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天華苦著臉跟在其後。
書房,老太爺輕聲道:“曹丞相找你們兄弟所謂何事?”
大老爺歎氣道:“如今皇上已到了而立之年,群臣們討論立嫡立長一事。”
“果然不出我所料。”老天爺頓了頓,又道:“曹丞相可有說,他欲意哪邊?”
劉仲修淡淡道:“嫡。”
老太爺垂下頭,淡淡道:“立嫡不立庶,立長不立幼。”
“爹,這事咱家參與不得,如今二弟迴京述職,朝堂之上又大受聖上褒獎,雖我早將兵符交還與聖上,但手下將領到底都是我提拔之人,對我忠心耿耿,”頓了頓,又道:“眼下咱們家正是風頭正足之時,隻怕有心人會打咱家的主意。”
“老大言之有理,咱們什麽也不能做,什麽也不能說,隻有以不變應萬變,”隨後老太爺看向劉仲修,輕歎道:“為父知你這些年一直外任,好不容易被聖上調迴京中,官階又升了一品,可眼下這時節卻是不能替你大張旗鼓的慶賀。”
劉仲修淡笑道:“爹,您莫不是把兒子當成弱冠之年的幼子,這些年外任他鄉,兒子別的不明白,卻也懂得這東西麵上好看卻不如握在手心實惠,孰重孰輕,兒子焉能不知。”
老太爺大笑一聲:“好,好,如此為父便放心了,日後你跟你大哥,一文一武,在朝中用心為聖上分憂解難,至於立嫡立長之事,任誰勸說也不可妄言。”如今朝堂分歧越來越大,說不得牽一發而動全身,遂此時的鎮國將軍府不能出一絲紕漏。
大老爺及劉仲修恭敬的揖禮道:“爹放心,兒子們定守護好鎮國將軍府。”
老太爺不住的頷首,笑容滿麵道:“老二,翰文早已過府,過會兒你且去見見他。”
劉仲修身子一愣,恍然大悟:“珍兒可是迴府了?”
“他們一家四口晌午來府,至於翰文一直在等你,怕是想親口恭賀你高升。”
劉仲修淡淡道:“爹不用替他美言,翰文不是在等我,他是不敢提前走。”
老太爺揮了揮手,淡笑道:“左右都無妨,你們兄弟倆出去招待他吧!便是不顧及珍兒的麵子還要給安國公府留幾分顏麵,切記行事不能過於激進。”
“爹,兒子明白。”
兄弟倆出去後,就見廳中大房二房眾人早已立在廳中,小輩們一同對劉仲修行禮問安,恭敬道:“恭賀爹爹升遷之喜。”
“恭賀二伯升遷之喜。”
“恭賀二老爺升遷之喜。”
劉仲修眼前烏壓壓的一群人,滿臉笑意道:“好,好,都賞,都有賞。”
二太太移步上前,福了福身,低聲道:“妾身恭賀老爺升遷之喜。”
劉仲修上前一步扶起她,輕聲道:“這些年辛苦夫人了。”
二太太眼眶一紅,低聲道:“妾身不辛苦,這些年老爺外任他鄉,一路殫精竭慮,披星掛月,其中心酸苦澀,妾身焉能不知。”
此話一出,劉仲修想起當年任窮鄉僻壤的知縣,苦的連喝水都帶著泥沙,唉!往事不堪迴首,現下想來自任了蘇州知府後,他才慢慢熬出政績。
大太太走上前,含笑道:“恭喜二弟,這些年你受苦了。”
誰料,劉仲修猛然對她揖了一禮,恭敬道:“這些年弟一直外任他鄉,未曾盡到一絲為人子的孝心,家中老父全靠大嫂替我夫婦在旁盡孝,偌大一個府邸,更是全部仰仗大嫂主持中饋,其中艱難酸苦,弟焉能不知,遂請大嫂受弟一拜。”
見此,二太太隨老爺一同恭敬的對其福了福身。
大太太眼眶微紅,快走兩步親自扶起二太太的手,輕聲道:“二弟快快起身,且別這麽說,咱們是一家人,互相照拂本是應該,再說為人子嗣,我焉能不對公爹盡其孝心。”
二房夫婦起身後,大老爺含笑上前:“自家兄弟何須這般客套,俗話說長兄為父,長嫂為母,這等事本就是我們分內之事。”
大太太拿起絲帕拭了拭眼角的淚水,低聲道:“老爺說的是。”
此時此刻,大太太與二太太妯娌間竟再無一絲齷齪,神色皆是感慨這些年的不容易。
隨後,大老爺大臂一揮,大笑道:“都是自家人,坐下說話。”
大老爺與劉仲修分為坐在上首,兩邊分別坐著大房二房眾子女,不過皆是少爺們坐著,姑娘們立在身後,待大老爺看到宋天華時眸光一頓,淡笑道:“我與二弟方到府便聽下人們稟告,說翰文一家來府,本應立即出來招待你,不過有些要緊之事跟老太爺說,遂迴府至今方出來。”
宋天華小心的覷了覷嶽父的臉色,見其眉眼帶笑,心中舒了一口氣,上前揖禮道:“小侄拜見嶽父,大伯父。”
劉仲修淡笑道:“大哥,翰文與咱們是一家人,便是讓他等一會兒,他也不會有任何怨言,我說的可對,翰文?”
