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賴誌平的房間,賴誌平關上門後就熟練地拉上了窗簾。打牌最好不要讓外人知道,尤其還是與學生哥打,傳出去不像話,贏了不光彩,萬一輸了更是有損教師聲譽。
小運、日道在旁觀戰,為黃教授壯膽。賴誌平待宋海陸、鄒老師、孫老師坐好後說:“這裏經常打有花的,就按老規矩打法,四番起和,一番2。5元,如何?”
兩個老師是熟客,早明白這個規矩了,賴誌平也就是說給黃教授聽的。
黃教授聽完說沒問題,心裏說:“窮鬼,老子經常打3元的呢。”
黃教授在賴誌平的對家,上家是鄒老師,下家是孫老師。首盤賴誌平起莊,隻見他抓了十四張牌後,按順序整理了一下,然後“啪”的一聲打出了一張三萬,並說了一句:“這張沒用。”
“哈哈!你沒用我有用。”黃教授一邊把牌放倒一邊樂嗬嗬地說,“不好意思,三萬偏,一上來就開了個地和,50番。”
賴誌平開始還以為他要碰,不以為然,一見他把牌一個個全撲倒,知道發生“大案要案”了,心中暗暗叫苦。原來想要如何收拾這個“富翁”的,看來反被他收拾了。
“50番,125元。”黃教授算都沒算就說,順便也是提醒班主任付錢。
賴誌平板凳還沒坐熱就點了大炮,心中很不樂意,更讓他苦惱的是,他本來就囊中羞澀,口袋裏隻剩下一百多元。全給宋海陸的話,連翻本的錢也沒了。
怎麽辦?他看了看宋海陸,眼珠一轉,說:“這麽快就夠地和,從來沒見過,我們還沒進入狀態呢,算不算啊?”他想以剛剛開始為由賴掉這盤牌。
黃教授忙說:“肯定算啦。”心裏不知班主任為何說出這種話來。
賴誌平還無意掏錢,把牌洗了幾下說:“這樣吧,我打個電話問一下強哥算不算。”說完他掏出手機撥起了號。
強哥是學校的保管員,叫李文強。他在學校中可說是麻將界泰鬥,在圈內有“麻將活化石”之稱,據他說從文革時就開始打麻將了,吳誠信校長的麻將技術也是向他學的。鑒於他在麻將界之地位,大家打牌時碰到疑難問題就向他請教,由他一錘定乾坤。比如,有次有位老師摸到最後一個牌時剛好自摸,這個牌剛好是個一餅,他立即說這是正宗的“海底撈月”!要算50番。隨著時代的發展,強哥的技術卻沒有與時俱進,那陳舊落後的打法越來越打不過年輕一代了,已淪落至十打九輸的地步。這點吳校長也在抱怨學了強哥免費傳授的技術使他損失更大。
賴誌平打通了電話,說明了意圖,語氣中倒說得黃教授有乘人之危而和牌之嫌,他是多麽希望這個泰鬥來個一口否定啊,但事與願違,強哥一聽,立即大聲喊道:“絕對算!這是個奇跡!可能已打破了最早和地和的世界紀錄!”
賴誌平無奈,想了想,掏出了25元,硬著頭皮說:“先付25元吧,剩下的先欠下,等下來付。”
黃教授自學打牌以來首次和了地和,心裏高興,表示完全可以。接下來,賴誌平的手氣仍然極差,很快又輸了幾十元,正如老子說的“人之道,損不足而補有餘”,倒黴的人越倒黴,慌得他想要耍賴了。洗牌時他眼珠子骨碌碌地一轉,計上心來,突然提出:“不要打太大了,公安局說打大的話算賭博呢。”
鄒老師停下洗牌:“那你說要打多大?”
“幹脆每番2元吧,並且來個封頂,最多付25元。如何?”
“這怎麽玩法?”孫老師也是首次聽到這種玩法。
“就是說不論你和了多大番的牌,付錢不超過25元,摸了十三幺,也是付25元。”賴誌平解釋。
黃教授一聽,忙問:“那剛才你還欠我的100元呢?”
