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與人為善,總能結得善緣。李綰待他客氣,白貴妃也是個最好性兒的主子,今日朱太醫難得軟了心腸,見李綰難過,忍不住開口安慰道:“公主別太傷心,微臣說句不中聽的話,如今已是最好的結果了。”
“您此話怎講?”
朱太醫沒抬頭,拿眼掃了掃周遭。李綰見狀屏退宮人,隻留下冬雪在身邊伺候。
“您有話大可直言。”
朱太醫這才小聲道:“公主體寒是從娘胎裏帶來的毛病。去年微臣有幸給貴妃娘娘診脈,那時便察覺到,貴妃娘娘身上有輕微餘毒,可瞧娘娘自己卻像是毫不知情的。既不知情,以前又是如何解的毒?微臣一直想不通此事,直到今日才明白,想來娘娘昔年中毒時正懷著殿下,那寒毒被您帶走了。可留下的餘毒未清,才多年來再無子嗣。”
李綰睜大眼睛,“可大家都說,母妃是生我時傷了身子,才再懷不上孩子的。”
朱太醫搖頭,“若不是那寒毒,又怎會失血傷身?那才是源頭根本,怨不到公主身上。”
李綰點點頭,“可您剛才又為何說,這已是最好結果了?”
朱太醫與她解釋道:“您想,若貴妃娘娘中毒時,沒有身孕,那毒早就要了她的性命。若她懷的是個哥兒,娘胎裏寒氣入體,陽氣不足,就算長大了也無法人道,是個廢人。多虧了公主您,您分走了寒氣,救了娘娘,自己又福大命大挺了過來,平安出生。雖身子弱些,子嗣艱難,可相較前兩種結果,已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竟是如此?”
“正是,不過也是下毒那人計量把握的不準,多再多下幾分,定然是一屍兩命的結果。”見李綰麵色難看,朱太醫趕忙起身來拜了下去,“微臣本不該多嘴,所謂言多必失,在宮裏當值守口如瓶才是上策。可貴妃娘娘心善,公主也是和善人,微臣實在看不過,這才鬥膽提醒。還望公主別說是臣......”
這是怕她鬧起來,牽連了自己。人之常情能夠理解。
李綰虛扶了一把,“您這是做什麽?快些起來,您好心告知於我,我自然保您安然無恙。”李綰垂下眼,“再說院判大人歲數大了,早就起了還鄉的心思,到時候您坐那位置也就是了。”
朱太醫眼中閃過一絲喜色,可又趕忙告罪,“微臣不敢,微臣也一把年紀了,早沒了爭搶的心思。”
李綰道:“就算過兩年您也要告老還鄉,頂著院判的銜兒退下去,麵上也更榮光些,到底是不一樣的。這就算是我還您的情兒了。”
話說到這,可算說進了人心裏去。人老了,要再多金銀死了能帶走?看重的可不就剩名聲了?朱太醫神色感激,“公主恩德,老臣永生不忘!若有什麽差遣,您吩咐一聲兒便是。”
冬雪送他出去,寬闊內殿中,隻剩李綰一人。
她雙手交疊放在膝頭,背脊挺直,看著是一片端莊姿態。可低垂眼眸,隻望著自己丁香色宮裝上繁複的銀紋波浪,銀光閃爍,映襯著她眼中也是一片冰寒之色。
李綰很少生氣,更不是什麽狠厲人。瞧誰不順眼,便得讓他全家不得好死?祖宗十八代碾成灰才高興?不至於的。人生本就不易,許多事兒囫圇著也就過了,非要爭個所以然倒像是給自己找不痛快。
但眼下,她是真生氣了。若是天生體寒,不能有子嗣,那她怨不得旁人,隻怨自己命不好。可不是啊!
一切都怨下毒那人,以前差點害了她娘性命,如今又害的她這樣苦。李綰真是恨毒了她。她得找出那人,讓她血債血償,方才能咽下這口氣。
可是誰下的毒?
李綰手指輕輕點著桌案,仔細思慮起來。白氏懷著她的時候,家裏內院隻有夫人吳氏和柳姨娘。
那時吳氏已有了李榕、李繡。柳氏也已生下李柏、李纖。誰會是那個容不得她娘的人?
