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裏的富戶們也有不少將水田空置出來打算下半年種水稻的,畢竟用新式種植方式種出來的水稻畝產量是有目共睹的。而且大米營養價值高,也賣得上價,他們沒道理放著高產的水稻不種改種低產的作物吧?


    富戶們的水田可不少,可插秧就那麽幾天,得趕緊將秧苗種地水田裏,不能誤了農時,否則影響產量就不好了。


    這活得急幹快幹,不能慢悠悠地。所以富戶們光憑自己養的下人長工是不夠用的。


    人手不夠咋辦,請人唄,請短工。以前富戶們請短工都是偏愛壯年男性,今年大不一樣了。表明了要請農婦,而且給的工錢還不少,比以前農忙時雇男性短工還要高。


    為了能讓手腳靈活的年輕媳婦兒去掙這份錢,家裏有婆婆的都主動幫忙帶孩子什麽的。這些媳婦兒呢,到家就有一口熱飯吃,家務也不讓幹,盡量讓她們少沾事休息好。


    這是大梁建國以來第一次這麽大規模地,讓女人能憑著自己的雙手掙到一份不輸給男人的工錢。隨之而來的變化,特別是家庭地位的一點點變化,讓她們感覺到很滿足很開心。


    此時許多人都沒意識到,這是一個很弱小的女性意識在萌芽,原來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她們也可以通過雙手掙錢,也可以在嫁人後過得很舒心。


    農忙過了之後,不少年輕農婦都挺遺憾這樣的日子結束了。


    那幾天縱然身體累了點,但能掙到錢,家裏家婆也對好,不挑毛病,丈夫也體貼,日子是真的舒心極了。


    所以他們對引發了這一切好現象的虞國公府充滿了感激啊。


    特別是當他們得知,這新式水稻的種植方式最初還是宮大少夫人和宮二少夫人領頭倡導的,那種感激和自豪的情緒差點就要溢滿胸腔了。


    所以當有人小小聲地提議宮大少夫人的小公子滿月宴快到了,他們要不要盡一份心意的時候,立即就有人附和了,要的,這是必須的。於是她們各自迴去說服男人和婆婆,這倒不難,畢竟國公府教給了他們這樣一個增產的方法,送點心意大家都很舍得。