賴誌平板起麵孔說:“有新規則當然按新規則算了,等會我摸了十三幺,你也付25元就行了。大家機會均等,是不是?”說完把頭左右擺動看著另兩位老師,以取得他們的支持。
鄒老師、孫老師早清楚賴誌平這人沒有猶太人的半個細胞,不善理財,寅吃卯糧,每月領工資的日子抽芙蓉王,過幾天抽硬盒廣喜,接著依次是軟廣喜、特美思了,到最後口袋裏隻有打火機沒有煙——四處討煙。今天是到了抽特美思這個階段。暗想如果不讚同賴老師的話,下麵就沒法打了,因他已處於“破產”的邊緣了,正申請“破產保護”呢。於是說:“對,對,大家機會均等,等下我們和了十三幺也付25元。”
黃教授氣得說不出話來。打過牌的都明白,打一次牌能和一次十三幺是多麽艱難?有些人打一輩子都沒和過十三幺啊。但麵對的是班主任,不好發作,另兩個老師,也是毫無正義感。黃教授隻好忍氣吞聲地打著牌。小運、日道也明白班主任在耍賴。在“封頂政策”出台後,大家都失去了做大番牌的興趣,誰願意辛辛苦苦做成的十三幺隻獲得25元?
正打著,突然有人“咚咚咚”地敲門並叫道:“小賴!小賴!”
“快開門!”賴誌平一聽,高興地對小運叫道。
門一開,擠進一個四十多歲的老師。他是辦公室主任鄧洪東,是本校“紅頂商人”,家中開著一家鋼材店和一家陶瓷店,富得流油。他工作之餘的愛好就是打麻將。因工作輕鬆加上強烈的愛好,幾乎天天要打一場。有人戲言,鄧主任五天沒打牌可能是病了,十天沒打牌可能是死了。但他因技藝不精,故落得個十打九輸,屬於“人傻錢多”的主兒。同事們把每年度的“最受歡迎的麻將夥伴”稱號未經投票就送給了他。
他一進來,見有三個學生模樣的,但因不認識,有點吃驚。賴誌平謊稱是市師範學校的中師生無事來打打牌的。說自己的學生太不像話,說是中師生可以說是天衣無縫,他們的功課不緊,沒升學壓力,且他們畢業以後還是同行啊。
“哦?中師?你們是最後一屆的了?學生不要打牌了,迴去吧。我們談點工作的事。”鄧主任以一個領導的口氣說道,並打開門。
黃教授等人早想走了,一聽,如風一般溜了。
鄧主任還沒等黃教授三人走遠,就把門猛一關,轉身坐上了黃教授坐過的熱得有點發燙的位子:“來,來,大戰三百迴合。”
三位老師都挺高興,尤其是賴誌平,心裏早樂開了花,想不到這麽快就有“貴人”來“濟貧”了。
“走,到食得樂大排檔公款吃喝!”一出門,黃教授就說。
小運、日道自然高興,整晚讓這個黃教授牽著鼻子走,現在就是吃他幾十元也是應該的,何況還是贏來的錢!
“不過,校門這個時候好像是上了鎖了。”陳小運說。
“那從圍牆爬出去。”楊日道不假思索地說。
“不用,太低級了。從校門堂堂正正出去。”黃教授以大將風度的口氣說。
“怎麽?”兩人聽了覺得不可思議。學校規定十點半後就不能出去了。
黃教授低聲說:“我們這樣……”
“哈!哈!真有你的。”
月色籠罩下的校園,迷迷蒙蒙,寧靜得讓膽小的人害怕。校門的值班室外一盞水銀燈把周圍照得如同白晝,室內五十多歲的值班員羅建設正低頭看著一張複印的六合彩小報,並不時地拿筆像備課似的做著記號。
突然,有人“砰砰砰”急促地敲門。羅建設忙把報紙塞進抽屜裏藏好,開門一看,隻見兩個學生架著一個學生在敲門。他們正是黃教授三人。
黃教授著急地說:“設哥,他得病了,肚子疼得厲害,要去看醫生。”
楊日道補充了一句:“頭也疼。”
陳小運“哎喲哎喲”地呻吟著,麵容極其痛苦,一邊用手摸肚子。
羅建設一見,哪敢怠慢?這不是鬧著玩兒的啊,出了人命你羅建設連門也沒的看了。忙按了開門的開關讓他們出去,並交代他們一定要到正規醫院去看。
“知道了,謝謝設哥。”三人一轉到羅建設看不到的地方,就撒歡兒了。
