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節
穿越七十年代之農家好女 作者:五女幺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而小作坊用的麵料則要粗劣許多,裏麵也不可能放上等的鴨絨,放的多半都是把大鵝毛鴨毛攪碎了的毛毛,又硬又不保暖,還有鴨屎味兒。
袁圓摸完韓明秀的羽絨服,頓時更不敢小瞧她了。
這個女人,肯定不是等閑之輩,不然的話也穿不起這麽貴重的羽絨服。
而且,她還發現這女人身上背的包也不是普通的棉布挎包,而是一個錚亮的漆皮挎包,挎包上還帶著漂亮的金屬配件,光這一個包估計就得好幾十塊錢。
這一身都是有錢人的行頭啊,從頭到腳加起來,都夠她爸好幾個月的工資了。
韓明秀見袁圓突然伸手摸她的衣服,不覺皺了皺眉頭。
這個姑娘忒沒教養了。跟別人頭一次見麵,連聲招唿都不打,就上手摸人家的衣服。
她那手剛糊完信封,也不知道手上還有沒有漿糊,就問都不問的伸手摸人家的衣服,簡直太沒教養了。
不過,看在今天是事關小秋終身大事的份兒上,韓明秀並沒有明顯地表現出不快來,她隻是往旁邊挪了挪凳子,輕描淡寫地說:“也沒多少錢,內購價買的。”
“是嗎?還有內購價呢,那內購多少錢啊?”袁圓沒有覺察出韓明秀表現的不快,依舊興奮地纏著韓明秀問東問西。
她頭一次聽說原來這麽好的羽絨服還有內購價呢。而且,她也不知道這內購價多少錢,要是便宜的話,自己好好央求央求爸媽,說不定也能給她買一件穿穿呢。
“八十五。”韓明秀淡淡地答道。
“八十五?內購價還八十五呢!”
一聽這個價格,袁圓的心頓時拔涼拔涼的了。
她知道,爸媽肯定不會花八十五塊錢給她買衣服的。別說是八十五塊錢了,就是十五塊錢都不成。家裏一個月總共就那點進項,吃飯都不夠呢,哪還能花八十五塊錢的閑錢給她添置衣服啊……
她歎了口氣,耷拉著腦袋垂頭喪氣地到廚房燒水去了。
畢素琴聽韓明秀說她身上的那件衣服內購價竟然要八十五塊錢,忍不住也對韓明秀多看了兩眼,這讓她也發現了韓明秀的與眾不同。
這丫頭,不光穿戴的好,而且氣質也格外的好。一身的貴氣,跟過去大戶人家出來的小姐似的,根本不像是農村出來的。
因為韓明秀穿得光鮮,畢素琴也不知道韓明秀到底是幹什麽的,但是也不敢那麽怠慢了,態度比之前略微好了些,雖說還是沒說話,但起碼臉不像剛才拉拉那麽長了。
“二嬸,嫂子,這個是我爸,這個是我媽,這個是我小妹妹袁麗,剛才出去燒水的那個,是我大妹妹袁圓。”
為了打破這尷尬的局麵,袁振興給爹媽介紹完章淑珍和韓明秀後,又向章淑珍和韓明秀介紹了一圈他的家人。
韓明秀微微地向袁廣發和畢素琴點了點頭,禮貌地道了聲:“你們好。”
章淑珍打量著屋裏的環境,又看了看在炕上始終沒下地的袁廣發和畢素琴,不客氣地說:“哎呦,原來你家這麽多人呐,剛才在外邊的時候,聽你家屋裏靜悄悄的,我還以為你們家裏沒人呢。”
很顯然,章淑珍這是在挑老袁家不出門迎客的理兒呢。
也不怪章淑珍挑刺兒,她活了這麽大歲數,就沒看見過這麽會親家的。
一般人家會親家,不說夾道歡迎,起碼也得把家裏收拾幹淨的,做點像樣的飯菜,備點好酒,然後一大家子談婚論嫁,你謙我讓,推杯換盞,其樂融融吧!
