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一個人物,死的那般慘烈,著實叫人惋惜。不過,楚九歌沒有見過蕭四,提起蕭四頂多就道一句惋惜,再多的感情也沒有了。
“這事最膈應的恐怕是蕭家人,等我傷好後,我尋機會與蕭家主碰個麵,看看是不是在情人山,建一座紀念蕭四的紀念堂。如果蕭家人同意了,其他人應該不會膈應那裏。畢竟……”楚九歌閉眼,嘲諷的道:“這片大地哪裏沒有死過人?哪塊土壤沒有見過血?咱們腳下,指不定就是一片白骨;咱們往日吃的瓜果米糧,指不定就染了誰的血。”
“嘶……”江河倒抽了口氣,不由得抱緊雙臂,“楚姑娘這話說得,我通體發寒。”
楚九歌笑了笑,拿起一旁的茶杯喝了口水,算是將這個話題揭過。
抬頭看了江河一眼,見他已恢複如常,又道:“你若覺得情人山建房子有出路,就麻煩你們君子閣開始物色人手。我出地,你們出力,前期需要的銀子,我們一家出一半,所得利益也同樣一人一半。”
“不可,不可……”江河連忙擺手,“王爺說了,小的就是給您跑腿的,楚姑娘有什麽事盡管吩咐就成,我這是給楚姑娘您辦事。”
“在商言商,你手下的人也要花銀子養,你的時間、精力也是銀子,你們君子閣就是做生意的,要是沒有迴報,你們迴去也不好辦。”楚九歌不知君子閣背後,除了北王外還有沒有其他合夥人,但那不重要,重要的是……
她楚九歌並不喜歡占別人便宜,而且:“這隻是第一次合作,以後還有合作的機會,如若你們次次出力不拿銀子,這事也就無法長久。”
她可以仗著北王的麵子,讓江河幫她一次、兩次,但十次、百次呢?
就算北王甘之如飴,他手下的人也會不滿。
呸……她怎麽會覺得,北王幫她會甘之如飴呢,北王那人精著呢,幫了她迴頭肯定要討好處。
當然,那好處肯定不是銀子,而是她……
想到北王,楚九歌不由得氣惱,麵上就帶出那麽一絲不快,江河以為楚九歌不高興了,到嘴的話也不敢說了,隻含糊的應下,既不答應也不拒絕。
京城不缺有錢人,在情人山腳下建院子,隻要建得精致華美,肯定是好賣的。
能拿走一半的利潤,江河自然是高興的,但這事他做不了主,與楚九歌有關的事,他都得請示王爺,由王爺說了算。
王爺要是不肯要這一半的利益,楚姑娘把銀子雙手奉到他麵前,他也不敢收……
第440章 犯賤,明珠公主之死
丹醫堂被拆,轟動全城,短時間內就被傳得人盡皆知,但到了下午,丹醫堂被拆的消息,就被另一件更勁爆的消息給取代了。
下午時分,城外的皇家寺廟,突然暴出明珠公主橫死的消息!
明珠公主死了,死在皇家寺廟,赤身與四位男子死在寺廟清修的房間內,死狀香豔無比。
消息一出,全城嘩然,大部分人第一反應皆是不信。然,今日正值初一,去廟裏上香的人不少,這些人皆親眼見到了明珠公主的死狀。
眼見為識,有憑有據,可容不得你不信……
“是真的,我八姨當時就在廟裏拜佛,她親眼看到了,迴來就跟我說,以後再也不去皇家寺廟了。佛門清淨地,卻被明珠公主弄得汙七八糟,真叫人不知說什麽好。”
“我九姨婆也在廟裏,也看到了……不過,我九姨婆說,這事跟廟裏的師父們沒有關係,都是明珠公主的事,廟裏的師父們什麽都不知道。”
“哎呀,你們也知道明珠公主的事了?我還以為就我知曉呢。你們不知道,那明珠公主真正是……浪蕩呀。我聽說那四個男人是她的侍女,特意出來給她找的,而且還不止這四個,之前還有好幾個呢,隻是這四個太厲害了,沒把明珠公伺候好,一不小心把人玩死。那四個人也嚇壞了,直接就自殺了。”
“真的是明珠公主與男寵嬉鬧,把自己給弄死了?明珠公主不是還沒有成婚嗎?”