“媽的,為了吃個宵夜,‘病’了一次,搞衰了。”陳小運甩著被他們架得有點疼的手說。
“哈哈,這辦法真是高。黃教授主意多,以後可以當警察叔叔了。”楊 日 道 讚道。
“這是小菜一碟,我在小學時就會騙老師了。”黃教授得意地自誇。
“到哪家醫院去?”楊日道問黃教授。
“你找死啊?烏鴉嘴!當真去醫院啊?”陳小運罵道。
“說錯了,說錯了。我表演太投入了。”
大約走了十五分鍾,就到了食得樂大排檔。這是家馬路邊露天大排檔,木質招牌如a字型支在路邊,幾把花花綠綠的太陽傘張開放在餐桌旁邊,刺鼻的辣椒味嗆得人直流眼淚。那火爐的火焰“唿唿”作響躥得老高,那老板又是廚師一邊炒菜一邊招唿著他們坐下。
有幾張桌子已坐上了人,黃教授三人挑了一張看起來幹淨的桌子坐下。陳小運順手從桌上的紙筒裏抽出幾張紙巾擦了擦桌子,發現紙巾已變成黑色的了。一個頂多十五歲的小女孩過來衝了三杯茶,然後問他們要吃些什麽。東道主黃教授點了牛肉片炒粉,並要了三瓶金威啤酒。
一會兒工夫,牛肉片炒粉就熱氣騰騰地端上來。陳小運吃了一口便問:“最近鹽是不是很便宜?”
“什麽?”兩人不知他為何問這個。
“這鹽放得太多,太鹹,如果淡點就比較好。”陳小運解釋。
楊日道用筷子敲了敲他的腦袋:“你這人真是窮鬼命,有公款吃喝還嫌七嫌八的。隻要老黃經常請我吃,隻要不是毒藥,沙子我也吃。”
“嗯,我倒忘了是公款。”
黃教授一聽他們總說公款,放下了筷子:“你們不要總是公款私款的,吃了還賣乖。這人民幣到了我的口袋就是私款。”邊說邊用手指搓著作數錢樣。小運、日道忙說對。
“這賴老師也太小鬼小樣了,連100元也要賴。”陳小運邊吃邊說。
楊日道猛喝了一口啤酒,說:“瞧這德性,他的人格也就值不得100元了,就算施舍給他吧。”
“我也是這麽想的,不跟他計較。那兩個老師也是那樣的德性,不幫腔一聲,助紂為虐。”黃教授說。
“他們是一夥的呢,哪會幫你說話?”小運邊嚼邊說。
楊日道說:“我看賴誌平這德性永遠當不了校長。”
“不,我反對你這種說法。”陳小運一臉學者的表情,“你們看吳校長與賴誌平有多大區別?”
兩人聽完點頭讚同。
“如果不是太晚,應該把天賜請來喝幾杯才好,他算得上是條好漢。”黃教授說。
“應該把全班女生請來才對。”楊日道笑著說。
“那我要破產了。”
“喂,剛才在畚箕潭時,你們說了半天王老師的大屁股,沒想到連個影兒也沒有,害得我幹著急,傳出去是個笑話了。”陳小運說。
黃教授、楊日道傻笑:“我看到白花花的,竟以為是了。月光不夠亮,看不清楚。”
小運、日道正低頭吃著,黃教授輕輕地撞了一下他們,小聲說:“看,誰來了?”
順著黃教授望的目光過去,隻見打扮妖豔的胡賽媚坐著一男青年的摩托車來了,胡賽媚下車後在大排檔東邊的一個燈光比較暗的桌子上坐下,那男青年給車鎖了四五把鎖頭。這麽多鎖頭用鑰匙開可能要花幾分鍾,小偷要能偷走的話算是高手了。男青年鎖好車後,到老板麵前交代煮兩碗蝦粥,然後坐到胡賽媚旁邊。看那動手動腳的樣子,不是一般的關係了。
“難怪,難怪,我們連本班的都追不到,原來是讓這些社會青年給糟蹋了。”黃教授小聲地說。
“嗯,聽說還有人偷偷到歌舞廳上班賺小費呢。”楊日道也小聲地說。
“我們今晚幹脆偷窺到底,看看這對狗男女還會幹啥。”黃教授提議。
陳小運打著哈欠說:“我看不用偷看了,越看心越煩。再說,出來這麽久看‘醫生’,那設哥認為我做心髒搭橋手術呢。”
“這個新發現大家不要打草驚蛇,以後還有好戲看呢。”
黃教授說完就去交了“公款”。三人邊走邊迴頭看有什麽新情況。
小運、日道在旁觀戰,為黃教授壯膽。賴誌平待宋海陸、鄒老師、孫老師坐好後說:“這裏經常打有花的,就按老規矩打法,四番起和,一番2。5元,如何?”