可他們倒好,女方家都到門口了,人家鄰居那麽大聲打招唿,就差沒用廣播喇叭喊“老袁家,你們家來客人了”,那也沒見一個人出來搭理她們的。
更過分的是,她們幾個都進屋了,這家人還愛搭不稀理兒的,就像小秋上趕著求他們家娶她似的。
小秋又不是嫁不出去了,這麽好的閨女肯嫁到他們家來,那是他們老袁家撿了個大便宜,也是他們老袁家祖墳冒青煙,八輩子修來的福份,還端什麽臭架子呢?
袁振興聽出章淑珍不樂意了,急忙陪著笑解釋說:“二嬸,您別見怪,我爸和我媽都是性格內向的人,平日裏不咋說話的,我這倆妹妹也都比較文靜,也不太愛說話,您可千萬別見怪啊……”
章淑珍皮笑肉不笑的說:“見怪啥呀?嬸子就是這麽隨便一說,你們可別多想啊……”
第647章 婚房問題
章淑珍發泄完心中的不滿,接著就把話往正題上引了。
“小袁啊,你看這時候也不早了,你們家把我們找過來,有啥事就說吧?”
都這麽晚了,敢情你們家都吃得五飽六撐的了,我們還沒撈著吃飯呢。
袁振興聽了,嘴上一邊說“馬上,馬上”,一邊把目光投向了他的爸媽。
袁廣發搓了搓手上的漿糊,從煙笸籮裏拿出一個事先卷好的煙卷,剛要用火柴點上,不料被畢素琴一把搶了過去。
她衝著小秋努了努嘴,對袁廣發道:“別抽了,本來屋子就小,人喘氣都費勁呢,你還抽,整得滿屋煙氣罡罡的,知道人家煩不煩呢?”
袁廣發一見老伴緊著使眼色,馬上就明白了。
這未來的兒媳婦已經懷孕了,肚子裏懷的是他們老袁家的後代,讓煙熏出毛病來那還了得,忍著吧!
袁廣發煙沒有抽成,仍然心有不甘地捏著煙笸籮裏的煙葉,放在鼻子下狠吸了幾下,旱煙葉散發出的刺鼻煙味兒,讓他也多少來了點精神。
隨後,袁廣發把煙笸籮往旁邊兒一推,清了清嗓子,對章淑珍和韓明秀說道:“是這麽迴事兒,今天把你們找過來,主要是商量一下我們家振興和小秋的婚姻大事!我們家振興你們也看見了,長得相貌堂堂,一表人才的,將來還能當上我們汽修廠的正式工人,這條件,找啥樣的媳婦兒都沒的說,至於你們家小秋呢,我們也看見了,感覺……還行吧……”
韓明秀一聽這話,心裏很不高興:什麽還行?說的這麽勉強,好像小秋高攀了他們家似的!
正想懟袁廣發兩句,袁圓推門進來了,手裏還拎著冒著熱氣的水壺。
畢素琴說:“你再拿幾個碗去,給她們倒點水。”
袁廣發指了指大櫃:“你再看看櫃子上邊兒還有沒有茶了?有的話再泡點茶。”
畢素琴白了他一眼,說:“哪還有茶了?早八百年就沒了!”
袁圓聽了,也沒有去櫃子上看,滿臉不願意地把身子一擰噠,撅著嘴到廚房取飯碗去了。
袁振興見狀,不好意思地對章淑珍和韓明秀說:“我們家總也沒人來,也沒準備茶杯,委屈二嬸和嫂子了!”
韓明秀聽了,說:“小袁,別麻煩了,讓你爸抓緊說吧,天太晚了,我們得早點迴去呢。”
袁廣發聽了,轉頭問畢素琴:“剛才我說到哪了?”
畢素琴冷冷地說:“誰給你記著了?”
袁麗在一邊接話說:“爸,你剛才說到小秋姐還行。”
“哦,對,是說到這兒了。”
袁廣發接著道:“我們感覺小秋還行,這不,昨天我們商量了一下,覺著這倆孩子的歲數也都夠結婚的年紀了,他倆處的也挺好,晚結婚不如早結婚,早早地把婚事辦了,娘家婆家都省心。”
韓明秀聽了,轉頭向袁振興問道:“小袁,你跟小秋既然都已經到談婚論嫁的地步了,那你家的新房準備好了嗎?是打算跟你爸媽一起住呢?還是出去單過?”
