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株紫靈芝最後被原主和張貴賣了五十兩銀子,然後抓藥花了差不多五兩銀子。公務員鑒於原主之前的作為,使了一點手段,將其中的四十兩銀子收了起來。
但是以原主的性子怎麽可能不對那剩下的四十兩銀子動心思,在她一係列的作死下,公務員本來就對她毫無好感,後來更是對她厭惡無比,便開始遊說張福和原主和離。
張福早已對原主冷了心,之所以還願意湊合著過,無非是看在兒子的份上。如今發現兒子也有些忍受不了原主,便索性直接休了原主。
原主被休以後,在娘家沒待多久,就被爹娘做主又嫁給了一個鰥夫,那個鰥夫又老又醜,但是原主的爹娘貪圖鰥夫家裏有幾十畝地,將來原主可以過上吃喝不愁的日子。
原主嫁過去以後,的確是過上了吃喝不愁的日子。
但是鰥夫年紀大了,沒活幾年就走了。
他這一走,原主的日子就不好過了。鰥夫的兩個兒子本來就嫌她又懶又饞,等親爹一死,就將她趕出了家門。
原主本待迴娘家,可是如今當家做主的卻是她的哥嫂,她的哥嫂覺得她年紀大了,不會再有人要她了,便死活不肯讓她迴娘家,怕吃窮家裏。
於是最後,原主便淪為了乞丐,最後凍餓而死。
而公務員自從原主離了家以後,以後的日子就像是開了掛一樣,送去私塾沒幾年就考上了秀才。
後來又憑借手腕和能力獲得了縣老爺的青睞,幾次請他上門做客。一次偶然的機會,張貴遇到了縣老爺的獨女蘇芸,並且取得了對方的好感。
雖然蘇芸是張貴貧困之時第一個對他表示好感的少女,但是公務員很快就將她拋到了腦後,因為他後來又認識了知府大人的女兒,禦史大人的女兒以及高門大戶的千金小姐。
他拈花惹草的本領和他在科考一途上展現的能力一樣出眾,等到他成功考取進士後,他結識的紅顏知己已經變成了兩位數。
最後他娶了一位侯府千金做妻子,然後在妻子的默許下,納了好幾房小妾,享足了齊人之福。
至於他那位還在鄉間做木匠的便宜爹張福,他倒也沒忘記,在自己成功登上首輔之位的那一天,他在京中置辦了一處房產,專門用來安置張福。
他雖然後來雇了好幾個仆從伺候他爹,但是卻從未請張福到府上住幾天。而他那位凍餓而死的便宜娘,他更是早早就拋到了腦後。
張福在休掉原主的最初幾年,還覺得沒了原主,日子過得省心不少。可是等到兒子越來越有出息,越來越不愛迴家,張福也就越發覺得寂寞起來。
後來他無意得知了原主身死的消息後,更是沉默了好幾天,最後還給公務員去了一封信。可是那封信去了好多天,張福也沒等來公務員的迴信。
以後,張福再也沒在兒子麵前提過原主。
隻是後來當公務員將他接到京城養老,身邊雖有仆人服侍,但他仍覺得寂寞時,就會常常想起原主。若是對方沒死,若是對方沒有那又懶又饞的毛病,可能現在已經是誥命夫人了。
公務員對待便宜爹娘的做法,米朵並不想過多評價,但是係統派給她的任務,倒是深得她心。
第一是,阻止張貴進山采靈芝,避免讓公務員再穿過來。
第二是,供張貴讀書,一家人和和美美的生活下去。
這兩個任務對米朵來說,並不困難,她隻要在張福迴來之前將二十兩銀子放迴到罐子裏,改變張福被氣昏的事實就行。
張福隻要好好的不被氣昏,自己就不用出門借錢,張貴也就不會為了銀錢去山裏挖人參。
米朵想清楚以後,就問兒子張貴,“今兒什麽日子?”
張貴喝完最後一口野菜糊糊,用袖子抹了抹嘴,“今兒初十,是趕集的日子。娘你忘了?”
