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節
穿越七十年代之農家好女 作者:五女幺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韓明秀可以去接孩子,也可以出撫養費,但是她可不想把孩子接到家來撫養。
霍建峰說:“這個你放心好了,我都跟大姑說完了,要是進寶能迴來,就叫她養著,我每年給她五十塊錢,等孩子迴來了,你就直接把他送大姑家去就行。”
韓明秀聽到霍大姑願意接納孩子,而且,每年才收五十塊錢的撫養費,心裏更滿意了。
“好,要是有了孩子的消息,我會安排去把他接迴來的,你放心好了……”
倆人又說了些體己話,隨後,霍建峰就離開了。
霍建峰走後,韓明秀失落了好一段時間,隨著年齡的增長,她在感上越來越依賴這個男人了,現在,她也終於意識到軍嫂的不易和偉大了……
第680章 實習了
雖然霍建峰的離開讓韓明秀心裏難過了好幾天,但她還是很快的理好了自己的緒,讓自己重新振作起來。
如今,她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紀,家裏還要她挑大梁呢,可容不得她有傷悲秋的時候啊
隨後,韓明秀便打起十二分的精神,開始籌劃開餐館的事兒。
想要開餐館,首先要考慮的便是開餐館的位置,位置的好壞對生意的興隆與否來說太重要了,所以必須得選個好位置才能生意興隆,財源滾滾。
韓明秀在首都幾條繁華的街道轉悠了好幾天,每每看到一座貼著“出售”字樣的房子,他都要進去細看一遍。
半個月後,經過重重的篩選,終於叫她找到了合適的房子。
那房子不是一座,而是兩座。就坐落在東直門的簋街那。
簋街早年是販賣雜貨菜果為主的集市,後半夜開市,黎明即散,攤主以煤油燈取亮,遠處看上去燈影憧憧,故名“鬼市”。
改革開放以來,街上的餐飲業蓬勃發展,很多人也看到了這裏巨大的商機,政府也都積極扶持,還把這裏命名為“餐飲一條街”。
但是,“鬼”字終究不雅,於是政府考慮為鬼街易名。但是老板們怕易名壞了風水,後來有人發現了字典裏有這個音同字不同的“簋”字,並且還和吃能沾上邊,就開始積極宣傳,並且在東直門立交橋鬼街一側的橋頭做了一個“簋”的大銅塑像,於是,就有了現在這個遠近聞名的“簋街”。
當然了,這都是後話。
現在才剛剛改革開放,這邊還沒有發展起來,不過是零星幾座小飯店而已,但那幾個飯店的生意都不錯,已經有了漸火的苗頭。
韓明秀瞅準時機,準備在這兒大幹一場。
她相中的兩座房子,一座三間,一座兩間半,中間還隔著一個三間半的平房。
要是把這兩座平房都買下來,再跟中間那座平房的房主商量商量,把那座也買下來,然後三座房子都拆了重建,建一座豪華氣派的二層樓,光規模和氣勢,就足以吸引顧客前來吃飯。
看好後,韓明秀當即出手,跟那兩個同意出售的房東談妥了價錢,一手交錢,一手簽協議,幾乎沒費什麽力氣,就把兩座平房給買下來了。
這個年代的房子還不貴,即便是首都的門市房,價格也低的可憐,隻比住宅房稍微貴那麽一點點而已。
那個兩間半的房子,她隻花了八千五百塊錢,那座三間的房子,也才花了一萬塊錢。
買完房子,韓明秀又立刻對兩間房子中間的那三間半房子展開了攻勢。
那三間半房子的房東是一對五十多歲的夫婦,兩口子在這房子裏開了一個油坊,專門賣葵花油,豆油和菜籽油。
不過,油坊的生意目測生意不太好,一天也隻有稀稀落落的幾個人進出,看樣子店裏的生意也隻是勉強維持而已。
韓明秀觀察了兩天,才進去跟那對夫妻說明了自己的來意。
那兩口子一聽韓明秀要買他們的房子,立刻把頭搖得撥浪鼓似的。
“不賣不賣,我們家祖祖輩輩靠榨油為生,一直在這兒做賣油的生意,要是把房子賣給你們了,我們可上哪賣油去沒地方賣油,我們靠啥生活呀”
韓明秀告訴他們,她可以多付點錢,讓他們到別處再去找房子,這樣,他們就又有店鋪又有錢了。
