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事他們也想到了,可這些隻能想不能說,尤其是在他們,還有求於王妃的時候。
“王妃不準孕婦去榮蘭,是為了我們好。懷孕的婦人,千裏奔波,要是途中出了什麽事,誰負責?還有,大軍出行,每日都要行數百裏,懷孕的婦人能跟得上嗎?大軍去榮蘭是為了輪值,帶上一群孕婦算什麽樣?”周奕將馮將軍跟他們說的那套說辭,如實照搬,說給眾人聽。
卻不想,眾人一聽,卻是鬧了起來,“王妃要我們把妻子送去榮蘭,自然是王妃負責!大軍出行怎麽了?我們的妻子就不是北域的百姓了?憑什麽王妃的親衛,可以讓家人隨大軍出行?我們就不行?我們比誰差了?我說周奕,你是怎麽跟馮將軍談的,你是不是故意的?故意坑我們呀?”
“王妃沒有要你們,把妻子送去榮蘭!而且,這麽長的路,王妃怎麽可能給你們保證,你們是在開玩笑嗎?對了。馮將軍還說,王妃要你們把妻子留在北域,王妃會在北域盯著,你們都放心好了。”周奕聽到這些人的話,也有些生氣了,“你們要是不滿,不要跟我說,去跟王妃說,看看王妃聽不聽你們的!”
周奕說完,甩手就走。
其他幾個跟周奕一起,被推出來作為代表,去跟馮將軍談的人,也心生失望,搖了搖頭,說了一句,“王妃一向言出必行,她從來沒有答應過,要送你們的妻子去榮蘭,但你們要把妻子送去瀾城和襄城,王妃肯定會同意。另外,我再提醒你們一句,別忘了,你們的妻子現在是由王妃養著的,由王妃的私產養著的,而王妃……她沒有那個義務,養你們的妻子!我言盡於此,你們好自為之。”
這幾人說完,也跟著周奕一起走了。
眾人看著周奕幾人離去,不是不想上前攔下他們,可看他們一個個像是死親爹一樣,周身都散發著生人勿近的氣息,根本不敢靠近。
“這事……似乎不對?”眾人看著周奕幾人的背影,心裏莫名的不安。
“周奕他們,是不是有什麽事瞞著我們?我們……我們要不要再想想辦法?去找王妃?”
“先不動,先打聽清楚再說。”
…
楚九歌的強硬,周奕幾人明顯不對的狀態,讓北域這些男人心生不安,可他們也不敢妄動,隻敢私下打聽一二。
整個北域,一瞬間都被這種不安與無措的氣氛籠罩,與前幾天的熱烈、激動、興奮和期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然,這些都與楚九歌無關。
見過馮將軍後,楚九歌又去各院巡視了一番,重點關注先前那幾個,險些流產的婦人。
但待忙完,楚九歌才折迴院子,沐浴用膳。
睡前,楚九歌例行招來暗衛,尋問劍客的消息,尋問謝玄的消息……
“迴王妃的話,屬下還是沒有查到三公子的蹤跡。”一連三天,楚九歌都問相同的問題,而暗衛給的答案也是一樣的。
楚九歌閉了閉眼,又道:“劍客呢?”
“劍客大人也沒有任何音訊傳來,傍晚時分,屬下收到的消息,是劍客大人進入了怪石嶺。”暗衛將頭埋在胸前,根本不敢看楚九歌。
他們怕看到王妃失望的眼神。
他們,讓王妃失望了。
楚九歌並沒有失望,相反,聽到劍客那裏有動靜,楚九歌精神一震,激動的道:“繼續關注劍客的行動,有他的消息,第一時間告訴我。”
劍客進入了怪石嶺,她相信,早晚會有好消息傳來。
“亂道人,他出發了嗎?”楚九歌相信劍客,但還是做了兩手準備。
“亂道人昨天出發的,依他的速度,最快也要十天後,才能趕到怪石嶺。”暗衛沒有告訴楚九歌,這個問題,楚九歌昨天就已經問過了,他也迴答過了。
他隱約發現,王妃這兩天,似乎不太對勁,整個人像是……
鈍了一樣!