米朵記得劇情裏張福是十二那日迴來的,便打發走兒子,翻了一下原主留下來的荷包。裏麵隻剩下了一塊碎銀,是原主留著在集上買吃食用的。
別說張福,就是米朵也被氣得不行,張福離開不過半個多月,原主竟然就將二十兩銀子花得差不多,這得都敗家啊!
米朵氣完就發起了愁,想要張福迴來不生氣,自己就得在兩天之內湊足二十兩銀子。
可是兩天時間也太短了,就是她現在立馬就開始製作香粉或是繡製繡品,時間也有些來不及。何況她現在的身份是一個普通的村婦,突然會製香粉會做刺繡都會引起有心人的懷疑。而且原主給人的印象又那麽懶。
米朵否定了做香粉做刺繡的念頭以後,忽然想起了劇情裏,公務員剛穿來時采到的那株紫靈芝。
第71章 誥命夫人
事實證明, 不是誰都有公務員的氣運的。
米朵在山裏轉了一上午,也沒找到公務員發現的那株紫靈芝。不過天無絕人之路, 雖然沒讓她找到那株紫靈芝,但是卻讓她遇到了一株野人參, 雖然野人參的年份還小, 但是米朵手裏有靈泉在, 不愁這株野人參賣不了好價錢。
米朵試著摸了摸手上戴的銀戒指, 根據她的經驗, 在她穿到陌生世界的第一天,戒指滴出來的靈泉多半是能治愈疾病和催發植物的綠色靈泉水。
果然, 戒指上的龍口很快就吐出了三滴綠色的靈泉水。
米朵索性將三滴靈泉水盡數澆灌到眼前的這株野人參上。
一炷香的時間內,這株野人參就由之前的三五年份被催發到了五十年份左右。
米朵將這株野人參掘出來以後,就小心的將它放到了竹筐, 為了掩人耳目,米朵還特地從附近挖了幾棵野菜並些野草放在上麵覆蓋好。
迴家的路上,米朵遇到了不少村民,看她筐子裏裝著幾株野花,有那好奇的就問了她兩句。
要知道原主的懶惰在村裏是出了名的,等閑見不到她進山摟柴或是采藥,今日不知是太陽打哪出來了,竟然看到她進山。
米朵道:“家裏小子嚷嚷著要吃野菜餅子,我被他吵得頭疼,便進山拔了點野菜。”
她嘴裏說著話,腳下半點不慢, 倒讓村民們打趣了一番,說是這婆娘雖懶,但是還算疼愛兒子。
米朵迴到家裏,張貴正在廚房做午飯,米朵昨天在集上買了些粗糧麵迴來,這個懂事的孩子便用粗糧麵和著野菜蒸了幾個野菜餅子,倒是正好應了米朵之前說過的話。
“貴子,娘待會兒出去一下。你留下來看家,記得把家裏的雞鴨都喂了。”米朵依照原主的語氣這麽吩咐了一句,就換了身衣裳去賣野人參了。
張貴習慣了親娘時不時的到城裏買些吃食迴來,所以米朵這次出門不帶他,他也不鬧騰,安靜的窩在廚房吃起了午飯。
米朵賣完人參迴來,張貴不僅把雞鴨喂了,還把米朵從山上采來的幾株野草栽到了一個漏水的瓦盆裏。
米朵這才發現,自己隨手采來的幾棵野草中竟然藏著一株野蘭花。
貴子分不清野草和野蘭花的區別,他就是天生喜歡栽花種草,隻要是花草,他就都喜歡。
這點小愛好,米朵還是支持的,因為心情好,她還特地從角落裏扒拉出來一個老陶土花盆,讓兒子將野蘭花栽在裏麵。
張福迴來的時候,就見家裏不僅幹淨了一些,院裏還多了兩盆花草。
米朵正窩在房裏補衣裳,她知道原主憊懶慣了,貿然變得勤快會讓張福和兒子疑心,因此這兩天隻打掃了一下院子,補了補便宜兒子的舊衣裳。
饒是如此,張福進門的時候還是露出了一絲微笑:“院子裏怎麽多出來了一盆野蘭花?”
