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練武這事兒,顧暖暖從懂事後就挺有熱情,現在看來大約是末世遺留的對武力值的本能追求。


    隻不過高武力值的親爹死的早,剩下老的老弱的弱,也就沒有人在這方麵有心思了,顧暖暖自然有一搭沒一搭,雖然沒有完全荒廢,不過也差不離了。


    小的時候時沒有人會拘著她不讓來演武場的,但是長大後作為皇家媳婦兒要學的東西很多,漸漸地來演武場的時間就變少了。


    母親也總是告訴她,皇室如今對女子的嫻靜看得頗重,所以沒事不要去演武場,如果傳出去了好武的名聲,難免被人說嘴。


    對於這種說法顧暖暖撇撇嘴,大約是上兩輩出了不少世女,女將軍,連女皇帝都出了,可把男人們嚇壞了,如今正是反彈厲害的時候。


    隻是被嚇壞的不但有男人,女人們也同樣。


    很奇怪,男人們被挑戰了權威要極力壓製女人這是常情,但很多女人卻也自己壓製自己,覺得之前那樣是不對的。


    隻能說根深蒂固的觀念確實不容易扭轉,一代的女皇帝和一輩兩輩的女官並不能真正改變什麽。


    不過比起顧暖暖上輩子聽說的其他封建朝代,大啟的根基地下埋藏著女人自由的火種,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定會成為燎原之勢。


    大啟女子的社會地位,與顧暖暖認知中的男尊女卑比還是蠻高的,這一點著重體現在律法上。


    比如說,雖然男子擁有優先繼承權,但是女子同樣具有繼承權,沒有兒子的人家不會被稱為絕戶,家產什麽的也不會迴收,女子也可以上學堂,甚至同樣可以參加科考,隻不過和男子們是分開的。


    朝廷六部官員中有一大半的官職中是接受女官的,不過真的能當女官的很少,主要是大啟開國兩百多年等官做的男子不少,並且也不是有那麽多女子有這個氣魄去跟男子同站朝堂的。


    顧暖暖知道母親勸她少碰兵器並不是壓抑什麽,而是害怕她會穿上戎裝像她父親祖父那樣上戰場。


    畢竟比起女官,女將軍這種實打實軍功的,隻要有能力其實更容易出頭。


    而在大啟,女將軍由來已久,特別是皇室的公主,郡主,很是熱衷於帶兵征戰沙場。


    遠一點的有文和帝鎮國七公主,近一點有康華大長公主,再近一點的有天啟女帝,女帝十五妹襄陵王女,北夷王女……真要算零零總總一雙手都不夠數。


    說起來以前的她從來不曾想過這個問題,心裏也沒有這個概念,而以後她覺得自己也應該是不會考慮的。


    好不容易過上平穩安寧生活的人,怎麽還會想不開去玩什麽刀口舔血呢?


    顧暖暖覺得自己肯定不會沒事找事的,而後來的事實證明:做人真的不要隨便立g。


    而此時二皇子也得知道了帖子被退迴,顧暖暖稱病的事情,一時真琢磨不透那事兒到底是得手了還是沒得手。


    但不管得沒得手他都不敢去查,就怕被人順手摸迴來。


    二皇子用力捶了一下桌麵,這時候他與兄弟們的差距就出來了。


    他的兄弟們要辦些什麽事情,外族家出錢出力沒有一句廢話,但是他……什麽都沒有!


