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誰不知這事,定會被嘲諷無知,而後被人灌一耳朵王家的醜聞。


    每說一句,說的人還會強調,這都是王家自己人說出去的,絕對是真的,沒有半點虛假。


    而聽到的人,為了顯擺自己消息靈通,又會繼續說給下一個聽,說的時候有沒有增添無從得知,但可以肯定,轉過一道的消息,必然與最初的消息不同,但是……


    誰在乎呢?


    就如同當初的袁家一樣,一夕之間身敗名裂,家業倒塌,聲譽全無,除了給京中的百姓添了談資外,有誰在乎袁家是不是做過這些?又有誰在乎袁家是好是壞?


    當日的袁家,今日的王家,對普通百姓來說都是一樣的,他們並不想追究事情的真相,他們也沒有能力追究真相,他們隻是想在茶餘飯後多一個談資罷了。


    而那些想要追究真相,或者有能力追究真相的人,大多懂得審時度勢,看到現在的局勢對王家不利,有大部的人會退縮。


    看現在這局勢,擺明了是有人要弄王家,而且王家那些醜聞,都是王家人放出來的,王家家教不好,自相殘殺,他們要摻和進去,著實是蠢了一些。


    於是,在各方勢力的推動下,在大多數人的默許下,在王家的不作為下,與王家有關的醜聞越傳越劇,在京城已是人盡皆知的地步,便是京城以外的地方,也有不少人在談論此事。


    照此趨勢,假以時日,王家的醜聞必將傳遍天下,世人提起王家再不是向往與佩服,提起王梓鈺也不是崇拜與景仰。


    蘇慕白一早就收到消息,竭力想要阻止流言山蔓延,奈何那些與王家、王梓鈺有關的流言,就像是瘟疫一般,飛速的傳開了,任憑他花多大的力氣,都無甚效果。


    這已不是背後推手能做到的,而是民眾的力量,這股力量不是外力可以幹預的……


    蘇慕白心中焦急,為王梓鈺擔心,但這個時候又不好去找王梓鈺,蘇慕白隻能找上楚九歌,尋問她的意見:“九歌,外麵的傳聞你也聽到了,情況對王家,對王梓鈺極度不利。王家二房現在要反告王梓鈺陰謀奪取繼承權,要朝廷審理王梓鈺。如若任由流言蔓延,很有可能真會如王家二房的願。”


    於公於私,他們都應該站在王梓鈺一邊,要是王梓鈺失去了王家的繼承權,他應下的給北王的糧草、兵器,也將成為泡影。


    “人民見到醜聞,就如同蒼蠅見到糞便,你阻止不了的。”這是人的劣根性,楚九歌很早以前就見識過了,甚至她曾經也受醜聞所迫害過。


    “那就任由那些人誣蔑王梓鈺?你應該知道,他們說的都不是真的,王家二房那位說的,都是胡編亂造的,沒有一句是真實的。”蘇慕白對王家極為了解,王家二房那位當家人,當年也是一個人物。


    王家二房那位,當年生生把兄長踩了下去,與蕭家、袁家、謝家現在的家主,並稱京城四少,可見那位的才能。


    論起聰明才智,名聲風采,那位不比王梓鈺差多少,隻是……


    那位是嫡次子!


    王家為了維護嫡長子的權威,為了樹立嫡長子的威信,生生將那位打壓了下去,生生將那位的羽翼給折斷了,也生生將他養廢了。


    說起來,那位也是一個悲劇人物。


    “別激動,事情不是你著急就能解決的。”相比蘇慕白的激動與擔憂,楚九歌冷靜許多:“比起真相,顯然大眾與皇上都更愛聽那位說的話,除非我們能幹預審判。不然我們現在出手阻止了,要不多久,還有更難聽的傳言傳出來。”


    生活在信息大爆炸的年代,楚九歌很清楚人民的獵奇心理。正兒八經的事太過平庸,普通大眾壓根不在意,他們喜歡的就是這種所謂的,揭開上流社會的真相,豪門醜聞一類的消息。


    當這樣的醜聞爆出來,是無法堵住了,越堵,旁人越當真。


    “難道,就任於他們往王梓鈺身上潑髒水?你可知,要維護一個好名聲,需得百年,要毀掉一個好名聲,卻隻需要一瞬間。袁家的慘痛經曆就在眼前,王梓鈺要步了袁家的後塵,不說王梓鈺,就是王家亦毀了。”說起袁家,蘇慕白不由得想起,在袁家倒下,突然崛起的蘇家。


    蘇家祖上以盜墓起家,而後金盆洗手,再不曾下墓,但是……


    世人提起蘇家,仍舊是那個盜墓出身的小人,哪怕過了數十年,也依舊不被士大夫和貴族接受。在上流社會,蘇家就是一群見不得光的小人,卑劣無恥。


    為了洗清過往的汙點,蘇家犧牲了很多,他的父親、他的母親,還有他……通通都是被蘇家犧牲了的,但不管蘇家犧牲多少,旁人仍舊看不起蘇家,而想要重用蘇家的,也是想用蘇家盜墓的本事。