“沒有成婚又怎麽樣,人家是皇家的公主,到時候駙馬娶了她,發現她不是處子,還能打她、罵她,休了她不成?而且,要不是出了這樣的意外,你以為我們這群小屁民,能知道公主的事?”
“就算知道又能如何?人家是公主,誰敢說她的不是。你們還記得沈卿大人的那位夫人了嗎?她死了丈夫,再嫁,依舊可以嫁給沈卿大人那樣的男子,身為公主,她便是浪蕩又如何,駙馬還敢不滿不成?”
“嘖嘖嘖……這天家也太亂了。”
……
和丹醫堂被拆相比,市井百姓更喜歡談論皇家的醜聞。尤其是這般香豔的醜事,更是深得百姓喜愛,哪怕官差反應出奇的快,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第一時間在城中抓傳流言的,也無法阻止事態發展。
甚至,官差越是抓人、越是緊張,百姓越發的相信這件事是真的。
再說了,官差隻能在市井,抓一抓悄悄議論的百姓,能去抓那些官家夫人、小姐嗎?
明珠公主死在寺廟的廂房裏,親眼看到明珠公主香豔死狀的,大多數都是在廂房休息的官家夫人和小姐。
這些人迴到家後,第一時間就跟自家夫君、妯娌說起此事,她們看到的比那些看熱鬧的民婦更多,也更清楚。
“我看了……應該不是陷害。屋子裏亂得很,沒有掙紮反抗的痕跡,隻有那什麽的痕跡,而且明珠公主死時,一臉饜足,似乎很爽快。”
“聽說不止一迴,明珠公主到廟裏後,她的住處經常有陌生的男人進出,經常有奇怪的聲音發出來。”
“明珠公主小小年紀就追著謝三跑,放言非謝三不嫁,凡是有女子靠近謝三,都被她暗中收拾了。小小年紀就知道給自己挑丈夫,做出這樣的事也不奇怪。”
這些官夫人皆在自己家裏,與身邊親的人說,就是朝廷想要封鎖都沒有辦法,而且等到皇上收到消息的時候,事情已經變得不可控。
“到底是怎麽一迴事?明珠怎麽會死在廟裏,還被那麽多人看到?”皇上第一反應是不敢相信,不敢相信王梓鈺那個正人君子,會這麽報複明珠。
這一點也不像王梓鈺的行事風格……
北王闖入暗牢救走楚九歌的那天,皇上就知明珠公主落到了王梓鈺手裏,也曾找王梓鈺要過人,奈何手上沒有足夠的證據,王梓鈺又矢口否認,皇上無法對王梓鈺動刑,隻能暫且擱下。
但是,他不逼王梓鈺交人,並不是不在乎明珠的死活,他隻是相信王梓鈺的為人。
依王梓鈺的品性、風度和政治修養,皇上相信,明珠落到他手上雖會受點苦,但絕不會有性命之憂,更不可能發生這樣的事。
然而,現實狠狠打了皇上一巴掌,明珠公主死了,死的香豔無比,成了皇家的醜聞,就是想遮也遮不住……
不僅僅是皇上,楊貴妃收到這個消息也是不敢相信:“怎麽可能?王梓鈺怎麽可能這麽對明珠?我不相信,我不相信……”
暗牢的事一發,她就知明珠落到了王梓鈺手裏,她同樣相信王梓鈺的品性,雖擔心卻沒有亂分寸。
再加上太子現在還不舉,相比明珠公主,太子的不舉之症對她的影響更大,楊貴妃便把大部分精力都投注在太子身上,對明珠公主的關心就少了。
卻不想,再次收到明珠公主的消息,竟是她橫死,且死的毫無顏麵可言。
“王梓鈺,王梓鈺他怎麽敢?王家他怎麽敢這麽對我的女兒!該死,該死!王家該死,王梓鈺該死。”楊貴妃整個人都崩潰了,她在宮裏破口大罵,卻不敢去找皇上哭訴。
她很清楚,皇上這會憤怒,但不是憤怒明珠的橫死,而是憤怒明珠的死,給皇家帶來的影響。
哪怕皇上知曉她女兒是被人陷害的,但她的明珠死得不光彩,給皇室抹黑了,依皇上的自私和絕情,這個時候她要去見皇上,隻會換來皇上的怒罵與厭惡。
與其跑去提醒皇上,明珠的死給皇室帶來什麽,不如安安靜靜的哭一場,叫皇上心疼。
不得不說,楊貴妃在某些方麵很了解皇上,因為她的不哭不鬧,皇上暫時還想不起怪罪明珠公主,他把所有的怒火都發泄在“始作俑者”王梓鈺身上。
消息一傳到宮裏,皇上就叫人宣王梓鈺即刻進宮,一刻也不能多等。
王梓鈺一進宮,還來不及說話,皇上就冷冷的下令,要他跪下!
