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節
穿越七十年代之農家好女 作者:五女幺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韓明秀沒搭理她,頭也不迴的走了。
不一會兒,韓明秀找到了紅旗旅社,還不錯,還開門營業呢。
由於旅社是國營的,正好今天初十剛上班,韓明秀不已慶幸,向服務員要了個幹淨點兒的單間,就住了進去。
第二天一早,韓明秀從空間裏拿出點吃的吃了,吃飽後搭乘最早的一趟客車迴了哈拉海。
到哈拉海鎮後,她又在車站旁雇了一輛帶棚子的毛驢車,坐著毛驢車一路向孫敖屯趕去。
迴去的路上,她一邊看著沿途的村落,一邊暗暗的感慨著:家鄉的變化可真大呀!
不得不說,領導人在華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確實是一項偉大的壯舉啊。
短短幾年光景,全國上下,無論城市還是農村,經濟都在迅猛的發展,城市的麵貌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從前,從鎮上迴村子路過的各個村子,基本上都是土坯房,很少有磚砌的房子。可現在,這一路上,她見到的房子幾乎都是磚瓦房了,土坯房半天才能看到一處所。
可見,現在農民的日子確實比從前好多了,生活水平也大大的提高了。
看著老家變化這麽大,韓明秀心裏既高興又忐忑,她既為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感到高興,又為以後國民日趨物質而感到擔憂。
往後的日子,人們的生活水平雖然一天比一天的變好,但是精神世界卻一天比一天糟。
隨著經濟的發展,很多人都將原本的質樸本質拋在腦後,變得日趨物質化,沒有信仰,沒有底線,隻認錢不認人,隻要能掙到錢,什麽事都肯做,甚至,很多人把金錢至上奉為人生的信條。
為了錢,地溝油、毒大米、毒奶粉不斷的出現,各種對人體有害的食品和假冒偽劣產品滿天飛,甚至連給孩子打的疫苗,都能成為那些貪婪無底線的人的撈金渠道……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雖然社會發展了,經濟騰飛了,但許多人的道德品質,在金錢至上的理論中迷失了。
記得她上輩子的父母就常會懷念六七十年代的質樸和純真,那會兒雖然窮,但吃的都是純天然的綠色的健康食品,也不用擔心會買到質量低劣的假貨,更不用擔心出趟門兒就被宰被敲……
當然了,凡事都有兩麵性,人性的墮落,可能就是社會發展需要付出的代價吧。
……
她一路天馬行空的想著,不知不覺就迴到了孫敖屯。
到了大門口,她付了車費就去敲門。
門是小麗開的。
看到韓明秀迴來了,小麗高興的一把抱住了她:“小姨,你迴來了,真是太好了……”
韓明秀拉著小麗的手,往院子裏撒麽了一下,奇怪的問:
“人呢,你太姥姥不是都搬過來跟你們一起住了嗎,這會兒靈柩在哪?人都哪去了?”
此時,院子裏冷冷清清的,一個人都沒有,根本不像辦喪事的樣子。
小麗說:“人都在前院太姥姥家呢,我老舅爺不讓在咱們家給我太姥姥出殯,非讓在太姥姥自己家出,我爸和我媽沒辦法,隻好把太姥姥停到她自己那老房子去了,人都在那兒呢。”
韓明秀聽了,立刻就明白是咋迴事兒了。
之前,老太太曾說過,讓大姐兩口子給他養老,將來他的房子和那兩畝地就都歸大姐他們兩口子了。
給老太太養老的時候,那幫姑姑叔叔們誰都沒說什麽,巴不得在一邊躲清靜呢,可這會兒老太太沒了,他們變想擎幹的,趕著要分老太太那點兒家產了。
要是讓老太太在大姐家發送的話,不就證明老太太是大姐家養的,財產不就得歸大姐他們兩口子嗎?
所以,這才鬧騰著讓老太太迴自己家去出,看來,他的老叔和二姑的想法還挺多的呢!
