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奴婢十二了。”她臉上閃過一絲羞窘,但仍是認真迴話:“家裏邊窮苦,也沒個像樣名字,都是隨口喚的。”
“阿綰,春兒日後是要跟著你的,要不你幫她想個名字?”
李綰腦中過了無數句頌春詩詞,可自己現如今是個五歲孩子,說那些倒顯得不恰當了。她略一思量:“春蟬好不好?”
她倒是機靈,立馬拜了下去:“春蟬謝過小姐。”
“春蟬,阿綰她身子弱,年紀又小。你日後要把她當成你親妹子一般照顧、疼惜,知道嗎?”
李綰一怔。以往宮中侍奉的宮人無數,可進了宮嬤嬤們自然教導他們要恭謹小心的伺候主子,就連為主子著想,那都是僭越,奴才們隻需聽話做事就好,雷霆雨露皆君恩,就是領了罰也要恭恭敬敬的謝恩。像姨娘這種把主子當做親妹子照顧的說辭她還是第一次聽,新鮮有趣的很。
春蟬使勁點了點頭,有點不合規矩,卻比誰都認真:“奴婢明白,今日若不是您和小姐救了我,我這輩子就完了。我、春蟬就是豁出命也一定護得小姐安好。”她方才那幾個頭磕的腦門一片青紫,袖口褲管兒都短了一截,露出細瘦的手腳,瞧著甚是可憐。
“好,讓蕊心先帶你去換身衣服,也把額頭上的傷擦些藥膏。”
.
.
白姨娘幫李綰扯上薄被,摸了摸她的鬢發說:“阿綰今日怎麽蔫蔫兒的?若是困乏了就睡一會兒,姨娘去廚房看看,讓她們給你熬紅豆粥好不好?放糖伴著吃,又甜又糯的。”
李綰卻搖了搖頭,一把抓住她的裙擺:“你別走。”
女兒原先木訥,如今雖然愛說話了,可還是從來不黏糊她。今日倒是難得見她使小性兒,賴在自己身上,極為依戀的樣子。白氏心中軟作一團,拍哄著女兒:“好、好,姨娘不走,哪都不去,就哄著我們阿綰。”
李綰枕在她的腿上,聽她哼著柔婉小調,閑適的正午,陽光透過窗紙,在地上印出兩個金色方印,刺的李綰隻覺眼睛發酸。
永平公主,生母早逝,聖祖登基後追封其為宜嬪。史書上關於她,隻這冷冰冰的一行文字,甚至連名姓都未曾記載。
上一世的生母,李綰隻記得宮人都叫她憐貴人。早就記不起她的樣貌,可仍記得她身上好聞的桂花甜香,和她笑起來溫柔的模樣。
哪怕她後來成了宮中最得寵三公主,人人敬著、捧著,可那個女人仍是她記憶中最柔軟的存在,每當夢到關於她的點滴,便要淚濕枕畔。娘親這兩字,是李綰的痛,也是她的夢。如今好不容易實現了,她絕不想再失去一次。
史書中的一字一句,李綰倒背如流。她知道天下的歸屬,卻不知疼愛她的女人為何亡故。因為史書最最冷酷,它隻記載贏家的一生榮耀,從不在乎輸家經曆了什麽。
李綰垂下眼眸,又想起那日在鬆鶴堂見到的一屋子女人,她們後來都成了天下最尊貴的女子。
聖祖念舊,後人皆知。身側的德妃,原不過是個殺豬匠的女兒,可她在聖祖並未封侯時就跟了他,兩人有多年情分,哪怕沒有子嗣也得了一生榮華。
而最早在聖祖身旁的女人,更是尊崇無比。吳氏乃原配嫡妻,封為皇後,入主中宮。柳氏封貴妃,膝下有子,是笑到最後的贏家。
可姨娘呢?人沒了多年,追封也隻是個嬪位,李綰實在是想不通。
如今這一妻兩妾,吳氏乃是嫡妻,比不得。可姨娘若與柳氏相比,論出身,姨娘是正經人家聘來的良妾,柳氏隻是買來的賤籍。論寵愛,家中人人都知白姨娘最得三爺喜歡。又怎會是那樣的結局?
“姨娘,你喜歡爹爹嗎?”
白氏麵色一紅:“阿綰!你這話......”
定是喜歡的,喜歡到根本瞞不住人,提起他眼中就亮起了明媚春光。
“就說說嘛,反正也沒旁人,阿綰想知道你和爹爹的事。你是什麽時候嫁給爹爹的?又為什麽要嫁給他?”
