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在龍椅上坐上,看著跪在殿中的眾人,語氣冰冷:“你們好大的膽子!連朕的壽宴也敢攪了。”
“皇上息怒。”被皇上一嗬,冷靜下來的大臣們,一個個麵色發白,低頭不敢直視聖顏。
這時,他們才想起……放任楚九歌口出狂言,著實不智。
“息怒?連朕的家務事你們都敢當眾討論,你們叫朕怎麽息怒?什麽皇室小妾、庶子,這是你們該說的嗎?”皇上這話是對眾位大臣說的,但明顯是針對楚九歌的。
“功臣之後?忠良之後?功臣、忠良之後,就能膽大包天,口出狂言,議論朕的家務事?議論朕的決定?這樣的功臣之後,忠良之後,朕有多少殺多少!”說到最後,皇上已是咬牙切齒。
“聖上息怒。”一眾大臣嚇得連連低頭,暗叫倒黴。
早知道,就不看什麽熱鬧,也不想著借楚九歌的手,把楊家踩死了。
現在倒好,楊家沒有踩死,倒是把皇上給惹怒了。
皇上以雷霆之怒,震懾了眾人後,視線落在楚九歌身上:“楚九歌,你可知罪?”
這個女人膽子還真是膽大,不過……這正合他意。
要是一個懦弱無能的,他還不用了。
“臣女知罪。”早就料到,皇上會偏幫楊貴妃的楚九歌,認錯認的毫無壓力。
“你可知妄議天家之事,是何罪?”皇上又道,看楚九歌的眼神,透著一股審勢。
這個滿身是刺的女人,居然服軟了,她想做什麽?
“死罪!”楚九歌迴頭的很淡定,不見一絲的不安與忐忑。
可見她早就知道,會有什麽結果,但她還是這麽做了,隻因……
她不想再次被皇上擺布,她寧可冒險被皇上問罪,關進大牢,也不想如皇上的願。
“明知故犯,罪加一等,楚九歌,若朕今天賜你死罪,你可服?”皇上的臉頓時就沉了下來。
明知故犯,不是膽大包天,就是知道了什麽。
莫非,楚九歌知道他與北林攝政長公主的交易,所以故意鬧這麽一場,借此自汙入獄,破壞東林與北林聯姻?
如果真是這樣,那楚九歌注定會失望……
“臣女服!”楚九歌沒有為自己辯解,低垂著頭,沒有人知道她在想什麽。
沈卿臉色一沉,眼中閃過一抹不解……
楚九歌這麽蠢?蠢的找死?
這和楚九歌在人前的表現不像。
又或者,是發生了什麽,他不知道的事情?
“聖上,這事……”有看不過去的大臣,想要為楚九歌說話,但還未開口就被皇上打斷了,“她自己都服了,你們還要為她脫罪嗎?”
“不……聖上,臣隻是想說,楚九歌有罪,有死罪。楊大人欺辱功臣之後亦是死罪,肯請皇上處死楊大人。”站起來為楚九歌說話的大臣,走出來一步,跪在殿中央。
他一開口,便有不少武將也站了出來:“臣等附議,請皇上賜楊大人死罪。”
殿中武將,大多與應家有關係。他們先前沒有開口,除去覺得沒有必要外,也是想要看看楚九歌會如何處理楊家的事。
可惜,楚九歌讓他們失望了,先前那個傲氣不凡,將全場控製在手中的女人,在皇上麵前連頭都不敢抬,他們不打算保楚九歌,但卻不想放過此事帶來的好處。
“楊大人幹涉軍務,羞辱功臣之後,臣也懇請皇上從嚴處理。”除去幾個武將外,又有幾個文官站了出來。
不過,大部分人還是和先前一樣,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這些人,事先得了皇上的暗示……
他們入殿前,引路的小太監暗示他們,不管壽宴上出了什麽事都不要出聲。
小太監敢這麽暗示他們,必是聖上授意,壽宴上發生的事,必然也是在皇上的計劃內。
既然是皇上的計劃,他們摻和什麽?
