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她也不否認她是有私心的,她私心的希望,大理寺卿看在有求於她的份上,在開堂審理王梓鈺的案子時,能多照顧王梓鈺一二。哪怕不照顧王梓鈺,也別向京都府尹一樣惡心,處處挖坑給王梓鈺跳。
“多謝楚姑娘。”大理寺卿勉強迴過神,但人還是像霜打的茄子一樣,蔫巴巴的,顯然是受了極大的刺激。
刑部尚書是隻老狐狸,見狀就知必是有什麽隱秘之事;京都府尹雖然好出頭,行事過行激進,但也不是蠢蛋,隻當什麽也沒有發生。
趁此機會,楚九歌麻溜的把三個大麻煩送走了。
三人承了楚九歌的“情”,麵子上過不去,心裏雖不願意,還是配合的出去了,對楚九歌的行為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隻當沒有看到楚九歌在這裏義診。
三位大人憋著一股氣走出去,就聽到一群婦人交頭接耳的說,他們三人插隊找楚大夫,是為了治男人們不可言說的病,頓時臉黑了……
他們還以為楚九歌是嚇嚇他們的,沒想到,她居然不要臉的,真的讓人在外麵亂傳,拿他們當幌子引人來看病。
不對!
不是亂傳!
他們……
不管起初是為了什麽,但最後確實是找楚九歌看病了。
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刑部尚書一副無所畏的樣子,大理寺卿一臉呆滯,京都府尹捏了捏手中的方子,憤而扭頭。
他忍!
可是……
這憋屈的……叫人不爽。
他們明明是來趕楚九歌走,找楚九歌麻煩的,怎麽最後卻幫了楚九歌?
可想到手中的方子,再看看大理寺卿失魂落魄的,就知他們三人,肯定無法向之前那般統一戰線對付楚九歌,隻能憋屈的穿過人群,去對麵的衙門。
他們忍!
王梓鈺晚三位大人一步過來,他在出門時就知道楚九歌做了什麽,原本因親人背叛而消沉的鬥誌,瞬間變得高昂:“我不能讓九歌一個人在前麵奮鬥,她為我做了那麽多,我不能讓她受委屈。”
他委屈沒有關係,當了王家繼承人這麽多年,外人看他風光無限,內裏他受了多少委屈,隻有他自己知道,他已經習慣了委屈自己,但他不能讓為他好的人,也跟著他習慣受委屈。
他王梓鈺可以委屈自己,但不能委屈身邊的人,不能委屈真正為他好的人。
王梓鈺重拾鬥誌,走出王家大宅……
王梓鈺知道衙門對麵排了長長的隊,但王梓鈺沒有想到,排隊的人都排到兩條街以外,楚家的下人,不斷在勸說後麵的人別排了,也說不動那些排在末尾的人。
“怎麽這麽多人?”義診、施粥這類的事,王家沒有少做,隻要打出王家的招牌,有需要的窮苦人都會趕過來,但……
王家做得再好,也引不來這麽多人。
“聽說三位主審的官老爺,不顧開堂的時間將至,插隊找楚姑娘看病。這不,大家聽到消息,便越發的相信楚姑娘,本著有病治病,沒病安心的念頭,不管身體好不好,付不付得起診金的人都來了。”王家的下人效率極高,幾乎是王梓鈺一問,他就打聽清楚。
“那三位大人……”王梓鈺一怔,隨即搖了搖頭:“她是九歌,沒有什麽辦不到的。你去派些人來幫忙,人多容易出亂子,千萬不能出亂子,明白嗎?”