張福這幾年為了多掙錢,在家裏待的時間並不多,就是幹活迴來也疲憊的不行,因此就是知道宅子該修葺了,北邊的三間堂屋該補房頂了,他也沒精力管。
不過雖然沒精力管,但是並不代表他不想家裏收拾得幹幹淨淨。可惜攤上了一個懶婆娘,他也沒有辦法,隻能盡量多掙些錢,等錢攢夠了,再重新翻修一下院子。
這也是他的第二個願望。
米朵手上忙著補補丁,就沒抬頭,“我進山的時候,隨手采來的。”
“好好的,你去山裏做什麽?”張福納悶道,自家媳婦從不上山摟柴摟草,去山裏真是少有的事。
米朵仍舊用了原來的說辭,“你兒子想吃野菜餅子,附近的野菜都被采光了,我便去山裏拔了一些。”
張福雖然納罕媳婦勤快了一迴,但也沒多想,很快就又說起了院子裏的野蘭花,“這野蘭花你從哪采得?我去年給李員外家幹活,他家花圃裏那些蘭花,聽說一株就要好幾兩銀子。迴頭你多去山裏采一些,我挑盆好看的送到李員外家,看能不能換些錢。”
米朵本來想說,李員外家的那些蘭花必定是些名貴品種,所以才值那麽些銀子,但是轉念一想,古代沒有現代的培養技術,那些名貴的蘭花可比現代稀有的很,若是能挖到一兩株比較稀有的蘭花品種,再加以培養,也不怕賣不出大價錢。
米朵這兩天正為將來的生計做打算,原主除了人懶嘴饞,還沒有一技之長,隻會最基本的針線活,米朵倒是有心想做刺繡掙錢,但是卻怕引起別人的懷疑。
畢竟一個隻會最基本針線活的普通婦人,是如何在短短的時間內學會諸多針法和繡法的。
可是不想方設法掙錢卻不行,張貴以後要上私塾,筆墨紙硯樣樣都要花錢,僅靠張福掙那些錢完全不夠。而且米朵也閑不下來。
如今張福這樣一說,米朵覺得培養蘭花,倒是一個可以行得通的路子。她手裏有靈泉在,什麽樣的蘭花都能養得活,又守著大山,隨時都能上山去采野蘭花。
張福不想自己說了那一番話以後,媳婦就開始發起呆來,他猜媳婦多半是在算計那些野蘭花能賣多少錢,便趁著這個空隙,偷偷去了地窖。
他藏錢的那個小罐子放在地窖的角落裏,本來是很隱蔽的,若不是原主有次下來找東西,也發現不了裏麵還藏著二十兩銀子。
當下,張福將罐子小心的取出來,伸手往裏麵摸了摸,發現裏麵仍和之前一樣裝著好些銀錢,方才放下了心,然後又把自己掙來的錢分出一半放了進去。
米朵迴過神來,就見張福已經從地窖裏出來了,臉上神色如常,看不出一絲意外或是生氣的神情,她就默默鬆了口氣,總算把這關過去了。
晚飯是米朵燒的,她和原主的廚藝不相上下,既稱不上好,也算不上壞,隻能算是馬馬虎虎。
張福倒是沒起疑心,不過他知道自家媳婦每常在他迴家後的前幾天,都會比平時勤快幾分,為的是從他兜裏掏錢。因此吃完飯以後,張福就給了米朵幾十個銅板,“這次出門不順,半個多月就接了一單活。”
其實是張福這次幹活的主顧家出了點事,隻付了他一半工錢,剩下那一半工錢要再等些日子才給。
米朵將錢接過去,並沒像張福預想的一樣不高興,臉色倒是很平靜,還說起了兒子上學的事。
“貴子也大了,每天在家淘氣也不是事。”貴子是原主和張福對兒子的昵稱。
張貴覺得米朵這話冤枉了他,他哪裏淘氣來著,每天做飯喂雞一點沒閑著,他心裏有些委屈,正想張口反駁,卻被他爹搶在了頭裏。
“你這話說到我心窩上了。我早就有打算把貴子送到私塾去,若是讀書的料,我就是砸鍋賣鐵也要供他考上秀才。若他不是那塊料,那就多認幾個字,將來做個賬房先生,也好過在地裏刨食。”