吳氏不是個心狠的,要不然也不會由著柳氏生下一兒一女,沒道理柳姨娘生得,白氏就生不得。至於爭寵?吳氏看重的是主母臉麵,和自己的兒女前程,至於後院兩個妾誰輸誰贏,她是不放在心上的。
而柳姨娘呢。雖已有了子女傍身,可李昭的寵愛才是她立身的根本。可李昭卻更喜愛白氏,家裏人都知曉。那時白氏有了身孕,柳姨娘坐不住想要動手,也不是不可能。
這般想來,倒像是柳氏。
冬雪躬身進來,“公主,太子妃娘娘問您呢,咱們這會兒可要出去?”
李綰不緊不慢的站起身,理了理衣裙,“你告訴嫂嫂,我想母後了,過去與她說說話兒,一會兒便迴來陪她看戲。”
當年的事,李綰不能直接去問生母。她母妃是個單純性子,問不出什麽,隻怕還會嚇著。要是再讓她知道了,女兒因為在娘胎裏帶了寒毒,現在才無法有孕,她更會埋怨死自己。
那李綰能問誰呢?隻能去問皇後。
還有一個她自己也不願承認的原因。當年下毒的人,像是柳姨娘,但吳氏也不是全然沒嫌疑。李綰自小長在深宮,見多了人心隔肚皮,更見多了因為感情用事一敗塗地的人。盡管她私心裏盼望著,千萬不要是那個她叫了許多年母親的女人,想要害死她們母女。
可人不能隻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所有的可能,她要親自確認一遍才能安心。
第79章 合離
修繕一新的鳳鳴宮內, 吳皇後坐在主座, 宮人們都遣了出去,隻留各自的貼身婢女。李綰低垂著眼,將自己身帶寒毒, 怕是難有子嗣的境況道來。
她沒哭, 隻是紅著眼圈兒,神色間帶著些悲涼意味。可這樣強忍著, 倒比一把鼻涕一把淚更戳人心窩子。
“母後, 您也知道我母妃她性子軟,活了大半輩子從沒跟誰紅過臉, 連對房裏的下人都是和顏悅色的。我實是想不通柳氏為何處處容不下她?那毒分明是想要我們母女的性命,雖沒成功,卻害的我、害的我這般苦......”話未完,已帶哽咽。
可不就是害苦了她嗎?縱使貴為公主, 宋懷秀又待她如珠如寶,可生不出孩子, 哪個男人能半點兒不介意?就算現在濃情蜜意,他指天指地說沒關係,可十年後呢?二十年後呢?當別人背地裏議論他是絕戶,斷子絕孫的時候。當他垂垂老矣,卻無兒孫繞膝, 隻餘一室淒清的時候,他當真能不怨自己?
若真累的他如此結局,哪怕他不怨, 李綰也是要恨自己的。可如若不然又能怎樣?難不成要眼睜睜看他納妾,與別人生兒育女?她怕是做不到,隻想一想便是滿心酸澀。
舒坦日子過久了,連自己都以為終於圓滿了。可卻忘了人生不是話本子,從此佳人才子美滿一生?哪可能呢。人生就是邁過一道道關坎兒,隻有走到終點的那天,才能歎一句終得圓滿。可這次遇上的坎兒,太難了,李綰實在想不出解法來。
她的難過、她的委屈,半點兒也不摻假。
同是女人,吳皇後哪能不懂?
可這事太久遠了些,聽完李綰的話,吳氏仔細想了想,迴憶道:“你母妃懷你的時候中了毒?”像想起了什麽,她氣得摔了粉彩茶碗,“這殺千刀的柳氏!一件人事也不幹,心眼子髒透了!她這是一石二鳥啊,不光憋著壞,想害你母妃,她這是把我也算計進去了!”
“母後此話怎講?”
吳氏氣得臉色通紅,“你不說我還想不起來。你母妃懷上你那年,恰逢咱家修老宅。她那跨院兒背靠罩房,整日聽著人家幹活叮叮哐哐,她有了身子如何受得了這般鬧挺?你祖母便說讓她搬到我院子裏,在偏房先湊合著。連著三四個月,她吃住都在我這,若是落個一屍兩命的下場,你爹可不得把我也恨上?”
她咬牙切齒:“柳氏可真是好心思!怕你娘生下兒子那時就動了手,後來又想毒死榕兒,那家裏不就隻剩下李柏一根獨苗兒?若是成了,莫說是乘安縣的家產,怕現在這天下都成了他們娘兒倆的!我呸!虧著老天爺有眼,沒讓她得逞!這賤皮子毒婦,當年我就不該容她,看出她不老實時早早提腳賣了,也省的她做計坑害咱們!”
李綰歎道:“竟是如此?”她攥住帕子,“母後,可這口氣我實在咽不下,您說我現在該如何是好?”
