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沒幾天,住在隔壁的周小姐就搬走了。
她走後,耿氏又來了一次,將謝莘給周小姐購置的一應家具全都讓人拉迴了家裏。
米朵雖沒打聽,但也知道這場戰役,以發妻耿氏的勝利而告終。
看來無論哪個時代,精明強幹的女人都吃不了虧。
周小姐搬走以後,隔壁的房子空出來了好長時間也沒人搬進去。
米朵在這段時間內好好休息了幾天,就開始寫下一本小說。
下一本小說仍是武俠小說,按照老張的話說,她現在憑借著新穎的武俠小說剛有了一點名聲,當然要再接再厲多寫幾本武俠小說。
米朵也覺得當下的武俠小說寫的挺順,便又構思了另外一本武俠小說。等《長白劍俠傳》連載完以後,熱度還沒有過去時,正好可以繼續刊登這本小說。
質量她現在拚不過這時代的某些作家,就隻能從數量上趕超對方了。
米朵現在把寫作時間固定在了下午和晚上,上午用來做家務,下午從兩點到五點,晚上從六點從九點,都是她的寫作時間。
她現在一個小時差不多能寫一千多字,其實若是打字機的話還能更快,不過礙於條件所限,她隻能用鋼筆寫稿,速度自然要慢一些。
不過就是這樣,一天寫六個小時,她也能寫一萬來字。
那邊《長白劍俠傳》在她把完結稿交上去以後又連載了半個多月,而這時米朵的新作已經寫了二十萬字了。
本來老張還以為要等好幾個月,才能見到米朵的第二本小說,沒想到她寫作速度這麽快,短短半個月時間,她就寫了這麽厚厚一摞手稿。
老張一邊驚歎她寫作的速度,一邊翻開了手稿。
有上一本小說的經驗在,這次米朵隻花了幾天時間,就把大綱和主要人物定了下來。
故事的主人公是上一本小說《長白劍俠傳》裏的一個反派人物生的兒子陸湛。
整個故事的走向也可以說是《長白劍俠傳》的續集,名字就叫做《長白劍俠之風雲再起》。
主人公陸湛雖是反派所生,但是天性卻善良淳樸,而且天賦極高,什麽武功招式一學就會。隻是由於父親是反派的身份,而且得罪過長白山派的掌門鄭楓,即便他天賦再好,也沒有哪個門派敢要他。
不過即使如此,他也從未埋怨過陸父。陸父死於疾病後,有人勸他改名換姓,這樣就可以憑借著他那奇高的武學天賦順利拜入名門大派。
可是陸湛卻不肯背祖棄宗,堅持以真姓名示人。
他的堅持和品行,最終打動了一個江湖上的三流高手。這個三流高手告訴陸湛,現在長白山派威名正盛,有鑒於他父親與鄭楓的恩怨,與其寄希望於那些名門大派,不如拜入那些隱居的不世高手門下。別人會怕鄭楓,他們可不會怕。
陸湛聽了三流高手的建議,果真出發去找一個隱居的武林高手。
不過這個隱居的武林高手很不喜歡被人打擾,尤其不喜歡收徒,為了躲避那些來想要拜入他門下的武林中人,他幹脆搬到了深山中的一個古寺中,以僧人的麵目示人。
正好,陸湛因為迷路,誤闖到了這個古寺裏。
高手本來很不喜歡他這個外人,但是發現陸湛竟然燒的一手好飯後,他就留他住了一晚。
然後自然而然的,陸湛憑借著一手好廚藝拜到了高手門下,然後學到了最高深的內功心法。
不過這本名為《九陽心法》的內功心法有個缺陷,每到十五月圓時候,修煉者的任督二脈都會隱隱作痛,然後使不出一絲內力。歸其原因,是因為這本《九陽心法》並不全,缺失了最後幾頁。
而這最後幾頁,本來是在與高手決裂的師弟手中。
自從高手的師弟過世後,那幾頁心法就沒了下落。高手在江湖中找了許久,也沒有找到它的下落。
陸湛學成武功下山以後,便背負了一個尋找心法的任務。
不過因為他所學心法的缺陷,導致他在江湖中闖蕩的時候連遇險境。
老張足足花了兩天時間,才抽空讀完米朵寫的這二十萬字。