張貴想不到親爹竟然想把他送到私塾,一想到要去念書,張貴的心裏就多了幾分期待,馬上就將原來的委屈拋在了腦後。
“既然你有這打算,那就趁早把貴子送去。能早一天念書,就能早一天考上秀才。”
張福本來還想等等的,他聽說要去私塾念書不僅要交一筆束修,還要買文房四寶和書本,這些都需要錢。
“你這幾年給我的錢,我還剩下一些,差不多有三兩銀子,應該足夠貴子交束修了。”
米朵這話剛一落下,張福就猛地看向她,他以為照媳婦的性格,自己交給她的錢應該會花的一文不剩,沒想到她還留了一些,真是意想不到。
三兩銀子雖不算多,但是加上之前自己攢的那些錢,應該綽綽有餘了。
張福直接撂話道:“既然這樣,明天我就帶貴子去顧秀才那裏走一趟,先把束修交了,若是不夠,我再去找人借點。”媳婦多年的秉性改不了,張福覺得錢還是不讓她知道的好。
米朵知道他還不信任自己,也不說破。
第二天一早,張福就帶兒子去了顧秀才家,顧秀才是本村的一個秀才,自從中舉無望後,就在村裏辦了個私塾。
村裏有一點錢的人家,多半會將孩子送去他那裏,也不為出人頭地,就是希望孩子多識幾個字,將來不做睜眼瞎。
張福帶著張貴去了顧秀才那裏後就說了一下來意,順便奉上二兩銀子的束修。
二兩銀子的束修已經不算少了,顧秀才雖然臉上沒流露出欣喜之色,但是態度卻好了很多,還說張貴既然要來私塾念書,那名字最好改一改。
最後,顧秀才親自給張貴起了個學名,張楚臣。
張福雖沒有文化,但也覺得這個名字比原來的張貴好聽許多。
顧秀才為張貴改名的時候,米朵已經去了山裏尋找蘭花。
她記得在發現人參的地方是個臨近溪流的山穀,而山穀正是野蘭花喜歡生長的地方。於是她上山以後,就直奔山穀而去,在仔細搜尋了一遍以後,果然讓她發現了好幾叢蘭花。
第72章 誥命夫人
但是以原主的性子怎麽可能不對那剩下的四十兩銀子動心思,在她一係列的作死下,公務員本來就對她毫無好感,後來更是對她厭惡無比,便開始遊說張福和原主和離。
張福早已對原主冷了心,之所以還願意湊合著過,無非是看在兒子的份上。如今發現兒子也有些忍受不了原主,便索性直接休了原主。
原主被休以後,在娘家沒待多久,就被爹娘做主又嫁給了一個鰥夫,那個鰥夫又老又醜,但是原主的爹娘貪圖鰥夫家裏有幾十畝地,將來原主可以過上吃喝不愁的日子。
原主嫁過去以後,的確是過上了吃喝不愁的日子。
但是鰥夫年紀大了,沒活幾年就走了。
他這一走,原主的日子就不好過了。鰥夫的兩個兒子本來就嫌她又懶又饞,等親爹一死,就將她趕出了家門。
原主本待迴娘家,可是如今當家做主的卻是她的哥嫂,她的哥嫂覺得她年紀大了,不會再有人要她了,便死活不肯讓她迴娘家,怕吃窮家裏。
於是最後,原主便淪為了乞丐,最後凍餓而死。
而公務員自從原主離了家以後,以後的日子就像是開了掛一樣,送去私塾沒幾年就考上了秀才。
後來又憑借手腕和能力獲得了縣老爺的青睞,幾次請他上門做客。一次偶然的機會,張貴遇到了縣老爺的獨女蘇芸,並且取得了對方的好感。
雖然蘇芸是張貴貧困之時第一個對他表示好感的少女,但是公務員很快就將她拋到了腦後,因為他後來又認識了知府大人的女兒,禦史大人的女兒以及高門大戶的千金小姐。
他拈花惹草的本領和他在科考一途上展現的能力一樣出眾,等到他成功考取進士後,他結識的紅顏知己已經變成了兩位數。
