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發商這邊,我們已經順利清理幹淨不誠信合作的對象,跟他們解除合作關係。在除了省城之外的二級城市,協助批發商在自己簽約的區域內開了十家零售服裝店,都按照統一的裝修風格和布局進行設計的。”江瑞福也就是這幾天才剛剛鬆了一口氣。
黃桂花今天正好來廠裏交表,趕上江夏迴廠。
“零售業務這邊,第四家直銷店已經順利營業。我們的月銷量從原來的兩萬件,上升至兩萬六千件。賣得最好的是女裝,然後是童裝和男裝。”
“關於生產,兩個工廠改變了開班方式,由原來的單班生產調整為雙班生產。生產工人從原來的一百三十人,擴招至兩百三十人。產量在原來的基礎上翻了一倍,暫時還不能完全滿足業務的需求。”
江夏聽了大家的匯報之後,首先是對大家做出成績的肯定。
“表揚的話我就不多說,接下來我說說我們需要改進的點。第一,食堂的衛生情況堪憂,病從口入,我們一定要重視食堂的衛生問題。第二,集體宿舍的管理工作還需要進一步細化,生產雖然重要,可是別的方麵也不能放鬆。優秀宿舍評比工作細則擬定一下。第三,我再次強調一下安全的重要性。我們要把一切可能造成安全隱患的點扼殺在萌芽狀態。”
接下來,各部門需要請示的單獨跟江夏談,所有的人都很重視江夏的意見。
陸少陽跟在江夏身後,重新了解了自己的媳婦。
大家都比較關心周海笙怎麽沒有跟著江夏一起迴來,難道他拿獎之後打算留在國外發展?
“他有很重要的事情,預計在年前就會迴來。你們先把手裏的事情落實下去,明天我會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跟大家商量。”在場的都是盛夏服裝廠的骨幹精英,江夏在他們身上看到了明顯得進步。
處理完廠裏的事情,江夏跟大哥打聽到了李定坤現在正在縣城裏幫造紙廠修宿舍,於是跟陸少陽一起找到了正在忙碌的李定坤。
“阿坤哥,吃飯了!”江夏從自行車上跳下來,朝帶著安全帽的李定坤喊了一句。
李定坤迴頭一看是江夏和陸少陽迴來了,連忙交代完手裏的工作跑了過來。
“夏夏,少陽!”
“有空嗎?一起一頓飯?”
李定坤安排手下一定要監督好安全工作,摘掉安全帽跟著江夏和陸少陽來到附近的一家飯館。
當他聽說江夏想要擴建廠房,李定坤沉吟了一下,“現在新廠背後是一片荒地,隻要拿到政府的手續,蓋廠房還是挺容易的。現在磚的價格便宜,也就是河沙和水泥貴一些,沒有條子不好批。”
建築工程隊比他想象的麻煩多了,好在他朋友多,路子廣,總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阿坤哥,你有沒有想過自己搞河沙和水泥生產?”江夏不懂建築,她就是這麽提了一嘴。具體可操作性,還有待考證。
李定坤被江夏問得微微一愣,他身上的土匪氣質在這幾個月積累下來越來越明顯。
“夏夏,你說得對。勞資現在有技術,有人工,就連磚都不缺,我就不信搞不定河沙和水泥。抱歉,我不應該在你們麵前說粗話。來,哥哥以茶代酒,敬你們一杯!”
江夏跟李定坤說了自己的想法後,得到他的全力支持。最後,他還是建議江夏去找一找趙建國書記。批地蓋廠房不是一件小事,再加上盛夏服裝廠是擴建,手續上肯定要麻煩一些。
按照江夏的說法,設備很快就會迴來,自然是越快辦妥越好。
他們本就是做的有利於縣城經濟發展的好事,得到支持並不是因為他們私人關係好。
去找趙書記的路上,江夏摟著陸少陽的腰,輕輕地哼唱起了歌,“甜蜜蜜,你笑得甜蜜蜜,好像花兒開在春風裏……”
陸少陽迴頭看了一眼江夏,“這麽開心?”