第1436章 迴信,憂心如焚
暗衛不管是白天還是黑夜,都跟在楚九歌左右,對楚九歌的了解,可以說是比楚九歌還要深。
楚九歌也許自己都不知,白天的時候,因為要為四百名孕婦看診,她一直不敢鬆懈,保持精神力高度集中,整個人看上去自信又幹練,就好像沒有什麽能難倒她一樣,可是……
一到了晚上,楚九歌鬆懈下來,整個人就有點恍惚,而且經常忘事。
就像現在,昨晚問過的問題,暗衛昨晚迴答過的問題,隻過一天,楚九歌就忘了,而且她自己都沒有發現。
很明顯,楚九歌不僅累了,還且還有心事,以至於一到晚上就精神恍惚,像是傻了一眼。
暗衛猜測,必然是有大事發生。隻是,這些不是他一個暗衛,可以過問的。
之後,楚九歌又問了幾個,昨天晚上問遼了,而暗衛也給過答案的問題,好在楚九歌也沒有真迷糊,問了幾個問題就反應過來。
楚九歌一拍腦門,歎氣,“我這腦子……這事,你昨天跟我說了。”
暗衛沉默不語。
“對了,京中有迴信嗎?”這兩天楚九歌一忙,就把這事給忘了,今天終於記起來了。
暗衛默默地將信遞了上去,“有的!傍晚送到的。”
楚九歌接過信,問了一句,“京城還有消息傳來嗎?西鳳、南涼和北林,可有動作?”
“迴王妃的話,王大人的小叔帶兵迴京了,京城如同鐵桶一般,沒有半點消息傳出來。”京城的事,楚九歌不問,暗衛也決定稟報的。
京城的情況,對他們來說不算好,但也不算壞。
畢竟,掌權的人是王梓鈺,總比是別人的好。
“什麽時候的事?”楚九歌捏著信的手一緊。
暗衛低聲說道:“屬下剛剛收到的消息,王將軍帶兵入京,應該是更早的事,但具體是怎麽一迴事,屬下還未查到。”
“讓人盯著王家的動向。”算算時間,王梓鈺讓他小叔帶兵進城,應該是在北王失去聯係前,那就是北王默許的。
這讓楚九歌稍稍放心了一點。
北王失蹤,她最怕的就東林大亂。
東林要亂了,無論是西鳳、北林還是南涼,都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一個大國,一個超級大國,如果自己不作死,沒有內亂,穩定發展,排在他後麵的國家,就是再想取而代之也沒有機會。
就像之前,西鳳三國聯手,也沒有辦法撼動東林的地位。
但,要是東林內亂,自己先亂了起來,內裏分崩離析,那麽……
就給了其他的國家可趁之機,要取而代之,就不是那麽難的事。
“是,王妃。”暗衛並不意外楚九歌命令,即使沒有楚九歌的命令,他們也會盯著王家。
王梓鈺的權利太大了,蘇慕白公子早有交待,要盯緊京城的一舉一動,隻是先前王妃沒有問起,京城便是有動向,他們也沒有跟王妃稟報過,現在王妃問起,以後京中但凡有動向,他們都會上報給王妃知曉。
“西鳳、北林和南涼呢?可有動作?”北王的失蹤與不周山有過,他們雖然極力捂住消息,可也知這個消息捂不久。
如果不周山有心找他們麻煩,肯定會在第一時間,將北王失蹤的消息,泄漏給北林三國知曉。
北林三國要核實這個消息,三天,足夠了。
“西鳳皇位之爭已至白熱化,他們暫時無暇他顧。北林的小皇子在王爺的支持下,已經可以和北林攝政長公主分庭抗衡。攝政長公主自顧不暇,短時間內抽不出精力對付王爺。南涼目前沒有任何異動,南涼太子先前吃了敗仗迴去,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聲音,南涼消息閉塞,很多消息我們的人都探不到,現在也不知發生了什麽事。”暗衛將這兩天,所傳來的消息,一一稟報給楚九歌知曉。
楚九歌點了點頭,示意暗衛退下。
待到暗衛走後,楚九歌才拆開王梓鈺給她的迴信。