米朵寫的這本續集小說,是借鑒了金庸的《射雕》、《神雕》、《倚天》係列,幾個主人公們同處的是一個武俠世界。這樣一來,讀者們閱讀小說的時候自然會有熟悉感,那麽就不會丟失原來的老作者。
比如老張,他在看完《長白劍俠傳》以後好幾天時間裏,都還沉浸在裏麵的一些故事情節中,總想知道以後主人公到底會過上怎樣的生活。
而這本續集恰恰滿足了他的這樣一個願望,裏麵關於鄭楓的描寫雖然不多,但是卻也讓他了解了鄭楓在功成名就以後的生活。
當米朵再來報館時,老張就建議她,多寫一些關於鄭楓的人和事。
米朵自有打算,她打算讓陸湛後麵遇上鄭楓的女兒,然後產生一段感情糾葛,那麽自然會引出陸湛與鄭楓的碰麵。
因為手稿準備的很充足,因此《長白劍俠傳》登載完,報館就開始刊登《長白劍俠之風雲再起》。
原來的老讀者們已經習慣了每天閱讀蘅蕪君的武俠小說,有好多讀者雖然昨天已經看過了《長白劍俠傳》的結局,但是今天還是習慣性的拿起了報紙。
這一看他們就發現了這本續集小說,作者名字仍是蘅蕪君,文筆也是原來的風格。
唯一不同的就是換了主人公,不過一兩章下來,老讀者們就喜歡上了陸湛這個主人公。
他身上好多地方,都很像原來的主人公鄭楓,加上自身的遭遇比較坎坷,因此很快便收獲了讀者們的同情心。
有老讀者們的追捧,這本《長白劍俠之風雲再起》很快就刮起了一股熱度。
加上這本續集雖然延續了之前的世界,但是因為另換了主人公,所以新讀者即便是沒看過原來的《長白劍俠傳》,也絲毫不妨礙他們順利的看下去。
沒有流失老讀者,加上又不斷有新讀者加入,隻要有刊登《長白劍俠之風雲再起》的那期報紙,銷量都會很好。
於是,米朵的稿酬又從萬字十元漲到了萬字二十元。
而報館的主筆鄭夢樓先生的稿酬也不過萬字三十元。
主要是他們報館在整個上海還算不上是那種數一數二的報館,據老張說,在整個上海,寫文章得稿酬最高的是那位鴛鴦蝴蝶派的渺影居士。
他一個月至少能拿到兩百塊的稿酬,當然也跟他供職的那家小說月報是全上海銷量最高的雜誌有關。
渺影居士的大名,米朵在後世也聽過,還知道他有著民國大仲馬之稱的名號。
實在是這個渺影居士寫的小說都非常有名。米朵在後世既看過由渺影居士寫的小說改編的電視劇,也看過幾本他寫的原著小說。
不得不說,他寫的小說確實可以和大仲馬的小說媲美。
這樣的人拿到最高的稿酬,米朵並不意外。
倒是老張提到的那家小說月報,讓米朵有了一絲興趣。
她現在手頭還有很多存稿,而《長白劍俠之風雲再起》限於版麵,每個月也不過登載十五萬字。
這樣一來,她就餘出來很多時間。
這幾天她便在籌劃著寫一本外室題材的小說。
名字她已經想好,就叫《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
作者有話要說: 這篇的大文豪或者是小說作者,都是根據民國的一些文人和作者杜撰的,但不是完全照搬。
第111章 民國女作家
早上七點, 上海大佬唐秋生準時醒了過來。
七點半,當他坐在飯桌上時, 仆人已經將早餐和他要看的報紙都準備好了。
這些報紙中,其中有一份就是登載了《長白劍俠之風雲再起》的報紙。
唐秋生和其他幫派大佬不一樣,他是受過新式教育的人,還曾在外國年過兩年書。
正是在外國時, 他才養成了每天吃早餐時看報的習慣。
他先喝了一口香濃四溢的奶茶,才拿起桌邊的一份報紙, 這份報紙正是登載了《長白劍俠之風雲再起》的俗文學。
唐秋生從前是不看俗文學這種沒什麽名氣的報紙的, 還是某天一位客人上門做客, 提到他最近在讀俗文學上的一篇武俠小說, 唐秋生出於好奇,才派人買了一份。
自此, 便成了蘅蕪君的忠實讀者。
