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所有客人,已是黃昏時分。
夫妻兩個收拾了碗碟,便在油燈下清點起親戚朋友們送的禮來。
張福的兩個姐姐都嫁的比較遠,這次請客,她們沒親自過來,隻是托人捎了一些東西過來。貴子的大姑給了一塊細棉布,二姑則是一小布袋粟米。
至於其他親戚朋友,無非是送些雞蛋或是給幾個銅板,攏共沒幾個錢。
米朵把那塊細棉布展開來看了看,倒是夠給貴子做一身衣裳了,剩下的布料則可以做幾個手帕。
至於張母和幾個親戚送來的雞蛋,米朵怕天熱放壞了,把大部分雞蛋都醃了起來。
張福看雞蛋剩下的不少,便讓米朵給他煮上五六個,“家裏銀錢用的差不多了,我也該出去幹活了,煮幾個雞蛋正好路上吃。”
米朵已經習慣了張福經常不在家待的日子,等對方走後,便該幹什麽幹什麽。
這時候雖是夏末,臨近秋收時節,但是家裏的地因為原主不耐煩管張福又沒精力種,早就租了出去。
家裏的活計又不多,米朵閑下來以後,便又打上了那株生長在懸崖上的野蘭花的主意。
為了這次能夠成功采到那株野蘭花,米朵特地帶了幾樣工具,等到某個天清氣朗的下午,就又去了山裏。
這次再去野蘭花生長的地方,米朵就發現懸崖上多了一些長出來的藤蔓。原來她發現野蘭花的時候是春天,草木還不是很茂盛,那些藤蔓也不過剛剛發芽,如今一個夏天過去,它們已經攀爬到了懸崖的高處,這樣一來倒給米朵提供了很多方便。
有了這些藤蔓,米朵準備的工具幾乎沒派上用場,順順利利就攀爬到了野蘭花生長的地方。
這次臨近了再看,眼前的這叢野蘭花比在懸崖下看到的更加秀逸清雅,即使是她這樣的外行人,也覺得眼前這株野蘭花不是凡品。
米朵挖掘這叢蘭花的時候,便更多了一份小心,還額外多鏟了一些岩石上的土壤,預備將來栽種這叢蘭花的時候,把這些原生的土壤放進去,這樣蘭花就會更好成活。
迴到家裏,米朵顧不上喂雞,先把竹筐裏的那叢蘭花取了出來,小心的栽種在花圃裏。
花圃裏的另一頭則栽著米朵從山裏采來的普通野蘭花,因為米朵時不時的用靈泉水澆灌,所以那些野蘭花都生長的很好。
不過這樣依賴靈泉水也不是長久之計,米朵打算過幾天去鎮上的書肆買幾本關於養蘭的書籍,有了專業的養蘭知識,這些蘭花應該會養的更好,將來別人問起,也有了應對之詞。
三天後,米朵料理了家務,就去了鎮上的一家書肆。
掌櫃的雖詫異她一個普通村婦要養蘭的書籍作甚,但還是叫夥計給她尋了好幾本關於養蘭的書籍。
米朵問了一下價格,養蘭的書籍因為要的人很少,價格並不是很貴,掌櫃的給她推薦的這幾本書,加起來不過一兩多銀子。米朵手頭並不差錢,便把這幾本書都買了下來。
書買迴來以後,米朵鑒於原主並不識字,就叫貴子念給她聽,正好可以幫助貴子溫習一下學過的字。
不過貴子上學才幾個月,往往讀著讀著就因為不認識上麵的字就卡殼了。米朵便讓他將那些不認識的字記下來,將來問同窗或是先生。
七夕節,張福從外麵迴來的時候,母子兩個已經磕磕絆絆讀完了一本書。
米朵也已經從書上知道,自己從懸崖上采來的那株蘭花應該屬於素心蘭的一種。
而那些普通的蘭花則應該是普通的春蘭。
米朵比照著書上的栽培方法,讓張福在蘭圃旁邊挖了個大坑,裏麵填滿落葉上麵再覆一層薄土,這樣來年春天的時候,這些落葉就成了蘭花喜歡的腐殖質。
七夕節過後,張福就又走了,走時說下一次迴來就應該是中秋節了。他還許諾貴子,下次迴來的時候會給他帶一些城裏賣的月餅迴來。
日子溜進七月末的時候,貴子天天扳著手指頭,算他爹還有多少日子迴來。
哪知還沒等他爹迴來,顧秀才就給他們這些學生放了假,說是要去訪問一個舊友,差不多要半個多月時間。
貴子將這事告訴給米朵的時候,米朵起初還有些不當迴事,後來某天晚上看貴子在燈下背書,這才想起來,古代的鄉試不正是這段時間嗎?