白姨娘被女兒纏得沒辦法,想了想說:“真不知你小小一個人兒哪來的那麽多問題。其實也沒什麽緣由,姨娘原先家中也算富足,可我及笄那年父親病故,哥哥又染上了賭錢惡習,能賣的都賣了,日子實在過不下去,我嫂子竟想賣了我還債,是你爹爹救了我,我便成了他的妾。也算是因禍得福了,你爹爹他那麽好......”白氏歎了口氣:“所以剛才我見了春蟬才心中不好受,女子要是被賣到那種地方......唉,算了,你一個孩子,我與你說這些作甚。”
原來英雄救美。兩人哪怕算不上是年少夫妻,可從姨娘及笄算起,到如今也有了七八年的情分,年少時的兩情相悅,相伴多年,到底因為什麽,人都沒了還要吝嗇追封諡號?
李綰把頭埋在她的懷裏,聲音悶悶的:“姨娘,不管有什麽事,你都要一直陪著阿綰。”
我不知道自己為什麽成了你的阿綰,也不知道日後會發生什麽,甚至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在這亂世保全性命。可既然做了你的女兒,得了你的寵愛嗬護,我就一定會盡全力保護你,就像你保護我那樣。
“淨說傻話,姨娘當然一直陪著你。”白氏抱著女兒,仿佛這就是她的珍寶。
第5章 摳門(捉蟲)
李綰坐在小凳子上,托腮看著春蟬裏裏外外的忙活。
天越發的冷,眼瞅著要入冬了。箱籠裏的厚衣裳都得倒騰出來,浣洗過後重新熏香。被褥幔帳、一應擺設都要重換,家裏丫鬟少,指望不上旁人,蕊心也有姨娘房裏的事要忙,隻過來略微提點了幾句。
春蟬自己忙的腳不沾地,可臉上的笑就沒消下去過。就連坐在炕沿兒上拆被麵,口中都哼著小曲。
幹活兒還能這麽高興的,李綰真是頭一次見:“春蟬,要是累了就歇會兒再做吧,反正還有一下午呢。”
見李綰托著腮,隨意擺個姿勢都比畫上的人還好看,春蟬臉上的笑容更大了,小圓臉上露出了兩個梨渦。她長這麽大,就沒見過這麽省心的孩子,吃完一碗漿酪便乖乖坐著,看自己幹活,乖得不得了,一瞧便是大戶人家的小姐。不對,也不是哪個富小姐都能像她們綰姐兒一般好看。
又乖又好看,讓人忍不住喜歡。
“不累,這有什麽累的。以前在家的時候又要做飯、又要漿洗,還要照看弟弟妹妹,如今隻要曬曬被子,做做針線就行,我要是再偷閑,自己都沒臉了。”春蟬把拆下來的被麵,翻過來仔細疊好,省的蹭花了這麽好看的織錦緞。
“我聽蕊心說過,在府裏幹活兒月銀是半吊錢,你家裏可夠用了?”
李綰聽春蟬與姨娘說過,她家裏沒有地,以往全靠她爹一人四處打零工,維持生計。可兩月前幫人換房梁時摔斷了腿,人家主家給了些零散錢便不再管了。又要吃藥養病,家中孩子又多,實在過不下去了,這才隻好賣了大女兒,換一家子活命。
李綰聽完心中唏噓不已,覺得老天真是厚愛自己,讓她又托生到李家。否則醒來就在窮苦人家,別說活的好不好了,連想吃飽飯都是問題,對春蟬更是多了幾分憐惜。
“夠用了、夠用了!我的姐兒,那可是半吊錢,買一石米都夠了。整個乘安縣再找不到比咱家還寬厚的主家,每月給半吊錢不說,一年還有兩身新衣,我哪還能不知足。您和姨娘不光是救了我,更是救了我們一家子。”
“夠用就好。”李綰站起身來:“春蟬,我困了想睡一會兒,要是爹爹來了跨院兒你記得一定叫醒我。”
春蟬沒多想,隻當是小女孩兒想念父親了,連忙拿來厚被子,給李綰掖好了被角,笑道:“綰姐兒睡吧。三爺要是來了,奴婢叫您。”
李綰做了個亂糟糟的夢,一會兒是自己身披嫁衣要去和親,一會兒是大雍覆滅,她父皇頹敗自責的臉。散亂的畫麵交織在一起,驚得她渾身冒汗,醒了過來。
屋裏昏暗一片,原來這一覺睡了那麽久,父親今日不來了嗎?
