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節
成為男主退親未婚妻以後 作者:白日上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看起來不像是壞事。”
這時的鄭菀已盤膝坐於臥榻之上,魂識往下一沉,進入內視狀態。
她不太明白方才的狀態是什麽,卻發現隻是風過雲輕的一個瞬間,她的第二十竅已滿!
識海中那片晶瑩的葉子上跳了跳,向與她打招唿,繼而一行幽藍的方塊字排著隊蹦出來:
“欲止而誌堅,魂強而幻成,此為‘仉魂訣’。”
鄭菀一目十行地看去,終於明白,原來莫虛經功法分為兩部,一部是煉元力,存修為,如守中境,以欲練經,欲強而止則進益,此為填竅漲修;另一部分,卻是練魂識。
莫虛經大乘為幻世之法,一法下,可造生生幻世,所謂大乘,一是修為大乘,二便是魂識大乘,唯有元力充沛,方能造萬物;也唯有魂識大乘,方能使萬物如生。
這仉魂訣,便是煉魂識之訣,如今向她開放的,是最基礎的魂識口訣。
不過——
鄭菀看著底下一行小字,“第一層,築魂基需蓼冰符相助。”
再小字:“修我仉魂訣之後士,可於符、丹、陣三門中擇一為輔。”
鄭菀陷入了難題。
若這般說來,該是畫符、煉丹,還是哦,習陣呢?
第49章 攤市(一)
七門三宗二齋,十二大宗門控製下的十二城,都是玄蒼界的大城。
風嫵城也是如此。
它以城主府為界,分東西二城,安置凡人之處,隻占據了東城的一小片地方,而大多數凡人,也都不會走出這一畝三分地。
修士與凡人從來涇渭分明,凡人有凡人的市集,修士有修士的集市,是以鄭菀大清早將阿耶阿娘送去市集後,便坐了鼻涕蟲繞去西城——
西城有整個風嫵城最繁華的溯月街,七寶閣便位於這溯月街之上。
“真人可要一份活地圖?”
鄭菀才下鼻涕蟲,便被一位眼圓溜溜的凡人孩童跟住了問。
她看了眼他鼻管下長長的鼻涕,忍不住對他使了個昨晚新學會的除塵訣:“什麽活地圖?多少一張?”
“五十枚元珠即可。”
小孩兒小心翼翼地從斜背的布口袋裏取了一張黃褐色布紋木,這布紋木還……活蹦亂跳的?
鄭菀忍不住揉了揉眼睛。
來了玄蒼界快一年,許多事兒還是讓她不大習慣,比如麵前這木板,光滑平展的麵上交織著無數條黑乎乎的線,這線還會扭來扭去,跟蚯蚓爬似的。
“真人莫要嫌它醜,您將元力注入這小孔試試。”
鄭菀依著他話,將元力注入了布紋木邊的小孔,但見方才還亂七八糟扭成一團的線一下子清晰了,它們化成了一條條街道,連道路兩旁的建築都標識得一清二楚。
她還發現,道路上出現了一個閃爍的紅色小點。
“紅點便是真人您,真人您去往何處,紅點便會在何處,真人若是想查詢路線,對應著地圖看一看便是。我哥哥做的活地圖在附近都是有名的。”
稚童吸溜了下鼻涕。
鄭菀忍不住又給他施了個除塵術,她原來兌的元珠所剩不多,買完這個活地圖也隻剩十來枚,不過——
她掂量著十二塊下階元石,決定難得闊綽一把。
“好,來一份。”
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鄭菀拿著活地圖歡歡喜喜地看了起來,她一點路旁的建築,建築便會伸伸懶腰,倏地從活地圖上掙脫出來,蹦來蹦去。
她又找七寶閣,寶閣便在前邊不遠,拐個彎兒就到了。
在大多數鋪子還是兩開門麵三層小樓時,七寶閣拔地而起,足足有六層,八開的門麵,光門臉便比左右大出許多,古色古香的建築,門匾上書“七寶閣”三字,旁邊還畫了個四足青銅鼎。
鄭菀當初為了新弟子選拔很是惡補過一陣正道十二門的致使,兩枚元珠一冊的“玄蒼史”翻得破破爛爛,是以,她一眼便認出,這牌匾上的青銅鼎是天樽。
七寶閣是天樽門開的?
天樽煉器……
難怪這般財大氣粗。
鄭菀抬腳便進了門。
“真人需要點兒什麽?”