“嗯,因為有你陪著。”
陸少陽空出一隻手,捏了捏江夏軟若無骨的小手,“對不起,我陪你的時間太少。”
“嗯呐,知道就行。以後等我們老了,不用工作的時候,你每天都要陪著我。給我念書讀報,陪我去各地遊覽。等我們老得走不動了,我們就住著拐杖,或者坐著輪椅到院子裏曬太陽。”
江夏靠在陸少陽的後背上,想象著他們白發蒼蒼那一天。
陸少陽的鼻頭微微發酸,夏夏才二十歲,她在本該無憂無慮的年紀,挑起了兩邊家庭的重擔。
“好,我們一起變成老公公和老婆婆。”
趙建國聽了江夏的想法,在工作筆記上添上一個事項。盛夏服裝廠現在已經成了龍安縣的經濟支柱,支持他們發展是縣委政府應該做的。
“這件事我已經知道,明天就會在會上提出討論。我們爭取能夠特事特辦,盡快把審批流程辦下來。對了,江夏同誌,聽說你們廠裏的設計師去法國參加服裝設計比賽拿了第一名?”
江夏點了點頭,“是的,就在一個月之前。通訊稿應該還沒有傳迴國內,也不知道這樣的消息會發表在哪個報紙的哪個版塊。”
“我這裏有一件事想跟你商量一下,我們縣委打算把周海笙參加比賽獲獎這件事推到省城的報刊上發表。你也知道,陳書記非常重視私營經濟的發展和人才的培養,這件事如果報道出來,對你們廠的發展隻有好處。”
江夏知道趙建國的用意,自然不會反對。
她不知道的是,在她離開北京後,楊曉慧花了兩天的時間寫了一份關於盛夏服裝廠成長的稿件,現在已經擺到了國家最高領導人的麵前。
“這是好事,好事就應該被大家知道。發出去,放在最顯眼的版麵。讓大家看到,發展才是硬道理!”
作者有話要說: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少年勇10瓶;三歲最闊愛ii 3瓶;七七八八、胖子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99章
這篇文章的發表在全國各地引起了較大的轟動,不僅僅是對私營業主的鼓勵,也是對國營單位的鞭策。
趙建國親自拿著報紙找到江夏。
“這麽好的消息,為什麽不提前說一聲?有了這篇文章,我保證盛夏服裝廠的擴建手續在一個星期之內辦完。”
他的聲音有些激動,這一年的努力總算是沒有白費,上麵領導非常重視私營企業的發展問題。緊隨文章而來的是重要指示,要求各地方政府要解放思想,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
江夏接過報紙一看,這才明白趙書記說的什麽事情。
“我沒想到會發表出來,還是在這麽重要的報刊上。當時楊阿姨隻是跟我聊了聊,她也不確定審核會通過。”
迴過神後,江夏心底升起一股對楊曉慧的感激。她的舉手之勞,給全國各地的私營業主吃了一顆定心丸。改革開放是必然的趨勢,他們盛夏服飾隻是提前拿到通行證罷了。
果然不出趙建國的預料,盛夏服裝廠的擴建手續很快辦理下來,速度快得連李定坤都有些吃驚。
知道江夏計劃在年後投入生產,李定坤親自把關,結合盛夏服裝廠的布局要求,督促設計師把圖紙畫出來。他也是盛夏服裝廠的一員,自然願意看到服裝廠的規模越做越大。
農曆新年之前,周海笙終於從法國迴來。
“請等一下,你是誰?來我們廠裏有什麽事?”王國濤攔住周海笙,最近有不少人打著參觀學習的名頭想要混進廠裏,他堅決不允許一個漏網之魚從他眼皮子下溜進去。
“濤哥,是我!”周海笙笑了,想起夏老師曾經說過的話。
也不怪王國濤不認識自己,實在是自己的變化太大了!
