翊哥低聲道:“娘,您等著兒子,不過幾載兒子定會迴京,定會迴到您身邊孝敬您。”


    劉仲修眸光瞥向王媽媽,淡淡道:“你先扶太太迴屋!”


    王媽媽身子一顫,躬身應道。


    除了翊哥,二房子女皆跟隨二太太一同離開,大太太隻覷了一眼便明白老太爺有話要交代,遂帶著大房眾人福了福身,腳步輕移的離開。


    隻聽老太爺淡淡道:“韓公子考了多少名?”


    小廝低聲道:“韓公子考了二甲第十三。”


    老太爺頷了頷首,淡淡道:“不錯,考得不錯!”


    “你去報喜吧!”


    小廝磕了頭,忙不迭的離開。


    翊哥淡淡道:“祖父……”


    老太爺揮了揮手:“有話跟老夫迴去說。”


    劉仲修父子跟隨老太爺去往他的書房,隻聽老太爺淡淡道:“翊哥,日後無論你身在何方,祖父對你皆是放心。”


    翊哥輕聲道:“祖父,孫兒隻是知曉,一旦下定決定做一件事,定要確保此事萬無一失。”


    老太爺不住的頷首:“言之有理。”轉頭看向劉仲修,淡淡道:“老二,翊哥外任的地方不用你插手,不然很容易被人抓住把柄。”


    “兒子明白您的擔憂。”


    “至於韓琛,你有何打算?”


    劉仲修淡淡道:“兒子早將他視為關門弟子,自會為他籌謀。”


    翊哥想了想,低聲道:“爹,兒子覺得玉林兄無論為人還是心性皆是上佳,您可試著栽培他。”


    “你心中可是有何想法?”


    “爹,三妹已然及笄,明年便會嫁人,兒子覺得玉林兄倒是很好的人選。”


    劉仲修臉色一變,低斥道:“此事豈容你妄言。”


    “爹,三妹性子衝動莽撞,若嫁到與我們門當戶對的官宦人家,兒子怕其受委屈,在說兒子成親後便會外任,日後山高水遠怕是照拂不了妹妹,遂兒子方有此等念想,無論成與不成都想告知您,兒子心底的打算。”


    “既然你問了,為父現下便告訴你答案,他二人不可,無論身份地位皆不相配,並非佳偶。”


    翊哥挑了挑眉,輕聲道:“爹,何為佳偶?何為門當戶對?如鎮國將軍府與安國公府,如大姐與宋天華嗎?”


    此言一出,老太爺臉色驟變,想大聲訓斥翊哥,但想到珍兒眼下守活寡的日子,話到嘴邊又咽了迴去,當初定下此門親事卻是他之過錯!是他太過大意,輕信於人!


    隻聽劉仲修怒聲道:“並非所有人都似宋天華那般靠著祖蔭庇護,恣意妄為,胡作非為,惹出不可饒恕之事。”


    “可是爹爹,您迴京這麽長時日,可曾聽過哪家的官宦之子出類拔萃,又家世清白,內裏無一絲齷齪。”


    劉仲修被堵的啞口無言,漲紅著臉,低斥道:“離你三妹出嫁還有一年光景,為父慢慢為她尋便是。”


    “爹,若有門當戶對的官宦人家,兒郎既才高八鬥又家世清白,但卻不是京城人士,您可會讓妹妹嫁之?”


    “這……”他倒是無所謂,隻怕夫人不允,如今珍兒日子過得坎坷不順,翊哥又要外任他鄉,一走便是幾載,倘若在讓三丫頭外嫁,夫人定鬧騰的家宅不寧。


    翊哥淡淡道:“爹,兒子雖有心將妹妹許配給玉林兄,但最終還是看您的決斷,畢竟兒女婚事皆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豈容兒子置喙,”聲音一頓,淡淡道:“靠家族庇佑之人一輩子也就過得渾渾噩噩,日後談何成就,但玉林兄若靠自身本事,加之我們對他的照拂,日後他便是成為朝中舉足輕重之人,也隻會對妹妹好,您說呢?”


    第162章 成全與否


    這個道理, 劉仲修焉何不知, 當年為二丫頭擇夫時他不就是這般作想, 可二丫頭到底讓他失望透頂,還好所選夫婿並非太過市儈,言語間侃侃而談,心下還算滿意, 但三丫頭與二丫頭不同,三丫頭乃他嫡女,怎能隨意配與寒門學子,即便他日後有所作為,那也是十多年之後的事, 且那時的鎮國將軍府何須他照拂。


    想及此,劉仲修為了安撫翊哥關懷幼妹的情意, 淡淡道:“此事為父記在心中,你且放心, 為父定為三丫頭尋覓良人,不會……”想到他爹尚在眼前, 緩緩道:“不會讓她所嫁非人。”


    以他爹的足智多謀,定不會輕易應允此事,而他也並未打算一氣嗬成, 但韓琛此人他暗中觀察許久,除了出身清貧外,人品實乃上佳,遂借此機會說與他爹聽, 不過是希望此人在他爹心中有個模糊的念想。


    老太爺淡淡道:“韓琛乃你大嫂遠方侄兒,又兼之你的學生,他的事還需你多多上心,畢竟人情相見不如初,多少賢良在困途,錦上添花天下有,雪中送炭世間無,如今我們尚且能助人一臂之力,也算是結下彼此的善緣。”


    他老了,如今看人的眼光越發不濟,從珍兒之事便可知曉,遂將來後輩子孫成親嫁人,他皆不打算插手,省的到時落下埋怨!