小二迎了上來,待抬頭,視線觸及鄭菀的臉便是一愣,本該熟練唱出的一串話,不知怎麽打個轉,全沒影兒了。
“玉清門下,替人跑個腿。”
鄭菀將任務號牌遞去,冰冷的鐵片讓小二迅速迴了魂。
“真人稍等。”
鄭菀發現,一個灰撲撲的店小二都是守中境,而且看身上氣息,還是守中境後期。趁著他去取東西,鄭菀仔仔細細地將這七寶閣看了一番。
便能見三麵靠牆貨架,木質螺紋底,花紋鏤刻精美,巧奪天工。
貨架朝外的一麵都鑲了水晶琉璃,格子錯落有致,鄭菀下意識便想起了凡間的博古架,隻是這貨架,看上去要比博古架講究些。
仔細看還能發現,她一開始以為的鏤空花紋,其實是一個巨大的法陣,格子間裏盛著各種稀奇古怪的東西,看上去像是犀牛角的一截材料,各種石頭,……法器?
鄭菀隻知道,修道界譬如傀鑒這種供修士使用的器物,最低階的為法器,法器之上還有元器和仙器,每一種還可分上中下三階,價位是天差地別。
至於傳說中的可成長型玄器——
每一次出現,都會引起一陣腥風血雨。
“真人可有看中的?”
小二將乾坤袋和與她之前相似但圖案相異的號牌一同遞了過來,笑容可掬地道,“別的不敢打包票,要論法器,我七寶閣是最齊全的。”
鄭菀掂量了番羞澀的錢袋,拒絕了他的好意。
便在這時,一虎背熊腰的女修虎虎生風進來,手裏提著一個巨大的包裹,往台上便是一頓:“小薩,過來點點。”
名為小薩的小二跟鄭菀打了聲招唿,忙去點貨,一件件精美的法器、元器,從包裹中取了出來,等全部點好,算完元石,女修又如來時那般大跨步走了,小薩發現,之前的客人還在。
倒是個怪人。
隻見鄭菀壓低聲問了一句:“那位前輩是天樽門……器修?”
“是。”
小薩點頭,對她這等眼神見慣不慣,修道之人,身體受先天之氣錘煉,又有元力灌體,大都纖長苗條,極少有這般誇張的肌肉。
“煉器每一道都需千錘百煉,久而久之,我派修士大都便……人高馬大了。”
鄭菀“哦”了一聲,心想,她是決計不會去學器修的,興許是這樣,那《莫虛經》上建議,器修兩字提都未提。
玉清門人以“不美”為恥。
至於丹修,要生火燒爐,燒完爐動不動還會炸爐,炸得人灰頭土臉的,鄭菀生性愛美愛潔,自然也不會加以考慮。
而習陣——
想到那亂七八糟的線條,因繁複計算而常年致力於各種植發之術卻依然避免不了老年禿頂的陣修,鄭菀也給否了。
還是畫符吧,一支符筆一疊紙,隨時隨地都能練,聽起來便省心。
“可有符筆和符紙?”
“有,有有有。”
店小二殷勤地拿出了三疊符紙,十來根符筆,其中有五六支以專門的盒子裝好,一看便所耗不菲。
“您要黃紋紙,羅萱紙,還是永逾紙?”
“最普通的便可。”
鄭菀抿嘴,睫毛顫得厲害,訥聲道,“我、我……沒什麽元石。”
店小二心也跟著一顫,聲音都軟和了不少:
“若要買便宜些的符紙,還需去攤市,七寶閣的東西……不算實惠。”
……要糟。
店小二也不知自己怎麽鬼使神差說了這麽一句,隻能祈禱掌櫃在二樓未留意。
“攤市?”
鄭菀又問,“何謂攤市?請問七寶閣如何算價,攤市又如何算價?”
若隻差幾個元珠,她還是願意在大店裏買,起碼童叟無欺。
“黃紋紙七寶閣是五百元珠一刀,一刀有百張,最低階的符筆也要五十塊下階元石,”小二看這女修身上灰撲撲的凡布裙,連道除塵陣都沒——
可見日子窘迫。
鄭菀確實窘迫,原以為十二元石不少,誰知隻能買根符筆的毛。
店小二心下大起憐惜,連掌櫃的都忘了,出聲告訴這一看便生澀的女修。
“攤市便是修士自主擺的攤,風嫵城臨近歸墟門,歸墟門劍修酷愛遊曆,若是得了些東西,賣給店鋪吃虧,便自己擺攤,時間一長,人一多,加上許多有些一技之長的修士,慢慢地,也成了攤市。”
“隻是攤市魚龍混雜,考眼力,有那黑心販子將魚目當作珠子賣,不過符紙這類,也沒人高興作假,真人自去無虞。攤市普遍要比店鋪低一些……”
鄭菀出了神。
玄蒼界的誌怪冊子裏,每個後來混的風生水起的主角,都有那麽一出:撿漏。
撿的漏,不是仙器便是玄器,這也成了主角兒騰飛之路的契機。
鄭菀心動了。
她決定去看看,說不得……撿漏了呢。
“多謝。”
她友好地朝小二笑,在他暈暈乎乎的視線裏,什麽也沒買,出了七寶閣。
這時的鄭菀已盤膝坐於臥榻之上,魂識往下一沉,進入內視狀態。
她不太明白方才的狀態是什麽,卻發現隻是風過雲輕的一個瞬間,她的第二十竅已滿!
