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姐翻了個白眼:“日後再不搭理你這個沒意氣的家夥。”
“三姐,別……我錯了還不成。”
三姐冷哼,五姐笑著說:“三姐,此次你就該狠狠治住六妹,讓她認識到你的可怕之處。”
七姐調侃道:“三姐脾氣最為直爽,怎會有可怕之處?”
三姐點了點七妹的小鼻子:“還是七妹最為可愛,不似五妹一肚子壞水,竟攛掇我與六妹打架。”
劉湘婉順勢馬屁道:“三姐果然在聰慧不過!”
五姐扶額低歎:“三姐,我冤枉啊……”
姐妹四人一路打打鬧鬧到了太太院子,進屋後,隻見四姐早已過來坐在一旁,四人斂了斂臉上的神色,恭敬的福了福身,太太滿臉笑容的頷首:“坐下吧!”
四姐坐在三姐旁邊,垂頭暗暗思忖:她們四人何時這般要好,竟將她甩自一旁,莫不是想孤立她,哼!她們四人心眼也不過如此!
今日老太爺祭祖,太太心裏委實有些忐忑不安,因為公爹發話,不光嫡子進去,庶子也一同跪拜祖先,遂連帶著牙牙學語的宴哥及祉哥皆被劉鐵抱到祠堂,老爺此舉莫不是打算讓這些庶子記在她名下,倘若這般她定然不允,但若公爹發話,她又如何敢拒絕。
還好……還好……公爹此舉不過是讓他們跪拜祖先,祭拜完,公爹看著先祖的牌位沉聲道:“凡劉家子孫,若而立之年文不成武不就,直接將其分家出去,讓其自生自滅。”
話音一落,隻見祠堂中站著的兒郎們臉色各個精彩絕倫,唯有宴哥祉哥什麽也不懂,眼神四處亂看,直至環顧一圈看不到熟悉之人,嘴角一癟似要出聲大哭,見此,太太忙對劉鐵吩咐:“趕緊將兩位少爺抱出去。”門外自有奶娘在其守著。
想及此,太太嘴角含笑道:“早膳你們吃的可習慣?”
三姐噘嘴道:“娘,一點也不合女兒胃口。”她們一直待在蘇州,吃慣了甜食,怎能吃慣又鹹又辣的口味。
太太冷聲道:“如今眾姐妹中你最為年長,下麵的妹妹們且沒說什麽,你便一直抱怨個不停,怎就你這般不好伺候。”
“娘,還不是您問的問題,女兒才如實迴答。”
太太瞪了她一眼,恨聲道:“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世之質文,隨教而變,這點道理也不懂嗎?”
“娘,隨遇而安也不是這般快便能適應的……”
聞言,太太怒聲道:“還敢頂嘴?”
三姐慢慢垂下頭,小聲道:“女兒不敢。”
這時王媽媽飛快的走進來,手中拿著兩張燙紅的金帖,一臉笑容的走到太太身邊,耳語道:“這是安國公府及禦史府送來的請帖。”
太太眼睛一亮,忙不迭拿在手裏不住的端詳,似想到什麽眼角竟泛出淚水,眾人見了神色不免有些好奇,王媽媽輕聲道:“太太……”
太太迴過神兒,拿起絲帕沾了沾眼角的淚水,淡笑道:“過兩日母親帶你們出門會親戚。”
五姐妹心神一轉便知這兩個請帖從何而來,莞爾一笑道:“我們也想去看看外家及大姐呢?”
“你們這幫孩子……”當真聰慧!
“如今咱們不在蘇州,我知你們一時間適應不過來,但時間長了,慢慢便會習慣,這段時日你們行事說話要收斂,平日我慣著你們不打緊,可今日不同往日,京裏規矩嚴格,咱們家這樣還不算什麽,待你們真正見識過底蘊深厚的簪纓世家便會理解母親對你們的教誨。”
這般告誡之言,五姐妹怎會聽不出,遂站起來福了福身,恭敬道:“母親放心,女兒們定會嚴守府中規矩,不會給您丟臉。”
太太滿意的頷了頷首,淡笑道:“你們大伯母極重規矩,想必你們也能看出一二,日後在她麵前定要注意禮儀規矩,知道嗎?”
