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不知,他們的孩子,會不會像不周山的後代一樣,世世代代受迴天蠱折磨,不能離開母蠱。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她寧可不生。
生來便失去自由,萬一心裏不健康怎麽辦?
萬一她的孩子,成了不周山老祖第二,她便是死了,也要從地底下爬出來……
第1559章 結局(九)
楚九歌與北王暫住的地方是桃花村,是北王童年好友葉辰辰的家。
楚九歌還好,醒來就沒有事了,可北王傷得很重,需要發好好的養一養。
兩人在桃花村,住了一個月,把桃花村逛了一個遍,還跑去山裏采了桃花,釀了兩壇桃花酒,就埋在村口那棵桃樹下。
“如有來生,希望葉辰辰能喝到我們釀的酒。”將酒埋下,楚九歌雙手合十,許下心願。
北王看著他,輕輕一笑,沒有說話……
楚九歌已替他,把心裏話說了出來。
北的傷好後,兩人離開桃花村後,去了南磯山,找到了以閉關為名,不搭理任何人的淩亂。
“你們倆個怎麽來了?”淩亂見到楚九歌與北王,眼皮也沒有抬一下。
當日,北王抱著楚九歌下山,與在山下等北王下來的淩亂、公子小白碰了一個正著。
他們看到北王與楚九歌無事,正高興,就聽到北王說,“讓讓,你們擋本王的路了。”
淩亂當時差點沒拔劍找北王決鬥。
讓讓,你們當本王的路了。
聽聽,這是人說的話?
他們擔心一天,簡直是白擔心的了。
“給你送藥來了,治你身上的病。”楚九歌掏出一個玉瓶,遞給淩亂。
“我的病……能好?”淩亂眼皮一抬,看向楚九歌,卻沒有去接藥丸。
他不想擁有希望後,又失望。
“以性命保證。”她已經實驗過,沒有任何問題。
“那……什麽,謝謝了。”淩亂有些不自在,接過了玉瓶。
楚九歌笑了笑,沒有說話,轉身走了出去,把空間留給北王與淩亂。
她雖然因迴天蠱之固,不能遠離北王,可她也不用時刻伴在北王左右,他們還是可以擁有自己的空間的。
“你什麽時候,去京城接你的國師之位?”楚九歌走了,北王也就不客氣,直接將淩亂拎了起來,“你師父說,你一個月沒有出門,你想幹什麽?修仙嗎?”
“我修道!”淩亂站了起來,拍開北王的手,一臉嚴肅地將衣領整理好,“你不是迴來了嗎?還要我去京城幹什麽?有你坐鎮京城,誰敢鬧騰?”
沒有不周山的人,在暗中煽風點火,東林的內亂已經平穩了。
沒有意外,應頤很快就可以迴京複命。屆時,應頤必然要往上升一升。
文有王梓鈺,武有應頤,東林不愁了。
“本王連皇位都不稀罕,你覺得……本王會願意去京城,做個攝政王?”北王不屑的冷哼。
“那我也不願意去做國師呀!”淩亂不滿的喊道:“而且,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天生孤寡,天生沒有親人緣,我去京城幹嗎?”
“命是無能人的理由,你還真沒有讓本王失望。”北王搖了搖頭,起身往外走。
“我才不是無能的人!”淩亂趴在桌子上,重重地摧了一下桌子,“你以為每個人都跟你似的,說改命下一秒就改了。”
天生孤寡,傷的不是他,而是他身邊的,他親近的人。
他不敢跟任何人太親近,甚至都不敢跟北王太親近,就怕害了他們。
就像那個生了他,卻不認他的混蛋一樣。
他想要那個混蛋認他,結果那混蛋卻早死了,到死也不承認他。
他這樣的人,就不該配擁有親緣!
