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孔?
孟薇以詢問的目光看向葉子川,就見葉子川揚了揚眉,看向那人:“倒是謙遜,隻是不知其他品性如何,小薇子,你去搭話。”
“嗬嗬嗬,奴婢還是先觀望一下好了。”
這什麽詩詞她完全搭不上話,甚是剛才他們說的那些好的詩句,她也完全聽不懂。
很快,他們點的東西便上了來,孟薇聽得一知半解,但礙於葉子川沒走,而這茶館又很是涼爽,孟薇也就耐著性子聽了。
看著麵前幾碟瓜子,孟薇指了指葵花籽道:“小遠子,給本公子剝瓜子。”
“嗯?”
孟薇瞪大眼迎視著,理所當然道:“你看什麽看?別忘了本公子可是小侯爺的朋友,難不成小侯爺平日裏也差使不動你?”
方遠手輕撫上腰間的劍把,淡然迴複:“屬下隻是小侯爺的侍衛,隻聽令於小侯爺。”
好不容易孟薇翻身作主,身份比方遠高,自然不會錯過這麽一個能夠差使他的機會:“小侯爺,你看你這小侍衛真是太不懂得變通了,不就剝個瓜子嘛?”
她要看的是剝瓜子嗎?
她想看的是方遠翹著蘭花指剝瓜子!
似是讀懂了孟薇的想法,葉子川有些忍俊不禁,輕笑了笑,並沒有順勢答應:“小遠子的手是用來
拿刀殺人的,用來剝瓜子未免太大材小用了,這樣吧,爺給你剝好了。”
方遠:???
孟薇:???
這當真是一臉迷茫二臉懵。
☆、254.迴爐重造吧
孟薇低下頭,見葉子川並不是說笑,也絲毫沒有紆尊降貴的感覺,就這麽動作優雅的剝起了瓜子。
不是她吹牛,顏值高的人,就算是做著最微小的事情,都比常人要更吸引人。
“小侯爺,這樣不太好吧?”
這種主子伺候你的事情,無端的讓她覺得心慌。
誰料葉子川專注的剝著手中的瓜子,將剝好的幾個瓜子仁放在孟薇手中:“嚐嚐爺剝的味道如何。”
看著掌心剝的殘缺的兩個瓜子仁,孟薇默了默,順從的嚐了嚐,就見葉子川定定的看著她:“怎麽樣?味道如何?”
“小侯爺剝的,味道自然好。”
雖然她並沒有嚐出和自己剝的有什麽區別......
既然阻止不了葉子川,孟薇深吸口氣接受了,努力轉移注意力到那幾位學子身上。
要說那群人中誰最為突出,孟薇覺得非那位孔遠新莫屬,不說那孔新遠年紀看起來不過二十出頭,樣子也長得挺出眾的——這是對比在場那麽多學子而言。
畢竟這科考是三年一次,而狀元什麽的就是從那些人中產生,比起現代來說要難得多,更何況那些學子不像現代高中升大學那麽差不多年紀,隻有少數年紀突出的。
孟薇無端想起以前上學時候讀的一篇文章,具體名字已經記不太住,但內容卻是記得,說的是某個人為考科舉,直到五十多才中了舉人而後瘋了的故事,然那個年紀中舉並不算稀奇,可見那位孔遠新如果真的能夠中狀元,誇讚一句奇才都不為過。
在一群從二十左右到四五十歲,胡子一大把的男人中,孔遠新當之無愧的脫穎而出。
若說剛才他們做的那些讚揚珍饈美味的詩句,一來是想要奉承奉承葉子川,無論他們內心覺得葉子川的紈絝就是因為投胎好,可事實就是如此,他們想嫉妒都嫉妒不來,誰叫人家祖父和父親屢立戰功,侯位世襲呢?
二來也是想要展現一番才學,每年科考前幾月,學子等到科考之前,總會聚在一起舉辦詩文會,而這時就會有不少世家大族尋找聰慧之人提攜培養,算是他們的門生,亦或者是找乘龍快婿等等......
