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節
噓,我和大佬暗渡陳倉了 作者:穆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別人如何能和我們相比?”宮珩一把撈起顧暖暖就往裏走,“蕭博文那是你姨母的事情,我們還是來說說我們的事情。”
“怎麽說說?”顧暖暖摟住宮珩的脖子一點不矯情,一雙眼睛閃亮亮的,“嘴上說說就行了?”
“那必定是要身體力行,光說不練假把式,我們好好練練,免得隔的時間久了生疏了。”宮珩把床簾子扯下來,蓋住外麵亮白的天光,至於下帳中帶著朦朧的無邊媚色。
皇宮裏的二公主還在等著好消息,想到記憶中的男子臉上露出一個朦朧的笑容,暗恨自己眼瞎,好好地珍珠不要,偏偏抱了一顆魚目當寶貝。
不過還好,老天憐惜。
二公主拍著平安縣主入睡,第二日皇後就傳了她讓她過去。
二公主捏著手帕心中帶著欣喜踏進門檻,發現不但父皇母後在,小皇叔也在,頓時有些不好意思,行了禮才抬頭看向端坐上麵的夫婦二人。
二公主發現自己的父皇和母後看著她的眼神有些愧疚,還有些欲言又止,這讓她有了一絲不好的預感,但是想到記憶裏的事情又堅定了幾分,隻是……二公主的目光忍不住看向坐在另外一邊的活生生小皇叔……她的那些記憶真的靠譜麽?
“老二啊,父皇給你選了一個夫婿,禮部尚書的次子,你覺得如何?”皇帝也不知道自家這公主是個什麽眼光,怎麽就就能剛好差一點點呢?
他們這邊去問消息,人家同一天跑人家家裏去提親,等到他們這邊等人迴來,人家那邊庚帖都換好了,婚書都寫了,婚期都定了。
那還有什麽好說的?
要是換個別人皇帝說不定還能跟人家說和說和,但是對方要娶的是太子妃的母親,怎麽讓自己閨女和親家母搶男人?
這……這……
皇帝覺得腦殼疼,還是換人吧!
“父皇,兒臣之前已經和母後說好了……”二公主見皇帝皺眉,手指捏得發白,“那,那總要讓兒臣明白出了什麽事兒了……”
“說給你聽也沒什麽,都是自家人,真是大水衝了龍王廟。”皇後也覺得這事兒實在太過湊巧,“蕭大人剛剛定了親事,下個月就要成婚了。”
“不可能!”二公主喊出來後立刻抿起了嘴,“兒臣的意思是怎麽會如此之巧?”
皇後皺了皺眉才道:“確實太過湊巧,母後的人晚了一步,不過就算早一步這婚事也未必能成,婚事總要講究個你情我願。”皇後本來就是去說和可不是去逼婚的,什麽結果都有可能。
而且事實就是自家這二閨女和人家沒有可比性,之前的名聲就不說了,這長相就差很多,男子嘛,少有不愛美色的。
而且皇後也有自知之明,雖說公主不愁嫁,但是皇家公主性子嬌蠻也是常態,很多人家願意娶個公主得兩個爵位富貴幾代,但是更多有抱負的男兒並不願意娶公主,一來皇家公主不好伺候,二來這當了駙馬後再想要位極人臣就不太可能了。
蕭博文不過年四十,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現在已經做了一部侍郎,沒有意外過幾年就能爬到尚書之位,最後入閣拜相不過時間問題,但要是成了駙馬那他這官位也就到頭了。
而蕭博文娶了太子妃的母親卻是兩全其美,既能受到太子信任又不能算外戚,同樣的在太子那裏也是有利。
不管是皇家公主沒有逼嫁的先例,還是因為太子的關係,皇後都不會攪了這樁婚事。
“母後,兒臣就這麽比不上別人?”二公主手裏的手帕都要捏爛了。
皇後被噎住了,雖然是事實,但是作為母親她不能這樣說,但是作為女兒這種話根本不應該問,這不是讓她這個做母親的下不來台麽?