最後他娶了一位侯府千金做妻子,然後在妻子的默許下,納了好幾房小妾,享足了齊人之福。
至於他那位還在鄉間做木匠的便宜爹張福,他倒也沒忘記,在自己成功登上首輔之位的那一天,他在京中置辦了一處房產,專門用來安置張福。
他雖然後來雇了好幾個仆從伺候他爹,但是卻從未請張福到府上住幾天。而他那位凍餓而死的便宜娘,他更是早早就拋到了腦後。
張福在休掉原主的最初幾年,還覺得沒了原主,日子過得省心不少。可是等到兒子越來越有出息,越來越不愛迴家,張福也就越發覺得寂寞起來。
後來他無意得知了原主身死的消息後,更是沉默了好幾天,最後還給公務員去了一封信。可是那封信去了好多天,張福也沒等來公務員的迴信。
以後,張福再也沒在兒子麵前提過原主。
隻是後來當公務員將他接到京城養老,身邊雖有仆人服侍,但他仍覺得寂寞時,就會常常想起原主。若是對方沒死,若是對方沒有那又懶又饞的毛病,可能現在已經是誥命夫人了。
公務員對待便宜爹娘的做法,米朵並不想過多評價,但是係統派給她的任務,倒是深得她心。
第一是,阻止張貴進山采靈芝,避免讓公務員再穿過來。
第二是,供張貴讀書,一家人和和美美的生活下去。
這兩個任務對米朵來說,並不困難,她隻要在張福迴來之前將二十兩銀子放迴到罐子裏,改變張福被氣昏的事實就行。
張福隻要好好的不被氣昏,自己就不用出門借錢,張貴也就不會為了銀錢去山裏挖人參。
米朵想清楚以後,就問兒子張貴,“今兒什麽日子?”
張貴喝完最後一口野菜糊糊,用袖子抹了抹嘴,“今兒初十,是趕集的日子。娘你忘了?”
米朵記得劇情裏張福是十二那日迴來的,便打發走兒子,翻了一下原主留下來的荷包。裏麵隻剩下了一塊碎銀,是原主留著在集上買吃食用的。
別說張福,就是米朵也被氣得不行,張福離開不過半個多月,原主竟然就將二十兩銀子花得差不多,這得都敗家啊!
米朵氣完就發起了愁,想要張福迴來不生氣,自己就得在兩天之內湊足二十兩銀子。
可是兩天時間也太短了,就是她現在立馬就開始製作香粉或是繡製繡品,時間也有些來不及。何況她現在的身份是一個普通的村婦,突然會製香粉會做刺繡都會引起有心人的懷疑。而且原主給人的印象又那麽懶。
米朵否定了做香粉做刺繡的念頭以後,忽然想起了劇情裏,公務員剛穿來時采到的那株紫靈芝。
第71章 誥命夫人
事實證明, 不是誰都有公務員的氣運的。
米朵在山裏轉了一上午,也沒找到公務員發現的那株紫靈芝。不過天無絕人之路, 雖然沒讓她找到那株紫靈芝,但是卻讓她遇到了一株野人參, 雖然野人參的年份還小, 但是米朵手裏有靈泉在, 不愁這株野人參賣不了好價錢。
米朵試著摸了摸手上戴的銀戒指, 根據她的經驗, 在她穿到陌生世界的第一天,戒指滴出來的靈泉多半是能治愈疾病和催發植物的綠色靈泉水。
果然, 戒指上的龍口很快就吐出了三滴綠色的靈泉水。
米朵索性將三滴靈泉水盡數澆灌到眼前的這株野人參上。
一炷香的時間內,這株野人參就由之前的三五年份被催發到了五十年份左右。
米朵將這株野人參掘出來以後,就小心的將它放到了竹筐, 為了掩人耳目,米朵還特地從附近挖了幾棵野菜並些野草放在上麵覆蓋好。
迴家的路上,米朵遇到了不少村民,看她筐子裏裝著幾株野花,有那好奇的就問了她兩句。
要知道原主的懶惰在村裏是出了名的,等閑見不到她進山摟柴或是采藥,今日不知是太陽打哪出來了,竟然看到她進山。
