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延齡再三詢問有關壯,瑤之亂的事情。楊得勝也不含糊,全都毫不隱瞞的一一道出,連襲擊千戶所軍官的人,並不是現在作亂的壯,瑤兩族的事情也都吐露出來。
張延齡知道千戶所軍官死亡的真相後,心裏不禁感慨,這種瞞上不瞞下的手法,曆來是當權者的小把戲。
……
張延齡又從楊得勝口中得知,壯,瑤之之所以作亂,是由於在弘治八年年底的時候,靖江王決定在自己所屬的封地上征稅所引起的。
靖江王並不是太祖朱元璋的直係後代,而是朱元璋兄長的血脈,也是整個大明唯一一個不屬於朱元璋直係的郡王。
洪武年間,太祖皇帝封侄孫朱守謙為靖江王,王府駐地靖江(桂林),總理雲南、貴州、廣西三省之地。權利之大甚至一度超過當時各大親王,和世鎮雲南的沐家共同執掌大明西南。
但是,在“靖難之役”後,永樂大帝大肆削減藩王權柄。作為郡王的靖江王自然也在削減之例,從執掌大明整個西南的實權王爺,被削減為隻能在桂林附近才有一定影響力的一個普通郡王。
但由於靖江王是一個非嫡係的王爺,所以曆代大明皇帝為了表示對這個“堂兄弟”的親厚,一直對靖江王一脈恩賞有加。
現如今的靖江王,是在弘治三年才繼位的第六代靖江王朱約麒,當今天子朱祐樘作為朱約麒的叔叔輩,為了表示親近,除了賞賜了他不少金銀器具,還將平樂府境內的幾座無用的山頭也賞賜與朱約麒。
而這幾座在皇帝朱祐樘眼裏無用的山頭,卻是壯,瑤之民用來捕獵的場所。原本是由壯,瑤之民得幾個小土司分掌,後來經過成化十六,十九年的壯,瑤之亂後,正式收歸官府管理,而後又由朱祐樘賞賜給朱約麒。
而在弘治八年年底,深感自己錢財不夠用的靖江王朱約麒,突然想起自己受封的那幾個小山頭好像還從沒有征過稅,於是大手一揮——征稅。
於是大明靖江王的意誌,很快就在自己所封的山頭裏展開。
原本,快快樂樂狩獵山林的壯,瑤獵戶發現,自己祖祖輩輩打獵的山林,竟然有人阻住去路不讓進山,如果一定要進山,那麽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獵物,需要拿出一半來作為稅收。
於是,從來都沒有交稅習慣的壯,瑤之民怒了,就是當年在土司治下的時候,他們也從沒有聽說過,自己憑本事狩獵到的獵物還需要交稅。
於是憤怒的壯,瑤兩族人找到當年土司的後人羅川,希望“小土司”帶領大家反抗大明暴政。
羅川的家族是當年改土歸流的土司後裔,當初屬於跟大明合作的派係。在十多年前的壯,瑤之亂時,羅川的父親很理智的站在了大明的這一邊,所以在平亂之後,羅川的家族雖然做不成土司,但還是得到了平樂府的補償,負責管理壯,瑤兩族的相關事宜。
弘治七年,羅川的父親去世,職務傳給了羅川,因而才有壯,瑤獵戶找羅川出頭的事情。
羅川雖然年歲不大,而且性情爆裂,但並不是個楞頭青。羅川雖然不知道收打獵稅的其實是遠在百裏之外的靖江王朱約麒,但是,羅川知道先找平樂府的官府溝通一下,總是錯不了。
於是,羅川召集了幾個在壯,瑤民眾裏身份較高的鄉老,準備前去平樂府找官府溝通一下。沒想到的是,等第二天他們前去平樂府找知府洪啟功大人的時候。數百的壯,瑤兩族人,在羅川等人進去府衙之後,突然就包圍了平樂府的府衙,然後在府衙外喧鬧不止。
而羅川在跟知府大人交流後,得知收稅的幾個山頭是歸靖江王所有,跟朝廷無關。
但是已經被族民綁架上“戰車”的羅川,已經無法後退一步,不然羅家就會在族人的恥笑下逐步衰退,最終變得跟普通的壯民一樣。
羅川從知府衙門出來後,又派人去跟遠在桂林的靖江王府溝通。可是本來就覺得缺錢的靖江王,怎麽可能放棄到手的利益。於是,沒有辦法的羅川便賴在了平樂府府衙裏,跟老好人洪啟功知府在府衙內耗了起來。
而壯,瑤兩族包圍知府衙門的事情被有心人傳成了叛亂,並且把在前一天夜裏,因遇襲而死去的平樂府千戶所軍官的懸案也扣在了,僅僅算是“聚眾上訪”的壯,瑤兩族頭上,並派出八百裏加急直報京師。
羅川在府衙裏一直跟知府洪啟功耗到了弘治八年的臘月除夕,才迴了自己的府邸。卻沒想到,自己一迴到府邸,就被族人裹挾著在弘治九年的第一天,包圍了平樂府的府城。
羅川在平樂府的城外,心驚膽戰的度過了整整一上午,直到楊得勝率衛所兵丁前來緝拿的時候,羅川的膽寒到達了頂點。
經曆過成化十六,十九年壯,瑤之亂的羅川,對大明衛所官兵的彪悍有著深深的恐懼。但令羅川沒想到的是,衛所官兵還沒等跟自己的族人接觸,就莫名奇妙的退走了。
平樂府千戶所莫名的敗退,令羅川的內心開始膨脹,內心裏冒出:大明也不過如此的念頭。
在族人的鼓吹之下,羅川越來越膨脹,對總是出現在城頭勸自己等人散去的知府洪啟功也是越來越無理。要不是內心深處仍然保留著對大明的敬畏感,羅川甚至都準備要攻擊府城。