    出身蘇家的蘇慕白,太清楚名聲的重要性。王梓鈺的名聲要是毀了,他這輩子也就毀了,便是有滿腔才華,也無處可以施展。


    那樣一個風光霽月,才智無雙,驚才絕豔,飽受病痛折磨依舊不曾放棄,依舊能夠再次站起來的人,要是毀在這種低劣的流言裏,是東林的損失,也是世人的損失。


    不談王梓鈺與北王的合作,便是作為一個旁觀者,蘇慕白都無法坐視無理。然而,他想要幫王梓鈺,卻發現,他怎麽做都不對……


    第844章 人精,誌在沈卿


    醜聞就像是瘟疫,一旦暴發出來,傳播迅速,沾染不得,清除起來又麻煩。


    人有時候就是這樣的奇怪,出了一樁醜聞,你越是讓人阻攔,越是不讓人說,那些百姓私下說的越是瘋狂,傳得越是快,越是認為這是真的。


    而傳播的人多了,你也不可能一一去解釋。


    先不說,那些背後議論的人,當著你的麵什麽都不會說,你根本沒有解釋的機會。


    便是當著你的麵直接問了,你細心的給他們解釋了,他們也不會相信你,便是嘴上應了,心裏卻又是另一通想法,指不定還認為你心虛。


    以前,北王也不是沒有被人詆毀過,被人說過殘暴不仁、冷血無情、殺人如麻,奸淫弱女一類的話,但是……


    北王不在乎!


    北王是武將,他手握重兵,他憑的是軍功立世,而不是口碑與名聲,他的名聲壞了又如何?


    誰敢動他?


    黑霧森林的魔族一日不滅,西鳳、南涼和北林三國的野心一日不除,東林就離不開北王,東林的百姓就需要北王。


    皇上搶不走他手上的北域軍,就一天不敢動他。


    而,隨著北王一次次一次次戰勝歸來,東林的百姓便是聽到他再多不堪的傳聞,也會視他如神。


    就好比去年,東林與北林、西鳳和南涼三國的那一戰。


    最後,要不是北王站出來力挽狂瀾,要不是北王以鐵血之姿,屠殺北林三城,東林的百姓不知要死多少。


    那時,無數人說北王行事殘暴,不仁不忠,但是……


    東林的百姓還是感激他,感激北王在危難之際挺身而出,為他們守護了一片淨土。


    但,北王不在乎名聲,不在乎他人的評價,不在乎身後百年名,王梓鈺不行,王家不行!


    王家是文臣,王家籠絡的也是讀書人,要是王家和王梓鈺的名聲壞了,王家在朝堂上的勢力至少要丟失大半,以後也無法在朝堂上立住腳。


    而且,王家的子弟大多都是憑舉薦入官場,被舉薦入仕的人,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品德高尚。王家的醜聞一出,對那些人影響極大,甚至很有可能,一個個會被革職,就像當初的袁家。


    一旦品性不端,被朝堂掃地出門,日後幾代入朝為官都會受影響,沒有族人在朝中做官,便是權勢再大,也隻能窩居一處做土皇帝,甚至隨時要做好,被人吸血割肉的準備。


    錢不如權,這是自古以來不變的道理。


    皇上毀掉王家的名聲,就是毀掉王家的根基,說是釜底抽薪也不為過,而這也是蘇慕白擔心的。


    王家倒了,他們在京中的盟友又少了一個。


    他們家王爺在京中的盟友本就不多,老丞相隻能算半個盟友。沒辦法,老丞相早已致仕,在朝堂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弱,他雖然門生遍顧,但……


    門生終歸是門生,誰也不敢保證,老丞相每一個門生,都會為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跟著老丞相一起投向北王。


    王家的名聲一壞,對北王的影響也不小。是以,哪怕事情才剛剛發酵,蘇慕白也坐不住了。


    蘇慕白不敢在這個檔口去找王梓鈺,就跑來了找楚九歌,看看楚九歌這裏有沒有什麽好辦法。


    楚九歌要是沒有辦法,他們還可以找沈卿商量一下。沈卿這個前東林權臣,現西鳳太子,他的手腕與頭腦,蘇慕白還是信服的。


    東林的官場有多亂,蘇慕白門兒清,沈卿一個毫無背景的年輕人,短短幾年就能爬到高位,得到皇上的信任,其中固然有楊家的助力在,但如若他本身實力不夠,他也坐不穩高位。


    而比之東林的官場,西鳳那裏的情況就更複雜了。


    西鳳的太子是啞巴沒有錯,西鳳皇帝子嗣不盛不錯,但西鳳宗室不缺子嗣,那些宗室早就盯上了皇位,沈卿能在西鳳殺出一條血路,坐穩太子之位,絕對是人精。


    蘇慕白對楚九歌並不抱太大的希望,他隻是來跟楚九歌說此事,然後借楚九歌為由,找沈卿商量,但是……


    楚九歌卻給他提一個辦法,隻是這辦法,讓蘇慕白驚得險些從椅子上摔了下去:“你要我不阻攔王家的醜聞傳播,還要再添一把火?把王梓鈺說得更不堪?這個……是你說錯了,還是我聽錯了?”


