騷擾為就騷擾吧,誰叫她當時傷人在先。
不對!
事情好像不對,最先傷人的不應該是北王嗎?
為什麽到了北王嘴裏,一切都是她的錯?
搞得她像是負心漢,渣女一樣?
楚九歌反應過來,正要反駁,北王就將下額抵在她的頸窩處,疲憊的道:“說給本王聽,本王短時間內,不想看你的字。”再漂亮的字,也改變不了,那些字傷人的事實。
楚九歌一下子就心軟了。
這男人身體還沒有完全恢複,身上暗傷還沒有養好,最主要……
自靠岸後,這個男人就沒有停,他已經連續三天,每天隻睡一個時辰。
雖然,她這幾天,每天也隻睡兩個時辰,但她是大夫,她知道怎麽睡,能讓自己的身體得到最好的休息。
北王當然也懂,但他心裏裝的事太多,要想的事也太多,根本不可能好好休息。
是以,兩人同樣忙碌,同樣休息的不好,但她看著比北王精神多了。
楚九歌心裏明白,北王不是故意裝累,便放鬆身體,窩在北王懷裏,將她這段時間整理出來的消息,一一說給北王聽。
這三個月發生的事,匯總起來就是:皇上忙著分割、瓦解北王的勢力;南涼、西鳳、北林三國,忙著分東林的勢力,東林有不少官員,都跟著發國難財,尤其是袁家,謝家也是既得利益者。王、蕭二家,這段時間反常的沉默了起來。
南涼太子陰狠的,將感染疫症的屍首,沉入城鎮百姓飲用的水裏,致使城中染病百姓不斷增加,應池趁機立下大功,皇上不得不封他為官,應池終於如願以償,得以封官入仕。
軍中,陳老大幾人也不是善茬,南涼太子陰狠,他們也不遑不多讓,悄悄的往西鳳和北林軍中,傳播疫症病毒……
北王失蹤的那三個月,正值暑熱,疫症極易傳播,不過短短三個月,就死傷無數。
也正因為此,哪怕南涼、西鳳和北林三國聯手,他們也不敢再對東林出兵。
軍中將士都染病了,還怎麽打?
說到這,楚九歌不由得歎息了一聲:“南涼太子為人陰狠,做事不折手段,我是想以牙還牙,用疫症困住他,沒想到……卻讓他們利用疫症來互相害人。你說……我算不算罪人?”
最先利用疫症的人就是她,作為一個大夫,她有深深的罪惡感。
她不救人就算了,還害人無數,她這算什麽大夫?
說她是劊子手都不為怪。
北王抱緊楚九歌,不以為意的道:“殺人的是刀劍,還是握刀劍的人?”
此事與楚九歌何幹?
沒有楚九歌,他們依舊會這麽做,就算不利用疫症,也會是別的,楚九歌頂多是,告訴了他們另一刀的位置。將它拔出來殺人的,才是罪魁禍首……
“好像被安慰到了。”楚九歌輕笑一聲,故作輕鬆的道:“不管這事是不是我的錯,我都是不會認的。我當時人都失蹤了,他們做什麽,我怎麽可能控製?”
“對,與你無關,你是為了本王,本王才是劊子手。”北王握著楚九歌手,緊緊的……
如若不是為了他,楚九歌何至於雙手染血?
她該是聖潔的,隻做醫治救人的好事。
當然,在北王看來,她殺人也是為了救人。
“你知道就好,以後……要對我很好很好很好。”楚九歌心情依舊沉重,但多少好了一些。
她不斷在心裏告訴自己,這是亂世,是戰爭年代,是四國互相撕傷的亂世,她不能用和平年代的想法,套用到現在,不然……
她會活活累死自己。
一邊殺人,一邊自責。想想都覺得虛偽。
除了這些外,旁人在楚九歌看來,都算是小事……
【支付寶紅包口令:2018倒數開始三】
第697章 寵壞,世間最可怕的手段
皇上把應頤派來前線,接管北域兵馬的事,在楚九歌看來也算是小事……
應頤本事不錯,也有領軍帶兵的能力,但應頤趕到前線隻有一個多月,時間太短,他就是有逆天的本事,也無法在短短一個月內,把北域的兵馬收服。
更不用提,應頤是聰明人,北王沒有迴來,應頤會怎麽對付北域軍,她不敢肯定,但是……
北王迴來了,應頤便什麽也不會做。不需要皇上發話,應頤會就把兵權,雙後奉到北王麵前。
其實,應頤不還也不行,先不說他現在還沒有收服北域軍,就單單隻說一件事,就能逼的應頤,將北域軍拱手還給北王……
糧草!軍餉!