張延齡知道千戶所軍官死亡的真相後,心裏不禁感慨,這種瞞上不瞞下的手法,曆來是當權者的小把戲。
……
張延齡又從楊得勝口中得知,壯,瑤之之所以作亂,是由於在弘治八年年底的時候,靖江王決定在自己所屬的封地上征稅所引起的。
靖江王並不是太祖朱元璋的直係後代,而是朱元璋兄長的血脈,也是整個大明唯一一個不屬於朱元璋直係的郡王。
洪武年間,太祖皇帝封侄孫朱守謙為靖江王,王府駐地靖江(桂林),總理雲南、貴州、廣西三省之地。權利之大甚至一度超過當時各大親王,和世鎮雲南的沐家共同執掌大明西南。
但是,在“靖難之役”後,永樂大帝大肆削減藩王權柄。作為郡王的靖江王自然也在削減之例,從執掌大明整個西南的實權王爺,被削減為隻能在桂林附近才有一定影響力的一個普通郡王。
但由於靖江王是一個非嫡係的王爺,所以曆代大明皇帝為了表示對這個“堂兄弟”的親厚,一直對靖江王一脈恩賞有加。
現如今的靖江王,是在弘治三年才繼位的第六代靖江王朱約麒,當今天子朱祐樘作為朱約麒的叔叔輩,為了表示親近,除了賞賜了他不少金銀器具,還將平樂府境內的幾座無用的山頭也賞賜與朱約麒。
而這幾座在皇帝朱祐樘眼裏無用的山頭,卻是壯,瑤之民用來捕獵的場所。原本是由壯,瑤之民得幾個小土司分掌,後來經過成化十六,十九年的壯,瑤之亂後,正式收歸官府管理,而後又由朱祐樘賞賜給朱約麒。
而在弘治八年年底,深感自己錢財不夠用的靖江王朱約麒,突然想起自己受封的那幾個小山頭好像還從沒有征過稅,於是大手一揮——征稅。
於是大明靖江王的意誌,很快就在自己所封的山頭裏展開。
原本,快快樂樂狩獵山林的壯,瑤獵戶發現,自己祖祖輩輩打獵的山林,竟然有人阻住去路不讓進山,如果一定要進山,那麽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獵物,需要拿出一半來作為稅收。
於是,從來都沒有交稅習慣的壯,瑤之民怒了,就是當年在土司治下的時候,他們也從沒有聽說過,自己憑本事狩獵到的獵物還需要交稅。
於是憤怒的壯,瑤兩族人找到當年土司的後人羅川,希望“小土司”帶領大家反抗大明暴政。
羅川的家族是當年改土歸流的土司後裔,當初屬於跟大明合作的派係。在十多年前的壯,瑤之亂時,羅川的父親很理智的站在了大明的這一邊,所以在平亂之後,羅川的家族雖然做不成土司,但還是得到了平樂府的補償,負責管理壯,瑤兩族的相關事宜。
弘治七年,羅川的父親去世,職務傳給了羅川,因而才有壯,瑤獵戶找羅川出頭的事情。
羅川雖然年歲不大,而且性情爆裂,但並不是個楞頭青。羅川雖然不知道收打獵稅的其實是遠在百裏之外的靖江王朱約麒,但是,羅川知道先找平樂府的官府溝通一下,總是錯不了。
於是,羅川召集了幾個在壯,瑤民眾裏身份較高的鄉老,準備前去平樂府找官府溝通一下。沒想到的是,等第二天他們前去平樂府找知府洪啟功大人的時候。數百的壯,瑤兩族人,在羅川等人進去府衙之後,突然就包圍了平樂府的府衙,然後在府衙外喧鬧不止。
而羅川在跟知府大人交流後,得知收稅的幾個山頭是歸靖江王所有,跟朝廷無關。
但是已經被族民綁架上“戰車”的羅川,已經無法後退一步,不然羅家就會在族人的恥笑下逐步衰退,最終變得跟普通的壯民一樣。
羅川從知府衙門出來後,又派人去跟遠在桂林的靖江王府溝通。可是本來就覺得缺錢的靖江王,怎麽可能放棄到手的利益。於是,沒有辦法的羅川便賴在了平樂府府衙裏,跟老好人洪啟功知府在府衙內耗了起來。
而壯,瑤兩族包圍知府衙門的事情被有心人傳成了叛亂,並且把在前一天夜裏,因遇襲而死去的平樂府千戶所軍官的懸案也扣在了,僅僅算是“聚眾上訪”的壯,瑤兩族頭上,並派出八百裏加急直報京師。
羅川在府衙裏一直跟知府洪啟功耗到了弘治八年的臘月除夕,才迴了自己的府邸。卻沒想到,自己一迴到府邸,就被族人裹挾著在弘治九年的第一天,包圍了平樂府的府城。
羅川在平樂府的城外,心驚膽戰的度過了整整一上午,直到楊得勝率衛所兵丁前來緝拿的時候,羅川的膽寒到達了頂點。
經曆過成化十六,十九年壯,瑤之亂的羅川,對大明衛所官兵的彪悍有著深深的恐懼。但令羅川沒想到的是,衛所官兵還沒等跟自己的族人接觸,就莫名奇妙的退走了。
平樂府千戶所莫名的敗退,令羅川的內心開始膨脹,內心裏冒出:大明也不過如此的念頭。
在族人的鼓吹之下,羅川越來越膨脹,對總是出現在城頭勸自己等人散去的知府洪啟功也是越來越無理。要不是內心深處仍然保留著對大明的敬畏感,羅川甚至都準備要攻擊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