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長貴和小梅是第一次出遠門,沿途秦月決定帶著他們好好遊覽一番。


    他們先到了澤州。


    澤洲(也就是當今的晉城),古稱建興、建州,曆史悠久令世人矚目。兩萬年前便留下高都、塔水河、下川等人類遺址。東晉置郡,北魏置州,清置府,是一座千年古城。遠古時期,中華人文始祖堯、舜、禹湯,均活動於今晉南一帶,而澤洲則多屬“京畿之地”。


    由此產生了女媧補天、愚公移山、堯封丹朱、蚩尤冶鐵、舜“耕曆山、漁於獲澤”,禹鑿石門、商湯桑林祈雨等一係列神話。,誕生了劉羲叟、李俊民、張慎言、王國光、陳廷敬等名人。


    陶唐時期,堯分天下為九州,澤洲全境屬冀州之域,帝都畿內。


    虞舜時期,舜分天下為十二州,此屬冀州。


    夏代時期,十二州複合為九州,此屬冀州。


    商代時期,屬冀州畿內地,境內有商蓋國(今高平境內)。


    周代時期,屬冀州畿內地,境內有原國(今沁水西北有原城)。


    春秋時期:屬晉國


    戰國時期:這裏先後屬韓、魏、趙


    戰國初,為韓上黨之地,戰國末兼屬趙、魏(秦趙長平之戰前,馮亭獻韓上黨17城於趙,本境東部屬趙,西部近魏國都城安邑,屬魏)


    秦漢時期:歸屬上黨與河東。


    東晉時期:建興郡。


    北朝時期:建州。


    隋唐五代宋:澤州。


    元代時期:澤州司侯司。


    明清時期:澤州府。


    到了澤州,幾個人安頓下來後,秦月找人聽此處的名勝。別人告訴她,來到澤州青蓮寺是必須要去的。所謂聽人勸吃飽飯,既然必須去,那就走一趟。


    青蓮寺在城東南三十多裏的陵石山中。


    該寺下臨丹河,背依高山而建,整個寺院雄峻秀奇,別具風格,所臨山崖的肢內的一池清水經年不涸不溢。


    摩崖上刻有東魏武定元年(公元543年)題記。寺院分為古青蓮寺和新青蓮寺兩個部分。古青蓮寺始建於北齊天保三年(552年),唐懿宗鹹通八年(867年)賜名“青蓮寺”。新青蓮寺始建於隋唐,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978年)賜名“福嚴禪院”。


    自唐代以後,曆代均有所增建,院內古柏虯柯,銀杏參天,幽雅素靜。


    進到寺內,有天王殿、藏經樓、釋迦殿、羅漢樓、地藏樓及經堂、僧舍,高低錯落,左右分布對稱。


    釋迦殿古樸大方,雄偉壯觀,懸簷歇山頂,頭栱肥碩,飛簷騰空。


    殿內塑釋迦佛本尊坐像及文殊、普賢二弟子,東西配殿樓上各塑廣法天尊、十六羅漢和地藏菩薩、十殿閻羅,個個栩栩如生,威嚴肅穆。


    小梅在釋迦佛本尊坐像前,雙手合一默站了很久。秦月很好奇,不知她在許什麽願,但終究沒好意思問


    寺院東部一堵山崖壁立,崖上平坦如台,長寬各約丈餘,相傳是高僧慧遠禪師注《涅盤經》的擲筆台。


    譚五說,明朝王國光有詩雲:“高僧雲臥到蓮宮,台上傳經寫色空。落筆山頭乘鶴去,老鬆猶響雨蒼風。”寫的就是這裏。


    台南端建有款月亭,說中秋之夜,登亭東望,皓月從玨山峰間冉冉升起,故而名為“玨山吐月”,亭內壁上還嵌刻有許多曆代文人墨客賞月的題詩。


    長貴的心很細,他說,亭的梁架結構及石柱上題有崇寧、熙寧等年號,一看便可知是宋代的建築。


    寺內有還有許多唐、宋、明、清各代的碑刻,字體齊備。有真、草、隸、篆等。寺南大殿的唐碑上刻有唐寶曆元年(825年)“硤石寺大隨元法師遺跡記”佛殿圖,比西安大雁塔陰刻佛殿圖稍晚。自然,這是譚五最感興趣的。


    他們本來是想去王莽嶺的,聽人說,相傳西漢王莽追趕劉秀到此安營紮寨而得名,因其險峰幻疊,雲海浩翰,瞬息萬變被之為“雲山幻影”。 王莽嶺由高低錯落的五十多個山峰組成,有說太行山風光所有特色在這裏都有珍藏。


    這裏有圍棋起源地棋子山,嶺的山腳下座落著美麗的錫崖溝,因傳說仙人道士曾在這裏冶錫煉丹而得名。王莽嶺看日出也是一大奇觀,可以和泰山極頂看日出相媲美。


    當得知王莽嶺在距離澤州二百多裏的陵川,路途太遠又和他們去的方向相反,終於沒有成行。對此,別人都還無所謂,但秦月有些遺憾。


    還好,在從澤州去濟源的路上,他們繞了一點路,住進了高平。來這裏,是為了瞻諦炎帝陵


    炎帝是中華民族的始祖、是中華第一大帝,是農業之神,醫藥之神,史稱農皇。炎帝陵位於高平東北三十多裏處的莊裏村。莊裏村炎帝陵是炎黃子孫尋根問祖、謁陵掃墓的神聖之地,是中華第一陵。