而且她也沒說閨女比不上啊,隻是這婚事本來就是要商談的,又不是九天玄女,你想嫁人家就願意娶?
皇後在後宮除了皇帝就沒有人不捧著的,就算是皇帝對她也是敬重有加,何曾被人這樣逼問過,幹脆閉上嘴不開口了。
“明壽若是無事,不妨跟小叔去看看,比不比得上你自己來說如何?”宮珩瞥了一眼這個大侄女,覺得再下去說不定又要鬧僵了,他還等著兄嫂下旨內務府去忠勇公府請期呢,可不能讓這個侄女給攪和了。
二公主抬頭看向宮珩,又看了一眼皇帝和皇後道:“明壽願意跟小叔走一趟。”
宮珩把明壽帶走了皇帝和皇後都鬆了口氣。
宮珩帶著明壽路過禦花園的時候,正好看到一隊人抬著一頂轎攆過來,明壽看著上麵坐著的人愣了愣:“這位是……”馮良娣?
“殿下還沒見過吧,這是太子妃。”身邊的宮人立刻解答。
“太子妃?!”怎麽可能!太子妃明明是慶陽……
二公主的眼中出現了一絲惶恐……不對,所有的都不對!
二公主還沒有迴過神來,那邊太子妃已經下了轎:“侄媳見過十九皇叔,皇叔安好。”
“起吧,你怎麽這時候進宮?”要是換個人宮珩估計不會多問一句,但是太子妃是顧暖暖的表妹,兩人又長得那麽像,宮珩願意給個麵子。
“是侄媳家裏的一些私事,總覺得要去父皇母後那兒知會一聲。”本來母親再嫁這種事情太子來說最好,但是太子不在,她這個做太子妃的自然要自己過來說,而且她也要幫著太子上帝後這兒時不時刷個存在感。
“嗯,你去吧。”宮珩點了點頭,然後立刻接口道,“這是你二皇姐明壽。”
明壽公主的大名在這皇宮裏誰不是如雷貫耳,之前明壽進宮一直養病,太子妃東西差人送了不少,麵倒還是第一次見。
“婉清見過二皇姐。”太子妃立刻給二公主見了禮。
“太子妃有禮。”二公主有些發懵地迴了禮,然後看著太子妃離去,等迴過神來就聽到身邊的宮珩道,“蕭大人的未婚妻就是太子妃的母親。”
“……什麽?”二公主瞪大眼,馮婉清的娘不是很早就死了麽?
“跟上。”宮珩走了幾步見二公主沒跟上來迴頭看了一眼,“其實太子妃的母親長得和太子妃很像。”
和馮婉清很像?!
二公主停下腳步,記憶裏的馮婉清就是因為容貌絕麗被太子注意到的,當初可謂後宮三千粉黛無顏色,她的美毋庸置疑。
和她很像的美貌……她又何必去自取其辱!
“皇叔,明壽還是不去了。”二公主神情低落,仿佛什麽信念被瞬間摧毀。
“不去也無妨。”宮珩聽她這麽一說,也不勸解什麽直接轉身走人了。
留下二公主立在禦花園中,這滿園的繁華,更襯得她心中無限荒涼!