韓明秀這話雖說是在問袁振興,但是卻是說給他爸媽聽的。
袁振興看了他爸媽一眼,對韓明秀說:“嫂子,我爸我媽的意思是先在一起過,要是能過到一塊兒的話就一直在一起了,要是過不到一塊兒的話,再把我們分出去單過。”
“啥,在一起過?”
章淑珍打量了一下袁家狹小的房子,納悶的說:“那你們的新房安在哪兒啊?我看你們家的地方好像不夠用吧?”
畢素琴冷著臉說:“房子的事我們自有安排,他們要是結婚的話,就先住袁圓和袁麗那屋,讓袁圓和袁麗跟我們在一個炕上擠擠。”
袁家就兩間廂房,在這之前,袁振興一直跟他爸媽住在一個炕上,袁圓和袁麗姐倆也沒有單獨的屋,隻是在廚房上麵打了個吊鋪,晚上就睡在吊鋪上。
至於他們家的廚房,隻有冬天的時候才在屋裏做飯,春夏秋三季的時候都在院子裏做飯,所以,廚房對她們姐妹的影響也不算太大,他們一家人也習慣了。
隻是這個,章淑珍並不知道。
剛才,章淑珍在院子裏的時候,趁著袁振興和鄰居說話,已經把袁家房子的外觀看個大概了。
老袁家統共腚大個地方,除了袁廣發他們兩口子住的這間屋,另外還有一間廚房,哪還有袁振興妹妹住的另外一個屋啊?
她好奇地說:“小袁,那間屋啥樣的?我們能看看嗎?”
袁振興聽了,臉上立刻現出一絲尷尬。
他要是沒去過章淑珍住的四合院也就罷了。隻是他先前已經看過人家那麽寬敞漂亮的房子了,現在讓他展示他們家的蝸居,或者說是他的新房,袁振興委實覺得難為情啊。
畢素琴聽到章淑珍的話,有點兒不大樂意。
這幾個土包子,都不知是打哪個屯子裏冒出來的呢,還挑三揀四的呢!就他們這身份的,配在她跟前挑挑揀揀的嗎!
想到這,畢素琴冷笑一聲,說:“要說這新房呢,肯定不能趕你們農村的土坯房寬敞,不過,這首都可不比你們農村,首都的地方金貴,寸土寸金,能有個地方住就不錯了!”
袁振興一聽老媽的意思,就知道她肯定小看人家了,以為這個農村來的二嬸沒錢也沒見識呢。
之前,他聽小秋說要找二嬸一起來會親家,因為他自己原來也沒和二嬸見過麵,就想當然地以為二嬸這個農村來的婦女沒錢也沒見識呢。
不過,今天他親眼看見了人家住的四合院,在三輪車上跟二嬸閑聊的時候,又知道了人家在首都還做著生意。
這才知道,這位農村來的二嬸其實很有實力的。至少,人家的日子比他們家強很多,還輪不到他老媽瞧不起人家。
“媽……”袁振興輕輕地叫了一聲,示意她別再說了。
畢素琴看到兒子那副難為情的樣子,心裏很是不忿。
都說有了媳婦忘了娘,這還沒娶迴家呢,就開始胳膊肘往外拐,向著媳婦的娘家人說話了。
她橫了兒子一眼,不滿地說:“既然不讓我說,那你就帶著你二嬸你嫂子,去看看你們的新房吧,要是有啥不相應的,趁現在一起說出來,省得過後嘰咯。”
章淑珍也正有這個意思,她也想看看,這麽小個屋子,咋兼並出三間屋來的。
“那行啊,正好我們還尋思給孩子添置點被褥呢,不看看新房,我們都不知道那被褥該做多大呢。”章淑珍說道。
她在家時想好了,小秋這孩子命太苦,爹娘死的死,蹲監獄的蹲監獄,眼瞅要結婚了,她這個當長輩的,理應幫小秋準備幾樣嫁妝,免得被婆家看輕了。