這些時日,父親大半的時間都宿在姨娘房裏,李綰有許多去與他親近的機會,可李綰沒去。自從她知道了那人就是史書中的聖祖,自己就是那倒黴極了的永平公主,她心中就一直別扭著。
盡管後世有許多人,人雲亦雲,認為聖祖有情有義,為了女兒衝冠一怒、推翻前朝,更是性情中人,慈父典範。可李綰知道那不過是美化罷了,她越是迴想永平公主的一生,越是心中發寒,聖祖確實有勇有謀,哪怕在晚年也仍舊勵精圖治,說是千古一帝也不為過。他無愧天下百姓,卻利用了自己女兒一生,在這一點上冷酷又無情。
身份一轉換,她就成了那個被利用的倒黴女子。所以李綰一直別扭著,不知該怎麽麵對這個男人。直到這兩天總是夢到太極殿的日子,夢到疼愛她的父皇,李綰忽然就想通了。
她的父皇子女眾多,她不占嫡長,卻最受他的寵愛,難道是無緣無故的嗎?不是,是因為她出生那日,難得有捷報傳來,父皇覺得她為大雍帶來喜訊。後來生母逝去,丁點兒大的孩子,就算聰明又能有多深沉的心機?李綰當時隻知道皇宮之中人人都畏懼她的父皇,自己隻有在他身邊才無人敢欺。
所以她被送到哪個娘娘宮裏都哭鬧不止,隻有在太極殿才會笑。父皇更是覺得他們父女投緣,把她養在了身邊。
前麵有巧合也有有意為之,可最重要的便是她在成勤帝身邊長大。做父母的子女一多,難免有所比較,人心都是偏著長的。自己看大的孩子,比起偶爾才見一麵的,當然要親厚偏愛的多,即便是帝王,也是如此,甚至就因為是帝王,這份親情更顯得難能可貴。
她曾是大雍最受寵愛的三公主,並非無緣無故,而是因為別的皇子皇女玩鬧時,她在肅穆大殿中伴著父皇枯坐。別人在母妃身邊早早入睡時,她仍守著一盞燈火,看父皇批閱奏折。她枯燥又乏味的童年,對成勤帝而言,是女兒的貼心陪伴,所以給她再多殊榮寵愛都還嫌不夠。
李綰想通了這點,也就不再心存別扭。史書上的聖祖對永平公主無情,可她雖成了李綰,卻不是她。時間還來得及,隻要她討得父親寵愛,說不定就可不再顛沛一生。
李綰坐起身來,她不知道這樣有沒有用,可若一直逃避下去,史書中寫好的淒涼結果,就要由她們親自品嚐,她必須要讓父親喜歡。自己在他心中分量越重,將來就多了一分救下姨娘的把握。她明明身子康健,無故早逝這其中一定有所緣由。而無論這緣由是什麽,她都要幫她擋住。
她若隻想求得安穩,討巧賣乖才是良策。可這還不夠,那是她姨娘的性命,李綰必須贏,她要搏一把,下一劑猛藥。
可好不容易下了決心,父親卻不來了?
正想著就聽有人輕輕推門進來。
“姐兒醒了?我還想叫您呢,三爺來了。”
“嗯。”李綰垂下眼,穿鞋下榻:“我去找父親。”
“天兒涼著呢,披件衣裳吧。”
.
.
乘安縣地方小,人也少。沒什麽大案,可每天雞鳴狗盜、零零碎碎的小事一籮筐,李昭奔忙了一天迴到家裏,隻想找個舒服地方歇一歇。
他的正妻吳氏乃是頂頭上司吳主簿的堂妹,嶽丈也是臨縣的秀才,書香門第。可他們李家幾代下來也就是個地主,到了他這輩,花了不少銀子疏通,才做了典史,可仍是不入流的官職。吳氏嫁給他,算是下嫁了,平日裏對他雖沒有表現出瞧不上的意思,可也從來見不到溫柔小意,連夫妻二人說話,也聊得都是刻板正事。陪著吳氏迴過幾次娘家,吳家人全捧著她那幾個妹婿,說都是讀書人,將來要有大出息的。李昭又是花銀錢幫她家修繕房屋、又是供小舅子念書,倒了還是像個遭人嫌的。
兩人心中都覺得自己委屈,久而久之,夫妻二人間也冷淡下來,李昭很少到正院過夜。
而柳氏呢,樣貌清秀可人,會寫字會彈琴,李昭開始很是喜歡。可他自認是個俗人,偶爾來點高雅的,自是有情趣。可天天都是一這套,他配合著都嫌累,實在欣賞不來。
想來想去還是白姨娘最可心。他們兩人都是乘安縣土生土長,聊起小時候去過的夜市、街角的那家麵館,常常哈哈大笑。
吳氏是正妻,又自認賢良,哪怕心中有不快,也是端著擺臉色,從不與李昭拌嘴。柳氏是買來的妾,身契都攥在李昭手裏,更不敢惹他不快。倒是白氏,偶爾與他磕絆兩句。可她這人心大,隻要送一支珠花、或是一盒胭脂,保準又雨過天晴,有時李昭倒覺得這才像是夫妻間過日子,舒心又不乏味。
所以盡管老夫人總提點著,叫他別偏愛太過,可每次迴到家中,想來想去還是抬腿去了小跨院兒。在外勞累了一天,難道迴到家,還要委屈自己?
