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如何處置萬夫長哈斯烏拉,身為達延汗的巴圖蒙克很是頭疼。
一方麵是哈斯烏拉畢竟是真的葬送了手下的近萬的長生天勇士,另一方麵則因為哈斯烏拉二十多年來跟巴圖蒙克南征北戰東征西討戰功卓越,總不能僅僅因為一次大敗就懲罰過重吧。
當然,最為主要的是在巴圖蒙克內心深處,是因為跟哈斯烏拉多年情深,實在是不忍處罰已經頭破血流並且斷了一條胳膊的哈斯烏拉。
更何況,巴圖蒙克從哈斯烏拉以及活者迴來的哈斯烏拉手下的士卒們口裏得知,哈斯烏拉之敗實在是非戰之罪。
時間迴到弘治九年的九月初十。
當亦卜剌部的兩千蒙古騎兵一鼓作氣的越過大明的邊牆殺向大同鎮深處的時候。早已在河套草原立營多日的達延汗巴圖蒙克,立馬命令早已等候多時的蒙古大軍向明朝境內的石嘴山軍堡方向殺去。
沒錯,達延汗巴圖蒙克的蒙古大軍殺去的方向正是寧夏鎮前衛方向。而且巴圖蒙克一口氣就投入了三萬騎兵,僅留下老將哈斯烏拉帶著一萬輕騎護衛在達延汗巴圖蒙克身側。
早已接到韃袒入寇消息的寧夏明軍,早已在石嘴山軍堡、汝萁溝、陶樂堡一線的邊牆上布滿了大明守衛的士卒。寧夏鎮的騎兵可能並不如韃袒騎兵精銳,但是寧夏鎮的守衛戊卒在守城上,絕對比韃袒人強的沒邊。
雖然韃袒人的三萬騎兵在近一百裏的明軍防線上,發動了無數次的攻擊,但是缺乏攻城器械以及攻城手段的韃袒人,即使在一個時辰內發動了對邊牆的數次進攻也對高大的明軍邊牆無濟於事。
守城的大明士卒除了浪費了一些箭枝跟滾木擂石,幾乎沒有沒有任何傷亡就打退了韃袒人的數次進攻。不過……
郭學禮作為新任不久的寧夏前衛遊擊將軍,早在韃袒人入寇的第一時間就從駐地平羅城帶著兩幹騎兵趕到了北邊牆之上。如今郭學禮正在臨近石嘴山軍堡附近的邊牆上視察著邊牆以北的韃袒人情況。
此處邊牆上的明軍剛剛打退了韃袒人的攻擊,郭學禮趴在邊牆的垛口處看到韃袒人已然退到不遠處的韃袒營地,並似乎在準備著下一次的攻擊。初上戰場的郭學禮不由的暗暗擔心著邊牆上的士卒們能否守住韃袒人的下一次攻擊。
心有疑惑的郭學禮拉住身旁一個悠閑的靠著牆邊曬太陽的老卒詢問道:“韃袒人攻擊了幾次了?”
“哦,”老卒明顯被郭學禮的問話給嚇了一跳,畢竟郭學禮穿的是一身正三品的遊擊將軍套甲,看起來不但威風凜凜更是貴氣逼人呐!
本來正悠閑的曬著太陽的明軍老卒聽到郭學禮的問話,忙起身迴答:“迴將軍話,韃袒人在剛才這段時間內一共攻擊了四次。”
聽到老卒的話,郭學禮不禁暗忖:韃袒人一個時間內竟然攻擊了四次,看來韃袒人的攻擊力度很大啊!
擔心邊牆被攻破的郭學禮再次向老卒詢問道:“韃袒人會攻破咱們的防守嗎?”
“不會!”老卒肯定的說道:“就韃袒人這樣的攻法,在打上一個月也攻不破咱們的防線。”
“怎麽會?”
聽到老卒大言不慚的迴答,郭學禮根本就不相信。
郭學禮家中也是世代將門,郭學禮的父親大人蔭傳的遊擊將軍之職,本來應該是由郭學禮的哥哥郭學武來繼承。可惜郭學禮的父親跟哥哥再一次共同外出訪友的時候,碰到了突如其來的泥石流,給雙雙斃命了,這才導致一心想要考取功名的郭學禮繼承了父親的蔭傳的遊擊將軍一職。
不過,雖然郭學禮繼承了遊擊將軍一職,但是郭學禮還是每日研讀四書五經,不曾對自己所領的兵事有所研究。好在郭學禮的父親當年也算是一員名將,給郭學禮留下足夠多的親信跟部下,所以即使郭學禮並不太管理麾下的事情的狀態下,郭學禮原本所在的寧夏後衛也沒有出過什麽亂子。
但是,這種“無為而治”的事情,在三個月前被打亂了。
三個月前,由於韃袒人突然入寇寧夏前衛,將原本領寧夏鎮前衛的胡長刀胡遊擊手下的騎兵給團滅了。這讓心下不滿想要敲打胡遊擊的總兵楊大人給“貶”去了寧夏後衛。而郭學禮則從寧夏後衛“升”任了寧夏前衛,從而處在了防禦跟抵抗韃袒人的第一線。
老實說,剛一開始調任的時候,郭學禮並沒有感到有什麽不適。
當郭學禮帶著充當自己親衛的兩千騎兵以及從右屯衛增派來的一千騎兵進駐寧夏前衛的平羅城的時候。平羅城的大小軍官還是很樂意的,畢竟前凡領寧夏前衛的遊擊將軍胡長刀由於好大喜功,出城跟韃袒人野戰,導致整個平羅城損失了三千多人。這損失的三千多人讓平羅城好多人家白幡飄飄哭聲慟天。因而得知一向溫文爾雅,性格溫和的郭學禮前來寧夏前衛任職,平羅城上下都很是期待的。
但是平羅城跟郭學禮的蜜月期不過才一個月,便開始變的怨聲四起。起因是在分配前衛跟後衛的糧草上,郭學禮竟然跟往常一樣將大頭讓人了如今已經領寧夏後衛的胡長刀。郭學禮的此舉讓處在抵抗韃袒人入侵第一線的前衛眾軍民全都不滿。可惜事已至此,前衛的眾軍民也毫無辦法,誰讓他們的遊擊將軍是一個喜好四書五經,“懂得”謙讓恭謹的書呆子呢?!