說著,章淑珍就站了起來韓明秀也跟著站起來。她也想看看,老袁家準備的新房到底是啥樣的。
袁振興見大家都站起來要看新房,也知道這事兒藏也藏不住,隻好硬著頭皮,推開了廚房的門。
“二嬸,嫂子,我那倆妹妹現在都住在廚房的吊鋪上呢,我爸媽說,結婚以後就就讓我和小秋住這兒……”他訕訕地說道。
韓明秀和章淑珍倆往廚房裏一看。
謔,好家夥,原來在廚房裏打的吊鋪就是新房啊。
這新房,不,是廚房麵積很小,被火熏得黑黢黢的,靠南牆有一個正在燒著蜂窩煤的地爐子,排煙的爐筒子從門上的玻璃伸了出去。爐子旁邊就是一個碗架子,看來,他們家做飯應該就在這塊兒做的。靠著北牆,打了一溜吊鋪,用舊床單改成的布簾擋著。吊鋪下麵堆著一麻袋土豆,垛著十幾棵白菜,還有半袋子米和麵,一個二十斤裝油的扳客兒,裏麵的油也快見底了。
這些東西占了廚房大部分的麵積,估計平時有兩個人做飯都磨不開身,到吊鋪下麵取點米麵啥的,不小心都能把腦袋碰個包……
這會兒,袁圓還在廚房裏磨磨蹭蹭的找飯碗呢準備給客人倒水呢,看到廚房的門被打開了,她便捧著碗從廚房走出來,這下子更方便韓明秀她們參觀“新房”了。
看到這個所謂的新房,韓明秀跟章淑珍倆目瞪口呆,小秋也傻眼了。
自己雖然是在農村長大的,也吃過不少苦,但是再苦也沒苦到住廚房吊鋪的地步啊?
廚房是住人的地方嗎?咋住啊?這要是做點飯燒點水,煤灰油煙子啥的不都飄起來,粘到被褥上弄髒了嗎?還有,住在燒蜂窩的房間裏,萬一煤煙中毒了咋辦?
太危險了,根本沒辦法住嘛!
袁振興看出大家的表情,急忙解釋說:“其實,家裏就隻有天冷上凍的時候才在廚房裏做飯,春夏秋三季的時候都在院子裏做的,所以也就隻有冬天的時候廚房會髒點兒,春夏秋三季的時候都很好……”
韓明秀沒說話,看了小秋一眼,想看看她是什麽態度。
袁圓摸完韓明秀的羽絨服,頓時更不敢小瞧她了。
這個女人,肯定不是等閑之輩,不然的話也穿不起這麽貴重的羽絨服。
而且,她還發現這女人身上背的包也不是普通的棉布挎包,而是一個錚亮的漆皮挎包,挎包上還帶著漂亮的金屬配件,光這一個包估計就得好幾十塊錢。
這一身都是有錢人的行頭啊,從頭到腳加起來,都夠她爸好幾個月的工資了。
韓明秀見袁圓突然伸手摸她的衣服,不覺皺了皺眉頭。
這個姑娘忒沒教養了。跟別人頭一次見麵,連聲招唿都不打,就上手摸人家的衣服。
她那手剛糊完信封,也不知道手上還有沒有漿糊,就問都不問的伸手摸人家的衣服,簡直太沒教養了。
不過,看在今天是事關小秋終身大事的份兒上,韓明秀並沒有明顯地表現出不快來,她隻是往旁邊挪了挪凳子,輕描淡寫地說:“也沒多少錢,內購價買的。”
“是嗎?還有內購價呢,那內購多少錢啊?”袁圓沒有覺察出韓明秀表現的不快,依舊興奮地纏著韓明秀問東問西。
她頭一次聽說原來這麽好的羽絨服還有內購價呢。而且,她也不知道這內購價多少錢,要是便宜的話,自己好好央求央求爸媽,說不定也能給她買一件穿穿呢。
“八十五。”韓明秀淡淡地答道。
“八十五?內購價還八十五呢!”