席家行事猖狂,不知所畏,血洗王家的事他們敢做,一夜調派大軍斬殺千人的事他們敢做,當街殺幾百人的事,王梓鈺相信他們也敢做。
為了防止類似的意外發生,他必須多做防備,哪怕真出事了,也要把九歌摘幹淨。
“公子放心,小人這就去安排。”王家的下人抱拳應是,小心翼翼的守在王梓鈺身側,把王梓鈺護送到衙門,這才折迴去尋人,與蘇慕白的人一起維護義診的秩序,防備有心人搗亂……
第888章 逼問,這很不王梓鈺
開堂審案的時辰在即,往日這個時候,衙內外都會聚滿看熱鬧的人,但今天卻一個人都也沒有。
三位主審官看著空蕩蕩的公堂,一時間不知該喜該憂。
喜,無人湊熱鬧,他們就是偏向誰,也不會被人捉住話柄。
憂,楚九歌這次義診的影響太大了大到讓百姓,對王家案子失去了興趣,這不是什麽好現象。
不過,現在三位主審官,也沒有心思去想這些。
京都府尹剛倒了一場,可以說是半隻腳踏進了鬼門關,要說不怕那是騙人的;大理寺卿還沉浸在自己的思緒裏,整個人精神恍惚,也不知道在想什麽……
刑部尚書應該是三人當中最正常的,但他不管事,也不想管事。京都府尹沒有辦法,隻能拖著病體,把雙方當事人叫上堂,一一尋問。
案子仍舊圍繞在王梓鈺的出身上打轉,王二叔作為狀告人,必然是要出席的,另外就是新證人,王梓鈺的外祖家。
王梓鈺的外祖家,來的是王梓鈺的兩個表兄,比王梓鈺晚一步到公堂。如若是往常,哪怕對駁公堂,王梓鈺也不會失禮,但今日?
王梓鈺連個眼神也沒有給對方,淡然的坐在椅子上,神情嚴肅而認真。
莫名的,王梓鈺的兩個表哥,心裏生出一股不安,但事已至此,容不得他們多想,隻能硬著頭皮上前,給三位主審官行禮。
而且,仔細想想,他們溫家在這個時候插王梓鈺一刀,王梓鈺不理會他們也是正常的……
他們與王家,已不是姻親,而是仇敵。
京都府尹想到楚九歌說他命不久矣,心情就好不起來,冷著臉尋問:“你們說……當年王夫人還有一雙生妹妹,可有證據?”
“有的。當年的接生穩婆,還有為我母親診斷的丹醫,都可以證明我母親當年懷的是雙生子。並且,我家中當年所有孩子用品、下人都是雙份,這些都是可以查得到的,作不得假。”王梓鈺的表哥是有備而來,他們呈上了穩婆與丹醫的證詞,還有一些泛黃的紙箋。
“呈上來。”京都府尹接過證據,細細地看了一翻,連連點頭……
溫家果然是有備而來,如此他也就安心了。
他現在戒大喜大悲,對這案子也不敢太用心,就怕一個不好,真如楚九歌所說那般命不久矣,那席家給他再多的承諾,他也用不上。
“王二公子,你看看……”京都府尹看完,又命人將證據呈給王梓鈺看,卻不想王梓鈺根本不看,隻道:“不必看了,溫家能與王家結親,必不是蠢人,拿出來的證據,必然是沒有問題的。”
“呃……”這話,怎麽充滿了火藥味,這很不王梓鈺。
京都府尹和王梓鈺的兩位表哥,沒見過這般不客氣的王梓鈺,一時間僵在原地,不知說什麽。
王梓鈺也不看他們,站起來道:“大人,我是否可以問這兩位幾個問題?”
“請問。”京都府尹一臉不爽的道。
王二公子開了口,他能拒絕嗎?
王梓鈺道了一聲謝,轉身就對溫家兩位公子道:“我想知道,你們溫家的祖譜上有記錄的嫡女,除了我母親還有幾人?你們口中那個所謂的雙生妹妹,可曾記錄在祖譜上?”
“當……”
“不著急,我還沒有問完,我不喜歡浪費時間,等我問我了,兩位再作迴答就行。”王梓鈺打斷對方的話,繼續問道:“當初溫家與王家結親的時候,可曾言明,有一個雙生妹妹的事?當時,可有除溫、王兩家外的證人?”
