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碗窯村位於白家鎮西麵十多裏處,官家曾在此建窯,燒出的瓷碗胎薄細膩,據說向皇宮進貢過。不過這已經是好幾十年前的事情,看上去,碗窯村隻是一個不起眼的村子。
村邊依稀能找到一兩座窯洞,被雜草蓋住,不知情的人,還以為是兩個草垛子。草垛子腳下,正坐著兩個人,便是飛雲與小青。
走走停停,半天過去,才走到這個村子。飛雲並無確切的地方想去,隻看這邊山多,便走著來。到這安靜的村子,實在走不動,便坐下歇息,吃點幹糧。
在這裏住下,也是不錯的,至少與家鄉有些相似。挨著山,分散著五六來道房屋,一道房子或七八間,或三四間,長短不等。估算一下,有二三十戶人家。
許是都在吃午飯,路上看不到人走動。飛雲歇了一陣,扶起小青,往房屋走去,想著找個人問問。
走過一道籬笆,看到一家人在吃飯。有白發蒼蒼的老嫗,一對青年男女,還有一個稚童,三代同堂,其樂融融。
飛雲走上去,站在門口,拱手問道:“請問這位大哥大嫂,此處可有空房子住?”青年男子端著飯碗站起來,細細打量他們一番,說:“你們是要借宿?我家便有空房子。”
飛雲笑笑說:“我們自外鄉來,家鄉遭了災,隻好出來尋活路。在縣城裏找不到事做,看看鄉下會怎樣。故而來此,先尋一處房子住下。”
青年男子不好意思笑笑:“住一宿到沒問題,常住的話,卻不方便。”旁邊的老太太開口說:“村西頭的劉老頭,女兒嫁到鄰村去了,又沒有兒子,一個人住著五間房,空蕩蕩的,你們可去問問。”問清楚路,飛雲謝過一家人,往西頭走去。
房子都分得很開,飛雲躍上一棵樹,一眼便看清房子。村西確有一道房子,剛好五間。
不大一會兒,兩人便走到房子前。籬笆門敞開著,一排五間房,旁邊還蓋了幾個小棚子。小溪從山上留下,
飛雲在門口看一看,高聲問:“有人在家嗎?”半晌,才有人答應:“誰在叫啊?”走出一個年近半百的老頭,不太高興地看著飛雲。
飛雲恭敬地拱拱手,問:“請問老人家,您是劉大叔嗎?”老頭點點頭,有些狐疑:“我和你相識?”飛雲說:“不相識。我二人自外鄉來,流落在此地,想找房子常住。”
老頭一聽,便要轉身:“我這又不是客棧,你們找錯地方了。”飛雲想叫住他,卻不知怎麽說。還是小青開口:“劉大叔,我們家裏遭了災,不得已才出來。我偏偏在路上得了病,沒辦法再趕路。隻好尋個地方住下養病。還望大叔您行行好。”
劉大叔在兩個人臉上來迴閃動,警惕地打量了許久,臉色漸漸緩和:“看你確實身體有恙,不方便趕路。不知你們要住多久?”
飛雲臉上一喜,說道:“我們打算長住,最好可以買下一間。”劉大叔聽了,一怔,旋即說:“我這破房子能值幾個錢,想住便先住下。要買的話,還得等我女兒迴來商議。”
兩個人對劉大叔感激不已。劉大叔要招唿他們吃飯,他們推說已經吃過,在旁邊等。劉大叔當即收拾出一間房子給他們,飛雲又向劉大叔請教附近有哪些營生可做。
山村不比縣城,根本不需要練武之人。數十年前,碗窯還開著,窯洞裏要很多人手。自上好瓷土用完後,官府關閉窯洞,一些人便走掉。也有些人留下來開荒種地,有了碗窯村。村民都是那批窯工後人,劉大叔的父母便在碗窯裏幹活。
現如今,碗窯村與一般村子無異。村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平時種地為生。不是農忙季節,有下河打魚的,有上山砍柴打獵的。也有些人跑到縣裏、鎮上做短工,補貼家用。
飛雲一一問清楚,掏出一錠銀子給劉大叔。劉大叔急忙推辭,說:“一間破舊房子,頂多值三四兩,要不了那麽多。”飛雲換了一錠有四兩多的銀子。
劉大叔還要推辭,飛雲便說多出來的銀子,是向他買被褥和大米。劉大叔隻好接過,並說如果女兒不買房子,銀子原封不動奉還。
劉大叔送來被褥和幾斤米,就先離去。飛雲和小青收拾房間。房子許久未住人,都是灰塵,嗆得小青咳嗽不止,臉色愈發蒼白。飛雲便讓小青到門外坐著,一個人收拾。
幾塊木板拚成床榻,擦幹淨了,鋪上稻草,蓋上草席,再將被褥放上麵。找來桌子和凳子,擦洗幹淨,擺放到房裏。看著有點像一個家,小青忍不住笑起來。
