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孫梅告訴她的。


    孫英梅現在在食堂工作,每天食堂裏的人在一起擇菜洗菜的時候,總是一邊幹活一邊嘮嗑,於是孫英梅就毫不費力的聽到了那些關於韓明秀的傳言。


    聽到這些流言後,孫英梅馬上出聲替她爭辯,她告訴大家:韓明秀不是那樣的人,事實上,韓明秀很勤勞、很能幹,曾帶著她們全村人養豬致富,還是他們村去年的勞模呢!


    但是,人們往往更願意相信謠言而不樂意去相信事實,大家都以為,孫英梅跟張赫倆就是韓明秀給介紹的,都覺得孫英梅之所以幫韓明秀說話,就是為了感恩。


    孫英梅是個老實木訥、笨嘴拙腮的人,雖然極力為韓明秀爭辯,但還是說不過大家,沒辦法,她隻好過來把她聽到的這些傳言都告訴了韓明秀,想勸韓明秀去食堂幹活,省得大夥說三道四的,對她的名聲也有影響。


    韓明秀聽到孫英梅的話後很吃驚,沒想到她都足不出戶,不與人交際了,還會有這麽多對她不利的流言。


    這些留言是誰散播出去的,她用腳後跟想都能想出來,既然這個人這麽看不上自己,就是她去食堂幹活了,那個人也肯定得挑出自己很多毛病來,比如:偷奸耍滑,幹活不用心等等,她就是去幹了,也沒個好,正所謂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呢?


    何況,她也不可能為了那點不痛不癢的留言就委屈自己去食堂幹活。


    所以,當孫英梅提出叫她去食堂幹活挽迴自己名聲的時候,韓明秀毫不猶豫的拒絕了。


    “英梅,大夥愛說什麽就說什麽去吧,我不在乎,你也不用為了我跟別人強咕,免得得罪人。”


    “可是,大夥那麽傳你,你的名聲不就完了嗎?你不怕這樣會對霍建峰的前途有影響嗎?有一個思想落後的家屬,可能會對他的升遷有影響啊!”


    孫英梅想得很實際,事實也確實是這樣。


    韓明秀卻非常自信的說,“我不會對他造成任何影響的,如果有影響的話也是正麵的積極的影響,你放心好了。”


    最多兩個月,她的那新本書就完成了,到時候她這本書發表了,編輯部的匯款單郵到軍區的時候,大筆的稿費一定閃瞎那幫長舌婦的眼睛,她們現在有多惡毒,將來就會有多打臉。


    哼,走著瞧吧,到時候她們就知道她為啥不去掙那每個月八塊錢的辛苦錢了!


    孫英梅見勸不動她,也隻好作罷了。


    又問她說,“那你都搬來這麽久了,打算什麽時候溫鍋啊?”


    溫鍋,是北方地區的一個習俗,就是一戶人家喬遷新居後,宴請親朋好友、左右鄰居來吃頓飯,算是向大家宣告他們以後就在此定居了,這個習俗流傳已久,基本上剛搬進新家的人都會這麽做,除非他們沒有親友,或者跟鄰居也不相往來。


    孫英梅和張赫剛過來的時候就已經溫過鍋了,當時請了好多人來家裏,一下子花掉了張赫半個月的工資。


    不過,那頓溫鍋宴也讓他們兩口子在全營獲得了一致的好評,都說他們兩口子做人講究,大方。


    按理說,霍建峰的職位比張赫還高呢,更應該擺上一桌好好請請大夥兒,可是,韓明秀聽到孫英梅的提議後,卻果斷的說,“不溫。”


    她的想法是——既然現在軍嫂們都對她有誤解,她要是請客的話,大家肯定都得帶著有色的眼光來看她的這桌酒席。


    如果她的酒席做的豐盛,肯定會有人說她奢靡浪費,資本主義思想太嚴重,沒有艱苦樸素的良好作風……


    可要是她酒席要是做的簡陋,就會有人說她摳門吝嗇,更會拿她不肯到食堂打工幹活兒做文章。


    她都想象得到,那些人肯定得這麽說——你說建峰這個媳婦啊,就整天這麽高兒腰兒的呆著,寧可受窮也不出去幹活,要是肯上食堂幹活掙點錢多好?有了錢何必把溫鍋席整的這麽寒酸呢?真是又懶又饞又不要臉,都白瞎劍鋒這個人了……