王梓鈺在信中告訴她,北域糧餉的事,他已經過問了,戶部很快就會把糧餉送來,但隻能送開年這一季度的,先前的……
不是他不給,而是朝廷的國庫,拿不出那麽多糧食與銀錢。
王梓鈺也在信中,給楚九歌解釋一下。
先前,東林有榮蘭的歲貢,又不用給北域撥軍餉,每年糧食充足,國庫也充足,可現在榮蘭被先皇賜給了北王,且免了北王的稅收,光糧食,朝廷每年就要少收兩成。
沒有榮蘭的歲貢,朝廷的糧食勉強供需平衡,根本沒有餘力往北域撥糧。
且,以前朝廷是不給北域撥軍餉的,現在沒了榮蘭的收入,還要加上北域的支出,國庫再豐也經不起這般花銷。
是以,先皇雖然說了要給北域撥軍餉,可滿朝大臣都裝傻,後來先皇病重,精力不夠,沒有再提此事,朝中大臣就當這事沒有發生。
再後來,先皇駕崩,新皇登基,這事就更沒有人提了,便是北域的將領托人來問,朝中大臣也隻傻。
他們打定主意了,隻要北王不提,他們就當這事沒有發生,而依他們對北王的了解,北王絕對不會問,更不會催要。
北王根本不想要皇上給的任何東西,更不用提,北王現在壓根不缺糧餉。
眼見這一季都要去過了,朝中大臣本以為這事過去了,卻不想……
楚九歌寫信到京城,催問了糧餉的事。
王梓鈺在信中,以戲謔的口吻告訴楚九歌,朝中大臣得知她寫信討要軍餉,一個個麵容怪異,像是吞了半隻蒼蠅,吃也不是,吐也不是。
經過長達數個小時的商議,才最終決定,把北域這一季的軍餉發下來,但以後肯定是不會用了。
不是朝廷不想給,實在是負擔不起。
而且,北王有榮蘭在,根本不缺糧食,不缺軍餉。
王梓鈺給楚九歌的迴信很長,足足有三夜,除了迴複軍餉的事,還跟楚九歌說了一下,京中最近發生的一些事。
其他的人家,王梓鈺都一筆帶過,重點提了謝家。
謝家,謝老太爺被謝玄的父親,送去老宅養老,與謝老太爺一同被送走的,還有武王的兒子謝瑾年……
第1437章 黯然,再懷一胎
謝瑾年,武王的兒子。
因他父親的身份,得了先皇喜,而後又因先皇得知武王,並非他心愛女子所出,遭了先皇厭惡棄。
先皇知道武王騙了他,就沒有再管武王的死活,武王在被送迴京的途中失蹤,至今下落不明,先皇還活著時也沒有派人去找他。
謝瑾年則被先皇丟進了冷宮。
先皇的態度擺在那裏,謝家老太爺也不敢做什麽,就這麽任由謝瑾年獨自一個人,在冷宮掙紮。
謝瑾年一個少年,他就是再聰明,獨自一個在冷宮,沒個人照看也活不下去。
先皇死後,新皇登基,根本沒有人注意到謝瑾年這個皇孫,謝瑾年險些死在冷宮。
他跑出來求救,遇到了王梓鈺。
王梓鈺知曉楚九歌很喜歡謝瑾年,將人救了下來,並悄悄地送到謝玄的父親手裏。
謝玄的父親,拿謝瑾年做籌碼跟謝老太爺談判。謝老太爺為了保住謝瑾年,不得不交權,迴老宅養老。
謝家從今天起,真正換了家主,謝玄的父親開始真正的當家作主了。
王梓鈺知楚九歌擔心謝玄,特意在信中寫到,“謝伯父接手謝家的權利後,第一件事就是尋找謝玄。九歌,你別擔心,謝玄不會有事。你,謝伯父,還有我,我們都在找他,他也不會讓我們失望的。”
“王妃不準孕婦去榮蘭,是為了我們好。懷孕的婦人,千裏奔波,要是途中出了什麽事,誰負責?還有,大軍出行,每日都要行數百裏,懷孕的婦人能跟得上嗎?大軍去榮蘭是為了輪值,帶上一群孕婦算什麽樣?”周奕將馮將軍跟他們說的那套說辭,如實照搬,說給眾人聽。
卻不想,眾人一聽,卻是鬧了起來,“王妃要我們把妻子送去榮蘭,自然是王妃負責!大軍出行怎麽了?我們的妻子就不是北域的百姓了?憑什麽王妃的親衛,可以讓家人隨大軍出行?我們就不行?我們比誰差了?我說周奕,你是怎麽跟馮將軍談的,你是不是故意的?故意坑我們呀?”