……
北王與楚九歌,在南磯山呆了半個月,除了第一天與淩亂見了一麵外,後麵北王與楚九歌,並沒有再單獨見淩亂。
楚九歌在南磯山住的這半個月,找淩亂的師父,學了幾招煉丹的本事。
道家本就有醫一門,天一派的傳承裏,也有醫這一項。
那些丹師,原本就是道家學醫的,不過他們在成氣後,從道家分了出去,自成一派。
那群丹師帶走了許多道家的醫學傳承,且他們成名後,還不斷打壓道家學醫的道士,致使道家在醫術這一門,徹底沒落了。
楚九歌聽到正一派掌門人,說起這些過往,暗道了一聲可惜。
她所學的中醫,與道家關係淵源頗深,楚九歌得知正一派的在醫方麵的短板後,主動提出留下來,幫正一派修醫典。
楚九歌可是打小拿醫典當飯吃的,她不敢說,她把世上所有的醫典都看完了,但看完七成是肯定的,背完了六成也是肯定的。
憑她的知識儲備,要幫正一派修個醫典並不是什麽難事,而且正一派本身就有醫典,她隻是幫正一派查漏補缺
不過半個月,楚九歌就幫正一派,將醫典修補好了。
正一派的掌門人,淩亂的師父,對楚九歌感激萬分。楚九歌走的那一天,他親自來送不說,臨別時還送了楚九歌一本,他親手抄寫的《道德經》。
楚九歌拿著正一派給的謝禮,與北王一同下山。
剛下山,就看到倒坐在馬背上,嘴裏叼著一根草,一身道士服的淩亂。
“我決定去京城了。”淩亂看到楚九歌與北王,主動開口道。
想了半個月,他也想明白了。
師父說,他在道術是很有天賦,可想要精進,光有天賦是不行的,人情曆練也必不可少。
此去京城,他就當是曆煉。玩得開心,他就多呆幾天,不好玩,他迴來就是。
反正,不管怎麽樣,天一派都有他淩亂一席之地。
北王掃了淩亂一眼,沒有說話,楚九歌主動道:“我們也去京城,你要不要跟我們一道?”
“好呀!”淩亂滿口應下。
他在山腳下等楚九歌與北王,就是打著跟他們一起進京的主意。
本以為,要花點心思坑蒙拐騙,不想楚九歌與北王也要去京城。
巧了!
楚九歌與北王不趕路,淩亂更是不在乎什麽時候到。三人一路邊走邊遊,直到一個半月後,三人才抵達京城。
一到京城,楚九歌和北王,就與淩亂分開了。
淩亂是以國師的身份進城,不說文武百官,朝中重臣都會來迎他。
北王……
北王他要是暴露身份,文武百官外加小皇帝,都要出城來迎接他,可北王並不打算暴露身份。
他此次陪楚九歌來京,並不是來辦公的,也不打算辦公。
他陪楚九歌來京,隻是來見見老朋友,順便把楚家的事處理幹淨,免得留下什麽後患……
第1560章 結局(十)
楚九歌的二叔,是不周山埋在東林的棋子之一。
先前北王詐死,引得四國大亂,東林更是首當其衝。
那時,東林上下都以為北王死了,不少野心之輩都冒了出來。
當然,他們都沒有好下場!
九成九都死在應頤刀下,沒有死的不是膽小的,就是命大的。
楚九歌的二叔,就是膽小,也是命大的那一個。
北王詐死的那段時間,楚九歌的二叔,沒少給不周山傳信,將京中的動向透露給他們知曉。
楚二叔自以為做的小心,卻不知他的一舉一動,都在王梓鈺的監控下。
不過,楚二叔膽子小,他除來向不周山傳遞消息外,旁的並沒有做什麽。
是以,看在楚九歌的麵子上,王梓鈺沒有對他出手,而是把他交給了楚九歌。
楚九歌這次迴京,就是來收迴楚家的宅子、產業,把楚二叔一家驅逐出京城的。
這要是以前,楚二叔絕對不會服軟。
哪怕楚九歌是北王妃,楚二叔也不會低頭,甚至會跟楚九歌大鬧一場,給楚九歌冠上一個不孝的罪名。
可這一次,楚九歌是帶著,楚二叔與不周山勾結的實證上門的。
楚二叔看到楚九歌甩出來的證據,他沒有否認,隻哀求道:“九歌,我是你二叔,你一定要做的這絕嗎?”
“二叔,你要慶幸,當年我父母、兄長的死,跟你們沒有關係。不然,你們的下場,就不是被驅逐出京城這麽簡單。”她查過,她父母、兄長的死,不周山有插一手,但她二叔那時還沒有一點實力,並沒有與不周山搭上線。
是以,她沒有把事情做絕,隻是把他們驅逐出京城,讓他們吐出不屬於他們的產業。
和楚二叔的磨嘰不同,楚九歌的堂兄楚庭放應得很快,“多謝堂妹為我們求情,這次的事情,麻煩你了。”
楚庭放是個聰明人,他看到那些與不周山有牽連的人,不是被斬首就是流放。
像他們這這樣,還能帶著自己的產業離開的,完全是因為楚九歌的麵子。
是以,楚庭放沒有一絲猶豫,當場就應了下來,甚至把鬧騰的楚二叔也壓下了下來。
不僅如此,楚庭放還許諾道:“三天內,我們便會離開京城。”
楚九歌沒有異議。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她寧可不生。
生來便失去自由,萬一心裏不健康怎麽辦?