一聽這個價格,袁圓的心頓時拔涼拔涼的了。
她知道,爸媽肯定不會花八十五塊錢給她買衣服的。別說是八十五塊錢了,就是十五塊錢都不成。家裏一個月總共就那點進項,吃飯都不夠呢,哪還能花八十五塊錢的閑錢給她添置衣服啊……
她歎了口氣,耷拉著腦袋垂頭喪氣地到廚房燒水去了。
畢素琴聽韓明秀說她身上的那件衣服內購價竟然要八十五塊錢,忍不住也對韓明秀多看了兩眼,這讓她也發現了韓明秀的與眾不同。
這丫頭,不光穿戴的好,而且氣質也格外的好。一身的貴氣,跟過去大戶人家出來的小姐似的,根本不像是農村出來的。
因為韓明秀穿得光鮮,畢素琴也不知道韓明秀到底是幹什麽的,但是也不敢那麽怠慢了,態度比之前略微好了些,雖說還是沒說話,但起碼臉不像剛才拉拉那麽長了。
“二嬸,嫂子,這個是我爸,這個是我媽,這個是我小妹妹袁麗,剛才出去燒水的那個,是我大妹妹袁圓。”
為了打破這尷尬的局麵,袁振興給爹媽介紹完章淑珍和韓明秀後,又向章淑珍和韓明秀介紹了一圈他的家人。
韓明秀微微地向袁廣發和畢素琴點了點頭,禮貌地道了聲:“你們好。”
章淑珍打量著屋裏的環境,又看了看在炕上始終沒下地的袁廣發和畢素琴,不客氣地說:“哎呦,原來你家這麽多人呐,剛才在外邊的時候,聽你家屋裏靜悄悄的,我還以為你們家裏沒人呢。”
很顯然,章淑珍這是在挑老袁家不出門迎客的理兒呢。
也不怪章淑珍挑刺兒,她活了這麽大歲數,就沒看見過這麽會親家的。
一般人家會親家,不說夾道歡迎,起碼也得把家裏收拾幹淨的,做點像樣的飯菜,備點好酒,然後一大家子談婚論嫁,你謙我讓,推杯換盞,其樂融融吧!
可他們倒好,女方家都到門口了,人家鄰居那麽大聲打招唿,就差沒用廣播喇叭喊“老袁家,你們家來客人了”,那也沒見一個人出來搭理她們的。
更過分的是,她們幾個都進屋了,這家人還愛搭不稀理兒的,就像小秋上趕著求他們家娶她似的。
小秋又不是嫁不出去了,這麽好的閨女肯嫁到他們家來,那是他們老袁家撿了個大便宜,也是他們老袁家祖墳冒青煙,八輩子修來的福份,還端什麽臭架子呢?
袁振興聽出章淑珍不樂意了,急忙陪著笑解釋說:“二嬸,您別見怪,我爸和我媽都是性格內向的人,平日裏不咋說話的,我這倆妹妹也都比較文靜,也不太愛說話,您可千萬別見怪啊……”
章淑珍皮笑肉不笑的說:“見怪啥呀?嬸子就是這麽隨便一說,你們可別多想啊……”
第647章 婚房問題
章淑珍發泄完心中的不滿,接著就把話往正題上引了。
“小袁啊,你看這時候也不早了,你們家把我們找過來,有啥事就說吧?”
都這麽晚了,敢情你們家都吃得五飽六撐的了,我們還沒撈著吃飯呢。
袁振興聽了,嘴上一邊說“馬上,馬上”,一邊把目光投向了他的爸媽。
袁廣發搓了搓手上的漿糊,從煙笸籮裏拿出一個事先卷好的煙卷,剛要用火柴點上,不料被畢素琴一把搶了過去。
她衝著小秋努了努嘴,對袁廣發道:“別抽了,本來屋子就小,人喘氣都費勁呢,你還抽,整得滿屋煙氣罡罡的,知道人家煩不煩呢?”
袁廣發一見老伴緊著使眼色,馬上就明白了。
這未來的兒媳婦已經懷孕了,肚子裏懷的是他們老袁家的後代,讓煙熏出毛病來那還了得,忍著吧!
袁廣發煙沒有抽成,仍然心有不甘地捏著煙笸籮裏的煙葉,放在鼻子下狠吸了幾下,旱煙葉散發出的刺鼻煙味兒,讓他也多少來了點精神。
隨後,袁廣發把煙笸籮往旁邊兒一推,清了清嗓子,對章淑珍和韓明秀說道:“是這麽迴事兒,今天把你們找過來,主要是商量一下我們家振興和小秋的婚姻大事!我們家振興你們也看見了,長得相貌堂堂,一表人才的,將來還能當上我們汽修廠的正式工人,這條件,找啥樣的媳婦兒都沒的說,至於你們家小秋呢,我們也看見了,感覺……還行吧……”
韓明秀一聽這話,心裏很不高興:什麽還行?說的這麽勉強,好像小秋高攀了他們家似的!
