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節
男主高攀不起,告辭(穿書) 作者:落雨秋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林蔚然執晚輩禮下拜,“晚輩拜見李老太尉。”
李老太尉坐在那裏,一動不動,“虞國公家是沒人了嗎?”
這樣的大事由你一介女流出麵?當然,若是來人是宮大夫人甚至老太君,待遇可能會好點。
林蔚然聽出了他的言外之意,也隻是笑笑,並不動怒。
她這樣,讓李老太尉都覺得語言上的為難挺無趣的,於是他幹脆地直奔主題,“林氏,你說要見老夫,現在人你已經見到了。你說我李家要大禍臨頭,此話從何說起?”
他幹脆,林蔚然也直接,“涼王要反,李老太尉不會看不出來吧?”
“這個老夫還真不知道。”
林蔚然玩味一笑,“大家都是真佛,就不要來這些假把戲了。在感知到涼王有反意這一逆不道的想法時,李老太尉對於涼王府的求親沒有果斷拒絕,而是態度模糊不清,難道是你李家生有二心?”
“我李家是真不知道這一點,何談二心?”李太尉始終堅持這一點,“況且涼王有反心,你們有證據嗎?”
“涼王的野心,皇上已經知曉,並且李彥李太尉應該已經被限製自由了。至於您說的證據,我們暫時不便拿出來,但是涼王謀反是板釘釘的事實,李老太尉確定要不見黃河心不死?如果是這樣,恐怕真到了那時候,李家想抽身就來不及了。”
林茸然繼續說道,“我知道李家並不幹淨,然後你擔心這點暴露之後,皇上會秋後算賬是嗎?”
李老太尉看了她一眼,慢悠悠地道,“老夫還是那句話,沒有證據的事情不要亂說。”
對於他睜著眼睛說瞎話的本事,林蔚然也是佩服,當下更是剖開了來說,“你很明白,我說的不幹淨是你李家通外族一事,你們李家與突厥部落有牽扯!”
李衛嚴肅地對她說,“你不要胡說八道!”
嗬嗬,話都說到這了,傷痕已經揭開了那一層皮,就要見到膿水了,她是不會退縮的,而且她也沒有機會退縮!這一退就是死!
當下,她厲聲喝道,“是不是胡說八道,你們李氏父子二人最是清楚!你李家通外族已經是大罪了,在涼王謀反一事之上,立場再模糊以及牽扯不清的話,就罪無可赦了。李老太尉你應該了解當今的,執迷不悟隻有死路一條!你死還不足惜,謀反失敗之後,你們一家就是罪臣,即使不誅九族夷三族,也是為禍後代!”
“如果我是你,在此刻開始,一定就積極配合皇上這邊的布局,爭取在誅涼王一事上立功,而不是一條道路走到黑。有些資本,沉沒了就是沉沒了,認了就是,李老太尉勿要因小失大。”
“現在迴頭,堅定立場,或許李彥的太尉之位會不保,甚至李氏在官場上的子弟也會受到一定程度的牽連,但畢竟火種還在不是嗎?這或許很難接受,但比起執迷不悟的後果,也不是不能接受的,對嗎?而且看在我們兩家都是姻親的份上,外子一定幫忙求情,爭取寬大處理。”
李衛突然說道,“林氏,你與其說這些話來威嚇我們忠心不二的李家,倒不如多操心一些別的事吧。假如如你所說,涼王真的要反的話,你和宮令箴首當其衝,你還是想著如何保命吧。須知涼王一反,天下蠢蠢欲動。皇上怕是顧及不過來了。“
林蔚然笑,李家真是夠虛偽的,一邊戴著忠君的帽子,一邊想探聽別處王爺封地的情況,這是當她傻呢還是當她傻呢。
“你們竟然還有涼王反了之後各封地王爺會跟著一道反的奢望?”林蔚然是一臉的驚訝。
李衛不悅,這女人說話太難聽了。
林蔚然轉過頭來,對李老太尉李忠賢說道,“姑父不在朝中做事,很多事看不明,可以理解。”
這說的是李衛這麽些年一直是李氏的族長,以打理族事為主,身上是有官職,但這一把年紀了也隻做到了正五品的閑散官員,所以對這些天下之事見解一般。
“李老太尉不知道涼王的野心不要緊,畢竟是隔著五六百裏地呢。但李老太尉侍奉先帝多年,應該是非常了解先帝的吧?”