宋天華嘴裏發苦,他就知幾日前那件事,嶽父並未釋懷,沒有當眾給他難堪,已是心存僥幸,恭敬道:“小婿本就是小輩,等長輩召見本是理所應當。”
劉仲修點了點頭,冷不丁道:“今日你家中洗三宴,都有何人去了?”
“不過是家中一些親戚友人,及相熟一些官宦人家的女眷。”
劉仲修頷了頷首:“這幾日老太君身體可還好?”
“曾祖母身體十分康泰,特意叮囑小婿為您單獨置一桌酒席,”話到此處一頓,又道:“不過曾祖母聽說您官階高升一事後,喜得連連道好。”
聞言,劉仲修臉色緩和不少,輕聲道:“待你迴府後,替我跟老太君道謝,若不是我官升一品且立即授官,轟動之於一下朝便被人拉走,說不得立即過府拜訪老太君。”
宋天華又道:“曾祖母聽聞嶽父高升後,便與小婿道,如此光景,您怕是不能過府來吃喜宴。”
“老太君英明。”
二太太輕聲道:“老爺,您別光顧著高興,女兒們可是等了您很久。”
劉仲修詫異道:“何事?”
二太太捂嘴輕笑:“自是恭賀您升官一事。”
劉仲修看了眼亭亭玉立的五朵金花,含笑道:“看來你們是有所準備。”
三姐最為年長,遂帶著四姐妹上前,對其恭敬的福了福身,低聲道:“女兒們恭賀爹爹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裏。”
劉仲修大笑道:“好,好。”
三姐頓了頓,輕聲道:“爹爹,今日您高升,女兒糾結半天方想到送您一副字。”說完臉色緋紅,低聲道:“女兒的字著實難登大雅之堂,遂求大哥提的字。”
“無妨,你的心意為父收到了,”劉仲修含笑道:“將姑娘的字打開,讓我看看題的何詞?”
兩名丫鬟上前將那副字打開,隻見上麵寫著‘賀鵬程得誌,花盛續登高’,大老爺看到後,不住道:“詞提的好,提的好。”
劉仲修神色滿意,褒獎道:“賞,有賞!”
四姐上前一步,輕聲道:“明日起,爹爹便要入朝為官,女兒便提前做了一雙鞋送給爹爹,希望您腳踩七彩祥雲,步步登高高升。”
“賞,有賞!”
五姐臉色微紅,輕聲道:“女兒女紅不甚好,唯有求夫子做了一手賀詞,誌在高天步步雲梯攀桂樹,胸懷天下騰騰駿馬奮雄程。”
“五丫頭有心了,這詞做的好,賞!”
劉湘婉與七姐送的相同,皆是一個荷包,不過一個看著針腳精致,一個看著針腳粗糙,劉仲修拿在手心,含笑道:“你們繡的荷包很好,為父很喜歡。”
二太太在旁輕笑:“老爺,為了給您準備賀禮,五個丫頭可是沒少費心思。”
“賞,都有賞!”
宋天華坐在一旁,不言不語,不是他不想說而是不敢說,適才嶽父看向他的眸光陰冷又霸道,他唯有屏氣凝神,正襟危坐的坐在一旁。
一家人這般說說笑笑的過了一個時辰,這時大太太開口,輕聲道:“如今日頭已然夕下,咱們還是早些用膳吧!”
大老爺頷首道:“也好,”看向旁邊的小廝,輕聲道:“請老太爺出來用膳。”
小廝躬著身子應道。
待老太爺出來後坐在上首,眾人方腳步輕移的入席,自是男女不同席,老太爺淡淡道:“用膳吧!”