一行人說著說著,有開始品論起那焱國有多無恥,甚至還有人為焱國百姓擔憂,希望焱國國君能早日投降,要不然受苦的隻是百姓。
孟薇對此不置可否,投降說得容易,也不知道是這些學子太過想當然,還是太單純。
就是她看了一些野史還有這裏一些前朝事跡都知道若是投降,那麽第一個要殺的就是焱國的皇室,這樣才能徹底將國土收編,而不是留著焱國皇室再有起複的可能。
即便當時不會下旨屠殺,但暗地裏,在百姓不知道的情況下,想要幾個人消失卻太容易了。
所以為了自己的小命,更為了那個焱國皇室列祖列宗,也不可能會就這麽投降。
聽著聽著孟薇就沒了興致,目光一轉,見到葉子川在費力的剝著瓜子仁,實在有些看不過眼,便跟著手把手教導葉子川:“小侯爺,瓜子仁不是那麽剝的,你要捏著這中間,輕輕一用力,就能夠剝出完整的瓜子仁。”
葉子川頓了頓手,卻還是依照孟薇說的方法剝著,然才剝了兩個,葉子就將掌心還未剝的瓜子放迴,悶悶的道:“爺累了,爺也想吃瓜子仁,你給爺剝。”
果然帥不過三秒!
孟薇哪裏不知道葉子川這是被她剛才的話給囧了囧,所以這是和她鬧脾氣,認命的給葉子川剝瓜子仁,卻突然聽到其中一個略顯蒼老的聲音道:“今年若我再不考中,三年後我便不來了。”
“這是為何?可是家中親眷為著上京的銀子反對?”
“這倒不是,隻是我這些年一直屢試不中,家中更是為湊足盤纏一貧如洗,將田地都買了,我內人說想要賣豆腐給我湊足銀兩一直支持於我,可我堂堂男兒怎能讓妻子拋頭露麵?這不是讓我顏麵無存嗎?故而我這才決意不考了。”
“難怪,拋頭露麵的確丟人現眼,女子就應當嫁人前規規矩矩在家學習琴棋書畫,嫁人後在家相夫教子,拋頭露麵與那低賤的花樓女子又有何區別?”
“我到不這麽覺得,”其中一個年紀約莫二十五六歲的男子卻有不同的見解,“我早年喪父,是我娘一手拉扯大的,我能夠上私塾,能夠考秀才,這些銀兩都是我娘一針一線縫製的荷包還有花樣子積攢的,若是沒有我娘,我怕是現在大字不識一個,更別說和諸位這般在此品詩論詞,故而我覺得女子
即便拋頭露麵,也有些是生活所迫,又不是做那等廉恥之事,難道你們沒吃過豆腐嗎?既然你們也吃過,為何又要嫌棄那些賣豆腐的是男是女?”
孔新遠上前拍了拍那人的肩膀,麵色溫和卻略有不讚同:“梁兄此言差矣,那時你尚且年幼,你爹去世,家中沒有頂梁柱,這般情況下,自然是情有可原......但我們說的是家中頂梁柱還在,卻讓妻子母親拋頭露麵,這可就不容於情了。”
“可是......”
“不必可是了,我雖不是女子,可也知道隻要是懂禮的人家,都會讓女子年幼便通讀《女戒》、《女則》、《內訓》等書,懂得三從四德,方為女子之楷模。”
忽的,一道清脆卻略帶低沉之聲一開口,便直斥孔新遠:“荒唐,就你這種腦子還新科狀元非你莫屬?趕緊從哪來迴哪去的迴爐重造吧!”