顧秀才如今才三十來歲,對自己還沒完全放棄希望,繼續考取舉人也是合情合理的事。
第74章 誥命夫人
若是其他人, 隻會覺得舉人不是那麽好考的, 多半會將此事丟開。但是米朵做事一向喜歡未雨綢繆,若是顧秀才這次真的如願考上舉人了呢,他有了舉人的身份,以後未必會肯在村裏開辦私塾。
雖然顧秀才考了那麽多次, 也沒考中舉人, 但是事有萬一,米朵想了想, 決定第二天就去鎮裏打聽一下, 看鎮上的哪個私塾比較有名。
世間的許多事,有時候偏偏就是那麽湊巧。
顧秀才原來考了那麽多次鄉試, 卻一次也沒有中,這次他本來真是去訪友的。但是架不住這個友人一再勸他再去下場考一次,顧秀才被他說的有些心動,便迴家收拾了一下,抱著可有可無的心態又考了一迴。
也許是他對鄉試結果已經沒有了那麽多期待,這次運氣又比較好,分到了天字房,所做的文章又快又好。
等到鄉試結果一出來,雖然不是名列前茅,但也是榜上有名。
消息傳來, 整個槐花村都轟動了。
這十裏八鄉, 已經很多年都不曾出過一個舉人了。因此顧秀才中舉的消息傳來, 槐花村家家戶戶自發的湊了些錢財, 送到顧秀才家裏,不,現在該稱顧老爺了。
至於那些曾把孩子送到顧老爺學堂讀書的大人們,則一個個與有榮焉,將來若是顧老爺中了進士做了官,還能不拉拔一下他曾經教過的這些學生。
相比其他人的興奮和喜悅,米朵表現的非常淡定,她已經在鎮上給貴子看好了一所私塾,教書的先生也是個秀才,也是一輩子沒有考中舉人,現在已經徹底死心,應該不會再有突然中舉的意外了。
米朵已經打算好了,等到貴子在鎮上讀幾年書,如果能考上秀才的話,她就把他送到書院裏讀書。
不過這一切的前提得建立在貴子考上秀才,所以當貴子問米朵舉人是什麽時,米朵不光很認真的迴答了他這個問題,還講了一些舉人可以擁有的特權。比如可以出去做官,名下的田地不用上稅。
貴子雖聽得似懂非懂,但是從大人的神情和語氣裏,也知道原來教他們念書的顧先生從今以後的身份就變了。
顧老爺在槐花村沒有待幾日,就舉家搬到了鎮上,鎮上的一共富戶為了討好顧老爺,特地送了他一所大宅子,還有幾個仆婦。
貴子隨同窗們去拜訪顧老爺時,顧老爺就在一個新建的花廳接待的他們。
顧老爺如今春風得意,又搬到了鎮上,自然是不會再教他們念書了,他隻當麵勉勵了他們幾句,留下了他們中的兩人,就叫其他人迴去了。
貴子進學堂的時間既短,天賦也不算太高,因此那兩人中並沒有他,而是和其他人一起迴了村裏。
米朵看出貴子迴來的時候有些落寞,知道他應該是在顧府受到了冷待。
米朵不打算安慰他,而是給他找了個活幹,幫她把花圃空地裏長出的野草拔掉,等春天的時候再鬆鬆土往裏施些肥,就可以用來種植蘭花了。
這些天,米朵私下裏已經將幾本蘭花的書籍都看了一遍,她從山上采來的那些春蘭雖然普通,但是書上也提到過,一些普通的蘭花叢裏也會出現一兩株不同的蘭花。隻要她從裏麵挑出來那些不同的蘭花,再加以培育,未必不能培育出一兩個名貴品種。
貴子幹了會兒活,心情才慢慢恢複了平靜,然後開口說道:“娘,我看顧先生是不打算再教我們了。可是我還想繼續念書,然後成為顧先生那樣令大家都羨慕不已的人。”
米朵停下了手頭的動作,故意皺眉道:“可是這附近的私塾原來就顧先生一家,你要是還想繼續念書,就得到鎮上去了。到鎮上念書,不到天明就得起身趕路,中午還不能迴來,你還這麽小,能吃得了這苦嗎?”