得到皇上暗示的官員,不是保皇派就是中立派,他們不發聲就沒有人為楊大人說話。
大殿陷入短暫的安寧,沒有人為楊大人說話,滿殿都是請求皇上賜死楊大人的聲音,皇上好不容易緩了幾分的臉色,又變得難看起來……
就在皇上即將暴怒的時候,隱在眾人身後的沈大人站出來:“皇上,楊大人固然有錯,但他也是尋找星羅巫盤心切,請皇上看在他一心為公的份上,給楊大人一個解釋的機會。”
“是,是……皇上,臣,臣冤枉呀。”自皇上進來,就嚇得不敢言語的楊大人,見有人為自己說話,終於敢開口。
他一激動,就發現自己能動了……
“我,我能動了?”楊大人傻眼了,看了看自己伸直的雙手,有些不敢相信。
“大膽!聖上麵前,豈容你放肆!”太監高聲嗬斥,楊大人嚇了一跳,忙再次跪好:“臣,臣失儀,請皇上恕罪,臣實在是太激動了。皇上,你不知道,這楚九歌……”
楊大人一開口,就開始數落楚九歌的罪行,說楚九歌如何羞辱他,如何逼他跪下,如何栽贓陷害他……
從楊大人的嘴裏說出來,楚九歌就沒有一點好的,他最是冤枉不過。
楊大人說了許多,皇上卻沒有一絲不耐煩,直到楊大人說完,皇上才看向楚九歌:“楚九歌,楊大人的話你可聽到了?你有什麽要說的?”
“臣女沒有!”楊大人雖然誇大了一點,但大部分屬實,隻是楊大人把他自己做的好事,隱瞞了,而楚九歌也沒有說的打算……
認了錯,楚九歌便低下頭,沒有人知道她在想什麽,但在場所有人都知道,這事……
第223章 無用,不知是真是假的秘密
正在朝一個奇怪的方向發展。
皇上很生氣,擺明了要拿楚九歌問罪,楚九歌不撇清罪名就算了,還在在拚命的往自己身上攬罪名。
她這是瘋了嗎?
她知不知道,她在做什麽?
她是故意惹怒皇上?
所求為何?
沈卿看著楚九歌,隱隱覺得這事不尋常,也就不敢胡亂開口,以免破壞了誰的計劃。
大殿內安靜異常,所有人都不敢開口,等著皇上定奪。
然而,高坐在龍椅上的皇上,卻沒有眾人想的那麽高興,他看著爽快認罪的楚九歌,心裏說不出來的憋屈。
他可以肯定,楚九歌必是知道了他與北林的計劃,不然絕不會這麽爽快的認罪。
楚九歌想自汙,想犯個大錯,借此逃脫和親的命運?
朕偏不如你的意!
皇上緊緊地握著扶手,壓下心中的怒火,盡力用平和的語氣道:“楚九歌,今日是朕的壽辰,朕不興在壽宴殺人。念在你年幼不知事、知錯能改的份上,朕不跟你一個孩子計較。”
皇上此言一出,所有人都傻眼了……
皇上這是什麽意思?
高高拿起,輕輕放下?
先前還氣得要殺楚九歌,怎麽一轉眼就變了個態度?
一眾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完全不明白這是怎麽了?
“臣女……謝陛下不罪之恩。”被皇上赦免的楚九歌,也沒有眾人想的那般開心,甚至還帶著一絲說不出來的無力。
她沒有想到,皇上要她和親的決心這麽大。
她闖了這麽大的禍,說出了那麽多大逆不道的話,皇上還能壓下怒火,放過她,可見……
北王先前在馬車上說的話並沒有騙她,皇上這是非要把她嫁入北林,嫁給北林那位年幼的帝王為妃不可。
以上犯上都不治她的罪,她要怎麽做,才能讓皇上打消念頭,才能破壞兩國的和親呢?
“陛下,楚九歌她……”楊大人不曾想,皇上會這麽輕易放過楚九歌,急忙開口卻被皇上打斷了:“好了,今日是朕的壽宴,朕不想見血,此事就此揭過。”
“聖上英明。”皇上定了調子,一眾大臣不管心裏有多麽不解,此時也隻能稱讚皇上。
先前不是說了,不管宴會上發生什麽事,他們隻要看著就行嘛,現在他們就看著……
“聖上……英明。”楚九歌也跟著讚了一句,卻滿是嘲諷。
她拿自己的命去試探,卻得出了一個,她一點也不想要的結果——皇上非要把她送入東林和親不可,不會以任何人的意誌為轉移。
難道,她真的要像北王妥協,聽他的安排嫁給他,借此擺脫和親的命運?