“王妃沒有要你們,把妻子送去榮蘭!而且,這麽長的路,王妃怎麽可能給你們保證,你們是在開玩笑嗎?對了。馮將軍還說,王妃要你們把妻子留在北域,王妃會在北域盯著,你們都放心好了。”周奕聽到這些人的話,也有些生氣了,“你們要是不滿,不要跟我說,去跟王妃說,看看王妃聽不聽你們的!”
周奕說完,甩手就走。
其他幾個跟周奕一起,被推出來作為代表,去跟馮將軍談的人,也心生失望,搖了搖頭,說了一句,“王妃一向言出必行,她從來沒有答應過,要送你們的妻子去榮蘭,但你們要把妻子送去瀾城和襄城,王妃肯定會同意。另外,我再提醒你們一句,別忘了,你們的妻子現在是由王妃養著的,由王妃的私產養著的,而王妃……她沒有那個義務,養你們的妻子!我言盡於此,你們好自為之。”
這幾人說完,也跟著周奕一起走了。
眾人看著周奕幾人離去,不是不想上前攔下他們,可看他們一個個像是死親爹一樣,周身都散發著生人勿近的氣息,根本不敢靠近。
“這事……似乎不對?”眾人看著周奕幾人的背影,心裏莫名的不安。
“周奕他們,是不是有什麽事瞞著我們?我們……我們要不要再想想辦法?去找王妃?”
“先不動,先打聽清楚再說。”
…
楚九歌的強硬,周奕幾人明顯不對的狀態,讓北域這些男人心生不安,可他們也不敢妄動,隻敢私下打聽一二。
整個北域,一瞬間都被這種不安與無措的氣氛籠罩,與前幾天的熱烈、激動、興奮和期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然,這些都與楚九歌無關。
見過馮將軍後,楚九歌又去各院巡視了一番,重點關注先前那幾個,險些流產的婦人。
但待忙完,楚九歌才折迴院子,沐浴用膳。
睡前,楚九歌例行招來暗衛,尋問劍客的消息,尋問謝玄的消息……
“迴王妃的話,屬下還是沒有查到三公子的蹤跡。”一連三天,楚九歌都問相同的問題,而暗衛給的答案也是一樣的。
楚九歌閉了閉眼,又道:“劍客呢?”
“劍客大人也沒有任何音訊傳來,傍晚時分,屬下收到的消息,是劍客大人進入了怪石嶺。”暗衛將頭埋在胸前,根本不敢看楚九歌。
他們怕看到王妃失望的眼神。
他們,讓王妃失望了。
楚九歌並沒有失望,相反,聽到劍客那裏有動靜,楚九歌精神一震,激動的道:“繼續關注劍客的行動,有他的消息,第一時間告訴我。”
劍客進入了怪石嶺,她相信,早晚會有好消息傳來。
“亂道人,他出發了嗎?”楚九歌相信劍客,但還是做了兩手準備。
“亂道人昨天出發的,依他的速度,最快也要十天後,才能趕到怪石嶺。”暗衛沒有告訴楚九歌,這個問題,楚九歌昨天就已經問過了,他也迴答過了。
他隱約發現,王妃這兩天,似乎不太對勁,整個人像是……
鈍了一樣!