收拾停當,兩人算是在碗窯村住下。不過馬上就有難題,走得匆忙,在張府掙下的數月工錢沒帶走,隻靠綠鶯給的盤纏維持,眼下隻剩十多兩。倘若無所事事,靠這點銀子,大概還過不了年,得找點活幹。
種田得先開荒,等莊稼收獲也得有些時日,何況已過了種莊稼的時節。捕魚是完全不懂,打獵倒容易上手。早先聽人說過打獵的竅門,再加上自己的武功,有點收獲不難。不過想到有生靈死去,雙手從未沾血的飛雲馬上搖頭。自己又無其他長處,唯有去砍柴。
第二天一早,問劉大叔借了柴刀,到山上去。砍柴的活兒,小時候沒少幹,做起來很是順手。半天便砍好兩大捆木柴,挑迴家,放院子裏曬。連砍三天,到第四天,最先砍下來的木柴已經幹掉,便捆好挑到鎮上去。
不放心小青一人在家,飛雲挑著擔子,走得飛快,半個時辰便到鎮上。由於不識路,頗費些周折,才將木柴賣到一家小酒樓。隨後買些日常用度的東西,給小青抓藥,去鐵鋪買把柴刀,最後買點菜和蛋。賣柴才得二錢銀子,花掉的快有一兩半。
此後幾天,飛雲都是早上賣柴,下午上山。飛雲不吃葷腥,但小青身體虛弱,需要補一補,每日都買些魚肉、蛋禽。還要隔三差五地抓藥。囊中銀子不見多,反而少了一些。
一個多月後,飛雲看著所剩無幾的碎銀子,很是無奈。不當家不知油鹽貴。從前在寺裏的時候,都是師兄管賬,他從未想過銀子不經花。除了有幾天下雨,他每天去打柴。可賣了一點錢,要買米買菜,要買油買鹽,再加上抓藥,銀子如流水。
想到入冬要添置新衣服,飛雲愁得一夜睡不著。小青見他有心事,也睡不安生,第二天起來,咳嗽得更厲害。
看著小青日漸消瘦的臉龐,飛雲咬牙做下決定:靠山吃山,總不能餓死。
碗窯村位於白家鎮西麵十多裏處,官家曾在此建窯,燒出的瓷碗胎薄細膩,據說向皇宮進貢過。不過這已經是好幾十年前的事情,看上去,碗窯村隻是一個不起眼的村子。
村邊依稀能找到一兩座窯洞,被雜草蓋住,不知情的人,還以為是兩個草垛子。草垛子腳下,正坐著兩個人,便是飛雲與小青。
走走停停,半天過去,才走到這個村子。飛雲並無確切的地方想去,隻看這邊山多,便走著來。到這安靜的村子,實在走不動,便坐下歇息,吃點幹糧。
在這裏住下,也是不錯的,至少與家鄉有些相似。挨著山,分散著五六來道房屋,一道房子或七八間,或三四間,長短不等。估算一下,有二三十戶人家。
許是都在吃午飯,路上看不到人走動。飛雲歇了一陣,扶起小青,往房屋走去,想著找個人問問。
走過一道籬笆,看到一家人在吃飯。有白發蒼蒼的老嫗,一對青年男女,還有一個稚童,三代同堂,其樂融融。
飛雲走上去,站在門口,拱手問道:“請問這位大哥大嫂,此處可有空房子住?”青年男子端著飯碗站起來,細細打量他們一番,說:“你們是要借宿?我家便有空房子。”
飛雲笑笑說:“我們自外鄉來,家鄉遭了災,隻好出來尋活路。在縣城裏找不到事做,看看鄉下會怎樣。故而來此,先尋一處房子住下。”
青年男子不好意思笑笑:“住一宿到沒問題,常住的話,卻不方便。”旁邊的老太太開口說:“村西頭的劉老頭,女兒嫁到鄰村去了,又沒有兒子,一個人住著五間房,空蕩蕩的,你們可去問問。”問清楚路,飛雲謝過一家人,往西頭走去。
房子都分得很開,飛雲躍上一棵樹,一眼便看清房子。村西確有一道房子,剛好五間。
不大一會兒,兩人便走到房子前。籬笆門敞開著,一排五間房,旁邊還蓋了幾個小棚子。小溪從山上留下,
飛雲在門口看一看,高聲問:“有人在家嗎?”半晌,才有人答應:“誰在叫啊?”走出一個年近半百的老頭,不太高興地看著飛雲。
飛雲恭敬地拱拱手,問:“請問老人家,您是劉大叔嗎?”老頭點點頭,有些狐疑:“我和你相識?”飛雲說:“不相識。我二人自外鄉來,流落在此地,想找房子常住。”
老頭一聽,便要轉身:“我這又不是客棧,你們找錯地方了。”飛雲想叫住他,卻不知怎麽說。還是小青開口:“劉大叔,我們家裏遭了災,不得已才出來。我偏偏在路上得了病,沒辦法再趕路。隻好尋個地方住下養病。還望大叔您行行好。”
劉大叔在兩個人臉上來迴閃動,警惕地打量了許久,臉色漸漸緩和:“看你確實身體有恙,不方便趕路。不知你們要住多久?”
