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輪初轉騰, 玉兔複東升,乾坤分外明朗。

    這樣的一片月夜,這樣的一樹柳梢,夜宴悄然已至。

    昔日殷府,今日項府。弱肉強食的社會永遠是強者的舞台。

    項府,燈火通明。

    酒自然是好酒,客自然是豪客。

    無疑,虞姬是今晚的亮點,空穀幽蘭,不帶人間煙火之氣的美女在哪裏都永遠是道風景。項羽著一身白袍,手挎霸王。月色映托下,英華獨秀。

    故交新知相聚一堂,範增,虞子期,龍且,鍾離昧,季布等人,還有吳中的名士鄉紳都在席列。

    項梁位於正席,舉杯道:“承蒙眾位賞光,項某在此先敬大家一杯,聊表謝意。”眾人皆捧杯起立。

    英雄一杯,豪氣幹雲,不看昨日黃花開謝。

    英雄二杯,蕩氣迴腸,忘卻是非恩怨無痕。

    英雄三杯,隻為英雄。鋏劍長歌笑傲蒼穹。

    英雄為君酒三杯,然諾盡吐五嶽輕。

    縱教醉臥沙場眠,誰人敢笑不英雄。

    喝酒最能看出一個人的性格心事。

    項梁雙手捧杯,目光巡視全場,而後一幹而盡。龍且早就按耐不住,還未坐穩就迫不及待的喝了起來。季布端杯,仰首一飲而盡,幾滴酒水順著絡腮胡子滴下。項羽卻是一門心思都在虞姬身上,醉翁之意不在酒中,斜睨虞姬,但見虞姬輕挽衣袖,遮住酒杯,淺呡緩飲,待見項羽盯著她望,幾分羞醉,一絲緋紅飛上腮邊,若海棠解語。

    寂寞的世界說讓這世界有英雄吧,於是便有了英雄。

    英雄說我想有酒能解憂愁,於是便有了烈酒。

    烈酒說我想映照美人容顏,於是便有了美人。

    項羽並不迴收目光,舉杯邀道“感謝眾位駕臨,今日新結交了季布,子期兄弟,更難得虞姬姑娘能光臨舍下,在此我項羽敬各位一杯,以表敬意。”

    虞姬手捧第二杯酒,在項羽目光正視下,六神無主,忘了以袖掩杯,舉杯快飲,臉上越發緋紅,若灼灼桃花。好在眾人皆自飲酒聊天,未曾注意到虞姬臉色變化。但這一幕卻都被一旁的範增看在眼裏。

    範增若有所思的對項梁說道:“不知怎得,我見到項少俠就有說不出的親切之感,意欲收為螟蛉,不知項將軍意下如何?”

    項梁舉杯,“範先生學究天人,羽兒能得你指點,實在是他的造化,如此甚好啊!我敬範先生一杯。”目光瞥向項羽。

    項羽聽聞,大驚之下,身形晃動,“不可啊!叔父!”虞姬也是急切的望向範增,不知義父為何說出這番言語。項梁明知故問:“範先生師承鬼穀,學究天人,精通奇門遁甲,難道配不上羽兒?”

    眾人的眼光也迅速聚集到了項羽身上。大堂頓時安靜許多,無聲勝有聲。

    “這個…那個…唉!來…來,來,虞姬姑娘,我再敬你一杯。”項羽知道今日必將豁出去了,要不成為範增義子後,與虞姬注定再也無緣,強來的話注定要背上亂倫之大罪名。霎那間,一股豪情迸發出來,神態自若的舉杯邀向虞姬。

    虞姬大窘,心亂無神。端起酒杯,一飲而盡。喝得急了,臉上緋紅之色越發濃重,若杜鵑滴血。

    許多一段美好的男女之情往往在萌芽時就因矜持不敢表愛而被扼殺,許多故事,皆因如此,注定這輩子有緣無份,注定空留許多傷心的理由。

    項羽是個強者,屬於那種不擇手段謀取自己幸福的人。此刻是王八吃秤砣,鐵了心腸。一杯下去,借著酒膽說道:“範老先生德才兼備,能得垂青屬項羽三生之福,我對您沒有絲毫不敬之意,但“義父”一語萬萬不可!從今往後我尊稱您一聲“亞夫”。如親生父親對待,若有如違此誓,叫我日後敗戰沙場,被逼自刎,亂刀分屍。自從見了虞姬姑娘以後,我知道我的後半生再也離不開她,我的眼裏再也容不下其他女子,此生非虞姬不娶!”

    縱有百媚千紅爭豔,我獨覓,你哪嫣紅。

    此語一出,有若驚雷。在座者都是視女人如衣服之輩,見的項羽如此兒女情態,方迴過神來,齊聲大笑。

    龍且一向視項羽有如親哥哥看待,這刻眉開眼笑,“羽哥,小弟對你佩服得五體投地啊!換成我要在眾目睽睽之下對心愛女子表露愛意,借我天大的膽我也不行啊。”季布大笑:“項兄弟真豪傑也!性情中人,直爽性格合我季布脾氣,能認識你這個朋友實在開心,不嫌棄我這個老粗的話,以後鞍前馬後,一定效勞。”

    虞姬早已羞得滿臉漲紅,不敢看眾人的眼光,舉措不安,更顯幾分嬌態,心裏暗想:“項郎啊項郎,你今日這番大膽言語,叫虞姬今日怎麽下得了台麵,日後還怎生見人?”虞姬本是極其聰穎之人,很快定下心神,心生主意。

