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二叔見女兒不同意這門婚事,想起她之前話裏帶出的意思,便勸道:“吳家家底殷實,這是不用多說的了。請客那天,你也在,你堂姐的婆婆你也不是沒見過。你堂姐嫁過去這幾年,連生了兩個丫頭片子,可你看她婆婆當日可曾對你堂姐甩過臉子,對兩個孫女也是和顏悅色。而且我還聽說,你堂姐的婆婆製得一手好絹花,這樣能幹又通情達理的婆婆到哪去找?”


    程青兒還是有些不願意,程二叔臉色也拉了下來,“我知道你中意喬家那小子,可是喬家分明就是個火炕。他娘是村裏出了名的潑婦,親爹又是個無賴地皮,就是那喬家小子長得再好,人再能幹,我也不同意這門婚事。”


    程二叔說的喬家小子是村裏唯一的一個獵戶,生的魁梧結實,正是程青兒喜歡的類型。可是程青兒也知道喬家實在不是一個好去處,因此她便把這事暗暗壓在了心底。


    如今見程二叔把她隱藏在暗處的心事說出來,程青兒又是臊又是羞又是惱,繼而狠狠跺了跺腳,“我什麽時候說要嫁去喬家了?”


    程二嬸眼見程青兒要和她爹吵起來,忙出來打圓場道:“你爹也是心疼你,怕你去了喬家受苦。你不知道,世上多的是磋磨媳婦的公婆,縱使你嫁的男人再疼你,可是一個孝字壓下來,他就不敢為你公然和他爹娘作對。”


    程青兒冷著臉不說話,程二嬸說的這些,她豈不明白。她有一個要好的小姐妹,年齡比她大了兩歲,去年成親嫁到了鎮上,大年初二迴娘家的時候,找她吐了好長時間的苦水,一再說她的婆婆有多麽不好伺候,還聯合小姑子一起欺負她。


    程二嬸看程青兒的臉色,似有迴轉之意,不過閨女的性子她清楚,因此悄悄給程二叔使個眼色,讓他別再逼閨女做決定。


    吳青槐在家等了幾天,才等來程家的迴話。


    媒人陪著笑道:“程家說姑娘還小,想多留她幾年。”


    程家可能也知道吳家這門親事難得,因此在程青兒沒迴心轉意之前,媒人催著要迴話時,就給了這樣一句還能迴轉的話。


    米朵聽了倒沒什麽,吳青槐卻有些失魂落魄,以為程家那邊是拒了自己,連著幾天無精打采。


    米朵忙完手頭的事,方才抽空把他叫來。


    “老三你也別沮喪,娘想了這幾日,程家那邊既然沒一口迴絕,那麽此事還有三分可能。”


    米朵這句話就像是一劑良藥,馬上就讓吳青槐振奮起來。


    米朵抿嘴笑道:“馬上就到端午了,你大嫂嫁過來這幾年,隻迴過一次娘家。今年娘打算雇輛牛車,讓她帶著兩個孩子迴家住上幾日。你和秀巧也跟著去,到時也去程二叔家裏送份節禮。”


    吳青槐聽到程二叔三個字方才迴過味來,“還是娘有主意。”


    米朵道:“你別急著奉承娘,聽我把話說完。你去了以後,記得別多說話,尤其不要油嘴滑舌。”


    米朵覺得程二叔一家婉拒這門親事,多半是那程青兒不喜歡吳青槐的性格。


    可是在米朵看來,程青兒性格相對強勢,也隻有吳青槐這樣性子相對隨和的人才能容忍的了她。


    當然吳青槐這樣性格的人也不是她唯一的選擇,不過她嫁人之後卻不會比跟著吳青槐更自在任性罷了。


    米朵現在要做的就是,盡可能的改變程青兒對吳青槐的看法。


    吳青槐上一世之所以能落得那樣的結局,有很大程度是因為戴氏對他的縱容。


    沒了戴氏對他的縱容,米朵又一直把他往正路上引,日後再娶一個厲害老婆,那麽他就再也不會走上原來的老路了。


    吳青槐現在雖然對米朵不說是百依百順,但是米朵給出的建議大部分都會聽,因此不僅把這話暗暗記在了心裏,事後還琢磨,那程家的那個小姑娘會不會是因為那天他說的話太多,所以才不大願意這門婚事。