萬一她的孩子,成了不周山老祖第二,她便是死了,也要從地底下爬出來……
第1559章 結局(九)
楚九歌與北王暫住的地方是桃花村,是北王童年好友葉辰辰的家。
楚九歌還好,醒來就沒有事了,可北王傷得很重,需要發好好的養一養。
兩人在桃花村,住了一個月,把桃花村逛了一個遍,還跑去山裏采了桃花,釀了兩壇桃花酒,就埋在村口那棵桃樹下。
“如有來生,希望葉辰辰能喝到我們釀的酒。”將酒埋下,楚九歌雙手合十,許下心願。
北王看著他,輕輕一笑,沒有說話……
楚九歌已替他,把心裏話說了出來。
北的傷好後,兩人離開桃花村後,去了南磯山,找到了以閉關為名,不搭理任何人的淩亂。
“你們倆個怎麽來了?”淩亂見到楚九歌與北王,眼皮也沒有抬一下。
當日,北王抱著楚九歌下山,與在山下等北王下來的淩亂、公子小白碰了一個正著。
他們看到北王與楚九歌無事,正高興,就聽到北王說,“讓讓,你們擋本王的路了。”
淩亂當時差點沒拔劍找北王決鬥。
讓讓,你們當本王的路了。
聽聽,這是人說的話?
他們擔心一天,簡直是白擔心的了。
“給你送藥來了,治你身上的病。”楚九歌掏出一個玉瓶,遞給淩亂。
“我的病……能好?”淩亂眼皮一抬,看向楚九歌,卻沒有去接藥丸。
他不想擁有希望後,又失望。
“以性命保證。”她已經實驗過,沒有任何問題。
“那……什麽,謝謝了。”淩亂有些不自在,接過了玉瓶。
楚九歌笑了笑,沒有說話,轉身走了出去,把空間留給北王與淩亂。
她雖然因迴天蠱之固,不能遠離北王,可她也不用時刻伴在北王左右,他們還是可以擁有自己的空間的。
“你什麽時候,去京城接你的國師之位?”楚九歌走了,北王也就不客氣,直接將淩亂拎了起來,“你師父說,你一個月沒有出門,你想幹什麽?修仙嗎?”
“我修道!”淩亂站了起來,拍開北王的手,一臉嚴肅地將衣領整理好,“你不是迴來了嗎?還要我去京城幹什麽?有你坐鎮京城,誰敢鬧騰?”
沒有不周山的人,在暗中煽風點火,東林的內亂已經平穩了。
沒有意外,應頤很快就可以迴京複命。屆時,應頤必然要往上升一升。
文有王梓鈺,武有應頤,東林不愁了。
“本王連皇位都不稀罕,你覺得……本王會願意去京城,做個攝政王?”北王不屑的冷哼。
“那我也不願意去做國師呀!”淩亂不滿的喊道:“而且,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天生孤寡,天生沒有親人緣,我去京城幹嗎?”
“命是無能人的理由,你還真沒有讓本王失望。”北王搖了搖頭,起身往外走。
“我才不是無能的人!”淩亂趴在桌子上,重重地摧了一下桌子,“你以為每個人都跟你似的,說改命下一秒就改了。”
天生孤寡,傷的不是他,而是他身邊的,他親近的人。
他不敢跟任何人太親近,甚至都不敢跟北王太親近,就怕害了他們。
就像那個生了他,卻不認他的混蛋一樣。
他想要那個混蛋認他,結果那混蛋卻早死了,到死也不承認他。
他這樣的人,就不該配擁有親緣!