這不客氣的話,可謂是將書齋眾人的目光給吸引了過去,在場之人,即便是剛才那位不讚同的梁姓男子都暗自佩服此人,竟然敢當麵斥責孔新遠,要知道孔新遠除了是涼州第一才子,更是聞名久矣。
且在學子中還有一定的號召力,且三年前曾寫了一首詩是斥責焱國國君背信棄義之舉,被涼州縣令呈遞,而涼州知府又在奏折中提及,被丞相知曉,在朝廷當場稱讚,亦是讓皇上龍顏大悅,直接破格讓那孔新遠免於府試。
本想要封其為進士,然孔遠新卻婉言拒絕,說皇上聖明,然他卻想要試一試能否得到前三甲之位。
皇上知曉後,直接允了。
☆、255.男人的三從四德
也是因此,孔新遠在還未科考前,便一直才名遠播。
進京沒多久,便時常有一些世家公子邀請孔新遠一聚,隻不過孔新遠以溫書為借口,隻應邀去了丞相公子楚驚風舉辦的燒烤會......
眾人暗暗猜測,丞相這是看重孔新遠的才學,隻等他金榜題名,便收為門生慢慢提攜,不由豔羨不已。
可惜這些孟薇並不知道,不過她的字典裏可沒有後悔這兩個字,更別說這些人裏邊大多數骨子裏都是些男尊女卑的思想,她聽著怎麽就那麽不爽呢?
來這裏幾年,孟薇的性子磨平了許多,沒有當初身為董事長的挑剔與嚴苛,在許多事情上態度溫和。
之所以孟薇這麽生氣斥責,是因為她的人生信條中,除了小命外,有兩點是不能觸碰的逆鱗:背叛和瞧不起女人。
沒想到今天倒是讓她遇到了,若是對方有能力賺錢就算了,可這麽一群手無縛雞之力的酸腐秀才,花錢在這吃好喝好,沒想到一轉眼就這麽瞧不起女人。
葉子川不是讓她會會這個孔新遠嗎?
她還就當真了,到時候就算得罪了,她也是奉了葉子川的命令,她就不信這人會記恨護國侯府。
這不是孔新遠人生中第一次說話的時候被人打斷,可自從三年前他受當今皇帝稱讚,才名遠播之後,就成為涼州炙手可熱之人,書院夫子與院士對他很是看重,涼州縣令對他禮遇三分,涼州府尹隱隱透露過待他功成名就,有意招攬他為東床快婿。
隻不過他都不為所動,他自認目光深遠。
才來京城不久,就接到丞相公子舉辦的燒烤詩文會,且他也在應邀之列,無疑讓這三年間京城隱隱忘了他的人再次想起了他還有當初的事跡。
故而知道那些同窗好友暗自猜測楚丞相是不是要提攜他,他都含糊而過,反倒讓那些人愈加篤定此事,甚至他前幾日還曾接到京中一個五品官員的請帖,隻不過考慮到丞相不喜張狂之人,他便以溫書為理由拒絕了。
可以說,自從三年前他名聲大噪後,即便隻有秀才身份,但在涼州卻無人敢在他說話時打斷他的話。
涼州城那麽大,那些學子都以能和他說上話為榮,自然沒有這等人。
可是這裏是京城,天子腳下,恐怕在街上隨意抓幾人中,都有不少大臣家眷。
孔新遠雖不知孟薇的身份,但見著她能夠與葉子川同坐一張桌子,心中不由有了計較,起身朝孟薇一拱手:“敢問這位小兄弟如何稱唿?”
“在下姓孟。”
“據方才所言,看來孟小兄弟你似是不讚同我們所言,不知你有何見解?”
一旁孔新遠的同窗麵有不忿:“新遠,你何必對他如此客氣,從他方才所言就知是個粗俗之人。”
“唉,羅放,我們這是詩文會,為的是大家各抒己見,方才不過是我們各自的見解,但並非所有人都這般覺得,夫子曾說過,做人切勿偏聽偏信,這位小兄弟見解不同,我們自然也可聽上一聽,分析分析。”
那人並未因自己的話沒有得到支持而生氣,反倒狠狠瞪了孟薇一眼,冷哼一聲:“既然新遠你這麽說,那我就姑且聽聽,雖然我一定不會認同。”
孟薇聽罷毫不客氣的翻了個白眼,別告訴她這種沒有腦子就隨意當那個出頭鳥做這種吃力不討好得罪人的人是個秀才,不是說古代的秀才雖然多,但也算是個考驗學識的門檻嗎?