識海中那片晶瑩的葉子上跳了跳,向與她打招唿,繼而一行幽藍的方塊字排著隊蹦出來:
“欲止而誌堅,魂強而幻成,此為‘仉魂訣’。”
鄭菀一目十行地看去,終於明白,原來莫虛經功法分為兩部,一部是煉元力,存修為,如守中境,以欲練經,欲強而止則進益,此為填竅漲修;另一部分,卻是練魂識。
莫虛經大乘為幻世之法,一法下,可造生生幻世,所謂大乘,一是修為大乘,二便是魂識大乘,唯有元力充沛,方能造萬物;也唯有魂識大乘,方能使萬物如生。
這仉魂訣,便是煉魂識之訣,如今向她開放的,是最基礎的魂識口訣。
不過——
鄭菀看著底下一行小字,“第一層,築魂基需蓼冰符相助。”
再小字:“修我仉魂訣之後士,可於符、丹、陣三門中擇一為輔。”
鄭菀陷入了難題。
若這般說來,該是畫符、煉丹,還是哦,習陣呢?
第49章 攤市(一)
七門三宗二齋,十二大宗門控製下的十二城,都是玄蒼界的大城。
風嫵城也是如此。
它以城主府為界,分東西二城,安置凡人之處,隻占據了東城的一小片地方,而大多數凡人,也都不會走出這一畝三分地。
修士與凡人從來涇渭分明,凡人有凡人的市集,修士有修士的集市,是以鄭菀大清早將阿耶阿娘送去市集後,便坐了鼻涕蟲繞去西城——
西城有整個風嫵城最繁華的溯月街,七寶閣便位於這溯月街之上。
“真人可要一份活地圖?”
鄭菀才下鼻涕蟲,便被一位眼圓溜溜的凡人孩童跟住了問。
她看了眼他鼻管下長長的鼻涕,忍不住對他使了個昨晚新學會的除塵訣:“什麽活地圖?多少一張?”
“五十枚元珠即可。”
小孩兒小心翼翼地從斜背的布口袋裏取了一張黃褐色布紋木,這布紋木還……活蹦亂跳的?
鄭菀忍不住揉了揉眼睛。
來了玄蒼界快一年,許多事兒還是讓她不大習慣,比如麵前這木板,光滑平展的麵上交織著無數條黑乎乎的線,這線還會扭來扭去,跟蚯蚓爬似的。
“真人莫要嫌它醜,您將元力注入這小孔試試。”
鄭菀依著他話,將元力注入了布紋木邊的小孔,但見方才還亂七八糟扭成一團的線一下子清晰了,它們化成了一條條街道,連道路兩旁的建築都標識得一清二楚。
她還發現,道路上出現了一個閃爍的紅色小點。
“紅點便是真人您,真人您去往何處,紅點便會在何處,真人若是想查詢路線,對應著地圖看一看便是。我哥哥做的活地圖在附近都是有名的。”
稚童吸溜了下鼻涕。
鄭菀忍不住又給他施了個除塵術,她原來兌的元珠所剩不多,買完這個活地圖也隻剩十來枚,不過——
她掂量著十二塊下階元石,決定難得闊綽一把。
“好,來一份。”
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鄭菀拿著活地圖歡歡喜喜地看了起來,她一點路旁的建築,建築便會伸伸懶腰,倏地從活地圖上掙脫出來,蹦來蹦去。
她又找七寶閣,寶閣便在前邊不遠,拐個彎兒就到了。
在大多數鋪子還是兩開門麵三層小樓時,七寶閣拔地而起,足足有六層,八開的門麵,光門臉便比左右大出許多,古色古香的建築,門匾上書“七寶閣”三字,旁邊還畫了個四足青銅鼎。
鄭菀當初為了新弟子選拔很是惡補過一陣正道十二門的致使,兩枚元珠一冊的“玄蒼史”翻得破破爛爛,是以,她一眼便認出,這牌匾上的青銅鼎是天樽。
七寶閣是天樽門開的?
天樽煉器……
難怪這般財大氣粗。
鄭菀抬腳便進了門。
“真人需要點兒什麽?”