“阿綰呢?怎麽又不見她?”
“小孩兒能睡,從午間睡到這會兒了,一會兒我讓蕊心給她送碗麵去。”
李昭一邊拌麵,一邊兒哼哼:“這就叫慈母多敗兒!誰家縱著孩子一睡大半天的?到了晚上不是又不肯睡了?”
白姨娘搶過他手裏的瓷盆:“夠了夠了,這鹵子鹹,再多放沒法兒吃了。”提起女兒她唇角帶笑:“晚上鬧也沒叫你去哄,我樂意哄我的阿綰。再說阿綰多乖,從不磨人。”
兩人正閑話著,就見裹成團子似得小人跑了進來,一下撲到李昭腿上:“爹~”把頭枕在他腿上,睡眼朦朧的像還沒睡醒似的。
李昭摸了摸她的腦袋說:“今天知道露麵了?前幾天我過來,哪次你都睡著,貪睡也該晚上早點兒睡。誰家小姑娘大白天睡覺的?你兩個姐姐可沒你這樣沒規矩。”
以往李昭一說教,小女兒定要麵色發白往她姨娘身後躲,一副瑟縮樣子。李昭見了更是不喜,話也越說越重。父女見麵,總是要鬧得李綰嚎啕大哭,李昭一肚子怒氣為結尾。
可今天孩子病剛好沒多久,李昭原不想說她,話一出口自己也有點兒後悔,哪知李綰一副無所謂的樣子,枕在他腿上不起來,眼巴巴盯著麵條看:“知道了,我餓了。”
李昭一滯,拿起旁邊小碗幫她往裏挑麵條。還記得白氏說這鹵子鹹了,隻放了小小一勺。倒得了女兒抱怨:“哎呀,多放些啊,爹爹還說自己有錢呢,吃麵都不給鹵,怎麽這樣摳門?”
第6章 嬌氣(捉蟲)
李家老太爺在世時,家中有一妻一妾。原配妻子體弱,沒留下一兒半女便去了,妾室也隻生了兩個女兒。眼瞅著家業越來越大,可卻膝下無子、沒人繼承,別提多犯愁。
這才娶了崔氏做續弦,一來是看中她的姓氏,二來也是媒人說她一瞧就是有福的麵相,必能一舉得男,這話可是說到了老太爺心坎兒裏,立馬著人下聘,娶了進門。
崔氏的肚子還真爭氣,進門第二年就生下了李昭,李家唯一的獨子。
家中不缺銀錢,放眼乘安縣也沒有比他家更富足的人家,可李家往上數三代,全是種田的莊稼人,就算如今有錢了,日子好過了,可身份放在那,說破了天也就是個土地主,得不到別人敬重。老太爺便全部心思都放在了獨子身上,就盼著他能讀書考個功名,讓李家改換門庭。
可李昭實在沒有那個天分,打小功夫拳腳學的快,一見書本就犯困,哪怕挨他老子一頓抽,也不肯背那些拗口的文章。學了好幾年,氣走了無數先生,也就是認了字、會背幾首詩而已。
老太爺也沒了法子,隻好托關係使銀子,給他弄了個典史的官職,雖不入流可也聊勝於無了,算了了自己一個心願。
李昭不知道怎麽做一個慈父,因為他小時候,不是被他爹逼著念書,就是挨鞭子挨踹,他以為做父親就該是這樣。
他有兩子三女,兩個兒子都送到了城中私塾念書,每月隻迴家一趟。父子間見麵的機會少,即便見到了,他也就是問問兒子們的功課如何,旁的也沒什麽可說。長子聰明好學,不用他操心,小兒子愚鈍些,可即便如此李昭也沒動手打過,他自己小時候就是這樣過來的,太知道讀書這東西需要天賦,若是沒有,打死了他也沒甚用處。
至於女兒們就更不用他操心,反正家裏的女人們自會照料教導。
可要仔細想來,一開始也不是這樣的。李繡是長女,是他的第一個孩子。那時李昭初為人父,抱著那繈褓中又小又軟的一團,激動的連手都在顫抖,恨不得把天底下所有的好東西都捧給女兒,連帶著對吳氏都耐心溫柔。
可李繡長到三歲時,才會開口說話,不管他們怎麽教都是說的磕磕絆絆。後來找了大夫才知道,他的女兒天生口疾。吳氏一開始還有耐心,可板了兩三年還是毫無成效,索性教導李繡少開口,省的旁人笑話她。
長女逐漸變得沉默寡言,一年到頭也不了幾句話,與他這個父親也是如此。
後來又有了李纖、李綰。
“阿綰,春兒日後是要跟著你的,要不你幫她想個名字?”