糧草這個大問題,不僅僅壓在北王身上,現在的東林也受糧草所困。
他們的糧草袋子榮蘭,現在已經不屬於他們,而是屬於北林了。
去年,南涼的奸細在東林作亂,連續燒了東林好幾個大糧草,又沒有榮蘭這個糧草袋子,給東林提供糧草,東林現在緊缺糧草,連東林自己的兵馬,戶部都無法保證及時供給足夠的良草,拿什麽保證北域兵馬要用的糧草?
要知道,在以前北域可是自給自足的,除去打了大勝戰,朝廷給一些給布匹米糧做獎勵外,北域的軍餉都是北王自己解決的,朝廷從來不需要管,也不會管。
你說北域哪來的糧草?
朝廷給了北王府那麽一大塊北域做封地,有封地上的稅收,還不夠供應軍隊支出,你想怎麽樣?
你說北域無法種糧,沒有糧草?
朝廷給的是封地稅收,沒有糧草你拿稅收去買啊?
什麽?
北域全民皆兵,根本沒有精力與時間經商,種地?沒有稅收?
那是北王無能,與朝廷何幹?
你要是供應不起大軍所需,那就裁軍,朝廷十分支持北域裁軍,要是不肯裁軍,又供不起大軍所需,那就隻能說明北王不僅無用,野心還很大。
北王要是不想幹,朝廷可以換人幹!
這些年,北域就像是老黃牛,吃的是草,使的是牛勁,供給朝廷的是血與肉,戰戰兢兢守在東林最北邊,為東林守疆護國。
很多時候,朝廷上下的人,都忘了北域這塊地方也屬於他們東林,北域的兵馬與百姓,也是他們東林的子民,更忘了……
北域的兵馬在前線為朝廷打仗,按說也需要朝廷供養。
應頤被派來接管這支人的時候,根本就沒有帶糧草來,也沒有帶軍餉來。
陳老大五兄弟得知此事,一個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傻了眼……
朝廷那群軟蛋是吃屎長大的嗎?他們的腦子裏,長得都是草嗎?
當兵吃糧,拿餉扛槍。這是千百年來不變的道理,朝廷讓應頤來接手北王的兵馬,不帶糧草、不帶軍餉,就一個人帶著一小隊應家軍來,這是想要做什麽?
朝廷那些官員以為,應頤能憑自身的“王霸”之氣,收服北域這群在戰場上滾了幾圈,從刀尖上活下來的老兵油子?
別說應頤沒有北王的“霸王”之氣,就算有,人家北王也是花糧草、軍餉供著大軍,才叫北域兵馬服服帖帖的……
退一千萬步說,就算應頤有本事、有手段,徒手收服這群兵油子。朝廷不會以為,這群人會和以前一樣自給自足,不需要朝廷出糧、出餉,他們能吃土喝露水,然後去打仗吧?
應頤可不是北王,守著北域這麽一塊寸草不生的地方,也能把北域的兵馬,養得兵強馬壯。
陳老大砸巴著嘴,一臉嫌棄的道:“真是……想想都覺得丟人,咱們東林的官員,什麽時候這麽天真了?”
天真愚蠢的……都讓他想迴京,把他們的腦袋扒開看看,看看他們的腦子裏到底裝了什麽?
“不是他們天真,而是這些年來,北王做得太好了,好到……讓他們忘了,北域那群人是人,以為他們是訓練有素的木偶,不需要吃喝,也能上陣殺敵。”老五無力的歎息了一聲。
歸根結底,還是北王把人“寵壞”了。
十年前,精明能幹卻稍顯稚嫩的北王,把皇上“寵壞”了,讓皇上以為能幹的北王,會一直聽他的話,會乖乖的為他賣命,會一輩子為他所用,哪怕他叫北王去死,北王也會毫不猶豫。
這十年,無所不能成熟穩重的北王,又把滿朝大臣“寵壞”了,讓滿朝大臣習慣了他強大的能力後,以為……
朝廷隻需要把握大方向,其他的自有人去做。
北域不需要朝廷操心,北域的兵馬自然也不用。
看北王如同吃飯喝水一般簡單的,把北域處理的妥妥貼貼,把北王兵馬訓練得服服帖帖,他們還要操什麽心?