    虞姬一反嬌態,莞爾一笑,聲音有若黃鶯出穀,“在座的都是英雄豪傑,難得項少俠能舍棄麵子,道出心聲,令虞姬感動不已。但虞姬心目中的如意郎君定要是拯救萬民於水火之熱的真英雄,真豪傑,我出三題,項少俠若能過關,虞姬便答應你的婚事。”

    此時月已升至中天,夜宴本已被項羽的一番表白提上了興致,此刻更被虞姬一番話語推上了高潮,眾人皆是興奮無比,等著看虞姬出什麽題目。

    “若要問鼎天下,有雄心沒實力是不夠的,此處堂前這一寶鼎,怕不下千斤,項少俠若能舉起,就算是過了虞姬的這第一關。”

    項羽劍眉一聳,聞聽美人考驗,豪氣頓生,走向堂前,手抱大鼎,大喝一聲“起!”隻見大鼎搖晃了幾下,竟是慢慢動了起來,被項羽慢慢舉起,平抱於胸,雙手扶於鼎足。

    眾人皆麵露駭意。尤以項梁最是著緊,失聲大喊:“羽兒,量力而為,莫傷了身體!”

    常人出力如此,那還有餘力分暇說話。卻見項羽對視項梁,“叔父,無礙。”這才發力,青筋暴漲,大吼一聲“再起!”大鼎又被舉起一丈之,腳下青磚已碎裂無數。大鼎緩舉至頭頂時,項羽絲毫沒有沉重感,抽出右手,改為單手托鼎,向著虞姬方向連舉三下,這才把鼎放下。半響,眾人如夢中驚醒,頓時掌聲如雷。

    眾人方在驚歎項羽之神力,虞姬的第二道考題來了。

    “力氣再大也隻是勇猛的表現,第二道題想考考項將軍對行軍布陣之道一些看法。”

    項羽微笑迴答,“自幼也曾在叔父教導下看了些兵書,但是看了幾本就沒多大興趣,行軍布陣哪有那麽多的規則?須知長平一役就是因為趙括紙上談兵誤國,導致趙國一蹶不振。兵法書上多半說的都是行軍布陣時的正奇之道如何演變。戰場上,突發情況太多了,哪有什麽固定的正兵,固定的奇兵呢?能審時度勢,隨機應變的話,正兵就是奇兵,奇兵就是正兵。戰場上要對士兵的生命負責,而不是為兵法書負責。對於《孫子兵法》我有不同的觀點,這就獻拙了:

    不戰亦能屈人兵,應知後患無窮盡。

    既言兵者詭道也,何故著書標正奇?”

    此言一出,不僅虞姬,眾人皆是大奇,須知孫武在春秋時期譜寫了兵法上的傳奇,項羽竟公然抨擊孫子兵法上的紕漏。

    虞姬問道:“後半句可以說的過去,立言與不立言之說一直有爭議,有如《道德經》所言,智者不言,但還是留下了五千文字。第一句也太過牽強了,攻城為下,攻心為上,不戰而屈人之兵,百姓才可平安,有什麽後患呢?”

    項羽答:“狼就是狼,羊就是羊,狼永遠變不了羊。對待敵人仁慈就是對自己殘忍,什麽時候反噬你的時候就後悔莫及。不擊則已,一擊必致命,讓敵人再無反抗之力,才能永保太平。譬如暴秦吧,諸侯紛紛與秦和親,下場呢?”

    成王敗寇,以暴製暴未嚐不能換來何平,眾人皆深思。

    “不知第二關過了沒有?”項羽微笑的望著虞姬。

    “這個,項少俠口才了得,算你過關了,這第三題卻是頗有難度,傳聞下邳城郊近段時間常有異光流彩浮於上空,想必有上古寶物將要出世,項少俠若能得此寶,虞姬定會與你再聚於下邳。承蒙款待,無奈小女子不勝酒力,就此告退。”

    “老夫也就此別過,有緣自會再聚。”範增說道。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人走樓空後,項羽獨立,默默的望著明月……

    城郊,柴扉內,燈下,檀香嫋嫋。

    虞姬自筵席迴來一直不解,這才向範增問道:“義父,剛才為何想收項少俠為義子?”

    範增長歎:“初見項羽,我見他目帶雙瞳,印堂暗帶戾氣,主嗜殺,不得善終。義父怎會察覺不出項羽對你有意,而你也彼多情?”

    “義父…”虞姬嗔道。

    “不是義父反對你與項少俠結為伉儷,日前我曾演了一卦,你與項羽若是結合大兇之兆,項羽一表人才,又文韜武略,我也非常愛惜他,想收為義子好化解他的戾氣,或許對他有益。既然事情已經發展到如此地步,就看項羽能不能在下邳找到異寶了。天意難違啊!不可測也,不可逆也!”

    “你我收拾行囊,明日動身前往下邳吧,有些事還等著義父去做。”說罷範增緩緩步出門外,傳來歌聲。

    乾坤為鼎兮哦…五行火,

    陰陽轉輪兮嘍…太極風,

    我軀天刑兮誒…清濁遊,

    醒夢一如兮啊…誰勘透。

    翌日。

    會稽通往下邳官道上一老一少縱馬疾馳。

    而項梁大軍也告別江東父老,往下邳方向挺進,為首的正是項羽帶領的吳中八千子弟精兵,途經東陽縣時,東陽縣令陳嬰率領二萬軍馬歸附。反秦的曆史書頁又開始了新的篇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楚漢英雄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好貓中國製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好貓中國製造並收藏楚漢英雄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