“你的聲音有點熟悉,讓我想一想,你是……”王國濤還是沒立刻想起來,現在廠裏接近兩百號人,他幾乎都可以叫出名字來。可是,這人除了聲音之外,長相、發型上沒有一個跟記憶裏的人對得上號。
“我是海笙,周海笙。”
“你說什麽?周海笙!”黃桂花現在人雖然瘦下來,但是嗓門還是照舊洪亮。
她從自行車上下來,上上下下把周海笙打量了好幾遍,“濤哥,通知派出所的人過來。現在的人膽子也太大了,竟然敢冒充我們廠裏的人。”
周海笙哭笑不得,拿出自己的身份證和護照。
“花姐,你也太狠了,居然要把我送到派出所去。”
這邊的動靜早就引起了辦公室人員的關注,江夏得知消息,快步跑了過去。
“海笙,你迴來怎麽也不提前給我打個電話?”她就知道周海笙迴來會是這樣的場麵。
會議室裏,大家目不轉睛地看著麵前的周海笙,他們很難把記憶裏那個長頭發、沉默寡言的小周和現在這個渾身上下都在閃光的大帥哥聯係到一起。
周海笙把會議室裏的人挨個叫了一遍,“現在,你們相信我是周海笙了吧?”
大家統一地搖了搖頭,然後又點了點頭。
“好啦,這怪我,之前沒有想到跟大家說說海笙的變化。你們沒有心理準備,突然看到煥然一新的海笙,不習慣很正常。”江夏發現長得好看有時候更容易產生距離感,就像現在,大家跟周海笙說話也沒有之前那麽隨意。
當然,也有他在國外獲得冠軍之後帶來的影響。
大家潛意識裏覺得,他是一個很優秀的人。因此,說話之前總會在腦子裏過一遍,怕說出來不合適。
“走吧,你坐車迴來肯定也累了,我帶你去休息。”江夏從抽屜裏拿出一串鑰匙,扔給周海笙。
周海笙下意識地看了一眼杜大哥,怎麽迴事?
原來,廠裏擴招人之後,原本的宿舍就有些不夠用了。江瑞清和江瑞福兩兄弟商量之後,決定給周海笙和杜老師在工廠附近買一座房子。由於周海笙人在國外,房子暫時寫的杜文硯的名字,等他迴來之後去房管局備案添上去就行。
從江夏口中知道房子的事情,周海笙沉默了。
他和杜大哥自從來到盛夏服裝廠,吃穿住行幾乎都是廠裏包了。不僅給他們分股份,還給他們買房子。全中國恐怕再也找不到比他的待遇更高的工作了。
“好好休息,我知道你肯定有很多事情想跟我說。不著急,等你休息好了再來找我。”
把周海笙帶到之後,江夏轉身離開。她現在手頭上的事情特別多,要不是陸少陽正好休假迴家,她恐怕會被累趴下。但是,這份累是有盼頭的。
服裝廠的擴建工作已經進入到了施工階段,李定坤全程監工,力爭在元宵節之前能夠竣工。
陸少陽對廠裏現在的紀律管理一點也不滿意,當初他離開的時候構建了一套完整的半軍事化管理方案,結果因為欠缺監督機製,好些紀律和要求都打了折扣。
他現在每天比江夏還忙,跟著大舅哥江瑞清一起,重新發布廠區管理細則,把原本有些鬆散的人心漸漸收攏到一起。
陸少陽不懂生產,但是他懂紀律的重要性。
自從盛夏服裝廠登上人民日報之後,不僅是當地,就連外地也有很多人找到廠門口。
有的想要參觀學習,有的想要開展合作。
江夏不能每一個來訪者都拒絕,想要參觀學習的,先到縣委備案登記,由縣裏審核通過之後,按照登記的先後順序,分批組織進廠,有專門的人引導他們在廠區內的活動範圍。
至於想要合作的,門衛處放了一份合作簡章,看完之後如果對方還有合作的意願,那麽就在登記薄上登記個人和單位信息。廠裏會每周組織一次合作洽談會,雙方了解之後確定是否建立合作關係。