那些個開私塾教書育人的先生不都是以秀才的名頭才更吸引人嗎?
這在孟薇看來就好比現代的一些名牌大學畢業的人差不多,要知道隻要考到了秀才,那麽秀才名下的不少田地就能夠免除賦稅,見到縣令大人也不必行跪拜之禮。
但現在,孟薇稍稍有些改觀了。
難怪有人說讀死書死讀書,看來這人是隻長了腦子沒長心計。
也許是剛才聽了孔新遠的一番話,讓她在心裏早對孔新遠打了個負分,所以即便對方這麽‘客氣’,孟薇卻絲毫不買賬,套用一句經典又囂張至極之話道:“既然你誠心誠意的問了,那我就大發慈悲的迴答了,不過在迴答之前,我還想問一句,你們在座這麽多人中,有多少是京城本土人士?是的話舉個手我看看?”
眾人麵麵相覷,雖然不知道孟薇為什麽有此一問,但他們佩服孔新遠的同時,自然也有人羨慕嫉妒恨,畢竟三年一科考,但高中之人就那麽千萬分之一,誰不希望少幾個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況且就如孔新遠所說,聽聽又有何妨?
他們都是才學過人,對於剛才的論點,還是支持孔新遠的,所以若是能夠辯駁出眾,入得那位大人物的眼就更好了。
很快,在場的幾十人中,隻有五個人舉了手。
孟薇一眼看去,心中有數,很好,本地人不多,她就可以開始盡情忽悠了。
“難怪你們現在還在說什麽三從四德,其實也不怪你們,你們離京城甚遠,不知道現在有了新的三從四德,且不隻是女人有,男人也有。”
“哦?男人也有?”
不隻是那些遠離京城的學子,就是那五個京城本地的學子都滿是不可思議,見其餘幾人都不知道這事,才心下平衡了不少。
孟薇煞有介事的胡謅:“先說這新的女人的三從四德吧,聽好了,三從:從不溫柔,從不體貼,從不講理 四德:惹不得,打不得,說不得,罵不得。”
孟薇以詢問的目光看向葉子川,就見葉子川揚了揚眉,看向那人:“倒是謙遜,隻是不知其他品性如何,小薇子,你去搭話。”
“嗬嗬嗬,奴婢還是先觀望一下好了。”
這什麽詩詞她完全搭不上話,甚是剛才他們說的那些好的詩句,她也完全聽不懂。
很快,他們點的東西便上了來,孟薇聽得一知半解,但礙於葉子川沒走,而這茶館又很是涼爽,孟薇也就耐著性子聽了。
看著麵前幾碟瓜子,孟薇指了指葵花籽道:“小遠子,給本公子剝瓜子。”
“嗯?”
孟薇瞪大眼迎視著,理所當然道:“你看什麽看?別忘了本公子可是小侯爺的朋友,難不成小侯爺平日裏也差使不動你?”
方遠手輕撫上腰間的劍把,淡然迴複:“屬下隻是小侯爺的侍衛,隻聽令於小侯爺。”
好不容易孟薇翻身作主,身份比方遠高,自然不會錯過這麽一個能夠差使他的機會:“小侯爺,你看你這小侍衛真是太不懂得變通了,不就剝個瓜子嘛?”
她要看的是剝瓜子嗎?
她想看的是方遠翹著蘭花指剝瓜子!
似是讀懂了孟薇的想法,葉子川有些忍俊不禁,輕笑了笑,並沒有順勢答應:“小遠子的手是用來
拿刀殺人的,用來剝瓜子未免太大材小用了,這樣吧,爺給你剝好了。”
方遠:???
孟薇:???
這當真是一臉迷茫二臉懵。
☆、254.迴爐重造吧
孟薇低下頭,見葉子川並不是說笑,也絲毫沒有紆尊降貴的感覺,就這麽動作優雅的剝起了瓜子。
不是她吹牛,顏值高的人,就算是做著最微小的事情,都比常人要更吸引人。
“小侯爺,這樣不太好吧?”