李綰腦中過了無數句頌春詩詞,可自己現如今是個五歲孩子,說那些倒顯得不恰當了。她略一思量:“春蟬好不好?”
她倒是機靈,立馬拜了下去:“春蟬謝過小姐。”
“春蟬,阿綰她身子弱,年紀又小。你日後要把她當成你親妹子一般照顧、疼惜,知道嗎?”
李綰一怔。以往宮中侍奉的宮人無數,可進了宮嬤嬤們自然教導他們要恭謹小心的伺候主子,就連為主子著想,那都是僭越,奴才們隻需聽話做事就好,雷霆雨露皆君恩,就是領了罰也要恭恭敬敬的謝恩。像姨娘這種把主子當做親妹子照顧的說辭她還是第一次聽,新鮮有趣的很。
春蟬使勁點了點頭,有點不合規矩,卻比誰都認真:“奴婢明白,今日若不是您和小姐救了我,我這輩子就完了。我、春蟬就是豁出命也一定護得小姐安好。”她方才那幾個頭磕的腦門一片青紫,袖口褲管兒都短了一截,露出細瘦的手腳,瞧著甚是可憐。
“好,讓蕊心先帶你去換身衣服,也把額頭上的傷擦些藥膏。”
.
.
白姨娘幫李綰扯上薄被,摸了摸她的鬢發說:“阿綰今日怎麽蔫蔫兒的?若是困乏了就睡一會兒,姨娘去廚房看看,讓她們給你熬紅豆粥好不好?放糖伴著吃,又甜又糯的。”
李綰卻搖了搖頭,一把抓住她的裙擺:“你別走。”
女兒原先木訥,如今雖然愛說話了,可還是從來不黏糊她。今日倒是難得見她使小性兒,賴在自己身上,極為依戀的樣子。白氏心中軟作一團,拍哄著女兒:“好、好,姨娘不走,哪都不去,就哄著我們阿綰。”
李綰枕在她的腿上,聽她哼著柔婉小調,閑適的正午,陽光透過窗紙,在地上印出兩個金色方印,刺的李綰隻覺眼睛發酸。
永平公主,生母早逝,聖祖登基後追封其為宜嬪。史書上關於她,隻這冷冰冰的一行文字,甚至連名姓都未曾記載。
上一世的生母,李綰隻記得宮人都叫她憐貴人。早就記不起她的樣貌,可仍記得她身上好聞的桂花甜香,和她笑起來溫柔的模樣。
哪怕她後來成了宮中最得寵三公主,人人敬著、捧著,可那個女人仍是她記憶中最柔軟的存在,每當夢到關於她的點滴,便要淚濕枕畔。娘親這兩字,是李綰的痛,也是她的夢。如今好不容易實現了,她絕不想再失去一次。
史書中的一字一句,李綰倒背如流。她知道天下的歸屬,卻不知疼愛她的女人為何亡故。因為史書最最冷酷,它隻記載贏家的一生榮耀,從不在乎輸家經曆了什麽。
李綰垂下眼眸,又想起那日在鬆鶴堂見到的一屋子女人,她們後來都成了天下最尊貴的女子。
聖祖念舊,後人皆知。身側的德妃,原不過是個殺豬匠的女兒,可她在聖祖並未封侯時就跟了他,兩人有多年情分,哪怕沒有子嗣也得了一生榮華。
而最早在聖祖身旁的女人,更是尊崇無比。吳氏乃原配嫡妻,封為皇後,入主中宮。柳氏封貴妃,膝下有子,是笑到最後的贏家。
可姨娘呢?人沒了多年,追封也隻是個嬪位,李綰實在是想不通。
如今這一妻兩妾,吳氏乃是嫡妻,比不得。可姨娘若與柳氏相比,論出身,姨娘是正經人家聘來的良妾,柳氏隻是買來的賤籍。論寵愛,家中人人都知白姨娘最得三爺喜歡。又怎會是那樣的結局?
“姨娘,你喜歡爹爹嗎?”
白氏麵色一紅:“阿綰!你這話......”
定是喜歡的,喜歡到根本瞞不住人,提起他眼中就亮起了明媚春光。
“就說說嘛,反正也沒旁人,阿綰想知道你和爹爹的事。你是什麽時候嫁給爹爹的?又為什麽要嫁給他?”