“女兒們知道。”
這時三姐插嘴道:“娘,那這兩日我們姐妹幹什麽?”
太太淡淡道:“當年王媽媽跟著我從娘家陪嫁過來,也算是府中老人,遂一會兒讓她帶你們姐妹去大房請安,隨後再帶你們在府中四下走走,熟悉下府中的景致。”
王媽媽福了福身,笑著說:“承蒙姑娘們不棄,老奴便帶主子們認認道。”
“待你們慢慢熟悉府中境況,便跟著大房兩位堂妹一同上課。”太太餘光瞥到三姐輕皺眉頭,冷哼道:“在蘇州時,娘雖親自教你與四丫頭管家之責,也是防患於未然,畢竟你們年歲也不小了,待過一段時日,娘便會跟你們大伯母提及,讓她教你們管家。”
三姐臉色由青轉黑,這與她心中所想始料不及,心裏微微不服,小聲辯駁道:“娘,迴程途中,女兒不是將府中內務打理的井井有條,這上學及管家之事,女兒覺得還是不用學了吧!”
“什麽也不學?那你想幹什麽?”管一府與管一船區別大了!
三姐心中喃喃道:她什麽也不相幹但又不敢忤逆她娘,唯有開口道:“娘,女兒還得跟孫嬤嬤學規矩呢?”
“隻要你用心,什麽時候都能學,至於學堂及管家,這兩樣耽誤不得。”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玫兒到現在還不懂這個道理。
三姐見她娘固執己見,垂下頭小聲道:“女兒知道了。”
太太冷眼看她片刻,方不耐煩的揮了揮手:“既這般,你們去吧!”
眾人福了福身,腳步輕移的離開。
王媽媽先帶五位姑娘去了大房請安,得知大太太正同府裏的管事商量事宜,便沒驚動正房之人,帶著姑娘們去了學堂。
她們腳步剛踏進學堂的院子,便碰到迎麵而來的劉默婉、劉明婉雙胞胎姐妹,隻見她二人福了福身,低聲道:“五位姐姐好。”
五姐妹同樣福了福身,淺笑道:“兩位妹妹好。”雙胞胎姐妹與六姐七姐同歲,不過卻比七姐晚出生十天。
王媽媽在旁福了福身,含笑道:“兩位姑娘這是來上課?”
八姐劉默婉轉身避過,淡笑道:“我們姐妹二人每日這個時辰過來同夫子上課,隨後跟著夫子學習琴棋書畫。”
課業這般緊!
可這是將軍府,一般來說,將軍府的姑娘們應該不屑學這些繁文縟節,不過想想大伯母的為人,她二人怕是因為大伯母有所要求才這般聽命於是吧!
