跪倒在地的那日鬆百戶,沉著臉色問道:“那日鬆,南邊的明軍有多少人?究竟是寧夏鎮的何部人馬?”
“這一一”
聽到萬夫長的問話,那日鬆臉色微變,當時看到大隊明騎的時候,那日鬆腦子一懵根本就沒有看清明騎究竟又多少,隻是憑著感覺得知絕對在兩千以上。
如今聽到萬夫長的問話,那日鬆一時間無法迴答,最後隻好推測的說道:“明騎大約有三千騎,看旗號上打著是一個張字的大旗,另外屬下覺得南來的明騎應該全都是精銳。”
滿都拉圖並沒有對那日鬆所說的“明軍精銳”感興趣,反而奇怪的問道:“旗號上打著的是張姓?你可有看錯?”
滿都拉圖早已從達延汗巴圖蒙克哪裏得知,寧夏鎮總兵及五大遊擊將軍的姓名,根本就沒有個姓張的。
聽到萬夫長再次問話,那日鬆用力的點點頭:“萬夫長,我絕對不會看錯的,明軍的將旗上絕對是個張字。”
明軍的將旗那日鬆是絕對沒有看錯,因為當時那日鬆第一眼看到明騎的時候,最先印入那日鬆眼簾的就是那個上書張字的大旗。
看到那日鬆如此肯定的迴答,滿都拉圖選擇相信了那日鬆的話,然後便讓那日鬆離開了。那日鬆從滿都拉圖身旁離開後,衣襟內的後背上,早已變得汗水淋淋。
“朝魯!”
那日鬆離開滿都拉圖身旁之後,立馬找到自己的小舅子朝魯問道:“朝魯,你還記得咱們碰到的明騎有多少人嗎?”
聽到那日鬆的問話,朝魯一頭霧水的答道:“姐夫我不知道啊!”
聽到小舅子的答話,那日鬆不滿意的瞪著雙眼,伸手拍了朝魯的後腦勺一巴掌問道:“咳,連明騎有多少人你也不知道,你知道個啥?”
“姐夫,我啥也不知道,我又不識數。”
朝魯鬱悶的摸著自己被打疼的後腦勺,自己就是不知道嘛!當初要不是姐夫那日鬆說當偵騎的勇士錢財多,自己都不可能前來當偵騎。按照朝魯自己的本意,他隻想當個普通的牧民,放羊趕牛,那才是人過的日子……
那日鬆在朝魯這裏沒有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便前去詢問跟自己一同逃迴來的其他五人,可是其他五人全都告訴那日鬆,明軍騎兵大約是在五千人上下。其他五人的答案讓那日鬆頓時感到黑雲壓頂一般的壓力!
五千!明騎有五千!自己碰到的明騎怎麽會有五千呢?
那日鬆一想到自己竟然告訴萬夫長一個假情報,頓時就想死的心情都有了。自己告訴萬夫長明騎有三千人,結果明騎卻有五千人,這麽大的人數差距,簡直就是個不可饒恕的錯誤!
那日鬆幾次想要前去尋找萬夫長滿都拉圖告知自己萬夫長,自己剛才匯報錯了,但是內心中對“謊報軍情”懲罰的恐怖,又讓那日鬆不敢前去向萬夫長承認錯誤。
就這樣,一直到滿都拉圖再次派出偵騎探聽到最新的情報之後,那日鬆連承認錯誤的最後時機也就沒有了。
那日鬆看到新的偵騎從南邊奔至中軍的大旗之下,便知道自己完了。於是,那日鬆在看到萬夫長滿都拉圖向自己的方向看來之後,便立馬悄悄的隱入了眾多的韃袒騎兵之中。
當滿都拉圖聽到前方的明騎足足有五千人之後,真的想把剛剛匯報情報的那日鬆給一刀砍了。可惜,如今戰事將起,滿都拉圖不得不將自己內心的怒火壓製下來。
不過,那日鬆迴稟的情報也不算全都是假的,最起碼南邊領兵的將領的確是姓張,而且的確是一幅將旗。
第二波韃袒人的偵騎看到明軍騎兵的時候,發現南來的明騎已經停止了前進,正在緩緩的展開隊伍,不少的明騎從戰馬上跳了下來,開始整形列隊。
滿都拉圖得到第二批偵騎匯報迴來的情報後,發現自己帶領的蒙古騎兵已經前進到離南來的明騎不到十裏地的地方。
於是,滿都拉圖便沒有再次派出偵騎,而是帶兵直接向南……
滿都拉圖本來還以為會跟明騎來一次對衝,結果卻沒想到明騎已經在原地做好了迎戰的準備,不少的明騎跳下馬背,舉著弓箭火銃向著滿都拉圖進軍的方向,看明軍的樣子似乎準備打一場陣地戰!
……
跟韃袒騎兵那日鬆七人相向而過的明軍騎兵正是謝訥等前出偵查韃袒騎兵情況的明軍偵騎。
當時謝訥在小土包後邊看到似乎無邊無盡的韃袒騎兵的時候,便立馬翻身上馬向南逃去。如此之多的韃袒騎兵,謝訥躲藏的小土包根本就無法藏身,隻要韃袒人的騎兵一到近前必然會發現躲藏在小土包之後的謝訥。更何況,在興武堡明軍前進的前方出現上萬韃袒騎兵的蹤跡,謝訥必須把這個要命的情報趕緊匯報給興武堡的明軍,讓己軍早做準備。因而謝訥立馬轉身而逃的做法是正確的。
謝訥在“南逃”的時候遇到了十餘騎同樣發現了韃袒人萬人隊的同袍,於是眾人便組隊向明軍大軍前進的方向逃去。至於在南歸的路上,碰到幾個落單的韃袒騎兵被自己等人嚇得轉向而逃的事情,並沒有讓南歸的謝訥等人放在心上。
當張延齡得到謝訥等偵騎送來北來的韃袒騎兵足有一個萬人隊之後,便趕忙讓隊伍停了下來。
不管張延齡有多麽自信,也不覺得自己僅僅憑著五千的騎兵就能硬撼韃袒人的一支萬人隊。
於是停止前進原地組織防禦,就是張延齡此時最好的選擇。至於立馬向南逃跑,張延齡就根本沒有想過。不是張延齡不想逃,而是張延齡的知道,一但自己下令“南撤”,就必然會受到韃袒騎兵的追擊。
而本來騎術就差韃袒人一截的興武堡明軍,根本就逃不出韃袒人的追擊,弄不好就是一場大潰敗,而且是全軍覆沒得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