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節
男主高攀不起,告辭(穿書) 作者:落雨秋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那如果家裏有人生病了呢?”
“......有錢就治,沒錢也沒辦法,都是命!”
很聽天由命的說法和態度。
林蔚然不語,她不會灌輸林母什麽我命由我不由天之類的雞湯,人家懷著這樣的想法過了這麽些年,還不是活得好好的,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活法。
“娘,你別擔心,姥姥家的日子慢慢會好起來的。”
“希望吧。”
“娘,那麽炭呢,會不會比木柴貴啊?”
“咱們農家自己燒的碎炭不值錢,首先賣相不好,再者便是不經燒。”
“我是說市麵上的炭,比如銀霜炭、紅蘿炭之類的。”
原主之前在侯府,冬天都能分到足夠份額的銀霜炭,但像林芊然這些庶女就不一定了,肯定會摻雜一些孬炭的。由此可推測,這銀霜炭紅蘿炭必然是量少又貴的東西,否則的話怎麽會連侯府都備不夠呢?
獸金炭就算了,專供皇家,有錢也買不到的好貨。
“這個為娘的不知道。”林母老實說,這樣的東西明顯就不是他們能消費得起的,也沒那個必要,所以她也從不關心價格。
林蔚然泄氣,她二哥在就好了,林蔚然覺得林家人中最有可能知道這方麵消息的人就是他了。不過有一點她是敢肯定的,炭一定比柴貴!
“娘,二哥什麽時候迴來家裏啊?”
“你二哥啊,半個月迴一次家吧,還久著呢。”
林母不知道想到什麽,低低地歎了口氣。老二去縣學之前偷偷和他們說,今年的解試他就不參加了,感覺自己準備的並不充分,預備來年再考。
老二今年十八,俗話說,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十八歲就寒門讀書的人來說還年輕著呢,晚一年也沒什麽。但作為父母的他們知道他為了此次的解試準備了多久,沒人舉薦,他自薦,考過了院試,成為鄉貢,方得了去府城參加解試的資格。然後他說沒準備好,不考了。
但也不怪他,發現閨女失蹤到不辭而別到發現抱錯,他們真真是六神無主。也幸虧他忙前忙後最終將親閨女接了迴來,為此耽擱了不少時間。但這也不能怪閨女,她什麽都不知道,是他們做父母的沒用,拖累了他。
一提起二哥,她娘怎麽突然歎氣了呢?而且情緒明顯低落了很多,難道裏麵有什麽事是她不知道的嗎?林蔚然疑惑。
而林母已收拾好心情,“怎麽,想你二哥啦?”當初是二子去接的她,女兒對他親近一點是可以理解的。
“是啊。”
她二哥不在,這事情不大好辦呀。不行的話,她自己來說?
林蔚然看了一眼山上的紅楓葉,時間緊急,現在都晚秋了,不行的話她就自己上。
第41章 第四十一章
母女二人一邊說一邊走, 很快就來到了林父林大哥砍柴的地方。
剛到地方, 林蔚然眼睛一亮, 觸目所極, 竟然是一大片看不到盡頭的稔子樹。
她在山腳下看到這玩意時, 就有過猜測。現在這一片山頭的稔子樹果然印證了這一點。這玩意生命力以及繁殖能力太強了,即使它開始隻有一棵樹, 給它幾年, 它就能給你繁殖成一片。
林蔚然雙眼發光, 沒辦法, 在她眼裏, 這些稔子樹都是一大枚枚的銅錢啊。
“爹娘, 你看妹妹那雙眼放光口水直流的模樣,定是饞這桃金娘了。”
“這麽文縐絕的名字大哥哪裏聽來的?”
