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場已經涇渭分明,對麵人數多的,突然叫出來,原來聽古也是訓練呢,這個可是太好了,這邊的兩百人不敢吭聲,甚至都不敢放鬆,指不定哪裏就冒出個殺神。
“我說,你這是什麽事?怎麽聽書匠都能上啊,我們隻有兩個月時間……”老趙非常不解,既然武大郎打定心思,那這兩個月不該絲毫不敢鬆懈才對,竟然還給他們聽古。
“這個就跟你的學習一樣,甚至更有用,等著看吧。”武義抱著肩膀,得意的說著,畢竟這裏情況還不錯,最後還剩下兩百多人呢。
說書匠是個瞎子,都叫他“盲十八子”或者“十八子”,年紀不小,骨瘦如柴,精神抖擻,嗓門洪亮,在太原府也是有名的,孫家也花大價錢請來的,這次就被武義用上了。
“真有這麽玄乎?”老趙不相信,他又不是沒聽過,在太原府,他也是常客。
“教頭!”孫玉臣起身。
吳虎點頭。
“教頭,我們為什麽要聽書?這與訓練有關係嗎?”孫玉臣非常不解,所以他必須問。
吳虎一指地上,孫玉臣知道這是另一種懲罰,就是用雙臂推自己身體,算是比較輕的。
“記住,別問為什麽。”
吳虎的迴答讓孫玉臣咬破了嘴唇,他第一次碰上這樣與他說話的,在家中即使是爺爺,也是會有問必答。
“為什麽?”孫玉臣犯擰,剛起身就問著,身邊的人都想離他遠點。
吳虎突然笑了,笑得讓人毛骨悚然,但這次就是拍了拍他的肩膀,“等你夠強了,就知道了。”
吳虎轉身,但停住,難得留下一句:“記住不要自作聰明。”
這或許是別人一輩子不能理解的,但吳虎嚐到滋味兒,也不想再看到這種傻蛋。
孫玉臣仔細的品著,這種感覺太熟悉,每次爺爺都會跟自己叮囑,但他……怎麽能與爺爺相提並論,自己是訓練傻了。
“他沒有惡意,記住他的話,對你有好處。”李二鬥走過來,替吳虎說著。
孫玉臣對這位教頭非常尊重,因為他親近,也熱情,與武教頭就是截然相反兩種人。
“大宋朝徽宗年間,在相州湯陰縣孝悌裏永和鄉嶽家莊,住著一家農戶,男的姓嶽名和,妻子姚氏。夫妻倆忠厚老實,和睦鄰裏,誰家有個大事小情,他們是有求必應。
嶽和夫婦,老來得子。在小孩降生時,正巧屋頂有一隻大鳥飛過,故此起名嶽飛,字鵬舉。辦滿月那天,親戚朋友,街坊鄰居來了不少人,吃酒賀喜。大家正在吃酒,忽聽街上有人高喊:‘不好啦!發大水了!’大家一愣,急忙跑到街上,就聽遠處哇的,聲如牛……”
十八子的聲音渾厚,字字清晰可聞,引人入勝,說得還是年輕人最喜歡的英雄嶽飛,哪裏還有疲憊,都支著耳朵聽呢,這話本也新鮮,十八子不愧名家,張口就把人代入其中,不能自拔。
這是武義弄出的評書,記憶裏記下的,也是他最喜歡的,轉述給十八子,再通過他的嘴告訴這些人。
轉眼夕陽西下,當聽到嶽飛山洞得槍這種玄幻橋段時候,明朝人可很少經曆了,頓時都激動的打擺子。
“預知後事,咱們下迴分解。”十八子一拍手,今天說完了。
年親人可不放人了,在娛樂絕跡的明朝,這簡直就是對他們的坑害。
“立正!向左轉,起步走!”
吳虎才不管,直接就下口令,把他們都趕出去。
“我的天,嶽飛果然非凡,斬蛟龍,獲寶槍,又有名師,真羨慕啊。”
“我聽得都要哭出來了,真好,不行,我要記下來,迴去給爹爹他們講,那個山洞後麵是什麽來著?”