    楚九歌跟王梓鈺有仇嗎?


    沒有吧?


    楚九歌沒有迴答,而是反問:“這些年,北王的傳聞是不是越來越難聽了?”


    “是很難聽,但這影響不到王爺。”他們家王爺大權在握,那些人也隻敢在私下說一說,沒有人敢在他們家王爺麵前放肆。


    敢在他們王爺麵前放肆的人,這會墳頭上的草,都有人高了。


    “但是……不相信的人也越來越多了,不是嗎?”醜聞這種東西,說多了,或者說過了,就會有人開始反省。


    “怎麽可能有人信!那些人說王爺吃人肉,喝人血,還隻吃小孩的肉,喝處子的血,這怎麽可能?我們家王爺是人,又不是惡鬼,這種話傳出去,有腦子的人都不會信。”前兩年還好,隻說北王坑殺俘虜,虐殺他國來使,拿北域女子祭天,拿北域的孩子喂狼,後麵就越來越離譜了……


    甚至還有人說,北域年輕的姑娘越來越少,就是被北王殺了,北域這些年沒有孩子出現,不是北域生不出孩子,而是孩子一生出來,就被北王拿去當下酒菜了。


    這事他們還沒有辦法解釋,誰叫這兩年,北域年輕姑娘是真的少了,孩子也是真的沒有出現過。


    當然,這事他們也不樂意解釋,反正他們北域上下,知道是什麽情況就行了。


    就算北王拿北域的姑娘和孩子下酒怎麽了?


    他們北域人都沒有說什麽,外有人什麽資格在那裏嘰嘰歪歪、指手畫腳的?


    這些年,因種種原因,北域內部,可能有這樣或者那樣的矛盾,但麵對外人的攻擊,他們北域絕對一致對外,不會給任何人看笑話的機會……


    第845章 過了,添一把火


    凡事過猶不及,這個道理蘇慕白明白。


    楚九歌一提北王的事,蘇慕白就知道楚九歌的用意了,但是……


    他還是覺得冒險了:“萬一過了,控製不住了,怎麽辦?”


    他們的勢力不在京城,袁家那件事,還得感謝王家和謝家幫忙,要不是謝家和王梓鈺出手,也不會那麽順利。


    “那就讓他過,左右你也沒有別的辦法,不是嗎?”當初袁家出事,聲譽受損的時候,袁家什麽辦法都想了,為了挽迴名聲,對外宣稱要捐銀百萬,修橋鋪路,要減免租子,可結果如何?


    袁家做得越多,外人越是認為袁家品性不堪,不然袁家早不修橋鋪路,晚不減免租子,這個時候才做不就是心虛,想要博虛名嗎?


    “就算我們什麽都不做,王家二房那位也會繼續添油加火,事情不會到此結束。”楚九歌沒少跟世家子出身的人打交道,不管他們對內如何爭權,在維護家族顏麵上,他們是一致的。


    王梓鈺那位二叔,當年也是聲名遠播的人物,他不是蠢蛋,便是對王家心存怨恨,也不可能毀掉自己的家族。


    王家二房那位當家人,就算不為自己考慮,也得為他的後代子孫考慮。王家名聲毀了,對他的後代子孫有什麽好處?


    如果她沒有猜錯,王家二房那位當家人,在衙門大爆王家醜聞,十有八九是故意的,且他後麵說的話,會越來越過。


    皇上擺明了要對付王家,王家與其掙紮抵抗,不如先把自己踩到泥底,讓皇上無從下手,而後……


    再翻盤!


    先抑後揚,做得好了,王家不僅不會受損,指不定還能再上一層樓。


    為了說服蘇慕白,楚九歌將她的猜測也說了出來,但蘇慕白還是麵露遲疑:“萬一,王家那位不是這樣想的呢?”


    人瘋起來了,什麽事都做得出來,他被蘇家逼得走投無路的時候,恨不得毀了蘇家,將蘇家最在乎的名聲毀去,壓根就沒有想過為蘇家考慮。


    “這就是為什麽北王是北王,你是北王左右手的原因了。”楚九歌沒好氣的白了蘇慕白一眼,她記得,蘇慕白以前不是瞻前顧後的性子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盛世天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阿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阿彩並收藏盛世天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