不過,好在郭學禮跟寧夏前衛軍民的關係除此之在也沒有更近一步惡化,接著便傳來韃袒人將要在九月初十入寇的消息。
雖然郭學禮平日常讀四書五經並不太熟悉兵法戰事,但好歹郭學禮也算是將門世家,也懂的軍事為重的責任之道。郭學禮在得到總兵府謹防韃袒人入寇的指令之後,立馬指令原本駐防在平羅城以及前衛各軍堡的戊卒們分出一半步卒前去邊牆上戊守。
郭學禮的指令讓本來已經緩和的前衛軍民跟郭學禮的關係再次緊張起來。因為郭學禮除了要求戊卒們駐守在邊牆以外,甚至夜晚也要求駐守在邊牆之上。
越來越冷的北風,讓沒有房頂的邊牆上駐守的戊卒凍病了不少。於是,許多千戶百戶請求郭學禮撤迴夜間也需要戊守邊牆的命令。
可是早已讀書讀“傻”了的郭學禮根本不接受手下的建議,還把提議的千戶百戶們通通打了二十大板。之後,郭學禮更是把由於夜裏天冷而跑迴家中夜宿的百多個戊卒通通砍了腦袋!
至此,郭學禮的軍令才完全在寧夏前衛暢通無阻的執行起來,可是寧夏前衛軍民跟郭學禮的關係卻完全降到了冰點。
直到九月初十的這一天。
一方麵是哈斯烏拉畢竟是真的葬送了手下的近萬的長生天勇士,另一方麵則因為哈斯烏拉二十多年來跟巴圖蒙克南征北戰東征西討戰功卓越,總不能僅僅因為一次大敗就懲罰過重吧。
當然,最為主要的是在巴圖蒙克內心深處,是因為跟哈斯烏拉多年情深,實在是不忍處罰已經頭破血流並且斷了一條胳膊的哈斯烏拉。
更何況,巴圖蒙克從哈斯烏拉以及活者迴來的哈斯烏拉手下的士卒們口裏得知,哈斯烏拉之敗實在是非戰之罪。
時間迴到弘治九年的九月初十。
當亦卜剌部的兩千蒙古騎兵一鼓作氣的越過大明的邊牆殺向大同鎮深處的時候。早已在河套草原立營多日的達延汗巴圖蒙克,立馬命令早已等候多時的蒙古大軍向明朝境內的石嘴山軍堡方向殺去。
沒錯,達延汗巴圖蒙克的蒙古大軍殺去的方向正是寧夏鎮前衛方向。而且巴圖蒙克一口氣就投入了三萬騎兵,僅留下老將哈斯烏拉帶著一萬輕騎護衛在達延汗巴圖蒙克身側。
早已接到韃袒入寇消息的寧夏明軍,早已在石嘴山軍堡、汝萁溝、陶樂堡一線的邊牆上布滿了大明守衛的士卒。寧夏鎮的騎兵可能並不如韃袒騎兵精銳,但是寧夏鎮的守衛戊卒在守城上,絕對比韃袒人強的沒邊。
雖然韃袒人的三萬騎兵在近一百裏的明軍防線上,發動了無數次的攻擊,但是缺乏攻城器械以及攻城手段的韃袒人,即使在一個時辰內發動了對邊牆的數次進攻也對高大的明軍邊牆無濟於事。
守城的大明士卒除了浪費了一些箭枝跟滾木擂石,幾乎沒有沒有任何傷亡就打退了韃袒人的數次進攻。不過……
郭學禮作為新任不久的寧夏前衛遊擊將軍,早在韃袒人入寇的第一時間就從駐地平羅城帶著兩幹騎兵趕到了北邊牆之上。如今郭學禮正在臨近石嘴山軍堡附近的邊牆上視察著邊牆以北的韃袒人情況。
此處邊牆上的明軍剛剛打退了韃袒人的攻擊,郭學禮趴在邊牆的垛口處看到韃袒人已然退到不遠處的韃袒營地,並似乎在準備著下一次的攻擊。初上戰場的郭學禮不由的暗暗擔心著邊牆上的士卒們能否守住韃袒人的下一次攻擊。
心有疑惑的郭學禮拉住身旁一個悠閑的靠著牆邊曬太陽的老卒詢問道:“韃袒人攻擊了幾次了?”