“先帝彌留之際,分封諸王。兗王有野心,可他的封地是最小的兗州,且兗州乃孔孟聖地,可見先皇之英明。晉王年輕時也是個不安分的,被先皇放在了世家紮堆的太原府,所以晉王享受封地權,卻沒有實際軍政權。燕王居幽州,由幽州牧共同治理。雍王位於隴西府,有太守管政,有將軍管軍,他拿什麽起兵響應呢?還有安王封地在冀州,上有幽州下有兗州,兩邊挾製。”
李老太尉不語。
“李老太尉你應該看得出來,這幾個王爺的封地都在北方。先帝應該考慮到了,如果將這些王爺的封地放在南方,不利於新帝。這些都是先帝的布局,你們現在還覺得,涼王一反,天下諸王皆能應聲而起嗎?”
“說起來,最有可能緊隨涼王之後的,應該是竟陵王了吧?但竟陵王在南方,且竟陵隻能算一個郡,也就是說,竟陵王表麵是王爺,實則是郡王。實力強弱,你老人家應該能有所估算。”
看著侃侃而談的林蔚然,李衛愕然,這些連他父親都很少與他細細分說,其中的一兩點還是他這些年靜下來之後,才一一琢磨到的。
林蔚然談起這些,絲毫不見凝澀,顯然不是死記硬背下來應付他們的,
宮家到底從哪裏娶來這麽一個女人的啊!
所以林蔚然的視線掃過來時,李衛低頭,不得不說,這番分析打破了他的某些幻想以及奢望。
第160章 第一百六十章(修)
第160章
一口氣說了那麽多, 此時林蔚然最後問他, “在這樣的前提之下,你李家你李忠賢還要執迷不悟嗎?”
“林氏啊, 老夫承認你分析得很有道理, 但我李家真沒有像你說的那樣呢, 我們李家向來都是忠皇派!”李忠賢仍舊堅持這樣的說法。
林蔚然訝異,她都說得如此明白了,李忠賢還是這副說辭,顯然是沒將她的話聽進去。
林蔚然能看得出來李忠賢不為所動, 他臉上就差沒寫著‘那又如何’四個字了。
這情況不對,她在宮大人的書房裏研究過一些資料。先帝是一個雄才偉略的雄主,李老太尉身為臣子, 且在他手下為官多年。對於先帝的強大以及他的手段,身為臣子的林老太尉在心底多少都會有所了解, 進而畏懼忌憚。
林蔚然方才特意提了先帝對諸王的安排,就是想以此勾起他心中的憂懼, 進而奪其勢。但現在看來顯然她失敗了, 李忠賢的兩句話,表現出來的, 他對先帝並無畏懼了。
不該這樣的, 依照她綜合了所有關於他李忠賢的資料的分析,他不該是這樣的表現。
他這樣, 很有一條道路走到黑的樣子。
而且還有一點, 當今還算勤勉, 政治也算清明,萬民歸心,究竟是什麽原因讓李忠賢覺得涼王有問鼎大寶的機會的?
“而且,你也說了,先帝算無遺策,所以你們這些小輩根本不必擔心涼王會反。”
李老太尉這話和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差不多了,你剛才不是將先帝說得那麽英明神武嗎?在他對諸王的整個精密的布局之下,涼王應該沒辦法反的。
林蔚然看著眼前曾經位高權重的老人,輕歎,“先帝算無遺策,唯獨算漏了人心。”
李老太尉端茶,輕啜了一口,借著低頭的動作掩飾眼中的冷意,她剛才所說的一番後果,在下決定之前他已經考慮了多遍了。還以為她能說出什麽來勸他迴頭呢,原來都是這些,可惜,他本來還想從她口中套出更多關於李彥的消息的。
嘖,女人就是女人。
端茶送客!