貴子道:“能,隻要爹娘能供我讀書,就是吃再多的苦,我也願意。”
米朵微微笑了笑,看來貴子今天受的刺激不小。這樣也好,大人們再怎麽為孩子考慮,再怎麽為他們鋪路,也比不上他們自己有奮發圖強的精神。所以米朵私下裏盡管做了很多事,但是在貴子麵前卻從來不提,就是不讓他有一個感覺,好像什麽事家裏都會出麵幫他解決,他隻要好好讀書就行。
如今貴子自己主動提出了要繼續念書,米朵覺得這比自己事先樣樣都給他安排好,他隻要照做強的多。
這一點隻看,米朵把他帶到鎮上的那家私塾,孔老先生問他一些問題時,他迴答的相當認真就可以看出他對待此事的態度。
孔老先生聽說貴子原來的先生就是顧老爺時,眼裏不由閃過了一絲複雜之色,顧老爺的事跡他這些天也聽說過,不羨慕那是假的,隻是讓他想不到的是,竟然這麽快就見到了他教過的一個學生。
有這樣一層關係,孔老先生便將貴子默默劃進了可以重點培養的那幾個學生裏麵,而且把他安排到了一個比較靠前的位置。
以後貴子就開始了到鎮上念書的日子,起初幾天米朵有些不放心,每次都要把他送到鎮上才安心。
後來村裏有些大人見米朵將貴子送去了鎮上讀書,也起了同樣的心思,在來問過那家私塾的好壞後,有兩家大人也把孩子送到了孔老先生開的那家私塾,於是貴子以後上下學就多了兩個人作伴。
孔老先生教了幾十年私塾,每年雷打不動要給學生放兩個長假。一個是年假,從臘月初十開始到正月十六,好讓學生們迴家過年。一個是秋收假,考慮到學生們有一半都是來自鄉下,便在每年的秋收時節放半個月假,好讓學生們有幹農活的時間。
貴子三人去學堂的時候已經是八月底了,三個多月以後,他們就迎來了年假。
張福自從中秋過後,一直到臘月中旬才迴來。兒子去了鎮上念書,光是束修就比從前多了一倍,張福也就越發不敢懈怠,連著接了好幾家的活,掙夠了貴子來年春天交的束修和筆墨費,才迴到家裏。
一家人團團圓圓的過了個年,正月十五以後,張福沒有急著出去掙錢。一來這個時候,很少有人家要打家具,二來貴子上下學背的書包有些不方便,張福便想著給兒子做一個三層的書箱。
米朵則忙著給蘭圃鬆土,她還打算在院子裏的西邊開墾一塊菜地,種一些蔬菜瓜果,這樣貴子的午飯也能豐盛一些。
張福做書箱之餘,也過來幫她幹活。
兩口子給蘭圃鬆完土,又在西邊開墾出一塊菜地,便到了穀雨時候。
張福幫著米朵在菜地裏栽了一些蔬菜,就繼續出門幹活去了。
米朵則接著給蘭花分株,挑選那些葉子修長、有飄逸之姿的蘭花單獨栽種在一邊,等蘭花開了以後,她又從中挑選了幾株花色比較漂亮的蘭花,也單獨栽種在了一邊。
春蘭開放不久,那叢素心蘭也開了花。
這叢素心蘭一共有三株,去年開放的時候,米朵見過,隻有一簇蘭花,而且隻有六朵蘭花。
今年不知道是不是經常用靈泉水澆灌的原因,三株素心蘭都開了花,三簇蘭花都是九朵,顏色也由之前的綠白色轉為了碧玉色,雅淡中卻又帶著一絲嬌豔,且清香撲鼻。
雖然蘭花的顏色都是碧玉色,但是在細節處卻還是有細微的差別。