“哦,”老卒明顯被郭學禮的問話給嚇了一跳,畢竟郭學禮穿的是一身正三品的遊擊將軍套甲,看起來不但威風凜凜更是貴氣逼人呐!
本來正悠閑的曬著太陽的明軍老卒聽到郭學禮的問話,忙起身迴答:“迴將軍話,韃袒人在剛才這段時間內一共攻擊了四次。”
聽到老卒的話,郭學禮不禁暗忖:韃袒人一個時間內竟然攻擊了四次,看來韃袒人的攻擊力度很大啊!
擔心邊牆被攻破的郭學禮再次向老卒詢問道:“韃袒人會攻破咱們的防守嗎?”
“不會!”老卒肯定的說道:“就韃袒人這樣的攻法,在打上一個月也攻不破咱們的防線。”
“怎麽會?”
聽到老卒大言不慚的迴答,郭學禮根本就不相信。
郭學禮家中也是世代將門,郭學禮的父親大人蔭傳的遊擊將軍之職,本來應該是由郭學禮的哥哥郭學武來繼承。可惜郭學禮的父親跟哥哥再一次共同外出訪友的時候,碰到了突如其來的泥石流,給雙雙斃命了,這才導致一心想要考取功名的郭學禮繼承了父親的蔭傳的遊擊將軍一職。
不過,雖然郭學禮繼承了遊擊將軍一職,但是郭學禮還是每日研讀四書五經,不曾對自己所領的兵事有所研究。好在郭學禮的父親當年也算是一員名將,給郭學禮留下足夠多的親信跟部下,所以即使郭學禮並不太管理麾下的事情的狀態下,郭學禮原本所在的寧夏後衛也沒有出過什麽亂子。
但是,這種“無為而治”的事情,在三個月前被打亂了。
三個月前,由於韃袒人突然入寇寧夏前衛,將原本領寧夏鎮前衛的胡長刀胡遊擊手下的騎兵給團滅了。這讓心下不滿想要敲打胡遊擊的總兵楊大人給“貶”去了寧夏後衛。而郭學禮則從寧夏後衛“升”任了寧夏前衛,從而處在了防禦跟抵抗韃袒人的第一線。
老實說,剛一開始調任的時候,郭學禮並沒有感到有什麽不適。
當郭學禮帶著充當自己親衛的兩千騎兵以及從右屯衛增派來的一千騎兵進駐寧夏前衛的平羅城的時候。平羅城的大小軍官還是很樂意的,畢竟前凡領寧夏前衛的遊擊將軍胡長刀由於好大喜功,出城跟韃袒人野戰,導致整個平羅城損失了三千多人。這損失的三千多人讓平羅城好多人家白幡飄飄哭聲慟天。因而得知一向溫文爾雅,性格溫和的郭學禮前來寧夏前衛任職,平羅城上下都很是期待的。
但是平羅城跟郭學禮的蜜月期不過才一個月,便開始變的怨聲四起。起因是在分配前衛跟後衛的糧草上,郭學禮竟然跟往常一樣將大頭讓人了如今已經領寧夏後衛的胡長刀。郭學禮的此舉讓處在抵抗韃袒人入侵第一線的前衛眾軍民全都不滿。可惜事已至此,前衛的眾軍民也毫無辦法,誰讓他們的遊擊將軍是一個喜好四書五經,“懂得”謙讓恭謹的書呆子呢?!
不過,好在郭學禮跟寧夏前衛軍民的關係除此之在也沒有更近一步惡化,接著便傳來韃袒人將要在九月初十入寇的消息。
雖然郭學禮平日常讀四書五經並不太熟悉兵法戰事,但好歹郭學禮也算是將門世家,也懂的軍事為重的責任之道。郭學禮在得到總兵府謹防韃袒人入寇的指令之後,立馬指令原本駐防在平羅城以及前衛各軍堡的戊卒們分出一半步卒前去邊牆上戊守。
郭學禮的指令讓本來已經緩和的前衛軍民跟郭學禮的關係再次緊張起來。因為郭學禮除了要求戊卒們駐守在邊牆以外,甚至夜晚也要求駐守在邊牆之上。
越來越冷的北風,讓沒有房頂的邊牆上駐守的戊卒凍病了不少。於是,許多千戶百戶請求郭學禮撤迴夜間也需要戊守邊牆的命令。
可是早已讀書讀“傻”了的郭學禮根本不接受手下的建議,還把提議的千戶百戶們通通打了二十大板。之後,郭學禮更是把由於夜裏天冷而跑迴家中夜宿的百多個戊卒通通砍了腦袋!
至此,郭學禮的軍令才完全在寧夏前衛暢通無阻的執行起來,可是寧夏前衛軍民跟郭學禮的關係卻完全降到了冰點。
直到九月初十的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