劉湘婉卻知曉其中緣由:不說旁人便是她爹,將軍府的嫡幼子竟棄武從文,可想而知,他內心有多期盼讓家族繼續繁榮昌盛下去,祖父一共兩個兒子,一文一武在朝中相得益彰,若日後子孫們都能這般,家族才能走的更遠。
男兒如此,府中姑娘又怎能厚此薄彼,自然要用心教導她們的閨閣教養,如此方能將她們嫁到適宜的人家,發揮她們最重要的作用……聯姻,一個家族花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養育你,怎可能不需要你的迴報,這就好比山欲遠之,水更近乎,那是相生相依,除了二姐的婚事出乎人意料,但她所挑選的夫婿也意料之外讓爹爹很是滿意,總之結果算是皆大歡喜。
王媽媽笑容可掬道:“八姑娘九姑娘,日後我家五位姑娘也會同你們一同上課。”這對雙胞胎主子,若不是衣服顏色穿得不一樣,真的很難分清她們之中哪個是姐姐,哪個是妹妹。
九姐劉明婉眼睛蹭的一亮,驚唿道:“真的嗎?”二房未迴來前,滿府上下除了年歲尚小的玲姐,唯有她跟姐姐二人上課,但凡私底下有個小動作皆會被夫子一眼瞧見,打手板倒不至於,訓斥兩句在所難免。
“妹妹,又忘了規矩嗎?”八姐訓斥道。
九姐伸了伸舌頭,討好道:“姐姐,我是高興的忘乎所以了。”
八姐對眾人點了點頭,拉著妹妹飛快走進學堂,低聲道:“在墨跡下去,耽擱了授業時間,小心夫子懲罰我們。”
五姐妹聽到此句,腦中莫名想到尚在蘇州府的秦夫子,夫子原本打算跟隨爹爹一同迴京,在府中一邊做夫子一邊繼續科考,誰料臨行前三天,突然改變了想法準備繼續留在蘇州,同爹爹直言:反複思量後覺得他此生並不是唯有科考這一條路,教書育人也能為朝廷為百姓貢獻一份薄力,想必再過十幾年,夫子所授業的學生們怕是要桃李滿天下了。
秦夫子授業便很嚴厲,難道京城裏麵的夫子也這般嚴厲不通人情嗎?想及此,五姐妹倒是很有默契的打了個冷顫,隨後視線冷不丁對視一眼便立即移開。
見此,王媽媽不由笑出聲:“主子們,既然夫子在學堂裏授業,咱們不好貿然進去打擾,不如老奴帶你們去園子中散步賞景,如何?”
五姐妹頷了頷首,她們剛迴府中,識得路也不過昨日走過的地方,在遠點的地方她們皆沒去過,若王媽媽帶其熟路就不一樣了,有她在,她們不至於走的暈頭轉向。
沿路,王媽媽笑眯眯的解釋:“府裏的亭台樓閣雖沒有我們在蘇州時,奢華大氣,但每一處景致皆低調有深蘊,畢竟這裏坐落於皇城腳下,眼下咱們這個府邸也曆經過改朝換代,留下來皆是不同凡響之物。”
三姐忍不住道:“雖尺寸沒有我們在蘇州時的大,但園中觀景到是處處透著雅致之意。”
一路眾人有說有笑,行至一半,眼前出現一處池塘,一座木製拱橋垮於池塘之上,陽光之下,池塘的水麵反射著碎金般的光芒,紫色的睡蓮正在水中綻放,在綠樹倒影的映襯下,顯得更為細致柔和,清爽別致,閉目聆聽,流水之聲緩緩入耳,待眾人漫步於拱橋之上,入眼望去,神色大震,就是這麽一座木製的拱橋,生生把將軍府後宅分成兩個景色不同的地方,一麵是她們剛才所在之風景優美的亭台樓閣,一麵是劉府兒郎習武的練武場,裏麵橫著一排練武的兵器。
彼時睿哥正在練武場上揮動刀劍,待看到拱橋上的她們,立即收了手中鋒利的劍把,身旁小廝立即上前拿著濕巾讓其擦汗,睿哥接過擦掉頭上的汗水,大笑的朝她們走過來。
劉湘婉不自覺後腿兩步,不知為甚,每次見到這個二哥哥,她總有一種不好的預感,比如此時此刻。
這時身後傳來一陣腳步匆忙聲,隻見一個身著綠衣的小丫鬟匆匆跑來,神色慌張的跑到王媽媽身邊與其耳語,王媽媽臉色一斂,微微頷首:“我這就跟你走。”眼神看向五位小主子,神色歉意道:“五位姑娘,太太有急事喚老奴過去,老奴不能陪你們繼續逛園子了,不如……”
睿哥踱步而至,含笑道:“二嬸既找媽媽有事,媽媽自去便是,由我帶五位妹妹逛園子。”
五姐妹對其福了福身,低聲道:“二哥哥好。”
王媽媽福了福身,躊躇道:“還是老奴帶主子們迴去吧,莫要耽擱二少爺練武時間。”
“無妨,便是你們不來,我也到時候練完武。”
如此這般,王媽媽再不好推辭,臉色訕然道:“麻煩二少爺了。”
“媽媽若急自去忙便是,待我陪妹妹們逛完園子,隨後將她們各自送迴院子。”
王媽媽躬著身子,恭敬道:“那老奴就先告退了。”
劉湘婉見王媽媽抬腳要走,情急之下阻攔道:“媽媽且等等,我突然想起姨娘有事喚我,便同你一同迴去吧!”
