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的官差從楚九歌嘴裏,問起前因後果,就更不高興了:“什麽時候,命案也歸你們北城兵馬司的人管了?歸禁衛軍管了?京都府的人都死了呀?”


    當然,這事也不歸大理寺管,他們已經派人去叫京都府的人來了。


    在京城這塊地界,職權劃分必須明確,絕不可越權辦事,不然不僅自己倒黴,就是自己上麵的人也倒黴。


    比如這位禁衛軍副將就要倒黴了,他的上司也要玩完。


    楚九歌弄明白這裏麵的事後,頓時對這些搶銀子的老百姓服氣了。


    難怪他們不怕這群兵,敢當街與官兵動手,合著還有這麽一個內情。


    果然,什麽時候都不能小看人……


    “楚姑娘,這事你受委屈了。不過,這事不歸我們大理寺管,我們幫不上忙。”大理寺的官差先前並不知,要報官的人是楚九歌,他們之所以跑這一趟,純粹是因為報官的人中有他們的親戚,看在那一萬兩的份上,這才跑來轉一圈。


    有銀子拿,又不犯錯誤,為啥不來一趟?


    不想,遇到事的人是楚九歌,不由得大唿慶幸。


    好在他們來了,不然北王知曉後,肯定不會放過他們。


    要知道,他們家大人與北王也算是有交情,雖說他們大人平日辦事十分公正,但難免也會有私心不是?


    “給眾位官爺添麻煩了。”楚九歌哪裏不知,大理寺隻負責刑獄案件審理,並沒有執法權,可這裏離大理寺最近,她隻能賭了……


    楚九歌也不是不知趣的人,人家特意跑一趟,哪能不給一點辛苦費。


    她手中的銀子全部散掉了,隻餘十幾張銀票,她也不看,一股腦的塞給了對方:“這是我原先答應,給報官的人的報酬,還請官爺幫我轉交一下,餘下的就當是請官爺們喝酒了。”


    能在這個時候,把大理寺的官差請來,必然是與大理寺的人,有那麽一點關係的,這銀子不能省……


    大理寺的官差也沒有推拒,收下銀票後,就熱心的道:“楚姑娘客氣了,楚姑娘放心,這事雖然由京都府接管,但最後審理肯定是要到大理寺的,這事我們會先給大人稟報一聲。對了,這些證據……我們也先帶走了。”


    有銀子好辦事,拿了好處,大理寺這些官差也不給楚九歌來虛的,當即將收集起來的證據封存。


    這些,可是楊家動用軍中將領,動用軍械殺人的證據!


    雖說,楚九歌不給銀子,他們也會辦,但楚九歌給了銀子,他們會辦得更盡心……


    第287章 鬧大,這心眼太可怕了


    京都府的人很快就來了,他們把所有人都帶到了府衙,在查看了現場,了解了事情前因後果,京都府伊連片刻都不敢停留,當天晚上就進宮去見皇上了……


    這事太大了!


    這事,不僅僅是楚九歌遇到暗殺那麽簡單,也不是禁衛軍副將看到同伴求助,帶北城兵馬司的人在西城執法,誣陷楚九歌那麽簡單,而是……


    有人私調士兵,私用軍械!


    被楚九歌“一刀斃命”的黑衣殺手,他們動用的刀、箭皆是軍中機械,不是普通人能拿到了。


    最主要,他們本身就是兵,不是匪徒!


    這事,鬧大發了!


    作為苦主,楚九歌雖然有勾結匪徒殺人的嫌疑,但王家人出麵了,京都府的人根本不敢關押她,簡單的問了兩句後,就讓王家人把她帶走了。


    經曆伏殺,來迴奔波,楚九歌累得不行,但坐在馬車上的她,卻怎麽也睡不著……


    這事一環套一環,她怎麽看怎麽覺得蹊蹺。


    尤其是禁軍衛副將帶著北城兵馬司的人過來,更叫楚九歌不能理解。


    雖說對方的理由也合理:看到同僚發出求助信號,他正好在附近,遇到了北城兵馬司的人,就帶著人過來幫忙了,但……


    這事,真是楊家的手筆?


    這也太蠢了吧?