李老太尉坐在那裏,一動不動,“虞國公家是沒人了嗎?”
這樣的大事由你一介女流出麵?當然,若是來人是宮大夫人甚至老太君,待遇可能會好點。
林蔚然聽出了他的言外之意,也隻是笑笑,並不動怒。
她這樣,讓李老太尉都覺得語言上的為難挺無趣的,於是他幹脆地直奔主題,“林氏,你說要見老夫,現在人你已經見到了。你說我李家要大禍臨頭,此話從何說起?”
他幹脆,林蔚然也直接,“涼王要反,李老太尉不會看不出來吧?”
“這個老夫還真不知道。”
林蔚然玩味一笑,“大家都是真佛,就不要來這些假把戲了。在感知到涼王有反意這一逆不道的想法時,李老太尉對於涼王府的求親沒有果斷拒絕,而是態度模糊不清,難道是你李家生有二心?”
“我李家是真不知道這一點,何談二心?”李太尉始終堅持這一點,“況且涼王有反心,你們有證據嗎?”
“涼王的野心,皇上已經知曉,並且李彥李太尉應該已經被限製自由了。至於您說的證據,我們暫時不便拿出來,但是涼王謀反是板釘釘的事實,李老太尉確定要不見黃河心不死?如果是這樣,恐怕真到了那時候,李家想抽身就來不及了。”
林茸然繼續說道,“我知道李家並不幹淨,然後你擔心這點暴露之後,皇上會秋後算賬是嗎?”
李老太尉看了她一眼,慢悠悠地道,“老夫還是那句話,沒有證據的事情不要亂說。”
對於他睜著眼睛說瞎話的本事,林蔚然也是佩服,當下更是剖開了來說,“你很明白,我說的不幹淨是你李家通外族一事,你們李家與突厥部落有牽扯!”
李衛嚴肅地對她說,“你不要胡說八道!”
嗬嗬,話都說到這了,傷痕已經揭開了那一層皮,就要見到膿水了,她是不會退縮的,而且她也沒有機會退縮!這一退就是死!
當下,她厲聲喝道,“是不是胡說八道,你們李氏父子二人最是清楚!你李家通外族已經是大罪了,在涼王謀反一事之上,立場再模糊以及牽扯不清的話,就罪無可赦了。李老太尉你應該了解當今的,執迷不悟隻有死路一條!你死還不足惜,謀反失敗之後,你們一家就是罪臣,即使不誅九族夷三族,也是為禍後代!”
“如果我是你,在此刻開始,一定就積極配合皇上這邊的布局,爭取在誅涼王一事上立功,而不是一條道路走到黑。有些資本,沉沒了就是沉沒了,認了就是,李老太尉勿要因小失大。”
“現在迴頭,堅定立場,或許李彥的太尉之位會不保,甚至李氏在官場上的子弟也會受到一定程度的牽連,但畢竟火種還在不是嗎?這或許很難接受,但比起執迷不悟的後果,也不是不能接受的,對嗎?而且看在我們兩家都是姻親的份上,外子一定幫忙求情,爭取寬大處理。”
李衛突然說道,“林氏,你與其說這些話來威嚇我們忠心不二的李家,倒不如多操心一些別的事吧。假如如你所說,涼王真的要反的話,你和宮令箴首當其衝,你還是想著如何保命吧。須知涼王一反,天下蠢蠢欲動。皇上怕是顧及不過來了。“
林蔚然笑,李家真是夠虛偽的,一邊戴著忠君的帽子,一邊想探聽別處王爺封地的情況,這是當她傻呢還是當她傻呢。
“你們竟然還有涼王反了之後各封地王爺會跟著一道反的奢望?”林蔚然是一臉的驚訝。
李衛不悅,這女人說話太難聽了。
林蔚然轉過頭來,對李老太尉李忠賢說道,“姑父不在朝中做事,很多事看不明,可以理解。”
這說的是李衛這麽些年一直是李氏的族長,以打理族事為主,身上是有官職,但這一把年紀了也隻做到了正五品的閑散官員,所以對這些天下之事見解一般。
“李老太尉不知道涼王的野心不要緊,畢竟是隔著五六百裏地呢。但李老太尉侍奉先帝多年,應該是非常了解先帝的吧?”
