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10月3日,眼看日軍放棄封鎖,放出了難民,袁世凱產生了一個極為大膽的想法:


    日本人既然已經放出一批,那麽還會接著放第二批。如果這時候,把部隊隱藏在難民當中,突然發起襲擊,日軍難道不會措手不及嗎?這不正是一個極好的戰機嗎?


    思路出來了,他馬上與吳兆有等人商量,大家在前幾天的戰鬥裏,早已經憋了一肚子火,一聽都紛紛叫好。


    很快,具體的計劃就被製定了出來。


    由朱先民和何滿珠各率領一個營,混在難民隊伍裏,分別準備襲擊東門外北側和東側的壕溝。步槍都用竹排,小車,長布包袱,木擔子等等各種方法隱藏,所有士兵全部套上朝鮮百姓的白布衣服,每個人都用爛泥灰土弄得蓬頭垢麵的,佝僂著背走路,保證混在人群中看不出來。


    袁世凱甚至親自檢閱,看這群假難民扮相夠不夠慘,夠不夠可憐。


    漢城中傅殿魁營則等在東門,準備後續跟進,同時漢江北岸的兩個營在吳兆有率領,隨時準備放棄陣地,增援此地。


    進攻計劃能否成功,取決於兩個前提,偷襲要成功,同時吳兆有要及時殺到。


    10月4日清晨,等到難民開始出城,袁世凱站在城樓上,一直揪著心,這一次可算傾巢出動,勝敗在此一舉了。


    日軍顯然準備放行了,眼睜睜看著百姓靠近壕溝。


    片刻之後,兩個方向幾乎同時響起槍聲,埋伏在人群中的中國士兵,突然殺出向日軍進攻,場麵一片嘩然,驚叫聲,哭喊聲,踩踏慘叫聲響成一片,日軍毫無思想準備,還沒弄清怎麽迴事,已經倒下一大批。


    袁世凱此時才放下心來,他最擔心的就是被日本人看出端倪,那是災難性的後果,現在計劃的第一步成功了。他命令傅殿魁營立刻殺出城去,直接攻擊峨嵯山。


    此時的封鎖線,日軍已經全軍大亂了,在一頓亂槍中落合兼知少佐首先被擊斃。突遭打擊,混戰中日軍已經無法組織有效的抵抗,隻能依靠個人的武勇進行拚死地抵抗。


    這是一邊倒的戰鬥,兩個日軍大隊很快被擊潰了。


    與此同時,高島鞆之助正在醞釀反擊,秋山好古認為這反而會是一個決戰的好機會,隻要堅守住峨嵯山,同時用騎兵進行包抄,說不能一舉殲敵,高島同意了。


    很快,擊潰敵軍,衝過壕溝的近衛軍紛紛聚集到峨嵯山前,此時傅殿魁也已經率軍殺到,三個營一齊發起了進攻,殺聲震天動地。


    山上的日軍也不甘示弱,呐喊著:“試試我大和男兒的腕力!”,衝了下來,雙方在山坡上展開了激烈的對射,一排排槍響過,雙方都有一大批人倒下。


    何滿珠一聲高喊:“為了新中國,前進!”,隨後所有的近衛軍將士們,全部高舉刺刀,熱血沸騰地衝了上去,在一聲“萬歲”之後,日軍整個聯隊兇猛地衝了下來,雙方兵力相當,共有數千名士兵展開了激烈的混戰。


    這是血與肉的洗禮,鮮血不斷飛濺到每個人的臉上和身上,金屬碰撞聲和痛苦的慘叫聲,以及肉體倒地聲,組成了一幕死亡的交響樂。


    袁世凱站在城樓上,用望遠鏡看著峨嵯山的一片煙塵,知道正激戰得難分難解。糟糕的是,在峨嵯山的北側也揚起了一股巨大的煙塵,而且移動速度極快,十有八九就是令人頭痛的秋山騎兵,他不禁擔心起來,吳兆有遲遲未來,難道遇到了什麽意外,如果援兵不到,攻山部隊反而有可能會被圍殲,那真是弄巧成拙了。