    這個猜測的種子一播下,就在吳青槐心裏生了芽。


    端午節那天,吳青槐果真照米朵所說,等把大嫂送迴了家,去程二叔家送節禮時,表現的十分矜持客氣。


    程二叔見到吳青槐過來送節禮,還有些不好意思,畢竟前不久剛委婉的拒絕了吳家的婚事。


    吳青槐表現的好像從沒有拒親那迴事似的,客氣有禮的把粽子遞給程二叔,就提出了告辭。


    程二叔作勢剛要挽留,程青兒從外麵迴來了,一身半舊的細棉布衣裳有好幾處被樹枝劃破,身上也留了些沒拍掉的草莖。


    “青兒,你這是怎麽了?”


    程青兒看見吳青槐先是一怔,等程二叔問她怎麽弄成這樣的時候,她忍不住臉上一紅,“我去山上打柴,不小心從山坡上摔了下來,要不是喬大哥拉了我一把,隻怕我就要掉到山穀下了。”


    程二叔心中一驚,他千不願萬不願女兒跟喬家扯上關係,可是沒想到女兒還是跟喬家那小子有了糾葛,他忍住氣說道:“先迴屋裏換身衣裳,這事迴頭再說。”


    吳青槐在旁聽得清清楚楚,程青兒說起程大哥三個字時,他也看的清清楚楚,那一刻程青兒眼睛裏閃出一種奪人的光彩,明顯對那喬大哥懷著他對她一樣的相思情懷。


    從程家迴來,吳青槐心情低落的不行,連晚飯都沒吃,就迴了第二進院子。


    米朵一看他的樣子,就猜著了幾分。既然程二叔一家委實不願意這門婚事,那麽她再給吳青槐尋一個合適的姑娘就是。反正吳青槐歲數還不大,她又出得起聘禮,就是遲上一兩年也無妨。


    倒是程氏從娘家迴來,看見小叔子有些不好意思。


    程青兒那日從山上摔下來被喬家小子救下的事,也不知怎麽就被其他人知道了。不到兩日,全村就傳遍了。


    程二叔和程二嬸再不情願這門婚事,可是事關女兒的清譽,也隻好在喬家上門提親時,答應了這門婚事。


    米朵從程氏口中得知了這件事後,便把吳青槐叫了過來,把這事告訴給了他。


    “你也別多想,不過是你們沒緣分罷了。”


    吳青槐早有預料,聽到這個消息也隻是輕輕嗯了一聲。不過他總歸不是什麽情癡,對程青兒也隻是一時的迷戀,心情低落了幾日就又恢複了之前的精神,聽說米朵要托媒人給他尋合適的姑娘,還開口道:“娘你托媒人,還不如托我二哥。我二哥在鎮上開麵館,那裏人來人往,還能找不著合適的姑娘。”


    米朵一想的確是這樣,“正好這個月的番茄醬和肉醬已經做得了,索性明兒我們娘倆一起去鎮上給他送去,順便讓他給你留意一下。”


    臨近仲夏,菜地裏的番茄長勢極好,米朵每天都能摘上二三十個,不僅足夠做番茄醬,自家偶爾也能吃個鮮兒。


    當下母子兩個商議了去鎮上的事,米朵又去菜地裏摘了些新鮮的青菜,打算明日一起給老二送去。


    作者有話要說:  端午節在古代又稱女兒節,出嫁的女兒會在那一日迴娘家。


    感謝小天使們給我灌溉了營養液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腐女 124瓶、mkuro 10瓶、linda 5瓶、陌上初夏 5瓶、23461872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_^


    第148章 惡婆婆


    吳青柏和杏花所開的吳家麵館位於鎮上最熱鬧的一條街道。


    本來鎮上的人清早起來多愛吃包子稀粥或者油條配豆腐花之類的吃食, 但是自從吳家麵館開起來以後, 鎮上好些人養成了早起吃一碗番茄醬麵或是肉醬麵的習慣,覺得一碗麵下肚, 這一天都精神無比, 身上好像有使不完的勁。