李綰麵上不顯,可手心卻緊張的一片冰涼。
吳皇後沉吟片刻,吩咐身後大宮女:“去將本宮金印取來。”
又對李綰道,“你父皇這些年將柳氏幽禁行宮,卻不取她性命,這便是還念著過去那點兒舊情呢。若咱們動手殺她,定會惹你父皇惱怒。但你想出氣不難,總歸那地方無人問津,母後寫封手諭於你,你借著探病的由頭去,到了行宮想打想罰都隨你。隻一條,別鬧出人命來,她到底還是父皇親封的貴人、上了玉碟的宮妃。”
吳氏起身,站在桌案前寫手諭。她識字,可字寫得不好看,怕惹人笑話,這會兒全神貫注的寫,嘴裏還不忘勸著:“你父皇沒讓她死,她就還得活著。阿綰可不要糊塗,萬不能為了柳氏這賤胚,傷了你們父女之間的情分。”
話音剛落,便被人從後抱住。
李綰將頭靠在她肩膀,輕聲道:“謝謝母親。”謝謝你,不曾有過害我的心思。
吳皇後身形一僵。自從李昭登基,她做了正宮主位,天底下人人都要尊稱她一聲皇後娘娘,連李榕、李繡也得喚她母後,這一聲母親倒是許久未曾有人叫過了。她心中一動,到底是自己從小看到大的姑娘,又伶俐又可愛,小時候像個玉團子,也是這般軟軟叫她‘母親’,如今遇上這種破爛事兒,她哪能不心疼呢。
歎口氣道:“謝什麽?難道這點事母親還幫不得你嗎?”
其實吳皇後心裏也有自己的一番考量。因兒子的事,她早就恨毒了柳氏,活剮了她都不解氣。可李昭的意思擺在那,柳氏到底生了李纖、李柏,要為此給她一條活路。在吳氏想來,李綰直接將這事兒捅到李昭那去才是最好,好讓他看清楚柳氏的黑心腸。
他要是知道了,那賤人差點害死他心愛的白忻月,又害的他最疼寵的女兒日後子嗣艱難,必定不會再對她心軟,下一道賜死的旨意也不為過。柳氏死了,大家也就都痛快了。
可這事,李綰自己去說可以,她這個皇後一句也勸不得,否則就成了挑唆。當年下毒的事,多少年過去了,根本不可能再找到證據。李昭心疼女兒,李綰去說他不會怪罪。可自己要是摻和進去,這事兒就變得麻煩了,鬧不好就會成了中宮心胸狹隘,使手段心機謀害嬪妃。
所以站在吳皇後的立場上,她也就能幫李綰出出氣。至於能不能想到最便宜的法子,還要看李綰自己。可這會兒聽了一聲情真意切的母親,吳氏心腸發軟,握住李綰的手,猶豫著小聲道:“阿綰,其實這事並不難......”
可要提點的話還未出口,李綰就先恨聲道:“我想來想去,還是覺得不解氣!她今兒要害我,明兒要害大哥,這家裏人哪個她都容不下,以後還說不定會想出什麽壞主意!這種人就不該留她。”
吳皇後鬆了口氣,心中高興,可又不能應承,張了張嘴不知道說什麽,李綰一把按住她的手:“母後好心腸,一直不與她計較。可我卻不能放過她,您也別再勸我,我得把這事兒好好掰扯掰扯。”
李綰出了鳳鳴宮,心中的陰霾稍散了些,好歹弄明白了下毒的人不是吳氏。
方才她言語間,好像認定了當年是柳姨娘下毒,且極為信任的請吳氏給拿個主意。若是吳氏做賊心虛,必定會想方設法弄死柳氏,讓她來背這個黑鍋。或勸李綰息事寧人,說柳氏也沒幾年活頭了。
反正無論如何,絕不會讓李綰有見到柳氏對質的機會。
可她不光要給李綰一封手諭,還憤然道出昔年白氏懷孕時的情形,有理有據絲毫不見虧心,且祖母牽涉其中,這事兒做不得假。
如今既已確認了下毒的人是誰,那便不必再拖了,血債血償也就是了。
李綰沒猶豫,徑直去了南書房。身處高位,輕而易舉就能解決的事,犯不著繞彎子。
她在南書房待了小半個時辰,沒人知道她與李昭聊了些什麽,隻是當夜聖上便秘密下了一道口諭。
三日後,貴人柳氏病逝於行宮,說是身染惡疾,一應從簡,未入皇陵,隻草草下葬,寒酸至極。