    袁世凱著急,峨嵯山上的朱先民等人同樣心急如焚,他們也已經注意到敵人的動向,大批的日本騎兵已經插入到東門與峨嵯山的中間,繞到近衛軍的後方,正向這裏衝來。此時城中隻有區區數百兵,沒法再增援他們了,而這邊卻僵持不下,一旦後路被攻,軍心馬上就會大亂,何滿珠已經喊著,是不是該衝殺迴去。


    片刻後,日軍騎兵離山下已經隻有兩千多米了,甚至轟隆的馬蹄聲都隱約耳聞了。


    近衛軍的陣營已經開始有一點騷動了。


    就在此時,隻聽見幾聲巨響,“轟”,“轟”,正在衝鋒的日軍馬隊裏突然連續爆炸,硝煙彌漫,一發發炮彈唿嘯著從南麵飛來,準確地落在騎兵隊伍中間,日軍前鋒人仰馬翻,倒下了一片,衝鋒的氣勢遭到了頓挫,而近衛軍中卻發出了一陣震天的歡唿聲:“陛下萬歲!中國萬歲!”


    無論是袁世凱,還是朱先民等人,此刻都覺得這些炮聲簡直是世界上最優美的音樂,吳兆有部隊終於趕到了。


    少將吳兆有的部隊,因為要負責封鎖漢江,所以兩個團的重武器,幾乎全部交給了他,現在終於派上用場了,兩個炮兵連的配備,一共是16門野戰炮,一頓猛烈的齊射,立刻將日軍騎兵大隊的陣型給轟亂了。


    在野戰炮的掩護下,吳兆有的兩個營高舉著紅龍旗出現在峨嵯山的南麵,秋山好古立刻指揮著騎兵們轉向,向南麵衝殺過去,殺聲震天。


    吳兆有一聲令下,軍號聲響起,所有士兵都按平時訓練一樣,迅速排成戰鬥隊列,第一線臥倒在地,端槍瞄準;第二線半蹲瞄準;第三線站立瞄準,組成三條火力線。而炮兵部隊也根據觀察哨的旗語,調整炮口方向和射角。


    隨著雷鳴的馬蹄聲,大批日軍呐喊著"天皇萬歲!",迅速的向近衛軍撲來,很快就隻有千餘米距離了,但吳兆有命令所有士兵不準開槍。


    九百米,八百米,七百米,直到六百米的距離,一頓排炮打出,上千隻毛瑟步槍齊射,密集的彈雨就像割稻子一般,將日本騎兵一片片掃倒,衝在前麵的指揮官一戶兵衛也當場被擊斃。迅捷如風的騎兵終於遭受重擊,在野戰炮和毛瑟槍的聯合打擊下,騎兵再勇猛、再彪悍、騎術再精良,也畢竟是血肉之軀,在鋼鐵風暴麵前脆弱不堪。


    這也是丁雲桐為什麽不願意大量使用騎兵,畢竟火力已經成了戰爭的第一要素,而且戰爭的規模越大,騎兵在正麵戰場的作用越小,在一戰當中,俄國數十萬哥薩克倒在德國的重型火力下,騎兵的作用是在偵察、騷擾、偷襲和破壞上,早已不是戰爭的主力了。


    時代已經變了。


    遭到慘重損失後,靈活的秋山好古馬上意識到,這樣的進攻簡直是自殺,不得已下令撤退。


    到了中午,戰場形勢已經明朗了,吳兆有軍趕到峨嵯山,加入了進攻的行列,而日軍被之前的偷襲擊潰了兩個大隊,使其兵力處於嚴重的劣勢,在近衛軍強大的火力下,已經很難支撐下去了。