是的,跪下,要王梓鈺一個下半身無法行動的人跪下,好似當年下令,免王梓鈺麵聖不跪的人,不是他一樣……
第441章 跪下,隻有北王做得出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更別說皇上隻是要王梓鈺跪下,這個要求完全合情合理!
王梓鈺聽到皇上的命令,連錯愕都沒有,就應了一句是。
不過,在下跪下,王梓鈺一臉為難的道:“皇上,臣腿腳不便,還請皇上尋個人幫臣一把。”
王梓鈺沒有半絲不滿,他很清楚世家勢力再大,也不可能當眾給皇上沒臉,當眾跟皇上頂牛。
抗旨不遵、藐視皇上是死罪,作為王家的繼承人,王梓鈺當然不會將這個把柄遞到皇上手裏。
不過,他今天要是跪下了,往後皇上就得多掂量了。
這朝中官員有泰半出自世家,皇上不想政令難推行,不想底下隔三差五出事,不想說什麽都被臣子反駁,就該收迴成命。
王梓鈺看著皇上,麵上並沒有被羞辱的憤怒,也沒有任何不滿,好像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有那麽一刹那,皇上後悔了……
多年與朝中大臣打交道,打從登基就跟他們鬥,皇上很清楚朝中那些大臣鬧騰起來,有多麽可怕。
他們要鬧騰起來,能鬧騰的這個國家運行不下去。地方上要出了什麽事,他們不會再使力解決,而是會全部推給他這個皇帝處理。
皇上處理國家大事不錯,但不是什麽雞毛蒜皮的事都要皇上親自處理的,如果天天被各種瑣碎的政務纏身,他這個皇帝做的還有什麽意思?
皇上很想收迴成命,可王梓鈺就這麽應了下來,連個台階也不給他下。
皇上的臉頓時就黑了,看著王梓鈺沒有說話……
殿中,伺候的宮女與太監,更是連大氣都不敢喘一下,一個個將頭埋得極低,將身子縮起來,生怕皇上點到他們上前給王梓鈺幫忙。
皇上是君,要王梓鈺跪下無可厚非,王家就是有再多不滿,也不會對皇上怎麽樣,但他們不行……
他們不過是一群奴才,生死都由貴人們說了算,他們今天“幫助”王梓鈺跪下了,就算王家大度不跟他們這群下人,那些依附王家,想要討好王家的人,也不會放過他們。
滿殿的宮女、太監不停地在心裏祈禱,祈禱皇上別點上他們,而皇上……
確實沒有點他們,皇上在沉默半晌,沒有台階可下後,指了身邊服侍的葉公公:“你去教教王二公子,麵聖要怎麽跪。”
葉公公聽到皇上的話,差點沒給跪下……
身為皇上的心腹就是這點不好,好事有他一份,壞事也得他出頭。
葉公公心裏鬱悶得無以複加,但麵上卻不敢表露半分,他恭敬的應下,老老實實的走到王梓鈺身邊,給王梓鈺行了個禮,又小心翼翼地看了皇上一眼,然後……
撲通一聲跪下!