不過他開始看的時候,《長白劍俠之風雲再起》已經登載了一半, 之前看陸湛在江湖上闖蕩的時候還不覺得有什麽。但是後麵陸湛與鄭楓的女兒產生情感糾葛,引出陸湛的父親與鄭楓的過往時,唐秋生就有了看前麵那部《長白劍俠傳》的念頭, 想要把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弄清楚。
可是《長白劍俠傳》已經登載完,他有心要去尋前兩個月的俗文學,可是東拚西湊卻總湊不齊完整的期數。
這天他拿起報紙,一邊迴憶昨天看過的內容,一邊往下看。
鄭楓發現女兒的意中人就是陸湛後,不由迴憶起了當年的種種。
這種追憶過往的情節, 對《長白劍俠傳》的老讀者來說,自然是親切異常。可是對唐秋生這種沒有完整讀過前一部小說的人來說,就看的不是那麽明白了。
要是《長白劍俠傳》能出一本書就好了。
和他同樣有這種想法的人不在少數。
有好些從《長白劍俠傳》後麵開始追文的讀者,因為沒有讀完整部小說,早就開始有這個念頭。
因此《長白劍俠之風雲再起》連載到一半的時候,俗文學的林主編便開始跟米朵商量出版《長白劍俠傳》的事。
如果這本書銷量好得話,報館後麵還會考慮出版正在連載的這本《長白劍俠之風雲再起》。
米朵對此當然是沒意見的。
而報館這邊為了籠絡她這個作者,給了她一筆不菲的版稅,足足有七百元,放在後世差不多合兩萬多元。
加上之前米朵領的稿酬,還有賣掉菜譜的錢,現在手裏差不多有兩千多塊錢。
這在當時已經算是一筆巨款了,畢竟現在上海的一個普通四口之家每個月的生活費還不到40元。
手裏有了錢以後,米朵想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家搬到租界。
租界那邊到底比平民區要安全許多,而且最有名的那家小說月報也就是七月玫瑰的報館也在租界。
米朵現在給俗文學寫武俠小說隻是權宜之計,等時機成熟了,她還是更傾向於向七月玫瑰這樣有名的報館投稿。
正好她手頭的那本《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的中篇小說已經寫完,她便在某天下去抽了半天的時間,特地乘無軌電車去了租界。
租界相較她現在所住的地方自然是要寬敞整潔不少,米朵從車上下來以後,就一路打聽著到達了七月玫瑰的報館。
還未進門,米朵就感受到了報館的熱鬧與擁擠。
和她一樣想要往報館投稿的年輕文人不少,隻不過像她這樣的女性作者比較少。
專門接待他們這些不知名的作者的是一個年輕編輯,他很有耐心的一一接過他們的稿子,輪到米朵時,可能是因為看對方是女性,他還多問了一句,“你寫的稿子是小說嗎?我們這隻收小說,不收文章。”
等米朵迴答說是後,他就將她遞來的稿子放在了麵前的一個竹筐裏,竹筐裏已經放了滿滿一摞子的手稿。
“你的稿子我們會抽時間看的,現在你先把小說名字和姓名住址寫下來,如果小說被征用的話,我們會讓郵局給你寄去稿費。”年輕編輯非常負責的登記了米朵的相關信息,然後就去招唿下一個投稿的年輕人了。
米朵看了眼那一竹筐的手稿,雖然她對自己寫的小說很有信心,但是她真是很懷疑報館裏的編輯會不會認真閱讀這些投過來的手稿。
不過短短半個小時的時間,竹筐就裝滿了手稿,可以想見一天下來,報館會收多少手稿。
這麽多的手稿,要是認真看的話,就是看上一個禮拜也不見得看完。何況編輯手頭還有那麽多事要做。
米朵從七月玫瑰出來後,已經對稿子征用這件事不抱任何希望了。看來當下最重要的事,還是提高名氣。一旦有了名氣,多的是報館請她去當主筆,哪裏還會像今天這樣上去投稿還要擔心稿子不被征用。