北王這十年來,無所不能的表現,把朝野上下都養廢了,認為這是他們本事強,北域很好治理,他們隻需要稍稍關注一下,不需要花大力氣、大精力去想北域的事。然……
北王不是什麽善人。
他花十年時間,把皇上,把朝廷捧得高高的,並不表示他會一直捧下去,這不……
他突然收手,抽走了墊在皇上、墊在朝中那些大臣們腳下的梯子,他們從高處重重的摔了下來,瞬間就清醒了。
老五這人喜歡琢磨人與事,他先前與北王不熟,軍中有一堆破事等著他處理,他壓根就沒有心力琢磨北王,但……
半年前,北王到了前線,與他們朝夕相處,同時將軍中大半事務接手後,老五就閑了下來,也有心力琢磨北王這個人,還有他辦得事。
這一琢磨,老五就驚出一身冷汗。
北王這人真的不是一般的陰險,他心情好捧著人玩兩年,可一轉身他就不玩了,讓人從高空摔下來,這……
這多狠的人呀!
老五琢磨出一點味道後,立刻就找到陳老大他們,把北王這些年做的事一說,陳老大憨雖憨,但他聽話,老五一說他就信了,頓時一拍腦門,大叫:“難怪北王走後,我覺得哪哪都不對。幸虧北王對咱們手下留情,沒有插手軍中的事務,不然……等到北王一走,咱們都廢了。”
人,天性裏就有好逸惡勞的因子,有人處理好了一切,名聲利益唾手可得,誰還願意努力,誰還願意拚命?
被人“寵壞”了,“縱懶”了,就算想要奮起,也爬不起來。
看看皇上,看看朝廷那些人……
多少人看北王不順眼,最後還不得忍著北王,縱著北王,就怕北王撒手不管,他們從高處落下。
北王這玩弄人心的本事,真的沒誰了……
【支付寶紅包口令:2018倒數開始二】
第698章 撒嬌,本王在做正經事
陳老大五人不斷琢磨北王的行為,分析北王的行為,思索北王接下來會做什麽,他們又能做什麽?
不對!
事情好像不對,最先傷人的不應該是北王嗎?
為什麽到了北王嘴裏,一切都是她的錯?
搞得她像是負心漢,渣女一樣?
楚九歌反應過來,正要反駁,北王就將下額抵在她的頸窩處,疲憊的道:“說給本王聽,本王短時間內,不想看你的字。”再漂亮的字,也改變不了,那些字傷人的事實。
楚九歌一下子就心軟了。
這男人身體還沒有完全恢複,身上暗傷還沒有養好,最主要……
自靠岸後,這個男人就沒有停,他已經連續三天,每天隻睡一個時辰。
雖然,她這幾天,每天也隻睡兩個時辰,但她是大夫,她知道怎麽睡,能讓自己的身體得到最好的休息。
北王當然也懂,但他心裏裝的事太多,要想的事也太多,根本不可能好好休息。
是以,兩人同樣忙碌,同樣休息的不好,但她看著比北王精神多了。
楚九歌心裏明白,北王不是故意裝累,便放鬆身體,窩在北王懷裏,將她這段時間整理出來的消息,一一說給北王聽。
這三個月發生的事,匯總起來就是:皇上忙著分割、瓦解北王的勢力;南涼、西鳳、北林三國,忙著分東林的勢力,東林有不少官員,都跟著發國難財,尤其是袁家,謝家也是既得利益者。王、蕭二家,這段時間反常的沉默了起來。
南涼太子陰狠的,將感染疫症的屍首,沉入城鎮百姓飲用的水裏,致使城中染病百姓不斷增加,應池趁機立下大功,皇上不得不封他為官,應池終於如願以償,得以封官入仕。
軍中,陳老大幾人也不是善茬,南涼太子陰狠,他們也不遑不多讓,悄悄的往西鳳和北林軍中,傳播疫症病毒……
北王失蹤的那三個月,正值暑熱,疫症極易傳播,不過短短三個月,就死傷無數。
也正因為此,哪怕南涼、西鳳和北林三國聯手,他們也不敢再對東林出兵。
軍中將士都染病了,還怎麽打?