“別家娶妻我不知道,但我王家娶妻一向謹慎。訂親前都會仔細打探對方的品行,也會在訂親前,請丹醫為對方診斷,以免聘入身有惡疾或者不育之症的女子進入王家。我想知道,如若你們真如你們所說,我母親無法生育,那麽她是怎麽嫁入王家的?”
“你說,我母親無法生育,我是由我母親的同胞妹妹代孕,那麽請問……這事我們王家知道嗎?我父親知道嗎?”
“王家並沒有不可納妾的說法,如若嫡母無法生育,是可以納妾生子,記在嫡母名下充當嫡子的,也仍舊可以作為繼承人培養。請問,這種情況下,我王家為什麽要冒險的,讓一個從不曾在世人麵前現身的女子代孕?而不是納一妾室?”
“我王家便是真要讓那女子代孕,也不需要偷偷摸摸,大方的納進王家便是,生出來的孩子仍舊溫、王兩家的血脈,仍舊可以維係溫、王兩家的交情,不是嗎?”
王梓鈺一連拋出數個問題,把溫家兩兄弟,問得暈頭轉向後,臉色一正,嚴肅異常的道:“最後一個問題!如若,我母親真有雙生妹妹,我是由那雙生妹妹所出,那麽……溫家當年做了隱瞞另一位嫡小姐存在,又做出代孕之事後,必然是為了溫家的利益。現在這個時候暴出來?你們是突然……良心不安嗎?”
最後五個字,充滿了濃濃的諷刺與嘲弄……
溫家真要會良心不安,當年就幹不出那些事,顯然這是一個以利益為上的家族,現在站出來,也必然是為了利益。
為了利益,賣自己的外家。
這樣的家族……
大理寺卿看著他們,眼中帶著恨……
他想到,他的那些家人。
刑部尚書看了他們一眼,默默地閉上眼,別過頭,不去看他們。
這樣的人家,便是不敢得罪,也不敢往來。
太可怕了!
王家處事一向公平公正,從來沒有委屈過身邊的人,溫家這些年,靠著王家沒少撈好處,可是……
一轉身,連自己的姻親都賣,這樣的人,誰敢與他們往來?
京都府尹還好,他很清楚溫家是被席家買通了,對溫家的感觀雖不好,但也不太壞。
畢竟,他和溫家就是一路人,他再怎麽樣,也不會討厭自己。
但不討厭歸不討厭,他也不會明著偏向溫家,讓人看出他與溫家一樣小人。
王梓鈺的問題問完後,京都府尹也沒有幫溫家說話,而是和眾人一樣,等著溫家迴答,隻是……
王梓鈺這一個接一個的問題,要叫溫家兄弟二人怎麽迴答?
第889章 無存,死無對證
王梓鈺的問題不犀利,甚至稱不苛刻,由風度翩翩的王梓鈺問出來,連咄咄逼人的強勢都沒有,但是……
王梓鈺的每一個問題,都直指問題的核心,而且一個套一個,一個答不好,後麵的全都沒有辦法答。或者說,就算答出來了,溫家也討不到一絲好。
溫家兩位表兄弟張了張嘴,很想像王梓鈺一樣,條理清楚的,將王梓鈺的問題一一答上,但嘴巴張張合合了大半天,卻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他們要怎麽答?
他們要怎麽解釋,溫家隱瞞另一位嫡女的存在?
他們要怎麽解釋,溫家將身體不好的嫡女,嫁入王家?
他們要怎麽解釋,王家知不知道那一位的存在?
知道的話,按王梓鈺的話說,納進門做二房就是,何必偷偷摸摸,留下這麽大的隱患而把柄。
如若不知的話,他們溫家就是騙婚、騙育……他們一家都是騙子,而定在騙子這根恥辱柱上後,他們溫家還有明天嗎?
除此之外,也就是最重要的一點……
當年的三個當事人,全都死了!
他們怕雙生子的秘密暴露,在那位生下王梓鈺衰弱至死後,就將她的屍體燒了,灰都甩進了泥土裏,連找都找不到了,他們要怎麽證明當年的事?