睿哥自進到廳中便不由自主的看向六妹,她明明知曉卻故作不知,即便他二人眼神對視,六妹也會立即垂下眼眸,見此,睿哥氣的臉色鐵青,恨不得逮到她狠狠揉捏她的肉臉。
好不容易熬到晚膳結束,眾人紛紛離開,被人時刻緊盯的劉湘婉隻覺頭皮發麻,挽著三姐的胳膊,催促道:“天色不早了,咱們還是早些迴去吧!”
三姐愣了愣,緩緩點頭。
拐角處廊亭下,昏暗的燭光一閃一閃,三姐小聲道:“那處好像有個人影在晃動。”
劉湘婉早看出此人是誰,低歎道:“卻是有人立在那。”
三姐惱怒道:“黑燈瞎火,站在昏暗處不是嚇唬人嗎?”氣憤之下拉著她走上前,恨聲道:“讓我看看是哪個皮緊的東西,待我逮到他,非收拾他不可。”
劉湘婉扯了扯她的衣袖,小聲道:“三姐,慎言,慎言。”此話若被二哥聽到,還不定惹出什麽是非。
待到了人影處,隨著丫鬟們提的燈籠照亮來人,果然如劉湘婉所料,卻是守株待兔的睿哥,隻見其板著臉怒視姐妹二人,三姐不自覺後腿一步,訕笑道:“原來是二哥。”
睿哥冷哼道:“這迴看清楚了,不是皮緊的奴才。”
三姐訕訕道:“不過是說著玩……”二哥當真武藝高超,隔了兩丈遠還能聽到她與六妹的私語。
劉湘婉福了福身,低聲道:“二哥。”
睿哥似笑非笑:“六妹,你讓我好等。”
三姐看看六妹,又看看二哥,皺眉問:“二哥為甚等我六妹?”她可以隨意欺負六妹,卻不容許旁人欺負她。
若此時劉湘婉聽到她心裏話,怕是哭笑不得,若按三姐這般說,無論誰欺負她,結果還不是她被人欺負。
睿哥斜了六丫頭一眼,淡淡道:“你問她?”
劉湘婉低聲道:“二哥讓我幫他繡個荷包,本來允諾給他繡,後來著實沒了心氣,便不了了之。”
話裏話外告訴二哥,她想不出其他法子,您還是另請高明吧!
睿哥眉眼一挑,輕聲道:“六妹,上山容易下山難,這道理你懂吧?既然應下又這般搪塞,不好吧?”
三姐也道:“六妹,你女紅尤為出眾,既答應了便幫二哥繡一個荷包吧!”不然以他的性子,不弄到手還不得一直纏著你不放。
劉湘婉神色無奈的看著三姐:她在深坑中垂死掙紮,三姐成了助紂為虐的填坑人,這是要將她生生活埋啊……
劉湘婉低歎一聲:“三姐,你且聽我細細道來……”
誰料睿哥猛地打斷她:“六妹,不過是個荷包,你卻推三阻四,莫不是非要我驚動二伯母,你才肯?”
即使燭光昏暗,也能瞧出劉湘婉臉色鐵青,隻聽她磨牙道:“二哥是在威脅我?”
“確實如此。”
三姐冷不丁插嘴:“二哥,不就是一個荷包,我與六妹女紅皆是黃姨娘所授,既然她不肯繡給你,我給你繡,可否?”
睿哥冷聲道:“不一樣,即使繡法一樣,人一樣,繡出的東西也不一樣,你說是不是啊,六妹?”
劉湘婉低歎一聲:“二哥,既如此,明日午時三刻,咱們在前幾日那個涼亭見麵。”
三姐扯了扯她的衣袖,耳語道:“直接讓丫鬟送給他便是,何必你親自走一趟。”
“幫人幫到底,送佛送到西,既要送就得讓他滿意,省的過後又來煩我。”
三姐想了想:“你說的對。”
聞言,睿哥臉色見緩,淡淡道:“六妹,不可再騙我,不然?”
劉湘婉翻了個白眼:“二哥,僅此一次,下不為例。”不是沒想到法子,隻不過此法子一出,大伯母勢必更加傷心,遂她一直避而不見,卻未料二哥如此難纏,竟在此候著她,唉!如今兩家人住在一處,以太太莽撞的脾性及大伯母馭人的手段,日子一長她二人定會有醃臢事,她著實不想成為惹她二人不快的第一人。
睿哥冷哼一聲,帶著甲義離開。
書房,老太爺輕聲道:“曹丞相找你們兄弟所謂何事?”