其中一株素心蘭開出的蘭花不僅顏色要比其他兩株的顏色更加嬌豔一些,而且花瓣的中間還有一絲不大明顯的白線。
這樣細微的差別,對於外行來說,可能沒有什麽。但是米朵看了好幾本關於蘭花的書籍以後,深知這樣的不同在蘭花中顯得格外寶貴,因為有所不同,就代表這株蘭花有成為名品的潛質。
為此,米朵特地把這株花瓣中間有一絲白線的素心蘭單獨移了出來,並且給它取名一線雪。
後來連貴子都知道這株名為一線雪的蘭花與眾不同,每次踏進蘭花圃的時候都要小心翼翼的繞開它。
米朵照顧得也越發精心,為了讓它的葉片保持碧玉般的光澤,葉姿飄然挺秀,平時澆灌的水都是取自雨水,而且是存放在甕缸內半個月之久,已經生出綠色水藻的雨水。
至於施肥方麵,米朵更是細致無比。素心蘭雖然喜肥,但是施肥過多卻會影響蘭花的顏色,米朵就半個月施一次肥,所施的肥采自糞泥和黑沙泥,每次施肥之前把糞泥和黑沙泥預先曬幹,施肥的時候再夾雜些草屑,然後再用清水澆灌。
某天張福迴來,看米朵在蘭圃裏伺候蘭花,不由發出了一聲感慨,“怪不得市麵上賣的蘭花貴的要好幾十兩銀子一盆,原來是耗費這麽多功夫和時間養出來的。”
自從米朵下決心開始培育蘭花以後,張福出去幹活的時候,就打聽了一下那些蘭花的價格,好一點的蘭花,不過一二兩銀子一盆,稍微名貴一些的,就像是張福所說的,一盆就要幾十兩銀子。
至於那些稱得上名品的蘭花,市麵上連有都沒有,據張福推測,隻怕得價值好幾百兩銀子。
雖然他實在想不通一盆蘭花怎麽能值那麽多銀子,但是卻並不妨礙他對米朵所種的蘭花保持一種小心翼翼的態度。
米朵施肥和澆水的時候,他最多在旁邊看上一眼,在他眼裏,那些修長的葉片以後可都是白花花的銀子,可不敢碰壞一絲一毫。
第75章 誥命夫人
一線雪被米朵精心照顧了一年, 來年春天再開花的時候, 原來的一簇九朵蘭花, 已經增多到了十二朵,而且碧玉色花瓣當中的那條白線越發明顯,在花瓣和蘭葉的映襯下, 真如白雪一樣瑩潔可愛。
而其他被米朵單獨挑出來的一些春蘭,也出現了一株花色不次於一線雪的蘭花。
那株蘭花因為花色要比其他春蘭的顏色淺的多, 花瓣又比較接近荷瓣型, 當初就被特地挑選了出來。
今年開花的時候,這株蘭花開出的十朵形似荷花的花瓣玉白如雪,猶如淡妝西子一般, 不染一塵。
米朵也給它取了一個文雅的名字, 叫做素裳,取其素裳縞衣之意。
還有一株開淡綠色花的春蘭,雖不及一線雪和素裳出眾,但是花型也很出眾,猶如梅花一樣,被米朵取名綠梅。
夫妻兩個收拾了碗碟,便在油燈下清點起親戚朋友們送的禮來。
張福的兩個姐姐都嫁的比較遠,這次請客,她們沒親自過來,隻是托人捎了一些東西過來。貴子的大姑給了一塊細棉布,二姑則是一小布袋粟米。
至於其他親戚朋友,無非是送些雞蛋或是給幾個銅板,攏共沒幾個錢。
米朵把那塊細棉布展開來看了看,倒是夠給貴子做一身衣裳了,剩下的布料則可以做幾個手帕。
至於張母和幾個親戚送來的雞蛋,米朵怕天熱放壞了,把大部分雞蛋都醃了起來。
張福看雞蛋剩下的不少,便讓米朵給他煮上五六個,“家裏銀錢用的差不多了,我也該出去幹活了,煮幾個雞蛋正好路上吃。”