正想懟袁廣發兩句,袁圓推門進來了,手裏還拎著冒著熱氣的水壺。
畢素琴說:“你再拿幾個碗去,給她們倒點水。”
袁廣發指了指大櫃:“你再看看櫃子上邊兒還有沒有茶了?有的話再泡點茶。”
畢素琴白了他一眼,說:“哪還有茶了?早八百年就沒了!”
袁圓聽了,也沒有去櫃子上看,滿臉不願意地把身子一擰噠,撅著嘴到廚房取飯碗去了。
袁振興見狀,不好意思地對章淑珍和韓明秀說:“我們家總也沒人來,也沒準備茶杯,委屈二嬸和嫂子了!”
韓明秀聽了,說:“小袁,別麻煩了,讓你爸抓緊說吧,天太晚了,我們得早點迴去呢。”
袁廣發聽了,轉頭問畢素琴:“剛才我說到哪了?”
畢素琴冷冷地說:“誰給你記著了?”
袁麗在一邊接話說:“爸,你剛才說到小秋姐還行。”
“哦,對,是說到這兒了。”
袁廣發接著道:“我們感覺小秋還行,這不,昨天我們商量了一下,覺著這倆孩子的歲數也都夠結婚的年紀了,他倆處的也挺好,晚結婚不如早結婚,早早地把婚事辦了,娘家婆家都省心。”
韓明秀聽了,轉頭向袁振興問道:“小袁,你跟小秋既然都已經到談婚論嫁的地步了,那你家的新房準備好了嗎?是打算跟你爸媽一起住呢?還是出去單過?”
韓明秀這話雖說是在問袁振興,但是卻是說給他爸媽聽的。
袁振興看了他爸媽一眼,對韓明秀說:“嫂子,我爸我媽的意思是先在一起過,要是能過到一塊兒的話就一直在一起了,要是過不到一塊兒的話,再把我們分出去單過。”
“啥,在一起過?”
章淑珍打量了一下袁家狹小的房子,納悶的說:“那你們的新房安在哪兒啊?我看你們家的地方好像不夠用吧?”
畢素琴冷著臉說:“房子的事我們自有安排,他們要是結婚的話,就先住袁圓和袁麗那屋,讓袁圓和袁麗跟我們在一個炕上擠擠。”
袁家就兩間廂房,在這之前,袁振興一直跟他爸媽住在一個炕上,袁圓和袁麗姐倆也沒有單獨的屋,隻是在廚房上麵打了個吊鋪,晚上就睡在吊鋪上。
至於他們家的廚房,隻有冬天的時候才在屋裏做飯,春夏秋三季的時候都在院子裏做飯,所以,廚房對她們姐妹的影響也不算太大,他們一家人也習慣了。
隻是這個,章淑珍並不知道。
剛才,章淑珍在院子裏的時候,趁著袁振興和鄰居說話,已經把袁家房子的外觀看個大概了。
老袁家統共腚大個地方,除了袁廣發他們兩口子住的這間屋,另外還有一間廚房,哪還有袁振興妹妹住的另外一個屋啊?
她好奇地說:“小袁,那間屋啥樣的?我們能看看嗎?”
袁振興聽了,臉上立刻現出一絲尷尬。
他要是沒去過章淑珍住的四合院也就罷了。隻是他先前已經看過人家那麽寬敞漂亮的房子了,現在讓他展示他們家的蝸居,或者說是他的新房,袁振興委實覺得難為情啊。
畢素琴聽到章淑珍的話,有點兒不大樂意。
這幾個土包子,都不知是打哪個屯子裏冒出來的呢,還挑三揀四的呢!就他們這身份的,配在她跟前挑挑揀揀的嗎!