第一五五章
顧暖暖倒是沒有想到還會有這麽湊巧的事情, 不過這也從另一方麵肯定蕭博文是一個非常好的夫婿人選。
那就很好了。
時間不緊不慢的過了三天, 內務府請了宗人府的宗令帶著司天監的批文, 當然還有必不可少的官媒上門請期了。
這一天老夫人, 王氏還有顧漓都在, 連隔壁街的黃氏都被請了過來,作為親近的長輩見證這樁期待已久的婚事。
下聘的日期, 送嫁妝的日期, 大婚的日期都要一一確定, 精確到哪一個時辰, 行程路線, 什麽時候應該走到哪裏,為了確保萬無一失這些都要事先確定好。
九月初二黃道吉日,一百二十抬的大紅箱子紮著紅綢貼著喜字, 從昭王府一路吹吹打打送往忠勇公府。
下聘隊伍邊上兩排穿著紅色比甲宮人, 每一個都抱著籃子,往街道兩邊撒著糖果糕點,荷包, 手絹,香囊,頭花之類的小東西,當然還有銅錢。
因為下聘的隊伍特地繞了一圈, 所以整個京都差不多都知道今日昭王府下聘了,當然還有不少人跟了一路撿各種東西,走一路可謂是收獲滿滿。
因為跟著的人多了, 所以一路上都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為了得到更多的東西,不管是不是真心的,一路上到處都充斥著各種新人祝福,【白頭偕老】,【早生貴子】,【永結同心】等等。
有了這些自負祝福的老百姓,再往前看之前成親的眾位皇子貴公子,那就顯得沒有那麽熱鬧了。
這個排場別人怎麽麽看不重要,反正請假迴來嫁女兒的顧泯還是很滿意的。
不錯,雖然他不怎麽待見要娶走閨女的昭王,但是昭王舍得這麽大排場,就是用了心思的。
女婿願意為你閨女廢心思,自然是極好的。
下聘的場麵非常熱鬧,聘禮同樣也非常惹人注目。
宮珩幾乎算是從小被皇家三巨頭寵愛著長大的,各種好東西堆在倉庫裏不知凡幾。
當初宮珩和顧暖暖一訂下婚約,他就讓人去清點倉庫,為的是怕自己等不到大婚就一命嗚唿,到時候因為他死了,別人怠慢了顧暖暖,在聘禮上下她的麵子。
所以他早早就讓人請點好,自己也列了長長的聘禮單子,必是要把最好的東西放進去給顧暖暖做臉的。
總不能要了她給他守寡,還在錢財麵子上虧待她。
如今雖然他解了毒不用死了,但是聘禮照舊,不但如此,還因為之前西北,東南,南蠻的跑,他又弄了不少好東西帶進了聘禮裏,要不是怕太過紮眼,聘禮規格又有定數,宮珩都想把整個倉庫搬給顧暖暖。
不管如今他和暖暖的感情到底到了哪一步,他們之間又經曆了多少事情,為對方付出了什麽,又從對方那裏得到了什麽,隻是單單的,有一個女人明知道你馬上會死,依然願意嫁給你,未來幾十年為你守寡,甚至沒有子嗣……宮珩覺得作為男人,把命給她都可以,別說這些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身外之物。
人活一世不過短短數十年,她願意把絕大部分生命都壓在你身上,那麽兩人之間還有什麽過不去?
凡世間芸芸眾生數以千萬,是什麽樣的緣分才能走到一起?
宮珩因為身體不好,對什麽都看得淡,但是同樣的,對於得到的東西他也格外的珍惜,不管是參雜著利用的母子之情,還是包含利益的兄弟之情。
這世間本就沒有無緣無故的感情,重要的不是別人對你的情誼參雜了什麽,重要的別人選擇了你而不是別人。
就像一句俗話說的,你被人利用了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連利用的價值都沒有。
熱鬧的下聘結束後,隔了六天,九月初八,天氣晴朗,忠勇公府要往昭王府送嫁妝了!
因為規格限製,所以嫁妝也隻能是一百二十抬。
顧泯是嫁女兒不是賣女兒,再說他也不缺錢,所以出了聘禮裏明確的那些送給父母親長的禮物,顧泯是決定要把聘禮全部給閨女帶過去的,另外他還準備不少聘禮,絕對不能讓世人覺得他閨女是高攀了。
所以問題來了。
這怎麽規整也塞不下啊!
愁!