是的,葉公公跪下了,跪在王梓鈺身旁,給皇上行了個大禮,一邊跪拜一邊說行禮的要訣,十分認真的“教導”王梓鈺下跪。
身為皇上的心腹,他當然知道皇上不會真讓王梓鈺跪下。王梓鈺腿腳不便,皇上真要讓王梓鈺跪了,不等明天早朝,今天宮門落鑰前,朝中就會出許多奇葩的事。
比如兵部要銀,戶部沒錢;吏部堆積的案件要審理,禮部發現哪位妃子儀容不得體,甚至皇上舉止不得體……
王梓鈺坐在一旁,“看”得十分認真,等到葉公公行完禮,便說了一句:“多謝葉公公。”
旁的話一句也不說,好歹也算是緩解了皇上的尷尬和葉公公的為難,叫葉公公長舒了一口氣,同時在心中暗讚:王家的公子就是王家的公子,哪怕麵對我一個閹人也是客客氣氣的。
這要換作北王,指不定……
不用指不定,北王一定會讓他反複的跪,反複的“教”,跪到他爬不起來為止,“教”到他吐血為止。
別問他為什麽這麽肯定,因為他的前任就是那麽死的。
“好了,好了……”皇上見葉公公與王梓鈺“相談甚歡”,臉色稍霽。
和葉公公一樣,皇上也想到了被北王反複折騰,活活把一雙腿給跪廢的上一任心腹。對比一下惡劣的北王,皇上看王梓鈺順眼多了。
皇上也懶得跟王梓鈺磨嘰,開門見山道:“王梓鈺,明珠公主慘死的事,是怎麽一迴事?”
“臣真的不知。”王梓鈺著重強調“真的”二字。
其實,隻要皇上冷靜下來,就會明白明珠公主的事,還真的不是他做的,這不符合他的行事風格。
會做出正麵出擊,直接打皇家臉的,隻有狂的沒邊,完全不給人臉麵,不給人台階下的北王。
“這事最膈應的恐怕是蕭家人,等我傷好後,我尋機會與蕭家主碰個麵,看看是不是在情人山,建一座紀念蕭四的紀念堂。如果蕭家人同意了,其他人應該不會膈應那裏。畢竟……”楚九歌閉眼,嘲諷的道:“這片大地哪裏沒有死過人?哪塊土壤沒有見過血?咱們腳下,指不定就是一片白骨;咱們往日吃的瓜果米糧,指不定就染了誰的血。”
“嘶……”江河倒抽了口氣,不由得抱緊雙臂,“楚姑娘這話說得,我通體發寒。”
楚九歌笑了笑,拿起一旁的茶杯喝了口水,算是將這個話題揭過。
抬頭看了江河一眼,見他已恢複如常,又道:“你若覺得情人山建房子有出路,就麻煩你們君子閣開始物色人手。我出地,你們出力,前期需要的銀子,我們一家出一半,所得利益也同樣一人一半。”
“不可,不可……”江河連忙擺手,“王爺說了,小的就是給您跑腿的,楚姑娘有什麽事盡管吩咐就成,我這是給楚姑娘您辦事。”
“在商言商,你手下的人也要花銀子養,你的時間、精力也是銀子,你們君子閣就是做生意的,要是沒有迴報,你們迴去也不好辦。”楚九歌不知君子閣背後,除了北王外還有沒有其他合夥人,但那不重要,重要的是……
她楚九歌並不喜歡占別人便宜,而且:“這隻是第一次合作,以後還有合作的機會,如若你們次次出力不拿銀子,這事也就無法長久。”
她可以仗著北王的麵子,讓江河幫她一次、兩次,但十次、百次呢?