來不及和小麗多說,韓明秀立刻轉身去了奶奶家。
此時,在奶奶家吊唁的人也不多,不知是因為老太太生前的人緣不好,還是大家忌憚正月時吊唁嫌晦氣,偌大的院子裏,隻有老叔一家,二姑一家和大姐一家人。
另外,還有幾個喇叭匠子抱著他們的家夥什兒,在牆根兒底下一邊抽著煙,一邊眉飛色舞的侃著大山。
韓明秀想,怪不得剛才進屯子咋沒聽見喪樂呢,原來,他們在這兒偷懶呢。
看到韓明秀迴來了,大姐踉蹌著迎上前去,一把抱住她就開始哭上了。
“秀兒啊,你可算是迴來了,奶奶明天就下葬了,我還怕你迴不來,趕不上送她老人家最後一程了呢……嗚嗚嗚……”
看到大姐眼睛哭紅了,腿大概跪麻了,走路都直打趔趄,韓明秀頓時覺得有點尷尬。
一樣是孫女,人家大姐哭得跟淚人似的,可是她,一個眼淚疙瘩竟也擠不出來!
韓明秀拍了拍大姐的後背,安慰說:“大姐,你要節哀呀,大冷的天可別哭了,一會兒臉該皴了。”
大姐抹著眼淚說:“我也不想哭啊,可一想奶奶這麽多年又是幫我帶孩子又是幫我看家的,我還沒來得及好好孝順孝順她呢,她老人家就沒了,我這心裏啊……嗚嗚嗚……難受啊……”
韓明秀抽了抽嘴角,對大姐的話竟無法辯駁。
好吧,大姐對老太太感情深,想抒發抒發自己心裏的悲痛,就讓她抒發去吧。
韓明秀挑起棉門簾進了屋,老太太的靈柩就停在地當中間呢。
看到老太太的靈柩,韓明秀摘下帽子,跪在了老太太的靈柩前,給老太太上了一炷香,又恭恭敬敬的磕了三個頭,算是盡一份晚輩的心意,也算是跟老太太徹底泯恩仇了吧!
老叔和二姑看到韓明秀行完禮,就叫過她,跟她商量說:
“秀兒,正好你迴來了,我們還尋思跟你商量個事兒呢。”
“啥事兒啊?”韓明秀明白他們想說什麽,但卻裝作什麽都不知道的樣子,故意問道。
老叔說:“其實也沒啥大事兒,就是你奶安葬的問題,再一個就是你奶這房子和地的問題,你奶這不是沒了嘛,這安葬費誰出,還有,她這房子和那二畝口糧田該由誰來繼承,都得抓緊定下來啊!”
不一會兒,韓明秀找到了紅旗旅社,還不錯,還開門營業呢。
由於旅社是國營的,正好今天初十剛上班,韓明秀不已慶幸,向服務員要了個幹淨點兒的單間,就住了進去。
第二天一早,韓明秀從空間裏拿出點吃的吃了,吃飽後搭乘最早的一趟客車迴了哈拉海。
到哈拉海鎮後,她又在車站旁雇了一輛帶棚子的毛驢車,坐著毛驢車一路向孫敖屯趕去。
迴去的路上,她一邊看著沿途的村落,一邊暗暗的感慨著:家鄉的變化可真大呀!
不得不說,領導人在華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確實是一項偉大的壯舉啊。
短短幾年光景,全國上下,無論城市還是農村,經濟都在迅猛的發展,城市的麵貌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從前,從鎮上迴村子路過的各個村子,基本上都是土坯房,很少有磚砌的房子。可現在,這一路上,她見到的房子幾乎都是磚瓦房了,土坯房半天才能看到一處所。
可見,現在農民的日子確實比從前好多了,生活水平也大大的提高了。
看著老家變化這麽大,韓明秀心裏既高興又忐忑,她既為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感到高興,又為以後國民日趨物質而感到擔憂。
往後的日子,人們的生活水平雖然一天比一天的變好,但是精神世界卻一天比一天糟。
隨著經濟的發展,很多人都將原本的質樸本質拋在腦後,變得日趨物質化,沒有信仰,沒有底線,隻認錢不認人,隻要能掙到錢,什麽事都肯做,甚至,很多人把金錢至上奉為人生的信條。
為了錢,地溝油、毒大米、毒奶粉不斷的出現,各種對人體有害的食品和假冒偽劣產品滿天飛,甚至連給孩子打的疫苗,都能成為那些貪婪無底線的人的撈金渠道……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雖然社會發展了,經濟騰飛了,但許多人的道德品質,在金錢至上的理論中迷失了。
記得她上輩子的父母就常會懷念六七十年代的質樸和純真,那會兒雖然窮,但吃的都是純天然的綠色的健康食品,也不用擔心會買到質量低劣的假貨,更不用擔心出趟門兒就被宰被敲……
當然了,凡事都有兩麵性,人性的墮落,可能就是社會發展需要付出的代價吧。
……
她一路天馬行空的想著,不知不覺就迴到了孫敖屯。
到了大門口,她付了車費就去敲門。
門是小麗開的。
看到韓明秀迴來了,小麗高興的一把抱住了她:“小姨,你迴來了,真是太好了……”
韓明秀拉著小麗的手,往院子裏撒麽了一下,奇怪的問:
“人呢,你太姥姥不是都搬過來跟你們一起住了嗎,這會兒靈柩在哪?人都哪去了?”
