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朵道:“如果能喝苦藥,我就直接開方子。如果不能,我可以開些藥膳,隻是見效有些慢。”


    甄氏想了想,“那我還是喝苦藥!”雖然苦藥難喝,但她之前已經喝了半年多,也不差這幾副,隻要能治好她的病就行。


    米朵就提筆寫了張方子,又注明煎法和用量。


    甄氏看完方子就交給丫鬟,然後走到茶幾前道:“雖然第一次來我這做客,我就傳授茶技有些失禮。但我看你也不像是拘於禮法之人,就失禮一次罷。”她頓了頓又道,“我的茶技是跟我姨娘學的,其實也沒什麽可說的,無非是手熟加上幾分技巧罷了。”


    她一邊說一邊就手用茶幾上的一套茶具開始給米朵演示她的分茶之技。


    米朵看的很認真,一些細微的動作,她也都記了下來。


    甄氏炙茶碾茶羅茶的動作倒沒什麽出奇之處,但是在調製茶膏時,卻不像旁人一樣一次加滿水,而是分三次注水,每次注水的量都控製在一茶勺左右。


    然後在點茶的時候,注水和使用茶筅的時候,也比旁人多了幾個小技巧。


    這些技巧,米朵也都認真的把它們一一記下。


    甄氏往茶盞裏注完七次水以後,就見盞麵上的湯花堆積如雪,在那素白的雪沫中偏巧綻放出了一枝旁逸斜出的梅花,在黑色的建州兔毫盞和重重雪沫之下分外好看。


    米朵忍不住讚歎:“上次同崔家大小姐鬥茶時,我看到她分出的魚戲蓮葉圖,已經覺得非常好了,可是看到這枝梅花,我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甄氏分出的這枝梅花上一共綻放出了七朵梅花,七朵梅花姿態各異,加上枝幹遒勁有力,比之畫在紙上的墨梅圖也分毫不差。


    甄氏笑道:“不過是小技而已。隻要你肯下功夫,別說荷花和梅花,就連蟲草、山水和小篆都能分出來。”


    接下來,甄氏又給米朵講了許多分茶的技巧,包括如何利用水溫讓湯花維持的時間更長,如何利用注水點出自己想要的物象。


    最後,米朵按著甄氏所說,當場分了一盞茶。雖然點出的梅花隻有三朵,但已經讓米朵很滿意了。


    第123章 表姑娘


    日子溜進了五月時, 天氣一天比一天熱。


    梅朱提著食盒從廊下走到房裏,不過走了短短幾步路, 鼻尖就已冒汗。


    梅青幫著她取出食盒裏的冰碗,卻發現廚房送來的冰碗隻不過就是一碗加了些許碎冰的綠豆沙。


    “姑娘,廚房的人越發怠慢我們這邊了。這個月不過沒塞銀子,不僅送來的飯食都是素菜, 就連這冰碗也是姑娘不愛吃的綠豆沙。”


    原來大姑娘在的時候還好些,有她記得米朵的喜好, 每到夏日總會著人送來用新鮮水果做的冰碗, 自她出嫁以後, 廚房派給米朵的東西又恢複成了剛入府時的份例。


    米朵正坐在茶幾前練習注水, 聽到梅青的抱怨,頭也不抬道:“既然送來的是綠豆沙, 那你們就分著吃了!左右我們在秦家也住不長了。”


    梅青先還有些不平之意,及至聽到在秦家住不長這一句, 立時忘記剛才自己要說什麽話了,馬上問道:“姑娘不準備在秦家待下去了嗎?那我們要去哪?”


    米朵放下茶瓶,揉了揉發酸的右手:“去哪我還沒想好, 不過離開秦家是一定的。”


    晉陽究竟是小地方,不管是茶技高手的數量還是鬥茶的風氣都遠遠不及遠在千裏之外的京都。


    不過京都對於米朵來說有些遙遠,所以她還在百裏之外的郡城和幾十裏外的樂陵之間猶豫,有些拿不定主意到底要去哪。


    郡城作為一郡之城,其繁華程度自是要比晉陽高出許多。而樂陵則是前朝一個藩王的封地,富庶程度比之郡城也絲毫不讓。


    “郡城怎麽說也是在百裏以外, 不比樂陵距離比較近,而且我有一個堂妹嫁到了樂陵。你將來若是到樂陵,我還可以把你介紹給她。”


    甄氏從米朵口中知道了這件事以後,就給了她這樣一個建議。


    而秦老爺那邊,知道米朵有意離家去外地增長見識時,給出的建議也是樂陵。


    “樂陵那邊到底離晉陽近一些,秦家在那也有幾個親朋故交。你拿著我寫的信過去,不管是在他們那邊落腳還是讓他們薦你到茶會上,都會方便得很。”


    秦老爺還算是一個比較開明的人,又因為做著米朵成名後照拂秦家的美夢,因此對米朵想要出去見識市麵的想法,還是予以支持的。


    米朵認真的分析了一番利弊,聽從了甄氏和秦老爺的建議,決定先去樂陵。


    秋高氣爽的八月份到來時,米朵便帶著兩個丫鬟,連同秦老爺給的兩個仆人,乘坐馬車離開了晉陽。


    世代居住在樂陵的馬家前幾天就接到了秦老爺的信,手裏還攥著管家權不撒的馬老夫人已經讓人收拾好了房間,另外還調撥了兩個丫鬟過去。


    養在馬老夫人膝下的孫女馬靜怡忍不住道:“祖母,不過一個親戚家的孤女,用得著把蘭香和蘭如姐姐調過去服侍她媽?”