白姨娘被女兒纏得沒辦法,想了想說:“真不知你小小一個人兒哪來的那麽多問題。其實也沒什麽緣由,姨娘原先家中也算富足,可我及笄那年父親病故,哥哥又染上了賭錢惡習,能賣的都賣了,日子實在過不下去,我嫂子竟想賣了我還債,是你爹爹救了我,我便成了他的妾。也算是因禍得福了,你爹爹他那麽好......”白氏歎了口氣:“所以剛才我見了春蟬才心中不好受,女子要是被賣到那種地方......唉,算了,你一個孩子,我與你說這些作甚。”
原來英雄救美。兩人哪怕算不上是年少夫妻,可從姨娘及笄算起,到如今也有了七八年的情分,年少時的兩情相悅,相伴多年,到底因為什麽,人都沒了還要吝嗇追封諡號?
李綰把頭埋在她的懷裏,聲音悶悶的:“姨娘,不管有什麽事,你都要一直陪著阿綰。”
我不知道自己為什麽成了你的阿綰,也不知道日後會發生什麽,甚至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在這亂世保全性命。可既然做了你的女兒,得了你的寵愛嗬護,我就一定會盡全力保護你,就像你保護我那樣。
“淨說傻話,姨娘當然一直陪著你。”白氏抱著女兒,仿佛這就是她的珍寶。
第5章 摳門(捉蟲)
李綰坐在小凳子上,托腮看著春蟬裏裏外外的忙活。
天越發的冷,眼瞅著要入冬了。箱籠裏的厚衣裳都得倒騰出來,浣洗過後重新熏香。被褥幔帳、一應擺設都要重換,家裏丫鬟少,指望不上旁人,蕊心也有姨娘房裏的事要忙,隻過來略微提點了幾句。
春蟬自己忙的腳不沾地,可臉上的笑就沒消下去過。就連坐在炕沿兒上拆被麵,口中都哼著小曲。
幹活兒還能這麽高興的,李綰真是頭一次見:“春蟬,要是累了就歇會兒再做吧,反正還有一下午呢。”
見李綰托著腮,隨意擺個姿勢都比畫上的人還好看,春蟬臉上的笑容更大了,小圓臉上露出了兩個梨渦。她長這麽大,就沒見過這麽省心的孩子,吃完一碗漿酪便乖乖坐著,看自己幹活,乖得不得了,一瞧便是大戶人家的小姐。不對,也不是哪個富小姐都能像她們綰姐兒一般好看。
又乖又好看,讓人忍不住喜歡。
“不累,這有什麽累的。以前在家的時候又要做飯、又要漿洗,還要照看弟弟妹妹,如今隻要曬曬被子,做做針線就行,我要是再偷閑,自己都沒臉了。”春蟬把拆下來的被麵,翻過來仔細疊好,省的蹭花了這麽好看的織錦緞。
“我聽蕊心說過,在府裏幹活兒月銀是半吊錢,你家裏可夠用了?”
李綰聽春蟬與姨娘說過,她家裏沒有地,以往全靠她爹一人四處打零工,維持生計。可兩月前幫人換房梁時摔斷了腿,人家主家給了些零散錢便不再管了。又要吃藥養病,家中孩子又多,實在過不下去了,這才隻好賣了大女兒,換一家子活命。
李綰聽完心中唏噓不已,覺得老天真是厚愛自己,讓她又托生到李家。否則醒來就在窮苦人家,別說活的好不好了,連想吃飽飯都是問題,對春蟬更是多了幾分憐惜。
“夠用了、夠用了!我的姐兒,那可是半吊錢,買一石米都夠了。整個乘安縣再找不到比咱家還寬厚的主家,每月給半吊錢不說,一年還有兩身新衣,我哪還能不知足。您和姨娘不光是救了我,更是救了我們一家子。”
“夠用就好。”李綰站起身來:“春蟬,我困了想睡一會兒,要是爹爹來了跨院兒你記得一定叫醒我。”
春蟬沒多想,隻當是小女孩兒想念父親了,連忙拿來厚被子,給李綰掖好了被角,笑道:“綰姐兒睡吧。三爺要是來了,奴婢叫您。”
李綰做了個亂糟糟的夢,一會兒是自己身披嫁衣要去和親,一會兒是大雍覆滅,她父皇頹敗自責的臉。散亂的畫麵交織在一起,驚得她渾身冒汗,醒了過來。
屋裏昏暗一片,原來這一覺睡了那麽久,父親今日不來了嗎?