大老爺歎氣道:“如今皇上已到了而立之年,群臣們討論立嫡立長一事。”
“果然不出我所料。”老天爺頓了頓,又道:“曹丞相可有說,他欲意哪邊?”
劉仲修淡淡道:“嫡。”
老太爺垂下頭,淡淡道:“立嫡不立庶,立長不立幼。”
“爹,這事咱家參與不得,如今二弟迴京述職,朝堂之上又大受聖上褒獎,雖我早將兵符交還與聖上,但手下將領到底都是我提拔之人,對我忠心耿耿,”頓了頓,又道:“眼下咱們家正是風頭正足之時,隻怕有心人會打咱家的主意。”
“老大言之有理,咱們什麽也不能做,什麽也不能說,隻有以不變應萬變,”隨後老太爺看向劉仲修,輕歎道:“為父知你這些年一直外任,好不容易被聖上調迴京中,官階又升了一品,可眼下這時節卻是不能替你大張旗鼓的慶賀。”
劉仲修淡笑道:“爹,您莫不是把兒子當成弱冠之年的幼子,這些年外任他鄉,兒子別的不明白,卻也懂得這東西麵上好看卻不如握在手心實惠,孰重孰輕,兒子焉能不知。”
老太爺大笑一聲:“好,好,如此為父便放心了,日後你跟你大哥,一文一武,在朝中用心為聖上分憂解難,至於立嫡立長之事,任誰勸說也不可妄言。”如今朝堂分歧越來越大,說不得牽一發而動全身,遂此時的鎮國將軍府不能出一絲紕漏。
大老爺及劉仲修恭敬的揖禮道:“爹放心,兒子們定守護好鎮國將軍府。”
老太爺不住的頷首,笑容滿麵道:“老二,翰文早已過府,過會兒你且去見見他。”
劉仲修身子一愣,恍然大悟:“珍兒可是迴府了?”
“他們一家四口晌午來府,至於翰文一直在等你,怕是想親口恭賀你高升。”
劉仲修淡淡道:“爹不用替他美言,翰文不是在等我,他是不敢提前走。”
老太爺揮了揮手,淡笑道:“左右都無妨,你們兄弟倆出去招待他吧!便是不顧及珍兒的麵子還要給安國公府留幾分顏麵,切記行事不能過於激進。”
“爹,兒子明白。”
兄弟倆出去後,就見廳中大房二房眾人早已立在廳中,小輩們一同對劉仲修行禮問安,恭敬道:“恭賀爹爹升遷之喜。”
“恭賀二伯升遷之喜。”
“恭賀二老爺升遷之喜。”
劉仲修眼前烏壓壓的一群人,滿臉笑意道:“好,好,都賞,都有賞。”
二太太移步上前,福了福身,低聲道:“妾身恭賀老爺升遷之喜。”
劉仲修上前一步扶起她,輕聲道:“這些年辛苦夫人了。”
二太太眼眶一紅,低聲道:“妾身不辛苦,這些年老爺外任他鄉,一路殫精竭慮,披星掛月,其中心酸苦澀,妾身焉能不知。”
此話一出,劉仲修想起當年任窮鄉僻壤的知縣,苦的連喝水都帶著泥沙,唉!往事不堪迴首,現下想來自任了蘇州知府後,他才慢慢熬出政績。
大太太走上前,含笑道:“恭喜二弟,這些年你受苦了。”
誰料,劉仲修猛然對她揖了一禮,恭敬道:“這些年弟一直外任他鄉,未曾盡到一絲為人子的孝心,家中老父全靠大嫂替我夫婦在旁盡孝,偌大一個府邸,更是全部仰仗大嫂主持中饋,其中艱難酸苦,弟焉能不知,遂請大嫂受弟一拜。”
見此,二太太隨老爺一同恭敬的對其福了福身。
大太太眼眶微紅,快走兩步親自扶起二太太的手,輕聲道:“二弟快快起身,且別這麽說,咱們是一家人,互相照拂本是應該,再說為人子嗣,我焉能不對公爹盡其孝心。”
二房夫婦起身後,大老爺含笑上前:“自家兄弟何須這般客套,俗話說長兄為父,長嫂為母,這等事本就是我們分內之事。”
大太太拿起絲帕拭了拭眼角的淚水,低聲道:“老爺說的是。”
此時此刻,大太太與二太太妯娌間竟再無一絲齷齪,神色皆是感慨這些年的不容易。
隨後,大老爺大臂一揮,大笑道:“都是自家人,坐下說話。”
大老爺與劉仲修分為坐在上首,兩邊分別坐著大房二房眾子女,不過皆是少爺們坐著,姑娘們立在身後,待大老爺看到宋天華時眸光一頓,淡笑道:“我與二弟方到府便聽下人們稟告,說翰文一家來府,本應立即出來招待你,不過有些要緊之事跟老太爺說,遂迴府至今方出來。”
宋天華小心的覷了覷嶽父的臉色,見其眉眼帶笑,心中舒了一口氣,上前揖禮道:“小侄拜見嶽父,大伯父。”
劉仲修淡笑道:“大哥,翰文與咱們是一家人,便是讓他等一會兒,他也不會有任何怨言,我說的可對,翰文?”