米朵道:“家裏小子嚷嚷著要吃野菜餅子,我被他吵得頭疼,便進山拔了點野菜。”
她嘴裏說著話,腳下半點不慢, 倒讓村民們打趣了一番,說是這婆娘雖懶,但是還算疼愛兒子。
米朵迴到家裏,張貴正在廚房做午飯,米朵昨天在集上買了些粗糧麵迴來,這個懂事的孩子便用粗糧麵和著野菜蒸了幾個野菜餅子,倒是正好應了米朵之前說過的話。
“貴子,娘待會兒出去一下。你留下來看家,記得把家裏的雞鴨都喂了。”米朵依照原主的語氣這麽吩咐了一句,就換了身衣裳去賣野人參了。
張貴習慣了親娘時不時的到城裏買些吃食迴來,所以米朵這次出門不帶他,他也不鬧騰,安靜的窩在廚房吃起了午飯。
米朵賣完人參迴來,張貴不僅把雞鴨喂了,還把米朵從山上采來的幾株野草栽到了一個漏水的瓦盆裏。
米朵這才發現,自己隨手采來的幾棵野草中竟然藏著一株野蘭花。
貴子分不清野草和野蘭花的區別,他就是天生喜歡栽花種草,隻要是花草,他就都喜歡。
這點小愛好,米朵還是支持的,因為心情好,她還特地從角落裏扒拉出來一個老陶土花盆,讓兒子將野蘭花栽在裏麵。
張福迴來的時候,就見家裏不僅幹淨了一些,院裏還多了兩盆花草。
米朵正窩在房裏補衣裳,她知道原主憊懶慣了,貿然變得勤快會讓張福和兒子疑心,因此這兩天隻打掃了一下院子,補了補便宜兒子的舊衣裳。
饒是如此,張福進門的時候還是露出了一絲微笑:“院子裏怎麽多出來了一盆野蘭花?”
張福這幾年為了多掙錢,在家裏待的時間並不多,就是幹活迴來也疲憊的不行,因此就是知道宅子該修葺了,北邊的三間堂屋該補房頂了,他也沒精力管。
不過雖然沒精力管,但是並不代表他不想家裏收拾得幹幹淨淨。可惜攤上了一個懶婆娘,他也沒有辦法,隻能盡量多掙些錢,等錢攢夠了,再重新翻修一下院子。
這也是他的第二個願望。
米朵手上忙著補補丁,就沒抬頭,“我進山的時候,隨手采來的。”
“好好的,你去山裏做什麽?”張福納悶道,自家媳婦從不上山摟柴摟草,去山裏真是少有的事。
米朵仍舊用了原來的說辭,“你兒子想吃野菜餅子,附近的野菜都被采光了,我便去山裏拔了一些。”
張福雖然納罕媳婦勤快了一迴,但也沒多想,很快就又說起了院子裏的野蘭花,“這野蘭花你從哪采得?我去年給李員外家幹活,他家花圃裏那些蘭花,聽說一株就要好幾兩銀子。迴頭你多去山裏采一些,我挑盆好看的送到李員外家,看能不能換些錢。”
米朵本來想說,李員外家的那些蘭花必定是些名貴品種,所以才值那麽些銀子,但是轉念一想,古代沒有現代的培養技術,那些名貴的蘭花可比現代稀有的很,若是能挖到一兩株比較稀有的蘭花品種,再加以培養,也不怕賣不出大價錢。
米朵這兩天正為將來的生計做打算,原主除了人懶嘴饞,還沒有一技之長,隻會最基本的針線活,米朵倒是有心想做刺繡掙錢,但是卻怕引起別人的懷疑。
畢竟一個隻會最基本針線活的普通婦人,是如何在短短的時間內學會諸多針法和繡法的。
可是不想方設法掙錢卻不行,張貴以後要上私塾,筆墨紙硯樣樣都要花錢,僅靠張福掙那些錢完全不夠。而且米朵也閑不下來。
如今張福這樣一說,米朵覺得培養蘭花,倒是一個可以行得通的路子。她手裏有靈泉在,什麽樣的蘭花都能養得活,又守著大山,隨時都能上山去采野蘭花。
張福不想自己說了那一番話以後,媳婦就開始發起呆來,他猜媳婦多半是在算計那些野蘭花能賣多少錢,便趁著這個空隙,偷偷去了地窖。
