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家夥,上!”


    玉清門師兄弟們一哄而上,提棍亂打。


    歸墟門白衣弟子早先得了囑咐,知道這“殺威棒”隻能逃,不能迴擊,隻能狼狽奔逃。


    青霜提著棍子打得興奮,見麵前杵著一動大紅寬袍,下意識便一棍掄了上去——


    “不好!”


    青霜下意識要收,誰知那棍子竟然打了個實,重重砸在了離微仙君的背上。


    青霜臉都嚇白了,他、他居然打到了離微仙君!離微仙君還一點要躲的意思都沒有……


    其他人也被這一幕嚇到了,尤其玉清門人,提著“殺威棒”的手都停在了半空。


    這時,一道紅色身影驀地從裏院落到了人群中央。


    鄭菀一身鳳冠霞帔,紅得煊赫又熱烈,一把團扇半遮住臉,隻露出一雙曼妙瀲灩的眼睛:


    “崔望,你要不要緊?”


    崔望一下子彎了眼眸。


    如冰雪漸融,春光乍泄,刺得在場眾人挪開視線,又忍不住偷偷一瞥再瞥。


    “不要緊。”


    他道。


    這一幕,叫鄭齋吃味了。


    立馬就看這千好萬好的女婿不順眼了,他開始趕人:


    “菀菀,你瞎湊什麽熱鬧?流程還沒過呢。殺威棒完,還有催妝詩,催妝詩完,還有卻扇詩,你給我進去!”


    鄭菀搖頭,隻作不肯:


    “阿耶,殺威棒也打了,女兒人在這、妝也扮完了,莫不如直接作卻扇詩。”


    鄭齋:“……”


    古人說的沒錯,女大不中留,留來留去留成仇啊。


    “行,既然閨女都這般說了,阿耶也不便作那惡人。”鄭齋捋了捋胡子,慈藹一笑,“古有曹植七步成詩,賢婿你可是仙人,自然不能比那肉體凡胎的差。”


    “不若——限定七步,一步一成詩,如何?”


    李司意:……


    他瞥了眼小師弟,據聞那掛滿了歸墟門的紅宣小詩都是小師弟親自所作,可那些也不知徒徒耗費了多少工夫,興許早在幾年前,便開始積累起了?


    而這一步一成詩,難度未免太大了——


    小師弟聰明是聰明,可也沒正兒八經地去學文啊。


    “老丈人,老丈人——”在崔望瞥來的視線裏,李司意梗著脖子道,“咱都是練劍的糙漢,隻練劍,不吟詩,不若您讓我小師弟來為你舞一次劍?”


    “劍為道,不以娛人。”


    鄭齋還未說話,崔望便硬邦邦地否定了。


    鄭齋並未著惱,相反,他更喜歡這樣有原則、有堅守的年輕人。


    他擺擺手:


    “那便換一換——”


    “不必換,”崔望聲音淡淡,“便這樣吧。”


    他看著鄭菀,她便站在他身前,團扇半掩芙蓉麵,露出的一截肌膚晶瑩似雪,沁紅耳鐺在耳畔一蕩,一蕩。


    崔望一步踏了出去。


    “昔年將去玉京遊,第一仙人許狀頭。


    今日幸為秦晉會,早教鸞鳳下妝樓。”


    二步:


    “不知今夕是何夕,催促陽台近靜台。


    誰道芙蓉水中種,青銅鏡裏一枝開。”


    清風颯颯,男子著一身熱烈的緋紅袍,卻依然如朗月清輝,他一步一成詩,漸漸朝那女紅妝靠近。


    “傳聞燭下調紅粉,明鏡台前別作春。


    不須滿麵渾裝卸——”


    第七步,止。


    崔望垂目看著鄭菀,一字一句道,“——留著雙眉待畫人。”


    鄭菀的團扇落了下去。


    露出一張比芙蓉更嬌、比牡丹更豔,窮盡世間一切詩歌、所有筆墨,都難以描畫的臉容。


    兩人視線相接,似乎不約而同地想起,在凡間須臾之地時,他第一次替她描眉時的場景。


    世界兜兜轉轉了好大一個圈,最後,似乎迴到了原點,可又不是原點。


    鄭菀眉眼彎彎:


    “你便是崔望?”


    崔望想起了長大後的第一次見麵。大雪紛飛,她瑟瑟跪於青石地,他問她,“你便是鄭菀?”