桃金娘是山稔子的學名,據說不知是哪一年村裏的人采了它的果實去鎮上, 在一個老大夫的口中得知了它的名字, 還知道它是一種藥材,果實可以釀酒。於是每年七八月份,村裏的大孩子都會上山采它的果實, 算是鄉下孩子為數不多的一種零嘴。
林蔚然尋了個木樁歇腳,聽著林大哥一邊幹活一邊和她說起他們如何得知這山稔是桃金娘的典故。
也是,在她的印象中, 山稔確實是南方的產物, 她先前在山腳發現它的蹤跡時還疑惑了一下。但大自然無奇不有, 或許是侯鳥所為呢?要知道這成熟的山稔可是鳥類的天然食源啊。
說話間, 林父他們已經拿竹篾綁好了四捆幹柴。
他們選擇的柴源也是山稔樹,因為它分叉多,好燒耐燒,做柴火是極合格的。當然它們都是幹的,前些日子被林父砍倒留在山上曬幹的。
“老大,領你妹妹去摘些毛栗子吧!”林母看了看天色,決定鬆子下迴再弄。
“好咧。”
林大哥小時候最愛幹這活,將林母的背簍拿過,辨明了方向之後,長手長腳地在前邊開道。
很快,他們就來到山背處的一棵毛栗子樹下。然後他放下背簍,三兩下就上了樹,讓林蔚然尋了一根杆子遞給他。
她仰頭看,這是一棵大樹,一人抱不過來的那種。
沒多久,一個個碩大的毛栗子就掉到了地上。
這毛栗子一身的刺,林蔚然沒戴手套,可不敢直接拿它,她想了想,從地上找了兩根幹樹枝,擺弄一下弄成了筷子一樣,一個個將毛栗子挾進背簍裏。
見差不多了,林大哥從樹上溜下來,“喲,蠻聰明的嘛,我還以為你會直接拿手撿然後被紮得直哭呢。”
林蔚然翻了個白眼,她是這麽笨的人嗎?她比他們早進化了一兩千年好不好!利用工具的意識早就刻在了骨子裏。倒是他,徒手爬樹的樣子真像猿人。
林猿人,噢不,林大哥和她一樣,取了一雙假筷子,迅速地挾毛栗子。沒一會就收拾完了,他主動背起背簍,招唿林蔚然往迴走。
下山的時候,林父和林大哥各挑了一擔柴,估計有一百斤。林父給林母尋了根碗口大的生柴,讓她拖著走,倒也不累。最輕鬆的是林蔚然,隻背了個背簍。不過這背簍也有十來斤東西,對林蔚然來說也不輕鬆。
林母想和林蔚然換,濕木柴有滑性,拖起來不累,但想到她第一次幹活,怕她掌握不好力道和技巧,被這根生木柴傷到就不好了。
林蔚然看出林母的意動,但她不吱聲,她溜這根生木柴不在話下,但這麽一背簍的東西讓林母背到山下,她不忍心。
迴到家,林蔚然累壞了,將背簍一放,整個人就坐在椅子上不動了。
“......有錢就治,沒錢也沒辦法,都是命!”
很聽天由命的說法和態度。
林蔚然不語,她不會灌輸林母什麽我命由我不由天之類的雞湯,人家懷著這樣的想法過了這麽些年,還不是活得好好的,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活法。
“娘,你別擔心,姥姥家的日子慢慢會好起來的。”
“希望吧。”
“娘,那麽炭呢,會不會比木柴貴啊?”
“咱們農家自己燒的碎炭不值錢,首先賣相不好,再者便是不經燒。”
“我是說市麵上的炭,比如銀霜炭、紅蘿炭之類的。”
原主之前在侯府,冬天都能分到足夠份額的銀霜炭,但像林芊然這些庶女就不一定了,肯定會摻雜一些孬炭的。由此可推測,這銀霜炭紅蘿炭必然是量少又貴的東西,否則的話怎麽會連侯府都備不夠呢?
獸金炭就算了,專供皇家,有錢也買不到的好貨。
“這個為娘的不知道。”林母老實說,這樣的東西明顯就不是他們能消費得起的,也沒那個必要,所以她也從不關心價格。
林蔚然泄氣,她二哥在就好了,林蔚然覺得林家人中最有可能知道這方麵消息的人就是他了。不過有一點她是敢肯定的,炭一定比柴貴!
“娘,二哥什麽時候迴來家裏啊?”
“你二哥啊,半個月迴一次家吧,還久著呢。”
林母不知道想到什麽,低低地歎了口氣。老二去縣學之前偷偷和他們說,今年的解試他就不參加了,感覺自己準備的並不充分,預備來年再考。
老二今年十八,俗話說,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十八歲就寒門讀書的人來說還年輕著呢,晚一年也沒什麽。但作為父母的他們知道他為了此次的解試準備了多久,沒人舉薦,他自薦,考過了院試,成為鄉貢,方得了去府城參加解試的資格。然後他說沒準備好,不考了。
但也不怪他,發現閨女失蹤到不辭而別到發現抱錯,他們真真是六神無主。也幸虧他忙前忙後最終將親閨女接了迴來,為此耽擱了不少時間。但這也不能怪閨女,她什麽都不知道,是他們做父母的沒用,拖累了他。
一提起二哥,她娘怎麽突然歎氣了呢?而且情緒明顯低落了很多,難道裏麵有什麽事是她不知道的嗎?林蔚然疑惑。
而林母已收拾好心情,“怎麽,想你二哥啦?”當初是二子去接的她,女兒對他親近一點是可以理解的。
“是啊。”
她二哥不在,這事情不大好辦呀。不行的話,她自己來說?