想到這,畢素琴冷笑一聲,說:“要說這新房呢,肯定不能趕你們農村的土坯房寬敞,不過,這首都可不比你們農村,首都的地方金貴,寸土寸金,能有個地方住就不錯了!”
袁振興一聽老媽的意思,就知道她肯定小看人家了,以為這個農村來的二嬸沒錢也沒見識呢。
之前,他聽小秋說要找二嬸一起來會親家,因為他自己原來也沒和二嬸見過麵,就想當然地以為二嬸這個農村來的婦女沒錢也沒見識呢。
不過,今天他親眼看見了人家住的四合院,在三輪車上跟二嬸閑聊的時候,又知道了人家在首都還做著生意。
這才知道,這位農村來的二嬸其實很有實力的。至少,人家的日子比他們家強很多,還輪不到他老媽瞧不起人家。
“媽……”袁振興輕輕地叫了一聲,示意她別再說了。
畢素琴看到兒子那副難為情的樣子,心裏很是不忿。
都說有了媳婦忘了娘,這還沒娶迴家呢,就開始胳膊肘往外拐,向著媳婦的娘家人說話了。
她橫了兒子一眼,不滿地說:“既然不讓我說,那你就帶著你二嬸你嫂子,去看看你們的新房吧,要是有啥不相應的,趁現在一起說出來,省得過後嘰咯。”
章淑珍也正有這個意思,她也想看看,這麽小個屋子,咋兼並出三間屋來的。
“那行啊,正好我們還尋思給孩子添置點被褥呢,不看看新房,我們都不知道那被褥該做多大呢。”章淑珍說道。
她在家時想好了,小秋這孩子命太苦,爹娘死的死,蹲監獄的蹲監獄,眼瞅要結婚了,她這個當長輩的,理應幫小秋準備幾樣嫁妝,免得被婆家看輕了。
說著,章淑珍就站了起來韓明秀也跟著站起來。她也想看看,老袁家準備的新房到底是啥樣的。
袁振興見大家都站起來要看新房,也知道這事兒藏也藏不住,隻好硬著頭皮,推開了廚房的門。
“二嬸,嫂子,我那倆妹妹現在都住在廚房的吊鋪上呢,我爸媽說,結婚以後就就讓我和小秋住這兒……”他訕訕地說道。
韓明秀和章淑珍倆往廚房裏一看。
謔,好家夥,原來在廚房裏打的吊鋪就是新房啊。
這新房,不,是廚房麵積很小,被火熏得黑黢黢的,靠南牆有一個正在燒著蜂窩煤的地爐子,排煙的爐筒子從門上的玻璃伸了出去。爐子旁邊就是一個碗架子,看來,他們家做飯應該就在這塊兒做的。靠著北牆,打了一溜吊鋪,用舊床單改成的布簾擋著。吊鋪下麵堆著一麻袋土豆,垛著十幾棵白菜,還有半袋子米和麵,一個二十斤裝油的扳客兒,裏麵的油也快見底了。
這些東西占了廚房大部分的麵積,估計平時有兩個人做飯都磨不開身,到吊鋪下麵取點米麵啥的,不小心都能把腦袋碰個包……
這會兒,袁圓還在廚房裏磨磨蹭蹭的找飯碗呢準備給客人倒水呢,看到廚房的門被打開了,她便捧著碗從廚房走出來,這下子更方便韓明秀她們參觀“新房”了。
看到這個所謂的新房,韓明秀跟章淑珍倆目瞪口呆,小秋也傻眼了。
自己雖然是在農村長大的,也吃過不少苦,但是再苦也沒苦到住廚房吊鋪的地步啊?
廚房是住人的地方嗎?咋住啊?這要是做點飯燒點水,煤灰油煙子啥的不都飄起來,粘到被褥上弄髒了嗎?還有,住在燒蜂窩的房間裏,萬一煤煙中毒了咋辦?
太危險了,根本沒辦法住嘛!
袁振興看出大家的表情,急忙解釋說:“其實,家裏就隻有天冷上凍的時候才在廚房裏做飯,春夏秋三季的時候都在院子裏做的,所以也就隻有冬天的時候廚房會髒點兒,春夏秋三季的時候都很好……”
韓明秀沒說話,看了小秋一眼,想看看她是什麽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