這種主子伺候你的事情,無端的讓她覺得心慌。
誰料葉子川專注的剝著手中的瓜子,將剝好的幾個瓜子仁放在孟薇手中:“嚐嚐爺剝的味道如何。”
看著掌心剝的殘缺的兩個瓜子仁,孟薇默了默,順從的嚐了嚐,就見葉子川定定的看著她:“怎麽樣?味道如何?”
“小侯爺剝的,味道自然好。”
雖然她並沒有嚐出和自己剝的有什麽區別......
既然阻止不了葉子川,孟薇深吸口氣接受了,努力轉移注意力到那幾位學子身上。
要說那群人中誰最為突出,孟薇覺得非那位孔遠新莫屬,不說那孔新遠年紀看起來不過二十出頭,樣子也長得挺出眾的——這是對比在場那麽多學子而言。
畢竟這科考是三年一次,而狀元什麽的就是從那些人中產生,比起現代來說要難得多,更何況那些學子不像現代高中升大學那麽差不多年紀,隻有少數年紀突出的。
孟薇無端想起以前上學時候讀的一篇文章,具體名字已經記不太住,但內容卻是記得,說的是某個人為考科舉,直到五十多才中了舉人而後瘋了的故事,然那個年紀中舉並不算稀奇,可見那位孔遠新如果真的能夠中狀元,誇讚一句奇才都不為過。
在一群從二十左右到四五十歲,胡子一大把的男人中,孔遠新當之無愧的脫穎而出。
若說剛才他們做的那些讚揚珍饈美味的詩句,一來是想要奉承奉承葉子川,無論他們內心覺得葉子川的紈絝就是因為投胎好,可事實就是如此,他們想嫉妒都嫉妒不來,誰叫人家祖父和父親屢立戰功,侯位世襲呢?
二來也是想要展現一番才學,每年科考前幾月,學子等到科考之前,總會聚在一起舉辦詩文會,而這時就會有不少世家大族尋找聰慧之人提攜培養,算是他們的門生,亦或者是找乘龍快婿等等......
一行人說著說著,有開始品論起那焱國有多無恥,甚至還有人為焱國百姓擔憂,希望焱國國君能早日投降,要不然受苦的隻是百姓。
孟薇對此不置可否,投降說得容易,也不知道是這些學子太過想當然,還是太單純。
就是她看了一些野史還有這裏一些前朝事跡都知道若是投降,那麽第一個要殺的就是焱國的皇室,這樣才能徹底將國土收編,而不是留著焱國皇室再有起複的可能。
即便當時不會下旨屠殺,但暗地裏,在百姓不知道的情況下,想要幾個人消失卻太容易了。
所以為了自己的小命,更為了那個焱國皇室列祖列宗,也不可能會就這麽投降。
聽著聽著孟薇就沒了興致,目光一轉,見到葉子川在費力的剝著瓜子仁,實在有些看不過眼,便跟著手把手教導葉子川:“小侯爺,瓜子仁不是那麽剝的,你要捏著這中間,輕輕一用力,就能夠剝出完整的瓜子仁。”
葉子川頓了頓手,卻還是依照孟薇說的方法剝著,然才剝了兩個,葉子就將掌心還未剝的瓜子放迴,悶悶的道:“爺累了,爺也想吃瓜子仁,你給爺剝。”
果然帥不過三秒!
孟薇哪裏不知道葉子川這是被她剛才的話給囧了囧,所以這是和她鬧脾氣,認命的給葉子川剝瓜子仁,卻突然聽到其中一個略顯蒼老的聲音道:“今年若我再不考中,三年後我便不來了。”
“這是為何?可是家中親眷為著上京的銀子反對?”
“這倒不是,隻是我這些年一直屢試不中,家中更是為湊足盤纏一貧如洗,將田地都買了,我內人說想要賣豆腐給我湊足銀兩一直支持於我,可我堂堂男兒怎能讓妻子拋頭露麵?這不是讓我顏麵無存嗎?故而我這才決意不考了。”
“難怪,拋頭露麵的確丟人現眼,女子就應當嫁人前規規矩矩在家學習琴棋書畫,嫁人後在家相夫教子,拋頭露麵與那低賤的花樓女子又有何區別?”