楚九歌閉上眼,將心中的無力壓下。
她不想,像枚棋子一樣嫁入北林為妃,去做那對姑侄鬥爭的犧牲品,更不想再度嫁入北王府……
“好了,眾位都坐下吧。楚九歌,你也坐下。”皇上的眼神落在楚九歌身上,看楚九歌沒有劫後餘生的放鬆,反倒神情嚴肅,心中隱隱有一絲快意。
他不想去管,是誰把消息泄露給楚九歌知曉的,橫豎楚九歌這麽一個小角色也翻不了天。
隻要楚九歌不死,就得乖乖地給他嫁入北林,任何人都別想改變。
楚九歌以為,她犯個不大不小的錯,惹怒了他,就能躲避和親的命運?
天真!
眾人謝過皇上後,又一一坐下,楚九歌也坐了下來。
此時,她已收拾好情緒,穩穩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像是什麽也沒有發生一樣。
皇上看了她一眼,心中那絲憤怒消失了不少……
楚九歌有種種不好,但有一點好,那就是——她是一枚合格的棋子。
看楚九歌今晚的表現就知道了,為了試探他的決心,連自己的命都敢豁出去,這膽量……
在讓他不滿的同時,也讓他滿意。
也隻有像楚九歌這種不服輸,又有膽量,敢賭敢拚的女子嫁入北林,才能掀起他想要的風浪。
東林攝政長公主想拿楚九歌來羞辱北王,挑起北林小皇帝和北王之間的鬥爭,他倒要看看,北林那位攝政長公主,能控製的住楚九歌嗎?
像楚九歌這樣的女人,沒有人能駕馭的了。好在,她很快就要去北林,不會留在東林讓他頭痛。
“星羅巫盤失竊雖是大事,眾位大臣卻沒有必要為此事擔心。朕已下令全城搜索,想必很快就有消息了。”
皇上三言兩語,就安撫了眾朝臣,然後又對一旁的太監道:“去,把北王、謝三和應池請來,再去把……那幾位老親王也請來。”
“皇上息怒。”被皇上一嗬,冷靜下來的大臣們,一個個麵色發白,低頭不敢直視聖顏。
這時,他們才想起……放任楚九歌口出狂言,著實不智。
“息怒?連朕的家務事你們都敢當眾討論,你們叫朕怎麽息怒?什麽皇室小妾、庶子,這是你們該說的嗎?”皇上這話是對眾位大臣說的,但明顯是針對楚九歌的。
“功臣之後?忠良之後?功臣、忠良之後,就能膽大包天,口出狂言,議論朕的家務事?議論朕的決定?這樣的功臣之後,忠良之後,朕有多少殺多少!”說到最後,皇上已是咬牙切齒。
“聖上息怒。”一眾大臣嚇得連連低頭,暗叫倒黴。
早知道,就不看什麽熱鬧,也不想著借楚九歌的手,把楊家踩死了。
現在倒好,楊家沒有踩死,倒是把皇上給惹怒了。
皇上以雷霆之怒,震懾了眾人後,視線落在楚九歌身上:“楚九歌,你可知罪?”
這個女人膽子還真是膽大,不過……這正合他意。
要是一個懦弱無能的,他還不用了。
“臣女知罪。”早就料到,皇上會偏幫楊貴妃的楚九歌,認錯認的毫無壓力。
“你可知妄議天家之事,是何罪?”皇上又道,看楚九歌的眼神,透著一股審勢。
這個滿身是刺的女人,居然服軟了,她想做什麽?
“死罪!”楚九歌迴頭的很淡定,不見一絲的不安與忐忑。
可見她早就知道,會有什麽結果,但她還是這麽做了,隻因……
她不想再次被皇上擺布,她寧可冒險被皇上問罪,關進大牢,也不想如皇上的願。
“明知故犯,罪加一等,楚九歌,若朕今天賜你死罪,你可服?”皇上的臉頓時就沉了下來。
明知故犯,不是膽大包天,就是知道了什麽。
莫非,楚九歌知道他與北林攝政長公主的交易,所以故意鬧這麽一場,借此自汙入獄,破壞東林與北林聯姻?
