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節
男主高攀不起,告辭(穿書) 作者:落雨秋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林蔚然轉過頭,一臉訝異地看著沈夫人,“煤礦?煤礦不是最近才發現的嗎?難道很早就被發現了?”
沈夫人細細地端詳著她的表情,她吃驚過後眉頭微皺的樣子,一切都那麽自然,不似作偽。
她笑道,“這煤礦去年就被發現了,宮諫議大人沒和你說嗎?”
林蔚然道,“你也知道我一進門就懷孕了,還要管家,哪有精力去操心那麽多啊。”
她舅舅曾說過,如果一個人隻要靠近就會被懷疑有目的,那隻能激起對手的防備。或許沈夫人不會成為他們的對手,但也沒必要泄露太多不是嗎?
第145章 第一百四十五章
第145章
日常養娃的日子過得飛快。
虞國公府建在百花山下的牌樓竣工了。
皇上題名的‘希望之田’的金匾在請示過皇上之後掛了上去, 並做好相關的防護工作, 保證不會被風吹雨打。
這牌樓幾乎成了百花山一帶的標誌性建築,皇上所提希望之田的名, 加上水稻的新式種植法是起源於這一片地, 真真是名至實歸。
竣工之後引來無數百姓觀瞻, 紛紛稱讚皇上關注民生,心係百姓。
因為這座牌樓,佃農們站在水田裏給稻田除草的時候,頭都是仰得高高的。
沒錯, 新式種植法讓稻田方便管理多了。
因為用了插秧法,田地裏的禾苗幾乎都是橫平豎直的,很有規律, 而新長出來的雜草沒有規律。他們在除草的時候, 再也不會錯把禾苗當雜草一起除了。
除草的活計放在追肥前做, 先往稻田裏放水, 等地裏的泥軟化之後,農婦們就光著腳走進水田裏,巡邏一樣, 發現雜草就除。
這樣不用像以往一樣一直彎著腰或者蹲著除草,真的很省事。這些活農婦們就能將田地管理好,解放出來的壯勞力就能進城打打短工, 貼補家用。
京城的老百姓們發現, 這日子是越過越有滋味了。
老百姓們的交口稱讚傳到泰昌帝耳朵裏, 讓他頗為得意。
泰昌帝發現, 虞國公府真是越來越會辦事了,瞧這事兒辦得大家都舒爽。
虞國公府這樣露骨拍龍屁的方式惹來不少大臣心中暗罵,馬屁精!
虞國公府越來越不要臉了,以前還隻是宮令箴一人簡在帝心,現在是舉家跪舔嗎?不要臉,太不要臉了!
宮令箴外放的消息還是傳了出來,朝中眾臣正為太原府長淄縣常平山煤礦一事你來我往爭得頭破血流,聞言先是一呆,宮令箴外放,開什麽玩笑?是誰進的讒言,竟然能讓宮令箴這個天子近臣外放?難道是新進的監察禦史謝洲?
就在無數的臣工還在猜測時,崔丞相一係中有人已經醒悟過來,猛拍大腿,大唿上當,“好一招金蟬脫殼,中計了中計了,大意了啊。”
虧他們為了太原府常平山的煤礦磨刀霍霍使了吃奶的力,人腦子快打出狗腦子來了,畢竟要從宮令箴口中奪食不易,卻不料宮令箴已在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了。
崔丞相迴過味來了,之前宮家兼並百花山的千畝良田弄出來的動靜就是故意的,故意引君入甕,故意地示敵以弱,原來是在為外放做準備啊。現在看來,對方早早就布局了,他們輸得不冤。
一時間,崔丞相有些不是滋味,他是真沒想到宮令箴會主動申請外放。是的,主動申請,因為他的身份以及他在朝中的位子,外放一事除非他願意,不然誰也逼迫不了他。
簡在帝心,功績也足夠,就差了一些資曆,並且九卿之位觸手可及,這樣(看似)大好的局麵,說棄就棄了。夠果決,夠魄力。
他太年輕了,才二十一還是二十二吧今年?他以為還要三五年他才會反應過來,然後外放。真是後生可畏啊。
還有謝洲,最開始他以為走的是裴太保的關係,與宮家無關。
誰不知道裴太保看不起宮家二三代幾乎都走了文官之路,墮了風氣,國公府威風不在,甚至一直看不慣宮令箴弄臣的姿態。
裴家送謝洲到國君身邊,以為是想培養謝洲與宮令箴分庭抗禮,所以他們才沒理會,想看看他能在宮令箴手下走幾招。
現在看來,他們應該是暫時有合作了。
真是大意了,難怪他總覺得不對呢,謝洲上位太平靜了也太順利了。本以為他們會有一場龍爭虎鬥,不,是謝洲直接被宮令箴打壓並驅逐。但並沒有,這段時間宮令箴對謝洲采取的是漠視的態度,甚至常常外出公幹,極少伴駕。他們都以為他是焦頭爛額顧不上謝洲那頭了,現在看來是故意給謝洲製造機會的啊。
錯了,全錯了。
陸翊嘲諷地道,“這宮令箴也著實大度,竟然連妻子的前未婚夫都能提拔。”
崔丞相對孫侄陸翊的話不予置評,“他外放,必是想有一番作為的。”舍棄這樣膠著的局麵,必有大抱負。
陸翊心中腹誹,哪個外放的地方官不想?可事實呢?