    因此與別家麵館早上冷冷清清沒幾個客人不同, 吳家麵館從辰時不到就坐滿了吃早飯的客人。


    這些客人們大多是熟客, 點的最多的便是番茄醬麵, 勁道的麵條配上酸甜可口的醬汁,入口的時候還微帶點辣意, 在這炎炎夏日簡直讓人胃口大開。


    米朵和吳青槐到時, 吳青柏和杏花正忙得渾身是汗。兩口子為了多攢一些錢,將來在鎮上買個好一點的宅子, 因此這幾個月生意雖好,但也沒舍得雇人。


    吳青柏負責招待客人, 涮洗碗筷, 杏花則忙著燒火煮麵澆湯。


    米朵看老二兩口子忙的團團轉, 把東西放下以後就幫忙涮洗碗筷,又讓吳青槐幫著杏花燒火。


    這樣忙活了半個多時辰, 眼看太陽升到老高,來麵館吃早飯的客人才漸漸少了。


    等最後一個客人離開,吳青柏和杏花這才顧得上吃早飯, 米朵剛打算趁這個空隙,跟他們說一說吳青槐的親事,就見麵館又來了兩個客人。


    米朵讓老二兩口子專心吃飯, 自己迎了上去招唿剛剛踏進店裏來的母女倆。


    “兩位是要吃素麵還是肉麵,素麵一碗五文錢,有青菜雞蛋麵,有番茄醬麵,肉麵一碗十文錢,有肉醬麵有雞肉麵。”


    母女中的那個母親,也就是一個三十多歲的婦人就道:“那來兩碗青菜雞蛋麵吧!”


    青菜雞蛋麵端上桌以後,母女兩個就慢條斯理吃起來。


    有外人在場,米朵不好再提吳青槐的事,把後者叫去廚房一起收拾鍋碗瓢盆,打算等母女兩個走了再說。


    那母女兩個吃完了麵條,卻不急著走,反而向吳青柏兩口子打聽鎮上的一戶人家。


    吳青柏兩口子搬到鎮上這幾個月,已經對周邊的一些人家了解的差不多了。如今聽他們打聽住在河岸上的秦家,杏花便道,“嬸子你來遲了,老秦頭一家已經搬到外地去了,聽說他家兒子在外做生意掙了不少錢,因此把一家人都接走了。”


    那婦人聽到秦家已經搬走,麵色就是一變,然後就露出張皇的神色,“鳳,這可怎麽好?”


    坐在她對麵的女孩卻不像她母親那樣張皇失措,“娘,我早說了,那秦家既然這麽多年都不肯跟我們家走動,肯定是不會認這門娃娃親了。偏你不信,非要來這一趟。”


    婦人苦著臉道:“誰知道這秦家真是一點情分都不顧。那現在怎麽辦?”


    女孩道:“現在先想辦法安頓下來,我們母女兩個有手有腳,大不了就和在家時一樣靠賣繡品度日。”


    杏花聽到這裏忍不住插話道:“你們母女兩個是來投靠秦家的嗎?”


    女孩知道自家娘親這時不想說話,就替她迴道:“算是吧!可惜我們來遲一步,他們已經搬走了。”


    女孩說完這句話又問杏花,“大嫂,我跟你打聽一件事。這鎮上可有什麽宅子要出租,我們也沒有別的要求,隻要有一個容身之地就好。”


    杏花道:“你這算是問對人了。我前幾日剛找牙行打聽過,鎮上現下隻有兩家宅子要賣,至於出租的一個也沒有。”


    女孩就失望的哦了一聲。


    杏花看母女兩個風塵仆仆,知道是走了不少路過來的。她心裏不由起了一絲憐憫之心,“要不這樣,你們要是不嫌棄,我去問問我婆婆,看能不能先到我家落腳。我家雖是鄉下人家,可還有兩間草房。”


    女孩聽了就是一喜,“那就多謝嫂子了。”


    杏花便往廚房走,婆婆的為人如何,經過這幾個月,她也看出來了,所以方才才會那麽說。


    果然,米朵一聽先前進店的那對母女要投的親戚已經搬走,一時沒有落腳的地方,便痛快的應了下來,“那就先讓她們住到家裏吧!”