第1436章 迴信,憂心如焚
暗衛不管是白天還是黑夜,都跟在楚九歌左右,對楚九歌的了解,可以說是比楚九歌還要深。
楚九歌也許自己都不知,白天的時候,因為要為四百名孕婦看診,她一直不敢鬆懈,保持精神力高度集中,整個人看上去自信又幹練,就好像沒有什麽能難倒她一樣,可是……
一到了晚上,楚九歌鬆懈下來,整個人就有點恍惚,而且經常忘事。
就像現在,昨晚問過的問題,暗衛昨晚迴答過的問題,隻過一天,楚九歌就忘了,而且她自己都沒有發現。
很明顯,楚九歌不僅累了,還且還有心事,以至於一到晚上就精神恍惚,像是傻了一眼。
暗衛猜測,必然是有大事發生。隻是,這些不是他一個暗衛,可以過問的。
之後,楚九歌又問了幾個,昨天晚上問遼了,而暗衛也給過答案的問題,好在楚九歌也沒有真迷糊,問了幾個問題就反應過來。
楚九歌一拍腦門,歎氣,“我這腦子……這事,你昨天跟我說了。”
暗衛沉默不語。
“對了,京中有迴信嗎?”這兩天楚九歌一忙,就把這事給忘了,今天終於記起來了。
暗衛默默地將信遞了上去,“有的!傍晚送到的。”
楚九歌接過信,問了一句,“京城還有消息傳來嗎?西鳳、南涼和北林,可有動作?”
“迴王妃的話,王大人的小叔帶兵迴京了,京城如同鐵桶一般,沒有半點消息傳出來。”京城的事,楚九歌不問,暗衛也決定稟報的。
京城的情況,對他們來說不算好,但也不算壞。
畢竟,掌權的人是王梓鈺,總比是別人的好。
“什麽時候的事?”楚九歌捏著信的手一緊。
暗衛低聲說道:“屬下剛剛收到的消息,王將軍帶兵入京,應該是更早的事,但具體是怎麽一迴事,屬下還未查到。”
“讓人盯著王家的動向。”算算時間,王梓鈺讓他小叔帶兵進城,應該是在北王失去聯係前,那就是北王默許的。
這讓楚九歌稍稍放心了一點。
北王失蹤,她最怕的就東林大亂。
東林要亂了,無論是西鳳、北林還是南涼,都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一個大國,一個超級大國,如果自己不作死,沒有內亂,穩定發展,排在他後麵的國家,就是再想取而代之也沒有機會。
就像之前,西鳳三國聯手,也沒有辦法撼動東林的地位。
但,要是東林內亂,自己先亂了起來,內裏分崩離析,那麽……
就給了其他的國家可趁之機,要取而代之,就不是那麽難的事。
“是,王妃。”暗衛並不意外楚九歌命令,即使沒有楚九歌的命令,他們也會盯著王家。
王梓鈺的權利太大了,蘇慕白公子早有交待,要盯緊京城的一舉一動,隻是先前王妃沒有問起,京城便是有動向,他們也沒有跟王妃稟報過,現在王妃問起,以後京中但凡有動向,他們都會上報給王妃知曉。
“西鳳、北林和南涼呢?可有動作?”北王的失蹤與不周山有過,他們雖然極力捂住消息,可也知這個消息捂不久。
如果不周山有心找他們麻煩,肯定會在第一時間,將北王失蹤的消息,泄漏給北林三國知曉。
北林三國要核實這個消息,三天,足夠了。
“西鳳皇位之爭已至白熱化,他們暫時無暇他顧。北林的小皇子在王爺的支持下,已經可以和北林攝政長公主分庭抗衡。攝政長公主自顧不暇,短時間內抽不出精力對付王爺。南涼目前沒有任何異動,南涼太子先前吃了敗仗迴去,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聲音,南涼消息閉塞,很多消息我們的人都探不到,現在也不知發生了什麽事。”暗衛將這兩天,所傳來的消息,一一稟報給楚九歌知曉。