就算北王甘之如飴,他手下的人也會不滿。
呸……她怎麽會覺得,北王幫她會甘之如飴呢,北王那人精著呢,幫了她迴頭肯定要討好處。
當然,那好處肯定不是銀子,而是她……
想到北王,楚九歌不由得氣惱,麵上就帶出那麽一絲不快,江河以為楚九歌不高興了,到嘴的話也不敢說了,隻含糊的應下,既不答應也不拒絕。
京城不缺有錢人,在情人山腳下建院子,隻要建得精致華美,肯定是好賣的。
能拿走一半的利潤,江河自然是高興的,但這事他做不了主,與楚九歌有關的事,他都得請示王爺,由王爺說了算。
王爺要是不肯要這一半的利益,楚姑娘把銀子雙手奉到他麵前,他也不敢收……
第440章 犯賤,明珠公主之死
丹醫堂被拆,轟動全城,短時間內就被傳得人盡皆知,但到了下午,丹醫堂被拆的消息,就被另一件更勁爆的消息給取代了。
下午時分,城外的皇家寺廟,突然暴出明珠公主橫死的消息!
明珠公主死了,死在皇家寺廟,赤身與四位男子死在寺廟清修的房間內,死狀香豔無比。
消息一出,全城嘩然,大部分人第一反應皆是不信。然,今日正值初一,去廟裏上香的人不少,這些人皆親眼見到了明珠公主的死狀。
眼見為識,有憑有據,可容不得你不信……
“是真的,我八姨當時就在廟裏拜佛,她親眼看到了,迴來就跟我說,以後再也不去皇家寺廟了。佛門清淨地,卻被明珠公主弄得汙七八糟,真叫人不知說什麽好。”
“我九姨婆也在廟裏,也看到了……不過,我九姨婆說,這事跟廟裏的師父們沒有關係,都是明珠公主的事,廟裏的師父們什麽都不知道。”
“哎呀,你們也知道明珠公主的事了?我還以為就我知曉呢。你們不知道,那明珠公主真正是……浪蕩呀。我聽說那四個男人是她的侍女,特意出來給她找的,而且還不止這四個,之前還有好幾個呢,隻是這四個太厲害了,沒把明珠公伺候好,一不小心把人玩死。那四個人也嚇壞了,直接就自殺了。”
“真的是明珠公主與男寵嬉鬧,把自己給弄死了?明珠公主不是還沒有成婚嗎?”
“沒有成婚又怎麽樣,人家是皇家的公主,到時候駙馬娶了她,發現她不是處子,還能打她、罵她,休了她不成?而且,要不是出了這樣的意外,你以為我們這群小屁民,能知道公主的事?”
“就算知道又能如何?人家是公主,誰敢說她的不是。你們還記得沈卿大人的那位夫人了嗎?她死了丈夫,再嫁,依舊可以嫁給沈卿大人那樣的男子,身為公主,她便是浪蕩又如何,駙馬還敢不滿不成?”
“嘖嘖嘖……這天家也太亂了。”
……
和丹醫堂被拆相比,市井百姓更喜歡談論皇家的醜聞。尤其是這般香豔的醜事,更是深得百姓喜愛,哪怕官差反應出奇的快,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第一時間在城中抓傳流言的,也無法阻止事態發展。
甚至,官差越是抓人、越是緊張,百姓越發的相信這件事是真的。
再說了,官差隻能在市井,抓一抓悄悄議論的百姓,能去抓那些官家夫人、小姐嗎?
