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家原本就是城裏人,欣姐嫁到鄉下來,已經算是低嫁了。原來張家比黃家殷實許多,這才讓兩家的差距顯得不那麽打,如今黃子延中了舉,將來就是舉人老爺了,而欣姐的地位也會隨之而漲,若是黃家為了欣姐打算,生出了其他心思,這門婚事就有些懸了。


    米朵到黃家道賀的時候,就留意了一下黃子延和黃母的神色,還特意留意了一下他們的言辭。直到發現黃母和黃子延對她的態度一如往昔,而欣姐也儼然把她當成了未來婆婆一樣相待,米朵才放下心來。


    後來貴子在書院學習了三年,在書院先生的建議下試著下場,本來先生的意思是想讓他提前感受一下鄉試的流程,好下一屆的時候能夠有所準備。


    哪知貴子運氣不錯,他下場那一年正好趕上主考官是朝裏的務實派,喜歡樸實無華的文章。而貴子的文風恰巧合了主考官的喜好,放榜的時候,旁人說與他中了的消息,貴子還有些不相信。


    貴子中舉以後,米朵大大的鬆了口氣。這下子,她再也不用擔心兩家的門第差的比較多了。


    時間一晃就過去了兩三年。


    馬車到達京城的時候,已是端午節前後。


    長大成人的貴子當先一步跳下馬車,然後扶米朵和張福下了馬車。


    一處兩進的宅子前,欣姐已帶著幾個下人等候在門口,看見米朵和張福下了馬車,忙迎了上來。一家四口邊說話邊往宅子裏走去。


    自從貴子十七歲那年中了舉人以後,米朵就有了舉家遷往京城的打算。


    等欣姐嫁過來以後,一家四口便遷到了京城,米朵拿出積蓄在城東的平民區買了一個兩進的宅子。


    不過那些蘭花,在第一次去京城的時候,因為馬車地方有限,所以還留下好多在家裏。因此米朵和張福就在今年春天的時候又迴了一趟槐花村,將剩下的蘭花都拉了過來。


    當初買宅子的時候,米朵選中這個兩進的宅子,為的就是這個宅子後麵還帶著一個小園子,這個小園子被原來的主人開辟成了菜地,現在上麵還長著不少蔬菜。


    米朵命人將這些蔬菜拔掉,然後將從家裏帶來的蘭花連花盆一起栽到地裏。京城天氣比較寒冷,蘭花應該過不了冬,所以冬天的時候還得搬到房裏,為了方便,隻好連盆一起埋到土裏。


    端午節過後,天氣就一天天熱起來。


    米朵怕蘭花被陽光曬壞,特地在蘭花圃上麵搭了一個涼棚。


    欣姐從小跟著黃母到張家侍弄蘭花,也學了一些枝節末梢,有空的時候就跟在米朵身後給她打打下手。


    米朵給蘭花施完肥,在欣姐端來的水盆裏淨了手,一邊用細麵巾擦手,一邊問道:“貴子呢?”


    “楚臣正在書房讀書呢!娘找他有事?”欣姐今日過來幫忙的時候,米朵已經忙完了,便接過了仆人手裏的水盆。


    米朵道:“沒什麽。就是想問問他晚上睡得好嗎?要是覺得讀書辛苦,我再給他熬點藥膳。”


    欣姐想起這些天,夫君迴房就沾枕而睡,不像剛成婚時跟她說說笑笑,就答道:“那就勞煩娘了。”


    米朵熬的藥膳,欣姐嫁過來的時候也吃過,不僅吃不到什麽藥味而且效果明顯。她隻喝了幾天,原來一些痛經的小毛病就不見了。從那以後,欣姐就對米朵更多了一層認識。她這婆婆不僅會侍弄蘭花,還會做藥膳。


    想及此,欣姐就覺得自己嫁對了人家。婆婆開明大方,既有本事掙錢在生活上又細心周到,熬得一手好藥膳。夫君性格隨和,又有上進心,年紀輕輕已是舉人。就是最沒存在感的公公,也是個厚道人,從未說過別人一句難聽的話。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她嫁進來一年多,肚子也沒有動靜。婆婆總說不著急,可她卻不想公婆和夫君失望,指望早點懷上孩子。


    米朵在廚下忙著給貴子熬藥膳時,看欣姐一副有話想說的樣子,就猜到了幾分。


    “怎麽,身體不舒服?”米朵放下手中的東西,上前看了看欣姐的臉色,“是不是照顧貴子累得,要不要我也給你熬點藥膳?”