    馬家第三代就隻馬靜怡這麽一個姑娘,又是嫡女,馬老夫人難免偏疼一些,不僅從小養在膝下,事事又為她打算在頭裏,因此養成了馬靜怡天真任性的性格。


    她看不慣祖母為一個親戚家的親戚大費周章,便把不滿說出了口。


    馬老夫人道:“你懂什麽,你以為我是看重那個孤女,不過是看在秦家的麵子上罷了。秦家現下雖然落魄了,但是到底是出過二品大員的人家,秦二老爺現下又在江南做官,將來難免有用得著人家的時候。等這位蕭姑娘到了,你可不許給人家甩臉色,聽到沒有?”


    馬靜怡撇了撇嘴,不情不願的說了一句:“知道了。”


    米朵到得那天,連著下了好幾天的秋雨終於淅淅瀝瀝的停了。


    馬靜怡穿著一身簇新的衣裳,百無聊賴的坐在馬老夫人的東間裏挑揀花樣。


    她這裏剛拿起一張花樣,外麵就傳來小丫鬟們的叫聲,“老夫人,蕭姑娘來了。”


    馬老夫人忙道:“快請她進來。”


    丫鬟掀起玫紅色的軟簾,就見一個身量高挑、眉目清麗的少女當先走了進來。


    “給老夫人請安。”米朵一進來,就朝馬老夫人行了一禮。


    馬靜怡就站在馬老夫人身邊,她借著這個機會仔細盯了對方幾眼,當發現米朵的容貌遠在她之上時,她忍不住微微咬了咬唇,但是後麵發現米朵的衣衫都已經半舊後,她心裏便好受了一些。


    與此同時,米朵也注意到了站在馬老夫人身邊的一個少女,年紀和她差不多大,身材有些圓潤,五官卻又平平,氣質也無甚出色之處,若不是穿了一身綾羅綢緞,頭上戴了許多首飾,米朵還真認不出這個少女就是二姑娘說的那個馬家獨女。


    米朵剛在心裏轉完這個念頭,就聽馬老夫人笑道:“蕭丫頭快起來,不必拘禮。”又喚馬靜怡過來廝認。


    米朵早已看出馬靜怡對她似是有些敵意,她也不大在意,順著馬老夫人的意思與馬靜怡敘了姐妹,就安安靜靜坐在馬老夫人下首休息。


    馬老夫人長篇大論說了些馬家與秦家的緣由,直說到馬靜怡打起了哈欠,方才瞪了孫女一眼,問身邊的丫鬟道:“房間都收拾好了嗎?”


    “都收拾好了,早起老夫人吩咐的那兩隻粉彩大花瓶也已經讓人擺上了。”


    馬老夫人方才滿意的點點頭:“既然這樣,那就帶蕭丫頭下去休息!蕭丫頭趕了一天的路,想必也累了。”


    馬家給米朵安排的房間就在馬老夫人住處的隔壁,是一處挺幹淨的偏院。


    兩個叫蘭香和蘭如的丫鬟已經將三間屋子擦洗的一塵不染,米朵知道她們兩個是被馬老夫人特地撥過來服侍自己後,就叫梅青賞了她們一人一個荷包。


    荷包裏盛的是米朵過年時從秦家得來的銀裸子,一塊差不多有二兩銀子。


    兩個丫鬟捏了捏荷包,臉上的笑意也真誠了一些。


    晚間,不等米朵吩咐,蘭香和蘭如就主動為她備下了沐浴的香湯。


    米朵在熱水裏泡了半個時辰,從晉陽到樂陵的路途雖不長,但是坐了一天半的馬車,米朵感覺自己的身子骨都要散架了。


    本來她還打算在馬家落腳以後,就帶著甄氏的信去徐家的,不過鑒於這具累散了的身子,米朵覺得還是休息幾天再去的好。


    作者有話要說:  別嫌少。連著兩天晚上沒睡好,本來以為冬天馬上就過去,終於熬出頭了。哪想到又趕在冬春交際時,感冒了。哎,每次給娃灌藥,心裏都頗不好受啊!可憐的娃!


    第124章 表姑娘


    “你要去徐家, 哪個徐家?”馬老夫人原本是半靠在羅漢床上,由兩個丫鬟捶腿的, 一聽米朵提到徐家二字,當即坐起來問道。


    米朵道:“樂陵還有第二個徐家嗎?”


    馬老夫人笑著又靠到了軟枕上,“是我老糊塗了,樂陵可不就一個徐家嗎?”又問米朵, “你去徐家做什麽?”