廣告打到人民日報上,這對盛夏服裝廠來說,是一把雙刃劍。
好在一切都在把握之中,暫時沒有出現什麽大的簍子。
趙建國最近這些日子的心一直懸在半空中,他最擔心的就是捧殺。這個時候要是沒有應對好,極有可能會給盛夏服裝廠,甚至龍安縣的管理抹黑。因此,對於盛夏服裝廠的求助,縣委全力配合。
第二天一大早,周海笙早早來到江夏辦公室。
“這是我這次采購的設備清單,合同的原件是法文版和英文版的,我自己找翻譯做了一個中文版的。還有上次你給我匯的錢,剩下沒用完的都在這張存折上。海倫娜公主還幫我們找到了一個設備調試方麵的專家喬治,他願意跟我們廠裏簽訂用工協議。”
周海笙帶迴來的資料不少,他昨天花了足足兩個小時的時間,才把所有的資料都整理歸檔。
江夏雖然在電話裏聽周海笙說過買了哪些設備,可是看到合同的時候,她還是忍不住有些激動。這些設備對廠裏來說太有用了,周海笙這次可是立了很大的功勞。
“進口海關那邊會不會有點麻煩?”江夏皺了皺眉頭。
“這個你放心,琴姐說她在海關有熟人。她已經打聽過了,隻要我們的手續齊全,差不多一周時間就能放行。喬治跟著設備一起還在海關處等著審核。”
江夏點了點頭,她等會兒給琴姐去個電話。廠裏還需要采購一批專用的縫紉設備,正好跟著布料的設備一起送迴來。
忽然想起趙建國書記的請求,江夏抬頭看向周海笙,“趙書記那邊想要安排人對你做一個專訪,有可能發表在省城的報刊上。你如果不願意的話,我可以找趙書記談一談。”
黃桂花今天正好來廠裏交表,趕上江夏迴廠。
“零售業務這邊,第四家直銷店已經順利營業。我們的月銷量從原來的兩萬件,上升至兩萬六千件。賣得最好的是女裝,然後是童裝和男裝。”
“關於生產,兩個工廠改變了開班方式,由原來的單班生產調整為雙班生產。生產工人從原來的一百三十人,擴招至兩百三十人。產量在原來的基礎上翻了一倍,暫時還不能完全滿足業務的需求。”
江夏聽了大家的匯報之後,首先是對大家做出成績的肯定。
“表揚的話我就不多說,接下來我說說我們需要改進的點。第一,食堂的衛生情況堪憂,病從口入,我們一定要重視食堂的衛生問題。第二,集體宿舍的管理工作還需要進一步細化,生產雖然重要,可是別的方麵也不能放鬆。優秀宿舍評比工作細則擬定一下。第三,我再次強調一下安全的重要性。我們要把一切可能造成安全隱患的點扼殺在萌芽狀態。”
接下來,各部門需要請示的單獨跟江夏談,所有的人都很重視江夏的意見。
陸少陽跟在江夏身後,重新了解了自己的媳婦。
大家都比較關心周海笙怎麽沒有跟著江夏一起迴來,難道他拿獎之後打算留在國外發展?
“他有很重要的事情,預計在年前就會迴來。你們先把手裏的事情落實下去,明天我會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跟大家商量。”在場的都是盛夏服裝廠的骨幹精英,江夏在他們身上看到了明顯得進步。
處理完廠裏的事情,江夏跟大哥打聽到了李定坤現在正在縣城裏幫造紙廠修宿舍,於是跟陸少陽一起找到了正在忙碌的李定坤。
“阿坤哥,吃飯了!”江夏從自行車上跳下來,朝帶著安全帽的李定坤喊了一句。
李定坤迴頭一看是江夏和陸少陽迴來了,連忙交代完手裏的工作跑了過來。
“夏夏,少陽!”