    還有,西城兵馬司的人來得也太及時了,她可沒有讓人去請西城兵馬司的人,也不認為那群隻拿錢辦事的百姓,會想到這一出……


    王家的人來得也很及時,就好像事先知曉會有這事一樣。她前腳進京都府,後家王家的人就過來接她,要說這不是北王事先安排好的,她都不信。


    “這一環接一環的,北王這心眼也太多了。”楚九歌想明白後,不由得搖頭。


    而等到她迴去,從謝玄口中得知,這件事並不僅僅是暗殺,還牽扯到了私用軍械,私自調動將士後,楚九歌就不想說話了……


    合著,她又被北王利用了一把,給北王當了一迴魚餌,幫他釣上了一條大魚。


    “這次……明麵上看,所有的事都是指向楊貴妃,實則箭頭直指太子。太子這幾年一直試圖插手軍部,也收買了不少人。皇上最忌諱此事,太子平時做是隱蔽無人發現,現在事情爆出來,皇上絕不會就此放過。你且看著吧,太子怕是很快就要從北域迴來了,且短時間內都不得自由。”王家都出手去撈人了,謝玄怎麽可能不知外麵發生的事。


    楚九歌還未迴來,他的人就把所有的事情,都打聽得清清楚楚。


    從楚九歌口中得知,這事北王事先知曉,謝玄不由得佩服北王老謀深算,心機深沉。


    要不是楚九歌說,那幾個伏殺她的人,是真的要她的命,他都要懷疑那幾個人也是北王安排的。


    這一切,實在是太巧了。


    不過,轉念一想謝玄就明白了。這事不是巧合,不過是北王將計就計,利用楊家人伏殺楚九歌一事,巧妙的把太子牽扯進來而已。


    太子惹上北王,真是倒了血黴。


    “北王這是要給太子一點顏色看看?”太子前腳去北域,後腳就爆出這事,要說北王不是故意的,楚九歌都不信。


    “北王這是殺雞儆猴,讓那些打北域主意的人把眼睛擦亮一點,別北域沒有拿到,先惹了一身腥。太子在軍方收買幾個人我是信的,但私用軍械這事我不信。他沒那個膽子,也沒有那個本事。”不是謝玄看不起太子,實在是那位太子一直由楊貴妃教養,說實話,行事著實有些小家子氣,沒有皇儲的風範。


    在楚九歌與謝玄分析此事時,收到消息的皇上,也在與剛進城的程大將軍說起此事……


    誰叫程大將軍進城的時候,正好看到了案發現場;京都府尹進宮稟報的時候,他正好又在;最主要的是,他正好還是皇上的人。


    一連三個正好,就叫程大將軍逃不過。不管他願不願意,皇上問起,這事他都要迴一句。


    本著誰也不得罪的原則,程大將軍含糊的道:“皇上,末將初到京城,實在不知這京城的事……不過,末將相信,這事必不像表麵這般簡單,調用軍中的人和軍械可不是小事,非一般人可以辦到,還請皇上詳查。”


    “這事,朕交給你去查如何?”皇上看著年紀不大,卻異常沉穩的程大將軍,心中暗自得意。


    他那位嫁入應家的姑姑,絕對想不到,程頤是他的人。


    程大將軍一臉苦笑:“皇上,末將還是戴罪之身,這不好吧。”


    “沒什麽不好的……這皇城的安危早晚要交到你手上,禁衛統領的位置,朕為你留好了,你要抓住這次機會戴罪立功,堵那些人的嘴。”皇上一臉慈愛,如同普通的長者,一心為晚輩打算。


    “撲通”一聲,程大將軍直接跪了下來,雙眼泛紅,激動的道:“皇上,末將擔當不起如此重任。”


    禁軍統領非皇上心腹不可為,程頤雖心中平靜,但麵上卻是一副激動、不敢置信的興奮樣。


    花了數十年,他終於得到了皇上的信任,雖然他很清楚,皇上重用他、拉攏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的身份。


    但,那有什麽關係?


    他得到了他想要的,他守住了他該守住的,不是嗎?


