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試探
11、試探
此時天已大亮,太陽慢慢掛上了樹梢,晨光透過半掩房門灑到宋氏床前,她不禁微微眯起了雙眼。[四^庫*書*小說網siksh]
“今天陽光不錯。”蘇玉妍悄悄瞥了宋氏一眼,“要不,我扶您院子裏走走?”
宋氏想起李賢誌告誡,臉上神情頓時一滯,“我乏得很,還是床上躺躺吧!對了,修兒去學館辭了先生沒有?”今天蘇玉修破例沒有來請晨安,讓她心裏有些不安。
想到兄弟從不拖泥帶水性格,一大早沒見人影,十有**是到學館去了。蘇玉妍便道,“您不用擔心,修兒辦事一向利落,想必已經去了學館。”說著,便起身去將窗戶推開,“女兒看那些醫書上說清晨空氣尤其鮮,您既然不去外麵走動,開開窗也對身體有益。”
宋氏本欲反駁,不過隨著蘇玉妍將窗戶推開,一陣微風夾雜著桂花清香破窗而入,令她不由自主地深吸了口氣,好半晌,才喃喃說道,“沒想到,我妍兒竟知道得這麽多了。”
蘇玉妍迴頭笑道,“聽豐姨娘說,娘親未出閣時,也是名滿京都才女,女兒又怎能及得上您萬一?”
話音剛落,宋氏臉色立即沉了下來,隨即盯著女兒臉,緩緩說道,“豐姨娘?她都跟你說了些什麽?”
“其實也沒什麽,就是昨夜見娘親昏迷過去,豐姨娘十分擔心,後來又知道父親和娘親發生爭執,心中是焦慮,女兒略一追問,她就簡略地跟女兒提了幾句。”蘇玉妍滿臉笑容地看著宋氏,很是興味盎然,“娘親,豐姨娘說,都是真麽?”
“那些陳年舊事,還提它做什麽?”宋氏不願提及往事,她心裏,眼下要緊,就隻有女兒前程,“妍兒,你要記住,防人之心不可無,就算是身邊親近人,也不能毫無戒備。豐姨娘素來行事謹慎,無端端跟你說那些話,也不知是何居心!”
“娘——隻要有您,女兒就什麽也不怕。”蘇玉妍複又迴到宋氏身邊替她捶背。“再說了,豐姨娘是修兒姨娘,又是娘親陪嫁,這些年來對女兒也不錯,應該不至於……”從宋氏態度來看,對豐姨娘還是存有顧忌,隻是不知為何會放任她管理蘇家中饋這麽些年。
“傻孩子。”宋氏打斷她話,“知人知麵不知心。豐姨娘是何居心,我暫且也弄不明白,日久見人心,等到了昌寧,自然就會水落石出了。”
“娘親身體抱恙,便是要去昌寧,也得修養些時日才行啊!”蘇玉妍不禁勸道。既然無法阻止,那就隻有可能把啟程日期延後了。
“修養就不必了,不過我既說過要等你過了生辰再去昌寧話,還是會等你過了生辰之後再啟程。”宋氏側過臉來,沉聲說道,“我信陽這些年,沒少拒絕那些夫人們宴請,此次借著你生辰請她們來家裏坐一坐,也算是了卻我一樁心事。”
這就是說,還有二十餘日可以慢慢籌劃。當然,也不能排除宋氏安排此次宴請另有目。蘇玉妍心裏一忖,當即說道,“等女兒過完生辰,娘身體也應該恢複得差不多了……十月初天氣,冷暖適宜,這個時候去昌寧,倒也不錯。”
見女兒滿臉欣然,已不複昨夜那般猶豫,宋氏隻覺心裏一鬆,麵上神色也隨即緩和下來,“你能聽從我安排,我甚感欣慰。你放心,雖然路途遙遠,不過咱們乘坐馬車走官道,至多一月時日即可到達,正好趕上你外祖六十壽辰……”
這是宋氏第一次女兒麵前正式提及“外祖”二字。
“是嗎?”蘇玉妍心裏一動,臉上就露出幾分失落之色來,“女兒從來沒有見過外祖家人,也不知他們喜好,此次適逢外祖六十大壽,這壽禮……”
“壽禮事你不用擔心,我會親自安排。”宋氏拍拍女兒手,“你還有重要事情要做。”
“娘要女兒做什麽,管吩咐便是。”蘇玉妍微微一笑。
“從今日開始,你就跟著豐姨娘學著理事。”宋氏神色複又凝重起來,“治家之道大同小異,蘇家雖小,卻也不樣樣俱全……將來你為**母,便要靠這中饋來立威揚名了。”
沒料到宋氏突然提起管理中饋事來,蘇玉妍雖始料不及,卻也知道這一切都情理之中,她微微沉吟之後便欣然應允下來,“女兒謹遵娘親吩咐。”趕上京之前學會治家,時間未免太過倉促了些,不過,也正因為這樣,才說明宋氏急切。宋氏如此急切,難道真是為了把自己送入深宮?