可是,那兩口子卻根本不為所動,特別是那個老頭子,倔的跟個老毛驢子似的。他板著臉告訴韓明秀,這房子是他們老祖宗留下的,他就是死都要死在這房子裏,韓明秀就是給他黃金萬兩,他都不賣這房子。
韓明秀一聽這話,頓時失望不已。
老頭子要是不賣這房子,她那兩座小平房就沒法改成一間大的海鮮館,自己的長遠規劃也就落空了。
難得有這麽合適的地方,這麽合適的房子,韓明秀真的不想就此錯過了啊。
為了讓老頭子同意賣房子,韓明秀一再給他加價,甚至都給他漲到一萬五千塊錢的天價了,可老頭子還是不同意。
最後,韓明秀見實在說不動老頭子了,感到也無計可施,才失望的迴家去了。
之後的幾天,韓明秀忙著給那兩座新買的門市房辦過戶,忙著再去別處看房子
這一忙,很快就到了開學的時間。
這學期,韓明秀就可以實習了,因為到九月份的時候,她就畢業了。按照師類學校的規矩,畢業的前半年,學校的學生應該統一到各大院校去實習。
韓明秀因為成績優異,所以被分到了首都某高中實習,而且一到學校,就被校方委以重任,擔任高三兩個重點班級的英語教師。
這年頭,會英語的人不多,便是首都的高中,英語教師也屬於稀缺人才,基本上每個學校都缺英語老師。
而原來在這兩個班級擔任英語教師的女老師,因為即將臨產請了假,偌大的學校,竟沒有一個多餘的英語老師能代替。
正好,韓明秀這個外語學院即將畢業的高材生來實習了,做為技術含量較高的稀缺人才,學校當然沒有別的選擇,馬上把韓明秀推到了第一線,讓她擔任了這兩個班級的英語老師。
剛一實習就被派去教畢業班,這在後世聽起來是很不可思議的事兒,但是在這個年代卻根本不足為奇,誰叫這個年代人才奇缺了呢
韓明秀接到學校的任務,拿過教材簡單的看了看後,就有成竹的跟校長去了她所任教的班級。
校長親帶著韓明秀進入到教室後,向同學們介紹了韓明秀,並向大家表明,由韓明秀來接替他們的英語老師,一直教到他們畢業為止。
學生們聽到學校的安排,都對學校的安排表示很不滿。
雖然新老師長得漂亮,青靚麗,但漂亮又不能當飯吃,他們眼看著就要高考了,這檔口多關鍵啊可學校竟找來個學生給他們當英語老師,這不是鬧呢嗎
霍建峰說:“這個你放心好了,我都跟大姑說完了,要是進寶能迴來,就叫她養著,我每年給她五十塊錢,等孩子迴來了,你就直接把他送大姑家去就行。”
韓明秀聽到霍大姑願意接納孩子,而且,每年才收五十塊錢的撫養費,心裏更滿意了。
“好,要是有了孩子的消息,我會安排去把他接迴來的,你放心好了……”
倆人又說了些體己話,隨後,霍建峰就離開了。
霍建峰走後,韓明秀失落了好一段時間,隨著年齡的增長,她在感上越來越依賴這個男人了,現在,她也終於意識到軍嫂的不易和偉大了……
第680章 實習了
雖然霍建峰的離開讓韓明秀心裏難過了好幾天,但她還是很快的理好了自己的緒,讓自己重新振作起來。
如今,她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紀,家裏還要她挑大梁呢,可容不得她有傷悲秋的時候啊
隨後,韓明秀便打起十二分的精神,開始籌劃開餐館的事兒。
想要開餐館,首先要考慮的便是開餐館的位置,位置的好壞對生意的興隆與否來說太重要了,所以必須得選個好位置才能生意興隆,財源滾滾。
韓明秀在首都幾條繁華的街道轉悠了好幾天,每每看到一座貼著“出售”字樣的房子,他都要進去細看一遍。
半個月後,經過重重的篩選,終於叫她找到了合適的房子。
那房子不是一座,而是兩座。就坐落在東直門的簋街那。
簋街早年是販賣雜貨菜果為主的集市,後半夜開市,黎明即散,攤主以煤油燈取亮,遠處看上去燈影憧憧,故名“鬼市”。
改革開放以來,街上的餐飲業蓬勃發展,很多人也看到了這裏巨大的商機,政府也都積極扶持,還把這裏命名為“餐飲一條街”。
但是,“鬼”字終究不雅,於是政府考慮為鬼街易名。但是老板們怕易名壞了風水,後來有人發現了字典裏有這個音同字不同的“簋”字,並且還和吃能沾上邊,就開始積極宣傳,並且在東直門立交橋鬼街一側的橋頭做了一個“簋”的大銅塑像,於是,就有了現在這個遠近聞名的“簋街”。