王媽媽剛要答應,睿哥卻搶先一步,眼神似笑非笑看著她:“六妹妹不會是討厭我吧?”
劉湘婉幹笑道:“怎麽可能?”
“若不是六妹妹為甚著急迴去,便是黃姨娘找你有事也不差這麽一會兒功夫?”
王媽媽也道:“六姑娘不如多呆一會兒,老奴這邊還有急事,耽擱不得,便先離開了。”說完帶著小丫鬟腳步匆匆的離開。
三姐眼神崇拜的看著睿哥,大叫道:“二哥哥,沒料到你武功這般好?”
“嗬嗬……去年在蘇州,你們何曾注意過我?”言語間帶著些許揶揄。
三姐臉上的笑容僵一僵,時過境遷,如今再提及往事也不過是身體緊繃下,隻見她臉上轉瞬間露出笑容,哼哼道:“二哥哥這嘴依舊不討人喜歡。”
“你這丫頭還是這般牙尖嘴利。”
見他二人互相打鬧,劉湘婉拽著招娣慢慢後腿,誰料睿哥冷不丁開口:“六妹妹這是要去哪?”
劉湘婉訕笑的指了指天:“陽光有點曬,妹妹打算去遮陰的地方避避日頭。”
睿哥恍然如夢,話音一轉:“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大家一起吧!”
其餘四姐妹皆是神色不解,眼下還未到正午時分,日頭又怎會曬人,不過二哥哥這般說,她們唯有照做就是,畢竟由他帶著姐妹們逛園子。
第110章 睿哥臭屁
“二哥, 你能飛簷走壁嗎?”三姐緊緊跟在睿哥身後, 眼神崇拜道。
睿哥淡笑道:“這算什麽, 較之旁人我的武藝也不過差強人意,不過即便這般我也要上戰場奮勇殺敵,才不負將門虎子的稱號。”就像今早祭祀時,祖父道:振國將軍府的兒郎們, 文可為相,武可為將。
除了劉湘婉,其餘四姐妹皆是滿眼崇拜的看著睿哥,一改往日他玩世不恭的脾性,睿哥眼角一掃, 看到六妹嘴角淡漠的笑容,憤憤不平的擰了擰她耳朵, 冷哼道:“怎麽六妹妹不信二哥所言?”
劉湘婉扶著耳朵苦笑道:“二哥,怎麽說我也是女兒家啊……”
睿哥到底還是鬆開了手, 嘖嘖道:“此言差矣,你是我堂妹, 哥哥欺負妹妹可是天經地義的。”
聞言,五姐妹臉色囧然的看著睿哥,此人當真不能對他有所期待, 期望越高,失望越大,他還是那個在蘇州府時,與翊哥胡攪蠻纏的二哥。
劉湘婉揉了揉耳朵, 苦笑道:“二哥之言當真精辟之極。”
“你們差不多納完涼了,咱們這就走吧。”話音一落,睿哥大步往前走。
五姐妹對視一眼,她們這才剛坐下便要走,二哥這性子也太陰晴不定了!
睿哥緩緩踱步至木橋上,與眾人道:“此橋名叫斷橋,又叫陰陽橋,想必你們也看到,你們所在的那一邊綠色縈繞,而對麵則是寸草不生的練武場,一座木橋生生將府中景致劈成兩番模樣,久而久之便將它喚做斷橋,至於陰陽橋的由來,則是因木橋一邊坐落著府中小姐們的院子,一邊坐落著府中少爺們的院子,男為陽女為陰,日子一長又將其叫成陰陽橋。”
五姐妹倒是心有同感的點了點頭。
“走,我帶你們去對麵瞧瞧。”
“三姐,別……我錯了還不成。”
三姐冷哼,五姐笑著說:“三姐,此次你就該狠狠治住六妹,讓她認識到你的可怕之處。”
七姐調侃道:“三姐脾氣最為直爽,怎會有可怕之處?”