楚九歌點了點頭,示意暗衛退下。
待到暗衛走後,楚九歌才拆開王梓鈺給她的迴信。
王梓鈺在信中告訴她,北域糧餉的事,他已經過問了,戶部很快就會把糧餉送來,但隻能送開年這一季度的,先前的……
不是他不給,而是朝廷的國庫,拿不出那麽多糧食與銀錢。
王梓鈺也在信中,給楚九歌解釋一下。
先前,東林有榮蘭的歲貢,又不用給北域撥軍餉,每年糧食充足,國庫也充足,可現在榮蘭被先皇賜給了北王,且免了北王的稅收,光糧食,朝廷每年就要少收兩成。
沒有榮蘭的歲貢,朝廷的糧食勉強供需平衡,根本沒有餘力往北域撥糧。
且,以前朝廷是不給北域撥軍餉的,現在沒了榮蘭的收入,還要加上北域的支出,國庫再豐也經不起這般花銷。
是以,先皇雖然說了要給北域撥軍餉,可滿朝大臣都裝傻,後來先皇病重,精力不夠,沒有再提此事,朝中大臣就當這事沒有發生。
再後來,先皇駕崩,新皇登基,這事就更沒有人提了,便是北域的將領托人來問,朝中大臣也隻傻。
他們打定主意了,隻要北王不提,他們就當這事沒有發生,而依他們對北王的了解,北王絕對不會問,更不會催要。
北王根本不想要皇上給的任何東西,更不用提,北王現在壓根不缺糧餉。
眼見這一季都要去過了,朝中大臣本以為這事過去了,卻不想……
楚九歌寫信到京城,催問了糧餉的事。
王梓鈺在信中,以戲謔的口吻告訴楚九歌,朝中大臣得知她寫信討要軍餉,一個個麵容怪異,像是吞了半隻蒼蠅,吃也不是,吐也不是。
經過長達數個小時的商議,才最終決定,把北域這一季的軍餉發下來,但以後肯定是不會用了。
不是朝廷不想給,實在是負擔不起。
而且,北王有榮蘭在,根本不缺糧食,不缺軍餉。
王梓鈺給楚九歌的迴信很長,足足有三夜,除了迴複軍餉的事,還跟楚九歌說了一下,京中最近發生的一些事。
其他的人家,王梓鈺都一筆帶過,重點提了謝家。
謝家,謝老太爺被謝玄的父親,送去老宅養老,與謝老太爺一同被送走的,還有武王的兒子謝瑾年……
第1437章 黯然,再懷一胎
謝瑾年,武王的兒子。
因他父親的身份,得了先皇喜,而後又因先皇得知武王,並非他心愛女子所出,遭了先皇厭惡棄。
先皇知道武王騙了他,就沒有再管武王的死活,武王在被送迴京的途中失蹤,至今下落不明,先皇還活著時也沒有派人去找他。
謝瑾年則被先皇丟進了冷宮。
先皇的態度擺在那裏,謝家老太爺也不敢做什麽,就這麽任由謝瑾年獨自一個人,在冷宮掙紮。
謝瑾年一個少年,他就是再聰明,獨自一個在冷宮,沒個人照看也活不下去。
先皇死後,新皇登基,根本沒有人注意到謝瑾年這個皇孫,謝瑾年險些死在冷宮。
他跑出來求救,遇到了王梓鈺。
王梓鈺知曉楚九歌很喜歡謝瑾年,將人救了下來,並悄悄地送到謝玄的父親手裏。
謝玄的父親,拿謝瑾年做籌碼跟謝老太爺談判。謝老太爺為了保住謝瑾年,不得不交權,迴老宅養老。
謝家從今天起,真正換了家主,謝玄的父親開始真正的當家作主了。
王梓鈺知楚九歌擔心謝玄,特意在信中寫到,“謝伯父接手謝家的權利後,第一件事就是尋找謝玄。九歌,你別擔心,謝玄不會有事。你,謝伯父,還有我,我們都在找他,他也不會讓我們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