她走後,耿氏又來了一次,將謝莘給周小姐購置的一應家具全都讓人拉迴了家裏。
米朵雖沒打聽,但也知道這場戰役,以發妻耿氏的勝利而告終。
看來無論哪個時代,精明強幹的女人都吃不了虧。
周小姐搬走以後,隔壁的房子空出來了好長時間也沒人搬進去。
米朵在這段時間內好好休息了幾天,就開始寫下一本小說。
下一本小說仍是武俠小說,按照老張的話說,她現在憑借著新穎的武俠小說剛有了一點名聲,當然要再接再厲多寫幾本武俠小說。
米朵也覺得當下的武俠小說寫的挺順,便又構思了另外一本武俠小說。等《長白劍俠傳》連載完以後,熱度還沒有過去時,正好可以繼續刊登這本小說。
質量她現在拚不過這時代的某些作家,就隻能從數量上趕超對方了。
米朵現在把寫作時間固定在了下午和晚上,上午用來做家務,下午從兩點到五點,晚上從六點從九點,都是她的寫作時間。
她現在一個小時差不多能寫一千多字,其實若是打字機的話還能更快,不過礙於條件所限,她隻能用鋼筆寫稿,速度自然要慢一些。
不過就是這樣,一天寫六個小時,她也能寫一萬來字。
那邊《長白劍俠傳》在她把完結稿交上去以後又連載了半個多月,而這時米朵的新作已經寫了二十萬字了。
本來老張還以為要等好幾個月,才能見到米朵的第二本小說,沒想到她寫作速度這麽快,短短半個月時間,她就寫了這麽厚厚一摞手稿。
老張一邊驚歎她寫作的速度,一邊翻開了手稿。
有上一本小說的經驗在,這次米朵隻花了幾天時間,就把大綱和主要人物定了下來。
故事的主人公是上一本小說《長白劍俠傳》裏的一個反派人物生的兒子陸湛。
整個故事的走向也可以說是《長白劍俠傳》的續集,名字就叫做《長白劍俠之風雲再起》。
主人公陸湛雖是反派所生,但是天性卻善良淳樸,而且天賦極高,什麽武功招式一學就會。隻是由於父親是反派的身份,而且得罪過長白山派的掌門鄭楓,即便他天賦再好,也沒有哪個門派敢要他。
不過即使如此,他也從未埋怨過陸父。陸父死於疾病後,有人勸他改名換姓,這樣就可以憑借著他那奇高的武學天賦順利拜入名門大派。
可是陸湛卻不肯背祖棄宗,堅持以真姓名示人。
他的堅持和品行,最終打動了一個江湖上的三流高手。這個三流高手告訴陸湛,現在長白山派威名正盛,有鑒於他父親與鄭楓的恩怨,與其寄希望於那些名門大派,不如拜入那些隱居的不世高手門下。別人會怕鄭楓,他們可不會怕。
陸湛聽了三流高手的建議,果真出發去找一個隱居的武林高手。
不過這個隱居的武林高手很不喜歡被人打擾,尤其不喜歡收徒,為了躲避那些來想要拜入他門下的武林中人,他幹脆搬到了深山中的一個古寺中,以僧人的麵目示人。
正好,陸湛因為迷路,誤闖到了這個古寺裏。
高手本來很不喜歡他這個外人,但是發現陸湛竟然燒的一手好飯後,他就留他住了一晚。
然後自然而然的,陸湛憑借著一手好廚藝拜到了高手門下,然後學到了最高深的內功心法。
不過這本名為《九陽心法》的內功心法有個缺陷,每到十五月圓時候,修煉者的任督二脈都會隱隱作痛,然後使不出一絲內力。歸其原因,是因為這本《九陽心法》並不全,缺失了最後幾頁。
而這最後幾頁,本來是在與高手決裂的師弟手中。
自從高手的師弟過世後,那幾頁心法就沒了下落。高手在江湖中找了許久,也沒有找到它的下落。
陸湛學成武功下山以後,便背負了一個尋找心法的任務。
不過因為他所學心法的缺陷,導致他在江湖中闖蕩的時候連遇險境。
老張足足花了兩天時間,才抽空讀完米朵寫的這二十萬字。
米朵寫的這本續集小說,是借鑒了金庸的《射雕》、《神雕》、《倚天》係列,幾個主人公們同處的是一個武俠世界。這樣一來,讀者們閱讀小說的時候自然會有熟悉感,那麽就不會丟失原來的老作者。