說到這,楚九歌不由得歎息了一聲:“南涼太子為人陰狠,做事不折手段,我是想以牙還牙,用疫症困住他,沒想到……卻讓他們利用疫症來互相害人。你說……我算不算罪人?”
最先利用疫症的人就是她,作為一個大夫,她有深深的罪惡感。
她不救人就算了,還害人無數,她這算什麽大夫?
說她是劊子手都不為怪。
北王抱緊楚九歌,不以為意的道:“殺人的是刀劍,還是握刀劍的人?”
此事與楚九歌何幹?
沒有楚九歌,他們依舊會這麽做,就算不利用疫症,也會是別的,楚九歌頂多是,告訴了他們另一刀的位置。將它拔出來殺人的,才是罪魁禍首……
“好像被安慰到了。”楚九歌輕笑一聲,故作輕鬆的道:“不管這事是不是我的錯,我都是不會認的。我當時人都失蹤了,他們做什麽,我怎麽可能控製?”
“對,與你無關,你是為了本王,本王才是劊子手。”北王握著楚九歌手,緊緊的……
如若不是為了他,楚九歌何至於雙手染血?
她該是聖潔的,隻做醫治救人的好事。
當然,在北王看來,她殺人也是為了救人。
“你知道就好,以後……要對我很好很好很好。”楚九歌心情依舊沉重,但多少好了一些。
她不斷在心裏告訴自己,這是亂世,是戰爭年代,是四國互相撕傷的亂世,她不能用和平年代的想法,套用到現在,不然……
她會活活累死自己。
一邊殺人,一邊自責。想想都覺得虛偽。
除了這些外,旁人在楚九歌看來,都算是小事……
【支付寶紅包口令:2018倒數開始三】
第697章 寵壞,世間最可怕的手段
皇上把應頤派來前線,接管北域兵馬的事,在楚九歌看來也算是小事……
應頤本事不錯,也有領軍帶兵的能力,但應頤趕到前線隻有一個多月,時間太短,他就是有逆天的本事,也無法在短短一個月內,把北域的兵馬收服。
更不用提,應頤是聰明人,北王沒有迴來,應頤會怎麽對付北域軍,她不敢肯定,但是……
北王迴來了,應頤便什麽也不會做。不需要皇上發話,應頤會就把兵權,雙後奉到北王麵前。
其實,應頤不還也不行,先不說他現在還沒有收服北域軍,就單單隻說一件事,就能逼的應頤,將北域軍拱手還給北王……
糧草!軍餉!
糧草這個大問題,不僅僅壓在北王身上,現在的東林也受糧草所困。
他們的糧草袋子榮蘭,現在已經不屬於他們,而是屬於北林了。
去年,南涼的奸細在東林作亂,連續燒了東林好幾個大糧草,又沒有榮蘭這個糧草袋子,給東林提供糧草,東林現在緊缺糧草,連東林自己的兵馬,戶部都無法保證及時供給足夠的良草,拿什麽保證北域兵馬要用的糧草?
要知道,在以前北域可是自給自足的,除去打了大勝戰,朝廷給一些給布匹米糧做獎勵外,北域的軍餉都是北王自己解決的,朝廷從來不需要管,也不會管。
你說北域哪來的糧草?
朝廷給了北王府那麽一大塊北域做封地,有封地上的稅收,還不夠供應軍隊支出,你想怎麽樣?
你說北域無法種糧,沒有糧草?
朝廷給的是封地稅收,沒有糧草你拿稅收去買啊?
什麽?
北域全民皆兵,根本沒有精力與時間經商,種地?沒有稅收?
那是北王無能,與朝廷何幹?
你要是供應不起大軍所需,那就裁軍,朝廷十分支持北域裁軍,要是不肯裁軍,又供不起大軍所需,那就隻能說明北王不僅無用,野心還很大。
北王要是不想幹,朝廷可以換人幹!
這些年,北域就像是老黃牛,吃的是草,使的是牛勁,供給朝廷的是血與肉,戰戰兢兢守在東林最北邊,為東林守疆護國。
很多時候,朝廷上下的人,都忘了北域這塊地方也屬於他們東林,北域的兵馬與百姓,也是他們東林的子民,更忘了……
北域的兵馬在前線為朝廷打仗,按說也需要朝廷供養。
應頤被派來接管這支人的時候,根本就沒有帶糧草來,也沒有帶軍餉來。
陳老大五兄弟得知此事,一個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傻了眼……
朝廷那群軟蛋是吃屎長大的嗎?他們的腦子裏,長得都是草嗎?