如果真是這樣,那楚九歌注定會失望……
“臣女服!”楚九歌沒有為自己辯解,低垂著頭,沒有人知道她在想什麽。
沈卿臉色一沉,眼中閃過一抹不解……
楚九歌這麽蠢?蠢的找死?
這和楚九歌在人前的表現不像。
又或者,是發生了什麽,他不知道的事情?
“聖上,這事……”有看不過去的大臣,想要為楚九歌說話,但還未開口就被皇上打斷了,“她自己都服了,你們還要為她脫罪嗎?”
“不……聖上,臣隻是想說,楚九歌有罪,有死罪。楊大人欺辱功臣之後亦是死罪,肯請皇上處死楊大人。”站起來為楚九歌說話的大臣,走出來一步,跪在殿中央。
他一開口,便有不少武將也站了出來:“臣等附議,請皇上賜楊大人死罪。”
殿中武將,大多與應家有關係。他們先前沒有開口,除去覺得沒有必要外,也是想要看看楚九歌會如何處理楊家的事。
可惜,楚九歌讓他們失望了,先前那個傲氣不凡,將全場控製在手中的女人,在皇上麵前連頭都不敢抬,他們不打算保楚九歌,但卻不想放過此事帶來的好處。
“楊大人幹涉軍務,羞辱功臣之後,臣也懇請皇上從嚴處理。”除去幾個武將外,又有幾個文官站了出來。
不過,大部分人還是和先前一樣,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這些人,事先得了皇上的暗示……
他們入殿前,引路的小太監暗示他們,不管壽宴上出了什麽事都不要出聲。
小太監敢這麽暗示他們,必是聖上授意,壽宴上發生的事,必然也是在皇上的計劃內。
既然是皇上的計劃,他們摻和什麽?
得到皇上暗示的官員,不是保皇派就是中立派,他們不發聲就沒有人為楊大人說話。
大殿陷入短暫的安寧,沒有人為楊大人說話,滿殿都是請求皇上賜死楊大人的聲音,皇上好不容易緩了幾分的臉色,又變得難看起來……
就在皇上即將暴怒的時候,隱在眾人身後的沈大人站出來:“皇上,楊大人固然有錯,但他也是尋找星羅巫盤心切,請皇上看在他一心為公的份上,給楊大人一個解釋的機會。”
“是,是……皇上,臣,臣冤枉呀。”自皇上進來,就嚇得不敢言語的楊大人,見有人為自己說話,終於敢開口。
他一激動,就發現自己能動了……
“我,我能動了?”楊大人傻眼了,看了看自己伸直的雙手,有些不敢相信。
“大膽!聖上麵前,豈容你放肆!”太監高聲嗬斥,楊大人嚇了一跳,忙再次跪好:“臣,臣失儀,請皇上恕罪,臣實在是太激動了。皇上,你不知道,這楚九歌……”
楊大人一開口,就開始數落楚九歌的罪行,說楚九歌如何羞辱他,如何逼他跪下,如何栽贓陷害他……
從楊大人的嘴裏說出來,楚九歌就沒有一點好的,他最是冤枉不過。
楊大人說了許多,皇上卻沒有一絲不耐煩,直到楊大人說完,皇上才看向楚九歌:“楚九歌,楊大人的話你可聽到了?你有什麽要說的?”
“臣女沒有!”楊大人雖然誇大了一點,但大部分屬實,隻是楊大人把他自己做的好事,隱瞞了,而楚九歌也沒有說的打算……
認了錯,楚九歌便低下頭,沒有人知道她在想什麽,但在場所有人都知道,這事……
第223章 無用,不知是真是假的秘密
正在朝一個奇怪的方向發展。
皇上很生氣,擺明了要拿楚九歌問罪,楚九歌不撇清罪名就算了,還在在拚命的往自己身上攬罪名。
她這是瘋了嗎?
她知不知道,她在做什麽?
她是故意惹怒皇上?
所求為何?