三姐點了點七妹的小鼻子:“還是七妹最為可愛,不似五妹一肚子壞水,竟攛掇我與六妹打架。”
劉湘婉順勢馬屁道:“三姐果然在聰慧不過!”
五姐扶額低歎:“三姐,我冤枉啊……”
姐妹四人一路打打鬧鬧到了太太院子,進屋後,隻見四姐早已過來坐在一旁,四人斂了斂臉上的神色,恭敬的福了福身,太太滿臉笑容的頷首:“坐下吧!”
四姐坐在三姐旁邊,垂頭暗暗思忖:她們四人何時這般要好,竟將她甩自一旁,莫不是想孤立她,哼!她們四人心眼也不過如此!
今日老太爺祭祖,太太心裏委實有些忐忑不安,因為公爹發話,不光嫡子進去,庶子也一同跪拜祖先,遂連帶著牙牙學語的宴哥及祉哥皆被劉鐵抱到祠堂,老爺此舉莫不是打算讓這些庶子記在她名下,倘若這般她定然不允,但若公爹發話,她又如何敢拒絕。
還好……還好……公爹此舉不過是讓他們跪拜祖先,祭拜完,公爹看著先祖的牌位沉聲道:“凡劉家子孫,若而立之年文不成武不就,直接將其分家出去,讓其自生自滅。”
話音一落,隻見祠堂中站著的兒郎們臉色各個精彩絕倫,唯有宴哥祉哥什麽也不懂,眼神四處亂看,直至環顧一圈看不到熟悉之人,嘴角一癟似要出聲大哭,見此,太太忙對劉鐵吩咐:“趕緊將兩位少爺抱出去。”門外自有奶娘在其守著。
想及此,太太嘴角含笑道:“早膳你們吃的可習慣?”
三姐噘嘴道:“娘,一點也不合女兒胃口。”她們一直待在蘇州,吃慣了甜食,怎能吃慣又鹹又辣的口味。
太太冷聲道:“如今眾姐妹中你最為年長,下麵的妹妹們且沒說什麽,你便一直抱怨個不停,怎就你這般不好伺候。”
“娘,還不是您問的問題,女兒才如實迴答。”
太太瞪了她一眼,恨聲道:“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世之質文,隨教而變,這點道理也不懂嗎?”
“娘,隨遇而安也不是這般快便能適應的……”
聞言,太太怒聲道:“還敢頂嘴?”
三姐慢慢垂下頭,小聲道:“女兒不敢。”
這時王媽媽飛快的走進來,手中拿著兩張燙紅的金帖,一臉笑容的走到太太身邊,耳語道:“這是安國公府及禦史府送來的請帖。”
太太眼睛一亮,忙不迭拿在手裏不住的端詳,似想到什麽眼角竟泛出淚水,眾人見了神色不免有些好奇,王媽媽輕聲道:“太太……”
太太迴過神兒,拿起絲帕沾了沾眼角的淚水,淡笑道:“過兩日母親帶你們出門會親戚。”
五姐妹心神一轉便知這兩個請帖從何而來,莞爾一笑道:“我們也想去看看外家及大姐呢?”
“你們這幫孩子……”當真聰慧!
“如今咱們不在蘇州,我知你們一時間適應不過來,但時間長了,慢慢便會習慣,這段時日你們行事說話要收斂,平日我慣著你們不打緊,可今日不同往日,京裏規矩嚴格,咱們家這樣還不算什麽,待你們真正見識過底蘊深厚的簪纓世家便會理解母親對你們的教誨。”
這般告誡之言,五姐妹怎會聽不出,遂站起來福了福身,恭敬道:“母親放心,女兒們定會嚴守府中規矩,不會給您丟臉。”
太太滿意的頷了頷首,淡笑道:“你們大伯母極重規矩,想必你們也能看出一二,日後在她麵前定要注意禮儀規矩,知道嗎?”