兩個老師是熟客,早明白這個規矩了,賴誌平也就是說給黃教授聽的。
黃教授聽完說沒問題,心裏說:“窮鬼,老子經常打3元的呢。”
黃教授在賴誌平的對家,上家是鄒老師,下家是孫老師。首盤賴誌平起莊,隻見他抓了十四張牌後,按順序整理了一下,然後“啪”的一聲打出了一張三萬,並說了一句:“這張沒用。”
“哈哈!你沒用我有用。”黃教授一邊把牌放倒一邊樂嗬嗬地說,“不好意思,三萬偏,一上來就開了個地和,50番。”
賴誌平開始還以為他要碰,不以為然,一見他把牌一個個全撲倒,知道發生“大案要案”了,心中暗暗叫苦。原來想要如何收拾這個“富翁”的,看來反被他收拾了。
“50番,125元。”黃教授算都沒算就說,順便也是提醒班主任付錢。
賴誌平板凳還沒坐熱就點了大炮,心中很不樂意,更讓他苦惱的是,他本來就囊中羞澀,口袋裏隻剩下一百多元。全給宋海陸的話,連翻本的錢也沒了。
怎麽辦?他看了看宋海陸,眼珠一轉,說:“這麽快就夠地和,從來沒見過,我們還沒進入狀態呢,算不算啊?”他想以剛剛開始為由賴掉這盤牌。
黃教授忙說:“肯定算啦。”心裏不知班主任為何說出這種話來。
賴誌平還無意掏錢,把牌洗了幾下說:“這樣吧,我打個電話問一下強哥算不算。”說完他掏出手機撥起了號。
強哥是學校的保管員,叫李文強。他在學校中可說是麻將界泰鬥,在圈內有“麻將活化石”之稱,據他說從文革時就開始打麻將了,吳誠信校長的麻將技術也是向他學的。鑒於他在麻將界之地位,大家打牌時碰到疑難問題就向他請教,由他一錘定乾坤。比如,有次有位老師摸到最後一個牌時剛好自摸,這個牌剛好是個一餅,他立即說這是正宗的“海底撈月”!要算50番。隨著時代的發展,強哥的技術卻沒有與時俱進,那陳舊落後的打法越來越打不過年輕一代了,已淪落至十打九輸的地步。這點吳校長也在抱怨學了強哥免費傳授的技術使他損失更大。
賴誌平打通了電話,說明了意圖,語氣中倒說得黃教授有乘人之危而和牌之嫌,他是多麽希望這個泰鬥來個一口否定啊,但事與願違,強哥一聽,立即大聲喊道:“絕對算!這是個奇跡!可能已打破了最早和地和的世界紀錄!”
賴誌平無奈,想了想,掏出了25元,硬著頭皮說:“先付25元吧,剩下的先欠下,等下來付。”
黃教授自學打牌以來首次和了地和,心裏高興,表示完全可以。接下來,賴誌平的手氣仍然極差,很快又輸了幾十元,正如老子說的“人之道,損不足而補有餘”,倒黴的人越倒黴,慌得他想要耍賴了。洗牌時他眼珠子骨碌碌地一轉,計上心來,突然提出:“不要打太大了,公安局說打大的話算賭博呢。”
鄒老師停下洗牌:“那你說要打多大?”
“幹脆每番2元吧,並且來個封頂,最多付25元。如何?”
“這怎麽玩法?”孫老師也是首次聽到這種玩法。
“就是說不論你和了多大番的牌,付錢不超過25元,摸了十三幺,也是付25元。”賴誌平解釋。
黃教授一聽,忙問:“那剛才你還欠我的100元呢?”