小二迎了上來,待抬頭,視線觸及鄭菀的臉便是一愣,本該熟練唱出的一串話,不知怎麽打個轉,全沒影兒了。
“玉清門下,替人跑個腿。”
鄭菀將任務號牌遞去,冰冷的鐵片讓小二迅速迴了魂。
“真人稍等。”
鄭菀發現,一個灰撲撲的店小二都是守中境,而且看身上氣息,還是守中境後期。趁著他去取東西,鄭菀仔仔細細地將這七寶閣看了一番。
便能見三麵靠牆貨架,木質螺紋底,花紋鏤刻精美,巧奪天工。
貨架朝外的一麵都鑲了水晶琉璃,格子錯落有致,鄭菀下意識便想起了凡間的博古架,隻是這貨架,看上去要比博古架講究些。
仔細看還能發現,她一開始以為的鏤空花紋,其實是一個巨大的法陣,格子間裏盛著各種稀奇古怪的東西,看上去像是犀牛角的一截材料,各種石頭,……法器?
鄭菀隻知道,修道界譬如傀鑒這種供修士使用的器物,最低階的為法器,法器之上還有元器和仙器,每一種還可分上中下三階,價位是天差地別。
至於傳說中的可成長型玄器——
每一次出現,都會引起一陣腥風血雨。
“真人可有看中的?”
小二將乾坤袋和與她之前相似但圖案相異的號牌一同遞了過來,笑容可掬地道,“別的不敢打包票,要論法器,我七寶閣是最齊全的。”
鄭菀掂量了番羞澀的錢袋,拒絕了他的好意。
便在這時,一虎背熊腰的女修虎虎生風進來,手裏提著一個巨大的包裹,往台上便是一頓:“小薩,過來點點。”
名為小薩的小二跟鄭菀打了聲招唿,忙去點貨,一件件精美的法器、元器,從包裹中取了出來,等全部點好,算完元石,女修又如來時那般大跨步走了,小薩發現,之前的客人還在。
倒是個怪人。
隻見鄭菀壓低聲問了一句:“那位前輩是天樽門……器修?”
“是。”
小薩點頭,對她這等眼神見慣不慣,修道之人,身體受先天之氣錘煉,又有元力灌體,大都纖長苗條,極少有這般誇張的肌肉。
“煉器每一道都需千錘百煉,久而久之,我派修士大都便……人高馬大了。”
鄭菀“哦”了一聲,心想,她是決計不會去學器修的,興許是這樣,那《莫虛經》上建議,器修兩字提都未提。
玉清門人以“不美”為恥。
至於丹修,要生火燒爐,燒完爐動不動還會炸爐,炸得人灰頭土臉的,鄭菀生性愛美愛潔,自然也不會加以考慮。
而習陣——
想到那亂七八糟的線條,因繁複計算而常年致力於各種植發之術卻依然避免不了老年禿頂的陣修,鄭菀也給否了。
還是畫符吧,一支符筆一疊紙,隨時隨地都能練,聽起來便省心。
“可有符筆和符紙?”
“有,有有有。”
店小二殷勤地拿出了三疊符紙,十來根符筆,其中有五六支以專門的盒子裝好,一看便所耗不菲。
“您要黃紋紙,羅萱紙,還是永逾紙?”
“最普通的便可。”
鄭菀抿嘴,睫毛顫得厲害,訥聲道,“我、我……沒什麽元石。”
店小二心也跟著一顫,聲音都軟和了不少:
“若要買便宜些的符紙,還需去攤市,七寶閣的東西……不算實惠。”
……要糟。
店小二也不知自己怎麽鬼使神差說了這麽一句,隻能祈禱掌櫃在二樓未留意。
“攤市?”
鄭菀又問,“何謂攤市?請問七寶閣如何算價,攤市又如何算價?”
若隻差幾個元珠,她還是願意在大店裏買,起碼童叟無欺。
“黃紋紙七寶閣是五百元珠一刀,一刀有百張,最低階的符筆也要五十塊下階元石,”小二看這女修身上灰撲撲的凡布裙,連道除塵陣都沒——
可見日子窘迫。
鄭菀確實窘迫,原以為十二元石不少,誰知隻能買根符筆的毛。
店小二心下大起憐惜,連掌櫃的都忘了,出聲告訴這一看便生澀的女修。
“攤市便是修士自主擺的攤,風嫵城臨近歸墟門,歸墟門劍修酷愛遊曆,若是得了些東西,賣給店鋪吃虧,便自己擺攤,時間一長,人一多,加上許多有些一技之長的修士,慢慢地,也成了攤市。”
“隻是攤市魚龍混雜,考眼力,有那黑心販子將魚目當作珠子賣,不過符紙這類,也沒人高興作假,真人自去無虞。攤市普遍要比店鋪低一些……”
鄭菀出了神。
玄蒼界的誌怪冊子裏,每個後來混的風生水起的主角,都有那麽一出:撿漏。
撿的漏,不是仙器便是玄器,這也成了主角兒騰飛之路的契機。
鄭菀心動了。
她決定去看看,說不得……撿漏了呢。
“多謝。”
她友好地朝小二笑,在他暈暈乎乎的視線裏,什麽也沒買,出了七寶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