此時,院子裏冷冷清清的,一個人都沒有,根本不像辦喪事的樣子。
小麗說:“人都在前院太姥姥家呢,我老舅爺不讓在咱們家給我太姥姥出殯,非讓在太姥姥自己家出,我爸和我媽沒辦法,隻好把太姥姥停到她自己那老房子去了,人都在那兒呢。”
韓明秀聽了,立刻就明白是咋迴事兒了。
之前,老太太曾說過,讓大姐兩口子給他養老,將來他的房子和那兩畝地就都歸大姐他們兩口子了。
給老太太養老的時候,那幫姑姑叔叔們誰都沒說什麽,巴不得在一邊躲清靜呢,可這會兒老太太沒了,他們變想擎幹的,趕著要分老太太那點兒家產了。
要是讓老太太在大姐家發送的話,不就證明老太太是大姐家養的,財產不就得歸大姐他們兩口子嗎?
所以,這才鬧騰著讓老太太迴自己家去出,看來,他的老叔和二姑的想法還挺多的呢!
來不及和小麗多說,韓明秀立刻轉身去了奶奶家。
此時,在奶奶家吊唁的人也不多,不知是因為老太太生前的人緣不好,還是大家忌憚正月時吊唁嫌晦氣,偌大的院子裏,隻有老叔一家,二姑一家和大姐一家人。
另外,還有幾個喇叭匠子抱著他們的家夥什兒,在牆根兒底下一邊抽著煙,一邊眉飛色舞的侃著大山。
韓明秀想,怪不得剛才進屯子咋沒聽見喪樂呢,原來,他們在這兒偷懶呢。
看到韓明秀迴來了,大姐踉蹌著迎上前去,一把抱住她就開始哭上了。
“秀兒啊,你可算是迴來了,奶奶明天就下葬了,我還怕你迴不來,趕不上送她老人家最後一程了呢……嗚嗚嗚……”
看到大姐眼睛哭紅了,腿大概跪麻了,走路都直打趔趄,韓明秀頓時覺得有點尷尬。
一樣是孫女,人家大姐哭得跟淚人似的,可是她,一個眼淚疙瘩竟也擠不出來!
韓明秀拍了拍大姐的後背,安慰說:“大姐,你要節哀呀,大冷的天可別哭了,一會兒臉該皴了。”
大姐抹著眼淚說:“我也不想哭啊,可一想奶奶這麽多年又是幫我帶孩子又是幫我看家的,我還沒來得及好好孝順孝順她呢,她老人家就沒了,我這心裏啊……嗚嗚嗚……難受啊……”
韓明秀抽了抽嘴角,對大姐的話竟無法辯駁。
好吧,大姐對老太太感情深,想抒發抒發自己心裏的悲痛,就讓她抒發去吧。
韓明秀挑起棉門簾進了屋,老太太的靈柩就停在地當中間呢。
看到老太太的靈柩,韓明秀摘下帽子,跪在了老太太的靈柩前,給老太太上了一炷香,又恭恭敬敬的磕了三個頭,算是盡一份晚輩的心意,也算是跟老太太徹底泯恩仇了吧!
老叔和二姑看到韓明秀行完禮,就叫過她,跟她商量說:
“秀兒,正好你迴來了,我們還尋思跟你商量個事兒呢。”
“啥事兒啊?”韓明秀明白他們想說什麽,但卻裝作什麽都不知道的樣子,故意問道。
老叔說:“其實也沒啥大事兒,就是你奶安葬的問題,再一個就是你奶這房子和地的問題,你奶這不是沒了嘛,這安葬費誰出,還有,她這房子和那二畝口糧田該由誰來繼承,都得抓緊定下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