他藏錢的那個小罐子放在地窖的角落裏,本來是很隱蔽的,若不是原主有次下來找東西,也發現不了裏麵還藏著二十兩銀子。
當下,張福將罐子小心的取出來,伸手往裏麵摸了摸,發現裏麵仍和之前一樣裝著好些銀錢,方才放下了心,然後又把自己掙來的錢分出一半放了進去。
米朵迴過神來,就見張福已經從地窖裏出來了,臉上神色如常,看不出一絲意外或是生氣的神情,她就默默鬆了口氣,總算把這關過去了。
晚飯是米朵燒的,她和原主的廚藝不相上下,既稱不上好,也算不上壞,隻能算是馬馬虎虎。
張福倒是沒起疑心,不過他知道自家媳婦每常在他迴家後的前幾天,都會比平時勤快幾分,為的是從他兜裏掏錢。因此吃完飯以後,張福就給了米朵幾十個銅板,“這次出門不順,半個多月就接了一單活。”
其實是張福這次幹活的主顧家出了點事,隻付了他一半工錢,剩下那一半工錢要再等些日子才給。
米朵將錢接過去,並沒像張福預想的一樣不高興,臉色倒是很平靜,還說起了兒子上學的事。
“貴子也大了,每天在家淘氣也不是事。”貴子是原主和張福對兒子的昵稱。
張貴覺得米朵這話冤枉了他,他哪裏淘氣來著,每天做飯喂雞一點沒閑著,他心裏有些委屈,正想張口反駁,卻被他爹搶在了頭裏。
“你這話說到我心窩上了。我早就有打算把貴子送到私塾去,若是讀書的料,我就是砸鍋賣鐵也要供他考上秀才。若他不是那塊料,那就多認幾個字,將來做個賬房先生,也好過在地裏刨食。”
張貴想不到親爹竟然想把他送到私塾,一想到要去念書,張貴的心裏就多了幾分期待,馬上就將原來的委屈拋在了腦後。
“既然你有這打算,那就趁早把貴子送去。能早一天念書,就能早一天考上秀才。”
張福本來還想等等的,他聽說要去私塾念書不僅要交一筆束修,還要買文房四寶和書本,這些都需要錢。
“你這幾年給我的錢,我還剩下一些,差不多有三兩銀子,應該足夠貴子交束修了。”
米朵這話剛一落下,張福就猛地看向她,他以為照媳婦的性格,自己交給她的錢應該會花的一文不剩,沒想到她還留了一些,真是意想不到。
三兩銀子雖不算多,但是加上之前自己攢的那些錢,應該綽綽有餘了。
張福直接撂話道:“既然這樣,明天我就帶貴子去顧秀才那裏走一趟,先把束修交了,若是不夠,我再去找人借點。”媳婦多年的秉性改不了,張福覺得錢還是不讓她知道的好。
米朵知道他還不信任自己,也不說破。
第二天一早,張福就帶兒子去了顧秀才家,顧秀才是本村的一個秀才,自從中舉無望後,就在村裏辦了個私塾。
村裏有一點錢的人家,多半會將孩子送去他那裏,也不為出人頭地,就是希望孩子多識幾個字,將來不做睜眼瞎。
張福帶著張貴去了顧秀才那裏後就說了一下來意,順便奉上二兩銀子的束修。
二兩銀子的束修已經不算少了,顧秀才雖然臉上沒流露出欣喜之色,但是態度卻好了很多,還說張貴既然要來私塾念書,那名字最好改一改。
最後,顧秀才親自給張貴起了個學名,張楚臣。
張福雖沒有文化,但也覺得這個名字比原來的張貴好聽許多。
顧秀才為張貴改名的時候,米朵已經去了山裏尋找蘭花。
她記得在發現人參的地方是個臨近溪流的山穀,而山穀正是野蘭花喜歡生長的地方。於是她上山以後,就直奔山穀而去,在仔細搜尋了一遍以後,果然讓她發現了好幾叢蘭花。
第72章 誥命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