    欣姐就不好意思的說道:“可能是晚上睡得好,所以臉色有些不好。”雖然沒有明著答應,但是言下之意就是默認了米朵給她熬藥膳的行為。


    米朵淡淡一笑,知道欣姐恐怕又是想到了子嗣上。


    其實欣姐小的時候因為常常吃不飽飯,身體有所虧損,所以太早要孩子並不合適。


    但是看欣姐這麽有壓力,米朵也隻好時常給她熬點藥膳,希望能盡快將她的虧損補迴來。


    這樣一邊忙著給兒子兒媳調理身體,一邊照顧蘭花,時間過得很快。


    轉眼就到了第二年的春天。


    京城素有閨閣女子在春天的時候舉辦各種宴會的習俗,而且還冠之以春宴的稱號,今年自然也不例外。


    其中最有名的當屬建安郡主所辦的春宴,建安郡主是當今聖上的堂妹,父親榮親王又是執掌大權的攝政王,有這樣的背景在,她每年所辦的春宴幾乎都是京城裏的頭一份。


    不過建安郡主的春宴雖有名,但是夠資格去參加的卻沒有多少人。


    建安郡主自持身份高貴,她所擬的賓客名單不是皇親國戚就是宗室貴族。聽說有一年,衛閣老的千金想要參加這個建安郡主的這個春宴,卻被建安君主當麵拒絕了,理由就是嫌棄衛閣老出身低,不過是一個鄉下員外生的兒子,不過是因為書讀得好,才爬到這樣的高位。


    這事出來以後,不說衛小姐當即恨上了建安郡主,就是衛閣老知道這件事以後也對攝政王生出了一絲不滿。


    米朵關注這些達官貴族之間的紛爭,也沒有別的目的,無非就是為的尋找機會讓自己培育出來的蘭花得到揚名的機會。


    她對建安郡主那樣高傲自滿的人沒多少好感,自是不會到她那裏推薦自己的蘭花。


    倒是衛小姐那裏可以謀劃一番。


    衛小姐自從想要參加建安郡主的春宴遭到拒絕後,就自己辦了個春宴,專門邀請官宦人家的女兒來參加。這些人絕大部分都不夠資格參加建安郡主的春宴,素日對建安郡主的驕橫無禮也多有不滿,因此收到帖子,大部分官家小姐都會應邀過來。


    時間久了,衛小姐舉辦的這個春宴也在京城中有了一些名氣。雖然不及建安郡主的春宴以奢華靡費著稱,但是卻在小處頗見功夫。


    比如她每一年舉辦的宴會都有一個名頭,舉辦最多的就是各種花宴,賞玩花卉以後不僅要作詩作詞,還會選出其中一首做的最好的詩作,請人製作成雅扇,分給參加宴會的眾小姐們。


    這樣的玩法新鮮有趣,很快就有人仿效了起來。


    因此每年春天舉行春宴的時候,京城裏有名的幾個花匠人家,都會為此精挑細選出上好的花卉。那些種出好花的人家,也會放出消息,以供這些舉辦春宴的人家挑選。


    不過其他春宴就是再仿效,也及不上衛小姐的春宴花樣不斷,玩法眾多。因此大多數花匠都會將最好的花卉留給衛家的人,如果能借著衛小姐的春宴打出名氣,他們的花卉也會賣出一個更好的價格。


    在諸多花匠中,尤以城南的方家種出的花卉最好,他家祖上有一手培育牡丹的絕活,有一年曾給衛小姐的春宴提供了兩盆魏紫,在宴會上大出風頭,以後衛家舉辦花宴最先想到的便是他家。


    作者有話要說:  肚子好餓!