米朵已經習慣了張福經常不在家待的日子,等對方走後,便該幹什麽幹什麽。
這時候雖是夏末,臨近秋收時節,但是家裏的地因為原主不耐煩管張福又沒精力種,早就租了出去。
家裏的活計又不多,米朵閑下來以後,便又打上了那株生長在懸崖上的野蘭花的主意。
為了這次能夠成功采到那株野蘭花,米朵特地帶了幾樣工具,等到某個天清氣朗的下午,就又去了山裏。
這次再去野蘭花生長的地方,米朵就發現懸崖上多了一些長出來的藤蔓。原來她發現野蘭花的時候是春天,草木還不是很茂盛,那些藤蔓也不過剛剛發芽,如今一個夏天過去,它們已經攀爬到了懸崖的高處,這樣一來倒給米朵提供了很多方便。
有了這些藤蔓,米朵準備的工具幾乎沒派上用場,順順利利就攀爬到了野蘭花生長的地方。
這次臨近了再看,眼前的這叢野蘭花比在懸崖下看到的更加秀逸清雅,即使是她這樣的外行人,也覺得眼前這株野蘭花不是凡品。
米朵挖掘這叢蘭花的時候,便更多了一份小心,還額外多鏟了一些岩石上的土壤,預備將來栽種這叢蘭花的時候,把這些原生的土壤放進去,這樣蘭花就會更好成活。
迴到家裏,米朵顧不上喂雞,先把竹筐裏的那叢蘭花取了出來,小心的栽種在花圃裏。
花圃裏的另一頭則栽著米朵從山裏采來的普通野蘭花,因為米朵時不時的用靈泉水澆灌,所以那些野蘭花都生長的很好。
不過這樣依賴靈泉水也不是長久之計,米朵打算過幾天去鎮上的書肆買幾本關於養蘭的書籍,有了專業的養蘭知識,這些蘭花應該會養的更好,將來別人問起,也有了應對之詞。
三天後,米朵料理了家務,就去了鎮上的一家書肆。
掌櫃的雖詫異她一個普通村婦要養蘭的書籍作甚,但還是叫夥計給她尋了好幾本關於養蘭的書籍。
米朵問了一下價格,養蘭的書籍因為要的人很少,價格並不是很貴,掌櫃的給她推薦的這幾本書,加起來不過一兩多銀子。米朵手頭並不差錢,便把這幾本書都買了下來。
書買迴來以後,米朵鑒於原主並不識字,就叫貴子念給她聽,正好可以幫助貴子溫習一下學過的字。
不過貴子上學才幾個月,往往讀著讀著就因為不認識上麵的字就卡殼了。米朵便讓他將那些不認識的字記下來,將來問同窗或是先生。
七夕節,張福從外麵迴來的時候,母子兩個已經磕磕絆絆讀完了一本書。
米朵也已經從書上知道,自己從懸崖上采來的那株蘭花應該屬於素心蘭的一種。
而那些普通的蘭花則應該是普通的春蘭。
米朵比照著書上的栽培方法,讓張福在蘭圃旁邊挖了個大坑,裏麵填滿落葉上麵再覆一層薄土,這樣來年春天的時候,這些落葉就成了蘭花喜歡的腐殖質。
七夕節過後,張福就又走了,走時說下一次迴來就應該是中秋節了。他還許諾貴子,下次迴來的時候會給他帶一些城裏賣的月餅迴來。
日子溜進七月末的時候,貴子天天扳著手指頭,算他爹還有多少日子迴來。
哪知還沒等他爹迴來,顧秀才就給他們這些學生放了假,說是要去訪問一個舊友,差不多要半個多月時間。
貴子將這事告訴給米朵的時候,米朵起初還有些不當迴事,後來某天晚上看貴子在燈下背書,這才想起來,古代的鄉試不正是這段時間嗎?