    反正……不管她咋做,都是個錯,那還不如啥都不做,等文章發表後再說呢。


    孫英梅是個不善言辭的,也根本勸不動韓明秀,沒辦法,她隻好把這件事告訴了張赫,想讓張赫勸勸霍建峰,再讓霍建峰勸勸韓明秀別這麽固執了,既然在集體中生活,就得學會委曲求全,適應大火。


    沒想到,霍建峰得知這個情況後,非但沒有勸他媳婦上食堂幹活,也沒有張羅請客溫鍋,反而氣衝衝的去找政委告狀去了。


    作為軍人的家屬,這樣在人背後說三道四的,跟農村的長舌婦有什麽區別?這不是擾亂軍隊的秩序和作風嗎?這種行為該不該受到懲罰?


    政委接到他的舉報後,尋思這就是女人間的一點齟齬,大不見小不見的也就算了。


    然而,霍建峰卻不肯,一定要查出是誰在背後講究他媳婦,一定要把這個背後誹謗他人的壞分子揪出來當眾批評不可。


    政委見霍建峰都急眼了,這件本來可大可小的事就不得不重視起來了,經過幾天的調查,終於把謠言的散布者給揪出來了。


    這個人不是別人,就是胡嫂子陳秋蘭。


    得知這個消息後,霍建峰馬上去找胡大川,黑著臉把他媳婦兒汙蔑他媳婦的那些話都說了出來。


    胡大川跟他媳婦兒不一樣,他媳婦兒隻撿有用的溜須拍馬,在地位不如她的人麵前就是一副不可一世、高高在上的嘴臉,而胡大川則會做人的多,他的原則是無論上級或是下級都要搞好關係,免得在升遷的途中哪個細微的環節出錯。


    在聽到霍建峰的控訴後,胡大川立刻向霍建峰道了歉,並表明一定會帶著陳秋蘭親自向韓明秀登門致歉的,並委婉的請求或霍建峰,可不可以看在戰友的麵子上,別把這件事情鬧大了。也就是說,他們兩口子登門道歉也就算了,別讓陳秋蘭當眾道歉了,畢竟他是個領導,要是他媳婦兒在眾目睽睽之下向人道歉或者遭受批評,他的臉上也過不去呀。


    霍建峰知道,他之所以懇求自己不讓他媳婦當眾道歉,並不是因為麵子上過不去,他那個人臉大著呢,怎麽會有不好意思的時候呢,之所以不想他媳婦當眾道歉,是擔心會對他未來的仕途有影響!思考了一番後,霍建峰同意了他的這個請求。


    不過,是有條件的。


    既然韓明秀的名聲是陳秋蘭敗壞的,那就必須得由陳秋蘭親自挽迴,她必須得把汙蔑韓明秀的那些話怎麽說的就怎麽收迴來。


    這個對於陳秋蘭來說難度有點兒大,畢竟陳秋蘭是個愛麵子的人嘛,不過,胡大川可不管她愛不愛麵子,見霍建峰鬆口了,馬上一口答應下來了。


    迴家後,胡大川馬上對陳秋蘭進行了嚴厲的批評,並勒令她馬上調轉口風,給韓明秀恢複名聲。


    陳秋蘭很怕她男人,別看她平時在別人麵前總是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樣子,但是在她男人麵前,她就是一個人家咋說咋是的小嘍囉,胡大川叫她去給韓明秀恢複名聲,她當然不敢說不了。


    盡管心裏有一千個一萬個不樂意,她還是不得不乖乖的按他男人說的去做,不然的話,她男人發起脾氣來,她可擔待不起啊!