    第84章 誥命夫人


    馬上就要到衛小姐舉辦春宴的時候, 方老大準備今年向衛府的人推薦他精心養育了三年的兩盆趙粉。這兩盆趙粉無論是顏色還是花朵都遠超於其他花匠培育出來的趙粉,方老大覺得不出意外的話, 今年衛家的春宴上,這兩盆趙粉肯定會大放光彩。


    他正認真的為兩盆趙粉修剪多餘的枝葉,家裏又來了一個買花的客人。


    招唿客人的事,一向是方老大媳婦的事。因此方老大坐著不動, 繼續幹著手頭的活。


    米朵看了眼方家院落裏的花卉,品種很多, 不光有牡丹還有蘭花和海棠以及一些常見的花卉。


    方老大的媳婦餘氏是一個看上去很精明的婦人, 她看米朵穿戴雖簡單, 但是身上的布料卻不錯, 頭上還插了一支水頭不錯的玉簪,家底肯定殷實, 就笑眯眯的問道:“這位夫人想要什麽花?”


    “我聽說方家的牡丹是出了名的好,就想來見識見識。”米朵淡淡的掃了眼院子裏的花, “可惜有些名不副實。”


    這話一落下,餘氏的臉色就有些不大好,不過秉著和氣生財的原則, 她還是忍氣說道,“院子裏的花都是這幾年培育出來的新品種,不是我們自誇,都是市麵上難得一見的珍品。”


    米朵卻搖了搖頭,毫不客氣的說道:“沒什麽好看的,不過都是些普通的品種。”她一邊說著話, 一邊漫不經心的掃了一眼廊下坐著的方老大以及他身旁的兩盆花。


    “倒是那兩盆趙粉還勉強過得去。”米朵說著話,就朝著兩盆趙粉慢慢走了過去。


    餘氏趕緊上前攔住她,“夫人,這兩盆牡丹不賣。”


    方老大也放下了手中的剪刀,解釋道:“這兩盆牡丹留著是要送人的。夫人不妨看看其他的牡丹。”


    米朵卻不肯退步,執意要買那兩盆趙粉,“我的百花宴就缺兩盆牡丹,其他的牡丹我看不上,就要這兩盆牡丹。”


    餘氏道:“可是這兩盆牡丹是要送到衛家去的。”往年也有幾個客人看上了送給衛家的花卉,他們兩口子實在沒辦法了,就會祭出衛家這麵大旗,希望客人們知難而退。


    米朵卻不為所動:“衛家應該是隻讓你們選兩盆最好的花卉,卻沒提到一定要是牡丹花!”


    方老大想了想,“確實是這樣。”他不知道米朵到底要幹什麽,因此一直盯著對方,看對方到底要做什麽。


    米朵淡淡道:“衛家不一定要的是牡丹,可我的百花宴卻缺不了牡丹花。這樣,我還留著有好幾盆上好的蘭花,我拿兩盆蘭花跟你們換這牡丹如何?”


    方老大跟著米朵來到城東的宅子時,心裏還有些半信半疑,不相信米朵家裏真有比那兩盆趙粉還要珍貴的蘭花。


    但是當他見到廊下擺出的十幾盆蘭花時,眼睛卻立時亮了起來,他雖然擅長培育牡丹,但是對蘭花也不是一無所知,眼前的這十幾盆蘭花無論是葉片還是花朵,無疑都是蘭花中的上品,尤其是兩盆開素色花朵的蘭花,葉姿優雅飄逸,花朵素雅,簡直就是蘭花中的極品。


    這樣的蘭花,一盆可以抵得上二十盆趙粉的價格。


    方老大自是不敢肖想,他老老實實的挑了兩盆看上去相對普通一些的綠梅。


    這兩盆綠梅還是米朵當年從山裏挖來的野蘭花中精挑細選出來的一個品種,後來培育了好幾年,花色和葉姿終於趕超了上來,成為不遜色於一線雪和素裳的一個品種。


    這綠梅經過這幾年的培育後,除了在花型上越來越形似梅花,還多出了一個特點,那就是綠梅開出的花朵可以持續半個月不凋謝,而且同時在花朵開放時有種特殊的淡香,聞之可使人神清氣爽,香氣經久不散。


    方老大將蘭花捧到馬車上的時候,還不覺得有什麽,但是和兩盆綠梅共處了兩刻鍾以後,他就發現了這兩盆蘭花的妙處,迴到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親自把兩盆趙粉送了過去,生怕米朵反悔。