顧秀才如今才三十來歲,對自己還沒完全放棄希望,繼續考取舉人也是合情合理的事。
第74章 誥命夫人
若是其他人, 隻會覺得舉人不是那麽好考的, 多半會將此事丟開。但是米朵做事一向喜歡未雨綢繆,若是顧秀才這次真的如願考上舉人了呢,他有了舉人的身份,以後未必會肯在村裏開辦私塾。
雖然顧秀才考了那麽多次, 也沒考中舉人, 但是事有萬一,米朵想了想, 決定第二天就去鎮裏打聽一下, 看鎮上的哪個私塾比較有名。
世間的許多事,有時候偏偏就是那麽湊巧。
顧秀才原來考了那麽多次鄉試, 卻一次也沒有中,這次他本來真是去訪友的。但是架不住這個友人一再勸他再去下場考一次,顧秀才被他說的有些心動,便迴家收拾了一下,抱著可有可無的心態又考了一迴。
也許是他對鄉試結果已經沒有了那麽多期待,這次運氣又比較好,分到了天字房,所做的文章又快又好。
等到鄉試結果一出來,雖然不是名列前茅,但也是榜上有名。
消息傳來, 整個槐花村都轟動了。
這十裏八鄉, 已經很多年都不曾出過一個舉人了。因此顧秀才中舉的消息傳來, 槐花村家家戶戶自發的湊了些錢財, 送到顧秀才家裏,不,現在該稱顧老爺了。
至於那些曾把孩子送到顧老爺學堂讀書的大人們,則一個個與有榮焉,將來若是顧老爺中了進士做了官,還能不拉拔一下他曾經教過的這些學生。
相比其他人的興奮和喜悅,米朵表現的非常淡定,她已經在鎮上給貴子看好了一所私塾,教書的先生也是個秀才,也是一輩子沒有考中舉人,現在已經徹底死心,應該不會再有突然中舉的意外了。
米朵已經打算好了,等到貴子在鎮上讀幾年書,如果能考上秀才的話,她就把他送到書院裏讀書。
不過這一切的前提得建立在貴子考上秀才,所以當貴子問米朵舉人是什麽時,米朵不光很認真的迴答了他這個問題,還講了一些舉人可以擁有的特權。比如可以出去做官,名下的田地不用上稅。
貴子雖聽得似懂非懂,但是從大人的神情和語氣裏,也知道原來教他們念書的顧先生從今以後的身份就變了。
顧老爺在槐花村沒有待幾日,就舉家搬到了鎮上,鎮上的一共富戶為了討好顧老爺,特地送了他一所大宅子,還有幾個仆婦。
貴子隨同窗們去拜訪顧老爺時,顧老爺就在一個新建的花廳接待的他們。
顧老爺如今春風得意,又搬到了鎮上,自然是不會再教他們念書了,他隻當麵勉勵了他們幾句,留下了他們中的兩人,就叫其他人迴去了。
貴子進學堂的時間既短,天賦也不算太高,因此那兩人中並沒有他,而是和其他人一起迴了村裏。
米朵看出貴子迴來的時候有些落寞,知道他應該是在顧府受到了冷待。
米朵不打算安慰他,而是給他找了個活幹,幫她把花圃空地裏長出的野草拔掉,等春天的時候再鬆鬆土往裏施些肥,就可以用來種植蘭花了。
這些天,米朵私下裏已經將幾本蘭花的書籍都看了一遍,她從山上采來的那些春蘭雖然普通,但是書上也提到過,一些普通的蘭花叢裏也會出現一兩株不同的蘭花。隻要她從裏麵挑出來那些不同的蘭花,再加以培育,未必不能培育出一兩個名貴品種。
貴子幹了會兒活,心情才慢慢恢複了平靜,然後開口說道:“娘,我看顧先生是不打算再教我們了。可是我還想繼續念書,然後成為顧先生那樣令大家都羨慕不已的人。”
米朵停下了手頭的動作,故意皺眉道:“可是這附近的私塾原來就顧先生一家,你要是還想繼續念書,就得到鎮上去了。到鎮上念書,不到天明就得起身趕路,中午還不能迴來,你還這麽小,能吃得了這苦嗎?”