“我到不這麽覺得,”其中一個年紀約莫二十五六歲的男子卻有不同的見解,“我早年喪父,是我娘一手拉扯大的,我能夠上私塾,能夠考秀才,這些銀兩都是我娘一針一線縫製的荷包還有花樣子積攢的,若是沒有我娘,我怕是現在大字不識一個,更別說和諸位這般在此品詩論詞,故而我覺得女子
即便拋頭露麵,也有些是生活所迫,又不是做那等廉恥之事,難道你們沒吃過豆腐嗎?既然你們也吃過,為何又要嫌棄那些賣豆腐的是男是女?”
孔新遠上前拍了拍那人的肩膀,麵色溫和卻略有不讚同:“梁兄此言差矣,那時你尚且年幼,你爹去世,家中沒有頂梁柱,這般情況下,自然是情有可原......但我們說的是家中頂梁柱還在,卻讓妻子母親拋頭露麵,這可就不容於情了。”
“可是......”
“不必可是了,我雖不是女子,可也知道隻要是懂禮的人家,都會讓女子年幼便通讀《女戒》、《女則》、《內訓》等書,懂得三從四德,方為女子之楷模。”
忽的,一道清脆卻略帶低沉之聲一開口,便直斥孔新遠:“荒唐,就你這種腦子還新科狀元非你莫屬?趕緊從哪來迴哪去的迴爐重造吧!”
這不客氣的話,可謂是將書齋眾人的目光給吸引了過去,在場之人,即便是剛才那位不讚同的梁姓男子都暗自佩服此人,竟然敢當麵斥責孔新遠,要知道孔新遠除了是涼州第一才子,更是聞名久矣。
且在學子中還有一定的號召力,且三年前曾寫了一首詩是斥責焱國國君背信棄義之舉,被涼州縣令呈遞,而涼州知府又在奏折中提及,被丞相知曉,在朝廷當場稱讚,亦是讓皇上龍顏大悅,直接破格讓那孔新遠免於府試。
本想要封其為進士,然孔遠新卻婉言拒絕,說皇上聖明,然他卻想要試一試能否得到前三甲之位。
皇上知曉後,直接允了。
☆、255.男人的三從四德
也是因此,孔新遠在還未科考前,便一直才名遠播。
進京沒多久,便時常有一些世家公子邀請孔新遠一聚,隻不過孔新遠以溫書為借口,隻應邀去了丞相公子楚驚風舉辦的燒烤會......
眾人暗暗猜測,丞相這是看重孔新遠的才學,隻等他金榜題名,便收為門生慢慢提攜,不由豔羨不已。
可惜這些孟薇並不知道,不過她的字典裏可沒有後悔這兩個字,更別說這些人裏邊大多數骨子裏都是些男尊女卑的思想,她聽著怎麽就那麽不爽呢?
來這裏幾年,孟薇的性子磨平了許多,沒有當初身為董事長的挑剔與嚴苛,在許多事情上態度溫和。
之所以孟薇這麽生氣斥責,是因為她的人生信條中,除了小命外,有兩點是不能觸碰的逆鱗:背叛和瞧不起女人。
沒想到今天倒是讓她遇到了,若是對方有能力賺錢就算了,可這麽一群手無縛雞之力的酸腐秀才,花錢在這吃好喝好,沒想到一轉眼就這麽瞧不起女人。
葉子川不是讓她會會這個孔新遠嗎?