“女兒們知道。”
這時三姐插嘴道:“娘,那這兩日我們姐妹幹什麽?”
太太淡淡道:“當年王媽媽跟著我從娘家陪嫁過來,也算是府中老人,遂一會兒讓她帶你們姐妹去大房請安,隨後再帶你們在府中四下走走,熟悉下府中的景致。”
王媽媽福了福身,笑著說:“承蒙姑娘們不棄,老奴便帶主子們認認道。”
“待你們慢慢熟悉府中境況,便跟著大房兩位堂妹一同上課。”太太餘光瞥到三姐輕皺眉頭,冷哼道:“在蘇州時,娘雖親自教你與四丫頭管家之責,也是防患於未然,畢竟你們年歲也不小了,待過一段時日,娘便會跟你們大伯母提及,讓她教你們管家。”
三姐臉色由青轉黑,這與她心中所想始料不及,心裏微微不服,小聲辯駁道:“娘,迴程途中,女兒不是將府中內務打理的井井有條,這上學及管家之事,女兒覺得還是不用學了吧!”
“什麽也不學?那你想幹什麽?”管一府與管一船區別大了!
三姐心中喃喃道:她什麽也不相幹但又不敢忤逆她娘,唯有開口道:“娘,女兒還得跟孫嬤嬤學規矩呢?”
“隻要你用心,什麽時候都能學,至於學堂及管家,這兩樣耽誤不得。”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玫兒到現在還不懂這個道理。
三姐見她娘固執己見,垂下頭小聲道:“女兒知道了。”
太太冷眼看她片刻,方不耐煩的揮了揮手:“既這般,你們去吧!”
眾人福了福身,腳步輕移的離開。
王媽媽先帶五位姑娘去了大房請安,得知大太太正同府裏的管事商量事宜,便沒驚動正房之人,帶著姑娘們去了學堂。
她們腳步剛踏進學堂的院子,便碰到迎麵而來的劉默婉、劉明婉雙胞胎姐妹,隻見她二人福了福身,低聲道:“五位姐姐好。”
五姐妹同樣福了福身,淺笑道:“兩位妹妹好。”雙胞胎姐妹與六姐七姐同歲,不過卻比七姐晚出生十天。
王媽媽在旁福了福身,含笑道:“兩位姑娘這是來上課?”
八姐劉默婉轉身避過,淡笑道:“我們姐妹二人每日這個時辰過來同夫子上課,隨後跟著夫子學習琴棋書畫。”
課業這般緊!
可這是將軍府,一般來說,將軍府的姑娘們應該不屑學這些繁文縟節,不過想想大伯母的為人,她二人怕是因為大伯母有所要求才這般聽命於是吧!