一般人死為大,無論是妃嬪也好官員也罷,人沒了,死後的哀榮總是要給的,晉一晉份位再正常不過。可柳氏死了,仍舊隻是個貴人,一級未晉不說,李昭還隻給了個惹人深思的‘幽’字做諡號,這可是惡諡中的惡諡。
不過這些都是後話了,一個不得寵的病怏怏貴人,死與不死,也沒幾個人在意。
當晚,李綰從南書房出來,又迴了東宮。既是來赴人家喜宴,要走也得交代一聲。
此時天色已暗,戲台上也快到了尾聲。太子妃見了李綰,笑道:“今兒的戲熱鬧,妹妹這會兒才迴來,沒聽著著實可惜了。”
李綰也笑答:“與母後說起從前乘安縣的事兒,一時忘了時辰,是我不是。改日請皇嫂去我那,我那有個說書的女先生,有意思的很。”
“那敢情好啊,我可等著了,阿綰可不許糊弄我。”
正說著,小太監引了宋懷秀來,掐著嗓子高唱,“駙馬爺到~”因不是前朝,也沒唱將軍的銜兒。
一排宮燈照耀下,他大步走來。穿一身鬆綠色暗紋錦袍,頭戴銀冠一派英姿颯爽,不少閨閣貴女都看的臉紅心跳。
宋懷秀走到近前,行了個禮:“今日當值,沒趕上宴席,這會兒給皇嫂道喜了!”話還沒說完,一見李綰他唇邊便有了笑。
太子妃點頭道:“好好好,來了就好。不過真不是接媳婦兒來的?可別怨我拘著阿綰到這會兒,母後她們也霸占了你媳婦兒呢!”
宋懷秀笑答不敢,太子妃讓人在李綰邊兒上加了一把椅子:“阿綰也才從鳳鳴宮迴來,你倆縱使要迴去也先喝口茶水,喘口氣兒的,嚐嚐這蜜桔,說是南邊兒供來的,甜的很。待最後這點唱完了,大家一道走。”
盛情難卻。雖講究男女避諱,可戲台子搭在外頭,外命婦們離得遠。宋懷秀又是皇家的駙馬爺,公主就在邊兒上呢,論起來不是外人,稍坐一會兒倒也沒什麽的。
他挨著李綰坐了,自己一口茶水沒顧上喝,就先剝了個蜜桔給李綰,她要吐籽,他便伸手去接,兩人情態動作再自然不過,想來在家也是如此。
可他們習以為常,在場女眷卻都瞧得眼熱。這般好的夫君,可著整個京都也絕再找不出第二個來,榮安公主真是好福氣。
可待二人上了馬車,好福氣的榮安公主卻淡聲道:“我們合離罷。”
第80章 報複
“我們合離罷。”
李綰淡漠的拋出這句話, 就像是一道炸雷, 炸的宋懷秀渾身的血都冷了下來。車內好半天沒人說話,過了良久,才聽他幹啞著嗓子道:“阿綰, 你莫與我開這種玩笑。我......”
我怕。我從來都是一個人, 沒人喜歡也沒人在意。好不容易有了你,才算有了家, 日子剛咂摸出甜味兒來, 你千萬別不要我,哪怕是玩笑話......
他紅著眼睛, 唇邊僵著一抹苦笑,仿佛在等李綰抱他,說隻是玩笑。威名赫赫的將軍,這一刻瞧著竟有幾分可憐。
李綰忍住淚意, 別過眼去不看他:“我沒與你玩笑。”
宋懷秀徹底慌了神,他抓住李綰的手, 神色淒惶:“為什麽?是不是我哪裏做的不好,惹了你不高興?你告訴我,我什麽都肯改!綰綰你別這樣好不好?”
“你沒做錯,隻是我覺得沒意思,我們算了吧。合離是我提出, 父皇絕不會怪罪你,以後你做你的大將軍,我們井水不犯河水。”
沒意思、算了吧。合離、井水不犯河水。這些話, 像是楔進他心裏去的釘子,一字一個血窟窿,疼得他說不出話來。
李昭賞下的那處溫泉莊子,說是莊子,其實更像是一座別苑。建造華美,位處京郊,平日裏覺得遠,可今日恍恍惚惚便到了。
李綰緊緊攥著帕子,始終沒看宋懷秀,隻道:“你迴吧,這段日子我先在這住著。至於府裏的東西,迴頭再讓人慢慢倒騰便是。”不敢聽他迴答,自顧自說完便下了馬車,扶著冬雪的手,一路進了別苑,沒再迴頭。
“您此話怎講?”