    於是,當天晚上,夫妻倆就拿著兩瓶罐頭、兩瓶麥乳精、兩條長白糕和兩袋白糖,悄悄的來到了霍建峰和韓明秀的小家,向韓明秀道了歉。


    韓明秀還以為得等到她寫完書,等書發表後才能夠平冤昭雪呢,沒想到這麽快問題就解決了。


    第323章 登門道歉


    胡大川兩口子道歉的過程就不用細說了,反正最後是陳秋蘭哭著走的,不過不是因為愧疚而哭的,而是被她男人生生罵哭的。


    胡大川為了彰顯自己的道歉的誠意,當著霍建峰兩口子的麵兒把他媳婦兒罵了個狗血噴頭,就差沒揍她兩撇子讓霍建峰兩口子出氣了。


    這下子,霍建峰兩口子確實出氣了,可是卻把陳秋蘭給窩囊壞了。


    從韓明秀家走出去後,陳秋蘭的嘴角就起了兩顆大水泡,水靈靈的,都是火憋的啊。


    不過,從此以後,她再也不敢明目張膽地跟韓明秀做對了,但也從此也更恨韓明秀了。


    雖然在很多人看來,她最應該恨的是她男人,畢竟是她男人逼她來的,是她男人罵的她,是她男人讓她在韓明秀兩口子的麵前丟的臉。


    可是,她已經習慣了她男人這樣對待她了,所以,她選擇性地將仇恨嫁接到了比不相幹的人的身上去了。


    畢竟恨她男人跟恨韓明秀比較起來,恨韓明秀更容易。


    她男人是她的依靠,她能在軍區耀武揚威,能謀個食堂管事的職位,靠的還是她男人呢!她又怎麽敢仇恨他?跟他作對呢?


    不過,恨韓明秀就容易多了,雖然她不敢明目張膽的恨了,但是心裏已經把韓明秀兩口子碎屍萬段好幾遍了……


    至於那對二被她恨的不要不要的夫妻倆,被胡大川這麽一搞,都不好意思再追究陳秋蘭的責任了,人家都當著他們兩口子的麵兒,指著他媳婦兒鼻子破口大罵,還逼他媳婦兒給韓明秀鞠躬道歉了,他們還能怎麽樣呢?


    殺人不過頭點地,何況,人家大小不計也是霍建峰的領導,所以,這件事也就這麽算了!


    胡大川兩口子走後,韓明秀看著霍建峰說:“是你去找他們替我出的頭嗎?”


    霍建峰沉著臉說:“是,咋了?”


    韓明秀說,“沒咋,就是以後要是還有這種事情的話,我自己來就可以了,你就別出麵了,你是男人,要是總摻合女人之間的事兒,會被別人笑話的,他們會背地裏說你護老婆或者說你小肚雞腸兒、斤斤計較、跟女人一般見識什麽的,我可不想你給大家留下那樣的印象。”


    霍建峰聽了,不服氣的說,“別人愛咋尋思咋尋思,我才不管他們尋思啥呢,我就知道我媳婦被人欺負了,我新疼,我不替她出頭誰替她出頭?再說,我又沒去打那個死女人去,就是去找她男人說理去了,有啥錯的?”


    韓明秀勾唇一笑,說:“理論上你是沒錯的,你不畏強權,知道維護自己的媳婦兒,敢於和惡勢力鬥爭,這一點是十分值得肯定和讚揚的,但是,我更希望我能自己解決這些問題,也算是我在成長的路上對自己的一種磨礪和鍛煉。”


    “不過,為了表達我對建峰同誌的感激,我還要給你一個小小的獎勵。”韓明秀還主動湊上去,在霍建峰糾結著的臉上“吧唧”親了一口。


    這下,霍建峰那張本來還挺糾結的臉上立刻笑開了花。


    要知道,倆人認識這麽多年,從認識到訂婚再到結婚,韓明秀還一次都沒這麽哄過他呢。


    這個嘴兒,把霍建峰親得心花怒放,熱血沸騰的,估計現在前邊有個碉堡讓他去炸,他都能二話不說地夾著炸藥包衝過去……


    “一個老爺們維護自己的媳婦那是應該的,別說什麽強權惡勢力,為了我媳婦,就是刀山火海我也闖定了。”霍建峰情緒高昂地向領導表忠心道。


    “嗯,不錯不錯,希望你能一直保持這種愛家愛媳婦兒的良好作風,並一直發揚光大下去。”韓明秀勉勵道。


    霍建鋒一挑濃眉,甩了句東北方言:“必須的呀。”


    韓明秀笑著說,“鑒於你良好的表現,我還要再給你一個獎勵。”