宋氏滿意地點點頭,臉上露出疲憊之色來。
蘇玉妍見狀,便識趣地告退,臨走前,再三囑咐宋氏要好好修養。
一出房門,江媽媽便步迎了上來,手裏還捧著一碗熱氣騰騰藥湯,老遠便能聞到剌鼻藥味。
蘇玉妍也迎了上去,低聲問道,“媽媽可曾聽娘親提起過去昌寧事?”
江媽媽下意識地朝半掩房門處瞄了一眼,這才搖了搖頭,“夫人昨日看了昌寧來信,便氣得把桌上茶杯都拂到地下摔碎了,老奴問她,她也隻是不說。難道這信中,寫是要接你們娘兒倆進京事?”宋氏雖沒有親口跟她提及過昌寧,可昨夜她們夫妻倆人房內那樣激烈爭吵,她想佯作未知也不太可能,不過那封信裏到底寫了什麽內容,她沒有親眼所見,所以,也不能僅憑幾句臆想就胡亂猜測。
難道江媽媽竟然真不知情?就算真不清楚信中內容,可昨夜蘇慎夫婦上房鬧僵事,她卻是不可能不知道。蘇玉妍忍不住深深看了她一眼,“媽媽,你是娘親身邊親近人了,你若不告訴我,豈不是把所有擔子都壓娘親一個身上?莫若你跟我說了,我再跟父親和兄弟商量,總比讓娘親一個人承受要好得多啊!”</p></div>
<tr>
11、試探
此時天已大亮,太陽慢慢掛上了樹梢,晨光透過半掩房門灑到宋氏床前,她不禁微微眯起了雙眼。[四^庫*書*小說網siksh]
“今天陽光不錯。”蘇玉妍悄悄瞥了宋氏一眼,“要不,我扶您院子裏走走?”
宋氏想起李賢誌告誡,臉上神情頓時一滯,“我乏得很,還是床上躺躺吧!對了,修兒去學館辭了先生沒有?”今天蘇玉修破例沒有來請晨安,讓她心裏有些不安。
想到兄弟從不拖泥帶水性格,一大早沒見人影,十有**是到學館去了。蘇玉妍便道,“您不用擔心,修兒辦事一向利落,想必已經去了學館。”說著,便起身去將窗戶推開,“女兒看那些醫書上說清晨空氣尤其鮮,您既然不去外麵走動,開開窗也對身體有益。”
宋氏本欲反駁,不過隨著蘇玉妍將窗戶推開,一陣微風夾雜著桂花清香破窗而入,令她不由自主地深吸了口氣,好半晌,才喃喃說道,“沒想到,我妍兒竟知道得這麽多了。”
蘇玉妍迴頭笑道,“聽豐姨娘說,娘親未出閣時,也是名滿京都才女,女兒又怎能及得上您萬一?”
話音剛落,宋氏臉色立即沉了下來,隨即盯著女兒臉,緩緩說道,“豐姨娘?她都跟你說了些什麽?”
“其實也沒什麽,就是昨夜見娘親昏迷過去,豐姨娘十分擔心,後來又知道父親和娘親發生爭執,心中是焦慮,女兒略一追問,她就簡略地跟女兒提了幾句。”蘇玉妍滿臉笑容地看著宋氏,很是興味盎然,“娘親,豐姨娘說,都是真麽?”
“那些陳年舊事,還提它做什麽?”宋氏不願提及往事,她心裏,眼下要緊,就隻有女兒前程,“妍兒,你要記住,防人之心不可無,就算是身邊親近人,也不能毫無戒備。豐姨娘素來行事謹慎,無端端跟你說那些話,也不知是何居心!”