賴誌平板起麵孔說:“有新規則當然按新規則算了,等會我摸了十三幺,你也付25元就行了。大家機會均等,是不是?”說完把頭左右擺動看著另兩位老師,以取得他們的支持。
鄒老師、孫老師早清楚賴誌平這人沒有猶太人的半個細胞,不善理財,寅吃卯糧,每月領工資的日子抽芙蓉王,過幾天抽硬盒廣喜,接著依次是軟廣喜、特美思了,到最後口袋裏隻有打火機沒有煙——四處討煙。今天是到了抽特美思這個階段。暗想如果不讚同賴老師的話,下麵就沒法打了,因他已處於“破產”的邊緣了,正申請“破產保護”呢。於是說:“對,對,大家機會均等,等下我們和了十三幺也付25元。”
黃教授氣得說不出話來。打過牌的都明白,打一次牌能和一次十三幺是多麽艱難?有些人打一輩子都沒和過十三幺啊。但麵對的是班主任,不好發作,另兩個老師,也是毫無正義感。黃教授隻好忍氣吞聲地打著牌。小運、日道也明白班主任在耍賴。在“封頂政策”出台後,大家都失去了做大番牌的興趣,誰願意辛辛苦苦做成的十三幺隻獲得25元?
正打著,突然有人“咚咚咚”地敲門並叫道:“小賴!小賴!”
“快開門!”賴誌平一聽,高興地對小運叫道。
門一開,擠進一個四十多歲的老師。他是辦公室主任鄧洪東,是本校“紅頂商人”,家中開著一家鋼材店和一家陶瓷店,富得流油。他工作之餘的愛好就是打麻將。因工作輕鬆加上強烈的愛好,幾乎天天要打一場。有人戲言,鄧主任五天沒打牌可能是病了,十天沒打牌可能是死了。但他因技藝不精,故落得個十打九輸,屬於“人傻錢多”的主兒。同事們把每年度的“最受歡迎的麻將夥伴”稱號未經投票就送給了他。
他一進來,見有三個學生模樣的,但因不認識,有點吃驚。賴誌平謊稱是市師範學校的中師生無事來打打牌的。說自己的學生太不像話,說是中師生可以說是天衣無縫,他們的功課不緊,沒升學壓力,且他們畢業以後還是同行啊。
“哦?中師?你們是最後一屆的了?學生不要打牌了,迴去吧。我們談點工作的事。”鄧主任以一個領導的口氣說道,並打開門。
黃教授等人早想走了,一聽,如風一般溜了。
鄧主任還沒等黃教授三人走遠,就把門猛一關,轉身坐上了黃教授坐過的熱得有點發燙的位子:“來,來,大戰三百迴合。”
三位老師都挺高興,尤其是賴誌平,心裏早樂開了花,想不到這麽快就有“貴人”來“濟貧”了。
“走,到食得樂大排檔公款吃喝!”一出門,黃教授就說。
小運、日道自然高興,整晚讓這個黃教授牽著鼻子走,現在就是吃他幾十元也是應該的,何況還是贏來的錢!
“不過,校門這個時候好像是上了鎖了。”陳小運說。
“那從圍牆爬出去。”楊日道不假思索地說。
“不用,太低級了。從校門堂堂正正出去。”黃教授以大將風度的口氣說。
“怎麽?”兩人聽了覺得不可思議。學校規定十點半後就不能出去了。
黃教授低聲說:“我們這樣……”
“哈!哈!真有你的。”
月色籠罩下的校園,迷迷蒙蒙,寧靜得讓膽小的人害怕。校門的值班室外一盞水銀燈把周圍照得如同白晝,室內五十多歲的值班員羅建設正低頭看著一張複印的六合彩小報,並不時地拿筆像備課似的做著記號。
突然,有人“砰砰砰”急促地敲門。羅建設忙把報紙塞進抽屜裏藏好,開門一看,隻見兩個學生架著一個學生在敲門。他們正是黃教授三人。
黃教授著急地說:“設哥,他得病了,肚子疼得厲害,要去看醫生。”
楊日道補充了一句:“頭也疼。”
陳小運“哎喲哎喲”地呻吟著,麵容極其痛苦,一邊用手摸肚子。
羅建設一見,哪敢怠慢?這不是鬧著玩兒的啊,出了人命你羅建設連門也沒的看了。忙按了開門的開關讓他們出去,並交代他們一定要到正規醫院去看。
“知道了,謝謝設哥。”三人一轉到羅建設看不到的地方,就撒歡兒了。
“媽的,為了吃個宵夜,‘病’了一次,搞衰了。”陳小運甩著被他們架得有點疼的手說。
“哈哈,這辦法真是高。黃教授主意多,以後可以當警察叔叔了。”楊 日 道 讚道。
“這是小菜一碟,我在小學時就會騙老師了。”黃教授得意地自誇。
“到哪家醫院去?”楊日道問黃教授。
“你找死啊?烏鴉嘴!當真去醫院啊?”陳小運罵道。
“說錯了,說錯了。我表演太投入了。”
大約走了十五分鍾,就到了食得樂大排檔。這是家馬路邊露天大排檔,木質招牌如a字型支在路邊,幾把花花綠綠的太陽傘張開放在餐桌旁邊,刺鼻的辣椒味嗆得人直流眼淚。那火爐的火焰“唿唿”作響躥得老高,那老板又是廚師一邊炒菜一邊招唿著他們坐下。
有幾張桌子已坐上了人,黃教授三人挑了一張看起來幹淨的桌子坐下。陳小運順手從桌上的紙筒裏抽出幾張紙巾擦了擦桌子,發現紙巾已變成黑色的了。一個頂多十五歲的小女孩過來衝了三杯茶,然後問他們要吃些什麽。東道主黃教授點了牛肉片炒粉,並要了三瓶金威啤酒。
一會兒工夫,牛肉片炒粉就熱氣騰騰地端上來。陳小運吃了一口便問:“最近鹽是不是很便宜?”