林蔚然看了一眼山上的紅楓葉,時間緊急,現在都晚秋了,不行的話她就自己上。
第41章 第四十一章
母女二人一邊說一邊走, 很快就來到了林父林大哥砍柴的地方。
剛到地方, 林蔚然眼睛一亮, 觸目所極, 竟然是一大片看不到盡頭的稔子樹。
她在山腳下看到這玩意時, 就有過猜測。現在這一片山頭的稔子樹果然印證了這一點。這玩意生命力以及繁殖能力太強了,即使它開始隻有一棵樹, 給它幾年, 它就能給你繁殖成一片。
林蔚然雙眼發光, 沒辦法, 在她眼裏, 這些稔子樹都是一大枚枚的銅錢啊。
“爹娘, 你看妹妹那雙眼放光口水直流的模樣,定是饞這桃金娘了。”
“這麽文縐絕的名字大哥哪裏聽來的?”
桃金娘是山稔子的學名,據說不知是哪一年村裏的人采了它的果實去鎮上, 在一個老大夫的口中得知了它的名字, 還知道它是一種藥材,果實可以釀酒。於是每年七八月份,村裏的大孩子都會上山采它的果實, 算是鄉下孩子為數不多的一種零嘴。
林蔚然尋了個木樁歇腳,聽著林大哥一邊幹活一邊和她說起他們如何得知這山稔是桃金娘的典故。
也是,在她的印象中, 山稔確實是南方的產物, 她先前在山腳發現它的蹤跡時還疑惑了一下。但大自然無奇不有, 或許是侯鳥所為呢?要知道這成熟的山稔可是鳥類的天然食源啊。
說話間, 林父他們已經拿竹篾綁好了四捆幹柴。
他們選擇的柴源也是山稔樹,因為它分叉多,好燒耐燒,做柴火是極合格的。當然它們都是幹的,前些日子被林父砍倒留在山上曬幹的。
“老大,領你妹妹去摘些毛栗子吧!”林母看了看天色,決定鬆子下迴再弄。
“好咧。”
林大哥小時候最愛幹這活,將林母的背簍拿過,辨明了方向之後,長手長腳地在前邊開道。
很快,他們就來到山背處的一棵毛栗子樹下。然後他放下背簍,三兩下就上了樹,讓林蔚然尋了一根杆子遞給他。
她仰頭看,這是一棵大樹,一人抱不過來的那種。
沒多久,一個個碩大的毛栗子就掉到了地上。
這毛栗子一身的刺,林蔚然沒戴手套,可不敢直接拿它,她想了想,從地上找了兩根幹樹枝,擺弄一下弄成了筷子一樣,一個個將毛栗子挾進背簍裏。
見差不多了,林大哥從樹上溜下來,“喲,蠻聰明的嘛,我還以為你會直接拿手撿然後被紮得直哭呢。”
林蔚然翻了個白眼,她是這麽笨的人嗎?她比他們早進化了一兩千年好不好!利用工具的意識早就刻在了骨子裏。倒是他,徒手爬樹的樣子真像猿人。
林猿人,噢不,林大哥和她一樣,取了一雙假筷子,迅速地挾毛栗子。沒一會就收拾完了,他主動背起背簍,招唿林蔚然往迴走。
下山的時候,林父和林大哥各挑了一擔柴,估計有一百斤。林父給林母尋了根碗口大的生柴,讓她拖著走,倒也不累。最輕鬆的是林蔚然,隻背了個背簍。不過這背簍也有十來斤東西,對林蔚然來說也不輕鬆。
林母想和林蔚然換,濕木柴有滑性,拖起來不累,但想到她第一次幹活,怕她掌握不好力道和技巧,被這根生木柴傷到就不好了。
林蔚然看出林母的意動,但她不吱聲,她溜這根生木柴不在話下,但這麽一背簍的東西讓林母背到山下,她不忍心。
迴到家,林蔚然累壞了,將背簍一放,整個人就坐在椅子上不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