劉湘婉卻知曉其中緣由:不說旁人便是她爹,將軍府的嫡幼子竟棄武從文,可想而知,他內心有多期盼讓家族繼續繁榮昌盛下去,祖父一共兩個兒子,一文一武在朝中相得益彰,若日後子孫們都能這般,家族才能走的更遠。
男兒如此,府中姑娘又怎能厚此薄彼,自然要用心教導她們的閨閣教養,如此方能將她們嫁到適宜的人家,發揮她們最重要的作用……聯姻,一個家族花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養育你,怎可能不需要你的迴報,這就好比山欲遠之,水更近乎,那是相生相依,除了二姐的婚事出乎人意料,但她所挑選的夫婿也意料之外讓爹爹很是滿意,總之結果算是皆大歡喜。
王媽媽笑容可掬道:“八姑娘九姑娘,日後我家五位姑娘也會同你們一同上課。”這對雙胞胎主子,若不是衣服顏色穿得不一樣,真的很難分清她們之中哪個是姐姐,哪個是妹妹。
九姐劉明婉眼睛蹭的一亮,驚唿道:“真的嗎?”二房未迴來前,滿府上下除了年歲尚小的玲姐,唯有她跟姐姐二人上課,但凡私底下有個小動作皆會被夫子一眼瞧見,打手板倒不至於,訓斥兩句在所難免。
“妹妹,又忘了規矩嗎?”八姐訓斥道。
九姐伸了伸舌頭,討好道:“姐姐,我是高興的忘乎所以了。”
八姐對眾人點了點頭,拉著妹妹飛快走進學堂,低聲道:“在墨跡下去,耽擱了授業時間,小心夫子懲罰我們。”
五姐妹聽到此句,腦中莫名想到尚在蘇州府的秦夫子,夫子原本打算跟隨爹爹一同迴京,在府中一邊做夫子一邊繼續科考,誰料臨行前三天,突然改變了想法準備繼續留在蘇州,同爹爹直言:反複思量後覺得他此生並不是唯有科考這一條路,教書育人也能為朝廷為百姓貢獻一份薄力,想必再過十幾年,夫子所授業的學生們怕是要桃李滿天下了。
秦夫子授業便很嚴厲,難道京城裏麵的夫子也這般嚴厲不通人情嗎?想及此,五姐妹倒是很有默契的打了個冷顫,隨後視線冷不丁對視一眼便立即移開。
見此,王媽媽不由笑出聲:“主子們,既然夫子在學堂裏授業,咱們不好貿然進去打擾,不如老奴帶你們去園子中散步賞景,如何?”
五姐妹頷了頷首,她們剛迴府中,識得路也不過昨日走過的地方,在遠點的地方她們皆沒去過,若王媽媽帶其熟路就不一樣了,有她在,她們不至於走的暈頭轉向。
沿路,王媽媽笑眯眯的解釋:“府裏的亭台樓閣雖沒有我們在蘇州時,奢華大氣,但每一處景致皆低調有深蘊,畢竟這裏坐落於皇城腳下,眼下咱們這個府邸也曆經過改朝換代,留下來皆是不同凡響之物。”
三姐忍不住道:“雖尺寸沒有我們在蘇州時的大,但園中觀景到是處處透著雅致之意。”
一路眾人有說有笑,行至一半,眼前出現一處池塘,一座木製拱橋垮於池塘之上,陽光之下,池塘的水麵反射著碎金般的光芒,紫色的睡蓮正在水中綻放,在綠樹倒影的映襯下,顯得更為細致柔和,清爽別致,閉目聆聽,流水之聲緩緩入耳,待眾人漫步於拱橋之上,入眼望去,神色大震,就是這麽一座木製的拱橋,生生把將軍府後宅分成兩個景色不同的地方,一麵是她們剛才所在之風景優美的亭台樓閣,一麵是劉府兒郎習武的練武場,裏麵橫著一排練武的兵器。
彼時睿哥正在練武場上揮動刀劍,待看到拱橋上的她們,立即收了手中鋒利的劍把,身旁小廝立即上前拿著濕巾讓其擦汗,睿哥接過擦掉頭上的汗水,大笑的朝她們走過來。
劉湘婉不自覺後腿兩步,不知為甚,每次見到這個二哥哥,她總有一種不好的預感,比如此時此刻。
這時身後傳來一陣腳步匆忙聲,隻見一個身著綠衣的小丫鬟匆匆跑來,神色慌張的跑到王媽媽身邊與其耳語,王媽媽臉色一斂,微微頷首:“我這就跟你走。”眼神看向五位小主子,神色歉意道:“五位姑娘,太太有急事喚老奴過去,老奴不能陪你們繼續逛園子了,不如……”
睿哥踱步而至,含笑道:“二嬸既找媽媽有事,媽媽自去便是,由我帶五位妹妹逛園子。”
五姐妹對其福了福身,低聲道:“二哥哥好。”
王媽媽福了福身,躊躇道:“還是老奴帶主子們迴去吧,莫要耽擱二少爺練武時間。”
“無妨,便是你們不來,我也到時候練完武。”
如此這般,王媽媽再不好推辭,臉色訕然道:“麻煩二少爺了。”
“媽媽若急自去忙便是,待我陪妹妹們逛完園子,隨後將她們各自送迴院子。”
王媽媽躬著身子,恭敬道:“那老奴就先告退了。”
劉湘婉見王媽媽抬腳要走,情急之下阻攔道:“媽媽且等等,我突然想起姨娘有事喚我,便同你一同迴去吧!”