“什麽?”兩人不知他為何問這個。
“這鹽放得太多,太鹹,如果淡點就比較好。”陳小運解釋。
楊日道用筷子敲了敲他的腦袋:“你這人真是窮鬼命,有公款吃喝還嫌七嫌八的。隻要老黃經常請我吃,隻要不是毒藥,沙子我也吃。”
“嗯,我倒忘了是公款。”
黃教授一聽他們總說公款,放下了筷子:“你們不要總是公款私款的,吃了還賣乖。這人民幣到了我的口袋就是私款。”邊說邊用手指搓著作數錢樣。小運、日道忙說對。
“這賴老師也太小鬼小樣了,連100元也要賴。”陳小運邊吃邊說。
楊日道猛喝了一口啤酒,說:“瞧這德性,他的人格也就值不得100元了,就算施舍給他吧。”
“我也是這麽想的,不跟他計較。那兩個老師也是那樣的德性,不幫腔一聲,助紂為虐。”黃教授說。
“他們是一夥的呢,哪會幫你說話?”小運邊嚼邊說。
楊日道說:“我看賴誌平這德性永遠當不了校長。”
“不,我反對你這種說法。”陳小運一臉學者的表情,“你們看吳校長與賴誌平有多大區別?”
兩人聽完點頭讚同。
“如果不是太晚,應該把天賜請來喝幾杯才好,他算得上是條好漢。”黃教授說。
“應該把全班女生請來才對。”楊日道笑著說。
“那我要破產了。”
“喂,剛才在畚箕潭時,你們說了半天王老師的大屁股,沒想到連個影兒也沒有,害得我幹著急,傳出去是個笑話了。”陳小運說。
黃教授、楊日道傻笑:“我看到白花花的,竟以為是了。月光不夠亮,看不清楚。”
小運、日道正低頭吃著,黃教授輕輕地撞了一下他們,小聲說:“看,誰來了?”
順著黃教授望的目光過去,隻見打扮妖豔的胡賽媚坐著一男青年的摩托車來了,胡賽媚下車後在大排檔東邊的一個燈光比較暗的桌子上坐下,那男青年給車鎖了四五把鎖頭。這麽多鎖頭用鑰匙開可能要花幾分鍾,小偷要能偷走的話算是高手了。男青年鎖好車後,到老板麵前交代煮兩碗蝦粥,然後坐到胡賽媚旁邊。看那動手動腳的樣子,不是一般的關係了。
“難怪,難怪,我們連本班的都追不到,原來是讓這些社會青年給糟蹋了。”黃教授小聲地說。
“嗯,聽說還有人偷偷到歌舞廳上班賺小費呢。”楊日道也小聲地說。
“我們今晚幹脆偷窺到底,看看這對狗男女還會幹啥。”黃教授提議。
陳小運打著哈欠說:“我看不用偷看了,越看心越煩。再說,出來這麽久看‘醫生’,那設哥認為我做心髒搭橋手術呢。”
“這個新發現大家不要打草驚蛇,以後還有好戲看呢。”
黃教授說完就去交了“公款”。三人邊走邊迴頭看有什麽新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