憑手中的證據?
憑手中的證據,即使能證明王梓鈺的出身,同時也能證明他們溫家的卑劣。
“多謝楚姑娘。”大理寺卿勉強迴過神,但人還是像霜打的茄子一樣,蔫巴巴的,顯然是受了極大的刺激。
刑部尚書是隻老狐狸,見狀就知必是有什麽隱秘之事;京都府尹雖然好出頭,行事過行激進,但也不是蠢蛋,隻當什麽也沒有發生。
趁此機會,楚九歌麻溜的把三個大麻煩送走了。
三人承了楚九歌的“情”,麵子上過不去,心裏雖不願意,還是配合的出去了,對楚九歌的行為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隻當沒有看到楚九歌在這裏義診。
三位大人憋著一股氣走出去,就聽到一群婦人交頭接耳的說,他們三人插隊找楚大夫,是為了治男人們不可言說的病,頓時臉黑了……
他們還以為楚九歌是嚇嚇他們的,沒想到,她居然不要臉的,真的讓人在外麵亂傳,拿他們當幌子引人來看病。
不對!
不是亂傳!
他們……
不管起初是為了什麽,但最後確實是找楚九歌看病了。
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刑部尚書一副無所畏的樣子,大理寺卿一臉呆滯,京都府尹捏了捏手中的方子,憤而扭頭。
他忍!
可是……
這憋屈的……叫人不爽。
他們明明是來趕楚九歌走,找楚九歌麻煩的,怎麽最後卻幫了楚九歌?
可想到手中的方子,再看看大理寺卿失魂落魄的,就知他們三人,肯定無法向之前那般統一戰線對付楚九歌,隻能憋屈的穿過人群,去對麵的衙門。
他們忍!
王梓鈺晚三位大人一步過來,他在出門時就知道楚九歌做了什麽,原本因親人背叛而消沉的鬥誌,瞬間變得高昂:“我不能讓九歌一個人在前麵奮鬥,她為我做了那麽多,我不能讓她受委屈。”
他委屈沒有關係,當了王家繼承人這麽多年,外人看他風光無限,內裏他受了多少委屈,隻有他自己知道,他已經習慣了委屈自己,但他不能讓為他好的人,也跟著他習慣受委屈。
他王梓鈺可以委屈自己,但不能委屈身邊的人,不能委屈真正為他好的人。
王梓鈺重拾鬥誌,走出王家大宅……
王梓鈺知道衙門對麵排了長長的隊,但王梓鈺沒有想到,排隊的人都排到兩條街以外,楚家的下人,不斷在勸說後麵的人別排了,也說不動那些排在末尾的人。
“怎麽這麽多人?”義診、施粥這類的事,王家沒有少做,隻要打出王家的招牌,有需要的窮苦人都會趕過來,但……
王家做得再好,也引不來這麽多人。
“聽說三位主審的官老爺,不顧開堂的時間將至,插隊找楚姑娘看病。這不,大家聽到消息,便越發的相信楚姑娘,本著有病治病,沒病安心的念頭,不管身體好不好,付不付得起診金的人都來了。”王家的下人效率極高,幾乎是王梓鈺一問,他就打聽清楚。
“那三位大人……”王梓鈺一怔,隨即搖了搖頭:“她是九歌,沒有什麽辦不到的。你去派些人來幫忙,人多容易出亂子,千萬不能出亂子,明白嗎?”