王媽媽剛要答應,睿哥卻搶先一步,眼神似笑非笑看著她:“六妹妹不會是討厭我吧?”
劉湘婉幹笑道:“怎麽可能?”
“若不是六妹妹為甚著急迴去,便是黃姨娘找你有事也不差這麽一會兒功夫?”
王媽媽也道:“六姑娘不如多呆一會兒,老奴這邊還有急事,耽擱不得,便先離開了。”說完帶著小丫鬟腳步匆匆的離開。
三姐眼神崇拜的看著睿哥,大叫道:“二哥哥,沒料到你武功這般好?”
“嗬嗬……去年在蘇州,你們何曾注意過我?”言語間帶著些許揶揄。
三姐臉上的笑容僵一僵,時過境遷,如今再提及往事也不過是身體緊繃下,隻見她臉上轉瞬間露出笑容,哼哼道:“二哥哥這嘴依舊不討人喜歡。”
“你這丫頭還是這般牙尖嘴利。”
見他二人互相打鬧,劉湘婉拽著招娣慢慢後腿,誰料睿哥冷不丁開口:“六妹妹這是要去哪?”
劉湘婉訕笑的指了指天:“陽光有點曬,妹妹打算去遮陰的地方避避日頭。”
睿哥恍然如夢,話音一轉:“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大家一起吧!”
其餘四姐妹皆是神色不解,眼下還未到正午時分,日頭又怎會曬人,不過二哥哥這般說,她們唯有照做就是,畢竟由他帶著姐妹們逛園子。
第110章 睿哥臭屁
“二哥, 你能飛簷走壁嗎?”三姐緊緊跟在睿哥身後, 眼神崇拜道。
睿哥淡笑道:“這算什麽, 較之旁人我的武藝也不過差強人意,不過即便這般我也要上戰場奮勇殺敵,才不負將門虎子的稱號。”就像今早祭祀時,祖父道:振國將軍府的兒郎們, 文可為相,武可為將。
除了劉湘婉,其餘四姐妹皆是滿眼崇拜的看著睿哥,一改往日他玩世不恭的脾性,睿哥眼角一掃, 看到六妹嘴角淡漠的笑容,憤憤不平的擰了擰她耳朵, 冷哼道:“怎麽六妹妹不信二哥所言?”
劉湘婉扶著耳朵苦笑道:“二哥,怎麽說我也是女兒家啊……”
睿哥到底還是鬆開了手, 嘖嘖道:“此言差矣,你是我堂妹, 哥哥欺負妹妹可是天經地義的。”
聞言,五姐妹臉色囧然的看著睿哥,此人當真不能對他有所期待, 期望越高,失望越大,他還是那個在蘇州府時,與翊哥胡攪蠻纏的二哥。
劉湘婉揉了揉耳朵, 苦笑道:“二哥之言當真精辟之極。”
“你們差不多納完涼了,咱們這就走吧。”話音一落,睿哥大步往前走。
五姐妹對視一眼,她們這才剛坐下便要走,二哥這性子也太陰晴不定了!
睿哥緩緩踱步至木橋上,與眾人道:“此橋名叫斷橋,又叫陰陽橋,想必你們也看到,你們所在的那一邊綠色縈繞,而對麵則是寸草不生的練武場,一座木橋生生將府中景致劈成兩番模樣,久而久之便將它喚做斷橋,至於陰陽橋的由來,則是因木橋一邊坐落著府中小姐們的院子,一邊坐落著府中少爺們的院子,男為陽女為陰,日子一長又將其叫成陰陽橋。”
五姐妹倒是心有同感的點了點頭。
“走,我帶你們去對麵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