“有空嗎?一起一頓飯?”
李定坤安排手下一定要監督好安全工作,摘掉安全帽跟著江夏和陸少陽來到附近的一家飯館。
當他聽說江夏想要擴建廠房,李定坤沉吟了一下,“現在新廠背後是一片荒地,隻要拿到政府的手續,蓋廠房還是挺容易的。現在磚的價格便宜,也就是河沙和水泥貴一些,沒有條子不好批。”
建築工程隊比他想象的麻煩多了,好在他朋友多,路子廣,總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阿坤哥,你有沒有想過自己搞河沙和水泥生產?”江夏不懂建築,她就是這麽提了一嘴。具體可操作性,還有待考證。
李定坤被江夏問得微微一愣,他身上的土匪氣質在這幾個月積累下來越來越明顯。
“夏夏,你說得對。勞資現在有技術,有人工,就連磚都不缺,我就不信搞不定河沙和水泥。抱歉,我不應該在你們麵前說粗話。來,哥哥以茶代酒,敬你們一杯!”
江夏跟李定坤說了自己的想法後,得到他的全力支持。最後,他還是建議江夏去找一找趙建國書記。批地蓋廠房不是一件小事,再加上盛夏服裝廠是擴建,手續上肯定要麻煩一些。
按照江夏的說法,設備很快就會迴來,自然是越快辦妥越好。
他們本就是做的有利於縣城經濟發展的好事,得到支持並不是因為他們私人關係好。
去找趙書記的路上,江夏摟著陸少陽的腰,輕輕地哼唱起了歌,“甜蜜蜜,你笑得甜蜜蜜,好像花兒開在春風裏……”
陸少陽迴頭看了一眼江夏,“這麽開心?”
“嗯,因為有你陪著。”
陸少陽空出一隻手,捏了捏江夏軟若無骨的小手,“對不起,我陪你的時間太少。”
“嗯呐,知道就行。以後等我們老了,不用工作的時候,你每天都要陪著我。給我念書讀報,陪我去各地遊覽。等我們老得走不動了,我們就住著拐杖,或者坐著輪椅到院子裏曬太陽。”
江夏靠在陸少陽的後背上,想象著他們白發蒼蒼那一天。
陸少陽的鼻頭微微發酸,夏夏才二十歲,她在本該無憂無慮的年紀,挑起了兩邊家庭的重擔。
“好,我們一起變成老公公和老婆婆。”
趙建國聽了江夏的想法,在工作筆記上添上一個事項。盛夏服裝廠現在已經成了龍安縣的經濟支柱,支持他們發展是縣委政府應該做的。
“這件事我已經知道,明天就會在會上提出討論。我們爭取能夠特事特辦,盡快把審批流程辦下來。對了,江夏同誌,聽說你們廠裏的設計師去法國參加服裝設計比賽拿了第一名?”
江夏點了點頭,“是的,就在一個月之前。通訊稿應該還沒有傳迴國內,也不知道這樣的消息會發表在哪個報紙的哪個版塊。”
“我這裏有一件事想跟你商量一下,我們縣委打算把周海笙參加比賽獲獎這件事推到省城的報刊上發表。你也知道,陳書記非常重視私營經濟的發展和人才的培養,這件事如果報道出來,對你們廠的發展隻有好處。”
江夏知道趙建國的用意,自然不會反對。
她不知道的是,在她離開北京後,楊曉慧花了兩天的時間寫了一份關於盛夏服裝廠成長的稿件,現在已經擺到了國家最高領導人的麵前。
“這是好事,好事就應該被大家知道。發出去,放在最顯眼的版麵。讓大家看到,發展才是硬道理!”