    “是,我是崔望,好巧,鄭菀。”


    我,崔氏望郎,願與鄭氏菀娘,結白首之約,從此後,恩愛不相疑。


    我,鄭氏菀娘,願與崔氏望郎,結白首之約,從此後,恩愛不相疑。


    第174章 大結局


    卻扇詩完,鄭菀和崔望便被領著一同進了正房。


    鄭家小院的正房不大,兩開的門麵,正首位兩張八仙椅並排,椅後是四扇落地屏風。


    鄭齋和王氏並排坐於正首位,老懷大慰地看著一對新人進門。


    “阿耶,阿娘。”


    鄭菀一下子跪了下去,正兒八經地磕了個頭,直起身,“女兒今日便要嫁人了。”


    崔望也同她一起跪了下去:


    “嶽父,嶽母。”


    他接過旁邊仆役遞來的一杯茶,微微頷首,茶盅齊眉:“請吃茶。”


    李司意在門外瞧著,忍不住拍了下大腿:這叫什麽事兒?一個還虛境大修士,眼看一步要登仙了,竟然給一對兒凡人磕頭?愛屋及烏,也不是這般、這般……


    這對從小在玄蒼界長大的他來說,是極其不可思議的。


    鄭菀這一跪,鄭齋和王氏還能受著,可崔望這一跪,卻是再坐不住了,忙不迭起身,欲扶對方:


    “女婿實不必如此——”


    “菀菀之父母,便如我崔望之父母。嶽父嶽母生養了菀菀,又將她托付於我,自然當得起這一跪,請——”崔望頓首,“嶽父嶽母吃茶。”


    “曖,曖,好,好,吃茶,吃茶。”


    鄭齋接過茶盅一飲而盡。


    王氏眼皮子泛紅,揩了揩眼睛:


    “賢婿,我與你嶽父,也不甚懂你們仙人之間的事兒,但夫妻之間過日子,左不離那些瑣碎,上嘴唇磕了下嘴唇也是常有之事,萬事莫要計較,放寬心。”


    鄭齋也道:


    “你二人姻緣曲折,定了又退,此時再續,萬萬記得‘珍惜’二字……”


    他麵上是顯而易見的感傷,“我與你阿娘也陪不了你們太久,以後的日子,還是要你們自個兒過的。”


    “阿耶!”


    鄭菀一下子沒繃住,眼淚便落下來了。


    “菀菀,新娘子可不能這麽哭,”王氏起身,將他們二人攙起來,“行了,老頭子,大喜的日子說這些作甚?”


    “是是是,阿耶錯了,阿耶錯了,菀菀莫哭。”


    鄭齋像鄭菀孩時那樣逗她,一下子把她逗笑了。


    “行了,你們在這也耽擱得夠久了,師尊們不都在等著?快去罷。”


    入鄉,總還要隨俗。


    依凡人古禮在鄭宅迎了親,自還要去鄭菀師門那一趟。


    鄭菀坐上了紅轎子,由崔望領著儀仗隊,一行人浩浩蕩蕩地出了風嫵城,往玉清門而去。


    無數慕名而來的仙士們集結成隊,在儀仗隊後跟著,像是一場盛大的送嫁隊伍,直到跟出城,才漸漸散去。


    玉清門早已是張燈結彩,人人喜氣洋洋,紫簫峰峰主府更是府門大敞。


    紫岫道君一改前些日子的頹廢,連胡渣都清理得幹幹淨淨,端端正正地坐在府內等人。


    他著一身莊重大氣的紫緞袍,滿頭白發以紫玉冠束好,整個人肅穆得像是變了個人。


    其餘四峰峰主領著親傳弟子,早早便一同候在了紫簫峰峰主府。


    “紫岫師兄,你那些徒兒呢?”


    “都去風嫵城送嫁了。”


    “像我玉清門,婚嫁都格外困難,真沒想到,最後竟然是你那小徒兒……先結了親。”


    翠微峰峰主歎了口氣,“隻是,盡歡真君凡心未免過重,婚嫁都要自父母那出,凡人春秋不過幾十載,若去了,你那小徒兒可……”如何是好。


    “本君那小徒兒,柔而有韌,看著糊塗,心裏自有方圓,莫擔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成為男主退親未婚妻以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日上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日上樓並收藏成為男主退親未婚妻以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