……
北王與楚九歌,在南磯山呆了半個月,除了第一天與淩亂見了一麵外,後麵北王與楚九歌,並沒有再單獨見淩亂。
楚九歌在南磯山住的這半個月,找淩亂的師父,學了幾招煉丹的本事。
道家本就有醫一門,天一派的傳承裏,也有醫這一項。
那些丹師,原本就是道家學醫的,不過他們在成氣後,從道家分了出去,自成一派。
那群丹師帶走了許多道家的醫學傳承,且他們成名後,還不斷打壓道家學醫的道士,致使道家在醫術這一門,徹底沒落了。
楚九歌聽到正一派掌門人,說起這些過往,暗道了一聲可惜。
她所學的中醫,與道家關係淵源頗深,楚九歌得知正一派的在醫方麵的短板後,主動提出留下來,幫正一派修醫典。
楚九歌可是打小拿醫典當飯吃的,她不敢說,她把世上所有的醫典都看完了,但看完七成是肯定的,背完了六成也是肯定的。
憑她的知識儲備,要幫正一派修個醫典並不是什麽難事,而且正一派本身就有醫典,她隻是幫正一派查漏補缺
不過半個月,楚九歌就幫正一派,將醫典修補好了。
正一派的掌門人,淩亂的師父,對楚九歌感激萬分。楚九歌走的那一天,他親自來送不說,臨別時還送了楚九歌一本,他親手抄寫的《道德經》。
楚九歌拿著正一派給的謝禮,與北王一同下山。
剛下山,就看到倒坐在馬背上,嘴裏叼著一根草,一身道士服的淩亂。
“我決定去京城了。”淩亂看到楚九歌與北王,主動開口道。
想了半個月,他也想明白了。
師父說,他在道術是很有天賦,可想要精進,光有天賦是不行的,人情曆練也必不可少。
此去京城,他就當是曆煉。玩得開心,他就多呆幾天,不好玩,他迴來就是。
反正,不管怎麽樣,天一派都有他淩亂一席之地。
北王掃了淩亂一眼,沒有說話,楚九歌主動道:“我們也去京城,你要不要跟我們一道?”
“好呀!”淩亂滿口應下。
他在山腳下等楚九歌與北王,就是打著跟他們一起進京的主意。
本以為,要花點心思坑蒙拐騙,不想楚九歌與北王也要去京城。
巧了!
楚九歌與北王不趕路,淩亂更是不在乎什麽時候到。三人一路邊走邊遊,直到一個半月後,三人才抵達京城。
一到京城,楚九歌和北王,就與淩亂分開了。
淩亂是以國師的身份進城,不說文武百官,朝中重臣都會來迎他。
北王……
北王他要是暴露身份,文武百官外加小皇帝,都要出城來迎接他,可北王並不打算暴露身份。
他此次陪楚九歌來京,並不是來辦公的,也不打算辦公。
他陪楚九歌來京,隻是來見見老朋友,順便把楚家的事處理幹淨,免得留下什麽後患……
第1560章 結局(十)
楚九歌的二叔,是不周山埋在東林的棋子之一。
先前北王詐死,引得四國大亂,東林更是首當其衝。
那時,東林上下都以為北王死了,不少野心之輩都冒了出來。
當然,他們都沒有好下場!
九成九都死在應頤刀下,沒有死的不是膽小的,就是命大的。
楚九歌的二叔,就是膽小,也是命大的那一個。
北王詐死的那段時間,楚九歌的二叔,沒少給不周山傳信,將京中的動向透露給他們知曉。
楚二叔自以為做的小心,卻不知他的一舉一動,都在王梓鈺的監控下。
不過,楚二叔膽子小,他除來向不周山傳遞消息外,旁的並沒有做什麽。
是以,看在楚九歌的麵子上,王梓鈺沒有對他出手,而是把他交給了楚九歌。
楚九歌這次迴京,就是來收迴楚家的宅子、產業,把楚二叔一家驅逐出京城的。
這要是以前,楚二叔絕對不會服軟。
哪怕楚九歌是北王妃,楚二叔也不會低頭,甚至會跟楚九歌大鬧一場,給楚九歌冠上一個不孝的罪名。
可這一次,楚九歌是帶著,楚二叔與不周山勾結的實證上門的。
楚二叔看到楚九歌甩出來的證據,他沒有否認,隻哀求道:“九歌,我是你二叔,你一定要做的這絕嗎?”
“二叔,你要慶幸,當年我父母、兄長的死,跟你們沒有關係。不然,你們的下場,就不是被驅逐出京城這麽簡單。”她查過,她父母、兄長的死,不周山有插一手,但她二叔那時還沒有一點實力,並沒有與不周山搭上線。
是以,她沒有把事情做絕,隻是把他們驅逐出京城,讓他們吐出不屬於他們的產業。
和楚二叔的磨嘰不同,楚九歌的堂兄楚庭放應得很快,“多謝堂妹為我們求情,這次的事情,麻煩你了。”
楚庭放是個聰明人,他看到那些與不周山有牽連的人,不是被斬首就是流放。
像他們這這樣,還能帶著自己的產業離開的,完全是因為楚九歌的麵子。
是以,楚庭放沒有一絲猶豫,當場就應了下來,甚至把鬧騰的楚二叔也壓下了下來。
不僅如此,楚庭放還許諾道:“三天內,我們便會離開京城。”
楚九歌沒有異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