畢竟民生的改善非一朝一夕之事,即使花個三五年出成績了,萬一老天爺不賞臉,一朝就能吞掉老百姓們幾年的財富積累。
看出陸翊的不以為然,崔丞相歎氣,眼前說話的人是他外甥陸翊,比宮令箴癡長幾歲,現如今從四品,是派係中培養出來的以期能與宮令箴並駕齊驅的青年才俊。
派係之中,權力要順利過渡,派係各階層都要有人。四五品官員算是一個中層,很是關鍵。
但現在看來,比不上啊比不上。
宮令箴這些年,幾乎極少做沒有把握之事,再看他今年在民生方麵取得的成績,下到地方真的有很大的可能改善民生,造福一方百姓。
等他歸來之日,怕是誰也阻擋不了他上位了。
不過這些漲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的話,崔丞相沒有說,近來派係失利太多了,不能再打擊了。
但陸翊這一點都看不破,他對陸翊的期待又降低了一些。
“相爺,不知道咱們宮諫議大人屬意的外放地點是哪裏?咱們要不要運作一下?暫緩一下他攀登的腳步。”派係中有人提議。
崔丞相瞥了他一眼,想法倒不錯,倘若時間再提前一些,倒是可以給宮令箴一塊硬骨頭啃,但現在晚了。
就之前百花山田地兼並一事,大臣們群起而攻之,已讓國君有了防備心。所以宮令箴外放之地,他們不能插嘴,隻能讓皇上乾坤獨斷。不過倒是可以利用它來坑一下別的政敵。
沈夫人細細地端詳著她的表情,她吃驚過後眉頭微皺的樣子,一切都那麽自然,不似作偽。
她笑道,“這煤礦去年就被發現了,宮諫議大人沒和你說嗎?”
林蔚然道,“你也知道我一進門就懷孕了,還要管家,哪有精力去操心那麽多啊。”
她舅舅曾說過,如果一個人隻要靠近就會被懷疑有目的,那隻能激起對手的防備。或許沈夫人不會成為他們的對手,但也沒必要泄露太多不是嗎?
第145章 第一百四十五章
第145章
日常養娃的日子過得飛快。
虞國公府建在百花山下的牌樓竣工了。
皇上題名的‘希望之田’的金匾在請示過皇上之後掛了上去, 並做好相關的防護工作, 保證不會被風吹雨打。
這牌樓幾乎成了百花山一帶的標誌性建築,皇上所提希望之田的名, 加上水稻的新式種植法是起源於這一片地, 真真是名至實歸。
竣工之後引來無數百姓觀瞻, 紛紛稱讚皇上關注民生,心係百姓。
因為這座牌樓,佃農們站在水田裏給稻田除草的時候,頭都是仰得高高的。
沒錯, 新式種植法讓稻田方便管理多了。
因為用了插秧法,田地裏的禾苗幾乎都是橫平豎直的,很有規律, 而新長出來的雜草沒有規律。他們在除草的時候, 再也不會錯把禾苗當雜草一起除了。
除草的活計放在追肥前做, 先往稻田裏放水, 等地裏的泥軟化之後,農婦們就光著腳走進水田裏,巡邏一樣, 發現雜草就除。
這樣不用像以往一樣一直彎著腰或者蹲著除草,真的很省事。這些活農婦們就能將田地管理好,解放出來的壯勞力就能進城打打短工, 貼補家用。
京城的老百姓們發現, 這日子是越過越有滋味了。
老百姓們的交口稱讚傳到泰昌帝耳朵裏, 讓他頗為得意。
泰昌帝發現, 虞國公府真是越來越會辦事了,瞧這事兒辦得大家都舒爽。
虞國公府這樣露骨拍龍屁的方式惹來不少大臣心中暗罵,馬屁精!