明珠公主死在寺廟的廂房裏,親眼看到明珠公主香豔死狀的,大多數都是在廂房休息的官家夫人和小姐。
這些人迴到家後,第一時間就跟自家夫君、妯娌說起此事,她們看到的比那些看熱鬧的民婦更多,也更清楚。
“我看了……應該不是陷害。屋子裏亂得很,沒有掙紮反抗的痕跡,隻有那什麽的痕跡,而且明珠公主死時,一臉饜足,似乎很爽快。”
“聽說不止一迴,明珠公主到廟裏後,她的住處經常有陌生的男人進出,經常有奇怪的聲音發出來。”
“明珠公主小小年紀就追著謝三跑,放言非謝三不嫁,凡是有女子靠近謝三,都被她暗中收拾了。小小年紀就知道給自己挑丈夫,做出這樣的事也不奇怪。”
這些官夫人皆在自己家裏,與身邊親的人說,就是朝廷想要封鎖都沒有辦法,而且等到皇上收到消息的時候,事情已經變得不可控。
“到底是怎麽一迴事?明珠怎麽會死在廟裏,還被那麽多人看到?”皇上第一反應是不敢相信,不敢相信王梓鈺那個正人君子,會這麽報複明珠。
這一點也不像王梓鈺的行事風格……
北王闖入暗牢救走楚九歌的那天,皇上就知明珠公主落到了王梓鈺手裏,也曾找王梓鈺要過人,奈何手上沒有足夠的證據,王梓鈺又矢口否認,皇上無法對王梓鈺動刑,隻能暫且擱下。
但是,他不逼王梓鈺交人,並不是不在乎明珠的死活,他隻是相信王梓鈺的為人。
依王梓鈺的品性、風度和政治修養,皇上相信,明珠落到他手上雖會受點苦,但絕不會有性命之憂,更不可能發生這樣的事。
然而,現實狠狠打了皇上一巴掌,明珠公主死了,死的香豔無比,成了皇家的醜聞,就是想遮也遮不住……
不僅僅是皇上,楊貴妃收到這個消息也是不敢相信:“怎麽可能?王梓鈺怎麽可能這麽對明珠?我不相信,我不相信……”
暗牢的事一發,她就知明珠落到了王梓鈺手裏,她同樣相信王梓鈺的品性,雖擔心卻沒有亂分寸。
再加上太子現在還不舉,相比明珠公主,太子的不舉之症對她的影響更大,楊貴妃便把大部分精力都投注在太子身上,對明珠公主的關心就少了。
卻不想,再次收到明珠公主的消息,竟是她橫死,且死的毫無顏麵可言。
“王梓鈺,王梓鈺他怎麽敢?王家他怎麽敢這麽對我的女兒!該死,該死!王家該死,王梓鈺該死。”楊貴妃整個人都崩潰了,她在宮裏破口大罵,卻不敢去找皇上哭訴。
她很清楚,皇上這會憤怒,但不是憤怒明珠的橫死,而是憤怒明珠的死,給皇家帶來的影響。
哪怕皇上知曉她女兒是被人陷害的,但她的明珠死得不光彩,給皇室抹黑了,依皇上的自私和絕情,這個時候她要去見皇上,隻會換來皇上的怒罵與厭惡。
與其跑去提醒皇上,明珠的死給皇室帶來什麽,不如安安靜靜的哭一場,叫皇上心疼。
不得不說,楊貴妃在某些方麵很了解皇上,因為她的不哭不鬧,皇上暫時還想不起怪罪明珠公主,他把所有的怒火都發泄在“始作俑者”王梓鈺身上。
消息一傳到宮裏,皇上就叫人宣王梓鈺即刻進宮,一刻也不能多等。
王梓鈺一進宮,還來不及說話,皇上就冷冷的下令,要他跪下!
是的,跪下,要王梓鈺一個下半身無法行動的人跪下,好似當年下令,免王梓鈺麵聖不跪的人,不是他一樣……
第441章 跪下,隻有北王做得出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更別說皇上隻是要王梓鈺跪下,這個要求完全合情合理!
王梓鈺聽到皇上的命令,連錯愕都沒有,就應了一句是。
不過,在下跪下,王梓鈺一臉為難的道:“皇上,臣腿腳不便,還請皇上尋個人幫臣一把。”
王梓鈺沒有半絲不滿,他很清楚世家勢力再大,也不可能當眾給皇上沒臉,當眾跟皇上頂牛。
抗旨不遵、藐視皇上是死罪,作為王家的繼承人,王梓鈺當然不會將這個把柄遞到皇上手裏。
不過,他今天要是跪下了,往後皇上就得多掂量了。
這朝中官員有泰半出自世家,皇上不想政令難推行,不想底下隔三差五出事,不想說什麽都被臣子反駁,就該收迴成命。
王梓鈺看著皇上,麵上並沒有被羞辱的憤怒,也沒有任何不滿,好像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有那麽一刹那,皇上後悔了……
多年與朝中大臣打交道,打從登基就跟他們鬥,皇上很清楚朝中那些大臣鬧騰起來,有多麽可怕。
他們要鬧騰起來,能鬧騰的這個國家運行不下去。地方上要出了什麽事,他們不會再使力解決,而是會全部推給他這個皇帝處理。
皇上處理國家大事不錯,但不是什麽雞毛蒜皮的事都要皇上親自處理的,如果天天被各種瑣碎的政務纏身,他這個皇帝做的還有什麽意思?