朱太醫沒抬頭,拿眼掃了掃周遭。李綰見狀屏退宮人,隻留下冬雪在身邊伺候。
“您有話大可直言。”
朱太醫這才小聲道:“公主體寒是從娘胎裏帶來的毛病。去年微臣有幸給貴妃娘娘診脈,那時便察覺到,貴妃娘娘身上有輕微餘毒,可瞧娘娘自己卻像是毫不知情的。既不知情,以前又是如何解的毒?微臣一直想不通此事,直到今日才明白,想來娘娘昔年中毒時正懷著殿下,那寒毒被您帶走了。可留下的餘毒未清,才多年來再無子嗣。”
李綰睜大眼睛,“可大家都說,母妃是生我時傷了身子,才再懷不上孩子的。”
朱太醫搖頭,“若不是那寒毒,又怎會失血傷身?那才是源頭根本,怨不到公主身上。”
李綰點點頭,“可您剛才又為何說,這已是最好結果了?”
朱太醫與她解釋道:“您想,若貴妃娘娘中毒時,沒有身孕,那毒早就要了她的性命。若她懷的是個哥兒,娘胎裏寒氣入體,陽氣不足,就算長大了也無法人道,是個廢人。多虧了公主您,您分走了寒氣,救了娘娘,自己又福大命大挺了過來,平安出生。雖身子弱些,子嗣艱難,可相較前兩種結果,已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竟是如此?”
“正是,不過也是下毒那人計量把握的不準,多再多下幾分,定然是一屍兩命的結果。”見李綰麵色難看,朱太醫趕忙起身來拜了下去,“微臣本不該多嘴,所謂言多必失,在宮裏當值守口如瓶才是上策。可貴妃娘娘心善,公主也是和善人,微臣實在看不過,這才鬥膽提醒。還望公主別說是臣......”
這是怕她鬧起來,牽連了自己。人之常情能夠理解。
李綰虛扶了一把,“您這是做什麽?快些起來,您好心告知於我,我自然保您安然無恙。”李綰垂下眼,“再說院判大人歲數大了,早就起了還鄉的心思,到時候您坐那位置也就是了。”
朱太醫眼中閃過一絲喜色,可又趕忙告罪,“微臣不敢,微臣也一把年紀了,早沒了爭搶的心思。”
李綰道:“就算過兩年您也要告老還鄉,頂著院判的銜兒退下去,麵上也更榮光些,到底是不一樣的。這就算是我還您的情兒了。”
話說到這,可算說進了人心裏去。人老了,要再多金銀死了能帶走?看重的可不就剩名聲了?朱太醫神色感激,“公主恩德,老臣永生不忘!若有什麽差遣,您吩咐一聲兒便是。”
冬雪送他出去,寬闊內殿中,隻剩李綰一人。
她雙手交疊放在膝頭,背脊挺直,看著是一片端莊姿態。可低垂眼眸,隻望著自己丁香色宮裝上繁複的銀紋波浪,銀光閃爍,映襯著她眼中也是一片冰寒之色。
李綰很少生氣,更不是什麽狠厲人。瞧誰不順眼,便得讓他全家不得好死?祖宗十八代碾成灰才高興?不至於的。人生本就不易,許多事兒囫圇著也就過了,非要爭個所以然倒像是給自己找不痛快。
但眼下,她是真生氣了。若是天生體寒,不能有子嗣,那她怨不得旁人,隻怨自己命不好。可不是啊!
一切都怨下毒那人,以前差點害了她娘性命,如今又害的她這樣苦。李綰真是恨毒了她。她得找出那人,讓她血債血償,方才能咽下這口氣。
可是誰下的毒?
李綰手指輕輕點著桌案,仔細思慮起來。白氏懷著她的時候,家裏內院隻有夫人吳氏和柳姨娘。
那時吳氏已有了李榕、李繡。柳氏也已生下李柏、李纖。誰會是那個容不得她娘的人?
吳氏不是個心狠的,要不然也不會由著柳氏生下一兒一女,沒道理柳姨娘生得,白氏就生不得。至於爭寵?吳氏看重的是主母臉麵,和自己的兒女前程,至於後院兩個妾誰輸誰贏,她是不放在心上的。
而柳姨娘呢。雖已有了子女傍身,可李昭的寵愛才是她立身的根本。可李昭卻更喜愛白氏,家裏人都知曉。那時白氏有了身孕,柳姨娘坐不住想要動手,也不是不可能。
這般想來,倒像是柳氏。
冬雪躬身進來,“公主,太子妃娘娘問您呢,咱們這會兒可要出去?”