    米朵答應杏花的這個懇求,同意這對母女住到家裏,也無非是想起自己某一世的經曆,願意幫她們一把。


    不過經過這麽一打岔,她想讓吳青柏兩口子幫著打聽合適的姑娘一事就沒說詳細,隻是趁著吳青柏來廚房的一個空隙,簡單說了幾句,然後便領著那對母女迴了家。至於吳青槐則挑著擔子繼續去鎮上賣貨去了。


    路上,米朵聽那婦人說起,才知她姓陳,人稱小陳氏,婆家原本是青雲鎮的一個殷實人家,哪知有一年走水,家裏的房屋被燒了大半,自此便連年不順,沒幾年公婆和男人就都患病走了,家裏就隻剩下她和女兒銀鳳。


    後來兩人便靠賣繡活度日,陳氏未出嫁時曾跟親娘學的一手好繡活,後來又教給了女兒,銀鳳心靈手巧,做出的繡活比陳氏還要出眾幾分。


    米朵聽到這裏,忽然心中一動,沒想到杏花發這一次善心,倒給她送來了兩個幫手。


    她現在已經不滿於製作那些構思細巧、款式新穎但相比鑲金鑲玉的首飾卻還是顯得單調的絹花絨花了,而是打算在原來的基礎上,往絹花絨花上繡一些金線銀線或是綴上一些米珠和玉石之物,提高絹花絨花的檔次。


    不過往上麵繡金線銀線或是綴米珠需要耗費不少時間,米朵又不願意耽誤雜貨鋪和陳家那邊的訂貨,因此才一直往後拖延,打算等手頭的存貨多了,才騰出手來鼓搗這件事。


    如今發現陳氏和銀鳳母女兩個精通針線後,米朵就有了個主意,等把她們母女安頓在吳青柏原來住的西廂房後,就向她們拋出了橄欖枝,問她們可願意幫忙製作絹花絨花。


    陳氏母女隻考慮了一會兒就同意了下來。


    反正聽米朵的意思,這製作絨花絹花比繡花要簡單的多,而且米朵除了包住包她們一天的三餐外,還會給她們一定的工錢,所以母女兩個商量了一會兒就都同意了。


    不過銀鳳卻比陳氏多了個心眼,借著吳家婆媳做飯的機會,往村裏走了走,打聽了一下吳家的家風,沒聽到什麽不好的傳言,方才徹底放下心來。


    中午吃過午飯,米朵就把陳家母女領進了正屋。


    最中間的堂屋已經被當成了工作間,秀巧和程氏原來還坐在堂屋做陣線,可是隨著米朵做的絹花絨花越來越多,姑嫂兩個就去了東屋,把堂屋都留給了米朵。


    米朵把做絹花絨花用的絹布絨布以及工具們都拿出來,為了不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米朵沒教給她們最核心的技術,而隻是讓她們做些比較簡單的活計,比如裁剪、上漿。


    不過即使是這樣,有兩人幫著做這些繁瑣的活計,米朵也很快就騰出了時間,她便按著自己原來的設想開始製作上檔次的絹花絨花。


    金線和銀線倒還好說,能在鎮上買得到。可是米珠珍珠還有玉珠卻不大那麽容易弄到,後來還是寫信給吳青鬆,讓他在縣城裏買了一些,後來托酒樓的夥計捎了迴來。


    有了這些材料後,米朵先嚐試做了一朵淺藍色重瓣海棠絹花,絹花做好形狀以後,米朵做花瓣的周圍用銀線繡了一層銀邊,裏麵的花蕊部分則縫上了幾顆細小的米珠,此外絹花的花蒂後麵還垂了兩串水頭不大好的玉珠串。這樣一來,原本普通的絹花立時多了幾分富麗。


    等將這朵絹花拿給眾人看過,大家都說好看後,米朵方才動手又做了一朵玉黃色的芙蓉絹花,絹花內裏的一層花瓣還是原本的玉黃色,可是外麵的兩層花瓣卻在繡上金線以後被染成了金色,仿佛一朵芙蓉上生出了兩種顏色。


    米朵又在絹花的花蕊處縫上了一顆黃豆大小的珍珠,外圍則裝飾了一層米珠,越發讓這朵芙蓉絹花多出了幾分華麗的味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帶著靈泉快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彎鉤一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彎鉤一月並收藏帶著靈泉快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