皇上很想收迴成命,可王梓鈺就這麽應了下來,連個台階也不給他下。
皇上的臉頓時就黑了,看著王梓鈺沒有說話……
殿中,伺候的宮女與太監,更是連大氣都不敢喘一下,一個個將頭埋得極低,將身子縮起來,生怕皇上點到他們上前給王梓鈺幫忙。
皇上是君,要王梓鈺跪下無可厚非,王家就是有再多不滿,也不會對皇上怎麽樣,但他們不行……
他們不過是一群奴才,生死都由貴人們說了算,他們今天“幫助”王梓鈺跪下了,就算王家大度不跟他們這群下人,那些依附王家,想要討好王家的人,也不會放過他們。
滿殿的宮女、太監不停地在心裏祈禱,祈禱皇上別點上他們,而皇上……
確實沒有點他們,皇上在沉默半晌,沒有台階可下後,指了身邊服侍的葉公公:“你去教教王二公子,麵聖要怎麽跪。”
葉公公聽到皇上的話,差點沒給跪下……
身為皇上的心腹就是這點不好,好事有他一份,壞事也得他出頭。
葉公公心裏鬱悶得無以複加,但麵上卻不敢表露半分,他恭敬的應下,老老實實的走到王梓鈺身邊,給王梓鈺行了個禮,又小心翼翼地看了皇上一眼,然後……
撲通一聲跪下!
是的,葉公公跪下了,跪在王梓鈺身旁,給皇上行了個大禮,一邊跪拜一邊說行禮的要訣,十分認真的“教導”王梓鈺下跪。
身為皇上的心腹,他當然知道皇上不會真讓王梓鈺跪下。王梓鈺腿腳不便,皇上真要讓王梓鈺跪了,不等明天早朝,今天宮門落鑰前,朝中就會出許多奇葩的事。
比如兵部要銀,戶部沒錢;吏部堆積的案件要審理,禮部發現哪位妃子儀容不得體,甚至皇上舉止不得體……
王梓鈺坐在一旁,“看”得十分認真,等到葉公公行完禮,便說了一句:“多謝葉公公。”
旁的話一句也不說,好歹也算是緩解了皇上的尷尬和葉公公的為難,叫葉公公長舒了一口氣,同時在心中暗讚:王家的公子就是王家的公子,哪怕麵對我一個閹人也是客客氣氣的。
這要換作北王,指不定……
不用指不定,北王一定會讓他反複的跪,反複的“教”,跪到他爬不起來為止,“教”到他吐血為止。
別問他為什麽這麽肯定,因為他的前任就是那麽死的。
“好了,好了……”皇上見葉公公與王梓鈺“相談甚歡”,臉色稍霽。
和葉公公一樣,皇上也想到了被北王反複折騰,活活把一雙腿給跪廢的上一任心腹。對比一下惡劣的北王,皇上看王梓鈺順眼多了。
皇上也懶得跟王梓鈺磨嘰,開門見山道:“王梓鈺,明珠公主慘死的事,是怎麽一迴事?”
“臣真的不知。”王梓鈺著重強調“真的”二字。
其實,隻要皇上冷靜下來,就會明白明珠公主的事,還真的不是他做的,這不符合他的行事風格。
會做出正麵出擊,直接打皇家臉的,隻有狂的沒邊,完全不給人臉麵,不給人台階下的北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