    “爹放心,此事便是您老不說,兒子也有此打算。”


    “事關他的前程,你且與他細細斟酌。”


    劉仲修點頭,又道:“如今府中眾人皆道翊哥榜上有名乃是峰迴路轉,倒也省了一番口舌辯解。”


    老太爺看向翊哥,輕聲道:“此次你為家族不惜犧牲功名利祿,他日祖父定十倍償還與你。”


    翊哥對其躬身揖禮,淡淡道:“祖父,孫兒乃劉家子孫,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本該如此,談何‘委屈’一說!”


    老太爺頷首道:“如此心性,劉家有你幸矣!”


    他爹如此誇讚翊哥,劉仲修眉眼間帶著些許自得,淡笑道:“你心中可有想去外任的地方。”


    翊哥搖搖頭,臉色慚愧:“這些年來爹爹一直外任,孩兒雖跟在您身邊,卻一心閉門讀書,從未體驗過人情世故,再且以兒子現下的眼界,也不知該選何地為好,遂此事唯有讓您與祖父操心。”


    老太爺淡淡道:“此事你無需擔心,待你離家外任時,祖父定會為你擇好師爺以及幕僚,有他們在旁相助你,會快便會所有作為,其政績自然隨之而來,三年之後自然又會升一品。”


    翊哥點了點頭:“孫兒多謝祖父關懷!”


    “老夫能幫你的也唯有這些,日後且看你”


    隻聽劉仲修長歎一聲:“你娘雖有你大姐從旁勸慰,但到底不如你過去美矣,遂你還是去寬慰一二,”神色一頓,輕聲道:“她隻有你一個兒子,定然舍不得你。”


    “兒子明白!”翊哥緩緩點頭,隨後對二人揖禮,方轉身離開。


    二房子女跟隨二太太一同迴到院子,大姐對眾人使了使眼色,他們立即會意,行禮後方緩緩退出去,待母女二人進到內室,隻見二太太快走一步,趴在床上泣不成聲,心酸道:“為娘的命怎這麽苦?”


    “娘,您怎能這麽想?”


    “你們劉家人都見不得我好?”


    大姐啼笑皆非,苦笑道:“娘,我可不是劉家人,女兒早早就嫁人,如今乃宋劉氏!”


    二太太哭聲一頓,指著她淚雨婆娑道:“你到底安著什麽心,讓為娘與你弟弟生生母子分離。”


    “娘,事關弟弟的前程,您當真忍心讓他這輩子一事無成,籍籍無名嗎?”


    “翊哥便是不想繼續科考,也可留在京中謀個官職,何必去那麽遠的地方,再且若他外任之地離我們近些,也好有個照拂,如今倒好,一走便是窮鄉僻壤,不毛之地的地方,為娘想見他一麵都難上加難?”


    “娘,此乃皇城腳下,眾人擠破頭都想進來的地方,可進來後方發現京中的官位雖看著亮堂,卻不如外任容易熬政績,升官快,”大姐聲音一頓,又道:“娘,手握實權與徒有虛名,孰重孰輕,以您心中的溝壑,焉能不知。”


    “那豈不是好幾載也見不到翊哥,為娘想想,這心口便喘不上來氣,”二太太捶打她的胸口,哽咽道:“翊哥從嗷嗷待哺的小兒到如今風度翩翩的少年郎,從未離開過為娘身邊,你讓為娘如何能舍得,為娘隻有他一個兒子啊……”


    大姐臉色一斂,眸光幽怨,淡淡道:“娘,打小女兒也從未離開過您身邊,到了年歲還不是及笄出嫁,若按您這麽說,當初為何讓女兒出嫁,如今落得這般光景。”


    聞言,二太太臉色一僵,氣憤道:“那不一樣?”


    大姐挑眉:“都是您身上掉下來的肉,有何不一樣?”


    二太太張了張嘴,想辯解卻又辯駁不出,口不擇言道:“你是女兒家早晚都要嫁人,可翊哥不一樣,他是兒子將來是要留在為娘身邊孝敬我。”


    “娘……”大姐神色無奈,低歎道:“都是您的兒女,在您心裏卻如此區別對待,此話雖是正理,但您這麽說,不怕寒了女兒的心嗎?”