最後還是小嬸嬸慶陽郡主出了主意。
據說永王府往上數幾代又一位姑奶奶嫁進了嵐王府做王妃,據說因為非常受家裏人寵愛,未婚夫也很是愛重,所以聘禮和嫁妝也是如今日的顧暖暖一樣,麵臨著塞不下擠不進的境況。
最後永王府走了雙排嫁妝。
常規嫁女兒都是兩人挑箱子,一左一右抬著箱子走,然後一百多抬箱子若是嫁的不遠,那定然是第一抬都抬進夫家門口了,後麵都還沒有出娘家門呢,這樣連綿不斷,從頭到尾圓過來也是寓意極好也熱鬧富貴的。
如今按照慶陽郡主的意思,這抬箱子的人一前一後走,然後兩抬並行,中間搭上一個杠,四人抬兩個箱子算一抬,這樣一百二十抬的規格,實際上可以走二百四十抬。
不管你多少聘禮嫁妝都塞得下了。
“可以把箱子做大一點嘛,我不介意的。”顧暖暖在邊上插一句嘴。
“大人講話,小孩子邊兒去!”老夫人笑罵了一句,“你個淘氣的,那箱子的尺寸都是有定數的,有寓意的,哪是你能亂改的!”
顧暖暖:(⊙v⊙)還有這說法?
“去去去,迴你院子去,這些不用你管,你隻用琢磨怎麽做個漂亮的新娘子就行了。”王氏擺擺手,把臉皮超厚的閨女趕了出去,心中不由檢討自己。
她這快二十年到底是哪裏弄錯了,怎麽就把閨女養成這個樣子?
低頭看了一眼躺在邊上對身邊人說話毫無反應,隻管睡得四仰八叉的小閨女。
她要好好找找原因,不然小閨女要是也這樣,她上哪兒再去找個昭王殿下來做女婿。
滿滿當當的二百四十抬因為雙排並走的關係,送嫁的隊伍和下聘的隊伍一樣長,但是這寬度多了一倍,再看看沉甸甸的挑擔,京都老百姓隻想說一聲:壕無人性!!!
這是嫁女兒麽?
誰家女兒是這麽嫁的?
“怎麽說說?”顧暖暖摟住宮珩的脖子一點不矯情,一雙眼睛閃亮亮的,“嘴上說說就行了?”
“那必定是要身體力行,光說不練假把式,我們好好練練,免得隔的時間久了生疏了。”宮珩把床簾子扯下來,蓋住外麵亮白的天光,至於下帳中帶著朦朧的無邊媚色。
皇宮裏的二公主還在等著好消息,想到記憶中的男子臉上露出一個朦朧的笑容,暗恨自己眼瞎,好好地珍珠不要,偏偏抱了一顆魚目當寶貝。
不過還好,老天憐惜。
二公主拍著平安縣主入睡,第二日皇後就傳了她讓她過去。
二公主捏著手帕心中帶著欣喜踏進門檻,發現不但父皇母後在,小皇叔也在,頓時有些不好意思,行了禮才抬頭看向端坐上麵的夫婦二人。
二公主發現自己的父皇和母後看著她的眼神有些愧疚,還有些欲言又止,這讓她有了一絲不好的預感,但是想到記憶裏的事情又堅定了幾分,隻是……二公主的目光忍不住看向坐在另外一邊的活生生小皇叔……她的那些記憶真的靠譜麽?
“老二啊,父皇給你選了一個夫婿,禮部尚書的次子,你覺得如何?”皇帝也不知道自家這公主是個什麽眼光,怎麽就就能剛好差一點點呢?
他們這邊去問消息,人家同一天跑人家家裏去提親,等到他們這邊等人迴來,人家那邊庚帖都換好了,婚書都寫了,婚期都定了。
那還有什麽好說的?
要是換個別人皇帝說不定還能跟人家說和說和,但是對方要娶的是太子妃的母親,怎麽讓自己閨女和親家母搶男人?
這……這……
皇帝覺得腦殼疼,還是換人吧!