李綰不緊不慢的站起身,理了理衣裙,“你告訴嫂嫂,我想母後了,過去與她說說話兒,一會兒便迴來陪她看戲。”
當年的事,李綰不能直接去問生母。她母妃是個單純性子,問不出什麽,隻怕還會嚇著。要是再讓她知道了,女兒因為在娘胎裏帶了寒毒,現在才無法有孕,她更會埋怨死自己。
那李綰能問誰呢?隻能去問皇後。
還有一個她自己也不願承認的原因。當年下毒的人,像是柳姨娘,但吳氏也不是全然沒嫌疑。李綰自小長在深宮,見多了人心隔肚皮,更見多了因為感情用事一敗塗地的人。盡管她私心裏盼望著,千萬不要是那個她叫了許多年母親的女人,想要害死她們母女。
可人不能隻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所有的可能,她要親自確認一遍才能安心。
第79章 合離
修繕一新的鳳鳴宮內, 吳皇後坐在主座, 宮人們都遣了出去,隻留各自的貼身婢女。李綰低垂著眼,將自己身帶寒毒, 怕是難有子嗣的境況道來。
她沒哭, 隻是紅著眼圈兒,神色間帶著些悲涼意味。可這樣強忍著, 倒比一把鼻涕一把淚更戳人心窩子。
“母後, 您也知道我母妃她性子軟,活了大半輩子從沒跟誰紅過臉, 連對房裏的下人都是和顏悅色的。我實是想不通柳氏為何處處容不下她?那毒分明是想要我們母女的性命,雖沒成功,卻害的我、害的我這般苦......”話未完,已帶哽咽。
可不就是害苦了她嗎?縱使貴為公主, 宋懷秀又待她如珠如寶,可生不出孩子, 哪個男人能半點兒不介意?就算現在濃情蜜意,他指天指地說沒關係,可十年後呢?二十年後呢?當別人背地裏議論他是絕戶,斷子絕孫的時候。當他垂垂老矣,卻無兒孫繞膝, 隻餘一室淒清的時候,他當真能不怨自己?
若真累的他如此結局,哪怕他不怨, 李綰也是要恨自己的。可如若不然又能怎樣?難不成要眼睜睜看他納妾,與別人生兒育女?她怕是做不到,隻想一想便是滿心酸澀。
舒坦日子過久了,連自己都以為終於圓滿了。可卻忘了人生不是話本子,從此佳人才子美滿一生?哪可能呢。人生就是邁過一道道關坎兒,隻有走到終點的那天,才能歎一句終得圓滿。可這次遇上的坎兒,太難了,李綰實在想不出解法來。
她的難過、她的委屈,半點兒也不摻假。
同是女人,吳皇後哪能不懂?
可這事太久遠了些,聽完李綰的話,吳氏仔細想了想,迴憶道:“你母妃懷你的時候中了毒?”像想起了什麽,她氣得摔了粉彩茶碗,“這殺千刀的柳氏!一件人事也不幹,心眼子髒透了!她這是一石二鳥啊,不光憋著壞,想害你母妃,她這是把我也算計進去了!”
“母後此話怎講?”
吳氏氣得臉色通紅,“你不說我還想不起來。你母妃懷上你那年,恰逢咱家修老宅。她那跨院兒背靠罩房,整日聽著人家幹活叮叮哐哐,她有了身子如何受得了這般鬧挺?你祖母便說讓她搬到我院子裏,在偏房先湊合著。連著三四個月,她吃住都在我這,若是落個一屍兩命的下場,你爹可不得把我也恨上?”
她咬牙切齒:“柳氏可真是好心思!怕你娘生下兒子那時就動了手,後來又想毒死榕兒,那家裏不就隻剩下李柏一根獨苗兒?若是成了,莫說是乘安縣的家產,怕現在這天下都成了他們娘兒倆的!我呸!虧著老天爺有眼,沒讓她得逞!這賤皮子毒婦,當年我就不該容她,看出她不老實時早早提腳賣了,也省的她做計坑害咱們!”
李綰歎道:“竟是如此?”她攥住帕子,“母後,可這口氣我實在咽不下,您說我現在該如何是好?”