“玉臣,這十八先生了得,有時間,我們請來,好好的說上一說。”
……
天色已晚,但路上,都是大家的歡聲笑語,都在討論,每個人都恨不得也講上一段來,不然憋的慌。
孫玉臣也神情恍惚,他剛才也聽得入迷,沒想到這話本如此別致,心裏也癢癢的,隻是隨即考慮用心,他認為不會這樣簡單,隻是猜不透。
隻是一夜,鎮西衛就差不多都知道了《嶽飛傳》,都是他們帶迴去的,不僅自己講的繪聲繪色,聽者也是大唿過癮,這就是武義要的。
時間有限,他不能逐一解決問題,那就讓這些人成為主力,相信很快就會有結果。
第二天,十八子首先在外麵給人講《嶽飛傳》,不過是昨天的,這次民人都把他圍住了,聽得是三月不知肉味。
武義忙得要死,老趙想見他一麵都難,因為他這一刻在縣衙,下一刻可能就在軍營,指不定又去了鐵所,就這樣腳不沾地的忙著。
在鐵所,武義臉色疲憊的聽著王鐵軍的報告,豪格動手了,昨日攻上了忻州的幾處莊子,今天就繼續南進,正紅旗那邊也有動靜,不過就是在周邊劫掠,始終沒有離開太遠,最多就是在幾州府耀武揚威。
“不要驚動了他們,你們的任務是監視他們一舉一動,去休息吧。”武義又一次強調,現在他要與豪格爭時間。
“我看該休息的應該是你。”郭一爐丟下鐵塊,忍不住勸說他,看他兩眼血絲,腳下輕浮,就是沒有休息好。
武義搓了搓臉,“難啊,至少也要把這段時間熬過去才行,對了,鋼鐵怎樣?”
郭一爐歎息一聲,新爐子已經點火,但還是不成,出來的都是上等精鐵,還無法達到武義的要求。
“其實咱們鐵匠的技術可不錯,加上還有機床,我看差不多……”郭一爐就開口說著,畢竟武義要求太苛刻了。
“不行,這點絕對不可以,軍人的東西,一點都馬虎不得,其他人的失誤,能彌補,但軍人不行,麵對的就是死亡,就是失敗啊。”武義咬死這點。
郭一爐臉上也一熱,其實他本意不是這個,但還是一咬牙,“你放心,我肯定能煉出來。”
武義點點頭,他手裏還有一把匕首,做工優良的匕首,仔細看就會發現後麵還有卡槽,沒錯,這是軍刺。
這次要做到萬無一失,軍刺就必須做出來,但這個結果還是不理想,衝擊下會彎曲,還是不合格,既然保命的東西,那就不能含糊。
接著他就趕到上水村,這邊的羊毛正在趕製,而且武義還給她們一個特殊的任務,非常秘密的,不許跟外人說,這是他的殺手鐧。
同時也要趕製一批軍裝來,原本也有一些的,但這些都是正規民軍軍裝,武義不會輕易給的,在他這裏這就等同民軍的榮譽,又被狗子吳虎他們渲染,民軍最是重視。
鴛鴦戰襖也不錯,哪怕隻是棉甲,可鎮西衛沒有多少。
武義最頭疼的其實還是鎮西衛裏的士紳,要收拾這些人簡單,但收服不易,他不能莽撞行事,偏偏時間有限,就隻能下猛藥。
等再迴到縣衙,武義不等進屋,就把梅園的樂師都叫了來。
白燕子頓時緊張起來,這武大郎在本地,可是橫行霸道,他會做何事?如今就把她與兩名小娘丟下,心裏也有些慌張,若他敢……
自己絕不從他!
白燕子也是烈性女子,否則也不會落得如今,而且對這武大郎更是瞧不起,視為惡霸潑皮,豈能便宜了他。
樂器響起,也是熟悉,她們都有些畏縮,直到夜了,才讓人散了。
《嶽飛傳》在鎮西衛越來越有名,如今十八子說書,那是人山人海,別說市井小民,就是大戶人家都有,武義加工的,偏重慷慨激昂,激起血性的文字,就如星火燎原,讓鎮西衛掀起一波愛國激情。
孫玉臣的訓練也越來越枯燥,幾乎就是幾個動作,反複不停的做,哪怕閉著眼睛都可以做好,偏偏教頭就這樣要求。
為此他也受罰,但依舊沒有改變,他甚至懷疑自己決定是否對的。
吳虎提著一些袋子走來。
“去領火銃!”
這句話可是讓民勇都興奮了,終於換成武器,不用做枯燥的訓練。
吳虎笑著看他們,孫玉臣也有些覺悟,根本不是這麽簡單,難道說,這個比其他還要枯燥?