“父皇,兒臣之前已經和母後說好了……”二公主見皇帝皺眉,手指捏得發白,“那,那總要讓兒臣明白出了什麽事兒了……”
“說給你聽也沒什麽,都是自家人,真是大水衝了龍王廟。”皇後也覺得這事兒實在太過湊巧,“蕭大人剛剛定了親事,下個月就要成婚了。”
“不可能!”二公主喊出來後立刻抿起了嘴,“兒臣的意思是怎麽會如此之巧?”
皇後皺了皺眉才道:“確實太過湊巧,母後的人晚了一步,不過就算早一步這婚事也未必能成,婚事總要講究個你情我願。”皇後本來就是去說和可不是去逼婚的,什麽結果都有可能。
而且事實就是自家這二閨女和人家沒有可比性,之前的名聲就不說了,這長相就差很多,男子嘛,少有不愛美色的。
而且皇後也有自知之明,雖說公主不愁嫁,但是皇家公主性子嬌蠻也是常態,很多人家願意娶個公主得兩個爵位富貴幾代,但是更多有抱負的男兒並不願意娶公主,一來皇家公主不好伺候,二來這當了駙馬後再想要位極人臣就不太可能了。
蕭博文不過年四十,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現在已經做了一部侍郎,沒有意外過幾年就能爬到尚書之位,最後入閣拜相不過時間問題,但要是成了駙馬那他這官位也就到頭了。
而蕭博文娶了太子妃的母親卻是兩全其美,既能受到太子信任又不能算外戚,同樣的在太子那裏也是有利。
不管是皇家公主沒有逼嫁的先例,還是因為太子的關係,皇後都不會攪了這樁婚事。
“母後,兒臣就這麽比不上別人?”二公主手裏的手帕都要捏爛了。
皇後被噎住了,雖然是事實,但是作為母親她不能這樣說,但是作為女兒這種話根本不應該問,這不是讓她這個做母親的下不來台麽?
而且她也沒說閨女比不上啊,隻是這婚事本來就是要商談的,又不是九天玄女,你想嫁人家就願意娶?
皇後在後宮除了皇帝就沒有人不捧著的,就算是皇帝對她也是敬重有加,何曾被人這樣逼問過,幹脆閉上嘴不開口了。
“明壽若是無事,不妨跟小叔去看看,比不比得上你自己來說如何?”宮珩瞥了一眼這個大侄女,覺得再下去說不定又要鬧僵了,他還等著兄嫂下旨內務府去忠勇公府請期呢,可不能讓這個侄女給攪和了。
二公主抬頭看向宮珩,又看了一眼皇帝和皇後道:“明壽願意跟小叔走一趟。”
宮珩把明壽帶走了皇帝和皇後都鬆了口氣。
宮珩帶著明壽路過禦花園的時候,正好看到一隊人抬著一頂轎攆過來,明壽看著上麵坐著的人愣了愣:“這位是……”馮良娣?
“殿下還沒見過吧,這是太子妃。”身邊的宮人立刻解答。
“太子妃?!”怎麽可能!太子妃明明是慶陽……
二公主的眼中出現了一絲惶恐……不對,所有的都不對!
二公主還沒有迴過神來,那邊太子妃已經下了轎:“侄媳見過十九皇叔,皇叔安好。”
“起吧,你怎麽這時候進宮?”要是換個人宮珩估計不會多問一句,但是太子妃是顧暖暖的表妹,兩人又長得那麽像,宮珩願意給個麵子。
“是侄媳家裏的一些私事,總覺得要去父皇母後那兒知會一聲。”本來母親再嫁這種事情太子來說最好,但是太子不在,她這個做太子妃的自然要自己過來說,而且她也要幫著太子上帝後這兒時不時刷個存在感。
“嗯,你去吧。”宮珩點了點頭,然後立刻接口道,“這是你二皇姐明壽。”
明壽公主的大名在這皇宮裏誰不是如雷貫耳,之前明壽進宮一直養病,太子妃東西差人送了不少,麵倒還是第一次見。
“婉清見過二皇姐。”太子妃立刻給二公主見了禮。
“太子妃有禮。”二公主有些發懵地迴了禮,然後看著太子妃離去,等迴過神來就聽到身邊的宮珩道,“蕭大人的未婚妻就是太子妃的母親。”
“……什麽?”二公主瞪大眼,馮婉清的娘不是很早就死了麽?