這些時日,父親大半的時間都宿在姨娘房裏,李綰有許多去與他親近的機會,可李綰沒去。自從她知道了那人就是史書中的聖祖,自己就是那倒黴極了的永平公主,她心中就一直別扭著。
盡管後世有許多人,人雲亦雲,認為聖祖有情有義,為了女兒衝冠一怒、推翻前朝,更是性情中人,慈父典範。可李綰知道那不過是美化罷了,她越是迴想永平公主的一生,越是心中發寒,聖祖確實有勇有謀,哪怕在晚年也仍舊勵精圖治,說是千古一帝也不為過。他無愧天下百姓,卻利用了自己女兒一生,在這一點上冷酷又無情。
身份一轉換,她就成了那個被利用的倒黴女子。所以李綰一直別扭著,不知該怎麽麵對這個男人。直到這兩天總是夢到太極殿的日子,夢到疼愛她的父皇,李綰忽然就想通了。
她的父皇子女眾多,她不占嫡長,卻最受他的寵愛,難道是無緣無故的嗎?不是,是因為她出生那日,難得有捷報傳來,父皇覺得她為大雍帶來喜訊。後來生母逝去,丁點兒大的孩子,就算聰明又能有多深沉的心機?李綰當時隻知道皇宮之中人人都畏懼她的父皇,自己隻有在他身邊才無人敢欺。
所以她被送到哪個娘娘宮裏都哭鬧不止,隻有在太極殿才會笑。父皇更是覺得他們父女投緣,把她養在了身邊。
前麵有巧合也有有意為之,可最重要的便是她在成勤帝身邊長大。做父母的子女一多,難免有所比較,人心都是偏著長的。自己看大的孩子,比起偶爾才見一麵的,當然要親厚偏愛的多,即便是帝王,也是如此,甚至就因為是帝王,這份親情更顯得難能可貴。
她曾是大雍最受寵愛的三公主,並非無緣無故,而是因為別的皇子皇女玩鬧時,她在肅穆大殿中伴著父皇枯坐。別人在母妃身邊早早入睡時,她仍守著一盞燈火,看父皇批閱奏折。她枯燥又乏味的童年,對成勤帝而言,是女兒的貼心陪伴,所以給她再多殊榮寵愛都還嫌不夠。
李綰想通了這點,也就不再心存別扭。史書上的聖祖對永平公主無情,可她雖成了李綰,卻不是她。時間還來得及,隻要她討得父親寵愛,說不定就可不再顛沛一生。
李綰坐起身來,她不知道這樣有沒有用,可若一直逃避下去,史書中寫好的淒涼結果,就要由她們親自品嚐,她必須要讓父親喜歡。自己在他心中分量越重,將來就多了一分救下姨娘的把握。她明明身子康健,無故早逝這其中一定有所緣由。而無論這緣由是什麽,她都要幫她擋住。
她若隻想求得安穩,討巧賣乖才是良策。可這還不夠,那是她姨娘的性命,李綰必須贏,她要搏一把,下一劑猛藥。
可好不容易下了決心,父親卻不來了?
正想著就聽有人輕輕推門進來。
“姐兒醒了?我還想叫您呢,三爺來了。”
“嗯。”李綰垂下眼,穿鞋下榻:“我去找父親。”
“天兒涼著呢,披件衣裳吧。”
.
.
乘安縣地方小,人也少。沒什麽大案,可每天雞鳴狗盜、零零碎碎的小事一籮筐,李昭奔忙了一天迴到家裏,隻想找個舒服地方歇一歇。
他的正妻吳氏乃是頂頭上司吳主簿的堂妹,嶽丈也是臨縣的秀才,書香門第。可他們李家幾代下來也就是個地主,到了他這輩,花了不少銀子疏通,才做了典史,可仍是不入流的官職。吳氏嫁給他,算是下嫁了,平日裏對他雖沒有表現出瞧不上的意思,可也從來見不到溫柔小意,連夫妻二人說話,也聊得都是刻板正事。陪著吳氏迴過幾次娘家,吳家人全捧著她那幾個妹婿,說都是讀書人,將來要有大出息的。李昭又是花銀錢幫她家修繕房屋、又是供小舅子念書,倒了還是像個遭人嫌的。
兩人心中都覺得自己委屈,久而久之,夫妻二人間也冷淡下來,李昭很少到正院過夜。
而柳氏呢,樣貌清秀可人,會寫字會彈琴,李昭開始很是喜歡。可他自認是個俗人,偶爾來點高雅的,自是有情趣。可天天都是一這套,他配合著都嫌累,實在欣賞不來。
想來想去還是白姨娘最可心。他們兩人都是乘安縣土生土長,聊起小時候去過的夜市、街角的那家麵館,常常哈哈大笑。
吳氏是正妻,又自認賢良,哪怕心中有不快,也是端著擺臉色,從不與李昭拌嘴。柳氏是買來的妾,身契都攥在李昭手裏,更不敢惹他不快。倒是白氏,偶爾與他磕絆兩句。可她這人心大,隻要送一支珠花、或是一盒胭脂,保準又雨過天晴,有時李昭倒覺得這才像是夫妻間過日子,舒心又不乏味。
所以盡管老夫人總提點著,叫他別偏愛太過,可每次迴到家中,想來想去還是抬腿去了小跨院兒。在外勞累了一天,難道迴到家,還要委屈自己?