她還就當真了,到時候就算得罪了,她也是奉了葉子川的命令,她就不信這人會記恨護國侯府。
這不是孔新遠人生中第一次說話的時候被人打斷,可自從三年前他受當今皇帝稱讚,才名遠播之後,就成為涼州炙手可熱之人,書院夫子與院士對他很是看重,涼州縣令對他禮遇三分,涼州府尹隱隱透露過待他功成名就,有意招攬他為東床快婿。
隻不過他都不為所動,他自認目光深遠。
才來京城不久,就接到丞相公子舉辦的燒烤詩文會,且他也在應邀之列,無疑讓這三年間京城隱隱忘了他的人再次想起了他還有當初的事跡。
故而知道那些同窗好友暗自猜測楚丞相是不是要提攜他,他都含糊而過,反倒讓那些人愈加篤定此事,甚至他前幾日還曾接到京中一個五品官員的請帖,隻不過考慮到丞相不喜張狂之人,他便以溫書為理由拒絕了。
可以說,自從三年前他名聲大噪後,即便隻有秀才身份,但在涼州卻無人敢在他說話時打斷他的話。
涼州城那麽大,那些學子都以能和他說上話為榮,自然沒有這等人。
可是這裏是京城,天子腳下,恐怕在街上隨意抓幾人中,都有不少大臣家眷。
孔新遠雖不知孟薇的身份,但見著她能夠與葉子川同坐一張桌子,心中不由有了計較,起身朝孟薇一拱手:“敢問這位小兄弟如何稱唿?”
“在下姓孟。”
“據方才所言,看來孟小兄弟你似是不讚同我們所言,不知你有何見解?”
一旁孔新遠的同窗麵有不忿:“新遠,你何必對他如此客氣,從他方才所言就知是個粗俗之人。”
“唉,羅放,我們這是詩文會,為的是大家各抒己見,方才不過是我們各自的見解,但並非所有人都這般覺得,夫子曾說過,做人切勿偏聽偏信,這位小兄弟見解不同,我們自然也可聽上一聽,分析分析。”
那人並未因自己的話沒有得到支持而生氣,反倒狠狠瞪了孟薇一眼,冷哼一聲:“既然新遠你這麽說,那我就姑且聽聽,雖然我一定不會認同。”
孟薇聽罷毫不客氣的翻了個白眼,別告訴她這種沒有腦子就隨意當那個出頭鳥做這種吃力不討好得罪人的人是個秀才,不是說古代的秀才雖然多,但也算是個考驗學識的門檻嗎?
那些個開私塾教書育人的先生不都是以秀才的名頭才更吸引人嗎?
這在孟薇看來就好比現代的一些名牌大學畢業的人差不多,要知道隻要考到了秀才,那麽秀才名下的不少田地就能夠免除賦稅,見到縣令大人也不必行跪拜之禮。
但現在,孟薇稍稍有些改觀了。
難怪有人說讀死書死讀書,看來這人是隻長了腦子沒長心計。
也許是剛才聽了孔新遠的一番話,讓她在心裏早對孔新遠打了個負分,所以即便對方這麽‘客氣’,孟薇卻絲毫不買賬,套用一句經典又囂張至極之話道:“既然你誠心誠意的問了,那我就大發慈悲的迴答了,不過在迴答之前,我還想問一句,你們在座這麽多人中,有多少是京城本土人士?是的話舉個手我看看?”
眾人麵麵相覷,雖然不知道孟薇為什麽有此一問,但他們佩服孔新遠的同時,自然也有人羨慕嫉妒恨,畢竟三年一科考,但高中之人就那麽千萬分之一,誰不希望少幾個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況且就如孔新遠所說,聽聽又有何妨?
他們都是才學過人,對於剛才的論點,還是支持孔新遠的,所以若是能夠辯駁出眾,入得那位大人物的眼就更好了。
很快,在場的幾十人中,隻有五個人舉了手。
孟薇一眼看去,心中有數,很好,本地人不多,她就可以開始盡情忽悠了。
“難怪你們現在還在說什麽三從四德,其實也不怪你們,你們離京城甚遠,不知道現在有了新的三從四德,且不隻是女人有,男人也有。”
“哦?男人也有?”
不隻是那些遠離京城的學子,就是那五個京城本地的學子都滿是不可思議,見其餘幾人都不知道這事,才心下平衡了不少。
孟薇煞有介事的胡謅:“先說這新的女人的三從四德吧,聽好了,三從:從不溫柔,從不體貼,從不講理 四德:惹不得,打不得,說不得,罵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