“跟上。”宮珩走了幾步見二公主沒跟上來迴頭看了一眼,“其實太子妃的母親長得和太子妃很像。”
和馮婉清很像?!
二公主停下腳步,記憶裏的馮婉清就是因為容貌絕麗被太子注意到的,當初可謂後宮三千粉黛無顏色,她的美毋庸置疑。
和她很像的美貌……她又何必去自取其辱!
“皇叔,明壽還是不去了。”二公主神情低落,仿佛什麽信念被瞬間摧毀。
“不去也無妨。”宮珩聽她這麽一說,也不勸解什麽直接轉身走人了。
留下二公主立在禦花園中,這滿園的繁華,更襯得她心中無限荒涼!
第一五五章
顧暖暖倒是沒有想到還會有這麽湊巧的事情, 不過這也從另一方麵肯定蕭博文是一個非常好的夫婿人選。
那就很好了。
時間不緊不慢的過了三天, 內務府請了宗人府的宗令帶著司天監的批文, 當然還有必不可少的官媒上門請期了。
這一天老夫人, 王氏還有顧漓都在, 連隔壁街的黃氏都被請了過來,作為親近的長輩見證這樁期待已久的婚事。
下聘的日期, 送嫁妝的日期, 大婚的日期都要一一確定, 精確到哪一個時辰, 行程路線, 什麽時候應該走到哪裏,為了確保萬無一失這些都要事先確定好。
九月初二黃道吉日,一百二十抬的大紅箱子紮著紅綢貼著喜字, 從昭王府一路吹吹打打送往忠勇公府。
下聘隊伍邊上兩排穿著紅色比甲宮人, 每一個都抱著籃子,往街道兩邊撒著糖果糕點,荷包, 手絹,香囊,頭花之類的小東西,當然還有銅錢。
因為下聘的隊伍特地繞了一圈, 所以整個京都差不多都知道今日昭王府下聘了,當然還有不少人跟了一路撿各種東西,走一路可謂是收獲滿滿。
因為跟著的人多了, 所以一路上都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為了得到更多的東西,不管是不是真心的,一路上到處都充斥著各種新人祝福,【白頭偕老】,【早生貴子】,【永結同心】等等。
有了這些自負祝福的老百姓,再往前看之前成親的眾位皇子貴公子,那就顯得沒有那麽熱鬧了。
這個排場別人怎麽麽看不重要,反正請假迴來嫁女兒的顧泯還是很滿意的。
不錯,雖然他不怎麽待見要娶走閨女的昭王,但是昭王舍得這麽大排場,就是用了心思的。
女婿願意為你閨女廢心思,自然是極好的。
下聘的場麵非常熱鬧,聘禮同樣也非常惹人注目。
宮珩幾乎算是從小被皇家三巨頭寵愛著長大的,各種好東西堆在倉庫裏不知凡幾。
當初宮珩和顧暖暖一訂下婚約,他就讓人去清點倉庫,為的是怕自己等不到大婚就一命嗚唿,到時候因為他死了,別人怠慢了顧暖暖,在聘禮上下她的麵子。
所以他早早就讓人請點好,自己也列了長長的聘禮單子,必是要把最好的東西放進去給顧暖暖做臉的。
總不能要了她給他守寡,還在錢財麵子上虧待她。
如今雖然他解了毒不用死了,但是聘禮照舊,不但如此,還因為之前西北,東南,南蠻的跑,他又弄了不少好東西帶進了聘禮裏,要不是怕太過紮眼,聘禮規格又有定數,宮珩都想把整個倉庫搬給顧暖暖。
不管如今他和暖暖的感情到底到了哪一步,他們之間又經曆了多少事情,為對方付出了什麽,又從對方那裏得到了什麽,隻是單單的,有一個女人明知道你馬上會死,依然願意嫁給你,未來幾十年為你守寡,甚至沒有子嗣……宮珩覺得作為男人,把命給她都可以,別說這些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身外之物。
人活一世不過短短數十年,她願意把絕大部分生命都壓在你身上,那麽兩人之間還有什麽過不去?