    米朵看著方老大著急離去的身影有些好笑,然後命人將兩盆牡丹花搬到房間。


    既然做戲就要做到全套,米朵過後又買了幾盆海棠、迎春、含笑,真的在不久過後開了一個百花宴。


    不過因為他們剛來京城,所以邀請的客人不多,就隻有一兩個街坊鄰居和貴子在書肆看書的時候結識的一個朋友。


    與他們這個清清冷冷的百花宴相比,同一時間舉行的衛家的春宴則要熱鬧許多。


    方老大在衛家派府裏管家來家裏的時候,便奉上了那兩盆開的正好的綠梅。


    兩盆蘭花有別於市麵上的粉色、白色或紅色的蘭花,而是碧玉般的綠色蘭花,一看就與眾不同。管家想著最近幾年,年年都以牡丹做名頭,大概小姐也膩煩了。這兩盆蘭花看著不錯,又與眾不同,想必小姐看見一定會滿意,就做主要了這兩盆綠梅,然後讓跟著的仆人將兩盆綠梅搬到了車上。


    隨著衛家舉辦的這個春宴越來越有名,衛小姐對春宴也越來越上心,事事都要親力親為,就連擬定菜單的事,也絕不假手於人。


    離宴會開始隻有兩天的時間時,衛小姐敲定好了廚房送上來的菜單,就聽下麵人說,管家從方家那裏帶迴來了兩盆蘭花。


    衛小姐起初有些不在意,方家這幾年獻上的牡丹越來越一般,與當年的那兩盆魏紫差之遠矣,若不是別家送來的花卉更普通,隻怕她早就不會再買方家的牡丹。


    這次聽說方家奉上來的是兩盆蘭花,衛小姐也興致缺缺,直到兩盆綠梅被抬到花廳,衛小姐聞到那股沁人心脾的清淡花香,原本為了春宴費神不已而出現的些微頭疼,在聞到這股花香後頓時一掃而空,精神為之一清。


    衛小姐這才頗有興趣的看向兩盆蘭花。


    兩盆蘭花都是葉色比較濃綠、花開梅形水仙瓣的品種。


    這樣形似梅花,色若碧玉的蘭花品種,衛小姐從前參加宮宴的時候就見到過一迴。


    當時聽宮人們說,那是江南一個官員在太後生辰的時候獻上的,太後親自為其取名為錦梅。


    當時見到錦梅的時候,衛小姐就為此驚歎不已,一株蘭花竟能開出五瓣梅花形的蘭花,若不是親眼見到,她還真有些不相信。


    可是眼前的這兩盆蘭花,卻比太後的那盆錦梅更加形似梅花,而且開的蘭花數量也更多,花形也更豐富,有的花梗上開上下兩朵蘭花,有的花梗上甚至開出了三朵,還有的花梗上更是出現了罕見的並蒂蘭花。


    衛小姐欣賞到後來,已經不知道如何用言語來形容自己內心的欣喜。


    有了這兩盆品相香味絕佳的蘭花,衛小姐的春宴自是添光不少。


    一眾千金小姐們圍著兩盆蘭花作了不少詩,衛小姐做的那首詩更被評為了第一名。


    宴會結束的時候,傅翰林家的三小姐還悄悄將她拉到一旁,問她是哪裏尋來的蘭花。


    傅翰林所在的傅家不是尋常的清貴世家,而是屹立百年不倒的世家大族,本朝開國皇後就出自他家。不過傅家人一向低調,傅三小姐受家規影響,很看不上驕橫跋扈的建安郡主,反而與衛小姐關係不錯,年年春宴的時候都會過來捧場。


    衛小姐原本是不想割愛的,可是聽傅三小姐提及她的祖父十分喜愛蘭花,就改變了主意。


    與其他中規中矩、隻知道繡花作詩的千金小姐相比,衛小姐因為衛家家風的影響,對朝堂上的有些事,比一些男子還知道的多。自然而然的,她做事的時候,不可避免的就會受到父兄的影響,喜歡權衡利弊得失。


    傅三小姐的祖父傅老爺子曾做過先帝一朝的首輔,門生子弟遍布天下,這樣的人脈背景,遠非衛家所能比,能夠用兩盆蘭花討好他老人家,這筆買賣還是很值得的。


    於是傅三小姐臨走的時候,就開開心心的捧走了那兩盆綠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帶著靈泉快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彎鉤一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彎鉤一月並收藏帶著靈泉快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