    話一出口,二太太便知說了錯話,欲言又止的看著她,低聲道:“適才為娘不過是惱羞成怒方才說出意氣之言,珍兒莫要同為娘一般計較。”


    “娘,我乃您親生女,便是您說出再難聽的話,女兒也不會放在心上,隻因女兒知您是有口無心,但此次事關翊哥的仕途,無論是爹爹還是祖父,都不敢輕易下定論,唯有看翊哥的決定,畢竟日後的路是要靠他自己走,您說呢?”


    二太太無聲落淚,默默道:“這個家裏,無論大事小情,為娘焉能有所置喙?”


    大姐臉色一板,輕皺眉頭:“您是二房的當家主母,誰不看您的臉色行事,便是內宅之事,我爹也須得征求您的意見?”


    二太太被她之言弄得心酸不已,低泣道:“為娘……為娘不過是個紙老虎罷了?”老爺從不似珍兒這般想。


    “娘,您想想大房,大伯母那般不舍得睿哥,最後還不是允了他去戎武,戰場上那可是刀光劍影,屍橫遍野,一不小心便會丟了性命,”大姐拿起絲帕擦拭她娘眼角的淚水,低聲道:“此次翊哥離家外任雖是去那窮鄉僻壤之地,但唯有那等地方好熬政績,加之沒有性命之憂,娘,與大伯母相比,您可要學會知足。”


    “為娘……為娘不是不懂翊哥想要出人頭地,一雪前恥的決心,可他作此決定,為何不跟為娘商量下?”


    “娘,翊哥自以為鐵定不能中,未料竟峰迴路轉,此決定怕也是突發奇想,哪有功夫與您合計。”


    “可是……”


    “娘,旁人許會糊弄您,女兒還能騙你不成,”大姐低聲道:“翊哥去那等地方,不止您心疼,女兒也心疼,可自古便是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祖父如此,爹爹如此,翊哥亦如此。”


    二太太神色呆滯,喃喃道:“事到如今,為娘還能說甚?”


    大姐低聲道:“娘,唯有守得雲開方能見月明,”見她娘依舊緊皺眉頭,輕聲道:“若您還未想通,不如問問外祖母,她老人家定會比女兒更會勸人。”


    二太太眉眼一豎,厲聲道:“你想讓為娘被你外祖母罵死不成?”


    大姐拿起絲帕遮住嘴角的笑意,她娘這是在無理取鬧,如今唯有一直哄著她,待過幾日她許會慢慢合計明白。


    從正房出去後,三姐挽著六妹的胳膊,輕聲道:“想不到大哥那般境遇下竟能扭轉乾坤,真是……”


    劉湘婉淡笑道:“大哥心性堅韌,若不是身染風寒,此次定是高中榜首。”


    三姐低歎:“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人卻是不能勝天啊。”


    “話雖這麽說,但還有一句話三姐可曾聽過,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許是老天爺為大哥安排的另一條錦繡繁華之路。”


    “但願吧!”


    劉湘婉見她眉頭不展,低聲道:“三姐可是有何煩心事?”


    三姐緩緩道:“下月中旬大哥便要成親,隨後便會離家外任,一走便是好幾載,明年的今日我怕也要出嫁,如此想來,到得那時我們三兄妹都不在她身邊。”


    “三姐,無論是母親還是我姨娘,待兄弟們大了,都是要飛的,他們怎可能一輩子固守這方寸之間的地方。”


    “小時盼著長大後穿好看的衣裳,大了卻又希望變迴小時,這樣便能一輩子守在爹娘身邊,不用嫁到旁人家裏被其磋磨。”


    劉湘婉低笑:“所謂女大不中留,留來留去留成仇,三姐當真不想嫁?”


    三姐瞪大了眼睛,橫了她一眼:“偶爾感慨下,有何不可?”


    “三姐怕甚,若他們膽敢磋磨你,你就磋磨他們兒子,且看誰心疼誰。”


    三姐翻了個白眼:“你當我是大姐,身上自帶遇神殺神,遇佛殺佛的氣勢,但凡她處在那裏,眾人便跟吃了定心丸一樣。”


    劉湘婉低歎:“大姐不但手段了得,說出的話更讓人無比折服,與她相比,真真是大巫見小巫,相形見絀矣。”


    “如何不是?”


    姐妹二人對視一眼,雙雙錯開視線,隨後忍俊不禁的偷笑。


    隻見三姐點了點劉湘婉的額頭,嗔怒道:“自打你搬到祖父的院子,這膽子越發的大了?”


    劉湘婉扯了扯嘴角,攤手道:“我這叫觀世間百態,未雨綢繆也。”


    “好個未雨綢繆,”三姐見她臉頰圓潤不少,忍不住擰了擰她的臉頰,低聲道:“看樣子你在祖父那裏過得無比舒暢,身子肥嫩不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庶女閨中記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君滄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君滄海並收藏庶女閨中記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