虞國公府越來越不要臉了,以前還隻是宮令箴一人簡在帝心,現在是舉家跪舔嗎?不要臉,太不要臉了!
宮令箴外放的消息還是傳了出來,朝中眾臣正為太原府長淄縣常平山煤礦一事你來我往爭得頭破血流,聞言先是一呆,宮令箴外放,開什麽玩笑?是誰進的讒言,竟然能讓宮令箴這個天子近臣外放?難道是新進的監察禦史謝洲?
就在無數的臣工還在猜測時,崔丞相一係中有人已經醒悟過來,猛拍大腿,大唿上當,“好一招金蟬脫殼,中計了中計了,大意了啊。”
虧他們為了太原府常平山的煤礦磨刀霍霍使了吃奶的力,人腦子快打出狗腦子來了,畢竟要從宮令箴口中奪食不易,卻不料宮令箴已在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了。
崔丞相迴過味來了,之前宮家兼並百花山的千畝良田弄出來的動靜就是故意的,故意引君入甕,故意地示敵以弱,原來是在為外放做準備啊。現在看來,對方早早就布局了,他們輸得不冤。
一時間,崔丞相有些不是滋味,他是真沒想到宮令箴會主動申請外放。是的,主動申請,因為他的身份以及他在朝中的位子,外放一事除非他願意,不然誰也逼迫不了他。
簡在帝心,功績也足夠,就差了一些資曆,並且九卿之位觸手可及,這樣(看似)大好的局麵,說棄就棄了。夠果決,夠魄力。
他太年輕了,才二十一還是二十二吧今年?他以為還要三五年他才會反應過來,然後外放。真是後生可畏啊。
還有謝洲,最開始他以為走的是裴太保的關係,與宮家無關。
誰不知道裴太保看不起宮家二三代幾乎都走了文官之路,墮了風氣,國公府威風不在,甚至一直看不慣宮令箴弄臣的姿態。
裴家送謝洲到國君身邊,以為是想培養謝洲與宮令箴分庭抗禮,所以他們才沒理會,想看看他能在宮令箴手下走幾招。
現在看來,他們應該是暫時有合作了。
真是大意了,難怪他總覺得不對呢,謝洲上位太平靜了也太順利了。本以為他們會有一場龍爭虎鬥,不,是謝洲直接被宮令箴打壓並驅逐。但並沒有,這段時間宮令箴對謝洲采取的是漠視的態度,甚至常常外出公幹,極少伴駕。他們都以為他是焦頭爛額顧不上謝洲那頭了,現在看來是故意給謝洲製造機會的啊。
錯了,全錯了。
陸翊嘲諷地道,“這宮令箴也著實大度,竟然連妻子的前未婚夫都能提拔。”
崔丞相對孫侄陸翊的話不予置評,“他外放,必是想有一番作為的。”舍棄這樣膠著的局麵,必有大抱負。
陸翊心中腹誹,哪個外放的地方官不想?可事實呢?
畢竟民生的改善非一朝一夕之事,即使花個三五年出成績了,萬一老天爺不賞臉,一朝就能吞掉老百姓們幾年的財富積累。
看出陸翊的不以為然,崔丞相歎氣,眼前說話的人是他外甥陸翊,比宮令箴癡長幾歲,現如今從四品,是派係中培養出來的以期能與宮令箴並駕齊驅的青年才俊。
派係之中,權力要順利過渡,派係各階層都要有人。四五品官員算是一個中層,很是關鍵。
但現在看來,比不上啊比不上。
宮令箴這些年,幾乎極少做沒有把握之事,再看他今年在民生方麵取得的成績,下到地方真的有很大的可能改善民生,造福一方百姓。
等他歸來之日,怕是誰也阻擋不了他上位了。
不過這些漲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的話,崔丞相沒有說,近來派係失利太多了,不能再打擊了。
但陸翊這一點都看不破,他對陸翊的期待又降低了一些。
“相爺,不知道咱們宮諫議大人屬意的外放地點是哪裏?咱們要不要運作一下?暫緩一下他攀登的腳步。”派係中有人提議。
崔丞相瞥了他一眼,想法倒不錯,倘若時間再提前一些,倒是可以給宮令箴一塊硬骨頭啃,但現在晚了。
就之前百花山田地兼並一事,大臣們群起而攻之,已讓國君有了防備心。所以宮令箴外放之地,他們不能插嘴,隻能讓皇上乾坤獨斷。不過倒是可以利用它來坑一下別的政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