作者有話要說: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少年勇10瓶;三歲最闊愛ii 3瓶;七七八八、胖子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99章
這篇文章的發表在全國各地引起了較大的轟動,不僅僅是對私營業主的鼓勵,也是對國營單位的鞭策。
趙建國親自拿著報紙找到江夏。
“這麽好的消息,為什麽不提前說一聲?有了這篇文章,我保證盛夏服裝廠的擴建手續在一個星期之內辦完。”
他的聲音有些激動,這一年的努力總算是沒有白費,上麵領導非常重視私營企業的發展問題。緊隨文章而來的是重要指示,要求各地方政府要解放思想,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
江夏接過報紙一看,這才明白趙書記說的什麽事情。
“我沒想到會發表出來,還是在這麽重要的報刊上。當時楊阿姨隻是跟我聊了聊,她也不確定審核會通過。”
迴過神後,江夏心底升起一股對楊曉慧的感激。她的舉手之勞,給全國各地的私營業主吃了一顆定心丸。改革開放是必然的趨勢,他們盛夏服飾隻是提前拿到通行證罷了。
果然不出趙建國的預料,盛夏服裝廠的擴建手續很快辦理下來,速度快得連李定坤都有些吃驚。
知道江夏計劃在年後投入生產,李定坤親自把關,結合盛夏服裝廠的布局要求,督促設計師把圖紙畫出來。他也是盛夏服裝廠的一員,自然願意看到服裝廠的規模越做越大。
農曆新年之前,周海笙終於從法國迴來。
“請等一下,你是誰?來我們廠裏有什麽事?”王國濤攔住周海笙,最近有不少人打著參觀學習的名頭想要混進廠裏,他堅決不允許一個漏網之魚從他眼皮子下溜進去。
“濤哥,是我!”周海笙笑了,想起夏老師曾經說過的話。
也不怪王國濤不認識自己,實在是自己的變化太大了!
“你的聲音有點熟悉,讓我想一想,你是……”王國濤還是沒立刻想起來,現在廠裏接近兩百號人,他幾乎都可以叫出名字來。可是,這人除了聲音之外,長相、發型上沒有一個跟記憶裏的人對得上號。
“我是海笙,周海笙。”
“你說什麽?周海笙!”黃桂花現在人雖然瘦下來,但是嗓門還是照舊洪亮。
她從自行車上下來,上上下下把周海笙打量了好幾遍,“濤哥,通知派出所的人過來。現在的人膽子也太大了,竟然敢冒充我們廠裏的人。”
周海笙哭笑不得,拿出自己的身份證和護照。
“花姐,你也太狠了,居然要把我送到派出所去。”
這邊的動靜早就引起了辦公室人員的關注,江夏得知消息,快步跑了過去。
“海笙,你迴來怎麽也不提前給我打個電話?”她就知道周海笙迴來會是這樣的場麵。
會議室裏,大家目不轉睛地看著麵前的周海笙,他們很難把記憶裏那個長頭發、沉默寡言的小周和現在這個渾身上下都在閃光的大帥哥聯係到一起。
周海笙把會議室裏的人挨個叫了一遍,“現在,你們相信我是周海笙了吧?”
大家統一地搖了搖頭,然後又點了點頭。
“好啦,這怪我,之前沒有想到跟大家說說海笙的變化。你們沒有心理準備,突然看到煥然一新的海笙,不習慣很正常。”江夏發現長得好看有時候更容易產生距離感,就像現在,大家跟周海笙說話也沒有之前那麽隨意。
當然,也有他在國外獲得冠軍之後帶來的影響。
大家潛意識裏覺得,他是一個很優秀的人。因此,說話之前總會在腦子裏過一遍,怕說出來不合適。
“走吧,你坐車迴來肯定也累了,我帶你去休息。”江夏從抽屜裏拿出一串鑰匙,扔給周海笙。
周海笙下意識地看了一眼杜大哥,怎麽迴事?