宋天華嘴裏發苦,他就知幾日前那件事,嶽父並未釋懷,沒有當眾給他難堪,已是心存僥幸,恭敬道:“小婿本就是小輩,等長輩召見本是理所應當。”
劉仲修點了點頭,冷不丁道:“今日你家中洗三宴,都有何人去了?”
“不過是家中一些親戚友人,及相熟一些官宦人家的女眷。”
劉仲修頷了頷首:“這幾日老太君身體可還好?”
“曾祖母身體十分康泰,特意叮囑小婿為您單獨置一桌酒席,”話到此處一頓,又道:“不過曾祖母聽說您官階高升一事後,喜得連連道好。”
聞言,劉仲修臉色緩和不少,輕聲道:“待你迴府後,替我跟老太君道謝,若不是我官升一品且立即授官,轟動之於一下朝便被人拉走,說不得立即過府拜訪老太君。”
宋天華又道:“曾祖母聽聞嶽父高升後,便與小婿道,如此光景,您怕是不能過府來吃喜宴。”
“老太君英明。”
二太太輕聲道:“老爺,您別光顧著高興,女兒們可是等了您很久。”
劉仲修詫異道:“何事?”
二太太捂嘴輕笑:“自是恭賀您升官一事。”
劉仲修看了眼亭亭玉立的五朵金花,含笑道:“看來你們是有所準備。”
三姐最為年長,遂帶著四姐妹上前,對其恭敬的福了福身,低聲道:“女兒們恭賀爹爹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裏。”
劉仲修大笑道:“好,好。”
三姐頓了頓,輕聲道:“爹爹,今日您高升,女兒糾結半天方想到送您一副字。”說完臉色緋紅,低聲道:“女兒的字著實難登大雅之堂,遂求大哥提的字。”
“無妨,你的心意為父收到了,”劉仲修含笑道:“將姑娘的字打開,讓我看看題的何詞?”
兩名丫鬟上前將那副字打開,隻見上麵寫著‘賀鵬程得誌,花盛續登高’,大老爺看到後,不住道:“詞提的好,提的好。”
劉仲修神色滿意,褒獎道:“賞,有賞!”
四姐上前一步,輕聲道:“明日起,爹爹便要入朝為官,女兒便提前做了一雙鞋送給爹爹,希望您腳踩七彩祥雲,步步登高高升。”
“賞,有賞!”
五姐臉色微紅,輕聲道:“女兒女紅不甚好,唯有求夫子做了一手賀詞,誌在高天步步雲梯攀桂樹,胸懷天下騰騰駿馬奮雄程。”
“五丫頭有心了,這詞做的好,賞!”
劉湘婉與七姐送的相同,皆是一個荷包,不過一個看著針腳精致,一個看著針腳粗糙,劉仲修拿在手心,含笑道:“你們繡的荷包很好,為父很喜歡。”
二太太在旁輕笑:“老爺,為了給您準備賀禮,五個丫頭可是沒少費心思。”
“賞,都有賞!”
宋天華坐在一旁,不言不語,不是他不想說而是不敢說,適才嶽父看向他的眸光陰冷又霸道,他唯有屏氣凝神,正襟危坐的坐在一旁。
一家人這般說說笑笑的過了一個時辰,這時大太太開口,輕聲道:“如今日頭已然夕下,咱們還是早些用膳吧!”
大老爺頷首道:“也好,”看向旁邊的小廝,輕聲道:“請老太爺出來用膳。”
小廝躬著身子應道。
待老太爺出來後坐在上首,眾人方腳步輕移的入席,自是男女不同席,老太爺淡淡道:“用膳吧!”