“阿綰呢?怎麽又不見她?”
“小孩兒能睡,從午間睡到這會兒了,一會兒我讓蕊心給她送碗麵去。”
李昭一邊拌麵,一邊兒哼哼:“這就叫慈母多敗兒!誰家縱著孩子一睡大半天的?到了晚上不是又不肯睡了?”
白姨娘搶過他手裏的瓷盆:“夠了夠了,這鹵子鹹,再多放沒法兒吃了。”提起女兒她唇角帶笑:“晚上鬧也沒叫你去哄,我樂意哄我的阿綰。再說阿綰多乖,從不磨人。”
兩人正閑話著,就見裹成團子似得小人跑了進來,一下撲到李昭腿上:“爹~”把頭枕在他腿上,睡眼朦朧的像還沒睡醒似的。
李昭摸了摸她的腦袋說:“今天知道露麵了?前幾天我過來,哪次你都睡著,貪睡也該晚上早點兒睡。誰家小姑娘大白天睡覺的?你兩個姐姐可沒你這樣沒規矩。”
以往李昭一說教,小女兒定要麵色發白往她姨娘身後躲,一副瑟縮樣子。李昭見了更是不喜,話也越說越重。父女見麵,總是要鬧得李綰嚎啕大哭,李昭一肚子怒氣為結尾。
可今天孩子病剛好沒多久,李昭原不想說她,話一出口自己也有點兒後悔,哪知李綰一副無所謂的樣子,枕在他腿上不起來,眼巴巴盯著麵條看:“知道了,我餓了。”
李昭一滯,拿起旁邊小碗幫她往裏挑麵條。還記得白氏說這鹵子鹹了,隻放了小小一勺。倒得了女兒抱怨:“哎呀,多放些啊,爹爹還說自己有錢呢,吃麵都不給鹵,怎麽這樣摳門?”
第6章 嬌氣(捉蟲)
李家老太爺在世時,家中有一妻一妾。原配妻子體弱,沒留下一兒半女便去了,妾室也隻生了兩個女兒。眼瞅著家業越來越大,可卻膝下無子、沒人繼承,別提多犯愁。
這才娶了崔氏做續弦,一來是看中她的姓氏,二來也是媒人說她一瞧就是有福的麵相,必能一舉得男,這話可是說到了老太爺心坎兒裏,立馬著人下聘,娶了進門。
崔氏的肚子還真爭氣,進門第二年就生下了李昭,李家唯一的獨子。
家中不缺銀錢,放眼乘安縣也沒有比他家更富足的人家,可李家往上數三代,全是種田的莊稼人,就算如今有錢了,日子好過了,可身份放在那,說破了天也就是個土地主,得不到別人敬重。老太爺便全部心思都放在了獨子身上,就盼著他能讀書考個功名,讓李家改換門庭。
可李昭實在沒有那個天分,打小功夫拳腳學的快,一見書本就犯困,哪怕挨他老子一頓抽,也不肯背那些拗口的文章。學了好幾年,氣走了無數先生,也就是認了字、會背幾首詩而已。
老太爺也沒了法子,隻好托關係使銀子,給他弄了個典史的官職,雖不入流可也聊勝於無了,算了了自己一個心願。
李昭不知道怎麽做一個慈父,因為他小時候,不是被他爹逼著念書,就是挨鞭子挨踹,他以為做父親就該是這樣。
他有兩子三女,兩個兒子都送到了城中私塾念書,每月隻迴家一趟。父子間見麵的機會少,即便見到了,他也就是問問兒子們的功課如何,旁的也沒什麽可說。長子聰明好學,不用他操心,小兒子愚鈍些,可即便如此李昭也沒動手打過,他自己小時候就是這樣過來的,太知道讀書這東西需要天賦,若是沒有,打死了他也沒甚用處。
至於女兒們就更不用他操心,反正家裏的女人們自會照料教導。
可要仔細想來,一開始也不是這樣的。李繡是長女,是他的第一個孩子。那時李昭初為人父,抱著那繈褓中又小又軟的一團,激動的連手都在顫抖,恨不得把天底下所有的好東西都捧給女兒,連帶著對吳氏都耐心溫柔。
可李繡長到三歲時,才會開口說話,不管他們怎麽教都是說的磕磕絆絆。後來找了大夫才知道,他的女兒天生口疾。吳氏一開始還有耐心,可板了兩三年還是毫無成效,索性教導李繡少開口,省的旁人笑話她。
長女逐漸變得沉默寡言,一年到頭也不了幾句話,與他這個父親也是如此。
後來又有了李纖、李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