席家行事猖狂,不知所畏,血洗王家的事他們敢做,一夜調派大軍斬殺千人的事他們敢做,當街殺幾百人的事,王梓鈺相信他們也敢做。
為了防止類似的意外發生,他必須多做防備,哪怕真出事了,也要把九歌摘幹淨。
“公子放心,小人這就去安排。”王家的下人抱拳應是,小心翼翼的守在王梓鈺身側,把王梓鈺護送到衙門,這才折迴去尋人,與蘇慕白的人一起維護義診的秩序,防備有心人搗亂……
第888章 逼問,這很不王梓鈺
開堂審案的時辰在即,往日這個時候,衙內外都會聚滿看熱鬧的人,但今天卻一個人都也沒有。
三位主審官看著空蕩蕩的公堂,一時間不知該喜該憂。
喜,無人湊熱鬧,他們就是偏向誰,也不會被人捉住話柄。
憂,楚九歌這次義診的影響太大了大到讓百姓,對王家案子失去了興趣,這不是什麽好現象。
不過,現在三位主審官,也沒有心思去想這些。
京都府尹剛倒了一場,可以說是半隻腳踏進了鬼門關,要說不怕那是騙人的;大理寺卿還沉浸在自己的思緒裏,整個人精神恍惚,也不知道在想什麽……
刑部尚書應該是三人當中最正常的,但他不管事,也不想管事。京都府尹沒有辦法,隻能拖著病體,把雙方當事人叫上堂,一一尋問。
案子仍舊圍繞在王梓鈺的出身上打轉,王二叔作為狀告人,必然是要出席的,另外就是新證人,王梓鈺的外祖家。
王梓鈺的外祖家,來的是王梓鈺的兩個表兄,比王梓鈺晚一步到公堂。如若是往常,哪怕對駁公堂,王梓鈺也不會失禮,但今日?
王梓鈺連個眼神也沒有給對方,淡然的坐在椅子上,神情嚴肅而認真。
莫名的,王梓鈺的兩個表哥,心裏生出一股不安,但事已至此,容不得他們多想,隻能硬著頭皮上前,給三位主審官行禮。
而且,仔細想想,他們溫家在這個時候插王梓鈺一刀,王梓鈺不理會他們也是正常的……
他們與王家,已不是姻親,而是仇敵。
京都府尹想到楚九歌說他命不久矣,心情就好不起來,冷著臉尋問:“你們說……當年王夫人還有一雙生妹妹,可有證據?”
“有的。當年的接生穩婆,還有為我母親診斷的丹醫,都可以證明我母親當年懷的是雙生子。並且,我家中當年所有孩子用品、下人都是雙份,這些都是可以查得到的,作不得假。”王梓鈺的表哥是有備而來,他們呈上了穩婆與丹醫的證詞,還有一些泛黃的紙箋。
“呈上來。”京都府尹接過證據,細細地看了一翻,連連點頭……
溫家果然是有備而來,如此他也就安心了。
他現在戒大喜大悲,對這案子也不敢太用心,就怕一個不好,真如楚九歌所說那般命不久矣,那席家給他再多的承諾,他也用不上。
“王二公子,你看看……”京都府尹看完,又命人將證據呈給王梓鈺看,卻不想王梓鈺根本不看,隻道:“不必看了,溫家能與王家結親,必不是蠢人,拿出來的證據,必然是沒有問題的。”
“呃……”這話,怎麽充滿了火藥味,這很不王梓鈺。
京都府尹和王梓鈺的兩位表哥,沒見過這般不客氣的王梓鈺,一時間僵在原地,不知說什麽。
王梓鈺也不看他們,站起來道:“大人,我是否可以問這兩位幾個問題?”
“請問。”京都府尹一臉不爽的道。
王二公子開了口,他能拒絕嗎?
王梓鈺道了一聲謝,轉身就對溫家兩位公子道:“我想知道,你們溫家的祖譜上有記錄的嫡女,除了我母親還有幾人?你們口中那個所謂的雙生妹妹,可曾記錄在祖譜上?”
“當……”
“不著急,我還沒有問完,我不喜歡浪費時間,等我問我了,兩位再作迴答就行。”王梓鈺打斷對方的話,繼續問道:“當初溫家與王家結親的時候,可曾言明,有一個雙生妹妹的事?當時,可有除溫、王兩家外的證人?”
“別家娶妻我不知道,但我王家娶妻一向謹慎。訂親前都會仔細打探對方的品行,也會在訂親前,請丹醫為對方診斷,以免聘入身有惡疾或者不育之症的女子進入王家。我想知道,如若你們真如你們所說,我母親無法生育,那麽她是怎麽嫁入王家的?”