    “什麽擔不擔得起,朕說你擔得起,你就擔得起。私調將士、私用軍械一事,朕就交給你查,你立了功後,朕也好給你升官。”皇上很滿意程頤的態度。


    程頤這人有能力,有心機,也忠心,最主要他有資格接手應家的兵馬,又與應家不對付。


    用程頤此人,他很放心。


    不管是在朝中還是在軍中,程頤都沒依靠,作為一個孤臣,程頤能依靠的,隻有他這個皇帝。


    “末將,領旨謝恩。”推一次是對皇上的敬畏,推二次就是沒有擔當。程頤很好的拿捏了個中的分寸,即讓皇上滿意了,自己又得了實惠。


    “這就對了。”皇上滿意的點了點頭,如同長輩一般與程頤說了幾句家常,這才放程頤出宮了。


    程頤迴京,軍中的勢力,他算是穩住的……


    第288章 交涉,天大的委屈


    程頤程大將軍低調進京,低調入宮,他進城、進宮前,沒有驚動任何人,也沒有任何人知道他迴來了,但當他出宮後,該知道的人都知道了。


    對程頤的到來,不同派係的人皆有不同的想法,但不管哪個派係的人,都不約而同的發出感慨:“皇上這次真是……寒了人心,鎮國長公主,委屈了!”


    然,被所有人認為受了委屈的鎮國長公主,得知程頤進京,病態的麵容卻露出一抹滿足的笑:“總算是來了,我這也安心了。哪怕是現在死去,我也對得起應家的列祖列宗了。”


    她,總算不複夫君所望,保住了應家,保住了應家軍,也保住了他們唯一的骨血。


    說她殘忍也好,說她自私也好,她的兒子、孫子一個個死在戰場上,她真的怕了。


    她寧可池兒一生平庸,也不要他上戰場。


    “公主,你,你這……太委屈了。”旁人不知鎮國長公主做了什麽決定,照顧鎮國長公主的老嬤嬤卻很清楚。


    鎮國長公主拍了拍老嬤嬤的手,笑得溫柔美麗:“我這算什麽委屈,真正受委屈的是池兒那個孩子,我現在呀,就希望他不要怨我。”


    “公主你放心,小公子他會明白的,你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他,為了應家。”老嬤嬤哭得泣不成聲,看著麵容削瘦,毫無血色的鎮國長公主,老嬤嬤哽咽的道:“公主,不管你去哪,你都要帶著奴婢呀,奴婢這輩子伺候你,下輩子還伺候你。”


    “放心,我會安排好你的去路。”鎮國長公主緩緩閉上眼,眼中是淡淡的笑意與輕鬆。


    她,終於不欠應家了!


    次日,鎮國長公主掐著點進宮,正好與下朝的文武百官打了個照麵,不過鎮國長公主坐在馬車裏,並沒有出來與他們打招唿。


    眾人也能理解。


    鎮國長公主當年費了多大的勁,才把程頤打壓下去,現在皇上一紙詔書就把人召了迴來,鎮國長公主指不定有多憤怒。


    “唉……你說,皇上怎麽在這時候,把程頤給召了迴來。就不能等兩年嗎?長公主這身子……”一白胡子文官,一臉歎息的為鎮國長公主包不平。


    他的話剛落下,就有一個做武將打扮的老頭,不忿的開口:“怎麽,隻許鎮國長公主養廢應家子孫,就不許皇上把兵權還給應家子孫?程頤他雖然不姓應,但他體內流的是應家的血,當年被長公主逼得遠離京城,有功也不能賞,現在還不許人迴來了?”


    “你這老頭……一張嘴胡咧什麽,長公主她不是那樣的人。”為鎮國長公主報不平的白胡子老頭,頓時臉黑了。


    “是不是我們有眼睛看,你看這些年應家是個什麽光景?你看那個應池,他哪點有老應家的風範,虧得皇上把應家的兵權收了迴去,不然把應家的兵馬交給那麽一個紈絝子弟,老頭子我定要撞死在大殿上。”


    武將老頭說完,就一臉得色的離去,把那白胡子文官老頭氣得不行,偏偏這是皇宮門口,他就是再為鎮國長公主抱不平,也不敢亂言。


    “公主……”鎮國長公主的馬車內,照顧她的老嬤嬤,聽到外麵人的評價,心裏難過得不行。


    她們家公主……委屈呀。


    偏偏這委屈她們家公主隻能受著,半句也不能解釋。


    鎮國長公主卻半點不生氣,臉上還帶著笑:“沒事,這樣就好。那些人怎麽罵我都沒有關係。”


    隻要她的孫兒下半生平安富貴,隻要應家軍還在應家人手裏,她就是受再大的委屈,她也願意。


    這是她欠應家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盛世天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阿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阿彩並收藏盛世天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