武義沒有給他們發燧發槍,隻是火繩槍,這也足夠他們當前的訓練,鎮西衛的火繩槍還是有些的,丟著生鏽,不如發揮餘熱。
“我說,你這是什麽事?怎麽聽書匠都能上啊,我們隻有兩個月時間……”老趙非常不解,既然武大郎打定心思,那這兩個月不該絲毫不敢鬆懈才對,竟然還給他們聽古。
“這個就跟你的學習一樣,甚至更有用,等著看吧。”武義抱著肩膀,得意的說著,畢竟這裏情況還不錯,最後還剩下兩百多人呢。
說書匠是個瞎子,都叫他“盲十八子”或者“十八子”,年紀不小,骨瘦如柴,精神抖擻,嗓門洪亮,在太原府也是有名的,孫家也花大價錢請來的,這次就被武義用上了。
“真有這麽玄乎?”老趙不相信,他又不是沒聽過,在太原府,他也是常客。
“教頭!”孫玉臣起身。
吳虎點頭。
“教頭,我們為什麽要聽書?這與訓練有關係嗎?”孫玉臣非常不解,所以他必須問。
吳虎一指地上,孫玉臣知道這是另一種懲罰,就是用雙臂推自己身體,算是比較輕的。
“記住,別問為什麽。”
吳虎的迴答讓孫玉臣咬破了嘴唇,他第一次碰上這樣與他說話的,在家中即使是爺爺,也是會有問必答。
“為什麽?”孫玉臣犯擰,剛起身就問著,身邊的人都想離他遠點。
吳虎突然笑了,笑得讓人毛骨悚然,但這次就是拍了拍他的肩膀,“等你夠強了,就知道了。”
吳虎轉身,但停住,難得留下一句:“記住不要自作聰明。”
這或許是別人一輩子不能理解的,但吳虎嚐到滋味兒,也不想再看到這種傻蛋。
孫玉臣仔細的品著,這種感覺太熟悉,每次爺爺都會跟自己叮囑,但他……怎麽能與爺爺相提並論,自己是訓練傻了。
“他沒有惡意,記住他的話,對你有好處。”李二鬥走過來,替吳虎說著。
孫玉臣對這位教頭非常尊重,因為他親近,也熱情,與武教頭就是截然相反兩種人。
“大宋朝徽宗年間,在相州湯陰縣孝悌裏永和鄉嶽家莊,住著一家農戶,男的姓嶽名和,妻子姚氏。夫妻倆忠厚老實,和睦鄰裏,誰家有個大事小情,他們是有求必應。
嶽和夫婦,老來得子。在小孩降生時,正巧屋頂有一隻大鳥飛過,故此起名嶽飛,字鵬舉。辦滿月那天,親戚朋友,街坊鄰居來了不少人,吃酒賀喜。大家正在吃酒,忽聽街上有人高喊:‘不好啦!發大水了!’大家一愣,急忙跑到街上,就聽遠處哇的,聲如牛……”
十八子的聲音渾厚,字字清晰可聞,引人入勝,說得還是年輕人最喜歡的英雄嶽飛,哪裏還有疲憊,都支著耳朵聽呢,這話本也新鮮,十八子不愧名家,張口就把人代入其中,不能自拔。
這是武義弄出的評書,記憶裏記下的,也是他最喜歡的,轉述給十八子,再通過他的嘴告訴這些人。
轉眼夕陽西下,當聽到嶽飛山洞得槍這種玄幻橋段時候,明朝人可很少經曆了,頓時都激動的打擺子。
“預知後事,咱們下迴分解。”十八子一拍手,今天說完了。
年親人可不放人了,在娛樂絕跡的明朝,這簡直就是對他們的坑害。
“立正!向左轉,起步走!”
吳虎才不管,直接就下口令,把他們都趕出去。
“我的天,嶽飛果然非凡,斬蛟龍,獲寶槍,又有名師,真羨慕啊。”
“我聽得都要哭出來了,真好,不行,我要記下來,迴去給爹爹他們講,那個山洞後麵是什麽來著?”