    來到這炎帝陵,隻見山川秀麗,風景優美,陵區周圍東、西、南三麵溝壑縱橫,北麵丘陵起伏,青山映翠。


    莊裏村炎帝陵,這裏人稱“皇墳”。


    陵後有廟,謂之五穀廟。該廟座北麵南,建築規模宏大,周有城牆。分為上下兩院,在其中軸線上,分列為舞台、獻台、山門、南道、正殿。廟院內碑石林立,有四五十通碑。在東廂房的後牆上,有“炎帝陵”石碑一通,是明萬曆三十九年(1161)申道統所立。


    “炎帝陵”石碑的後麵有一個甬道,讓幾個人想不到的是,走通道可以進入墓穴。墓內有盞萬年燈,常年不熄,足見煙火不斷。


    炎帝陵所在的羊頭山是炎帝神農氏嚐五穀之地,幾個人興致勃勃地爬上了羊頭山上,竟尋到了神農城、神農泉、五穀畦、神農廟等遺址遺跡。


    譚五說,這實在是不虛此行。


    從高平去濟源有二條路。在車馬店出門時,店裏的夥計對秦月幾個人說,千萬別貪便宜走那條近路。?


    長貴問:“走近路為什麽是貪便宜呢?”?


    “有段時間了,那條路上有一夥強人,無惡不作。破財還不算,女人肯定遭禍害,弄不好還會丟了性命。”一眼看上去,這店夥計,就是個好心腸的人。


    “那走遠路呢?”小梅連忙問。?


    “遠道就沒事了,這有好幾年了,沒聽說出過被搶被劫的事。”店夥計言道。


    “大叔,謝謝您!”店夥計年齡並不算大,叫一聲大哥也是可以的,嘴甜的小梅叫大叔,表示的是對人家的尊重。


    “大叔,這兩條道怎麽個走法呢?”長貴也隻好跟著小梅叫大叔,沒辦法,叫大哥不是比小梅大一輩了。?


    “出門上路後,走個一裏多地,路分兩岔,走左邊那條就對了。記住,千萬別走右邊的那條。”當了大叔的店夥計還真盡起了長輩的責任。


    “大哥,太謝謝你了。”秦月邊說邊笑,說完就跑。?


    “叫你占我的便宜。”小梅追上秦月,在後背上打了一拳。?


    打的挺重,但秦月好像沒反應,隻是一個勁的笑,直到笑彎了腰。


    譚五和長貴在一旁也一個勁兒的笑。小梅不解恨,又給了秦月兩拳,秦月還是沒事人一樣,繼續地笑,搞得小梅沒辦法。不過,她馬上想到,有一天,她和別人說,她打了江湖女煞三拳,肯定沒人相信。


    那個店夥計說的一點不錯,上路後走了一裏多地,果然是路分左右。


    長貴和譚五在路上學了趕馬車,學會後癮頭很大,一直是他來趕車。小梅也有收獲,原來,見了馬都不敢到馬跟前,生怕被踢或被踩了,現在,和秦月學會了騎馬。看來,騎馬也有癮,這會,她正得意地騎著馬,跟在車後邊。譚五和秦月現在是享清福了,坐在車上 ,不是觀景就是閉目養神。


    到了岔路口,長貴正想往左拐,一直閉目養神的秦月眼睛都沒睜,說了句:“往右拐。”?


    “右邊不是?……我知道了,江湖女煞要為民除害。”


    長貴興奮的把車趕向了右邊。能跟著江湖女煞一起為民除害,那是多美的事,將來,和朋友們,有牛吹了。?


    “咳!走錯了,你們走錯了,人家不是明明告訴咱們走左邊嗎?右邊不是有強盜嗎?”小梅在後邊喊。


    “沒錯,我們就是要走有強盜的路。”長貴故弄玄虛。?


    “我明白了,月兒是要大顯神威,為民除害。”小梅反應也很快。?


    “其實,除了為民除害 ,我還有更重要的事。”秦月言道。?


    “什麽更重要的事?”小梅問。?


    “天機不可泄露。”秦月笑了笑。?


    “譚五爺,月兒還有什麽重要的事。”長貴很好奇。


    譚五想了一下,“我們家月兒鬼著呢?誰能猜得到,不過,我敢肯定,這件事應該和你們兩個有關。”?


    “和我們倆有關,能是什麽事呢?”長貴想不出來, “小梅,你能想出來嗎?”長貴向小梅求助。


    “譚五爺都不知道,我怎麽麽能知道,月兒,求你了,別賣關子了。”小梅央求秦月。?


    “天機不可泄露。”秦月還是那句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也是江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實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實樸並收藏也是江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