睿哥自進到廳中便不由自主的看向六妹,她明明知曉卻故作不知,即便他二人眼神對視,六妹也會立即垂下眼眸,見此,睿哥氣的臉色鐵青,恨不得逮到她狠狠揉捏她的肉臉。
好不容易熬到晚膳結束,眾人紛紛離開,被人時刻緊盯的劉湘婉隻覺頭皮發麻,挽著三姐的胳膊,催促道:“天色不早了,咱們還是早些迴去吧!”
三姐愣了愣,緩緩點頭。
拐角處廊亭下,昏暗的燭光一閃一閃,三姐小聲道:“那處好像有個人影在晃動。”
劉湘婉早看出此人是誰,低歎道:“卻是有人立在那。”
三姐惱怒道:“黑燈瞎火,站在昏暗處不是嚇唬人嗎?”氣憤之下拉著她走上前,恨聲道:“讓我看看是哪個皮緊的東西,待我逮到他,非收拾他不可。”
劉湘婉扯了扯她的衣袖,小聲道:“三姐,慎言,慎言。”此話若被二哥聽到,還不定惹出什麽是非。
待到了人影處,隨著丫鬟們提的燈籠照亮來人,果然如劉湘婉所料,卻是守株待兔的睿哥,隻見其板著臉怒視姐妹二人,三姐不自覺後腿一步,訕笑道:“原來是二哥。”
睿哥冷哼道:“這迴看清楚了,不是皮緊的奴才。”
三姐訕訕道:“不過是說著玩……”二哥當真武藝高超,隔了兩丈遠還能聽到她與六妹的私語。
劉湘婉福了福身,低聲道:“二哥。”
睿哥似笑非笑:“六妹,你讓我好等。”
三姐看看六妹,又看看二哥,皺眉問:“二哥為甚等我六妹?”她可以隨意欺負六妹,卻不容許旁人欺負她。
若此時劉湘婉聽到她心裏話,怕是哭笑不得,若按三姐這般說,無論誰欺負她,結果還不是她被人欺負。
睿哥斜了六丫頭一眼,淡淡道:“你問她?”
劉湘婉低聲道:“二哥讓我幫他繡個荷包,本來允諾給他繡,後來著實沒了心氣,便不了了之。”
話裏話外告訴二哥,她想不出其他法子,您還是另請高明吧!
睿哥眉眼一挑,輕聲道:“六妹,上山容易下山難,這道理你懂吧?既然應下又這般搪塞,不好吧?”
三姐也道:“六妹,你女紅尤為出眾,既答應了便幫二哥繡一個荷包吧!”不然以他的性子,不弄到手還不得一直纏著你不放。
劉湘婉神色無奈的看著三姐:她在深坑中垂死掙紮,三姐成了助紂為虐的填坑人,這是要將她生生活埋啊……
劉湘婉低歎一聲:“三姐,你且聽我細細道來……”
誰料睿哥猛地打斷她:“六妹,不過是個荷包,你卻推三阻四,莫不是非要我驚動二伯母,你才肯?”
即使燭光昏暗,也能瞧出劉湘婉臉色鐵青,隻聽她磨牙道:“二哥是在威脅我?”
“確實如此。”
三姐冷不丁插嘴:“二哥,不就是一個荷包,我與六妹女紅皆是黃姨娘所授,既然她不肯繡給你,我給你繡,可否?”
睿哥冷聲道:“不一樣,即使繡法一樣,人一樣,繡出的東西也不一樣,你說是不是啊,六妹?”
劉湘婉低歎一聲:“二哥,既如此,明日午時三刻,咱們在前幾日那個涼亭見麵。”
三姐扯了扯她的衣袖,耳語道:“直接讓丫鬟送給他便是,何必你親自走一趟。”
“幫人幫到底,送佛送到西,既要送就得讓他滿意,省的過後又來煩我。”
三姐想了想:“你說的對。”
聞言,睿哥臉色見緩,淡淡道:“六妹,不可再騙我,不然?”
劉湘婉翻了個白眼:“二哥,僅此一次,下不為例。”不是沒想到法子,隻不過此法子一出,大伯母勢必更加傷心,遂她一直避而不見,卻未料二哥如此難纏,竟在此候著她,唉!如今兩家人住在一處,以太太莽撞的脾性及大伯母馭人的手段,日子一長她二人定會有醃臢事,她著實不想成為惹她二人不快的第一人。
睿哥冷哼一聲,帶著甲義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