凡世間芸芸眾生數以千萬,是什麽樣的緣分才能走到一起?
宮珩因為身體不好,對什麽都看得淡,但是同樣的,對於得到的東西他也格外的珍惜,不管是參雜著利用的母子之情,還是包含利益的兄弟之情。
這世間本就沒有無緣無故的感情,重要的不是別人對你的情誼參雜了什麽,重要的別人選擇了你而不是別人。
就像一句俗話說的,你被人利用了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連利用的價值都沒有。
熱鬧的下聘結束後,隔了六天,九月初八,天氣晴朗,忠勇公府要往昭王府送嫁妝了!
因為規格限製,所以嫁妝也隻能是一百二十抬。
顧泯是嫁女兒不是賣女兒,再說他也不缺錢,所以出了聘禮裏明確的那些送給父母親長的禮物,顧泯是決定要把聘禮全部給閨女帶過去的,另外他還準備不少聘禮,絕對不能讓世人覺得他閨女是高攀了。
所以問題來了。
這怎麽規整也塞不下啊!
愁!
最後還是小嬸嬸慶陽郡主出了主意。
據說永王府往上數幾代又一位姑奶奶嫁進了嵐王府做王妃,據說因為非常受家裏人寵愛,未婚夫也很是愛重,所以聘禮和嫁妝也是如今日的顧暖暖一樣,麵臨著塞不下擠不進的境況。
最後永王府走了雙排嫁妝。
常規嫁女兒都是兩人挑箱子,一左一右抬著箱子走,然後一百多抬箱子若是嫁的不遠,那定然是第一抬都抬進夫家門口了,後麵都還沒有出娘家門呢,這樣連綿不斷,從頭到尾圓過來也是寓意極好也熱鬧富貴的。
如今按照慶陽郡主的意思,這抬箱子的人一前一後走,然後兩抬並行,中間搭上一個杠,四人抬兩個箱子算一抬,這樣一百二十抬的規格,實際上可以走二百四十抬。
不管你多少聘禮嫁妝都塞得下了。
“可以把箱子做大一點嘛,我不介意的。”顧暖暖在邊上插一句嘴。
“大人講話,小孩子邊兒去!”老夫人笑罵了一句,“你個淘氣的,那箱子的尺寸都是有定數的,有寓意的,哪是你能亂改的!”
顧暖暖:(⊙v⊙)還有這說法?
“去去去,迴你院子去,這些不用你管,你隻用琢磨怎麽做個漂亮的新娘子就行了。”王氏擺擺手,把臉皮超厚的閨女趕了出去,心中不由檢討自己。
她這快二十年到底是哪裏弄錯了,怎麽就把閨女養成這個樣子?
低頭看了一眼躺在邊上對身邊人說話毫無反應,隻管睡得四仰八叉的小閨女。
她要好好找找原因,不然小閨女要是也這樣,她上哪兒再去找個昭王殿下來做女婿。
滿滿當當的二百四十抬因為雙排並走的關係,送嫁的隊伍和下聘的隊伍一樣長,但是這寬度多了一倍,再看看沉甸甸的挑擔,京都老百姓隻想說一聲:壕無人性!!!
這是嫁女兒麽?
誰家女兒是這麽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