    一度威風八麵的秋山好古,現在已經處境尷尬,他已經無法再攻擊優勢的近衛軍主力,甚至一度想直接攻擊漢城,但在高大城牆麵前同樣無計可施。


    最糟糕的時刻來臨了,日軍的彈藥不足了,近衛軍在漢城積蓄了很久,彈藥基數上有著巨大的優勢,尤其是野戰炮,始終保持著怒吼,而日軍的青銅炮則已經完全啞火了。


    下午的時候,高島鞆之助終於下令部隊撤退,繼續堅持已經沒有意義了,日軍開始邊戰邊退。但經曆過中法戰爭的近衛軍,卻早已明白一個道理:將敵人打退,隻是代表了勝利;而追擊敵人,才能獲得戰果。


    眼看日軍後撤,近衛軍將士寸步不離,在後麵高喊著追殺。傅殿魁更是帶著一幫人奮勇當先,一頓猛衝,竟直接殺進了日軍的深處,混戰之中寡不敵眾,被亂槍打死了,死時雙目怒睜,高喊"倭奴!",屍體屹立不倒!讓日本兵們驚駭畏懼。


    終於,撤退變成了逃跑,逃跑又變成了潰逃,但即便如此,一旦被近衛軍追上包圍,日軍士兵都不會投降,而是死戰到底,這也延緩了追擊速度。


    追擊戰一直持續到了黃昏,日軍殘部一直被遠遠趕出了漢城郊區十幾公裏遠。


    當晚,中朝兩國在景福宮中召開了慶功會,並且連夜給北京打電話報捷。


    一天的戰鬥近衛軍死亡379人,傷600多人,其中重傷員將近有200,這些人將被送迴國內。而經過戰場的清點,擊斃的日軍達到了800多人,除了一些昏迷的重傷員,幾乎沒有抓到俘虜。


    接到了捷報,丁雲桐非常高興,這個戰役似乎規模很小,死傷也無非上千而已,但這是兩軍首戰,關乎士氣和氣勢,前世甲午牙山一戰失利後,清軍很快就每況愈下,一潰千裏了。


    他覺得繃緊的神經終於稍稍放鬆一點,於是又召來了鈺瑩,今晚可以放鬆一下了。


    鈺瑩現在變得溫順很多,等左右侍衛退下之後,很熟練地褪去衣衫,長發一甩,如黑色的瀑布掛在雪白的身體上,黑白分明,極為惹眼。


    隨後鈺瑩就開始輕舞飛揚,在丁雲桐麵前旋轉騰挪,身材婀娜,長發及腰,雙手上揚,左右逢源,乳波臀浪中又帶著輕盈靈動,仿佛一隻晶瑩透亮,粉雕玉琢的鳥兒,時而輕梳羽翅,時而隨風起舞,時而漫步溪邊,時而俯首暢飲,時而佇立,時而飛旋,姿態萬千,美不勝收,


    看得丁雲桐如醉如癡。


    舞到高氵朝處,鈺瑩甚至一屁股直接坐到了丁雲桐的懷裏,玉臂環繞,竟抱住了他的脖子。


    溫香軟玉抱滿懷,吐氣如蘭直弄得耳朵又癢又舒服,丁雲桐甚至能感到對方豐滿的山巒擠壓著自己,一時心猿意馬,不禁一手攬住纖腰,另一手按在了一座凝脂般的山峰上,得到的是微微的呻吟,和滿手的爽滑。


    丁雲桐情迷意亂,正要再大力的揉搓,突然,感到懷抱中的胴體全身一緊,脖子上的手一空,一種本能的警覺像閃電般襲來!


    他下意識的抬頭一望,隻見一隻玉手緊握著一枚玉簪,從空中向他狠狠插落!


    在明亮的燈光下,玉簪頭上閃著藍汪汪的光,而鈺瑩眼中那閃耀的怨毒光芒,竟似比那燈光還要明亮!


    眼看玉簪刺下,丁雲桐暗歎:"我命休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雄霸天下之光緒大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非浪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非浪子並收藏雄霸天下之光緒大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