    特別是出宮開府前,他就像是一隻被纏滿蛛絲的飛蛾,根本動彈不得,每動一步都要深思熟慮,小心翼翼,就怕被發現了。


    而此時太後所居住的壽康宮裏,太後和老夫人都拿著手帕抹眼淚。


    兩個女人都是頭發花白,平時威嚴的貴婦人,更是關鍵時刻能力挽狂瀾的霸王花,但是說到早逝的孩子都忍不住淚眼汪汪。


    十多年前太後的小兒子被人慫恿著叛亂舉了反旗,大啟東南被連下數城,最後查出來是反王王妃假借閨蜜通信和京都裏傳遞消息。


    這個閨蜜不是別人就是勇國公府嫁出去的大小姐。


    無論對於這位顧家姑奶奶還是勇國公府來說都是無妄之災,這位顧家姑奶奶為了不連累娘家和夫家,一出事就自縊了。


    之後反王又是顧泯親自捉住的,勇國公府才在這場謀逆中勉強穩住了。


    這場戰事裏顧泯為了救反王還受了傷,後來就退迴來養傷,誰知頂上來急功冒進,用了手段想要從反王和其家眷嘴裏知道更多,好在皇帝那兒買個好。


    結果一不小心過頭了,人還沒有押迴來,反王和王妃的小兒子,太後的小孫子發燒燒死了,王妃因為事敗本來就惶惶不安,兒子一死那根弦就沒繃住解了腰帶掛了房梁。


    能被人哄著覺得自己比哥哥各種厲害的反王,那性子那氣性自然是十分高的,老婆兒子死得如此淒慘,一時覺得真是蒼天負我,留下壯誌未酬的血書吞金自殺了。


    原本等在京都打算好好教訓不聽話小兒子,順便在大兒子那裏已經求好情保住小兒子一家性命的太後,剛剛聽說小兒子危險被顧泯救了下來鬆口氣,結果轉頭就驚聞噩耗,立時就暈死過去。


    之後太後病歪歪好些時候才緩過來,如今看到失了唯一女兒的老夫人,難免勾起了心底的悲傷。


    “晚晴怎麽想到來看哀家?”太後被身邊的老麽麽勸著先收了眼淚。


    老夫人也掩了掩眼角,朝著太後跪了下去:“太後娘娘,臣妾是來請娘娘給臣妾的孫女一條活路的。”


    ????????????????????????????整???????? ????w????理??????-??-??????


    第十一章


    “好好的,說什麽胡話呢!”太後立刻讓人把老夫人扶起來,老夫人也沒有說什麽不答應就跪著不起來,很順從的被扶了起來,這一跪不過是態度,可不是為了逼迫太後。


    “娘娘容稟。”老夫人雖然沒有跪卻也不坐了,臉上都是正色,太後雖然有些疑惑但也知道這看上去應該出大事了。


    可她沒有聽說勇國公府的姑娘出事啊。


    太後下意思看向壽康宮的掌事麽麽,麽麽搖了搖頭,太後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才道:“說吧,到底是出什麽事兒了。”


    “還請娘娘摒退左右。”


    同樣的場景在皇後的鳳棲宮裏也上演著。


    等到早朝站班結束,二皇子收到消息的時候勇國公府的婆媳倆已經迴去了。


    顧暖暖的祖母母親為什麽進宮?!


    那事兒……


    二皇子心中忐忑不安地很,無論書中的他後麵有多麽的能謀善斷,心智非常,如今的他還隻是一個十六七歲還沒有出宮的光頭皇子。


    原本以為一擊必殺的計策突然沒有了下文,顧家的反應更是迷得很,大夏天裏二皇子卻覺得渾身有些涼。


    唯一想到的就是往後宮去找親娘麗嬪。


    ………………………………………………


    勇國公府和皇室的聯姻說實在的算是一場雙贏,不論對哪一方來說都是外表漂亮,內裏也挺實在的買賣。


    在這樁聯姻裏,太後,皇帝又或者皇後都能看得出來二皇子對婚事的不滿,但是整個皇室的權利層都對這樁婚事很滿意,所以二皇子的意見一點也不重要。


    甚至勇國公府也不怎麽重視二皇子的意願,隻要自家姑娘覺得還行就行。


    夫婿不聽話好好□□就行了,喜歡蹦噠的都是欠收拾的。


    勇國公府再落魄,底子也在那裏,到時候女兒出嫁,陪家的從上到下都是孔武有力的,無論麽麽丫頭都是以一打三的角色,一個坐冷板凳的光頭皇子能翻出什麽風浪來?


    大婚後二皇子就會封王搬出皇宮,整個王府除了顧暖暖的陪嫁就是內務府指派的人,皇室整個權利層對顧家的態度擺在那裏,內務府出來的誰也不傻,誰做主還不是一目了然?


    顧家也好,顧暖暖也好看中的就是二皇子以後的親王爵位。雖然顧家的國公爵位可能要涼,但是外孫當王爺也很好啊,總是一家子的安慰。


    甚至顧家還私底下琢磨過,是不是顧暖暖以後能多生一個孩子,然後姓顧繼承顧家爵位?


    皇室過繼宗室子弟給大臣是有先例的,所以還是很有操作空間的。


    就算沒有皇帝的意思,二皇子也是勇國公府現在能找到的最實惠的聯姻對象。而同樣的對於皇室來說這樁婚事也很有操作空間。


    第一個就是勇國公府爵位估計要涼,但是兩代勇國公戰功在那裏,還救過皇帝和反王的命,對皇室恩情很大,所以就這樣看著國公爵位涼掉,皇室就太刻薄寡恩了。


    但你要是施恩遠親承爵,裏麵還涉及到顧家對於軍中的影響。


    如今顧家的境況讓整個顧家很安靜,那份軍中屬於顧家的香火情也很安靜,但如果顧家有了健康的繼承人呢?又會是個什麽情況?