    於是便有了老百姓們紛紛往虞國公府送雞鴨魚蛋這一幕。


    王桂花便是當時的提議人,她是住在百花山下的一戶姓衛的農家的新媳婦,說起來她夫家與人稱衛神農的衛老爹還能扯上點親戚關係。


    她娘家恰好是虞國公府百花山下那一片地的佃戶,也是主家決定改變耕種方式都不走的那幾家佃戶之一。


    在最初實施新式種田法之際,宮大少夫人曾狠狠下過衛神農的臉,偏偏她娘家不願意像別的佃戶一樣拿了補償另謀他途,而是還在虞國公府手底下幹活。


    那一陣子她日子難啊,婆婆看她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


    現在好了,國公府的那一片水稻豐收,皇上決定先在京中大力推廣這新式種田法。


    她娘家父親和哥哥們是第一批全程參與了水稻新式種植法的人,用宮大少夫人的話說,都是有經驗有技術的人。


    多的是富戶願意請他們前去指導,給的工錢還不低,活也不累,全程隻需用嘴拿話指導,偶爾動一下手。每日三四兩銀子,最少得請三天,不然不去。


    這些銀子也不是直接給他們,而是由虞國公府這邊的人和對方結算,她的父親哥哥們則是每月一結。


    因為她爹和哥哥們經常和富戶打交道,於是便有了一些接活的門路。她娘家大嫂便趁機組了一個農婦插秧隊,承接一些對方扔出來的農活。


    她王桂花能得到這份活還是多虧了娘家大嫂拉拔她呢。


    這一日三四兩的大價錢其實也不是他們張口要的,是在最初時有富戶想雇傭他們,她爹和哥哥們都拿不定主意,於是便去請教三管家馮詠。


    馮管家一時也說不好,於是便往上請示,這一請示就請示到了宮大少夫人跟前。


    主家的迴答其實也就是林蔚然的迴答,她說,對於這些邀請雇傭,他們可以去,但要價不能太低了,低於三兩一天都別想請到人。


    這可將他們嚇了一跳,如果主家不說,他們是完全不敢張口要那麽多銀子的,每天能有個幾百錢他們就滿足了。


    最後主家那邊還給了一個建議,讓他們拿出個章程,統一戰線,預防富戶們嫌給銀子多,各個擊破。


    主家那麽盡心為他們考慮,可將他們感動壞了。當下也不肯自己單幹掙錢了,自願少拿一部分銀子,請主家做主這事,拿一份章程,他們就跟著章程來做事就好。


    林蔚然得知後,倒也無所謂,直接將這事扔給馮詠負責。可以抽傭,但錢就留在賬上,供這個農事團體日後發展之用。或者將來這個農事團體的成員遇到困難之事,可以合理從這筆他們積攢的傭金中抽出一部分來為他們解決困難。


    林蔚然隨手一劃拉弄出來這麽一個帶著章程的農事團體,卻沒想到後來越發展越大,容納了這個時代很多農事方麵的精英們,並且讓他們很有歸屬感,在往後的農事研究上發揮了不小的作用。


    第138章 第一百三十八章


    第138章


    這一日, 虞國公府注定是賓客盈門的。


    與虞國公府交好的人家都來了, 還來得挺早的,比如宮大夫人娘家鄭家, 比如大理寺卿崔家。


    男客那邊由宮大伯和宮三叔領著宮令箴宮琛兄弟二人在招待,女眷這邊則由宮大夫人和林蔚然兩人為主負責出麵迎接。


    容韻顯懷了,怕人多眼雜衝撞了, 所以由她和宮三嬸陪著老太君呆在內室。她們也不輕鬆, 因為很多女眷和宮大夫人林蔚然打過照麵之後, 都是送到內室小坐,大家一起說說話什麽的。


    不過她和宮三嬸也會不時地出來替換一下林蔚然和宮大夫人,讓她倆得以輪流休息一會。


    宮小鞅身為滿月宴的主角,也是全身上下穿戴一新。這大熱的天,僅穿一件紅豔豔的肚兜兒,再用薄款的繈褓包上, 露出藕節一般的小手小腳, 一雙小胖手戴上了銀製的鈴鐺, 別提多可愛了。


    宮小鞅現在可以半個多時辰喂一次了, 林蔚然今天也要忙活, 所以小家夥則由奶娘抱著去了老太君那裏。


    接待賓客的活並不輕鬆, 林蔚然發現自己笑得臉都快僵了。而且這次是她第二次見到如此多的世家官家夫人少夫人們, 第一次是在虢國大長公主府上。但那迴是作客,這迴她是作東, 可不能失禮。所以她的神經是緊繃著的, 雖然背熟了關係圖譜, 但要將人一一對上,可不容易。


    幸虧由宮大夫人帶著,才不至於發生認人不全的烏龍。


    宮小鞅的嗓門很大,聲音嘹亮,中氣十足。他一哭,在外麵的林蔚然和宮大夫人都能聽到。


    算了算時間,林蔚然估摸著該是肚子餓了。


    在她三嬸來接替她的時候,林蔚然趕緊進了內室將哭鬧的小家夥抱進懷裏,然後和諸位道了聲失陪,去了隔壁喂孩子。


    小家夥一到了他娘懷裏,就不嚎了。


    看著他嚎了半天,光打雷不下雨的樣式。林蔚然忍不住拿手指輕點了一下他的小額頭,真是個小機靈鬼。


    “這孩子是由他娘喂的?”有人看出來了。


    宮小鞅在皇宮出生,不肯吃奶娘的奶一事她們也略有耳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男主高攀不起,告辭(穿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落雨秋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落雨秋寒並收藏男主高攀不起,告辭(穿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