比如老張,他在看完《長白劍俠傳》以後好幾天時間裏,都還沉浸在裏麵的一些故事情節中,總想知道以後主人公到底會過上怎樣的生活。
而這本續集恰恰滿足了他的這樣一個願望,裏麵關於鄭楓的描寫雖然不多,但是卻也讓他了解了鄭楓在功成名就以後的生活。
當米朵再來報館時,老張就建議她,多寫一些關於鄭楓的人和事。
米朵自有打算,她打算讓陸湛後麵遇上鄭楓的女兒,然後產生一段感情糾葛,那麽自然會引出陸湛與鄭楓的碰麵。
因為手稿準備的很充足,因此《長白劍俠傳》登載完,報館就開始刊登《長白劍俠之風雲再起》。
原來的老讀者們已經習慣了每天閱讀蘅蕪君的武俠小說,有好多讀者雖然昨天已經看過了《長白劍俠傳》的結局,但是今天還是習慣性的拿起了報紙。
這一看他們就發現了這本續集小說,作者名字仍是蘅蕪君,文筆也是原來的風格。
唯一不同的就是換了主人公,不過一兩章下來,老讀者們就喜歡上了陸湛這個主人公。
他身上好多地方,都很像原來的主人公鄭楓,加上自身的遭遇比較坎坷,因此很快便收獲了讀者們的同情心。
有老讀者們的追捧,這本《長白劍俠之風雲再起》很快就刮起了一股熱度。
加上這本續集雖然延續了之前的世界,但是因為另換了主人公,所以新讀者即便是沒看過原來的《長白劍俠傳》,也絲毫不妨礙他們順利的看下去。
沒有流失老讀者,加上又不斷有新讀者加入,隻要有刊登《長白劍俠之風雲再起》的那期報紙,銷量都會很好。
於是,米朵的稿酬又從萬字十元漲到了萬字二十元。
而報館的主筆鄭夢樓先生的稿酬也不過萬字三十元。
主要是他們報館在整個上海還算不上是那種數一數二的報館,據老張說,在整個上海,寫文章得稿酬最高的是那位鴛鴦蝴蝶派的渺影居士。
他一個月至少能拿到兩百塊的稿酬,當然也跟他供職的那家小說月報是全上海銷量最高的雜誌有關。
渺影居士的大名,米朵在後世也聽過,還知道他有著民國大仲馬之稱的名號。
實在是這個渺影居士寫的小說都非常有名。米朵在後世既看過由渺影居士寫的小說改編的電視劇,也看過幾本他寫的原著小說。
不得不說,他寫的小說確實可以和大仲馬的小說媲美。
這樣的人拿到最高的稿酬,米朵並不意外。
倒是老張提到的那家小說月報,讓米朵有了一絲興趣。
她現在手頭還有很多存稿,而《長白劍俠之風雲再起》限於版麵,每個月也不過登載十五萬字。
這樣一來,她就餘出來很多時間。
這幾天她便在籌劃著寫一本外室題材的小說。
名字她已經想好,就叫《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
作者有話要說: 這篇的大文豪或者是小說作者,都是根據民國的一些文人和作者杜撰的,但不是完全照搬。
第111章 民國女作家
早上七點, 上海大佬唐秋生準時醒了過來。
七點半,當他坐在飯桌上時, 仆人已經將早餐和他要看的報紙都準備好了。
這些報紙中,其中有一份就是登載了《長白劍俠之風雲再起》的報紙。
唐秋生和其他幫派大佬不一樣,他是受過新式教育的人,還曾在外國年過兩年書。
正是在外國時, 他才養成了每天吃早餐時看報的習慣。
他先喝了一口香濃四溢的奶茶,才拿起桌邊的一份報紙, 這份報紙正是登載了《長白劍俠之風雲再起》的俗文學。
唐秋生從前是不看俗文學這種沒什麽名氣的報紙的, 還是某天一位客人上門做客, 提到他最近在讀俗文學上的一篇武俠小說, 唐秋生出於好奇,才派人買了一份。
自此, 便成了蘅蕪君的忠實讀者。