當兵吃糧,拿餉扛槍。這是千百年來不變的道理,朝廷讓應頤來接手北王的兵馬,不帶糧草、不帶軍餉,就一個人帶著一小隊應家軍來,這是想要做什麽?
朝廷那些官員以為,應頤能憑自身的“王霸”之氣,收服北域這群在戰場上滾了幾圈,從刀尖上活下來的老兵油子?
別說應頤沒有北王的“霸王”之氣,就算有,人家北王也是花糧草、軍餉供著大軍,才叫北域兵馬服服帖帖的……
退一千萬步說,就算應頤有本事、有手段,徒手收服這群兵油子。朝廷不會以為,這群人會和以前一樣自給自足,不需要朝廷出糧、出餉,他們能吃土喝露水,然後去打仗吧?
應頤可不是北王,守著北域這麽一塊寸草不生的地方,也能把北域的兵馬,養得兵強馬壯。
陳老大砸巴著嘴,一臉嫌棄的道:“真是……想想都覺得丟人,咱們東林的官員,什麽時候這麽天真了?”
天真愚蠢的……都讓他想迴京,把他們的腦袋扒開看看,看看他們的腦子裏到底裝了什麽?
“不是他們天真,而是這些年來,北王做得太好了,好到……讓他們忘了,北域那群人是人,以為他們是訓練有素的木偶,不需要吃喝,也能上陣殺敵。”老五無力的歎息了一聲。
歸根結底,還是北王把人“寵壞”了。
十年前,精明能幹卻稍顯稚嫩的北王,把皇上“寵壞”了,讓皇上以為能幹的北王,會一直聽他的話,會乖乖的為他賣命,會一輩子為他所用,哪怕他叫北王去死,北王也會毫不猶豫。
這十年,無所不能成熟穩重的北王,又把滿朝大臣“寵壞”了,讓滿朝大臣習慣了他強大的能力後,以為……
朝廷隻需要把握大方向,其他的自有人去做。
北域不需要朝廷操心,北域的兵馬自然也不用。
看北王如同吃飯喝水一般簡單的,把北域處理的妥妥貼貼,把北王兵馬訓練得服服帖帖,他們還要操什麽心?
北王這十年來,無所不能的表現,把朝野上下都養廢了,認為這是他們本事強,北域很好治理,他們隻需要稍稍關注一下,不需要花大力氣、大精力去想北域的事。然……
北王不是什麽善人。
他花十年時間,把皇上,把朝廷捧得高高的,並不表示他會一直捧下去,這不……
他突然收手,抽走了墊在皇上、墊在朝中那些大臣們腳下的梯子,他們從高處重重的摔了下來,瞬間就清醒了。
老五這人喜歡琢磨人與事,他先前與北王不熟,軍中有一堆破事等著他處理,他壓根就沒有心力琢磨北王,但……
半年前,北王到了前線,與他們朝夕相處,同時將軍中大半事務接手後,老五就閑了下來,也有心力琢磨北王這個人,還有他辦得事。
這一琢磨,老五就驚出一身冷汗。
北王這人真的不是一般的陰險,他心情好捧著人玩兩年,可一轉身他就不玩了,讓人從高空摔下來,這……
這多狠的人呀!
老五琢磨出一點味道後,立刻就找到陳老大他們,把北王這些年做的事一說,陳老大憨雖憨,但他聽話,老五一說他就信了,頓時一拍腦門,大叫:“難怪北王走後,我覺得哪哪都不對。幸虧北王對咱們手下留情,沒有插手軍中的事務,不然……等到北王一走,咱們都廢了。”
人,天性裏就有好逸惡勞的因子,有人處理好了一切,名聲利益唾手可得,誰還願意努力,誰還願意拚命?
被人“寵壞”了,“縱懶”了,就算想要奮起,也爬不起來。
看看皇上,看看朝廷那些人……
多少人看北王不順眼,最後還不得忍著北王,縱著北王,就怕北王撒手不管,他們從高處落下。
北王這玩弄人心的本事,真的沒誰了……
【支付寶紅包口令:2018倒數開始二】
第698章 撒嬌,本王在做正經事
陳老大五人不斷琢磨北王的行為,分析北王的行為,思索北王接下來會做什麽,他們又能做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