“玉臣,這十八先生了得,有時間,我們請來,好好的說上一說。”
……
天色已晚,但路上,都是大家的歡聲笑語,都在討論,每個人都恨不得也講上一段來,不然憋的慌。
孫玉臣也神情恍惚,他剛才也聽得入迷,沒想到這話本如此別致,心裏也癢癢的,隻是隨即考慮用心,他認為不會這樣簡單,隻是猜不透。
隻是一夜,鎮西衛就差不多都知道了《嶽飛傳》,都是他們帶迴去的,不僅自己講的繪聲繪色,聽者也是大唿過癮,這就是武義要的。
時間有限,他不能逐一解決問題,那就讓這些人成為主力,相信很快就會有結果。
第二天,十八子首先在外麵給人講《嶽飛傳》,不過是昨天的,這次民人都把他圍住了,聽得是三月不知肉味。
武義忙得要死,老趙想見他一麵都難,因為他這一刻在縣衙,下一刻可能就在軍營,指不定又去了鐵所,就這樣腳不沾地的忙著。
在鐵所,武義臉色疲憊的聽著王鐵軍的報告,豪格動手了,昨日攻上了忻州的幾處莊子,今天就繼續南進,正紅旗那邊也有動靜,不過就是在周邊劫掠,始終沒有離開太遠,最多就是在幾州府耀武揚威。
“不要驚動了他們,你們的任務是監視他們一舉一動,去休息吧。”武義又一次強調,現在他要與豪格爭時間。
“我看該休息的應該是你。”郭一爐丟下鐵塊,忍不住勸說他,看他兩眼血絲,腳下輕浮,就是沒有休息好。
武義搓了搓臉,“難啊,至少也要把這段時間熬過去才行,對了,鋼鐵怎樣?”
郭一爐歎息一聲,新爐子已經點火,但還是不成,出來的都是上等精鐵,還無法達到武義的要求。
“其實咱們鐵匠的技術可不錯,加上還有機床,我看差不多……”郭一爐就開口說著,畢竟武義要求太苛刻了。
“不行,這點絕對不可以,軍人的東西,一點都馬虎不得,其他人的失誤,能彌補,但軍人不行,麵對的就是死亡,就是失敗啊。”武義咬死這點。
郭一爐臉上也一熱,其實他本意不是這個,但還是一咬牙,“你放心,我肯定能煉出來。”
武義點點頭,他手裏還有一把匕首,做工優良的匕首,仔細看就會發現後麵還有卡槽,沒錯,這是軍刺。
這次要做到萬無一失,軍刺就必須做出來,但這個結果還是不理想,衝擊下會彎曲,還是不合格,既然保命的東西,那就不能含糊。
接著他就趕到上水村,這邊的羊毛正在趕製,而且武義還給她們一個特殊的任務,非常秘密的,不許跟外人說,這是他的殺手鐧。
同時也要趕製一批軍裝來,原本也有一些的,但這些都是正規民軍軍裝,武義不會輕易給的,在他這裏這就等同民軍的榮譽,又被狗子吳虎他們渲染,民軍最是重視。
鴛鴦戰襖也不錯,哪怕隻是棉甲,可鎮西衛沒有多少。
武義最頭疼的其實還是鎮西衛裏的士紳,要收拾這些人簡單,但收服不易,他不能莽撞行事,偏偏時間有限,就隻能下猛藥。
等再迴到縣衙,武義不等進屋,就把梅園的樂師都叫了來。
白燕子頓時緊張起來,這武大郎在本地,可是橫行霸道,他會做何事?如今就把她與兩名小娘丟下,心裏也有些慌張,若他敢……
自己絕不從他!
白燕子也是烈性女子,否則也不會落得如今,而且對這武大郎更是瞧不起,視為惡霸潑皮,豈能便宜了他。
樂器響起,也是熟悉,她們都有些畏縮,直到夜了,才讓人散了。
《嶽飛傳》在鎮西衛越來越有名,如今十八子說書,那是人山人海,別說市井小民,就是大戶人家都有,武義加工的,偏重慷慨激昂,激起血性的文字,就如星火燎原,讓鎮西衛掀起一波愛國激情。
孫玉臣的訓練也越來越枯燥,幾乎就是幾個動作,反複不停的做,哪怕閉著眼睛都可以做好,偏偏教頭就這樣要求。
為此他也受罰,但依舊沒有改變,他甚至懷疑自己決定是否對的。
吳虎提著一些袋子走來。
“去領火銃!”
這句話可是讓民勇都興奮了,終於換成武器,不用做枯燥的訓練。
吳虎笑著看他們,孫玉臣也有些覺悟,根本不是這麽簡單,難道說,這個比其他還要枯燥?
武義沒有給他們發燧發槍,隻是火繩槍,這也足夠他們當前的訓練,鎮西衛的火繩槍還是有些的,丟著生鏽,不如發揮餘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