沈卿看著楚九歌,隱隱覺得這事不尋常,也就不敢胡亂開口,以免破壞了誰的計劃。
大殿內安靜異常,所有人都不敢開口,等著皇上定奪。
然而,高坐在龍椅上的皇上,卻沒有眾人想的那麽高興,他看著爽快認罪的楚九歌,心裏說不出來的憋屈。
他可以肯定,楚九歌必是知道了他與北林的計劃,不然絕不會這麽爽快的認罪。
楚九歌想自汙,想犯個大錯,借此逃脫和親的命運?
朕偏不如你的意!
皇上緊緊地握著扶手,壓下心中的怒火,盡力用平和的語氣道:“楚九歌,今日是朕的壽辰,朕不興在壽宴殺人。念在你年幼不知事、知錯能改的份上,朕不跟你一個孩子計較。”
皇上此言一出,所有人都傻眼了……
皇上這是什麽意思?
高高拿起,輕輕放下?
先前還氣得要殺楚九歌,怎麽一轉眼就變了個態度?
一眾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完全不明白這是怎麽了?
“臣女……謝陛下不罪之恩。”被皇上赦免的楚九歌,也沒有眾人想的那般開心,甚至還帶著一絲說不出來的無力。
她沒有想到,皇上要她和親的決心這麽大。
她闖了這麽大的禍,說出了那麽多大逆不道的話,皇上還能壓下怒火,放過她,可見……
北王先前在馬車上說的話並沒有騙她,皇上這是非要把她嫁入北林,嫁給北林那位年幼的帝王為妃不可。
以上犯上都不治她的罪,她要怎麽做,才能讓皇上打消念頭,才能破壞兩國的和親呢?
“陛下,楚九歌她……”楊大人不曾想,皇上會這麽輕易放過楚九歌,急忙開口卻被皇上打斷了:“好了,今日是朕的壽宴,朕不想見血,此事就此揭過。”
“聖上英明。”皇上定了調子,一眾大臣不管心裏有多麽不解,此時也隻能稱讚皇上。
先前不是說了,不管宴會上發生什麽事,他們隻要看著就行嘛,現在他們就看著……
“聖上……英明。”楚九歌也跟著讚了一句,卻滿是嘲諷。
她拿自己的命去試探,卻得出了一個,她一點也不想要的結果——皇上非要把她送入東林和親不可,不會以任何人的意誌為轉移。
難道,她真的要像北王妥協,聽他的安排嫁給他,借此擺脫和親的命運?
楚九歌閉上眼,將心中的無力壓下。
她不想,像枚棋子一樣嫁入北林為妃,去做那對姑侄鬥爭的犧牲品,更不想再度嫁入北王府……
“好了,眾位都坐下吧。楚九歌,你也坐下。”皇上的眼神落在楚九歌身上,看楚九歌沒有劫後餘生的放鬆,反倒神情嚴肅,心中隱隱有一絲快意。
他不想去管,是誰把消息泄露給楚九歌知曉的,橫豎楚九歌這麽一個小角色也翻不了天。
隻要楚九歌不死,就得乖乖地給他嫁入北林,任何人都別想改變。
楚九歌以為,她犯個不大不小的錯,惹怒了他,就能躲避和親的命運?
天真!
眾人謝過皇上後,又一一坐下,楚九歌也坐了下來。
此時,她已收拾好情緒,穩穩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像是什麽也沒有發生一樣。
皇上看了她一眼,心中那絲憤怒消失了不少……
楚九歌有種種不好,但有一點好,那就是——她是一枚合格的棋子。
看楚九歌今晚的表現就知道了,為了試探他的決心,連自己的命都敢豁出去,這膽量……
在讓他不滿的同時,也讓他滿意。
也隻有像楚九歌這種不服輸,又有膽量,敢賭敢拚的女子嫁入北林,才能掀起他想要的風浪。
東林攝政長公主想拿楚九歌來羞辱北王,挑起北林小皇帝和北王之間的鬥爭,他倒要看看,北林那位攝政長公主,能控製的住楚九歌嗎?
像楚九歌這樣的女人,沒有人能駕馭的了。好在,她很快就要去北林,不會留在東林讓他頭痛。
“星羅巫盤失竊雖是大事,眾位大臣卻沒有必要為此事擔心。朕已下令全城搜索,想必很快就有消息了。”
皇上三言兩語,就安撫了眾朝臣,然後又對一旁的太監道:“去,把北王、謝三和應池請來,再去把……那幾位老親王也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