    “教我茶技的師傅是徐家七少奶奶的堂姐,她聽說我要來樂陵, 就托我捎些東西過去。”


    馬老夫人很是吃了一驚, 七少奶奶的娘家是本朝數得著的世家大族甄家, 甄家的女兒一向都以才藝出眾聞名於世, 當世更有“娶妻當得甄氏女”這樣的話流傳開來。


    想不到這位蕭姑娘看著不顯山不露水,卻和甄氏家的女兒有這樣一層關係。


    馬老夫人忍不住動了心思, 馬家現在已經淪落成了商戶,馬靜怡的婚事也是高不成低不就, 而徐家卻是樂陵一等一的人家,即便徐家看不上馬家的門風,但是來往多了, 也許還能牽頭給馬靜怡說門好親事。


    馬老夫人計議已定,就開口道:“你初來樂陵,人生地不熟,一個人出門我實在是有些不放心,不如這樣,我叫靜怡跟你同去。你們再多帶幾個丫鬟婆子, 路上也好有個照應。”


    米朵倒沒想那麽多,不過馬靜怡明顯和她有些不對付,她心裏是不大願意和對方一起去徐家的,不過馬老夫人這個主人家的意思不好駁迴,她也就順勢應下。


    馬靜怡被祖母安排跟著米朵去徐家時,還有些不樂意,馬老夫人好說歹說,她才換了身新衣裳和米朵一起作伴出門。


    米朵仍穿著原來的舊衣裳,本來她還有心提點馬靜怡幾句,但是看對方一副愛答不理的樣子,也就熄了提點她的心思。


    徐家的七少奶奶和甄氏一樣也是庶出,不過七少奶奶生母早亡,自小就被抱在了嫡母膝下,所以還算是得嫡母的歡心,選的這門婚事也不錯。


    雖然境遇不同,但是兩人因為性格相投,關係一直都不錯。


    米朵將甄氏交給自己的信遞給門房,不到兩刻鍾的功夫,七少奶奶那邊就派了人過來。


    “堂姐早幾天就給我來了信,因此我一見信,就知道是你來了。”七少奶奶人很隨和,拉著米朵在堂屋的楠木椅上坐下,又問馬靜怡,“這位是馬家的姑娘?”


    米朵說了自己從秦家投奔到馬家的經過,七少奶奶就道:“橫豎你要在樂陵待一段時間,不如在我這裏住幾天再走!我也要向你打聽一下我堂姐的近況。”


    米朵正想要拒絕,七少奶奶就道:“你不知道,我們這明天就要舉行一場鬥茶會,你來樂陵的目的不正是為了這個嗎?你要是怕馬家妹妹一個人迴去孤單,幹脆你們一起留下住幾天。”


    米朵就有些意動,看了馬靜怡一眼。


    馬靜怡來時已經被祖母叮囑過了,見米朵看過來,便扭捏的點了個頭。


    七少奶奶說的這個鬥茶會是她的小姑子徐四小姐籌劃的,徐四小姐自己不怎麽會分茶,反倒是很愛看別人分茶。


    她從七嫂的口中知道米朵就是一個分茶高手後,不及等到第二天,等吃過午飯,她就拉著米朵去了她的閨房。


    米朵來樂陵的時候,帶的是甄氏所贈的那套茶具,不過那套茶具比較珍貴,米朵怕有所損壞,這次上門就沒帶過來,用的是徐四小姐拿出的一套茶具。


    徐四小姐因為愛看人分茶,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無論是半吊子還是高手,隻消她看上一眼,立馬就能分辨出來。


    她看米朵無論是炙茶羅茶還是分茶的動作都嫻熟無比,就知道對方應該是一個難得一見的高手,不在她認識的徐玉環之下。


    米朵這時已經注完了七次水,可能是茶具使得還不太順手,她隻發揮了七成本領,但這已經讓徐四小姐讚歎不已。


    “本來我覺得玉環已經是女孩中的翹首了,哪裏想到你的茶技似乎還在她之上。看來明天的鬥茶會一定會很熱鬧。”


    徐四小姐越發對明天的鬥茶會期待起來。


    樂陵的風氣比晉陽要開放許多,米朵是到第二天鬥茶會快要舉行的時候,才知道這次鬥茶會竟然還邀請了不少男客,並非單純的閨閣女兒間的鬥茶。


    這些參加鬥茶會的男客,大多也都是和徐家交好的世家子弟。徐家的九公子和十公子也被徐四小姐叫過來捧場。


    這兩位公子在樂陵是出了名的翩翩佳公子,都生的一副好容貌,兩人並肩走來的時候,米朵感覺場中有一半多的少女被他們兩人吸引住了目光。而她身旁的馬靜怡更是臉色緋紅,一改平日的任性嬌蠻,變得文靜無比。


    徐四小姐笑道:“還是我這兩個哥哥有魅力,我那些小姐妹一聽說他們要來鬥茶會,一個個都爭著搶著跟我要帖子。”


    她這話剛剛落下,就有一道聲音插了過來。


    “這些人可不包括我,我是看在你的麵子上才來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帶著靈泉快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彎鉤一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彎鉤一月並收藏帶著靈泉快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