原來,廠裏擴招人之後,原本的宿舍就有些不夠用了。江瑞清和江瑞福兩兄弟商量之後,決定給周海笙和杜老師在工廠附近買一座房子。由於周海笙人在國外,房子暫時寫的杜文硯的名字,等他迴來之後去房管局備案添上去就行。
從江夏口中知道房子的事情,周海笙沉默了。
他和杜大哥自從來到盛夏服裝廠,吃穿住行幾乎都是廠裏包了。不僅給他們分股份,還給他們買房子。全中國恐怕再也找不到比他的待遇更高的工作了。
“好好休息,我知道你肯定有很多事情想跟我說。不著急,等你休息好了再來找我。”
把周海笙帶到之後,江夏轉身離開。她現在手頭上的事情特別多,要不是陸少陽正好休假迴家,她恐怕會被累趴下。但是,這份累是有盼頭的。
服裝廠的擴建工作已經進入到了施工階段,李定坤全程監工,力爭在元宵節之前能夠竣工。
陸少陽對廠裏現在的紀律管理一點也不滿意,當初他離開的時候構建了一套完整的半軍事化管理方案,結果因為欠缺監督機製,好些紀律和要求都打了折扣。
他現在每天比江夏還忙,跟著大舅哥江瑞清一起,重新發布廠區管理細則,把原本有些鬆散的人心漸漸收攏到一起。
陸少陽不懂生產,但是他懂紀律的重要性。
自從盛夏服裝廠登上人民日報之後,不僅是當地,就連外地也有很多人找到廠門口。
有的想要參觀學習,有的想要開展合作。
江夏不能每一個來訪者都拒絕,想要參觀學習的,先到縣委備案登記,由縣裏審核通過之後,按照登記的先後順序,分批組織進廠,有專門的人引導他們在廠區內的活動範圍。
至於想要合作的,門衛處放了一份合作簡章,看完之後如果對方還有合作的意願,那麽就在登記薄上登記個人和單位信息。廠裏會每周組織一次合作洽談會,雙方了解之後確定是否建立合作關係。
廣告打到人民日報上,這對盛夏服裝廠來說,是一把雙刃劍。
好在一切都在把握之中,暫時沒有出現什麽大的簍子。
趙建國最近這些日子的心一直懸在半空中,他最擔心的就是捧殺。這個時候要是沒有應對好,極有可能會給盛夏服裝廠,甚至龍安縣的管理抹黑。因此,對於盛夏服裝廠的求助,縣委全力配合。
第二天一大早,周海笙早早來到江夏辦公室。
“這是我這次采購的設備清單,合同的原件是法文版和英文版的,我自己找翻譯做了一個中文版的。還有上次你給我匯的錢,剩下沒用完的都在這張存折上。海倫娜公主還幫我們找到了一個設備調試方麵的專家喬治,他願意跟我們廠裏簽訂用工協議。”
周海笙帶迴來的資料不少,他昨天花了足足兩個小時的時間,才把所有的資料都整理歸檔。
江夏雖然在電話裏聽周海笙說過買了哪些設備,可是看到合同的時候,她還是忍不住有些激動。這些設備對廠裏來說太有用了,周海笙這次可是立了很大的功勞。
“進口海關那邊會不會有點麻煩?”江夏皺了皺眉頭。
“這個你放心,琴姐說她在海關有熟人。她已經打聽過了,隻要我們的手續齊全,差不多一周時間就能放行。喬治跟著設備一起還在海關處等著審核。”
江夏點了點頭,她等會兒給琴姐去個電話。廠裏還需要采購一批專用的縫紉設備,正好跟著布料的設備一起送迴來。
忽然想起趙建國書記的請求,江夏抬頭看向周海笙,“趙書記那邊想要安排人對你做一個專訪,有可能發表在省城的報刊上。你如果不願意的話,我可以找趙書記談一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