貴子道:“能,隻要爹娘能供我讀書,就是吃再多的苦,我也願意。”
米朵微微笑了笑,看來貴子今天受的刺激不小。這樣也好,大人們再怎麽為孩子考慮,再怎麽為他們鋪路,也比不上他們自己有奮發圖強的精神。所以米朵私下裏盡管做了很多事,但是在貴子麵前卻從來不提,就是不讓他有一個感覺,好像什麽事家裏都會出麵幫他解決,他隻要好好讀書就行。
如今貴子自己主動提出了要繼續念書,米朵覺得這比自己事先樣樣都給他安排好,他隻要照做強的多。
這一點隻看,米朵把他帶到鎮上的那家私塾,孔老先生問他一些問題時,他迴答的相當認真就可以看出他對待此事的態度。
孔老先生聽說貴子原來的先生就是顧老爺時,眼裏不由閃過了一絲複雜之色,顧老爺的事跡他這些天也聽說過,不羨慕那是假的,隻是讓他想不到的是,竟然這麽快就見到了他教過的一個學生。
有這樣一層關係,孔老先生便將貴子默默劃進了可以重點培養的那幾個學生裏麵,而且把他安排到了一個比較靠前的位置。
以後貴子就開始了到鎮上念書的日子,起初幾天米朵有些不放心,每次都要把他送到鎮上才安心。
後來村裏有些大人見米朵將貴子送去了鎮上讀書,也起了同樣的心思,在來問過那家私塾的好壞後,有兩家大人也把孩子送到了孔老先生開的那家私塾,於是貴子以後上下學就多了兩個人作伴。
孔老先生教了幾十年私塾,每年雷打不動要給學生放兩個長假。一個是年假,從臘月初十開始到正月十六,好讓學生們迴家過年。一個是秋收假,考慮到學生們有一半都是來自鄉下,便在每年的秋收時節放半個月假,好讓學生們有幹農活的時間。
貴子三人去學堂的時候已經是八月底了,三個多月以後,他們就迎來了年假。
張福自從中秋過後,一直到臘月中旬才迴來。兒子去了鎮上念書,光是束修就比從前多了一倍,張福也就越發不敢懈怠,連著接了好幾家的活,掙夠了貴子來年春天交的束修和筆墨費,才迴到家裏。
一家人團團圓圓的過了個年,正月十五以後,張福沒有急著出去掙錢。一來這個時候,很少有人家要打家具,二來貴子上下學背的書包有些不方便,張福便想著給兒子做一個三層的書箱。
米朵則忙著給蘭圃鬆土,她還打算在院子裏的西邊開墾一塊菜地,種一些蔬菜瓜果,這樣貴子的午飯也能豐盛一些。
張福做書箱之餘,也過來幫她幹活。
兩口子給蘭圃鬆完土,又在西邊開墾出一塊菜地,便到了穀雨時候。
張福幫著米朵在菜地裏栽了一些蔬菜,就繼續出門幹活去了。
米朵則接著給蘭花分株,挑選那些葉子修長、有飄逸之姿的蘭花單獨栽種在一邊,等蘭花開了以後,她又從中挑選了幾株花色比較漂亮的蘭花,也單獨栽種在了一邊。
春蘭開放不久,那叢素心蘭也開了花。
這叢素心蘭一共有三株,去年開放的時候,米朵見過,隻有一簇蘭花,而且隻有六朵蘭花。