“你說,我母親無法生育,我是由我母親的同胞妹妹代孕,那麽請問……這事我們王家知道嗎?我父親知道嗎?”
“王家並沒有不可納妾的說法,如若嫡母無法生育,是可以納妾生子,記在嫡母名下充當嫡子的,也仍舊可以作為繼承人培養。請問,這種情況下,我王家為什麽要冒險的,讓一個從不曾在世人麵前現身的女子代孕?而不是納一妾室?”
“我王家便是真要讓那女子代孕,也不需要偷偷摸摸,大方的納進王家便是,生出來的孩子仍舊溫、王兩家的血脈,仍舊可以維係溫、王兩家的交情,不是嗎?”
王梓鈺一連拋出數個問題,把溫家兩兄弟,問得暈頭轉向後,臉色一正,嚴肅異常的道:“最後一個問題!如若,我母親真有雙生妹妹,我是由那雙生妹妹所出,那麽……溫家當年做了隱瞞另一位嫡小姐存在,又做出代孕之事後,必然是為了溫家的利益。現在這個時候暴出來?你們是突然……良心不安嗎?”
最後五個字,充滿了濃濃的諷刺與嘲弄……
溫家真要會良心不安,當年就幹不出那些事,顯然這是一個以利益為上的家族,現在站出來,也必然是為了利益。
為了利益,賣自己的外家。
這樣的家族……
大理寺卿看著他們,眼中帶著恨……
他想到,他的那些家人。
刑部尚書看了他們一眼,默默地閉上眼,別過頭,不去看他們。
這樣的人家,便是不敢得罪,也不敢往來。
太可怕了!
王家處事一向公平公正,從來沒有委屈過身邊的人,溫家這些年,靠著王家沒少撈好處,可是……
一轉身,連自己的姻親都賣,這樣的人,誰敢與他們往來?
京都府尹還好,他很清楚溫家是被席家買通了,對溫家的感觀雖不好,但也不太壞。
畢竟,他和溫家就是一路人,他再怎麽樣,也不會討厭自己。
但不討厭歸不討厭,他也不會明著偏向溫家,讓人看出他與溫家一樣小人。
王梓鈺的問題問完後,京都府尹也沒有幫溫家說話,而是和眾人一樣,等著溫家迴答,隻是……
王梓鈺這一個接一個的問題,要叫溫家兄弟二人怎麽迴答?
第889章 無存,死無對證
王梓鈺的問題不犀利,甚至稱不苛刻,由風度翩翩的王梓鈺問出來,連咄咄逼人的強勢都沒有,但是……
王梓鈺的每一個問題,都直指問題的核心,而且一個套一個,一個答不好,後麵的全都沒有辦法答。或者說,就算答出來了,溫家也討不到一絲好。
溫家兩位表兄弟張了張嘴,很想像王梓鈺一樣,條理清楚的,將王梓鈺的問題一一答上,但嘴巴張張合合了大半天,卻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他們要怎麽答?
他們要怎麽解釋,溫家隱瞞另一位嫡女的存在?
他們要怎麽解釋,溫家將身體不好的嫡女,嫁入王家?
他們要怎麽解釋,王家知不知道那一位的存在?
知道的話,按王梓鈺的話說,納進門做二房就是,何必偷偷摸摸,留下這麽大的隱患而把柄。
如若不知的話,他們溫家就是騙婚、騙育……他們一家都是騙子,而定在騙子這根恥辱柱上後,他們溫家還有明天嗎?
除此之外,也就是最重要的一點……
當年的三個當事人,全都死了!
他們怕雙生子的秘密暴露,在那位生下王梓鈺衰弱至死後,就將她的屍體燒了,灰都甩進了泥土裏,連找都找不到了,他們要怎麽證明當年的事?
憑手中的證據?
憑手中的證據,即使能證明王梓鈺的出身,同時也能證明他們溫家的卑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