李綰麵上不顯,可手心卻緊張的一片冰涼。
吳皇後沉吟片刻,吩咐身後大宮女:“去將本宮金印取來。”
又對李綰道,“你父皇這些年將柳氏幽禁行宮,卻不取她性命,這便是還念著過去那點兒舊情呢。若咱們動手殺她,定會惹你父皇惱怒。但你想出氣不難,總歸那地方無人問津,母後寫封手諭於你,你借著探病的由頭去,到了行宮想打想罰都隨你。隻一條,別鬧出人命來,她到底還是父皇親封的貴人、上了玉碟的宮妃。”
吳氏起身,站在桌案前寫手諭。她識字,可字寫得不好看,怕惹人笑話,這會兒全神貫注的寫,嘴裏還不忘勸著:“你父皇沒讓她死,她就還得活著。阿綰可不要糊塗,萬不能為了柳氏這賤胚,傷了你們父女之間的情分。”
話音剛落,便被人從後抱住。
李綰將頭靠在她肩膀,輕聲道:“謝謝母親。”謝謝你,不曾有過害我的心思。
吳皇後身形一僵。自從李昭登基,她做了正宮主位,天底下人人都要尊稱她一聲皇後娘娘,連李榕、李繡也得喚她母後,這一聲母親倒是許久未曾有人叫過了。她心中一動,到底是自己從小看到大的姑娘,又伶俐又可愛,小時候像個玉團子,也是這般軟軟叫她‘母親’,如今遇上這種破爛事兒,她哪能不心疼呢。
歎口氣道:“謝什麽?難道這點事母親還幫不得你嗎?”
其實吳皇後心裏也有自己的一番考量。因兒子的事,她早就恨毒了柳氏,活剮了她都不解氣。可李昭的意思擺在那,柳氏到底生了李纖、李柏,要為此給她一條活路。在吳氏想來,李綰直接將這事兒捅到李昭那去才是最好,好讓他看清楚柳氏的黑心腸。
他要是知道了,那賤人差點害死他心愛的白忻月,又害的他最疼寵的女兒日後子嗣艱難,必定不會再對她心軟,下一道賜死的旨意也不為過。柳氏死了,大家也就都痛快了。
可這事,李綰自己去說可以,她這個皇後一句也勸不得,否則就成了挑唆。當年下毒的事,多少年過去了,根本不可能再找到證據。李昭心疼女兒,李綰去說他不會怪罪。可自己要是摻和進去,這事兒就變得麻煩了,鬧不好就會成了中宮心胸狹隘,使手段心機謀害嬪妃。
所以站在吳皇後的立場上,她也就能幫李綰出出氣。至於能不能想到最便宜的法子,還要看李綰自己。可這會兒聽了一聲情真意切的母親,吳氏心腸發軟,握住李綰的手,猶豫著小聲道:“阿綰,其實這事並不難......”
可要提點的話還未出口,李綰就先恨聲道:“我想來想去,還是覺得不解氣!她今兒要害我,明兒要害大哥,這家裏人哪個她都容不下,以後還說不定會想出什麽壞主意!這種人就不該留她。”
吳皇後鬆了口氣,心中高興,可又不能應承,張了張嘴不知道說什麽,李綰一把按住她的手:“母後好心腸,一直不與她計較。可我卻不能放過她,您也別再勸我,我得把這事兒好好掰扯掰扯。”
李綰出了鳳鳴宮,心中的陰霾稍散了些,好歹弄明白了下毒的人不是吳氏。
方才她言語間,好像認定了當年是柳姨娘下毒,且極為信任的請吳氏給拿個主意。若是吳氏做賊心虛,必定會想方設法弄死柳氏,讓她來背這個黑鍋。或勸李綰息事寧人,說柳氏也沒幾年活頭了。
反正無論如何,絕不會讓李綰有見到柳氏對質的機會。
可她不光要給李綰一封手諭,還憤然道出昔年白氏懷孕時的情形,有理有據絲毫不見虧心,且祖母牽涉其中,這事兒做不得假。
如今既已確認了下毒的人是誰,那便不必再拖了,血債血償也就是了。
李綰沒猶豫,徑直去了南書房。身處高位,輕而易舉就能解決的事,犯不著繞彎子。
她在南書房待了小半個時辰,沒人知道她與李昭聊了些什麽,隻是當夜聖上便秘密下了一道口諭。
三日後,貴人柳氏病逝於行宮,說是身染惡疾,一應從簡,未入皇陵,隻草草下葬,寒酸至極。