    她跑到西屋,拿了一根軟尺過來,說:“馬上就開春兒了,我要給你織件毛衣穿,來,我量量你的尺寸。”


    霍建峰一聽,往後一躲,避開了她的尺子,說:“不用給我織了,有那毛線還不如你留著給自己織件換著穿呢,我個大老爺們穿那玩意兒幹啥?都白瞎了,我穿秋衣就行了。”


    韓明秀白了他一眼,說:“可軍區你看哪個女人有兩件毛衣了?穿一件毛衣都夠顯眼的了,要是我有兩件毛衣的話,那幫人更得說我奢靡揮霍,資本主義思想嚴重了,還不如咱倆一起穿,有啥罪名咱倆一起擔著了,法不責眾嘛!”


    這個年代,毛線可是拿著錢都買不到的緊俏貨,都算得上是一種限量的奢侈品了。別看大街上穿毛衣的人很多,但其實穿的隻是一件毛衣領子,並不是真正的毛衣


    因為買不到毛線,或者買不到夠織一件毛衣的毛線,很多愛美的女性隻能想方設法地弄來一兩二兩的毛線,織一個毛衣領子穿在衣服裏,乍一看就跟穿一件毛衣似的,以此來滿足自己愛美的心理。


    這種毛衣領子隻能穿外套的時候穿,而且隻能露出一個脖兒,要是脫掉外套的話就露餡兒了。


    大街上穿毛衣的十個得有八個是穿毛衣領子的,足可見這毛線有多緊俏,多受歡迎了。


    有的人,甚至連個毛衣領子都沒有,這種情況下,韓明秀要是有兩件毛衣的話,那不是拉仇恨呢嗎?


    霍建峰一聽也對,就不再拒絕她的好意了,乖乖地伸出胳膊讓她測量。


    對於毛線的來源,韓明秀早就跟他解釋過了。


    她之前去縣城的時候無意中幫過一個女人,那個女人是首都下放到這邊來的,後來那個女人平反迴首都去了,一直跟她保持著聯係。


    她結婚的時候,那個女人給了她好幾斤的毛線做賀禮,她就是打算用這些毛線給他們倆織毛衣的。


    對於她的這番解釋,霍建峰沒有起任何疑心。對於韓明秀,他從來都是深信不疑,她說什麽他都無條件相信。


    **


    之後的幾天,關於韓明秀腐朽墮落,好吃懶做的那些閑言碎語便慢慢地被壓下去了。


    壓製這些謠言的不是別人,正是胡副營長的妻子陳秋蘭。


    在食堂幹活的時候,陳秋蘭故意向孫英梅打聽起了韓明秀在老家時帶領大家養豬致富的事兒,還向她詳細地詢問了那豬是咋養的。


    孫英梅一聽陳秋蘭主動打聽起韓明秀養豬的事兒,趕忙把韓明秀帶領大家養豬的經過原原本本地告訴了陳秋蘭。


    當然,也算是告訴了大夥。


    當大夥聽說韓明秀竟然會養殖蚯蚓,利用蚯蚓來充當動物飼料的時候,不由得相信了孫英梅說的話。畢竟這是有科學技術含量的操作,孫英梅就是想編出來騙人她也沒那個能耐。


    想來,那個霍建峰媳婦確實是有兩下子的吧。


    孫英梅見大夥似乎相信了,就趁熱打鐵,又把韓明秀教大家養鵪鶉的事兒給說了。


    這下子,大夥就更相信孫英梅的話了。其中好幾個軍嫂還躍躍欲試打算請教請教韓明秀咋養鵪鶉呢。


    韓明秀聽到有關她的那些不好的傳言都平息了,心裏也挺舒暢的。畢竟誰都不喜歡自己被人背地裏說壞話,她這個人要求很低,不指望別人讚美她誇獎她,隻要不在背後對她說三道四就知足了。


    這件事平息後,就有一些軍嫂陸續登門拜訪,想跟她請教一下養鵪鶉的方法。


    韓明秀熱情地接待了她們,並她們,現在天還太冷,不適合養鵪鶉,她建議大家,等開春了天暖和了再養,到時候,她也要在院子裏養些鵪鶉,可以跟大家一起孵化飼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七十年代之農家好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五女幺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五女幺兒並收藏穿越七十年代之農家好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