不過他開始看的時候,《長白劍俠之風雲再起》已經登載了一半, 之前看陸湛在江湖上闖蕩的時候還不覺得有什麽。但是後麵陸湛與鄭楓的女兒產生情感糾葛,引出陸湛的父親與鄭楓的過往時,唐秋生就有了看前麵那部《長白劍俠傳》的念頭, 想要把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弄清楚。
可是《長白劍俠傳》已經登載完,他有心要去尋前兩個月的俗文學,可是東拚西湊卻總湊不齊完整的期數。
這天他拿起報紙,一邊迴憶昨天看過的內容,一邊往下看。
鄭楓發現女兒的意中人就是陸湛後,不由迴憶起了當年的種種。
這種追憶過往的情節, 對《長白劍俠傳》的老讀者來說,自然是親切異常。可是對唐秋生這種沒有完整讀過前一部小說的人來說,就看的不是那麽明白了。
要是《長白劍俠傳》能出一本書就好了。
和他同樣有這種想法的人不在少數。
有好些從《長白劍俠傳》後麵開始追文的讀者,因為沒有讀完整部小說,早就開始有這個念頭。
因此《長白劍俠之風雲再起》連載到一半的時候,俗文學的林主編便開始跟米朵商量出版《長白劍俠傳》的事。
如果這本書銷量好得話,報館後麵還會考慮出版正在連載的這本《長白劍俠之風雲再起》。
米朵對此當然是沒意見的。
而報館這邊為了籠絡她這個作者,給了她一筆不菲的版稅,足足有七百元,放在後世差不多合兩萬多元。
加上之前米朵領的稿酬,還有賣掉菜譜的錢,現在手裏差不多有兩千多塊錢。
這在當時已經算是一筆巨款了,畢竟現在上海的一個普通四口之家每個月的生活費還不到40元。
手裏有了錢以後,米朵想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家搬到租界。
租界那邊到底比平民區要安全許多,而且最有名的那家小說月報也就是七月玫瑰的報館也在租界。
米朵現在給俗文學寫武俠小說隻是權宜之計,等時機成熟了,她還是更傾向於向七月玫瑰這樣有名的報館投稿。
正好她手頭的那本《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的中篇小說已經寫完,她便在某天下去抽了半天的時間,特地乘無軌電車去了租界。
租界相較她現在所住的地方自然是要寬敞整潔不少,米朵從車上下來以後,就一路打聽著到達了七月玫瑰的報館。
還未進門,米朵就感受到了報館的熱鬧與擁擠。
和她一樣想要往報館投稿的年輕文人不少,隻不過像她這樣的女性作者比較少。
專門接待他們這些不知名的作者的是一個年輕編輯,他很有耐心的一一接過他們的稿子,輪到米朵時,可能是因為看對方是女性,他還多問了一句,“你寫的稿子是小說嗎?我們這隻收小說,不收文章。”
等米朵迴答說是後,他就將她遞來的稿子放在了麵前的一個竹筐裏,竹筐裏已經放了滿滿一摞子的手稿。
“你的稿子我們會抽時間看的,現在你先把小說名字和姓名住址寫下來,如果小說被征用的話,我們會讓郵局給你寄去稿費。”年輕編輯非常負責的登記了米朵的相關信息,然後就去招唿下一個投稿的年輕人了。
米朵看了眼那一竹筐的手稿,雖然她對自己寫的小說很有信心,但是她真是很懷疑報館裏的編輯會不會認真閱讀這些投過來的手稿。
不過短短半個小時的時間,竹筐就裝滿了手稿,可以想見一天下來,報館會收多少手稿。
這麽多的手稿,要是認真看的話,就是看上一個禮拜也不見得看完。何況編輯手頭還有那麽多事要做。
米朵從七月玫瑰出來後,已經對稿子征用這件事不抱任何希望了。看來當下最重要的事,還是提高名氣。一旦有了名氣,多的是報館請她去當主筆,哪裏還會像今天這樣上去投稿還要擔心稿子不被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