一般人死為大,無論是妃嬪也好官員也罷,人沒了,死後的哀榮總是要給的,晉一晉份位再正常不過。可柳氏死了,仍舊隻是個貴人,一級未晉不說,李昭還隻給了個惹人深思的‘幽’字做諡號,這可是惡諡中的惡諡。
不過這些都是後話了,一個不得寵的病怏怏貴人,死與不死,也沒幾個人在意。
當晚,李綰從南書房出來,又迴了東宮。既是來赴人家喜宴,要走也得交代一聲。
此時天色已暗,戲台上也快到了尾聲。太子妃見了李綰,笑道:“今兒的戲熱鬧,妹妹這會兒才迴來,沒聽著著實可惜了。”
李綰也笑答:“與母後說起從前乘安縣的事兒,一時忘了時辰,是我不是。改日請皇嫂去我那,我那有個說書的女先生,有意思的很。”
“那敢情好啊,我可等著了,阿綰可不許糊弄我。”
正說著,小太監引了宋懷秀來,掐著嗓子高唱,“駙馬爺到~”因不是前朝,也沒唱將軍的銜兒。
一排宮燈照耀下,他大步走來。穿一身鬆綠色暗紋錦袍,頭戴銀冠一派英姿颯爽,不少閨閣貴女都看的臉紅心跳。
宋懷秀走到近前,行了個禮:“今日當值,沒趕上宴席,這會兒給皇嫂道喜了!”話還沒說完,一見李綰他唇邊便有了笑。
太子妃點頭道:“好好好,來了就好。不過真不是接媳婦兒來的?可別怨我拘著阿綰到這會兒,母後她們也霸占了你媳婦兒呢!”
宋懷秀笑答不敢,太子妃讓人在李綰邊兒上加了一把椅子:“阿綰也才從鳳鳴宮迴來,你倆縱使要迴去也先喝口茶水,喘口氣兒的,嚐嚐這蜜桔,說是南邊兒供來的,甜的很。待最後這點唱完了,大家一道走。”
盛情難卻。雖講究男女避諱,可戲台子搭在外頭,外命婦們離得遠。宋懷秀又是皇家的駙馬爺,公主就在邊兒上呢,論起來不是外人,稍坐一會兒倒也沒什麽的。
他挨著李綰坐了,自己一口茶水沒顧上喝,就先剝了個蜜桔給李綰,她要吐籽,他便伸手去接,兩人情態動作再自然不過,想來在家也是如此。
可他們習以為常,在場女眷卻都瞧得眼熱。這般好的夫君,可著整個京都也絕再找不出第二個來,榮安公主真是好福氣。
可待二人上了馬車,好福氣的榮安公主卻淡聲道:“我們合離罷。”
第80章 報複
“我們合離罷。”
李綰淡漠的拋出這句話, 就像是一道炸雷, 炸的宋懷秀渾身的血都冷了下來。車內好半天沒人說話,過了良久,才聽他幹啞著嗓子道:“阿綰, 你莫與我開這種玩笑。我......”
我怕。我從來都是一個人, 沒人喜歡也沒人在意。好不容易有了你,才算有了家, 日子剛咂摸出甜味兒來, 你千萬別不要我,哪怕是玩笑話......
他紅著眼睛, 唇邊僵著一抹苦笑,仿佛在等李綰抱他,說隻是玩笑。威名赫赫的將軍,這一刻瞧著竟有幾分可憐。
李綰忍住淚意, 別過眼去不看他:“我沒與你玩笑。”
宋懷秀徹底慌了神,他抓住李綰的手, 神色淒惶:“為什麽?是不是我哪裏做的不好,惹了你不高興?你告訴我,我什麽都肯改!綰綰你別這樣好不好?”
“你沒做錯,隻是我覺得沒意思,我們算了吧。合離是我提出, 父皇絕不會怪罪你,以後你做你的大將軍,我們井水不犯河水。”
沒意思、算了吧。合離、井水不犯河水。這些話, 像是楔進他心裏去的釘子,一字一個血窟窿,疼得他說不出話來。
李昭賞下的那處溫泉莊子,說是莊子,其實更像是一座別苑。建造華美,位處京郊,平日裏覺得遠,可今日恍恍惚惚便到了。
李綰緊緊攥著帕子,始終沒看宋懷秀,隻道:“你迴吧,這段日子我先在這住著。至於府裏的東西,迴頭再讓人慢慢倒騰便是。”不敢聽他迴答,自顧自說完便下了馬車,扶著冬雪的手,一路進了別苑,沒再迴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