    皇帝如今手下的不少得力幹將都是兩代國公的下屬同僚,他們會不會看顧顧家的繼承人?


    一定會的!


    隻要這個繼承人能扶上牆。


    但是皇帝並不想要一個對軍中影響這麽大的國公,所以顧家的爵位隻能涼。


    於是他要補償顧家,補償這個就過他們兄弟,為他和皇室征戰沙場的家族。


    皇帝要拿迴顧家的爵位,那就要給顧家一點希望,所以他在顧泯的葬禮之後就拋出了聯姻指婚。


    皇帝已經想好了,以後一定會讓有顧家的骨血的孫子繼承兒子的王位。


    這樣做還可以將勇國公府在軍中曾今的香火情轉迴皇室,就算未來孫子扶不起來也沒事,捧起來就是了。


    這就是一道皇室恩澤有功臣子的牌坊,必須要光鮮亮麗。


    這樁婚姻定下以後到如今將近十年,眼看著一切就要塵埃落定了,二皇子出幺蛾子了。


    皇帝直接給了密旨,至於二皇子皇帝還沒有訓就自己跑去認錯了。


    皇帝滿意兒子有眼色,同時也覺得兒子喜歡漂亮的姑娘不是問題,但是要懂分寸,這一道他親自豎起來的牌坊不容任何閃失。


    但是被兩方都看輕的二皇子顯然顛覆了皇室和顧家的認知,他還真的折騰起來了,還差一點就被他折騰成功了。


    婚事不成功不一定要退婚,隻要另一方出事,還是不能遮掩的原則性問題就可以了,比如失貞,比如死亡。


    就在二皇子去找媽的檔口,皇帝也被太後叫到了壽康宮,然後一看,哎喲皇後也在,在聯想到之前宮人稟報說勇國公府的婆媳倆過來,皇帝琢磨著是不是來商量婚事。


    也對,兩個孩子都大了,還是早早成婚得好,省得少男少女正是慕少艾的時候,別弄出什麽不能收拾的破事。


    這樣想著皇帝先給太後請了安,然後皇後又給皇帝問了安,這樣大啟最尊貴的三個人才坐下來說話,接著皇帝發現老娘老婆臉色都不太好。


    “母後可是哪裏不適?”皇帝這樣問著還看向皇後,露出一個詢問的表情。


    皇後看了太後一眼,太後擺擺手:“皇後說吧。”老太婆真是一點開口的欲望都沒有了。


    “怎麽了?”皇帝的臉色也嚴肅起來。


    “勇國公府的婆媳倆進宮來退婚了。”皇後長歎一口氣,也是頗為無力。


    “嗯?”皇帝懷疑自己聽錯了,眉頭一下子擰起來,“怎麽又說起要退婚來了?”


    聯姻是強強聯合,但這樁婚事到底還是皇室地位高占據主導地位,又是他親自賜婚,這三番兩次的,簡直是在挑釁皇室的威嚴!


    而且上次為了安撫他們一家子老弱病殘,他都給了顧家姑娘密旨了,怎麽還不滿足麽?


    他的兒子也是她一個臣女挑三揀四的?!


    皇帝很生氣,但是麵上沒有動聲色,因為他老娘和老婆神色看上去很不對:“出了什麽事情?”


    “那個顧家的姑娘前兩天和老二約著出去,結果走錯了地方,著了道,被人……失了貞潔。”


    皇後同為女人自然知道這種事情對於女子的傷害有多大,所以說的時候壓低了聲音,除了皇帝和太後,估計就是邊上的近侍也沒有聽清楚。


    “什麽?!”皇帝一愣,沒想到居然會出這種事情。


    “陛下覺得如今這事兒……該如何是好?”這種事情倒不是沒有先例可循的,皇家秘密的卷宗裏也有這種事情,不過大多數都是婚前驗身瞞不過去爆出來的。


    這可是欺君之罪,結果肯定是比較涼的。


    但是如今對象是有功之臣,還是比較敏感的孤兒寡母,事情也沒有鬧開讓皇室丟臉,自然皇室也不可能鬧得沸沸揚揚,讓和皇室定了十年親的姑娘成為百姓茶餘飯後的說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噓,我和大佬暗渡陳倉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穆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穆幕並收藏噓,我和大佬暗渡陳倉了最新章節