當然了,這都是後話。
現在才剛剛改革開放,這邊還沒有發展起來,不過是零星幾座小飯店而已,但那幾個飯店的生意都不錯,已經有了漸火的苗頭。
韓明秀瞅準時機,準備在這兒大幹一場。
她相中的兩座房子,一座三間,一座兩間半,中間還隔著一個三間半的平房。
要是把這兩座平房都買下來,再跟中間那座平房的房主商量商量,把那座也買下來,然後三座房子都拆了重建,建一座豪華氣派的二層樓,光規模和氣勢,就足以吸引顧客前來吃飯。
看好後,韓明秀當即出手,跟那兩個同意出售的房東談妥了價錢,一手交錢,一手簽協議,幾乎沒費什麽力氣,就把兩座平房給買下來了。
這個年代的房子還不貴,即便是首都的門市房,價格也低的可憐,隻比住宅房稍微貴那麽一點點而已。
那個兩間半的房子,她隻花了八千五百塊錢,那座三間的房子,也才花了一萬塊錢。
買完房子,韓明秀又立刻對兩間房子中間的那三間半房子展開了攻勢。
那三間半房子的房東是一對五十多歲的夫婦,兩口子在這房子裏開了一個油坊,專門賣葵花油,豆油和菜籽油。
不過,油坊的生意目測生意不太好,一天也隻有稀稀落落的幾個人進出,看樣子店裏的生意也隻是勉強維持而已。
韓明秀觀察了兩天,才進去跟那對夫妻說明了自己的來意。
那兩口子一聽韓明秀要買他們的房子,立刻把頭搖得撥浪鼓似的。
“不賣不賣,我們家祖祖輩輩靠榨油為生,一直在這兒做賣油的生意,要是把房子賣給你們了,我們可上哪賣油去沒地方賣油,我們靠啥生活呀”
韓明秀告訴他們,她可以多付點錢,讓他們到別處再去找房子,這樣,他們就又有店鋪又有錢了。
可是,那兩口子卻根本不為所動,特別是那個老頭子,倔的跟個老毛驢子似的。他板著臉告訴韓明秀,這房子是他們老祖宗留下的,他就是死都要死在這房子裏,韓明秀就是給他黃金萬兩,他都不賣這房子。
韓明秀一聽這話,頓時失望不已。
老頭子要是不賣這房子,她那兩座小平房就沒法改成一間大的海鮮館,自己的長遠規劃也就落空了。
難得有這麽合適的地方,這麽合適的房子,韓明秀真的不想就此錯過了啊。
為了讓老頭子同意賣房子,韓明秀一再給他加價,甚至都給他漲到一萬五千塊錢的天價了,可老頭子還是不同意。
最後,韓明秀見實在說不動老頭子了,感到也無計可施,才失望的迴家去了。
之後的幾天,韓明秀忙著給那兩座新買的門市房辦過戶,忙著再去別處看房子
這一忙,很快就到了開學的時間。
這學期,韓明秀就可以實習了,因為到九月份的時候,她就畢業了。按照師類學校的規矩,畢業的前半年,學校的學生應該統一到各大院校去實習。
韓明秀因為成績優異,所以被分到了首都某高中實習,而且一到學校,就被校方委以重任,擔任高三兩個重點班級的英語教師。
這年頭,會英語的人不多,便是首都的高中,英語教師也屬於稀缺人才,基本上每個學校都缺英語老師。
而原來在這兩個班級擔任英語教師的女老師,因為即將臨產請了假,偌大的學校,竟沒有一個多餘的英語老師能代替。
正好,韓明秀這個外語學院即將畢業的高材生來實習了,做為技術含量較高的稀缺人才,學校當然沒有別的選擇,馬上把韓明秀推到了第一線,讓她擔任了這兩個班級的英語老師。
剛一實習就被派去教畢業班,這在後世聽起來是很不可思議的事兒,但是在這個年代卻根本不足為奇,誰叫這個年代人才奇缺了呢
韓明秀接到學校的任務,拿過教材簡單的看了看後,就有成竹的跟校長去了她所任教的班級。
校長親帶著韓明秀進入到教室後,向同學們介紹了韓明秀,並向大家表明,由韓明秀來接替他們的英語老師,一直教到他們畢業為止。
學生們聽到學校的安排,都對學校的安排表示很不滿。
雖然新老師長得漂亮,青靚麗,但漂亮又不能當飯吃,他們眼看著就要高考了,這檔口多關鍵啊可學校竟找來個學生給他們當英語老師,這不是鬧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