“先帝彌留之際,分封諸王。兗王有野心,可他的封地是最小的兗州,且兗州乃孔孟聖地,可見先皇之英明。晉王年輕時也是個不安分的,被先皇放在了世家紮堆的太原府,所以晉王享受封地權,卻沒有實際軍政權。燕王居幽州,由幽州牧共同治理。雍王位於隴西府,有太守管政,有將軍管軍,他拿什麽起兵響應呢?還有安王封地在冀州,上有幽州下有兗州,兩邊挾製。”
李老太尉不語。
“李老太尉你應該看得出來,這幾個王爺的封地都在北方。先帝應該考慮到了,如果將這些王爺的封地放在南方,不利於新帝。這些都是先帝的布局,你們現在還覺得,涼王一反,天下諸王皆能應聲而起嗎?”
“說起來,最有可能緊隨涼王之後的,應該是竟陵王了吧?但竟陵王在南方,且竟陵隻能算一個郡,也就是說,竟陵王表麵是王爺,實則是郡王。實力強弱,你老人家應該能有所估算。”
看著侃侃而談的林蔚然,李衛愕然,這些連他父親都很少與他細細分說,其中的一兩點還是他這些年靜下來之後,才一一琢磨到的。
林蔚然談起這些,絲毫不見凝澀,顯然不是死記硬背下來應付他們的,
宮家到底從哪裏娶來這麽一個女人的啊!
所以林蔚然的視線掃過來時,李衛低頭,不得不說,這番分析打破了他的某些幻想以及奢望。
第160章 第一百六十章(修)
第160章
一口氣說了那麽多, 此時林蔚然最後問他, “在這樣的前提之下,你李家你李忠賢還要執迷不悟嗎?”
“林氏啊, 老夫承認你分析得很有道理, 但我李家真沒有像你說的那樣呢, 我們李家向來都是忠皇派!”李忠賢仍舊堅持這樣的說法。
林蔚然訝異,她都說得如此明白了,李忠賢還是這副說辭,顯然是沒將她的話聽進去。
林蔚然能看得出來李忠賢不為所動, 他臉上就差沒寫著‘那又如何’四個字了。
這情況不對,她在宮大人的書房裏研究過一些資料。先帝是一個雄才偉略的雄主,李老太尉身為臣子, 且在他手下為官多年。對於先帝的強大以及他的手段,身為臣子的林老太尉在心底多少都會有所了解, 進而畏懼忌憚。
林蔚然方才特意提了先帝對諸王的安排,就是想以此勾起他心中的憂懼, 進而奪其勢。但現在看來顯然她失敗了, 李忠賢的兩句話,表現出來的, 他對先帝並無畏懼了。
不該這樣的, 依照她綜合了所有關於他李忠賢的資料的分析,他不該是這樣的表現。
他這樣, 很有一條道路走到黑的樣子。
而且還有一點, 當今還算勤勉, 政治也算清明,萬民歸心,究竟是什麽原因讓李忠賢覺得涼王有問鼎大寶的機會的?
“而且,你也說了,先帝算無遺策,所以你們這些小輩根本不必擔心涼王會反。”
李老太尉這話和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差不多了,你剛才不是將先帝說得那麽英明神武嗎?在他對諸王的整個精密的布局之下,涼王應該沒辦法反的。
林蔚然看著眼前曾經位高權重的老人,輕歎,“先帝算無遺策,唯獨算漏了人心。”
李老太尉端茶,輕啜了一口,借著低頭的動作掩飾眼中的冷意,她剛才所說的一番後果,在下決定之前他已經考慮了多遍了。還以為她能說出什麽來勸他迴頭呢,原來都是這些,可惜,他本來還想從她口中套出更多關於李彥的消息的。
嘖,女人就是女人。
端茶送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