“娘——隻要有您,女兒就什麽也不怕。”蘇玉妍複又迴到宋氏身邊替她捶背。“再說了,豐姨娘是修兒姨娘,又是娘親陪嫁,這些年來對女兒也不錯,應該不至於……”從宋氏態度來看,對豐姨娘還是存有顧忌,隻是不知為何會放任她管理蘇家中饋這麽些年。
“傻孩子。”宋氏打斷她話,“知人知麵不知心。豐姨娘是何居心,我暫且也弄不明白,日久見人心,等到了昌寧,自然就會水落石出了。”
“娘親身體抱恙,便是要去昌寧,也得修養些時日才行啊!”蘇玉妍不禁勸道。既然無法阻止,那就隻有可能把啟程日期延後了。
“修養就不必了,不過我既說過要等你過了生辰再去昌寧話,還是會等你過了生辰之後再啟程。”宋氏側過臉來,沉聲說道,“我信陽這些年,沒少拒絕那些夫人們宴請,此次借著你生辰請她們來家裏坐一坐,也算是了卻我一樁心事。”
這就是說,還有二十餘日可以慢慢籌劃。當然,也不能排除宋氏安排此次宴請另有目。蘇玉妍心裏一忖,當即說道,“等女兒過完生辰,娘身體也應該恢複得差不多了……十月初天氣,冷暖適宜,這個時候去昌寧,倒也不錯。”
見女兒滿臉欣然,已不複昨夜那般猶豫,宋氏隻覺心裏一鬆,麵上神色也隨即緩和下來,“你能聽從我安排,我甚感欣慰。你放心,雖然路途遙遠,不過咱們乘坐馬車走官道,至多一月時日即可到達,正好趕上你外祖六十壽辰……”
這是宋氏第一次女兒麵前正式提及“外祖”二字。
“是嗎?”蘇玉妍心裏一動,臉上就露出幾分失落之色來,“女兒從來沒有見過外祖家人,也不知他們喜好,此次適逢外祖六十大壽,這壽禮……”
“壽禮事你不用擔心,我會親自安排。”宋氏拍拍女兒手,“你還有重要事情要做。”
“娘要女兒做什麽,管吩咐便是。”蘇玉妍微微一笑。
“從今日開始,你就跟著豐姨娘學著理事。”宋氏神色複又凝重起來,“治家之道大同小異,蘇家雖小,卻也不樣樣俱全……將來你為**母,便要靠這中饋來立威揚名了。”
沒料到宋氏突然提起管理中饋事來,蘇玉妍雖始料不及,卻也知道這一切都情理之中,她微微沉吟之後便欣然應允下來,“女兒謹遵娘親吩咐。”趕上京之前學會治家,時間未免太過倉促了些,不過,也正因為這樣,才說明宋氏急切。宋氏如此急切,難道真是為了把自己送入深宮?
宋氏滿意地點點頭,臉上露出疲憊之色來。
蘇玉妍見狀,便識趣地告退,臨走前,再三囑咐宋氏要好好修養。
一出房門,江媽媽便步迎了上來,手裏還捧著一碗熱氣騰騰藥湯,老遠便能聞到剌鼻藥味。
蘇玉妍也迎了上去,低聲問道,“媽媽可曾聽娘親提起過去昌寧事?”
江媽媽下意識地朝半掩房門處瞄了一眼,這才搖了搖頭,“夫人昨日看了昌寧來信,便氣得把桌上茶杯都拂到地下摔碎了,老奴問她,她也隻是不說。難道這信中,寫是要接你們娘兒倆進京事?”宋氏雖沒有親口跟她提及過昌寧,可昨夜她們夫妻倆人房內那樣激烈爭吵,她想佯作未知也不太可能,不過那封信裏到底寫了什麽內容,她沒有親眼所見,所以,也不能僅憑幾句臆想就胡亂猜測。
難道江媽媽竟然真不知情?就算真不清楚信中內容,可昨夜蘇慎夫婦上房鬧僵事,她卻是不可能不知道。蘇玉妍忍不住深深看了她一眼,“媽媽,你是娘親身邊親近人了,你若不告訴我,豈不是把所有擔子都壓娘親一個身上?莫若你跟我說了,我再跟父親和兄弟商量,總比讓娘親一個人承受要好得多啊!”</p></div>
<t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