飛雲臉上一喜,說道:“我們打算長住,最好可以買下一間。”劉大叔聽了,一怔,旋即說:“我這破房子能值幾個錢,想住便先住下。要買的話,還得等我女兒迴來商議。”
兩個人對劉大叔感激不已。劉大叔要招唿他們吃飯,他們推說已經吃過,在旁邊等。劉大叔當即收拾出一間房子給他們,飛雲又向劉大叔請教附近有哪些營生可做。
山村不比縣城,根本不需要練武之人。數十年前,碗窯還開著,窯洞裏要很多人手。自上好瓷土用完後,官府關閉窯洞,一些人便走掉。也有些人留下來開荒種地,有了碗窯村。村民都是那批窯工後人,劉大叔的父母便在碗窯裏幹活。
現如今,碗窯村與一般村子無異。村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平時種地為生。不是農忙季節,有下河打魚的,有上山砍柴打獵的。也有些人跑到縣裏、鎮上做短工,補貼家用。
飛雲一一問清楚,掏出一錠銀子給劉大叔。劉大叔急忙推辭,說:“一間破舊房子,頂多值三四兩,要不了那麽多。”飛雲換了一錠有四兩多的銀子。
劉大叔還要推辭,飛雲便說多出來的銀子,是向他買被褥和大米。劉大叔隻好接過,並說如果女兒不買房子,銀子原封不動奉還。
劉大叔送來被褥和幾斤米,就先離去。飛雲和小青收拾房間。房子許久未住人,都是灰塵,嗆得小青咳嗽不止,臉色愈發蒼白。飛雲便讓小青到門外坐著,一個人收拾。
幾塊木板拚成床榻,擦幹淨了,鋪上稻草,蓋上草席,再將被褥放上麵。找來桌子和凳子,擦洗幹淨,擺放到房裏。看著有點像一個家,小青忍不住笑起來。
收拾停當,兩人算是在碗窯村住下。不過馬上就有難題,走得匆忙,在張府掙下的數月工錢沒帶走,隻靠綠鶯給的盤纏維持,眼下隻剩十多兩。倘若無所事事,靠這點銀子,大概還過不了年,得找點活幹。
種田得先開荒,等莊稼收獲也得有些時日,何況已過了種莊稼的時節。捕魚是完全不懂,打獵倒容易上手。早先聽人說過打獵的竅門,再加上自己的武功,有點收獲不難。不過想到有生靈死去,雙手從未沾血的飛雲馬上搖頭。自己又無其他長處,唯有去砍柴。
第二天一早,問劉大叔借了柴刀,到山上去。砍柴的活兒,小時候沒少幹,做起來很是順手。半天便砍好兩大捆木柴,挑迴家,放院子裏曬。連砍三天,到第四天,最先砍下來的木柴已經幹掉,便捆好挑到鎮上去。
不放心小青一人在家,飛雲挑著擔子,走得飛快,半個時辰便到鎮上。由於不識路,頗費些周折,才將木柴賣到一家小酒樓。隨後買些日常用度的東西,給小青抓藥,去鐵鋪買把柴刀,最後買點菜和蛋。賣柴才得二錢銀子,花掉的快有一兩半。
此後幾天,飛雲都是早上賣柴,下午上山。飛雲不吃葷腥,但小青身體虛弱,需要補一補,每日都買些魚肉、蛋禽。還要隔三差五地抓藥。囊中銀子不見多,反而少了一些。
一個多月後,飛雲看著所剩無幾的碎銀子,很是無奈。不當家不知油鹽貴。從前在寺裏的時候,都是師兄管賬,他從未想過銀子不經花。除了有幾天下雨,他每天去打柴。可賣了一點錢,要買米買菜,要買油買鹽,再加上抓藥,銀子如流水。
想到入冬要添置新衣服,飛雲愁得一夜睡不著。小青見他有心事,也睡不安生,第二天起來,咳嗽得更厲害。
看著小青日漸消瘦的臉龐,飛雲咬牙做下決定:靠山吃山,總不能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