今年不知道是不是經常用靈泉水澆灌的原因,三株素心蘭都開了花,三簇蘭花都是九朵,顏色也由之前的綠白色轉為了碧玉色,雅淡中卻又帶著一絲嬌豔,且清香撲鼻。
雖然蘭花的顏色都是碧玉色,但是在細節處卻還是有細微的差別。
其中一株素心蘭開出的蘭花不僅顏色要比其他兩株的顏色更加嬌豔一些,而且花瓣的中間還有一絲不大明顯的白線。
這樣細微的差別,對於外行來說,可能沒有什麽。但是米朵看了好幾本關於蘭花的書籍以後,深知這樣的不同在蘭花中顯得格外寶貴,因為有所不同,就代表這株蘭花有成為名品的潛質。
為此,米朵特地把這株花瓣中間有一絲白線的素心蘭單獨移了出來,並且給它取名一線雪。
後來連貴子都知道這株名為一線雪的蘭花與眾不同,每次踏進蘭花圃的時候都要小心翼翼的繞開它。
米朵照顧得也越發精心,為了讓它的葉片保持碧玉般的光澤,葉姿飄然挺秀,平時澆灌的水都是取自雨水,而且是存放在甕缸內半個月之久,已經生出綠色水藻的雨水。
至於施肥方麵,米朵更是細致無比。素心蘭雖然喜肥,但是施肥過多卻會影響蘭花的顏色,米朵就半個月施一次肥,所施的肥采自糞泥和黑沙泥,每次施肥之前把糞泥和黑沙泥預先曬幹,施肥的時候再夾雜些草屑,然後再用清水澆灌。
某天張福迴來,看米朵在蘭圃裏伺候蘭花,不由發出了一聲感慨,“怪不得市麵上賣的蘭花貴的要好幾十兩銀子一盆,原來是耗費這麽多功夫和時間養出來的。”
自從米朵下決心開始培育蘭花以後,張福出去幹活的時候,就打聽了一下那些蘭花的價格,好一點的蘭花,不過一二兩銀子一盆,稍微名貴一些的,就像是張福所說的,一盆就要幾十兩銀子。
至於那些稱得上名品的蘭花,市麵上連有都沒有,據張福推測,隻怕得價值好幾百兩銀子。
雖然他實在想不通一盆蘭花怎麽能值那麽多銀子,但是卻並不妨礙他對米朵所種的蘭花保持一種小心翼翼的態度。
米朵施肥和澆水的時候,他最多在旁邊看上一眼,在他眼裏,那些修長的葉片以後可都是白花花的銀子,可不敢碰壞一絲一毫。
第75章 誥命夫人
一線雪被米朵精心照顧了一年, 來年春天再開花的時候, 原來的一簇九朵蘭花, 已經增多到了十二朵,而且碧玉色花瓣當中的那條白線越發明顯,在花瓣和蘭葉的映襯下, 真如白雪一樣瑩潔可愛。
而其他被米朵單獨挑出來的一些春蘭,也出現了一株花色不次於一線雪的蘭花。
那株蘭花因為花色要比其他春蘭的顏色淺的多, 花瓣又比較接近荷瓣型, 當初就被特地挑選了出來。
今年開花的時候,這株蘭花開出的十朵形似荷花的花瓣玉白如雪,猶如淡妝西子一般, 不染一塵。
米朵也給它取了一個文雅的名字, 叫做素裳,取其素裳縞衣之意。
還有一株開淡綠色花的春蘭,雖不及一線雪和素裳出眾,但是花型也很出眾,猶如梅花一樣,被米朵取名綠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